灾害与人类生存: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洛杉矶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太平洋沿岸的滨海城市,常年阳光明媚、气候温和、风景优美,是人们的游览胜地。著名的电影中心好莱坞在它的西北郊。随着该地区石油工业的开发,飞机制造等军事工业的迅速发展,人口激增,洛杉矶已成为美国西部地区工商业重镇和著名海港。它从此也就失去了往昔的优美和宁静。目前有人口700多万,汽车数百万辆,每天耗费汽油600多万加仑,是世界上交通最繁忙的地方之一。
1943年以来,美国洛杉矶首次出现光化学烟雾。这是一种浅蓝色的刺激性烟雾,滞留在市内几天不散,大气可见度大为下降,许多居民眼红、鼻痛、喉头发炎,还伴有咳嗽和不同程度的头痛和胸痛、呼吸衰弱,不少老人经受不住折磨而死亡;同时,家畜患并植物遭殃、橡胶制品老化、材料与建筑物受损。
对洛杉矶型烟雾的来源、形成的调查,可说是颇费周折,前后经过七八年时间。起初认为是二氧化硫造成的,因此当局采取措施,控制各有关工业部门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但是烟雾并未减少。后来发现石油挥发物(碳氢化合物)同二氧化氮或空气中的其他成分一起,在太阳光作用下,产生一种浅蓝色的烟雾,它不同于一般煤尘的烟雾,是光化学烟雾。当局为此禁止石油精炼厂储油罐挥发物排入大气,结果仍未使烟雾减少。最后从汽车排放物中找到了构成光化学烟雾的原因。当时洛杉矶有汽车250万辆,每天耗费汽油1600万升,因汽车汽化器的汽化效率低下,每天有一千多吨碳氢化合物排入大气中,在太阳光的作用下形成光化学烟雾。
洛杉矶型烟雾所以能形成,还有与其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有关。洛杉矶市区面临大洋,三面环山,形成一个直径约50公里的盆地。由于东南北三面山脉的阻碍,只有西面刮来海风,一年约有300天从西海岸到夏威夷群岛的北太平洋上空出现逆温层,如同盖子压在洛杉矶的上空,烟雾难以扩散。当逆温层高度为450米时,大气可见度下降,当逆温层高度为180米时,光化学烟雾就带到地面,扩散不开,形成污染。为此,每年5~10月期间,阳光强烈,烟雾就比较严重。汽车尾气多、盆地式地形、无风天气多,这就使洛杉矶很容易发生光化学烟雾。因它每年有60天烟雾尤为严重,故被称为美国的“烟雾城”。
对于光化学烟雾污染,美国目前还无法防治,洛杉矶的居民仍深受其害。
再加上美国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各地的汽车有增无减,因此,几乎每座城市或轻或重地都受到洛杉矶型光化学烟雾的困扰。
日本四日市气喘病事件
日本的大气污染由来已久。战前,随着日本工业的发展,人们逐渐向城市集中。在城市中由于生产和生活的燃料主要是煤炭,因而单位时间内排入大气的煤烟量相应地增多,城市常年笼罩在烟雾之中,大气被严重污染。战后,大量廉价石油的应用,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污染更为突出。大气污染给日本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人们长年累月吸入大气中的有毒成分,容易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多种呼吸道疾病,它使幼儿体弱、老人命短,危害极大。据1972年3月统计,日本城市居民中因大气污染生病接受政府救济者高达6376人,其中主要受害者是儿童和老人。据1971年统计,患者中4岁以下的占1/3,9岁以下的占1/2;因病死亡者中60岁以上老人占80%。
为此,前首相田中角荣在他的《日本列岛改造论》一书中也惊呼“再过几年东京的樱花也许看不到了”,“呼吸道疾病已是不可避免,不久还将导致死亡率上升的恶果”。
