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古典名著 -> 菜根谭 -> 一八一、静中观心 真妄毕见 -> 正文阅读

[古典名著]菜根谭  一八一、静中观心 真妄毕见 [第189页]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188] 本页[189] 下一页[190] 尾页[54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菜根谭: 一八一、静中观心 真妄毕见

  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觉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

  【译文】

  夜深人静之时独自静坐观察心性,方才感觉到妄见穷尽而真心流露,每当此时从中得到很多枢机旨趣,既然感觉真心显现而妄念难逃脱,又从中感觉到极大的惭愧和忸恨。

  【注解】

  观心:观察心性。佛教以心为万法的主体,无一事在心外,故观心即能究明一切事(现象)理(本体)。《十不二门指要钞》上:“盖一切教行,皆以观心为要。”据《辞海》注:“观察心性如何谓之观心。”此处当自我反省解。

  妄穷而真独露:妄,〈副〉本义胡乱。《说文》:“妄,乱也。”〈形〉虚妄,极不真实。《广韵》:“妄,虚妄。”佛教认为一切皆非实有,肯定存在都是妄见,和“真如”相对。(真如,佛教语,谓永恒存在的实体﹑实性,亦即宇宙万有的本体。与实相﹑法界等同义。)穷〈形〉,本义穷尽,完结。《说文》:“穷,极也。”贫穷,缺乏衣食钱财。《广雅》:“穷,贫也。”真,〈名〉本义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旧时所谓仙人。《说文》:“真,仙人变形而登天也。”本性,本原《庄子秋水》:“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亦为佛教观念,与“妄”相对。《老子》:“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真境,脱离妄见所达到的涅般境界。此处是比喻人应排除杂念。

  机趣:机,事物的关键,枢纽。《资治通鉴》:“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枢机,枢与机。比喻事物的关键部分。《易繫辞上》:“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王弼注:“枢机,制动之主。”孔颖达疏:“枢谓户枢,机谓弩牙。”趣,〈形〉本义急,赶快。《说文》:“趣,疾也。”《史记》:“若不趣降汉, 汉今虏若,若非 汉敌也。”〈名〉旨趣,意思。《庄子齐物论》:“趣舍不同。”旨趣,宗旨,大意。汉荀悦《汉纪成帝纪二》:“孔子既殁,后世诸子各著篇章,欲崇广道艺,成一家之説,旨趣不同,故分为九家。”

  惭忸:惭愧,不好意思。唐白居易《春寒》诗:“省躬念前哲,醉饱多惭忸。”,忸恨,愧恨。前蜀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忸恨山思板,怀归海欲航。”

