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感情生活 -> 拼尽全力好好活在当下 -> 正文阅读 |
[感情生活]拼尽全力好好活在当下[第6页] |
作者:D西R梦13 |
首页 上一页[5] 本页[6] 下一页[7] 尾页[3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今天忙到忽略了午饭。 比较有收获的一天,也是为中国感到骄傲的一天。 晚上回家如果有时间慢慢道来。 |
今天单位请Jim Harris给员工做了一个关于科技给各行各业带来的冲击变化。 我在wiki找了点他的介绍 Harris has written six books, two of which have been national best-sellers in Canada. He also delivers speeches on change and leadership in the corporate sector, and was forced to miss at least one campaign appearance in 2004 to fulfill a prior speaking engagement.[11] Association Magazine has ranked him as one of Canada's top speakers. He spoke at about fift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a year before becoming GPC leader, and conducts strategic planning sessions with executive teams on leadership, change, CRM, eLearning, innovation and creating learning organizations. His second book, The Learning Paradox, was nominated for the National Business Book Award in Canada and appeared on several bestseller lists. In this work, Harris argues that Canadians should embrace new learning to gain usable skills for a business community grounded in rapid technological change.[12] Books for Business ranked it as one of the top-10 business books in North America. Harris co-authored the second edition of The 100 Best Companies to Work for in Canada, which sold over 50,000 copies in Canada. A more recent book, Blindsided!, has been published in over 80 countries |
因为上午跟同事去设计公司碰头项目的事情,消耗了我大部分的精力,加上没吃午饭,下午参加Jim的演讲的开始部分,我真的很困,但Jim的演讲特别吸引人,所以我一下子就亢奋了。 科技发展应用,中国是走在前面的,所以Jim用了好几个有关中国的例子,贴了一张毛爷爷,说是wechat pay和Ali pay之后,现金即使在中国的乡村都不太常见了。我还是挺为中国骄傲的。 我出国的时候,还没有淘宝,到现在我也没有淘宝号,完全没太享受到淘宝的便利和乐趣(也用别人账号淘一些,不多)。我没坐过高铁,没用过顺丰,没玩过抖音... Jim用很多年前的换赛车轮胎的60多秒时间和现在换轮胎需要的2秒时间对比,强烈震撼了时代科技进步带来的不可思议的变化。还有就是纽约大概约在1910年-1920年(记不大清哪个年代)10年之类的汽车应用对比,从绝大少数到绝大多数的变化。 当然,他作为绿党人事,大力推荐Tesla,指出去年销售利润额是其他奔驰宝马奥迪的总和多一倍(今天上午还跟同事N讨论Tesla的受众群),关于这个我还真怀疑他的数据。(路上我并没有看到大量的electric vehicle,因为EV是绿色牌照) 但对于科技引起的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肯定还是能感同身受的,特别是我从落后的加拿大回到中国,这种对比更强烈。 Jim还列举了洞庭湖的30层高楼15天建成(感觉他收了中国的广告费lol) 演讲还是有互动,不时有几分钟让大家讨论,还让员工发言讲各自的想法,这个演讲的作用就发挥了它的作用,让大家开始思考,科技的变化引起我们工作性质的变化,以后我们的工作还会存在吗?我们的发展方向在哪?... 10年后还会有天涯吗?还会有wechat吗?... 喜欢听这种让人思考,受到启发的演讲,这个可以有,为公司点赞! |
打了一大段,不小心被我撸没了,哭晕 |
关于同事N的,感觉这家伙对我好的有点过了,希望我只是瞎想。 我配合N做过几个项目,他开车带我去别的公司开会几次,给我买过几次咖啡(非不让我掏钱那种,这里真不常见),今天快回办公室的时候约我哪天一起吃晚饭,理由是我俩属于同一个district挨着的市,而他想带我去的餐厅位置在另外一个市,留下我一脸茫然...我聊天好玩,也爱吃,但是同事之间走这么近不太好吧?希望只是我多想了,毕竟工作才能让我有饭吃,不是他哟... 他没有J那样的工作野心,但人品好像比J好。 说好放弃J,还是忍不住拿J对比,我这样可不好。要改正。 |
N问起女儿工作就业发展方向,我大概说了走艺术类,具体还不清楚。 他也忧心女儿别走上穷光蛋搞艺术的,希望她早点拿作品说话,担心大学生活会她的艺术天赋抹杀掉。 还聊起他没印象的父亲就是一个连生活保障都搞不定的loser,最后会6-7种语言的妈妈带着他和他妹(或是姐)离开了只专注于画画的爸爸。 抱怨政府的加税,对中产的摧残,为什么女的对婚姻的痴迷...一路倒是不寂寞,说说笑笑一小时车程也不觉得长。 |
开始在网络上东看西看伦敦的东西,J曾经给了我一张他的经典restaurant list,其中就包括英国的几家,毕竟伦敦是他的老巢。 世界那么小,J无处不在。 还好,今天一天都挺忙的,没时间去想J。 听了两集圆桌派,关于出国有关的。 感觉语言真的是很多中国人心中的痛,我也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真的是要强迫自己走出comfort zone,才能有阵痛后的涅槃。 所以任何经历痛苦的过程,都是你涅槃重生的捷径。这样想就不会觉得痛苦只是痛苦,而会embrace这种痛楚,不再觉得痛苦是痛苦了。 本来想说忘记J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我应该享受接纳这个痛苦过程。但是竟然发现好像我并没有痛苦,也许试着忘记J太多次了,心都麻木不仁了。 |
老妈在家里的小群里转发一条'耸人听闻'的假新闻,问我们是真是假。先不说图片P的好假好假,内容也是假的很低级。 每个人认知程度不一样,在我看来假的不得了的事情,老妈却有想相信的心态。 我在一开始跟J交往就跟C(一开始就提到的特理性的女强人好友)说过,然后被C一针见血指出J不适合党我的目标。我想我有点像老妈一样吧,还是有点相信J的心态虽然心底有些怀疑,即使是C明确预言出不好的结果。 看到被拉黑的号码还在给我打电话,我要不停地说服自己,不想试了,吃一堑长一智,我这吃了那么多年的堑,早该总结教训了。 不说自己了。 说说这么多年我看到的移民故事吧。 刚来的时候,认识一位女生,跟着她老公移民过来。他因为语言的问题,迟迟找不到工作,女的在刚生完孩子就出来打工。 女的因为学历不高,语言的基础比她老公更差,但为了生活,她也不在乎去小饭店打工,一是锻炼语言,二是还有一份收入维持生活基本需要。 当她老公还在她背后纠正她的语法错误发音不准的时候,她根本顾不了这么多,只是想办法尽量跟人沟通,没几个月已经跟别人可以做基本沟通了,她老公的英语还停留在书面的。 她勤劳肯干,跑销售,不怕语言不好,大胆张嘴说,收入完全够养活全家。但她老公躲在背后,语言还是不好,没专业工作,也没干一般的工作去养家,几年下来他就被她淘汰了。她在餐厅打工的时候遇上了一枚刚移民的小鲜肉,新加坡来的帅哥,小伙子语言没问题,专业现在也步入正规。女的也比较正能量,主动示好,帅哥在移民转型期很珍惜得来的关心,于是两人走到一起。结婚,买房子,live happily ever after.而带她出来移民的男的,我就不知道最后到哪去了。 女的在这过得风生云起,而男的离开国内好的平台加上语言劣势而一蹶不振,像这种情况,移民里一点都不新鲜。 |
这几天热到28-30度了,短短两个月的热天,只能倍加珍惜不敢有半句怨言。 中午出去走了走,好热,都出汗了。 天气好到想飞起,内心已经欢歌载舞。 |
今天临时起意去剪头发,我头发太长了,都到腰上了,想着短的出门方便,吃完晚饭就预约了一个在家里营业的中国女理发师,饭后散着步就过去了。 以前带着女儿也来剪过,女儿比较挑剔,中文没跟她说清楚,剪太短了,女儿不乐意就不想再来了。而我觉得距离又近收费白菜价(10刀剪短),所以觉得很实用很好。 准时到她家。她手脚麻利,边聊天边修剪我的头发。 对我一阵猛夸,搞得我还不好意思,脑子短路,我也不知道把话题往她身上转移。 好在她比较活泼,把她的小半生的坎坷都讲给我听。 我特别喜欢听别人的人生经历,好奇,真的发自内心的感兴趣(妥妥八卦妇人心lol) |
她从今天恰好是她生日聊起,说她现在比以前变得开心多了,主要是因为她信了主。 她讲起她在5岁的时候,被她妈妈送到她姑姑家寄养,因为她妈妈要生男孩,在她之后,她妈妈怀了个男孩,但是怀胎9个月的时候胎儿就去世了,然后再生了个妹妹,直到她11岁的时候,她妈妈才把她从姑姑家接回来,所以她一直都觉得自己很可怜,受尽很多委屈,特别渴望母亲的爱,也跟姐妹们相处的并不好,因为有好几年不在一起的经历,所以她觉得她的人生从开始就不好。 她在国内的时候就学了理发,然后嫁了第1任老公,但是第1任老公特别爱赌博,对她打打骂骂,虽然生了个儿子,她还是忍不住跟第一任离婚了。 当初第二任及现在的丈夫跟她结婚的时候,第二任只提到过他有一个智力低下的女儿,当时她嫁过来,并没有发现她前夫的女儿是个神经病,只以为是一个智力发育不好的小孩子,她觉得还可以教育好女儿,但是等她嫁到加拿大的时候,她才发现,孩子不是简单的智力低下,而且一个不能接受教育的神经病。 现在的老公心疼他自己的女儿,不愿意让女儿去住那些神经病院,非要带在自己身边,但是她丈夫又必须出去工作,所以照顾孩子的重任就让她一个人担当,她说那两年差点被这个小孩子逼疯,因为小孩子神经错乱,总是做出一些常人不能理解的很恶心的一些事情,她天天处于要发疯的状态。但是她又舍不得因为离婚让她跟她现在老公生的第二个儿子成为单亲孩子。加上她现在的老公,也不想跟她离婚,所以她就一直被陷在这个家庭里头,但是在2017年,她终于受不了了,还是选择了自杀,好在没有自杀成功。 她还给我看了割腕的疤痕。 后来她机缘巧合去了教堂,然后就开始相信宗教,开始接受现实,放弃了觉得自己被折磨的想法,日子一天天就好过一些,再加上老公已经开始负起责任,周末的时候,老公一个人带孩子,她也变得轻松一些了。 大概讲完,我头发也剪好了。 除了为她庆幸终于熬过了人生最低谷,也祝福她以后日子越过越好,生日快乐! 想想自己是何等的幸运,要知足要感恩。 |
