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文字吧 -> 【日记】文字日记思考楼 -> 正文阅读 |
[文字吧]【日记】文字日记思考楼[第75页] |
作者:隆地堂 |
首页 上一页[74] 本页[75] 下一页[76] 尾页[10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偏科片单##声电影##兴登堡遇难记[电影]#从泰坦尼克号正好可以引出接下来要谈的第二部《兴登堡遇难记》。如果说泰坦尼克号是各方面都做到平均没有减分的话,那么《兴登堡遇难记》就是在某一个方面做到了极度的优秀。比起平庸的大好毫无疑问我更偏向突出的优秀。 虽然这又是我当做背景音来听完的一部电影,可就大概看了几眼的故事轮廓来说,其也是有相当可取之处的。不同于更早的《冰海沉船》的优雅的举重若轻的宿命感,兴登堡的阴谋论加巧合的处理方式现在看来也是毫不过时的最佳历史灾难打开方式。试想一下如果用这种方式来拍摄太平轮的故事会是一个怎样的效果。不过不要说国产片的各种限制了,从珍珠港到泰坦尼克号现在的此类影片都成了从言情角度切入,再没有宏观冷硬的大格局纪实风格。 像结尾那样近乎零度冰冷的宣告一个个角色的死亡,慢慢的死亡成为了一种麻木,幸存也无法再让人的情绪有什么上升。这样的结尾很难想象能在现在的顶级投资商业片中再看到了。 说到顶级,《兴登堡遇难记》不止是在当时,恐怕放到现在在制作上也是某些方面无法超越 |
#偏科片单# #声电影# #兴登堡遇难记[电影]# 的。像镜头不多但说起来却是片子绝对主角的兴登堡号的全貌,那种巨大的质感不像是小型模型可以做到的,要说是电脑特效又是很难做到有那样的真实感,再结合同样非常逼真的云层,我推测可能真的是在有一定高度的空中使用较大的模型来拍摄的。虽然肯定是做不到一比一的绝对还原,可也应该绝不是小孩子玩具能形容大规模模型。 再联系到影史上创下票房的那些片子来看,从《乱世佳人》的真实大火到《大白鲨》的胶皮鲨鱼再升级到《星球大战》的用电脑拼贴模型的革命或者《E.T.》的真正模型男主E.T.,以至于发展到《侏罗纪公园》的用电脑特效为渲染模型的动作流畅度服务。可以说每次的票房记录都是技术与艺术同时的革命所诞生的,而到了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的时代带来的只有某种局限的观看方式上的技术升级,却产生了艺术上的倒退,在彻底抛弃了模型的同时就失去的真正塑造出一个堪比真实事物的匠心,这也就意味着创作者不再提供深渊过巅峰式体验,无论是视觉还是故事的层面,都停留在了一种平庸的观众接受最大公约数。 像《兴登堡遇难记》这样的片子在当年也许是没有取得太大票房和观众影响力的, |
#三日一记# 还是想让自己更自由一点,我给自己加上了一些规律,现在到了再打破它的时候。我还是因为没时间才选择这样做,但从现在看来我之前的坚持好像就是没什么用的无用功。也许不是坚持的问题,是我坚持的不够没有到能得到好的结果的时候而已。可无论我还会不会继续坚持能不能得到一个好的结局,在这个时刻我就是想停下来,我做不到随心所欲的控制我的生活或我的欲望,我做出这样的选择只是出于懒惰和退缩,而这就是我必须接受的自己能力所限。无数次的磨砺过后,我只有越来越深的接受这样的真实,我才有更走的更远的可能。实际上我是一步都没有迈出的,我总是想在真的有所行动之前做好一切的思想准备,这样不知道拖多久才能有所行动,至少目前来看这么久了还是什么都没有的。 我不想做一个没有任何结果的结尾,可事实就是如此。我似乎走得更深了,但离得到或者接受一个我满意的答案还有太远的距离,这距离看不到边,可能比之前走过的所有距离加在一起都要更长。我当然怕走上这条路,不过我就是我唯一的路,不管偏离多少次都还是要回来。所以犹豫的时间再少一点,前进的时间再多一点吧。 |
