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佛经 -> 其他法师|宏海法师| -> 宏海法师:八大人觉经 -> 正文阅读 |
[佛经]宏海法师:八大人觉经[第7页] |
其他法师|宏海法师| |
首页 上一页[6] 本页[7] 下一页[8] 尾页[9] [放入我的收藏夹] |
(第七讲) 好,各位,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 好,请大家放掌。 各位晚上吉祥。今天我们是第七讲,《八大人觉经》。今天讲的主题是讲到布施平等觉,一直在讲觉悟。今天开场,我能说点实话吗,害怕有的时候会触动大家的这种执念。因为从《安士全书》开始讲,到慢慢讲《八大人觉经》,回头我就要讲净土了,还是很高深的讲。那我也收到一些反馈,可能是初机的或者刚刚接触佛法,大家觉得《安士全书》听起来通俗易懂上头,一听就入心了,都是一些故事,按照这个故事,再推比到我们现实生活中,反正是角色不一样,大概因果雷同。 那么,从久修的居士来讲,为什么我们还依然喜欢听世间法、善法呢?我们要反思一下。就是说,听到这个法,当然说让我们害怕因果,多修善法,进而求解脱,这是对的。或者是知道因果,生死苦海里边,没完没了,那么转身向上,这也是对的。但是很多时候,实际上我们听因果,也把这个法给用小了,大家知道吧。一听以后,我们就会去修,当然这还是根机不错的,可是很多时候或者一不留神,乃至久久就容易滑落到,我们一直还是说,这样对我好,有利于我,我要这样去做才好。为什么一讲到觉悟法,一说生死要超然,就觉得离地三尺了,又涩、又远、又不亲切呢,为什么?因为他要跟自己对着干,他不在好坏上论,跟自己对着干。 所以我今天可以说,在某一个角度,某一个因缘中,某一个因果层面来讲,为什么不喜欢听布施,或者说如法的布施,或者不爱听,不相应,听不懂,没有感觉,就是过去世不布施。因为布施是舍,但是我们有时候在善法中一直在修得,甚至去舍也是为得。所以如理如法的布施很重要,究竟的布施,合格的布施,基本上我们都很难达到合格。 那好,我们达不到,现在先这么一说,大家不要介意,再退一步而求其次吧。听法确实能增长智慧,但是还是需要有福。因为精进必须有智慧,但是光有智慧,你没有福德也不行。每一尊佛到这个世界来示现成佛,一定会生到王家做太子、皇帝,就福报要大到这个地步。因为实际上我们布施修福,你在布施的时候也是对这种智慧的一种考验,一种实验,一种运用吧。 布施法就管这个贫富,这是很直白的。我们这一生贫富的差别相,就是从布施法中差别相来的,所以为什么我们常讲到说,要有经济基础了,才能够追求精神生活。这是我们这个世间的常态,实际上也确实如此。 而且大家再扩展了理解一下,不仅仅人世间,就是在人的世界里面说物质足够了,才有机会追求精神生活。在六道里面依然是如此,就是整个六道的轮回盘里边,你只能够有了一定的福报,足够支撑着你悬浮在人天世界里面,那才有相对安稳无忧的状态,才能进一步去学修佛法。所以在六道的大背景里边,你只能到人天的水平,才能够暂缓的、相对安全的一个界面,然后支撑着你暂时去学,有这个缓冲的机会。你到三恶道里边,根本没给你喘气的机会,没办法上道,听闻都听闻不到。 所以说我们在人间的话,你除非有足够的物资来支撑我们的色身,因为这色身每天把它调顺了,日子过顺了,那么才不会障道,才能进一步思惟无常,思惟这个苦,去办道。否则,你日子都过得,我常说丢帮跌底的,惨淡经营都过不下去,人前人后都没法说。那你想想,你如何去进一步提升生命的这种升华呢。 可是问题是什么呢,贫穷的果报,那就是过去悭贪中来的,就是舍不得。大家可以观想一下,一个因地,你什么东西都舍不得的时候,就是向自己不停地拽住、抱住,充斥在自己往内收。那你因果还回来,就跟作观一样,等你再还到果上的时候,所有的境界面对你,人家都是往内收的,不朝你来,因为一直是个收的法,不朝你来,那你就接收不到财富的因缘。 那当我们去供养、去布施的时候,我们心是向外舍的,这也是一种观法。