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文字吧 -> 【日记】文字日记思考楼 -> 正文阅读 |
[文字吧]【日记】文字日记思考楼[第68页] |
作者:隆地堂 |
首页 上一页[67] 本页[68] 下一页[69] 尾页[10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半影评# #不烂片单# #生活像阳光一样灿烂# 在那么多辩白之后,其实真要我举出一些剧里让我印象深刻的段子我却一时想不出来。这一方面是因为我缺乏对幽默桥段的创造与再造能力,另一方面——同时也是我很难做到随时讲出一个段子的原因——是我认为好的幽默是要在某种恰当的情景之中才能够成立的。这种情景在表演中来自于演员的默契,在生活中来自交谈双方的熟悉或有着足够的共同语言。 在我看来笑点必须是自然才是有趣的,所以大多数现代意义上的脱口秀模式——无论中外的——我都是觉得不够好笑的,我感觉这就好像是目的明确的努力挠人痒痒,完全缺乏正常的舒适感。而像传统相声式的对谈虽然也是刻意化的表演,但至少有着对生活化模仿的倾向。 本剧的幽默形式就是相声式的,不过相比之下虽然类型是剧情为喜剧服务,可 剧情上不断的推进却是极为流畅的,这就使得每个笑点都不会因为必须要让人发笑而用力过猛。虽然没有哪个点值得说得上是能让我笑上几年或终生难忘,但这种能从一个笑点开始对下一个笑点就有所预判有所期待同时又不会落空体验依然是好的喜剧才能带来的乐趣。 |
#半影评# #不烂片单# #生活像阳光一样灿烂# 其实虽说我是不喜欢非要把人弄哭的喜剧,但这部剧让我记忆最深的却是一个感动的点。那就是女主替儿子写作文那段,如果是孩子是天上的星星选择落去凡尘,那么妈妈就是选择了从人变成神,为了孩子变得无所不能。虽然这是一直都明白的道理,但在突然透过表演再次领悟的那一刻还是感人至深。 这的确不是那种能彻底震撼人心的表演,可我觉得好的表演可以分为三个等级:轮廓、再现、奇观。有了轮廓是证明有了准确的表达,再现是有了重塑现实体验的能力,奇观则是能到达超越现实只有表演才能达到的领悟。第三种可遇而不可求,第二种已经足以称为优秀。 还要说回三观的问题,虽然我没怎么看其他人的评论,但我想对这部剧最大的批评还是在于三观,而这段戏则是完全可以使这部剧的三观合理化的。现在毫无疑问催婚催生都成了最大恶极,恐婚恐育才是主流话题。的确以任何一种手法控制他人的自由意志都是不对的。但由此而反对所有赞美血缘女性的倾向,甚至把“为母则刚”都划入封建范围就有些矫枉过正了。 就在原生家庭与血亲生育成了很多人痛苦原罪的时候,像《小偷家族》和《异星灾变》这样非血缘关系的作品却备受推崇。非亲非故彻底由自己选择的爱的确是伟大的,但大多数——除了受到胁迫不得已——生下孩子的母亲都是有着自我选择的。也许在之前或之后的某个时刻这样的爱也会消失不见,但它曾经的存在和美好却无法否认。正是这种美好,让人成为人,需要去爱,渴望被爱。 |
不知道在这样一个时刻谈论自己是幸运还是不幸,因为我现在可能是到达了一个冰点。在一次崩溃之后一切就这么发生了,当然也许这只是我太过不高兴的心理作用,想把责任推给别人而已。我知道这样做没用,有用的办法是好好的后退到一个更远的程度,不想着还多要求什么,只是把握好这个几乎零度的时期,记住自己能缩减到一个什么程度。 虽然这么说着,但我依然希望自己能尽快的恢复温暖,为此冒一些风险也值得。不过在此之前我还是想着要试着坚持原来的道路,看看再顶一下能不能顶过去。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也许是一种试炼,可身在其中时我只觉得这是折磨。 我让自己探索到底能放平到一个什么程度其实是没有用的,我不断失去曾经珍惜的部分是早晚都要发生的事。而我的精力不能总是放在感受痛苦上,我应该在失去一切之前建立起一些东西,不过追赶却似乎是永远都遥不可及的事。所以我还是要回到某种程度的麻木之中。这种看起来很不积极的结尾不是我想要的风格,可这就是我必须要面对的现实。 |