#偏科片单##声电影##兴登堡遇难记[电影]#但实际上从《星球大战》的模型巨舰到《侏罗纪公园》的极度危险中还在开玩笑的极致娱乐化幽默感其实都能从本片中找到根源。我常觉得那些真正影响了伟大作品的作品本身是很少被人提及的,而受其影响的也就不是照搬挪用式的拿来主义,伟大的作品一定是受到启发并由此发展走得更远的。 谈论了太多片子的整体还是要回到我最欣赏本片的一点——声音上来。相比起《八甲田山》明显超出时代的声音通透和纯净度,《兴登堡号遇难记》的听感一开始只不过是和同时代片子类似的毛躁老录音风格,真正能吸引我看下去的理由是其中的音乐。从配乐风格来说其使用的频率、旋律性和对整体情绪的影响程度是超出其所属年代的,片中的音乐实际上脱离超越了角色和剧情的限制,成为了某种独立与片外又既然保持着联系的额外景观或音轨。 这种形式用“配乐轰”来形容也不够准确,因为从画面上讲它没有特意为音乐的旋律留出特别强调的空间,配乐也没有故意拔高超出画面之外的情绪。我不是说“配乐轰”就一定是一种不好的形式,如果真能做到《黄金三镖客》那么极致我当然是无话可说五体投地只能佩服的, |
#偏科片单##声电影##兴登堡遇难记[电影]#可大部分“配乐轰”电影都是漫威DC(也有部分好的作品除外,但这些像早期《蜘蛛侠》、《X战警》或《黑暗骑士》、《守望者》、《V字仇杀队》这样的作品其实与现在的漫改宇宙电影是完全不同的真正作品,它们在兼顾商业娱乐的同时把重点放在了思想的表达上,而不是只想着一部接一部留下彩蛋让观众不断地续费买票。)这样的形式与内容都十分空洞的片子。甚至漫威的片头音乐就很像兴登堡的配乐风格,当然它是更直接几乎照搬了自己家的《X战警》的片头音乐,但《X战警》的序曲音乐风格就是融合了另一部X教授几十年前参演过的《宇宙天魔》与兴登堡风格的产物,并且其在前奏中类似《宇宙天魔》而主旋律更近似于兴登堡。真正像兴登堡这样音乐能独立又超越影像的作品貌似我目前还没有看到过。 不过《兴登堡遇难记》真正能做到独一无二的还是其音效上的伟大。正如我之前所说,一开始的音效整体只是在同期老片中比较出色的水平而已,但从中间部分一次检修开始,音效突然到了一种难分真假不知声音是来自屏幕内还是身边窗外的感觉 |
#偏科片单##声电影##兴登堡遇难记[电影]#。那种巨大轰鸣声不是强烈的吵闹,而是一种穿透屋顶环绕脑后的弦外之音,似乎像是一只庞大却又温柔的巨兽接连不断永无止息的呼吸。 更妙的是在镜头从机房切回室内的时候,这种声音又做到了舒服到几乎让人找不到也不想去找断点在哪里的延续。相比与之前虽不喧嚣但占据着主体的音效而言,这样所有似无绵长不断的背景音在我看来更是高明和有难度。因为正是这种舒服细微的音效才能像表演中一个眼神语气无意识小动作的细节一样,瞬间拨动人的心弦,一下子便身临其境的进入了屏幕里的情景。恰恰是从这样细微之处引发人对于空间、气味、温度、情感的联想,才是对于艺术感受能获得的最大快感。 实际上我的确偏题太多没有完全客观的聚焦于影片本身,但这就是偏科片单的意义,也许只是一个声音一个画面深深的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让我不得不想为它写些什么,必须记住它,並由此引发出许多其他的想法和看法。这好像是无意义的,但又好像是一切的乐趣和意义。 |
