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西游记 -> 仰角品西游 -> 正文阅读 |
[西游记]仰角品西游[第4页] |
作者:inkstones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1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西游记作者对于禅文化,除了通过孙悟空解读心经,如来传无字真经等故事情节体现,更多的是通过诗词的方式,直截了当的来写,那更是禅味好极了! 比如《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中的开篇词:“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陀微笑。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谁听得绝想崖前,无阴树下,杜宇一声春晓?曹溪路险,鹫岭云深,此处故人音杳。千丈冰崖,五叶莲开,古殿帘垂香袅。那时节,识破源流,便见龙王三宝。” 这整首词用极美的文笔描述了禅关的美妙境界,实在令人陶醉。绝对是文学和禅法的绝妙结合。 再比如《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中的诗:“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要物。若知无物又无心,便是真如法身佛。 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涵万象。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非色非空非不空,不来不向不回向。无异无同无有无,难舍难取难听望。 内外灵光到处同,一佛国在一沙中。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法同。 知之须会无心诀,不染不滞为净业。善恶千端无所为,便是南无释迦叶。” 这首诗描述了道的真空妙有,并指出心即是佛。这是典型的禅宗。 再比如《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魔主计吞禅》中有首诗“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这首诗用顺口溜一般的文字直指佛法真谛,不知道那些烧香拜佛求发财升官的人看了之后有没有点感触呢? |
这样的诗词还有很多,咱们这就先不说了。总之,西游记里对“心”的探讨是重头戏,其中又以禅宗作为了佛家心法的代表,毕竟那是禅宗的招牌嘛。但是,千万别忘了三教合一哦! 道家和儒家也谈心,作者之所以用佛家禅宗来作为体现“心”文化的主体,只不过他最有资格做代表,但并不意味着他就是独眼棺材店,只此一家。这就好比北京全聚德可以代表中国烤鸭,但是中国烤鸭还有很多很多。 就像上面列举的第二首诗“佛即心兮心即佛 。。。” ,那可是出自《悟真篇》,是紫阳真人的手笔,纯道士!是不是很有意思呢?都说了三教合一了嘛! |
很赞,说得真好! |
一个人活在世上,其实就为两件事。 有人说,是名和利,正所谓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 这话说的很对,没好处的事情谁干?你说你淡泊名利,我说你吹牛,追求不到的人才会说淡泊名利。有记载的历史上还没有能逃出这二字的呢!包青天铁面无私,可能送他一个馒头他都不要,这不是为了自己的清名吗?文天祥视死如归,这不是为了清名吗?陶渊明总算淡泊名利了吧?你看看他的《归去来辞》,人家老家可是带花园的豪宅,佣人好几个,如果把这些都没收了,看他还能悠然见南山不? 所以,别把名利看得很俗,再雅的东西也不过是把俗物包装一下,提炼一下而已。我这换个角度说,名是为了满足精神需求,利是为了满足身体需求。如果提炼一下,就成了精神快乐和身体享受。再浓缩提取一下,就是 心和身 两个字 。这下不俗了吧? 当然了,除了心和身,还有因此而产生的外在行为。心、身、行为,就是一个人的全部了。而中国文化的核心,不管儒也好,道也好,佛也好,甚至墨法杂,说白了都是在围着这三样东西在转。西游记也是如此。 不过呢,西游记对心、身、行为三者在文化上的体现安排的非常巧妙,他用儒家作为了行为的代表,用佛家作了心的代表,而身的代表则是道家。 