为了能顺利休假,这两天忙着把工作做完,又忙又乱,心情不好,但为了假期,只能忍。 同事知道我要去欧洲,纷纷聊起在欧洲的各种趣事,什么在Abbey Rd学Beatles,什么被英国人鄙视加拿大口音...,感觉就是去看个隔壁邻居一样。我可是有种要进城的兴奋。 |
Graduation speech at his son Jack’s school by Chief Justice John Roberts on June 3, 2017 ''…From time to time in the years to come, I hope you will be treated unfairly, so that you will come to know the value of justice. I hope that you will suffer betrayal because that will teach you the importance of loyalty. Sorry to say, but I hope you will be lonely from time to time so that you don’t take friends for granted. I wish you bad luck, again, from time to time so that you will be conscious of the role of chance in life and understand that your success is not completely deserved and that the failure of others is not completely deserved either. And when you lose, as you will from time to time, I hope every now and then, your opponent will gloat over your failure. It is a way for you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sportsmanship. I hope you’ll be ignored so you know the importance of listening to others, and I hope you will have just enough pain to learn compassion. Whether I wish these things or not, they’re going to happen. And whether you benefit from them or not will depend upon your ability to see the message in your misfortunes...'' 2017.06.03首席大法官John Roberts在他儿子Jack九年级毕业典礼上的致辞(节选) ''…在未来的岁月里, 我希望你会遭遇不公正的对待, 这样你才会明白正义的价值。 我希望你会遭受背叛, 那样你才会懂得忠诚的重要。 很抱歉, 我还希望你会时常有孤独感, 如此你才不会把良朋益友视为理所当然。 愿你偶尔运气不佳, 这样才会意识到机遇在人生中的地位, 进而理解成功并非命中注定, 别人的失败也不是天经地义。 当你偶尔遭遇失败时, 希望你的对手会幸灾乐祸, 如此你才能意识到有风度的竞争精神的重要。 愿你偶尔被人忽视, 这样才能学会倾听; 愿你遭受切肤之痛, 才能感同身受,同情理解别人。 无论我怎么想, 这些迟早都会来临。 而你能否从中获益, 取决于能否参透人生苦难所传递的信息。…'' 与其用糖衣为孩子包裹着苦痛的现实世界,还不如让孩子知道未来道阻且长,让他们知道生活的真相,并教他们就算如此仍旧热爱生活。 我想,这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毕业礼物。 |
昨晚看到J的whatsapp头像又对我可见,但没再给我打电话。 而我晚上敷着他给我买的面膜,内心觉得不太好,收了人家礼物,却翻脸不认人。还是不要有欠他人情的感觉好。 不管他咋想,我也不想再纠缠,欠他的就欠他的吧。 |
女儿暑假已经放飞自我,昨天去朋友家游泳去了,她朋友又跑来我家sleepover。 女儿小时候一直很瘦,其实在别人家饭量却惊人。今年发育达到高峰期,饭量大增,都不敢相信重量差不多100lb。去年的夏装几乎不能穿,虽然平时她自己就在买买买,但还是觉得不够,下午准备带着我(钱包)去大采购。我也需要买了。只是给她买我不心疼,自己都是尽量买便宜的。周围做妈妈的好像有我这样心态的比较普遍。 看着女儿几十刀的牛仔裤一淘汰就是一打。感觉自己太亏了。 还是要对自己好一些。 |
7.1周一是国庆节,长周末,相当于我度长假的热身。 想想都觉得美! |
下午带女儿去逛mall,刚到就说要花她画画赚到的钱请我吃McDonald的冷饮或冰淇淋(暑假做活动1刀一个蛋筒或1中杯饮料)。我还是小小的感动了一下,学校一年买她一两幅画$25-50一幅在学校挂起来装饰走廊,毕竟是她主动申明主动请客划她银行卡里的钱。 当然,下午她一会儿就挑了好几件衣服,我大手笔给她付款。lol 在mall里她临走回家前又去咖啡店买了饮料,kiosk上直接订单付款,看着孩子已经会自己花钱自己付账真的很感叹,高科技和娃一样,都让我有一种掌控不了的感觉。 整个下午两人相处愉快,钱真的是个好东西,让人开心,我对钱的欲望又膨胀了。lol |
我经常喜欢一个人关在房间,看看电影,看看别人的文章生活,写写日记。 写日记的时候最近几年都是围绕着J,抱怨他,分析他,一场场跟他的对白。实际上就是一场我跟一位有现实J影子在里面的但大部分是我想象的J。也许这位我想象中J好的一面是我对自己期望的一种影射,对于自己能力不足或胆怯害怕做不到的现实中懦弱的一种逃避从而完美想象出一个让我魂牵梦绕的J。而现实中的J时不时因为他的弱点让我回归到现实,中断对J的幻想,所以离开/脱离现实中的J,幻想的J就会完美现身,让我误以为现实中的J还有希望。如此反复,直到我让现实中的J出来的机会越来越少,然后只剩下想象中的J留在我的脑海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就看到了一个忘记了J的我。 |
现在我把天涯代替了J作为我的假想友,倾诉衷肠。 人们往往说,只有开始一段新的恋情,你才能迅速忘记上一段感情。 那么天涯就是我现在的爱,让想象中的J活在我的记忆里就好了。 明天是见J整整六周年,当然J不会记得,只有我会小心翼翼记住每一个跟J交往的每一个细节,然后无限放大... 这次真的觉得J是过去式了。 |
between worlds Nicolas Cage主演 Nicolas在剧中也是为了把角色演好自毁形象,肚腩油头,满手的戒指那种浪子形象简直让人看不下去。 剧情除了通过女主角被掐晕到濒临死界限以唤回其他人的灵魂还算有点不老套,其他的好像我看不上。嗑药让人兴奋开心莫名笑有些写实,但跟他'老婆'的各种疯狂好像太牵强,根本不让我觉得有必要,反倒让我反感。 人性中善的方面,比如仗义,为女的打抱不平,为女儿可以牺牲一切。但里面更多的丑陋黑暗让我看了觉得很黑暗。 我还是喜欢那种爱情很美好的假生活,让人有希望有期待,让人看着高兴。 只能说我看不了这种灰暗剧情片,不推荐。 我宁愿活在假假的美好的电影,也不要这种残忍的底层受苦受难的片,因为现实中有这样的不好就已经够了,不要电影里再强调,我也不是现实中体会不到这种不好的黑暗人性的事。 |
我出身贫穷,理解没钱的窘迫,但我不能容忍因为贫穷而不负责任,不约束自己的行为导致生活越来越差。 看过很多关于不同阶层的电影,有时候理解导演的良苦用心,知道结果背后的原因。也许权贵们也不能理解芸芸众生的平凡吧,就像我有时候不能理解有些人的作死节奏。 看到苦难,越发让我珍惜现在的拥有,也许对我来说这就是苦难存在的原因之一。 |
Buckingham Palace (UK: /?b?k???m ?p?l?s/[1][2]) is the London residence and administrative headquarters of the monarch of the United Kingdom.