#四日一记# 似乎每次我认为自己能进步一点轻松一些的时候我就会摔落到比之前更麻烦的地步,这当然是因为我得意忘形以为一切可以就此顺利而放任自己所造成的,但其中也许还有着某种对于堕落自然而然的习惯。 我是感觉到自己在上升的,我不想用不谈论它的方法来维持保护它,我需要的是面对和接受所有的现实,而且我相信正是因为我部分的做到了才让我终于有了在变好的感觉。 虽然现在我似乎又开始下坠,可这正是证明了我停下忍耐就会变得无法控制自己的生活。什么都要忍都要接受我的确是做不到的也是不现实的,不过不受到意外抗干扰的能力是做成任何事都该具备的条件。 对很多我从来没想过要拒绝的事我开始试着拒绝了,我感觉自己是在脱离可以得到一切的这种美好幻想。当我觉得进入现实不是一件那么恐怖的事时,可能真的许多的事都不是不能接受的了。 我大概写不出自己真实的变化,因为要写我就只能用原来的办法,但我已经不是原来的我了。原来的我看到这些一定会觉得可怕,现在也不是就不可怕了,只不过突然看到一个不一样自己走向不同的选择,似乎是一件有趣的事。 |
#新影评##戏剧新生活##泛谈# 虽然豆瓣的高分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有了高分的确是可以吸引更多观众的,而且《戏剧新生活》不夸张的说是我目前看过的国内最好的综艺。甚至也许是世界范围内也至少能进前十说不定还是前三的。 这么说起来好像是有点太吹了,可就我看过的觉得能看的不算太多的综艺而言,它就是在前三的。要说我看过的最好的综艺应该就是韩国原版的《无限挑战》,其实我也只是看过其中的几期而已,不过就这几期已经足以让我断定它基本是达到了综艺的某种真正的极限的。 实际上综艺最重要的就是“娱乐性”,单论“娱乐性”而言应该是综艺大于剧集、剧集大于电影、电影大于戏剧、戏剧大于文学的。我所说的“娱乐性”指的是某种纯粹的趣味型体验,而非更深度的包含太多矛盾情感比如对悲剧或暴力的深渊式体验。简单来说就是综艺是很难把人或者说是能把我看哭,甚至那些比较强行煽情的情节只会让我反感,但相反的来说综艺又是最多的会使用一些狗血情节却让我能在反感某一部分或某个主演成员的情况下还能继续看得下去的。 我对于综艺的要求正如之前所说那个链条一样, |
#新影评##戏剧新生活##泛谈# 我容错的程度也是按这个顺序从高到底相反的对综艺的容忍程度最高的。可能剧集里一个演员我不喜欢就会不看,电影几个镜头不对我就不会给高分,文字上一句话觉得不对路立刻就会扔在一边不再过问,可综艺真是就算有那么几个不喜欢的人在(而且的确几乎每个综艺都是有那么几个的),我也能给出高分。 不过也正是因为要求低,所以只要有一个好的阵容,就是难得的高分综艺了。比如像《无限挑战》便是每个成员都是能独当一面综艺大神级人物,所以随便玩出来的东西都不会太难看。而在这方面来讲《戏剧新生活》几乎做到了比《无限挑战》还要好,因为虽然有一个不是那么够标准的看似“拖后腿”的人存在,但单凭第二期里吃火腿肠那段的搞笑功力看来,他的确有着能严重活跃气氛的能力。 除了这个人之外,其他人真的做到了个个都是真正好演员。我所说的这个好演员的定义是不止在戏剧舞台范围之内的,因为实际上太多的所谓“好演员”在我看来都是仅仅及格甚至都不够格的全靠和更差的人衬托才勉强遇到了一些合适角色本色出演还算能看而已。正如黄磊在节目里说的 |
#新影评##戏剧新生活##泛谈# 没有那么多所谓的演技炸裂,很多时候只是会吼会叫拿腔作调的表演就能被不少人吹得神乎其神了。这其中还真的有不少演过几部话剧就被认为是演技的,但这些演员实际上是有很多口齿不清浮夸做作的。不知是不是对于舞台这种没有重来机会的形式许多人就放低了要求,总之我认为这样演员所演出的话剧我是绝不会看得下去的。 这也是我觉得许多人对话剧戏剧的一种错误认识,戏剧可以是极度文艺脱离现实不被理解不用看懂的,但这是在剧情合理需要的基础上的,如果说人话办人事那么就应该最大程度的让一切生活化合理话。