前面已经说过,唐僧师徒的行为表现基本都透着儒家的忠孝信义等行为规范,而借佛家的禅宗大量探讨了心。剩下的身,理当以道家为主。 可能有朋友会问,你不是说三教合一吗?怎么又分开了?唉,通向同一个终点的道路当然可以不同嘛。一道几何题目,我可以用解析几何的办法,可以用平面几何的办法,甚至还可以用代数的办法。道理是一样的。 儒释道三家的文化虽然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的确还是有侧重点的。根本是什么?是心! 说到底,身体也好,行为也好,最终是由心决定的。不过前面咱们也列举了禅宗的例子,直接玩心一般人能玩的起来吗?玩不起来怎么办,只能先通过玩身体来辅助。玩身体也玩不起来,那只能先玩行为了。 孔夫子就是看到了大部分人实在是太蠢了,所以先让大家玩行为。他的得意门生子贡就说过:“夫子之文章,可得闻也;夫子言天道与性命,弗可得闻也。” 看到没,子贡也只能学点孔子的边角料阿!那他们学不到的天道与性命到底是啥? 儒门心法啊!最后是被曾子学去了,继承了道统。 道家和孔子不一样,那些蠢的不能再蠢的俗人他们是看不上的,所以也不会浪费时间玩行为,他们直接从玩身体开始,练气功阿,玩特异功能阿。所以中国的气功大部分都源自于道家。 当然了,玩到最后都是要玩心的。 |
那么西游记里又是怎么通过道家来玩身体的呢?那就是金丹大道,这也就是为什么书中充斥了大量的丹道术语、五行生克了。这说起来话就长了,以后慢慢说吧。 |
赞 |
赞 |
石头我对你敬仰有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又如黄河决堤,一发而不可收拾。 |
膜拜一下 仰角看楼主 |
催更催更!楼主干啥呢?人民群众都望眼欲穿了!您还没更呢! |
丹道是道家文化的重中之重,所以咱必须先大概了解一下道家文化。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一样,是中国的本土文化。而且在春秋以前,儒道是不分家的。 春秋之前的朝代,大家应该都知道是周朝,那是中国历史上最长久的朝代,前后总共800年之久。至于为什么会这么久,恐怕不是一句话或者一个方面就能解释清楚的。咱这里单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看。 周朝的文化是相当发达的,可以说它是中国文化的成型期。之前我也说过,朝代犹如人,都是有性格的,人的性格在6岁以前定型,而朝代的“性格”则是由开国皇帝决定的。周朝的开国之君是武王,但是周朝的“性格”却主要来自于武王的爹,也就是周文王。 说起皇帝君主一类的人,现代人基本都很不屑,认为他们都是心黑脸厚虚伪的政客,的确,天下乌鸦一般黑嘛。但是凡事都有例外,乌鸦说不定基因突变也会变白,而文王就是只白乌鸦。他不仅是个手握重权的诸侯,而且广施仁义,以德服人。更为难得的是,他是众经之首《易经》的主要开拓者,他和伏羲、孔子被并称为“易经三圣”。现在我们说起《易经》,就是指《周易》,也就是文王的杰作。 文王之后的武王推翻了商纣的暴政,建立了周王朝,虽然他本人在文化上没有太大的建树,但总算是继承了文王以德服人的治国方针,开国皇帝嘛,总是雄才大略的。他旁边的姜子牙则是家喻户晓的能人,他老人家天文地理,奇门遁甲无所不通,可以说是道家人物的典范了。 在武王之后,周朝又出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周公旦。 说起周公,首先是在政治上,他为了辅佐当时的成王,可谓是呕心沥血。吃饭的时候都在处理国家大事,碰到事情就把嘴里的饭吐出来,碰到就吐碰到就吐,一顿饭要吐三回。洗澡也是,刚把头发解开,碰到事情又只能束回去,就这么束了解解了束,不得安稳。 就这么一位日理万机的政治家,居然还是文化的集大成者。他所创立的礼乐制度,成为了后世儒家礼乐的先驱。比如后人常把洞房花烛夜说成是 “行周公之礼”。你看,OOXX都这么文化,你说周朝的文化能不发达吗? 姜子牙和周公在辅佐武王打下江山之后分别被封到了齐国和鲁国,因此也带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所以齐鲁文化也就成了中国北方文化的典型了。 |