[a][3] Located in the City of Westminster, the palace is often at the centre of state occasions and royal hospitality. It has been a focal point for the British people at times of national rejoicing and mourning. Originally known as Buckingham House, the building at the core of today's palace was a large townhouse built for the Duke of Buckingham in 1703 on a site that had been in private ownership for at least 150 years. It was acquired by King George III in 1761[4] as a private residence for Queen Charlotte and became known as The Queen's House. During the 19th century it was enlarged, principally by architects John Nash and Edward Blore, who constructed three wings around a central courtyard. Buckingham Palace became the London residence of the British monarch on the accession of Queen Victoria in 1837. The last major structural additions were made in the lat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ies, including the East Front, which contains the well-known balcony on which the royal family traditionally congregates to greet crowds. The palace chapel was destroyed by a German bomb during World War II; the Queen's Gallery was built on the site and opened to the public in 1962 to exhibit works of art from the Royal Collection. The original early 19th-century interior designs, many of which survive, include widespread use of brightly coloured scagliola and blue and pink lapis, on the advice of Sir Charles Long. King Edward VII oversaw a partial redecoration in a Belle époque cream and gold colour scheme. Many smaller reception rooms are furnished in the Chinese regency style with furniture and fittings brought from the Royal Pavilion at Brighton and from Carlton House. The palace has 775 rooms, and the garden is the largest private garden in London. The state rooms, used for official and state entertaining, are open to the public each year for most of August and September and on some days in winter and spring. |
Hampton Court Palace is a royal palace in the borough of Richmond upon Thames, 12 miles (19.3 kilometres) south west and upstream of central London on the River Thames. Building of the palace began in 1515 for Cardinal Thomas Wolsey, a favourite of King Henry VIII. In 1529, as Wolsey fell from favour, the cardinal gave the palace to the King to check his disgrace; Henry VIII later enlarged it. Along with St James' Palace, it is one of only two surviving palaces out of the many the King owned |
Westminster Abbey, formally titled the Collegiate Church of Saint Peter at Westminster, is a large, mainly Gothic abbey church in the City of Westminster, London, England, just to the west of the Palace of Westminster. It is one of the United Kingdom's most notable religious buildings and the traditional place of coronation and burial site for English and, later, British monarchs. The building itself was a Benedictine monastic church until the monastery was dissolved in 1539. Between 1540 and 1556, the abbey had the status of a cathedral. Since 1560, the building is no longer an abbey or a cathedral, having instead the status of a Church of England "Royal Peculiar"—a church responsible directly to the sovereign. |
The ArcelorMittal Orbit (often referred to as the Orbit Tower or its original name, Orbit) is a 114.5-metre-high sculpture and observation tower in the Queen Elizabeth Olympic Park in Stratford, London. It is Britain's largest piece of public art,[3] and is intended to be a permanent lasting legacy of London's hosting of the 2012 Summer Olympic and Paralympic Games, assisting in the post-Olympics regeneration of the Stratford area. Sited between the Olympic Stadium and the Aquatics Centre, it allows visitors to view the whole Olympic Park from two observation platforms. |
The Science Museum is a major museum on Exhibition Road in South Kensington, London. It was founded in 1857 and today is one of the city's major tourist attractions, attracting 3.3 million visitors annually. |
The Shard,[a] also referred to as the Shard of Glass,[10][11] Shard London Bridge[12] and formerly London Bridge Tower,[13][14][15] is a 95-storey supertall skyscraper, designed by the Italian architect Renzo Piano, in Southwark, London, that forms part of the Shard Quarter development. Standing 309.6 metres (1,016 ft) high, the Shard is the tallest build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 the tallest building in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fifth-tallest building in Europe.[2][16][17] It is also the second-tallest free-standing structure in the United Kingdom, after the concrete tower of the Emley Moor transmitting station.[18] It replaced Southwark Towers, a 24-storey office block built on the site in 1975. |
Tate Modern is a modern art gallery located in London. It is Britain's national gallery of international modern art and forms part of the Tate group (together with Tate Britain, Tate Liverpool, Tate St Ives and Tate Online).[2] It is based in the former Bankside Power Station, in the Bankside area of the London Borough of Southwark. Tate holds the national collection of British art from 1900 to the present day and international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3] Tate Modern is one of the largest museums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in the world. As with the UK's other national galleries and museums, there is no admission charge for access to the collection displays, which take up the majority of the gallery space, while tickets must be purchased for the major temporary exhibitions. The gallery is a highly visited museum, pulling in approximately 5.8 million visitors in 2018.[4] |