#半影评# #想见你# 现在谈论这部剧可以说是能完全的与流行绝缘了,但其实我依然是犹豫到底该不该或者该以怎样的方式谈论它的。因为对它的感觉与隐秘的角落类似,都是虎头蛇尾最后让人觉得很难完整观看第二次的作品,但不同的是我再看了一次《想见你》的第一集时是有了一种想要再次完整经历一次观剧体验的意向的。之所以说是意向,因为这种感觉的确不是那么强烈冲动的欲望,可反倒因为如此,才能更冷静的考虑到了之后剧情上所要经历的一切,才可以客观冷静的说:它还是值得看,值得再看的。 而至于隐秘的角落其实我也是该尝试着再次观看的,虽然明知道它有着更激烈的开始和更迅速更彻底的衰败。 与许多人的评论不同,我认为《想见你》最好看或者至少是在整体水准以上的部分就是开场的两集。虽然这开场不是什么大开大合的情节起落,可慢慢舒展开的情绪却有一种更强烈持久的力量。同时在其中引而不发的的暗线也有着类似于隐秘和冰火的多线可能,一个迷题最迷人的往往不是真相大白,而是谜团交织出的无限可能。 |
#半影评# #想见你# 实际上虽然在悬念之外的爱情元素其实才是剧情的核心,但毫无疑问本剧能有如此口碑的原因就是因为穿越悬疑元素对于主题严密的包裹。而且从第一次的穿越开始,不断逆转的因果轮回就一直在形成某种可以自圆其说的完美闭环。尤其甚至在经历中间有些平淡的几集之后,当男主也开始穿越时,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双循环模式出现了。虽然严格来说在循环中任何一个点都是起点,但从不同视角对命运的重复验证其实是只有剧集的长度和节奏才能做到的事。 这种环状结构正是时空电影的魅力所在,穿越时空是为了逆天改命,可结果却是一次又一次对命运的验证。而这部剧的崩盘就是在于结局的改变未来和为了这个目的出现的混乱。从两个男主的同时出现开始,时间便开始出现了错乱感,也许是我的个人理解能力不够,但我认为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得任何一个点的穿越都变得有可能,这就和信条一样从根源上就变得不合理。 几乎每部关于时间旅行的经典电影,从《终结者》、《回到未来》到《源代码》的关键都不是改变过去或未来,而是改变自己。这之中个人认为最经典是《七龙珠》沙鲁篇里特南克斯的穿越,最后回到自己世界的特南克斯没有改变任何已经发生过的事,只是面对同样的敌人的是一个更强大的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改变未来。 如果时间真的是可逆的,那么人的意识就是不可逆的。人没有后悔的能力,也不该有后悔的权利。 |
虽然不是有意而为之,但似乎慢下来的确让我有了一些好转的力量。当然这也许是因为我有了那么一点浅尝辄止的反思,在看到了一点黑暗之后就能更安心的回到固有的不多的温暖和光明。这是一种不怎么积极的退步表现,可如果短暂的休息之后是很快的再次向艰难挑战,应该也可以算作是某种廉价的勇敢。关键不是在于是否好贵,而是在于是否勇敢。 对限制的更加适应不失为一种接近自由的方式。我知道这种说法证明我太过懦弱,不过我就是这个样子。我还做不到太深的自省,连数落自己的缺点说得太多了都会受不了,但偶尔就这么突然的看到一眼自己丑陋的真面目,让心里紧那么一下,我觉得也是有用的。至少紧了之后就能有松,松松紧紧之间就能产生类似韧性的东西,只要我不做得太过,把自己崩断的话。 我好像又把自己的状态说得太顺太好了。实际上还是有太多的地方我是急需改正却依然没做到的。暂时的安稳只是一种拖延,被囚禁的欲望如果不能及时疏导或忘却,下次再出现的反扑就会更加强烈。拖延不是放弃抵抗,而是要不断储备有朝一日能够对抗的力量。我说路很长,不是为了不急着去走,而是要相信我已经在路上,有了可以发力的方向。 |