  【评语】

  白天不停活动,静不下来。到了夜晚,四邻无人,万籁俱寂,没有半点声音的时候,独坐孤灯下,把自己的心深深按下来看。这时,时常在骚动的心一下子静下来,就可发掘那心灵之泉。恰如浊污的桶水,如把它搅动,那水是绝不会澄清的,但如把它放静,过些时候,浊污自然就渐渐沉底。孟子说:“夜气存养。”夜气是深夜的气,彼时外界接触少,本心亦即真心就慢慢显露,这是一种修养的工夫,夜深人静,独坐观心!既消除了外物妄心,就现出真来。真与妄是相对的。《大乘起信论》详细说明真是真如,所谓“真如”是我心的本体,这真实如常的心的本体,叫做“本觉”。本觉是说,本来自性清净,从本来就觉,无一点昙心的本体。我们如持备(守备)我心的本体,就得到了寂乐。反之,心忽然现出昙(密布的云气)来,动起了你我的差别,那就是你不好我好、你可爱他可憎的迷妄、烦恼,把真如的我心抛弃了。此一失真便现出妄,而妄到极就现出真,是循环的人生!《大乘起信论》把顺序分明记得十分详细,其中比喻:真如本觉,光明如镜,澄清似水,因被无明烦恼的风吹动,才起了微波,这波又被吹成大波,大波再经吹袭波波相逐,而成狂澜怒涛。这是说我们的心向迷的顺序而行,无明动真如,然后生妄心,妄心无明相应而生妄境界。又如夜行的人,因赶夜路跑得很快,也就不觉得什么。如果心中起了一点寂寞凄凉,这气氛就会引起恐怖。恐怖一起,鬼怪精灵随之而至,就吓得逃无可逃了,以后再一看,才知那根本不是什么幽灵,而是枯尾花。这样知道了以后就能表露出真来,这叫做“始觉”。这始觉中最初是凡夫觉得“这不是幽灵而是枯尾花”。想是这样想,还担心会跳出其他的幽灵来,其实幽灵是不会出现的,心里这样想,就觉得又进了一段了,这叫做“相似觉”。残留恐怖的心,变而为无,就开了另一种的觉,叫“随分觉”。但是还有残留“凄凉”恐怖的心,说不知幽灵会否出来,从此说不定又成了迷。直到无这凄凉的心如同开始夜行时什么也不觉得一样,这叫“始觉”,与“本觉”成为一体这叫做“究竟觉”,即始本不二。这样,妄尽归于始,一点也无翳(昙)。如对明镜,花映出花,鸟映出鸟,心的反映亦复如是不被昙遮,就能大开境地运用自在,这是说得到“大机趣”,但要行到这地步是很难的事。本心虽已现出,但妄想难去,这就是“既觉真现而妄难逃”。佛教说的妄想分做两种,叫做“见惑”、“思惑”。见惑是知识上的惑,即是理。饮酒是恶事,谁都知道,但偏有些醉鬼不知,或实在头脑愚拙的人也不知,这是见惑。譬如知道了喝酒不好,要“停止”或“不停止”?感情上难以决断,这叫做思惑。人生如梦,思惑难断。佛言:“见惑顿断如破石”,“思惑如同斩断藕丝”。藕丝极细,不易切断。真现而觉妄难逃,有大惭忸是知耻,就是感到很大的耻辱。为什么要露出本心?是要现出自己本心而有耻的气氛,这知耻才是人间向上的第一步。世上人虽为恶不知是恶,虽知罪还要犯罪,没有想到自己“啊!做恶了!”那未免太可怜。能自知罪恶而警醒的,才是非常。《遗教经》中说:“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耻是诸饰中最好的饰物。在此不能不想到的是,此耻心从何而起?应知心是真知本体,悟的当体,心应当如同镜的光明。但光明的东西常被阴翳遮上,这是要留心的事。“水若无波则自定,镜未被翳则自明。”故心不可不清,去其混污自必现出清来。外界的诱惑是翳,内心的妄想是锖,去其翳、除其锖,就现出本心了。“啊!作恶啦!不该如此做的!”这样的惭耻人,实是晶莹绮丽的本心,大机趣的自在境涯。以种种来直指其本心,终得大惭忸,得此大惭忸,如梦醒觉真,悟何者为是,何者不是,欲望不能束缚,烦恼袪除,心情自然就喜悦不胜了。古人讲求宁静致远,淡泊明志,这里讲真心、妄心,那么,妄心和真心是何所指呢?所谓真心,就如同空中明月,光辉皎洁,没一点乌云遮掩。所谓妄心,就如同遮掩明月的乌云。然而妄心和真心的关系并不是像乌云和明月的关系,因为真妄一体,互不分离,譬如深渊之水澄清如镜,包罗万象无不印映,这就是真心出现之时。反之大海中欣起的汹涛骇浪,可翻覆巨大的船舶,这就是妄心出现之时,以此比喻圣人之心经常静如止水,凡夫之心对外界事物易起妄念,以致丧失纯洁之心。离开真心就无妄心,这恰如离开水就无波浪可言。现实生活中,还是多些心静,少些欲念,多些掸意,少些喧嚣争斗好,这样利于自我反省,修身养性。所谓“静中观心,真妄毕见”的现实意义即此。古人所说“无明之实性即佛性”,就说明了此中道理。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188] 本页[189] 下一页[190] 尾页[54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古典名著 最新文章
南齐书
梁书
魏书
南史
周书
仪礼译注
五代史演义
周易全解
隋唐演义
白话尚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01 00:34:39  更:2021-07-01 05:01:28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