你的心不断地向外舍,等到因缘一转,转到果上的时候呢,就是一直是向外舍,你所有面对的境界都是向外舍,朝你就来了,就这么简单。一切都是观法,一切都是心地,可是有时候这种吝啬的心态,生生世世都修不掉。大家要知道要修一个见解上的、粗线条的一种,马上就能扳过来,可是,这个微细的习气,吝啬的习气,真的生生世世的修。 咱们看到,为什么世间讲钱豪语壮,力大欺人呢。有时候确实福报大的、富贵的人,吃一顿饭,有可能就是我们一个月乃至一年的日子就过完了。但是你去发现,有一些富贵的人,他在某些细节方面,他就特别特别小气,这为什么,有可能就是过去从守财奴或者什么,就慢慢地听善人,听善知识教诲,一点一点行布施行的,依然在大富大贵中,可是他微细的习气还有。你去观察人世间,真的,方方面面都逃不脱佛法,逃不脱因果,布施也是这样子的。 所以大家来看这里讲到,“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 贫穷呀,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一句话,我们俗家的老家都说到,就是一家子或者夫妻过日子,叫“穷相争,恶相斗”,就有吃有喝一天很富贵了,大家都相安无事了,很养尊处优,心情也好,心理素质也高,视野也广,格局也大,自然而然。你只要一穷,这个怨气就来了。 那现在我们这个年代,也是一个求不得苦充斥的年代。倒不是说我们现在,实际上从人的本位来讲,整体的福报要大,是够的。但是因为我们现在贪心,就是越有越嫌少,所以一直沉浸在求不得苦里边。那稍微再这么一攀比,实际上,贫富也是比出来的。你说富吧,还有更富的,你说穷吧,比你穷的还多,你日子总过得了,现在不可能把你,饿死的人很少了,对不对。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比如子女见到人家家境好,同学里面的家境好,家里不知道做什么产业,或者社会地位很高。那么一比较,就觉得自己的父母没有给自己赚一份家业,马上怨气就来了,贫穷多怨,觉得自己家里太一般了,见不得人,虚荣心。 那么兄弟姐妹也是这样,因为一娘生九子,每个人来的因缘不一样,福报也不一样,一样的兄弟姐妹,有的很可能他福报很大。你跟他有兄弟姐妹的缘,但是你未必有这个福报,那在旁边眼睁睁地看着,会生嫉妒心了。就会抱怨,为什么我们家日子不如他们家,或者觉得他们家太好了,恨不得把一半分过来,给的太少,这也会生什么呢,多怨。 邻里邻居也是这样的,你眼看着楼对面家人家的日子过得好了,那马上嫉妒心也会起来。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常讲到有一种仇富心理,确实这是人的一个害、嫉、悭,我们的恶心所里面就天然有这种作用,一个凡夫俗子。 我记得我们小的时候,那个年代,谁家吃好的,是不敢出去吃的。可能同龄人或者更上岁数一点的能理解那个年代。因为那个时候物资还不是很发达,家里吃通常的家常便菜了,端一碗饭就串门着去吃了,有的就是几家子串了去吃,因为挨得近,县城里边。 今天你们家如果是吃好吃的,门都要关起来,味道都生怕传出去,俗人们总是炒好吃的,甚至是杀生的肉类。别家闻到说,他们家天天吃,有可能就要怀疑你们家是不是贪污了,是这样子的。可能年龄小的不知道,曾经的那个年代就是这样。 所以连夫妻都是,看着人家的日子过得阔气了,那自己就觉得另一半,或者妻子说丈夫,你没有本事赚不来钱。这样的话,就把人生的遭遇,导向一种愤世嫉俗,这里讲到的“贫苦多怨,横结恶缘”。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这种世界、这个境界,正好给佛弟子、发菩提心的人,提供了布施的机会,去布施。 那么这里今天主要讲的是要“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也就是修平等的布施法。 那我们细说一下布施吧。刚才讲到了,可能我们在这个年代,我们的福报比古人不足,比后人的话,我们现在停留在还是有布施的时代,这是我们的共业福报。