#废弃片单# #泛谈# #山口百惠# #古都1980# 单就以我不算太多的日影观影量来看,七八十年代日本女星中除了几部作品就短暂退隐的之外,可能只有山口百惠是没演出过三级片的(当然其实很多这样的三级片只是某种噱头和擦边球,很多主演本人没有大尺度裸露镜头)。这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她的地位,只要有她就可以不用担心没有观众,不用再用低俗伎俩哗众取宠。 不过在这样的人气之下,她的作品能真正拿出手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却不多。这一点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高质量修复的极少,就目前我看到的也只有古都1980和《春琴抄》有上佳的画质。虽然许多当年的票房巨制比如《水手服与机关枪》修复画质也不算太好,但山口百惠既没有那样的超高票房作品又没有在影迷或各大电影节上留存的高质量拷贝,其实说明了她的一种尴尬地位:不是流量也不是艺术家,在二者之间却两头不靠。 当然这也可以说是在商业和艺术间保持着某种平衡,但这样的平衡是很难保持的。尤其是在她的演技和角色定位有着不可忽视的问题的基础上。这点最明显的体现就可以从古都1980中看的出来。 |
我又在很深的犹豫之中,我的犹豫在于不知道自己的改变应该做到一个什么程度,我依然是惧怕发现原本的自我有一天已经完全消失了的。虽然我知道杀死他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可我还是在努力拖延寻找最安乐的死法。而在拖延更长的时间里,我就会有更多绊住自己的犹豫。面对这些犹豫,只能硬着头皮不在乎更多东西的趟过去,过程里所有的失和伤都要承受下来。 我知道大概该怎么做,不过是不知道在更远的角度来看能对多长的时间。那些轻微腐烂变质的部分我也不能确定会不会扩散到一个不可控制的程度,我把自己又放到了又危险的尝试里,而且我尝试的还是保持旧有的习惯,只是看这次能不能做得更彻底而已。这样说我好像是明知故犯的在做错的坚持,但越来越多的时刻我觉得不能去管对错或善恶,只能暴露出更多的自己,不去管很多的让自己迷惑的东西。 其实我可以不写自己的痛苦,写我对某些渴望探索的尝试。可在这样的探索里我也是充满纠结和痛苦的,因为寻找是因为亏欠,有些东西却是找不到的。在快乐的过程里会遇到痛苦,那么在痛苦里应该也能找到快乐。就算没有,也要这么想着,才能前进下去。 |
#废弃片单# #泛谈# #山口百惠# #古都1980# 本来看古都1980版是为了看65版做一个准备,但的确从海报开始就对这版有着很好的印象。而第一个镜头开始就有很高的水准,那种远近适中的观望态度和缓缓移动的长镜头有一种风雨欲来前的从容和优雅。接下来与字幕同时出现的高调笛与弦乐更是突然把某种莫名情绪提升到了一个最高点,这种方式第一次看到是来自于我可能最喜欢的香港新浪潮武侠片《名剑》,现在发现出处也许就是这里,这证明这版有着自己的影响力。 不过在这个最高点之后就是下降,当镜头开始推进到女主足够近的距离时,问题就开始出现。尤其是在她与另一个男性角色散步聊天时,感觉整体的情绪焦点都不是在她身上而是在另一个人身上。这种情况在很多山口百惠的电影里都发生过,很多时候配角的颜值演技会盖过她。这是因为她的演技风格其实有着微妙的错位感,相比于典型东方柔美素雅类型的容貌,她的声音偏浑厚有硬度和力量感,这就使得角色如果适合容貌就不适合声音,适合声音的角色又是比较不适合容貌的。 |