The Royal Observatory, Greenwich (ROG;[1] known as the Old Royal Observatory from 1957 to 1998, when the working Royal Greenwich Observatory, RGO, moved from Greenwich to Herstmonceux) is an observatory situated on a hill in Greenwich Park, overlooking the River Thames. It played a major role in the history of astronomy and navigation, and is best known for the fact that the prime meridian passes through it, and thereby gave its name to Greenwich Mean Time. The ROG has the IAU observatory code of 000, the first in the list.[2] ROG, the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 the Queen's House and Cutty Sark are collectively designated Royal Museums Greenwich.[1] |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French: Le Fant?me de l'Opéra) is a novel by French writer Gaston Leroux. It was first published as a serialization in Le Gaulois from 23 September 1909, to 8 January 1910. It was published in volume form in late March 1910 by Pierre Lafitte and directed by Aluel Malinao.[1] The novel is partly inspired by historical events at the Paris Opera during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nd an apocryphal tale concerning the use of a former ballet pupil's skeleton in Carl Maria von Weber's 1841 production of Der Freischütz.[2] It has been successfully adapted into various stage and film adaptations, most notable of which are the 1925 film depiction featuring Lon Chaney, and Andrew Lloyd Webber's 1986 musical. |
The Van Gogh Museum (Dutch pronunciation: [vɑ? ???x my?ze?j?m])[note 1] is one of the many art museums in the Netherlands dedicated to the works of Vincent van Gogh and his contemporaries in Amsterdam in the Netherlands. The Van Gogh House can be visited in Zundert, a museum in Van Gogh's old residence. In the city of Tilburg, the old drawing room of Vincent van Gogh has been reconstructed. In the Van Gogh Town Nuenen you can see many monuments that Vincent van Gogh painted. The Vincetre is also located in Nuenen, a Museum about the life of Van Gogh. |
下午在咖啡厅泡着,看了一会儿旅游攻略,还有严歌苓的也是夏娃也是亚当。 今天是猫老二的生日,猫老二的主人送给我的时候忘了猫老二确切的生日,大致是6月底,我就胡乱选了这个日子,完全忘了是跟J初次见面的日子。这样也好,忘不了这个日子。 |
忍吧,熬一熬这次一定会过去的。 想一想J让我心寒让我生气的时候,分分钟想打人的时候,看到最后一句信息是let me alone的时候...现在不正好让我心平气和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吗? 我和J没缘分,所以才会在他不会照顾女性的时候出现。 |
多伦多终于夏天了。 今天朋友家聚会,要带的东西还没准备好,costco10才开门,LCBO11点才开门...捉急.. |
中午去朋友家聚会,又是一场大吃大喝。 朋友的男朋友是本地的,所以吃饭分两派,老人中文一桌,青壮年英文一桌,说是青壮年,也就是我、主人闺蜜J、闺蜜L、主人闺蜜男朋友R。 R比较内向,时不时J不在的时候有些冷场,我也是慢热型,还没到主动向R提问题的份上。 不过,到下午4点我们回家的时候,聊的已经比较放松和火热了。 |
闺蜜J比较会聊天,R不擅长开启话题,闺蜜J就主动向R抛话题:R,说说你在工作中遇到到那个最奇葩的女的' J和R都是一个系统的,R负责处理客户的complaints。有一回,一女的需要R开具一份证明,证明那女的前夫在12年前曾有过一个一个联名账号。R在系统里可以看到这个女的跟R公司的所有交往细节,因为种种原因,R公司不能开具证明。当然那女的一天到晚都给R打电话,写邮件,整整三个月,R在跟她沟通中了解到,她想要那个证明只是为了跟前夫打官司要更多的钱,因为他前夫超有钱。 R在闺蜜J的诱导下还讲了在网上遇到一位曾是sports reporter,但这位姑娘曾因为要挟要杀了跟她分手的职业冰球球员的前任男友而被投入监狱,R在网络上搜到的。 我特喜欢听这些别人的故事。 觉得人生无奇不有。好玩。 |
闺蜜J特别可爱,替我们女性问她男朋友R:怎样让男朋友情愿为女朋友付出? 还好,诚实的R说是,要让男朋友觉得这个要求不是女朋友而是其他人要求男朋友的。再有就是装可怜。 虽然答案来自男性,可惜我们还是不得要领,还是不知道让男人为我们花钱。lol |
关于装可怜,我好像不太会。 在加拿大真的锻炼人,特别是像我这种读完书才移民的。 忙着学语言,找工作,照顾孩子,买房子,申请爸妈移民... 慢慢的把自己逼的无所不能。 刚来的时候,免费上班赚所谓的工作经验,业余还打工赚生活费,有时候也奔溃的在车子里放声大哭发泄心里的委屈,好在艰难的日子很快就熬过去了,成为现在我骄傲的谈资。 也许性格问题,我很少向J示弱求助,总觉得如果他心疼我,应该主动问起并承担我的困难,但现实是:我不说,他根本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在苦苦挣扎。 有时候他问起,我就说一点,J嘴巴功夫了得,所以靠他嘴上功夫还是帮了我很多忙。完了我还是作,觉得怎么只是远程嘴上控制,为什么不能亲力亲为?比如说:一年两次车子换雪胎,他给我推荐一个好的修车行但是不会陪着我去换胎(说实话,两人住那么远,约着一起去做好像也没必要)。比如我去医院检查,一年两次,每次都是自己开车去,好在每次检查结果都很好,所以都可以自己开车,他来了也做不了什么其实也是浪费他的时间...好多情况都觉得没他我一个人也能搞定,但伤心的时候回想起还是希望很多事情有个人陪着会更让我心安,但是就是这样慢慢的把自己练成了superwoman。 有次跟J提起,一个人去医院(这里的情况跟国内不一样,看医生不等于去医院,去医院一般都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做检查,他说'为什么不叫我?'我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态,觉得如果我要求他陪我,他不一定会爽快答应,担心他会说一堆他如何错开他的工作安排就为了陪我去医院做检查,很担心被拒绝,所以压根不会想着让他为了我付出。我越是这样,他越是感觉不到被我需要,可能也有挫败感吧。 母亲节的时候,他给我打电话,夸了我一通,说我如何坚强面对生活的一切,如何让我的小家和和气气努力向上...当时讲的我在电话这头都要掉泪了,真的被这份理解感动到。趁我的眼泪掉下来之前,我赶紧开玩笑打岔换话题,我怕我在他面前泣不成声,我还是不想在他面前显得很脆弱。 所以,我直到现在,我都是让他觉得,没有他,我一样能过下去,有没有他一点都没区别,有区别也是没有他我更快乐。但是我怀疑我这个结论。 |
昨晚炒了几个好菜,一家人都喝了些啤酒,我虽然很少喝酒,但现在越来越觉得习惯有些啤酒的味道,Heineken我觉得口感我能接受,喝喝酒聊聊天,一家人欢欢乐乐,这就是幸福吧。 还有就是我改变了小时候的懒惰的想法,有什么事情都是怀着喜乐的心情去做而不是等靠别人,有时候觉得自己多做一点父母少做一点,既让自己运动减肥了又算是孝敬父母,所以动起来对自己是最好的。 多做不懒惰,动起来(别人看到也不会好意思就让你一个人干,大家都抢着干,好循环就更是好上加好),生活一定会越过越好。 |
小镇上的国庆聚会。 以前我还在舞蹈队免费为国庆活动演出过。 活动项目很多,大多都是免费给小朋友的活动,虽然女儿大了不再能玩这些项目,今年我还是软硬兼施让她出来跟我家和亲戚朋友家一起picnic... |