就如同许多公认最文字的明星比如黄磊或高晓松(虽然我是很不喜欢那种显摆学识的人的)一样,他们可以高谈阔论诗和远方但一转脸又能瞬间切换到接地气的柴米油盐。这才是我认为好的艺术所该有的样子。 而整个《戏剧新生活》里的演员基本都做到了这个标准。他们一面在聊起剧本时三言两语就能深入到许多生命中最矛盾纠结的终极思辨中,一面是下一秒便开始百无禁忌没心没肺的开着甚至有些冒犯以为的最世俗的玩笑,这种转瞬之间出戏入戏的能力正是我所认为的最佳的投入状态。真的投入不该是不能自拔的失控,而就该是在完全享受之后还能完全抽离,并且以此为根基,滋养生活中的自己,让人变得更有趣,不是更孤僻的痴迷 |
#星期一记# 我就单纯的想开个新话题而已,因为我发现自己懒得去再算到底每次日记是隔了几天,所以索性就用周几来做标题,不按时间不按顺序,就是尽量的随心所欲。 不过说起来容易,事实却是我在痛苦里陷得更深了。虽然我是没有粉碎式的彻底崩溃,但我无法吞下的恐惧还是让泪水像呕吐物一样不能阻止的不断涌了上来。可能就总量而言我流出的泪比以前少了,可这拉长的拉平曲线的过程却是似乎看不到尽头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再来一次涌出的不安和漫长。 我的痛苦在变得越来越深沉,我认为这是接近真正解决它的方式。人不能一口吞下深渊,深渊可以轻易的把人吞没,要填平深渊不是不可能的事,只是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要一土一木一砖一瓦一敲一镐一滴汗一滴血的慢慢搭建出来的。 实际上我也真的在接受更多皮肉受损,出血受伤的情况。但一方面是在变得更平静,另一些方面却可能会爆发的更加剧烈。我不知道是不是机遇的到来必须是以接近危险为代价的,现在的我只是更确定自己的局限所在,这种确定包括对于自己控制也不在那么强求。说不定我足够堕落,别人的堕落就不会觉得还能伤到我了。我是好像太悲观了,可我想以后我会把一切夺回来的。 |
#新影评##戏剧新生活##泛谈# 。 实际上这个节目最有趣的部分就是来自于这些成员之间聊天聊戏的部分。尤其是第一期,虽说就目前的三期来看第一期不一定是最好看的,但却一定是让我觉得有最多启发和期待的可能的。从形式上来说第一期可以形容为奇葩说到极限挑战再到向往的生活(这三部都不是在我觉得值得一谈的综艺范畴之内的,不过不能否认它们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模式,对于很多人而言提出正确的观点却不深刻就值得高分了,可我做不到),一开始的会议对谈就把整体节目的高度提了上去,真实的艺术和现实之间的谈论可以说是不要说综艺而是几乎在所有国产文艺作品里都罕见的有深度。而最好的也是最难得就是结论时装作光明实则苦涩的结论部分,这个和后面对于节目流程的谈论一起构成了某种用综艺反综艺用形式反形式的伟大。这毕竟是一档综艺,没有什么问题是不能解决的,但生活不是综艺,透过综艺的滤镜和糖衣能感受到的是生活中真实的苦难。在艰难中坚持在黑暗中燃烧,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明亮的星。 |
