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地球往事》三部曲 Miles 5/5 刘慈欣的《地球往事》系列简直完美,在叙事上出类拔萃。它不仅是我所读过的最优秀的科幻作品,也将有可能在我一生中最爱的作品里占有一席之地。我认为,泄露任何一丝主要情节或者世界观对那些三部曲的潜在读者来说(所有人都应该去读读)是一种糟糕的破坏。因此,在这个评论里,我将仅仅对其主题做出宽泛的评论。 我不认为做出“《地球往事》在人类追逐解开科学的世界观中所蕴含的庞大美学潜力的漫漫征途中将被奉为神臬”的断言有什么夸张之处。因为叙述故事的历史要比现代物理学早得多,所以我们理应有很多时间去探索科学思维外的美学。而事实上,我们却很少花时间去将这些美学应用于有关自然世界运行的当代发现中。任何一部科幻作品都做出了(或至少在朝此方向)贡献,而《地球往事》则做到了独有的地步。某种程度上,刘慈欣将过往历史的种种教训悉数浸透于这一新型题材上,将它们融合在古老的叙事基础和最骇人的当代现实中。 刘慈欣拥有一种强大的文学声音,并与其对科学的深刻理解交相呼应。三部书中充盈对科学现象和人类哲学锐利且老练的描写。故事经常容易走向过度深奥的地步,但刘慈欣一次又一次地对他正在探索的任何理论或技术理念进行诗意的总结,将其渲染得直观易懂、令人感同身受。在这里所展现出的想象力之宽广、笔力之娴熟,似乎完全超越了单个作家所具备的能力。而这一点,在你知晓英文版全部来自中文翻译时,无疑更为深刻。 刘慈欣强有力的证明了,即使脱离传统角色发展线路,做到主题和情感上的连贯仍然是可能的。考虑到本书时间跨度之长、涉及角色之广,倘若不是刘慈欣在这部1500多页的三部曲中巧妙地把那么多丰富的想法和个性化的时刻交织在一起,读者很容易就会找不着北。我不大确定他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但我能肯定,《地球往事》中的角色同其他我所读过的任何一部小说一样有血有肉。 《地球往事》以一种似熟悉又完全创新的方式直面时间和生存之间的困难关系。每个有生命的系统都必须组织起来以抵御熵的冲击,这是铁一般的自然规律。这样做可以为生存所必需的环境的延续争取时间。在最好的情怀况下,永存发展成延续、生存发展成繁荣,但最基本的物理学仍保持不变;每个微小的胜利,无论听起来多么悦耳,都充斥着无情败北的可能。 就人类层面上,当生命和爱情的价值在与宇宙史诗般的漫不经心相匹配时,可能会显得微不足道,但《地球往事》中的人物揭示了一种存在主义的态度,既不是可耻的否认主义者,也不是天真的浪漫主义者。Gritty acceptance carries the day, combined with healthy doses of courageous problem-solving and raw determination. And through it all, Liu never loses sight of the fact that, even when faced with ultimate failure,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the universe is the most magnificent piece of art humanity could hope to encounter. To understand oneself as part of that supreme architecture––even as a mere “mote of dust in a grand wind” (loc. 25353)––is to bear witness to the truth of beauty and the beauty of truth. --- 此条评论很具有哲学性,导致在我翻译到后半部分时困难重重,到最后直接不知道怎么翻译了(汗)。有条件的可以阅读下一楼的原文,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