长周末,加上明天开始度长假,工作的心思早就放松,只想着准备旅行,期待,想象... 一般J都会借着节假日的借口来联系我,这次没有,最少他没有电话联系我(sumsung手机,拉黑的电话号码发来的msg看不到,但打来的电话可以看到。苹果手机,黑名单的号码的来电和msg都看不到。华为手机,来电和msg都看得到)。 但我知道他应该没有彻底放弃,因为我还能看见他在whatsapp里的相片。 我理智上觉得这种分开不联系的状态很好,这次度假恰好可以让我放松,多一些时间不能见面。 忘记一个人需要时间,慢慢来,总有一天我会彻底放下,然后连电话号码都记不住。(以前那些对我好的人,当时电话号码我都记得,现在一点都不记得了) |
今天亲戚带了朋友的朋友来picnic,来自北京,暑假过来度假两周。 就因为我在天涯记录,看到这些来自北京的朋友的朋友,我竟然在想,他们有什么故事呢?还好,我的八卦好奇心被国庆免费演出转移 |
今天陪妈妈散步,快到家的时候在别人家门口摔倒了,看着我好心疼,好在除了一点皮外伤她还没事。气得我说明天要给市政打电话抱怨sidewalk路不平。 不开心。 家人一定要健健康康的。 |
你们相不相信内心暗自想要什么真的会帮助你实现? 虽然我不信教,但我相信4D以上的观点。 所以我相信意念可以影响或改变生活轨迹(就好像你向上帝pray你希望的情况一样,上帝就是那个超过4D可以改变我们轨迹一样)。 我希望我爱的人健健康康幸福快乐。 |
昨晚猫老二又跟我睡,其实有时候我喜欢它那种不把自己当外人的状态,刺啦啦的在床上占好大一个位置,心安理得的酣睡,才不管它的毛毛弄到我的床上到处都是。我一动它若醒了,肯定是歪歪唧唧求抱抱求抚摸,虽然不懂它的猫语,但它的喵喵声不同,让你领会到它的不同情绪,或满意或不足或还行..总之,双方会达到一种默契。 猫老大已经很久没跟我亲近了,最少是猫老二来的11个月里(猫老二约1个月大才抱养到我家)猫老大就更高冷了。虽然猫老二经常在深更半夜钻我被子,开始我也很恼怒被打扰清梦,后来慢慢习惯它的各种作各种要求关注,在又爱又恨中竟然觉得还是猫老二这种粘人精比较容易抓住我的心。 我和闺蜜J的男友R还曾讨论,如果我这两猫论及到人,我应该会选猫老二,R好像想选两者之间的,忘了如果只能两者选其一,R是不是选猫老大。 我在J面前绝对是猫老大的表现,但我自己却喜欢猫老二这样的类型。J好像说过他喜欢粘人精。 |
还是一个多月以前安排同事跟亲戚小孩互相换着教学英语中文,到现在同事都还没开始教。 答应了人家的事,不想这样无疾而终,就主动又帮同事在他新手机上登陆微信,主动在三人的群里挑起话题,希望能帮到小孩的同时,也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反正英语总是学到老的活儿,以前本来就想着让他俩单独教学。 |
J会在我的世界里呆上一阵,现在好多东西我都会联想上他。 前两年脑子发热,差点投资损失差不多15万,好在不幸中万幸,顺利从投资中撤回。其中J给我介绍了一个好的律师,保证了我顺利撤回投资,当然,主要对方有错所以我才有理由开脱,他介绍的律师只是给我上了双保险。 钱拿回来后,虽然损失了几千,却庆幸损失不大,买了一辆好车安慰自己,车牌是车行给我代理随便选的,号码竟然与我投资有关,想着这个教训会一直由自己的爱车提醒,当然,也会不断让我想起J。 J那年估计也没少向他的朋友吹嘘给我帮的忙,毕竟我这样的例子不常见,J认为我真的是特幸运。 我一直都觉得我一路都比较幸运。 |
2019.07.03 British library, British Museum,吃fish and chips,chinatown,看悲惨世界 在expedia订的房,到了却被通知hotel不能收expedia账号的钱,需要expedia退我的钱然后我重新直接付给hotel费用,但是因为我只收到expedia一个房间的退费,折腾了好几个小时才搞定,浪费了几小时的电话费。心情不太好。觉得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伦敦给我的印象是人多,杂吵,建筑古朴,在加拿大住久了,好像伦敦没给我太大冲击。 |
2019.07.04 Hyder park,白金汉宫,换兵仪式,去london eye, london tower,the shard 天气特别好,走路走到腿软,因为到处是想要看的,几乎步步是景,所以地铁和公交只有跨度大的时候才用。 搞到晚上11-12点才回家。 |
2019.07.05参观cambridge university,参加了Downing college,King's college... 记起以前看过一个电影,关于印度一个很有名的天才数学家,里面的场景就是king's college,那草坪,那chapel...让你觉得熟悉又陌生。 学校的建筑古朴大气,让人肃然起敬,让我觉得别人的大学才是大学,我以前的学校是假学校。 这么好的学校,这么好的资源,不成为好学生都不可能。 从king's cross到cambridge早上10:42出发到11:37到,厕所相当高级,洗手盆分soap water dryer三步,非要用了soap你才能用water键,我也是醉了。 出火车站的时候,捡了个大妹子。 某人在cambridge火车站门口用中文建议照个集体照,旁边姑娘听见后,上来打招呼,希望跟我们一起走,因为她完全不懂英文。 同行的博士觉得妹子可怜,博士对妹子来说就是救命草,于是欣然答应,一路陪着,先把妹子安排在青旅放下她的大行李。 妹子一人在完全不懂英文的情况下一人闯江湖,还是挺有勇气的。 晚上11点以后几个大人还相约去喝酒,挺便宜的,16镑3pint的guinness。 虽然玩得累,但是很幸福。 |
2019.07.06 去了natural history museum,光看外面就觉得真的是大气,厚重,皇气势足,真是大英帝国,太贵气了。 等看到里面的收藏,才更觉得人家豪气,陈列室里的东西又多又全,我有种农村娃娃看到大户人家家里的琳琅满目的摆设各种羡慕嫉妒,真的是让我见了世面,加拿大真的是太不能比了。如果中国是村里那个开始有点钱的农户,加拿大是农户村里的带矿的稍有点文化地主,那英国就是带矿的皇亲国戚。 大英帝国还真不是浪得虚名。 然后跑去了science museum,以前看过美国的science centre,这里就没多大必要再看,游客总是这样,不看不踏实。 路上有大量出来参加游行的人,人山人海。 去了一家意大利餐厅吃了calabrese意面,risotto。 出来差点排队去看了露天演唱会,人太多,还是抓尾看了pride parade,正好站在canadian national railway company楼下,我虽然没去看过多伦多的,但同行的朋友看了好几次,说多伦多跟伦敦的一比人就太少了。伦敦各种公司都出来支持LGQBT。 半小时瞎看了下national gallery。没艺术细胞,看不懂,哭... 最后还去了tate modern。 那真是装逼的搞艺术的好地方。 几块镜子一摆,然后上面装了几个可以移动的触头,时不时敲在镜子上。没看到这个创作说明。 另外一个作品就是几张实图展现纸变皱的过程。 还有一个是陈列了满瓶,半瓶,空瓶可乐。 随便spray做的画。 路上顺便搓了一顿川菜'家的味道',经济实惠,味道很中国。 晚上到住的地方,大家讨论对伦敦印象,女儿觉得这儿人太多,太chaotic,到处抽烟喝酒(是的,加拿大以前买酒只能去LCBO,现在还稍微好点,执酒牌的大店卖一点点酒,公共场合不可以喝酒),觉得跟中国有几分象。伦敦估计游客多,很多方面比较'小气',餐量比北美 惯了大吃大喝的我们,感觉extra large的 fish and chips还没有多伦多一份正常量,麦当劳里面没有免费的ketchup,需要特别强调去要。museum的地图之类的都需要买,在加拿大好像都没这档子事。还有就是感觉加拿大免费wifi到处都是,也不需要输入什么信息,跟伦敦比,显得加拿大特别大方的样子。 伦敦游客太多,地铁线十几条,深深扎入地下,有点像montreal那种深,还更深,有足够标识让人能轻易找到地方,所以很容易很方便。oyster卡一天最多7镑的公交费。 |
2019.07.07 早上起床,收拾行李,准备退房。 但朋友家找了半小时都没找到钥匙,于是放弃,恰好因为他们房间浴室水不好,一直没给修,最后就是约定存行李和钥匙不收钱。 在麦当劳吃早餐,然后步行经过St. Paul Cathedral,赶尾巴参加了service,教堂里面还是威严,让人肃然起敬。 一路再走到London Bridge,又去看了像dilto的建筑,再匆匆忙忙在麦当劳吃了午饭,杀到火车站,我因为有次出站tap的不对,多扣了2.4一次的地铁,导致坐上火车前已经top up了三次钱。 在Gatwick Airport south terminal的黄色ticket office退oyster卡(如果不退5镑押金可以留做纪念) 然后我们跑到north terminal坐飞机 在英国啥也没买就飞到Amsterdam 橘色国度 从机场出来,电梯直接下到火车站的platform,所以要看清楚电梯上贴的是用于哪一条线路, 火车次数特别多,我在platform1和2上,两边的火车都可以上,基本上很短的时间(3分钟?)就有火车,7分钟到我们订的hotel。12欧一个人的早餐。 amsterdam安静,路分很多条,汽车电动车自行车和行人都分开了。 晚上步行到附近的pizza店买pizza,一个大号的hawaii pizza才9欧,女儿订了另外一个也才13欧,不过pizza特别薄,我估计女儿一个人可以吃一个,她在英国据说也吃了一个。(她超能吃) 一下子从london市中心到amsterdam的郊外(a太小,所以即使郊外也是可以走到市中心,l太大,即使我们就住在大英博物馆附近,也是必须依靠公交系统) 到小地方就是让人觉得自己一下子变富有啦?? |
旅行当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就是考验家人处理问题的时候,是立马抱怨呢,还是想着作为一个team着手解决问题呢?当家人有人stressful生气,你是同样yell过去呢还是试图安慰对方呢? 虽然知道正确答案,但事急的时候,还能保持清醒头脑保持理智正确处理问题,在事情急迫的时候还能稳住大家情绪,真的是很考验人。 这次出来虽然女儿也生气着急为了担忧,但说实话,对家庭关系更进了一步,因为没有工作生活的牵扯,沟通起来都特别的认真,不像以前我就很敷衍。 旅行真的是考验人,但因为是家人,同样也增强bond,强烈建议去旅行。 |
来冒个泡,今天要去Brussels。 很多年以前一朋友邀请我去Brussels,但是当时觉得太匆促,就没去。一拖就是好几年,现在终于要成行了。 在伦敦,看见J公司特别漂亮的大厦;到Amsterdam,从机场到hotel,7分钟的火车,路上又看到他们公司的buildings,时刻都提醒我他的存在。 J又发email给我,提醒我他的存在。一点都不意外 |