但是我们现在布施的如法的层面上来讲,比较差。因为大家的共业太坚固了,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在劝诫或者成就别人布施功德的时候,反正总归就是说,只要你能舍已经不错了。不管你怎么发心,什么心态,出于什么目的。 实际上,布施一定要上纲上线地讲,是特别高妙的修法,不是人人能修得起来。你不要说三轮体空了,三轮体空就是完全忘怀地去布施,连我能舍给他,我和他,给他舍了什么东西,都不在这上面分别,而依然去布施,那我们很少能做得到,因为我们还是求福报求因果嘛。 那么,真正的布施有三类,可能大家这个已经耳熟能详。一个是财施,法施,像给大家讲经,这个就算是法供养,法布施。再一个就无畏施,观音菩萨就是有求必应,特别是危难之际显身手,寻声救苦,这叫施无畏者,昨天我还还讲到观音菩萨是施无畏者。 现在我们很多时候,其实就是只能停留在财布施的层面。而且财布施还有两个,一个是外财,一个是内财。内财就是我们的身体,甚至古人讲的你的身体,你的六亲眷属,什么都能布施,这都是菩萨手法,我们根本达不到。纵然有一些宿缘深的,可能在人走了以后,布施一下他的器官呀,怎么怎么样这些,也可能有。 现在我们就是只是说到财布施里面的外财,就是身外之物,说白了就是钱。你布施钱的时候,或者物资,那么你首先要知道,你这个布施是不是能够利益到别人,不能祸害别人。比如他要赌博,你去给他钱,这是不如法的;他要吸毒,你给他买来,送给他吸,这也是不如法的,是祸害他。 所以要对人家有利益,两方有利益。第二个,你是发了舍心的,你不要别人欠了你五万块钱,几年还不了,最后你说,我布施了,算了。这是被动的,不算数。当然会有一点点因果,但是不能够张力很大。 特别是我们在布施的时候,一般都选择两种对境,两种对境成就我们的恭敬心和慈悲心。恭敬心,就是我们的父母、师长、三宝,恭敬的对象。再一个就是能引发我们慈悲心的,残疾人呀,或者孤苦伶仃呀,乃至是六亲里边这一些,让你生起一种,虽然带着爱见,但是能够馈赠一些,这些都算是悲田,生悲心。还有生病的,比如说这次我们八方去援助武汉的疫情,实际上就是成就了一个悲田,慈悲心,觉得那么多人没有物资,供应不上,那么很痛苦很怜悯他们,就发这样的心去进行布施。 所以你要有这样的一个姿态,那么才再进行一些布施,从发心来讲,你的恭敬心和慈悲心越猛烈,这个因果越大。那么从对境来讲,从田来讲,比如你对的是敬田,敬田来讲,那么功德最大的肯定是供养佛了,大圣人,大圆满觉。那么圣人肯定比凡夫就强,凡夫里边是有德的长者,比如说一样的恭敬的,那么有德的长者,还是说跟你同龄人,你觉得比较敬佩,那么这一样来讲,那就还是前者要恭敬心更大一些,就看能够激发你这个对境哪个更为庄严。 再一个,前两者都一样了,那就看你的东西多少,东西多少也是因心而定,而因人而异的。你大富长者的话,可能他随便花个一万两万也无所谓,那一般的家户人家可能花个三千五千都觉得很多,那这功德还是后者要大,就看你发心。所有的外相都是为了调足了我们的发心,因为只有心地上发挥的,才能体现因果的幅度大小,这一点我们要注意。 但是有一些情况下,确实是,就刚才讲到的,顺势而为,或者人家就跟要饭的要上门来一样的,那你生了不太相应甚至还有讨厌的心,为了打发他给点儿,这种也不算如法的。还有一些就是祖上习惯下来了,父母亲也常行这个法,那你就好像带着父母亲的孝心,也就学学他们,也这样去给庙里送点东西,这些实际上都不如法。 还有为了生天,或者为了沽名钓誉,这些布施不是完全没有功德,大家不要听错了,我每次讲到这个桥段的时候就害怕,说法师这么一讲,我从此以后不布施了,都不如法。是让你把心调如法了。 所以种种诸如此类的吧,我们希望大家能够把这个布施法常行起来,常行起来。特别是这里讲到的要“等念怨亲”,平等的布施,不要有分别心。虽然我们刚才讲到的是那个对境对境,但是一样的敬田,比如供养道场,供养道场你就不要有分别的怨亲,比如你是修净土的,那你看见人家禅宗禅和子在里边,禅堂里边说他们不念佛,你就好像跟自己的法门不相应,你就有了差别相,就非要供修净土的道场,比如云居山、东林寺,这都在江西,都是祖庭,禅净两大核心祖庭。