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学习励志 ->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 会玩的孩子更聪明 -> 正文阅读 |
[学习励志]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会玩的孩子更聪明 [第43页]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42] 本页[43] 下一页[44] 尾页[7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会玩的孩子更聪明
会玩是儿童起于快乐、终于智慧的一种最佳学习效果。玩耍蕴藏着儿童的发展需要和教育契机。 我们早就知道智商一说,如今人们口中多了情商一词,其实,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有玩商,也就是孩子对玩耍的参与及收获。 每个孩子都喜欢玩具,每个孩子都爱玩。虽然已做家长,但是我们一定还记得自己孩提时代玩耍时的样子。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放学后的黄昏是玩耍的最美好时光,书包往家里的炕上一扔,人刺溜就钻出了门。大家三五成群聚到一起,春天玩扔坑、推圈、踢毽子,夏天去河里抓鱼摸虾,秋天到广阔的田野里捕鸟,躲到稻草堆里捉迷藏,而冬天好玩的游戏就更多了,坐雪爬犁、甩陀螺、打雪仗、堆雪人…… 一年四季,365天,几乎每天都要玩到星星露头,各家门口出现母亲的身影,响起回家吃饭了的呼唤,大家才玩兴未尽地散伙。 周末、假期要帮家里干农活。小学的时候,我干得最多的活是打猪草、拾牛粪、打柴火。猪草自然用来喂猪,牛粪卖了换回买笔和本子的钱,柴火自然用于生火做饭。虽说是干活,可是不乏玩的乐趣。挎着篮子邀约着伙伴一起去地里打猪草,你追我赶,边干活边唱着儿歌,任务完成了就把篮子找个地方放好,大家一起抓蚂蚱、扑蝴蝶、捉蜻蜓,直玩得一身土一身汗,才背上猪草回家。正是由于有了童年的丰富的玩耍生活体验,才有了今天东子的快乐教育理念。 想玩、爱玩、会玩,在传统中国人的眼睛里似乎并不是一件好事,最典型的解释就是玩物丧志。但是在儿童世界里,这套成人的逻辑并不管用。 想玩是理所当然,爱玩是天经地义。然而会玩就不那么简单了这要靠孩子自己的智慧。 会玩是儿童起于快乐、终于智慧的一种最佳学习效果。玩耍蕴藏着儿童的发展需要和教育契机。孩子从玩耍中学习是一种自发的学习、自发的探索,能够接受更多的环境刺激,有助于促进脑的发育,启迪智慧,使大脑技能得到充分发展,因而也就更聪明。 瑞士著名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多年的观察发现,孩子的玩耍要经历三个阶段: 1.练习性玩耍,在孩子出生后的两年内出现,这类玩耍的主要特点是对各种动作的重复再现。比如:一次次地把刚垒高的积木推倒重来,一遍遍地拖着小车来回走,乐此不疲。对幼儿来说,任何一种活动、任何一个玩具或材料,只要他还在不厌其烦地重复进行、反复摆弄,就意味着对他来说还有挑战性。 2.象征性玩耍,即模仿游戏,出现在幼儿时期,所获得的最主要的认知发展能力就是学会使用不同的象征。儿童常常模仿成人的活动,如过家家小医院商店购物等,装扮成想象中的角色。幼儿玩耍在象征性阶段正是想象力发展、社会性发展和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 3.规则性玩耍,从孩子4~5岁开始出现,意味着规则意识的萌芽。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已经会选择玩伴,变化玩的方式(选择玩的时间,改变玩的空间和环境,约定、协商玩的方法和规则等),他们不再局限于那些固有的游戏,而更喜欢创造新的游戏,不断拓展游戏的空间。 看来,一个玩字里的讲究还真不少,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一步步变得更会玩、更聪明呢? 答案只有四个字亲子共玩。爸爸只有多观察孩子,多为孩子创造游戏的氛围,多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才能引导孩子玩出智慧,玩出精彩! 东子给爸爸们的建议 一、要精心创设环境,鼓励孩子想玩 问100个孩子想不想玩,100个孩子都会回答你:想。但是这份想,有时候也会被你的期望、漠视和不耐烦所湮没,需要重新被唤醒。这时,家长要做的就是为孩子创设愉快的游戏环境。 首先,在环境布置上要综合考虑颜色、形象、声音等各个方面。其次,要为孩子提供可直接接触的环境,一个能让他尽情玩的地方,比如:沙坑、水池、攀爬工具、仿真玩具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创设玩的人际环境:常常与孩子一起玩耍,采用孩子最易接受的方式,使孩子对各种各样的游戏产生兴趣并投入其中。 二、要细心关注孩子,激发孩子爱玩 爱玩建立在孩子想玩的基础上,是外在主动性行为的体现。所以,家长必须先了解孩子在每个成长阶段最想玩的是什么,然后从中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和游戏,也就是关注孩子的活动需要,捕捉孩子玩耍的机会,并创设条件,提供刺激,诱发经验,使孩子在自身需要的基础上玩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爸爸千万不要代替孩子解决游戏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给他充分的时间、空间和自由,让他自己探究,才会使他玩得更痛快、更持久。当然,如果能够跟随孩子的进展,巧妙地提供一些玩具或者故意设置一些悬念,会让孩子玩得更加投入。 三、要融会贯通,引导孩子会玩 探索是游戏的前奏,孩子爱玩,就是因为玩与探索密切相关。当孩子将他搜索到的东西糅合进游戏中玩的时候,就进入了会玩的境界。要做到这一点,爸爸就必须融会贯通地看待 玩把玩与孩子的健康发展联系起来,了解孩子游戏的需要及其所处的阶段,把握孩子好学、好动、好奇的特点,关注伴随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契机,在教育与孩子的发展之间建立平衡点,引导孩子在会玩中学习,在会玩中探索,在会玩中开出思维的花朵。 在与孩子游戏的过程中,爸爸可以与孩子一起探索,有意识地进行质疑、诱导和启发,激发孩子的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欣赏孩子在游戏中表现出的想象力、好奇心,以及对新鲜事物喜欢动手研究等有价值的探究行为。 游戏是孩子发展其人际关系最有效的途径。因此,鼓励孩子参加更多的结伴游戏和集体游戏,就是为孩子的情商加分。 会玩的孩子大多调皮好动。调皮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最初的调皮好动,是孩子独立自主的自然流露。在充满挑战的现代社会里,有创造力、想象力、有主见、有胆识的开拓型人才,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调皮的孩子在长大成人后,往往充满活力、有主见、富于创造性和聪明能干。因此,家长要正确对待调皮好动的孩子,不要因严加管束而泯灭了孩子的天性。 科学实践证明,2至6岁的儿童中,玩耍孩子的大脑要比不玩耍儿童的大脑至少大30%。因为,在玩耍的过程中,儿童要完成几十种与大脑思维活动有关联的动作,例如掌握平衡、协调心理活动、处理问题等。通过玩耍,孩子能增进识别物体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想象创造力,还能消除心理压力和恐惧感等。 所以,会玩的孩子一定是聪明的孩子。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42] 本页[43] 下一页[44] 尾页[7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学习励志 最新文章 |
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
名言警句大全 |
诗词读写丛话 |
文言和白话 |
爱弥儿 |
中学生成功法 |
品贤文谈做人 |
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 |
世界名人家教智慧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