2019.07.08 amsterdam市内一日游 rijksmuseum,Van Gogh Museum梵高博物馆,现代艺术馆,eye,lookout(swing),red light district rijksmuseum建筑倒是看起来比较大气,但刚看完伦敦的museum,所以大人们就没进去,就让小孩子自己进去,我们大人在外面溜达看街景。 订的梵高博物馆的时间在下午,后面去了趟现代艺术馆,18.5(13.5?)欧一个人?里面跟tate museum差不多,只是陈列品更多,摆的更好看些。 梵高博物馆人特别多,梵高的画,对梵高有影响到人的画,梵高朋友的画,梵高家庭及生平...为了sunflower,专门搞了个exhibition wing,连框子都一并解释,当年梵高也因为画着画着觉得花占版面太满而提高上面的条框 同样是吃土豆的人却有细微的区别体现农民富裕程度不同 在大厅又有人在做vblog,就像我在白金汉宫前看到的一样,主题都差不多,都是说要找到自己的passion,找到上帝让你做的事情,而不是浑浑噩噩过一生,敢情在说我。 坐免费轮渡到eye filming中心,有很多有关filming的展示,可惜去晚了,museum已经关了 去了lookout,孩子们坐了swing,踩了玻璃洞。 坐轮渡回到central station,把孩子放在餐厅吃饭,几个大人就晃悠到附近的红灯区,我光注意到她们的丰乳肥臀,那么清凉的穿着(那几天amsterdam太冷,我们穿两件都觉得凉飕飕的)。只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看过了好像也没什么新奇的,毕竟平时也看过尺度大的。 |
2019.07.09 volendam一日游 hogen 吃的饭,我点的mussels,其他人点了虾,eel,鱼,fish and chips,特别好,每个人都说好吃,5.5欧500ml的heineken。 一天都在渔村晒太阳,漫步,采购纪念品。 比较放松的一天。 晚上在hotel附近又找了一家中餐馆叫golden garden,便宜实惠,菜量大到可以跟多伦多媲美,味道又特别正宗。 特二天还又过去吃了一顿brunch,可惜没有茶点,不然就完美了。 每天走路的时候几乎都要特别小心骑自行车的,速度快人又多,深深被荷兰人民的自行车情结征服到。 |
2019.07.10 在Amsterdam的最后一天,下午准备坐火车去Belgium。 一大早就坐车去市中心看心心念念的sex museum,各种有关性的图片,音响和雕塑。 敢情以前自己自学成才过,看到都一点没调动自己的情绪,开始只觉得有点scary,担心突然哪里会发声或放气。google的年代啥没看过,5欧的门票,也就那么回事。 当然坐在大jj上留照片纪念一下。 再回hotel收拾行李checkout,再杀到那家中餐馆吃个brunch,又坐回市中心。看到canal家12欧一人的1小时的boat,恰好下雨,就顺道游了一下,船长沿途介绍了景点,最小的房子,房子倾斜的原因,各种建筑背后的故事...感受当时惊喜满足快乐平静的心情。 游完就坐着火车上比利时了。 |
2019.07.11 The?Saint-Hubert Royal Galleries Manneken Pis comics art museum grand place Royal palace brussels danst 住的地方离grand place近,步行距离,被游客喝酒放松的气氛感染到,心情好的不得了。 建筑各种大气,金碧辉煌。雕塑各种细致百态众生。 比利时旧城区市中心游客云集,恰好有brussels danst 活动,广场有演唱会,一听音乐就假文艺上身。 |
2019.07.12 买了24hour pass,先去看atomium,里头的长梯里的音响和灯光算是亮点吧。 了解了一下这个建筑当时建立的背景和由来,当时施工的工艺,在当时,虽然建筑界不太以为是,但民众接受高,所以也是受关注程度高。 下午去看了欧盟大楼,一个大的monument和一个大教堂。 monument恰好有车展,兰博基尼在外面停着,男人们只能跟车子合个影解渴。 大教堂又是同样的各种大气,高穹顶,各种大柱子,让人觉得自己的渺小。虽然我不信教,但是还是在心里默默的祈求家人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晚上自己做饭吃。同去的朋友去antwerpen看他们的朋友带回腌鱼,加上自己做的辣椒牛肉,青椒香肠,爆炒青豆,西红柿蛋汤,丰盛晚餐不要太美好。 饭后走路去grand place买巧克力回家。 去的路上女儿把手机屏摔碎。而我第一反应除了怪她,根本没想到去安慰她。 买巧克力的时候,密码通过后没来得及出单,卖家的机器突然没电了,说是不能证明我已经付过了。在我决定付第二次的时候,我突然反悔,觉得这样对我不利,于是我连上网,查看信用卡付款记录,果然有已经付款成功消费的记录,于是顺利拿到巧克力。 回家路上,我放在裤子里的手机差点被小偷偷走,好在我反应快,尖叫一声,手机算是保住了。 希望每天都平平安安。 |
2019.07.13 13是我的幸运数字,坐在从brussels开往paris的euro star,旁边是个带两个小孩的年轻女人,我一上来小孩就哭,估计我内心就皱眉头了。 还好,小孩子在列车员严肃却搞笑的治理下,安静了一下。 而我戴上耳机听着歌,拥有属于我的时刻。小朋友也暂时安静下来,而走道斜对面的中国女孩戴半个耳机跟同伴讲话声音有点大,当她是爱上男孩兴奋吧,要不然怎么办。 下了欧洲之星,楼下就是地铁站,楼下有小妹指导你如何买票。一直听说巴黎的地铁复杂,其实不然,只要知道自己到哪条线哪一站就可以,标识都很明显。 到达旅店,放下行李,就开始第一天的巴黎之行。 打卡notre dame,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Pompidou(Renzo piano, the shard 的意大利设计师),pompidou太大,后来小孩嫌累,就匆匆看了两眼打道回府。 对吃的没做攻略,想着附近临时找,很费时间,孩子虽然爱吃各种西餐,但不愿重复,所以也很花时间找吃的。晚上孩子们吃了泰粉,朋友被waitress迷倒,吃了她推荐的沙拉,尽管朋友觉得难吃,还是还在桌上留了几欧小费(多伦多菜单价目是税前和小费前的,实际付的需要多付30%,所以20刀的东西一般实际付26),而欧洲很多国家最后价钱已经含税和含服务费了,所以在欧洲看bill的时候没有太多surprise。 我自己跑去吃了crepe,一个伊朗人做的,牛肉鸡蛋蘑菇cheese,才7欧。 后面几天女儿竟然吃了好几次,她爱吃甜的。 |
2019.07.14 碰上今天是法国国庆日,普天同庆,卢浮宫不要门票。 考虑宫殿太大,每个人众味难调,约好某时某地大家聚。 兵分三路。 卢浮宫太大,走一半都走晕了。 罗马时期的油画,希腊油画,各时期的雕塑,伊斯兰展品... 打卡蒙拉丽莎的微笑,维纳斯,胜利女神... 这次出来看了很多museum,主要是熏陶女儿的艺术感觉,她因为不到18岁,很多museum都免费,所以她看的museum比我的还要多。就连我光现代艺术馆就看了三四个大的, 一大片纯黑或纯蓝或纯白或某个颜色就是一幅画.. 随便几根四季豆一摆也是一幅画.. 乱七八糟一大堆垃圾铁制品压成长方体就是一雕塑... 不懂... 而卢浮宫的各种油画比现代艺术画更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画工深厚了得。 虽然我对艺术完全没有基础或无感,但看多了也就知道自己的偏好了。 现代艺术里面的不错的idea很多,但有些却有种皇帝的新装的感觉,恕我不能理解。看到现代艺术馆里的画我觉得大牌的衣服绝对有抄袭的可疑。有些作品论色彩论结构/构造/比例,也是美得不可方物。有些雕塑摆家里肯定让人觉得有情调。 但油画真的是大气。 在cafe点了个中餐,约定时间到,本来想去厕所,看到排队人多,一不小心走出卢浮宫来了,后来看到商场的1.5欧一次的厕所,硬是忍着去了westin上了个高大上的免费厕所。 欧洲厕所收钱一直被诟病,我只感觉法国Seine河岸的确尿骚气重,也的确看到男人冲着河岸尿尿,饭店挂牌子只让顾客上厕所,也许跟在这些国家游客巨多有关。 去完louvre,沿着Avenue des Champs-élysées走,路过petit 和grand palais, 快到Arc de Triomphe时, 不知道是不是yellow vest movement闹事,浓烟滚滚,加上大量警察出动,附近店面或者关门或者已经半拉下闸门,虽然好奇,但是考虑孩子的安全,赶紧往回赶,改去Eiffle Tower。一路特别多的security和警察,连水瓶都只能去掉瓶盖才能带进去Eiffel Tower的路。快到Eiffle tower的时候,在一个Quai Branly - Jacques Chirac museum(由Jean Nouvel设计),还顺便看了免费演唱会的结尾。 等赶到Eiffel tower附近,因为有演唱会和安全问题,Eiffel tower门已经关了。 坐在马路上看了一会儿concert,还是毅然决定回家,问了一下警察,才知道附近地铁和公交已经停了(手机的网络到欧洲后一直不好,所以想查哪个站停了都打不开网页),再往远一点的地铁站走,还是关了的,偶遇'家宴'中餐馆,于是就进去吃饭(味道适合我的口味,不错),查到附近还在运行的地铁站,不到600米。 饭后坐地铁,到处是警察,坐到快到republic这站,还有警察巡逻,等换乘到另外一条线到达目的站,出来之前竟然还有警察叔叔阿姨查票。女儿和她朋友在一分钟以前还在打打闹闹,女儿当着我的面把票给丢到platform连楼梯处的垃圾桶了,我当时还开玩笑说万一要用呢,但是想到前两次出地铁的时候票都没用,也就随她了。等上完楼梯,好几个警察拦着检票,女儿想回头下楼拣,却被警察拦住不让走,急的女儿不知道如何证明自己的清白。而她朋友把票就丢在旁边的垃圾桶,所以直接捡回来就没事了。我只好跟拦住女儿的女警察说明情况,女警察不让女儿去拣,却说我可以去,于是我很顺利捡到,由他们去查,女儿如释重负,但也委屈的不行,警察放行之后,女儿已经眼泪打转,觉得女警察太mean。我只能抱抱她安慰她,心里想着,以后比这更残酷的事都会有,希望她能坚强面对,加拿大人太nice了,其他地方可就不一定了。总之,我还从警察的角度安全的角度解释了一下他们今天为何如此严厉,希望她宽心。 |