那你就觉得我修净土了,你就非要去供东林寺,就不去供(云居山),这个就不好。 所以这一些,那道场,净土也有,禅宗、天台等等这些,我们不要去偏心。面对法师的时候,你也不要去司察他到底是修什么法门的。 我曾经就遇过这样的情况,普陀山,我在龙沙去放生,那就碰到,拿两个念珠,他们念得念念不停,那个珠子非常的有款儿,但是他们都问我说,你是不是出家人?我说,你到了普陀山,问我是不是出家人。他说他不知道汉传的出家人是不是师父,穿这身衣服的,是不是。我说你是汉人吗?他说是。我说那你到普陀山来拜,这也是汉地呀。 他说难道菩萨还有汉地和非汉地的分别吗?我说菩萨没有汉地和非汉地的分别,你为什么对于出家人有汉地和非汉地的分别?我就把他问住了,后来他就跟我一起放生了,这个恭敬心,一开始看都不看,自己在那儿念,也没有说刚好有师父,请僧宝来做皈依,也没有,就自管自,连招呼都不打,当然我说这个也是自己的功德不够。 就此说起,我们有时候要不念亲疏,亲疏都不要念,那么姿态更高,就怨亲都不要念。不要计较跟自己的关系如何,是曾经有过节,或者他随顺我,那么这一些都不要,一定要把这个心量要打开,打开。 再一个,很多时候,这都是存在的实际情况,在咱们汉传里边来讲,我们有时候也去结缘供养,会生分别心。比如,和尚没有大小,庙里边的出家师父,只是有年龄大小,或者他的因缘中,他是执事,他是住持、方丈,他是香灯,他是侍者,这是每个人的因缘法,就是因缘中显现的不一样,法没有差别的。 你要入平等法界,那么一定要发平等心,一样地去供养,一样地去发恭敬。你不能见了大和尚了恭恭敬敬的,跟世俗的一种心,套近乎一样的。那么见了小和尚呢,要么理都不理,要么就塞一两百块钱,说喝茶去吧,给点小费吗。所以这些都会折损我们的布施功德的,那慢慢地损成这个习惯习惯,实际上确实是这样的。 有时候,我自己也是,这法都是互相成就的,我也有过怨亲不平等的时候,当然我这个是在对立的立场。比如常在有时候放生,放生有的同修也问我,你组织有没有微信群。我说一概没有,我这放生完全随心所欲,有一些依止的弟子什么的,他知根知底的了,有时候托他放。偶尔也有一些加了微信的,他看我在放,他说也要发心,那么正常的,一百块两百块的发心,都是随喜赞叹,功德无量。 但是人真的有差别心,这就是我自己的心路,给大家交代一下,今天坦白交代一下。因为有的同修他也要放,他发个什么呀,他发个八块八毛八、六块六毛六,或者六十六块六。我记都很麻烦,你知道,我怎么记呢,有零有整的,我也加不起来呀。那我就生烦恼了,就会生讥嫌心,生一点点那种不快心,说看你这样子,你一件衣服,你也不至于六百六十六吧,你为什么放个生,就不能凑个整数,五十、一百也可以,会生这样的嫌弃心,刚开始。 后来没有办法了,觉得这不对嘛,那你号称法师总得做点姿态,那开始就对治。怎么对治,我说八块八毛八,正好给我一次机会,我就把他记成一百,只要一百以下的,全部记成一百,如果他是八块八毛八,算我就放了九十一块一毛二,这算对了没有,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把差的那个给补齐了,算一百块,最低的起步就一百块。诶,这个法就修平了,就等于说,就没有怨亲或者心里有憎嫌心了。 当然人家也不是恶人,至少是发心的,总是心里就会心生不快,这就慢慢这么对治,等于说钱把这个给补足了,把你的心也给填平了,把心也同时给填平了,就好了嘛。反过来很欢喜说,正好这样的人越多,还越成就我的功德了。就不会生那个心了,这个是真的,实打实的就是这么修,就一点点地磨过来的,因为大家都是还在这个分别世界里面啊。 所以今天我们也讲到说“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布施,我们再发挥一下,就是讲到布施,跟大家也说一说。首先我们身为佛弟子,肯定是常行布施的。那么希望大家在行布施法中,也能够有一些地方,就是怎么说呢,算是引导一下。 第一个,我们布施要量力而行,不要有攀比心,他多我少,非要今天争这口气,这个就没有必要,量力而行,有计划,最好能够长期。