比起正统浑厚的齐鲁文化,春秋时期从南方崛起的新兴大国——楚国,则给中国文化带来了新风,那就是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升级版道家文化。说“升级版”,那是因为老庄从黄帝、文王、姜子牙等等儒道合一的文化中摆脱了儒家的正襟危坐,进而将道家的浪漫和逍遥发挥的淋漓尽致。从此,道家便以其特有的仙风道骨和正儿八经的儒家共同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两大基石。 |
既然要逍遥自在,要仙风道骨,那就必须养好身体,整天病怏怏的怎么逍遥的起来呢!所以,道家思想极其注重养生。从《道德经》到《庄子》,都用了大量的篇幅来阐述修身养性。而且为了提高效率,道士们平时还大量的研究怎么通过外物来快速成功,这就是现代人嗤之以鼻的“炼丹”了。其实炼丹的目的和现代人弄个公司指望上市圈把钱一夜暴富 是一样的,都想走捷径而已。 捷径当然不是这么好走的。你要为了公司上市而作假账,弄不好就进去了。而炼丹如果没炼好,一不小心就再见了。而事实上,大部分公司在上市之前就完蛋了,大部分炼丹的道士也在成仙之前就升天了。 慢慢的,道士们发现靠吃丹药成仙的成功机率太低,所以就开始放弃这种不切实际的暴富思想,转而老老实实修身炼心养性。由于之前炼丹的风气太浓,所以这个习惯性思维给老老实实的修身炼心养性取了个名字叫“内丹”,而原来的丹药叫“外丹”。 西游记里的“金丹大道”就是指“内丹”。其实根本没有什么丹,只不过是借用了以前的名字而已。当然,除了“丹”,还借用了大量的外丹术语,比如铅、汞、朱砂等等,其实都是另有所指。再加上八卦五行,便让丹道变得扑朔迷离了。其实,拨开那些借用术语的外衣,道家的丹道养生绝对是门科学,是人体科学。 |
大家都应该是中国人,中国话应该都说的不错,在聊丹道前,我问大家几个常用字的意思,看看都知道不。 1。心意。啥是心?啥是意?两者啥区别? 2。意气。啥是气?意和气又是啥关系? 3。性情。啥是性?啥是情?两者又是啥关系? 4。精神。啥是精?啥是神?他俩啥区别? |
咱一个个来,先说“心意”。这里我们先看看西游记作者是怎么高明的描述心意的。 在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中有首诗是这么写的: 猿猴道体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大圣齐天非假论,官封弼马是知音。 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牢拴莫外寻。万相归真从一理,如来同契住双林。 这首诗提出了“心猿” 的概念,之后书中也多次将孙悟空称作“心猿”。作者之所以将心和猴子联系在一起,是因为我们的心就像猴子一样活泼好动难以管束。 那么为什么猴子要当弼马温呢? 弼马温者,避马瘟也。据说在马群里放上猴子,马就不会得瘟疫,所以猴子和马是“知音”。因此另外也有个词叫“心猿意马” ,烈马和猴子都一样好动难伏、肆意驰骋,这和人的心意是一样的,整天想东想西,想完钞票想美女,停都停不下来。 第十五回的标题《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则直接将白龙马称作“意马”。 |
那么心和意到底是什么关系呢?那就看孙悟空和小白龙的关系就行了。孙悟空因为当过弼马温,管过马,所以白龙马特别信任孙悟空,也特别听孙悟空的话。比如在宝相国,小白龙说孙悟空“有仁有义”。再比如朱紫国,猪八戒去取马尿,小白龙就是不尿,孙悟空一来立马乖乖的尿。 所以心和意的关系和孙悟空白龙马的关系类似,是从属关系。确切的来说,是意由心生,心包含着意。南怀瑾曾经打过一个比方,他说“心 ” 好比是一个盘子,“意”就是盘子上的一颗珠子。 |
心和意的关系是知道了,但是到底什么是心? 咱先说意吧。其实意比较好理解,就是意识呗。整天想东想西的,能思考,能感知的那个。 那么,既然意从属于心,那咱们的意识也可以说是心,所有的意识活动都可以说是心的活动。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心绝对不只这些。那还有什么? 心脏属于心吗?这不是废话嘛!心脏要是不属于心,那干吗叫心脏呢?不怕侵权阿?那可能有些人要问了,心脏是心,意识活动也是心,这不是乱了吗?我说一点都不乱,乱的是你的脑子,你的思维跳不出固有的框框阿!这就好比光既是粒子,又是波一样。中国文化中所谓的心同时包含了精神和肉体阿。