2019.07.15 早上就在街区吃早点,一杯美式咖啡(coffee allonge,才是纯咖啡,没牛奶没巧克力1.8)加一个croissant with butter(1.2)。 女儿他们直接吃中午套餐,一个三明治,加一个甜点(cream brulee),一个饮料,才8.5一套。 versailles chateau 买RER来回凡尔赛的票(7.3欧pp per person),转乘几次, 考虑到下午要去eiffel tower,怕上面风大,天气预报25度,但我们都是外套配着,长裤穿着。 凡尔赛宫,休闲好去处,硕大花园,喷泉雕塑,可惜今天凡尔赛closed,没开喷泉。路超大部分都是石碎子,几个小时走下来,鞋子和裤子都灰重的不行,车子路过或风刮过,灰就四处飞扬,搞不清为何法国这种状况是如何考虑的。 在凡尔赛晃晃悠悠溜达,吃了个简单的三明治午餐,在草地上打了个盹,非常感概羡慕这么大这么美的花园。 孩子们则去吃了个麦当劳,我顺便吃了个蛋筒(2欧),要知道多伦多暑假的蛋筒才1刀一个,食物便宜,胡吃海喝惯了。 回去路上转到去看一个球状建筑,可惜不对外开放。 再转转到grande arche,在LV foundation关门前30半小时买票进去了,只看了15分钟就被提前赶出去。当时跟我们一起进去的还有俩男的,等我们出来后在旁边再照建筑,他俩还跟我打招呼,开玩笑说,我们的票应该打折,14欧一人的票只看了15分钟。而且整个建筑根本没有公共区域开放,所有都需要买票才能进入,不符合一般museum的设计,LV做的太小气了。而我根本来不及上屋顶看,错过了最美的风景。 然后又杀回eiffel,坐了两站,地铁竟然要维修不往前开了,只好出来步行到eiffel tower。 排队,安检,再排队买票,再安检。 小孩子竟然想爬楼梯,我们只好也一起买爬楼梯的票(价钱一样,只是买爬楼梯到二楼的人稍微少一点)。 事后,我真是把浪漫之旅搞成了惊悚恐怖之旅,因为我恐高,到一层我还偶尔瞟一眼外面,到第二层的时除了楼梯以外的任何东西我都不敢看。好在最后成功了。 上到顶楼的电梯里遇见一位跟我一样恐高的女士,我俩从电梯出来之后碰见了,还互相鼓励we made it. 8点半左右开始一直到11点半才完成,回到住的地方都1:30了,晚餐就自动被忽略。 好在上塔之前先买了crepe和三明治当点心,当时想着从塔上下来吃一顿大餐,所以点crepe的时候就说只是snack,事后被小孩子批评,说是家长大人嘴里的正式晚餐不见得会有,但是晚上少吃对中年人是福,小孩子少吃一点都嗷嗷乱叫,北美锻炼出来的食量都太大。 一天下来,太累,洗洗睡根本无心辩论。 |
2019.07.16 法国女人比起北美女人太瘦了。 生活习惯不一样吧,美国的餐比加拿大的都大份,从点菜吃饭就可以感觉到,我都觉得自己平时吃太多了,看着自己的身板,厚厚的。 法国女人清瘦,穿衣好看,衣服能扎在裤子里(胖就做不到),清淡的花裙子里身板扁扁的,不穿内衣,整个看起来就是瘦瘦的。 看到那么美,也想让自己吃少一点,饿一饿。 早上被孩子抱怨昨晚没有履行要大餐一顿的诺言(也不想想为何没吃上,回到住的地方都1点了,哪里去找吃的?早上不肯再吃三明治,于是挑了好几家,终于坐下来吃brunch,我们大人还是点了传统法国的早餐,一份早餐含一杯咖啡一杯软饮两个面包点心(当然要了croissant和baguette),女儿点了个三文鱼pizza,一个人吃了5/8,她嫌不好吃,但是自己点的不好吃也怨不得大人。 也许是吃早餐之前批评教育孩子,希望他们利用语言优势帮助我们这些英语是第二语言的父母。女儿拿到账单后,看到多打了一个水的价钱,于是主动帮我们把账单事情搞定。 先去音乐城逛了一圈,把孩子往museum一放,大人沿着长廊闲逛,公园里有很多人健身,我们玩了一个侧身平衡的运动,公园里还有一个自行车被七零八落撞坏的雕塑群(前轮座板把手),文艺精致的小园林子... 后来把孩子接出来,朋友孩子要去听一个electronic punk的展,逛到累的大人坐沙发上等孩子们,我还顺便发发天涯,整理日记。 出来去看了science centre,旁边有个黑色庞然大物,据说是潜艇,另外一边是一球状物,因为球状物建筑表面像镜子,你会发现有种突然觉得球状物消失了的幻觉。 在sc吃了burger king,点餐小哥不小心给我算错,多收了我2欧,经理来了,算来算去还了我1.9欧,我没再跟他解释实际上应该是2欧而不是一大堆零钱1.9,因为我怕了他们的数学,我怕他们惊慌失措的样子。(没想到一天两次账单算错,看来账单算错几率还挺大) 再坐车去看白色教堂,因为高,可以俯瞰半边巴黎。 这边的游客明显更多,上到半山腰,遇上一男的对同伴强买强卖,强行推搡,被我一招河东狮哄给击退,被其他同伴笑着夸我,没想到我平时柔柔弱弱软声软语,关键时刻竟然像母狮子一样发威。那一刻我还是挺自豪自己的气势。 在半山腰停停歇歇,等回头找到孩子,一个口渴一个尿急,做母亲的就开始张罗找水找厕所,一欧上次厕所,只好找附近的museum,可惜关门,眼看着厕所toilette就在门口不得入。 最后只好找了一家准备喝饮料顺便上个厕所,店老板非要先消费再用厕所,我意气用事不理他,走了。找了好久才在另外一家先上了厕所才点饮料(7欧一小杯巧克力饮料,我觉得景区还是贵,市区一般也就5欧吧,比星爸爸贵多了) 走路去moulin rouge红磨坊,经过一面写着世界各国的我爱你的墙,小公园都挺文艺的,还有可以喝水的水龙头。 这一路走来都文艺的很,窄窄的石头砖路,各种色彩搭配的很美的小装饰。 到红磨坊则一路的sex shop。 待了一会,看着各位美女各种pose在马路对面角落里与红磨坊合影。 又坐地铁专门去在攻略上看到的一家吃法国大餐的地方。 小店没在主路上,但离主路几米而已,外面的座位不多,也就3-4张两人桌挨着墙摆着。 chez fernand (Christine家),4.3评分。 我们并没有提前订位,即使没位置,想着大不了等就是,还好,一去就被安排,地方很狭小,好在我们个头都不大,不算太勉强就能入座。隔壁一对讲法语的母女,好在听不懂,不然私密空间还是挺受影响的,也许是我不太适合downtown的环境,习惯乡下大大的空间。 点了snail,6个要14.5欧,本来想点个鹅肝,可惜只是鹅肝酱的toast,女儿点了招牌菜炖牛肉,但她不喜欢炖汤的酒味,倒是喜欢whiting fish fillet,我要的牛排,那切牛排的刀不像加拿大那种带锯齿的,但是还是被我活生生的切了吃完。 点了一瓶红酒,口感挺好,平时我喝酒很少,但今天心情好,喝起酒来也很在状态,配上我的牛排,心情很靓。 孩子们也很享受这样的就餐环境,很乖,看着两人安静开心的享用他们的晚餐,我内心都冒幸福泡泡。 大人慢慢享用红酒,聊天。博士聊起快30年前出国,政府也安排西餐礼仪,只是因为没有太多练习机会就给忘了,之后靠在学校学生老师一起出去就餐,才耳濡目染学了一些就餐礼仪。 而我主要是靠我的第一位经理和后来J再加上自己看视频,及跟同事朋友出去吃饭积累的经验,但还是有种缺乏系统训练的遗憾。 饭店离住的地方也就3公里,于是沿着塞纳河欣赏着灯光一路走回家,半夜12点,外面还很多人,三五成群,喝着酒,聊着天,河边微风,夏天悠闲时光,在酒精的作用下,觉得太幸福了。 跟朋友相约以后还要再来。 我的第一次法国之旅就这样完美告一段落。明天就即将启程回家。 半个月的假期,有意见相左的时候,但更多的时候是被眼前美景震撼的幸福感,有吃到美食的满足和感恩,这个假期真是太幸福了。 |
2019.07.17 终于要打道回府了。 睡醒,起来洗个澡,收拾行李。 再到楼下吃一份法国早餐。 刚烤出来的danish真的很香,外皮脆脆的, 就着咖啡,感觉人生太幸福。 住的地方receptionist特别好,知道我们要去 orly机场,立马打电话给我们联系出租车公司,几个电话之后,联系到一个只要47欧的出租车,比坐metro 还便宜。 等候出租车的空档,警察正在对乱停摩托车的人进行处罚,警察叔叔们还进来问我们从哪来的,英语比我的法语好不到哪去,但还算是亲民吧。游客多的城市需要多一些的警察,不然欺诈游客,让游客有不好印象就不美丽了。 的士哥哥来了,拉上一大帮人马直奔机场,昨天我们还在不断闯红灯过马路,今天就在车里体会司机同志的如何机敏的避开各种乱入的行人自行车和摩托。三四十分钟左右就顺利到达,真是又快又省。 我们坐的是葡萄牙航班,虽然不用托运行李,但没有可以直接办登机牌的机器,只能老老实实排队,办事的帅哥说因为飞机客满提议为我们免费直接托运行李到多伦多,今天人品爆发太顺了,嘻嘻。 等候区还放了钢琴,朋友的孩子钢琴水平已经到表演级别了,在他妈确认可以弹的情况下,小孩才去弹了一曲,真的很好听,让无聊的等候一下子开心又享受。后来不断有人上去表演,有中年男女,有十几岁的小孩,基本上男的比女的多,真的是一种享受。 我们还在上飞机前买了些pastry带着(价钱比楼下或景点的好像还便宜一些),准备垫个肚子,想着中午饭是没办法好好吃一顿了。 两小时的飞机竟然还发了一个wrap,事后大家怒赞葡航,一点点小恩惠大家就很开心。 唯一不好的就是还要坐小班车上飞机,没有接口直接对着。 Lisbon比巴黎慢一小时,几个人在免税店忙的不亦乐乎。 朋友买了5瓶酒,说葡萄牙的酒又便宜又好喝,我还是太懒,宁愿等着回来临时买。 伦敦和巴黎可以在公共场合喝酒,对经济刺激不少,而阿姆斯特丹告示民众公开喝酒要被罚。 同去的博士说伦敦的孩子平时表现的礼貌有涵养,酒后就把内心压抑的恶释放出来。中年人则是一瓶酒可以喝上两小时,主要是聊,喝酒是其次。 巴黎的饭店感觉更多人是喝酒而不是吃饭,沿着马路边挤挤的桌子挨着桌子,人就面朝马路喝酒聊天。 一方酒水养一方人。 去了伦敦我就爱上伦敦的霸道总裁范,到了巴黎我又爱上巴黎的优雅大小姐范... 在葡萄牙上空看到一大片红红屋顶,跟巴黎的白完全不同,我又想着哪天要来看看...需要努力攒钱。 7个小时顺利落地多伦多。 在飞机上一个正餐一个点心,看了1.5电影,the aftermath,five feet apart没看完。the aftermath有少儿不宜的片段,害的我都不好意思在公共场合看,要知道私下看,这样的根本不算什么好不好,哈哈。 车子停在机场附近的停车场,有专门的shuttle bus接去停车场,16天下来110刀,两大家子人平分,还算是经济实惠的。 也许是没睡好,脾气特别不好。还好,路上开车还算清醒。 平安到达家。 这次旅行完美结束。 |
一进门,猫老二就守着门等我们,一下子又记起我们了,任由我们撸。猫老大没出现,原来被关在老爸的房间了,对我们还是一样的高冷态度。 休息一天,调整时差,今儿就上班了。 在上班路上,我就知道J肯定会联系公司的联系方式,果然,昨天中午他拿他的公司座机电话给我办公室打了,没留言。 就这样吧。 我现在这样的状态挺好。 开篇提到的四位女朋友今年暑假都回国,已经有另外已经在国内了,还有两位也即将回国,我好生羡慕。 我对回国没有太大的欲望,回国总觉得要麻烦别人,况且父母在我身边,加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已经去世,好像没有什么借口回国,明年可能可以带女儿回国看她的爷爷奶奶。 中国发展特别快,欧洲旅游景点和机场都有中文提示,就像20多年前都是日文提示。祖国强大,还是让我为之骄傲! 约了另外两位闺蜜聊天,好期待。 |