日本大气污染的一个著名事件就是四日市气喘病事件。四日市是日本东部海岸伊势湾一个小城市,原有人口仅25万,主要从事纺织业和陶瓷业,曾因每隔4天有一次集市而得名为四日市。日本是个缺少资源、能源的岛国,为发展经济,执行的是贸易立国方针。而四日市临河近海,交通相当方便,又是京滨工业区的门户,被日本垄断财阀看成是发展石油工业的好地方。四日市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也随之发展。当它成为占日本石油工业1/4的“石油联合企业城”之时,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公害严重城市:噪声震耳欲聋,臭水横流四溢,一片乌烟瘴气。其中最突出的是大气污染。四日市工厂每年排出的粉尘、二氧化硫总量达到13万吨,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超过人体允许限度的五六倍,使整座城市终年烟雾弥漫。在500米厚的烟雾中飘浮着各种各样有毒的气体和重金属粉尘。一次从四日市盐滨小学房顶上采取的烟灰中,经分析有几十种化合物和金属微粒。这些物质演变成硫酸烟雾的混合体进入人体血液,可能导致癌症;进入人体肺部,对呼吸器官伤害很大,使肺部排污能力减弱,易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癌等多种呼吸道疾病,这些病也被统称为四日气喘玻1961年日本四日市因大气污染而使气喘病大发作,在患者当中,慢性支气管炎占25%,支气管哮喘占30%,哮喘性支气管炎占40%,肺气肿等其他呼吸道疾病将近5%。这就是四日市气喘病事件。1964年日本四日市连续3天烟雾不散,气喘病患者开始死亡。人民迫使市府当局组成调查团,调查污染受害情况,并建立了公害对策室。1967年一些气喘病患者不堪忍受痛苦而自杀;1970年该市气喘病患者达到500多人,其中的十多人被气喘病折磨致死。目前,因高硫重油的继续燃烧,四日气喘病已蔓延全国,千叶、川崎、横滨、大阪、尼崎等地的气喘病在迅速扩展,病根就是二氧化硫白烟。
日本熊本县水俣病事件
日本的水质污染与其工业的发展分不开。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重点发展重化工业,它们排出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毒泥、多氯联苯、油和酚等,严重地污染了水质。工业废水的重金属主要是汞、镉等,它们经过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富集,成千上万倍地在生物体内积累起来,这些生物体被鱼吞食后又在鱼体内进一步浓缩、富集,人们一旦食用了这些水产品就会慢性中毒。
水俣是日本九州南部的一个小镇,属熊本县管辖。全镇有居民4万人,周围村庄还住着一万多农民和渔民。其西面是鱼产丰富的不知火海和水俣湾,因而渔业兴旺。1925年日本氮肥公司在此建厂,生产氮肥、醋酸乙烯、氯乙烯等。随着该企业的不断发展,给当地人民带来的灾难也开始降临。1950年在水俣湾附近的小渔村中,出现了一些疯猫,它们步态不稳、惊恐不安、抽筋麻痹,最后跳入水中溺死,被当地人称为“自杀猫”。当时这种狂猫跳海奇闻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1953年在水俣镇出现了一个生怪病的人,开始只是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痴呆,后来发展到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神经失常,时而酣睡,时而无比兴奋,体如弯弓,高叫而死。1956年4月,一个6岁女孩因同样症状送入医院,初步诊断为脑系科疾玻同年5月,又有4个同样病人入院就医,另外还有50多名患者没入院,这时才引起人们的关注。当地的熊本大学医学院与市医师会和医院组成水俣怪病对策委员会,开展调查。在调查中把疯猫和怪病人联系起来分析,确认这是由日氮公司水俣工厂排出的废水引起的。因为,该工厂在生产氯乙烯、醋酸乙烯时,采用低成本的汞催化剂(氯化汞和硫酸汞)工艺,把大量含有甲基汞的毒水废渣排入水俣湾和不知火海,殃及海中鱼虾。当地居民常年食用这种受污染的海产后,大脑和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具体病症表现为眼神呆滞、常流口水、手足颤抖不已,发作起来即狂蹦乱跳。这是一种不治之症,轻者终生残疾,重者死亡。因这种怪病发生在水俣地区,故称为“水俣脖。