也就是说,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这也是中西文化的不同之处。西方人不但把精神和肉体分割,连肉体都要分割成一块一块,眼睛疼去医院要找眼科,鼻子不通要找鼻科。以后再分下去,恐怕还要分眼珠科和眼白科呢。 中国文化从来都是把人当作整体来看,五脏六腑互为表里,相互影响。头疼有可能给你揉脚,胃疼有可能给你医脾。原因很简单,病兆并不一定和病根完全重合嘛。 不但肉体是个整体,连精神和肉体都是一个整体。这就是为什么精神具有相当强大的力量的原因了。心情开朗的人,身体也健康;整天愁眉苦脸的人,身体肯定好不了。比如林黛玉吧,佳人是佳人,不过一手醋罐子,一手药罐子,能不短命嘛! 再比如,伍子胥一夜愁白头,就是精神对肉体的强大作用。 当然,反过来说,身体好的人,心情也会好。生病的时候,疲惫的时候就特别容易烦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精神状态就特别好。 |
三教?敢问楼主是?跪倒!!!祖师,就传我些道术吧!加一句,祖师你能更新快点吗?上瘾了 |
我上面的这个解释只是最粗浅的,西游记里的心可没这么简单。我这里又要拿出第十四回的诗了:“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要物。若知无物又无心,便是真如法身佛”。 看到没?心就是佛!就是如来!法力无边阿。但是就算精神肉体加在一起,能成佛吗?当然不能,要人人都成佛,还在这折腾个啥? 那么我们人人都有心,为什么成不了佛呢?因为我们的心太脏了,想美女想的太多了。所以,西游记里不止一次的说要洗心涤虑,要定住心猿,要勒住意马。孙悟空作为“心猿”,在五行山下一动不动的定了500年不够,出来了还要用紧箍咒给套住。而且书中明言,这紧箍咒还有个外号就叫“定心真言”。 等把心定住了,洗干净了,看到美女和看到老太太没什么分别了,甚至连自己都忘掉了,看癞蛤蟆和看自己没分别了,看什么都空了,那时候的心就是佛了。这就是所谓的无物又无心!所谓四大皆空。 这下问题来了,前面刚说心是佛,这里又说要“无心”,这不是矛盾吗?到底有没有心?的确,逻辑上是矛盾的,就如金刚经上所说的“非法非非法”,你要用逻辑,那是说不通的,你要么认为佛法是胡扯,要么就认为逻辑学有缺陷。我认为逻辑学是有缺陷的,因为逻辑是我们大脑的理性思维,我们的大脑不是完美的,那它的思维也一定不是完美的。金刚经的“胡扯”能被推崇的那么高,只能说自有道理。正如道德经上说,道无为而无不为,这也是反逻辑的。 所以,最根本的心,是一个东西,它又不是个东西。它是空的,但又不是空的。它什么都不是,又什么都是。晕了没有?哈哈。这才是中国哲学的高明,因为最根本的心和万物合体,能生万物,它就是宇宙的本体阿!宇宙的本体是没有办法下定义,你如果说它是某某东西,那我就可以继续问,那某某东西是哪来的?你如果说它是空的,那它怎么可能无中生有呢? 佛家对心的描述很妙,叫做“真空妙有”,说它空,它的确是空,但这空还不是完全空,里面还有“有”,这“有”还说不清楚,所以叫“妙有”。 说了半天,中国文化中的心所涵盖的东西太多了,它不但是包含了我们的精神和肉体,而且包含了宇宙万物,和宇宙本体相融合。而中国文化认为,通过自身的修行,洗心涤虑,就能够慢慢感受到这心量从单纯的精神扩展到肉体,再扩展到宇宙万物,最终成为能生万物的本体,那就成佛了。 |
等更。 |
别以为我在胡扯,就算是,那也是西游记胡扯在先。不信?我就说到你信! 先说“心猿”孙悟空吧。他那颗心在大闹天宫之时是何等的狂妄不老实?被五行山压了500年,收敛多了。不过还不行,所以要被紧箍给套住,套住之后就老实了。然后经过各种磨难磨阿磨,特别是真假美猴王那一难,彻底剪除了“二心”,变成了一心。再经过进一步的锤炼,最终成佛,也正如心猿的名字一样,“悟空”了。 这就是最形象的洗心过程。 再看《心经》。 作者对《心经》的演绎堪称绝妙。乌巢禅师在唐僧师徒取经之初传经,并称之为《多心经》。意指唐僧师徒几人不是一条心。果然,其后不久,孙悟空就因猪八戒挑拨离间而被昏头的唐僧赶走。其后风风雨雨,直至真假猴王之后,师徒几人才真正的团结一心。在消灭六耳猕猴之后,书中是这么说的:“三藏遵菩萨教旨,收了行者,与八戒、沙僧剪断二心,锁肸猿马,同心戮力,赶奔西天。”所以,取经过程对于整个团队来说,就是一个从多心到一心的过程。 后来唐僧于第20、45、80回念过三次心经,作者分别写成《多心经》、《密多心经》和《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在黄风岭,因为遇着妖魔,唐僧心中忐忑,所以即便是念经,那也只能是“多心”经。