女儿的好朋友的哥哥今年高中毕业,去u of t读kinesiology。而她好朋友一上高中就知道以后大概学什么专业方向。 我自己则是稀里糊涂选专业,没有选自己喜欢和擅长的,遗憾。 昨天还很感慨自己碌碌无为就要这样一辈子了。 度假期间,女儿对我的英语水平表示了肯定,说博士他们虽然出国比我早,但我的英语在几个大人中是最好的。我可能占了是女的,年轻的优势。 自己还是需要自信一些,我相信女儿的判断,说明我还是可以的,只是自己太谦逊,有些过犹不及了。 |
昨晚一闺蜜没来。却由一朋友带来了一位东北人,特别会喝酒,她带了3瓶啤酒,朋友也带了3瓶啤酒。 我平时不太喝酒,一喝就脸红,最多也就一瓶啤酒(341ml)的量。 喝到晚上11点,朋友回家。 这位东北人说我见她空了杯子都不倒酒,于是,等她离去的时候,桌上14瓶空酒瓶。 在她眼里,她不分男女,啥事她都能做。而我在她眼里,就是不成熟,被男人宠的,很天真的人。 她琴棋书画样样都会,而我boring。 说要不是朋友(已回家的那位),她肯定不会和我这种性格的人交朋友。 我也在想:对呀,我也不会。只是我没说出来。 酒后果然p话多。哪来的自信把自己吹的跟花一样,说别人却那么武断。 我现在看她有种大人看小孩的感觉,觉得她像小孩一样的幼稚。觉得自己能的,我也是呵呵啦。 |
爸妈不在家,我当起了村姑。 昨晚下的雨又不够,今晚还得给菜浇水。 第一次意识到菜太多了。 爸妈嫌水龙头的水太凉,叮嘱我一定要用桶装着放一会儿,等水稍微温度高一点,再拿中勺,一根菜苗下放一勺水。 看起来简单,其实不易。我短衣短裤,在菜苗里穿梭,弄得浑身痒痒的,看到虫子又害怕,直接拿水冲,把苗又弄歪了。 希望老妈明天回来不要怪罪我,她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眼看着现在是菜的疯长期,不敢让菜有半点闪失,皇阿玛怪罪下来,我对不起她半年的辛苦劳作。 |
今晚邻居叫我去喝酒,顺道给他们带些新鲜蔬菜去。哈哈。 |
四位女朋友都回国浪去了,剩我一人在这坑次坑次工作。 莫名心慌,好在工作特忙,能把心埋在工作里。 女儿的成绩单今天才拿回来,不出所料,全是excellent,平均分97。比我当年成绩好太多。不知道是不是这儿的考试容易些。总之,为她骄傲。她自己也很开心,自己又开始练琴。开森!哈哈。 |
Awkwafina在Crazy rich Asian里头就抢了女主角的风头,对她的夸张表演留下很深的印象。 现在the fairwell里挑主角大梁,很 emotional,煽情的让人落泪。 海外华人版里thedrugdealer写的一个小时候来美国的故事里就提到同样的问题,他奶奶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了,中国的亲戚都要隐瞒奶奶的病情,而thedrugdealer因美国文化思路觉得一定要告诉奶奶实情,好让她对自己的人生做一个有准备的fairwell。 这个电影又是一个亚裔美国大片。 |
今天中午跟同事出去走了一圈,26度的温度,最好的天气了。 同事也是在担心这么美好的日子太短暂,一下子又会要面对天寒地冻。 夏天真的是太舒服了。 我爱你,夏天! |
听圆桌派,马卡龙爱上大他20岁的女老师,法国女人为何那么瘦,走的路多么?简单的早餐...终于解答了当时在巴黎街头找不一样的早餐那么辛苦都找不到了 |
这两天睡在朋友家,帮她看房子。 离开自己熟悉的房子,好像也离开了房子里的压力。昨晚睡得特别香,今早到公司都不到7点。 想J想到发疯。 也不知道想他干什么,也许只是对一种旧的习惯的怀念吧。 知道自己忙起来就好了。 一切都会过去的,直到有一天死活都想不起他的一切联系方式。 |
这两天胸部疼,吓得我今天下了班就去看walkin,希望去拿一个mammogram的单子去查查乳腺正不正常。上次家庭医生给我开过单子,我太懒,没去做,那都是两三年以前了吧。 几年前宫颈癌前病变就把我吓一大跳。当时的经理听说我有癌前病变细胞,还要我多注意身体。没想到他自己在跟我说完之后几个月发现喉癌,好像一年多一点就去世,如今去世已经快一年半了。 我还是蛮担心自己的身体的。毕竟家里姑姑也有过乳腺癌,所以我应该特别注意。 希望一切都好好的。 |
有时候想想生活几乎一成不变,无外乎上班,健身,吃饭,聚会..生活没什么方向和动力。难道就是攒钱去想去的地方?看着女儿长大? 想想有些恐怖。 40多一点就感觉那么沧桑了。 难道我真的是娇气的时时刻刻都需要男人? |
在等候室等着看医生。 旁边老头跟我搭话,从我漂亮的鞋子搭话起,给我看他画的画,跟我讲他在八年级14岁的时候爱上他的老师,为了给老师送礼物,才发现他的画画天赋,聊起他斯洛文尼亚的食物,他儿子租地下室,房东是中国女人,回国一走就是一个月,他住scarborough,却跑来我的镇上看病。当年我的镇上通go train的第一天,他还免费坐了go train。讲起他曾经在我的镇上住过,房子的地址,他种的果树。他自我介绍,当我告诉他我的名字的时候,他还告诉我哪里有条我名字的街...强行要我教他如何说you are sweet you are beautiful... 孤独的老头,希望我老了的时候,不会逮着小鲜肉这样狂侃... 我旁边的中年男看着我被强行搭讪,报以同情我的微笑... |
而我有老的机会吗? |
今天我的一位同事被fire了。 他喜欢跟我聊天,之前跟他还有其他同事一起吃过一次早茶。后来又有一次约好吃饭,临时通知我另外同事有事不去只有我和他两个人去吃饭(我小人之心猜他是故意的),我也不好推辞,想着就是吃顿饭而已,于是还是按照计划去吃了,他要付钱,我非要AA,(他已婚,我也没看上他)不想跟他有任何逾越同事的任何言行举止,最后临走前还是被他强行抱了一下,膈应了很久。自此之后再也没答应跟他出去吃饭。 但在办公室,他若要跟我聊天,我还是正常讲,只是不再主动聊话题了。 没想到,今天竟然被开了。 估计他要开心了(因为他可以拿钱休假,正逢夏天,在家呆着很舒服,以前他也是这样,他很容易找到工作)。 而我把放在办公室的十几本日记拿回家了,因为不想如果我被请走,都来不及拿走私人物品。 |
可爱的老头道别前给了我一张介绍斯洛文尼亚景点的地图,还简要介绍了一些cave之类的景点,其中predjama是因为二战期间,有人采蘑菇不小心划入洞中,才发现那个洞穴,现在已经安上小火车带游客进入参观了... |
|
老妈住在朋友家看房子,本来我想接上她一起回家吃饭,没想到她已经在朋友家做了晚饭,于是我匆匆在朋友家吃完晚饭,跑来看医生。 每次看医生,我都害怕父母知道,难以想象父母再次白发人送黑发人。希望我没什么事,一切好好的。 也许是我以前都把心思花在跟J纠缠上,现在一空下来,彻底断了联系,多余的心思就又开始作,希望只是我多想了,我身体应该没什么问题,pray... |
最近不知道什么原因,在办公室用wifi就上不了天涯。 |
跟我特别好的一位同事,他去amsterdam的时候,碍于老婆在,没去红灯区试一下,说30-50欧就可以了,连价钱都问好了,我也是服了他。他说这是他的十年内要完成的list上的。 他老婆长得特别漂亮,但因为是做试验的,不能化妆不能留指甲画美甲不能dressup,很是羡慕我们这种坐办公室可以打扮的。 当我觉得一无是处的时候,这要的小地方都有人羡慕... 要grateful... |
中午跟两男同事出去散步,(办公室我们这样的组里女的特别少,只有我一个女的) 我发牢骚说自己太怂,连大胆说不喜欢那个朋友的事都不敢说出来... 不光是这一件事,而是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是各种忍耐,到最后过得很胆小的怂样,好希望自己雷厉风行,有点自我,而不是我这样软绵绵的... 好希望有个男的罩着我,让我不要担心生活,明明知道不现实,还是时不时幻想一下。 |
同系的女同学回国,受到我们班上两位男生的接待,在朋友圈晒吃的,馋的我不行...当然,我回去的时候我同学也款待我... |
医生一摸,说有cyst(囊肿),开了ultrasound,没给我mammogram,说是先看ultrasound结果,不想让我做一些不需要的检查,怕我焦虑,我发现anxiety真的不好,世界一下子变得不可爱了,而其实世界还是那个世界。 看明天能不能预约上做,越快越好吧,要不然不安心。 |
Ontario AMBER Alert Child abduction reported by Brantford Police Service Victim- Heather McManus, white female, 2 years old, blond hair, blue eyes wearing white shirt and a diaper. Suspect- Shawn McManus, White, 37 years old, red and brown hair, hazel eyes, 130 lbs, 5 feet 6 inches. Last seen Thursday 25 July 2019 at 12:18 am, leaving Brantford in a vehicle with two adult female occupants. The vehicle has been located in Hamilton. Suspect and victim are still outstanding. If observed call 911 Le message d'alerte AMBER francais sera disponible sous peu 早上3:04警局发送amber alert(一般都是离婚父母其中一方没有按时或故意送回给对方),3:36am再次发了一遍。 估计很多人都被吵醒。 以前也有过半夜三更发这个,绝大部分人都毫无怨言,但前两天看新闻,竟然有人打911抱怨,据说要追查这些人。 有些人觉得没必要,直到 真有一次,一位父亲把自己的女儿在孩子生日当天给杀害了。 被打扰睡眠了又怎样?生命更重要。 不过离异父母扯皮的事也是很让人觉得没肚量,曾经好到生了孩子,过不下去,就互让一下好聚好散。当然,很多时候就因为对方是混蛋,咽不下这口气,从而报复性的纠缠,我不在其中,不了解对方的痛苦吧。 不过,以后应该发展一种技术,如果手机的主人在睡觉,amber alert不会发出那种尖锐的叫声,只有醒了才补叫,估计这样就没啥人抱怨了。 |
首页 上一页[5] 本页[6] 下一页[7] 尾页[3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感情生活 最新文章 |
35岁女人无处安放的情绪 |
我总觉得男人蠢,我是不会和他结婚的 |
婚姻感情好不好,看看就知晓 |
人不求人一般大,此生立志要做一个半点“眼 |
有一种情谊是我只想成为你最信任的朋友 |
内心煎熬,需要倾诉 |
男友很看中我的工作,非得有编制才行,大龄 |
姐妹们帮我看看,42岁,离婚2年,财务半自由 |
用心做两个月饭。。。。。。。。。 |
八年抗战般的相亲经历之后,三部曲的第三部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