#废弃片单# #泛谈# #山口百惠# #古都1980#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声音比容貌更能代表一个人真实的自我,所以相比与影视作品,虽然大多数山口百惠的音乐作品我也不是多喜欢,却更为认同和能欣赏其中你美感。 而要是她接演更多符合其声音特色的作品,以当时的风气而言也许就必须是一些大尺度的作品。凭借她的人气自身肯定不用做出什么太大尺度的表演,但这样的作品之后可能会改变人设的方向,反倒有所事业的商业价值。 不过从性格和演技来说,这样的转型也许是不会成功的。因为她的性格其实和容貌一样是比较传统的,对于太复杂独立个性的角色很难想象能有多好的发挥。她另一部修复质量极佳,我认为可能是她最好的我迟迟没有完整观看的作品《春琴抄》也许就是最适合她的角色,在传统中有那么一点个性,保持着某种微妙的平衡。 她声音上虽然有着一定的强硬可音乐风格上也是传统演歌改编居多,在音乐市场上的继续发展也可能很快就会跟不上流行趋势。所以在顶点时隐退回归家庭也许就是她最好的选择。 |
#半影评# #泛谈# #舞蹈综艺# #起舞吧齐舞# 之前没想到过废弃片单也要三四天的时间才能完成一次,至于半影评就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了。虽然战线拖得越长我就会越丢三落四的忘记本来要说什么,可把疲劳评论分摊的确也能让我不会一下子承受那么多压力。没有什么长篇大论是能一下子完成的,我不敢说自己能做到什么鸿篇巨著,但我要试着话越来越多,不管是不是说的都对。 首先还是要从批判开始,舞蹈毫无疑问是最好去剧场欣赏的艺术,虽然我没有真的在剧场看过,但我认为在综艺中的展现也是以贴合剧场舞台为最佳。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目前大众公认(也就是豆瓣了,豆瓣也许是国内最靠谱的评分网站,可也只能仅供参考,虚高假低都是常事)口碑最好的舞蹈风暴可能是做得最差的。尤其是那个所谓的“风暴时刻”,技术的确是高超的,美也是美的,可舞蹈就是舞蹈,不是雕塑也不是摄影,没有音乐的烘托、没有连续动作或表演情绪的前因后果,单独一个动作的呈现再美也不是属于舞蹈的美。就像截图和剧照代表不了电影,不是某一帧能做壁纸的就是好电影。 |
“人拥有的越少就越怕失去”这句话我不知道是哪里听过还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我只知道这的确就是我的真实写照。而且想到它时我似乎从某种绝望的困境中缓解了一些,然后我忘记了它几个小时,一切又变得恶化起来,现在我再次想起,不知道能不能再让一切变好。我是觉得自己该更少一些迷信的,可运气越坏的人越是迷信,因为除了迷信似乎不会有什么好事情无缘无故的发生。 其实我在进行着文字,就说明我的状态没有那么差了。至少我是在一定的距离和包裹隔离下在谈论这次崩溃。我很久没有这样彻底的被打击,而在被打击时我总想找到一个合理的理由,一般来说被打击受痛苦,都是为了让我做出某些之前不愿做出的让步。在足够坏的情况下,曾经以为不能承受的后果会相比之下显得不那么可怕,变得有了可以执行的可能。 当然最好我是不需要这样的时刻出现的,要是我能狠下心早对自己下刀,总是会比被动的做案板上的肉要好。这次被击倒了,也留只有下次再来而已。我不得不在某些时刻倒下,放平自己,然后用更低的姿态走下去。 |
#半影评# #泛谈# #舞蹈综艺# #起舞吧齐舞# 当然有时综艺影视可以做到剧场做不到也是好事,比如我目前看过最好的舞蹈综艺——同时也可能是国内所有综艺里我唯一觉得可以一次又一次重复观看的——《中国好舞蹈》就做到了许多剧场舞蹈也许无法做到事:真正的镜头感和剪辑感。这是影视化比剧场真正的高明之处,去掉许多视角单一造成的不足,把情绪和情感用一般人无法发现的视角呈现出来。 