在车迟国斗法坐禅,唐僧虽然有孙悟空保驾护航,但始终还是有所担心,所以变成了“密多心”,此时已经比纯粹的“多心”好多了。到了黑松林,唐僧经过一路的坎坷,心境已经大不相同,已经能一心一意,不再多心了,所以此时念的经才是真正的经,作者也终于在此用了《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这个全名。 最精彩的是孙悟空解心经。他分别在32、43、85和93回解过四次心经。经书的名称分别是心经、多心经、多心经和心经。这个从一心到多心再到一心的过程实在是意味深远,而孙悟空正是这么成长的!他从刚开始骂不恼、打不嗔的“一心”,到学成本领多贪多得、无法无天的“多心”,再到取经途中坎坎坷坷、心意不专的“多心”,最后变成了一心一意、一心向佛的“一心”。 最妙的是,在孙悟空最后一次解心经时,就说了句“我解得,我解得”,再没有说任何话,八戒沙僧说他“弄虚头”,唐僧却说“悟空解得是无言语文字,乃是真解。”这默然无语的真解,不就是“无心”吗?而此时,心经在唐僧口中已经变成里《般若心经》,所谓般若,就是大智慧的意思。也就是说经过一路的磨难和修行,在接近灵山的布金禅寺,唐僧和孙悟空的心已经充满了不能用言语表达的大智慧了,一部《心经》也终于被读完了。 你看,一部《心经》,从“多心”、“密多心”到“一心”,最后是“无心”——充满般若智慧的无心。 所以,“心猿”和“心经”作为西游记“心”文化的两大元素,都经过了从 杂乱、肮脏到专一、纯净最后归于空无的过程。 怎么样,我前面没说错吧? |
楼主大才,继续 |
写的挺好,力顶!【等更 |
楼主大才,但一般人没对Fo法有正确的认识,很难理解。。。这里有,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的讲解。。。量子意识 主讲人:朱清时 中国科学院院士 网上搜索一下 从科学角度入门比较好。。 |
精彩~等更 |
(来自杨幂的脚纯天然无公害可食用客户端) |
扯完了心意,再来说说“意气”吧。 有个词叫“意气风发”。一下子就能让人想到诸如周瑜这样的牛人指点江山的样子。那么周瑜身上那股气势是怎么来的呢?对,就是因为强大的“意”。他有强大的意念和意志,所以气质和气势就会在外表显现出来。反之,如果一个人意志很弱,外在的气质一定猥琐。 你看电视里那些通敌卖国的,总是贼眉鼠眼,说话都没气,那就是因为他们毫无意志可言。再看那些民族英雄,杀头之前都是昂首挺胸,喊起什么什么万岁的时候中气十足,那完全是因为强大的意志在撑着阿。 所以,意和气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意是气的精神表现形式,而气是意的身体表现形式,他俩是双胞胎,连体人。关于这点,练气功的人可能最能接受。气功玩的的就是意念,意到气到,气是随时跟着意跑的。各位也可以做个实验,专心的想着身体的某个部位,最好是比较大的穴位,比如眉心之类的,经过一段时间,看看那里会不会有“气”的感觉。 |
在西游记中,白龙马是意马,这个大家都知道了。 不过,恐怕没多少人会知道还有个人也是“意”,他就是——沙僧。 白龙马的“意”完全是精神方面的,它被缰绳套着,不能乱跑,就寓意着收紧乱跑的意识。而沙和尚的“意”则是身体方面的。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1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西游记 最新文章 |
孙悟空闹过天宫为什么还能去天宫呢 |
关于大圣西行路上的强敌,仔细看一看,也没 |
猪八戒的战斗力比哪吒强,原著中描写道,哪 |
原著大闹天宫是不对的吧?为什么电视剧都把 |
二郎神vs猴子那里 |
奎木狼对猴子的恐惧真是刻在DNA里的 |
我算是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阴谋论 |
生活在明朝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为什么知道那 |
孙悟空对上这些传统神话中的战神能不能赢? |
西游记中能使孙悟空破防的除了蝎子精百目星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