“水俣脖给人们带来无穷的灾难。首当其冲的是捕渔业。因为鱼有毒,居民不敢食用,企业开始倒闭,成千上万渔民被迫加入失业队伍。1958年春厂方为掩人耳目,将毒水排入水俣镇的北部,造成新的污染区。六七个月后,在那里又出现了18个汞中毒病人。当地居民要求政府调查此事,但厂方百般阻挠,地方当局态度暧昧,以致水俣病在日本各地迅速蔓延。1963年,日本西海岸的阿贺野川流域下游的新潟县内,出现大批的“自杀猫”、“自杀狗”。
1964年8月当地猫的90%以上都“自杀”了,随之有死猫的居民也相继出现水俣病症状。短期内患者增加到45人,其中5人死亡,他们都是食用阿贺野川鱼最多的。这一事件是由昭和电器公司鹿濑工厂排放含汞废水引起的,因病症和“水俣脖相同,因此被称为“第二水俣脖。据1972年日本环境厅公布,日本熊本县水俣湾与新潟县阿贺野川两个地区共有汞中毒患者283人,其中60人已死亡,受害居民已达一万人左右。水俣病对人们的残害使好多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在日本的报刊杂志上迄今还时有水俣病后患的报道。
日本神通川疼疼病事件
据统计,日本受污染的耕地为37400多公顷,大致占总耕地面积的8‰左右,其中主要是镉的污染。整个日本有43个地区7500多公顷的土地受到严重的镉污染,一些地区水稻含镉量已经超过国家规定的1ppm的浓度。神通川流域的镉中毒蔓延,更为触目惊心。
神通川是横贯日本中部的富山平原上的一条清水河,两岸人民世世代代饮用它,并用它来灌溉土地。神通川流域是日本主要的粮食基地,稻米之乡。
自明治维新初期起,垄断资本三井金属矿业公司在它的上游建了一个神冈矿业所后,土地受污染,人民遭“杀戮”。该矿业所长年累月地把炼铅、炼锌的大量污水排入神通川,造成了无法逆转的灾难。1952年河里的鱼开始大量死亡,两岸稻田大面积死秧减产,三井金属公司仅以300万日元赔偿了事,一如既往地往河里排泄污水。1955年以后在河流两岸的群马县出现一种怪病,起初症状为劳累过后腰、手、脚等关节疼痛,洗澡休息后即感到轻快,无异样感觉,几年后,全身各部位都发生神经痛、骨头痛,不能行动,甚至连呼吸都痛得难以忍受。有的患者因无法忍受疼痛而自杀身亡;有的虽以顽强毅力勇敢活着,最后也难逃一死,死前骨骼软化萎缩,身长缩短了30厘米;患者常常自然骨折,有的骨折多达73处,不能饮食,直至在衰弱疼痛中死去,其状惨不忍睹。由于此病以疼痛开始,以剧痛结束生命,故称为“疼疼脖。
“疼疼脖的发生原因直至1961年才查明是神冈矿业所炼锌厂将含镉污水排入神通川,经灌渠流入两岸广大农田,致使有的稻秧枯死,没有枯死的水稻就成为“镉米”。神通川流域的当地居民喝的是镉毒的水,吃的是镉毒的米,吸的是镉毒的空气,生活在严重的镉污染环境之中,时间一长就会镉中毒,患上可怕的“疼疼脖。
“疼疼脖的病因虽已找到,但1965年后此病仍在日本全国各地蔓延。
到1972年3月,“疼疼脖患者超过280人,死亡34人,另有100多人出现可疑症状。更为严重的是,镉污染的范围迅速扩大,据政府当局调查,日本很多地区的土壤含镉量均在15ppm以上。污染严重的地区有群马县等8个县。全日本排放镉的矿山有61处,这些矿山采用湿法开采则产生大量含镉污水,采用干法开采则有大量含镉粉尘随风飘扬,最终都会污染大片农田。日本用镉作原料的工厂有337家,它们与排放镉的矿山一起成了镉污染的毒源,直接严重威胁着日本千百万人民的生命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