#新影评##戏剧新生活##泛谈# 在辩论表明了戏剧的地位和与生活生存的关系之后,真的开始聊戏的部分就是更有戏剧张力的时刻了。身处一个十二月份没有水暖暖气的南方小镇的大通铺上,每个人都是苦中作乐的不适应状态,但当导演开始谈起剧本的时候,所有人的眼里都有了光。而这个最简单甚至简陋的三言两语的故事其实正是这个故事最原始最有启发性的样子,甚至可以说我是最喜欢这个故事的雏形的,后两个完整版本虽然也各有优点,但似乎都没有这个雏形那么纯粹的震撼,尤其是最终版本。 其实最值得讨论还是戏剧的本身,从最终的版本来看,最后的确是很符合《小鸡与海》(我更不喜欢养鸡场的故事这个名字,因为这个《小鸡快跑》式的故事主体不在鸡场,名字只是为了品牌植入而已)这个主题的,最后的效果也的确非常激动人心。但我觉得这个版本还是有太过贩卖梦想的鸡汤嫌疑,也许这个选择也是出于商业考量的。 相比之下之前的版本可能虽然有更丰富的内涵,却说不定在太短的时长内不足以展现充分,或者相比之下观众就是更愿意为鸡汤和鸡精付钱,更直接的煽动性和煽情就是最快的表现方法。 |
#新影评##戏剧新生活##泛谈# 第一个完成版本其实暗合了之前在辩论时的主题,就是妥协。不过这种妥协虽然是有着无奈的,却不是底线全无,就如同戏剧和戏剧人在当下这个不得已无法求生的情况下必须进入综艺必须娱乐大众,可同时缺不是放下了标准和尊严,因为戏剧里本身就不是完全枯燥无聊的,那些拒人千里的故作深沉本来就是虚妄的需要被逾越的障碍。 而放到作品里来说鸡必须下蛋这个事在当下的似乎是不正确的,因为这无疑是有些指向对女性的生育束缚的。女人当然可以选择不生育,甚至从科学理想来讲从生理期到生育的痛苦都是应当在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作为病痛而被彻底消除的。众生平等,所以鸡也该有权利选择不下蛋。当然从更科学和平等的角度来看人类未来更是该有能够代替畜牧业的蛋白质来源,不过关于人造肉又是一个太多可谈论的话题,不是这次要说的。如此看来以这个角度来说,第二版的修改的确是必然的。 可我还是喜欢第一个版本,因为它有着一种正确所不能做到的复杂 |
#星期五记# 我想我还是不能装作什么都没发生的,我的确是受到了更深更长久的打击的,而现在的我依然不能说是恢复了正常,一切总是不会按我的心意发展,我能做的也只有继续妥协而已。 “绝望中的人就像潜水时迷失了方向分不清上下的人,有可能越是用力的往以为是海面的方向用力,结果却是沉向更深更黑暗的海底。”我忘了这话我看过或自己说过没有,我只知道这的确就是那一刻我的感受和会永远该永远记住的道理。 在那个漫长的(其实只是感觉漫长,真的过程不过一个小时而已,就算是流血流一个小时,也不会真的死人的吧)流泪过程里,我试图想点什么安慰自己,但只要一想到自己,就像戳到了伤口或喉头,泪水就像汗水一样忍不住的淌下来。那种被戳的感觉虽然难受,可要是平时真的不至于会哭出来,只是在那个时刻这真的是一种生理反应,就像我不觉得有多热,汗就是止不住地流。 现在我相信那样的状态已经过去了,不过要我总结出什么好像还是做不到,因为那种冲击的余威尚在。也许这余威一直都会在,所以我从来也做不出什么总结。我一直在做的只有放弃更多忍受更多接受更多,我要是真的做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能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了。 |
首页 上一页[74] 本页[75] 下一页[76] 尾页[10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文字吧 最新文章 |
【晚安】喝醉了他的梦 |
都是兄弟不骗人 |
一同看会员 |
【影评】【影人论】【老男孩】 |
变得优秀才会不负时光?? |
我肯定是疯了 |
分手至今 他说的哪句话还让你念念不忘 |
排期楼。 |
Clown大阿媛 |
社恐患者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