而这个所谓的风暴时刻是完全反影视化的,因为这种子弹时间的用法毫无疑问来自于《黑客帝国》,但在《黑客帝国》中却没有哪个子弹时间是这样绝对静止的(第一段戏的静止仙鹤踢腿除外,实际上那是在投资不足的情况下提前拍摄用来争取投资的部分,所以品质上比之后的戏份差了很多,说是全片最土最劝退的部分也毫不为过,风暴时刻偏偏模仿的就是这一段),从躲子弹、飞机炸楼到动能化解,镜头中总是有在运动的主体的。就算是后来良莠不齐的诸多模仿者里,也几乎没有让镜头静止的,因为毫无疑问这违背基本的影视美学。 甚至其实静帧拍摄这个方法都是比舞蹈风暴早几个月播出的《起舞吧齐舞》先使用的,不过的确齐舞的技术远不如风暴。可如果这这种方式是用来看齐舞的整齐程度无疑是更适合的,而且从节目后期来看,齐舞除了海选在后半段节目里便很少出现这个技术,前期的使用也是一笔带过没有占用太大的篇幅。当然不能否认也许是技术不足使得节目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但这的确是符合了艺术规律的。 |
#半影评##泛谈##舞蹈综艺##起舞吧齐舞# 本来没想到会用这么长的篇幅来批判一部作品,但的确对于舞蹈风暴我的感受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毫无疑问对于舞者们的技术我是绝对的肯定,虽然分数虚高我也觉得是可以原谅的,另一方面对于节目其他的部分说是深恶痛绝都毫不为过,这种感觉尤其是在第二季第一期没快进的情况下更加明显,简直到了无法忍受的程度。 首先最忍不了的就是评委点评,几乎全程膈应人的花式彩虹屁。不是说一定要给表演挑出什么毛病才是好的点评,可有着一定标准的审视才能更好的发现美与瑕疵。一味的吹捧等于失去了评论的意义,真心的夸奖泛滥也就成了虚假的马屁。 其次是舞台的设计和对表演长度的压缩。虽然相比其他节目可能只是每段表演只少了几十秒而已,但这就使得舞台呈现上只能看到技术,而几乎看不到一个有完整表达的作品。其中最过分的是对于一组拉丁舞选手的表演居然是以一种全程二倍速方式呈现的,在我看来这种鬼畜的做法简直就是对艺术赤裸裸的践踏,如果不打算播出这一段,那么剪掉或者只播片段就好,用鬼畜进行恶意篡改实在太过无耻。而再想到这压缩的时长只是为了多几句无用的废话点评,就让我实在不能再多这个节目有任何的支持。 |
虽然不是我愿意的,但接下来很可能我会进入一个更艰难你阶段,不过这也是一个机会,让我需要确定什么才是重要的,而其他的就必须放弃。 实际上在近几天虽然被打击的时刻没有太少,可我还是感觉有一些东西是在恢复和建立的。这一点不多的建筑很快就要用更大的打击来验证是否真的坚固。 我以为自己在进入一个加速的状态,其实这只是某种相对匀速的稳定。真正的加速是要不断变化的无所畏惧的不停向前。 我知道自己短时间之内是还做不到这样真正的加速的,我能做的只有在深入更深的困境面对更具体紧迫的问题时努力保持一种轻松的状态,在被打击被伤害后尽快重建某种可以维持的秩序。 在更深处的问题里,很多东西都是可能会被颠覆的。我现在觉得比什么都重要的东西,也许在某个时刻就会轻易放弃。想到这些是有些让我失望的,但同时又会让我产生对当下更为贪恋欲望。我之所以说是贪恋而不是珍惜,是因为面对这种情绪在以往我总是无法控制的让自己陷入失控的情况。 这次我算是比以往更早的意识到了这种危险。我不敢说这次我能把贪恋变成珍惜,但我能说我是在接近于可以做到,接近于可以做到任何事的。 |
首页 上一页[67] 本页[68] 下一页[69] 尾页[10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文字吧 最新文章 |
【晚安】喝醉了他的梦 |
都是兄弟不骗人 |
一同看会员 |
【影评】【影人论】【老男孩】 |
变得优秀才会不负时光?? |
我肯定是疯了 |
分手至今 他说的哪句话还让你念念不忘 |
排期楼。 |
Clown大阿媛 |
社恐患者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