看你自己的经济条件吧,哪怕你经济条件不称心如意,你随喜人家,长期一直是公道平等的随喜心,这也是一种布施。 那么真正我们自己操作的时候,一定要长期的有计划的。比如在自己的生活能力情况下,假如有多余的,因为毕竟是凡夫,不可能一下子彻底倾家荡产地去布施,那种大布施,一般我们行不了。纵然有时候“二百五”一起来了,过去的善根显发了,行了,行完了,万一后悔了,怎么办,又会退心了。所以在这个上面,就是量力而行,有计划。 比如十分的财物,那么你十分里边,五分过日子,还有三分存下来以防万一应急,那么两分布施出去,长期这样的行布施。为什么,因为布施也是为了成就我们的舍心呀。就像放生,长期的坚持,是为了成就我们的慈悲心,一直保持新鲜的让它下去。这样,那么你回报中,你修道的资粮就一直不会断,道粮不会断,能够续得下去就好了。 既不要一退六二五,明明有能力,就是舍不得,那这不可取的;也不要,就刚才讲的,打肿脸充胖子,没有必要,我们佛弟子直心直口。二一个,那么我刚才讲到了我们发心,诸位一听,说那刚才法师讲的这些,好像我们全都是这样的,没有一样如法的。没有关系,你继续行布施,但是要调整自己的发心,哪怕我们去刻意地去转念,就是非常刻意造作地去转这个念,本来我是那样想的,我要说服自己转成这样,这也是一种修行,就慢慢挪,一点一点地挪。 可能你有什么回报,或者想得什么好处,那你今天把它观想成说,算了吧,我就是无怨无悔的,完全以利益他为根本。要告诫自己,这个才是正确的,不断地这么想,不断地这么作意,心念上,这个就是会修,就是一种修,修行还有什么修呢,大家想想。这个佛性、这个心地、这个妙明真心一直就这样的,你能改变得了他吗,不生不灭,就是修,就是相上修呀。 再一个,就是要炽然地去布施。什么叫炽然地去布施呢,假如果有机缘、有条件,善缘来了,那么你还得有福报,你才能应得了这个缘。你没有福报的人,马上就退避三舍,或者躲开了,或者视而不见。有福报的,这个机缘来的时候,那你们要去勇猛的心去舍,而且是说干就干,你不要推脱啊。 有时候今天觉得那个劲儿在了,你说明天,明天就不想舍了,就把这次良机就错过了。因为有时候过了这个村,实际上就没有那个心了。所以这一点来讲也很重要,说干就干,把自己说服了,就把这个事,这个布施行了,那么这个因就种下去。 因为我们很多时候,说实在的,一个是大家的业重,想干点功德或者培福的事呀,一定会有障碍。要么旁边的人不想做,又眼红你,就劝你说,这怎么怎么样,里面有内情,怎么怎么样,就给你说一堆,要么你自己就是根本就发不了心。 所以一旦有这么一念,没听到地藏王菩萨,经里面说了,有人要是发那么丝毫,须臾一念一点点善心,他都想方设法让他不断地扩充,微小转大,所以这会儿要想地藏王菩萨,他会成就你的。这就是炽然作福。 再一个,就是我们一定要有恭敬心。刚才讲了,不要以塞小费,或者功利这种势利。大家有的时候到了庙里边,觉得我用得着你了,你能给我提供什么方便,在这种的情况下,根本就是交易,诸位那叫买卖,不叫布施。很多时候,我们往功德箱里塞的也是做买卖的钱,不是供养的钱。 所以这一点大家要记住,没有恭敬心,你这个大打折扣。你的恭敬心足了,越那种傻乎乎的那种恭敬,不管不顾的恭敬,越能够出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真的,这个回报就很大。因为我们的心是遍法界的,这个也是很重要。 另外一个,这是一种方便善巧吧。现在来讲,因为每个人都有习气,这个不能算数的,就我自己的一些心得一样的,我们可以把一切的开支都可以转成一种布施观。诸位,你不要小看这个法,这个法能持起来可不容易,一两次演绎演绎行。什么意思呢,我老给大家也讲过,我们来朝山,比如来朝普陀。 实际上,你从家里面出发,动了一念心,一路的开支,哪怕是给自己买车票,买的吃的或者住宿,都算是对观音菩萨的一种供养,布施。因为你这一件的事发起,是为了来拜菩萨,这就算,这个法你就要生信心。 那么像我们有时候一念的去,比如去小卖部,那你生一念心,说这么晚了,他还在这儿守着,大冬天的下着雪,北方。那么说他不容易,他养家糊口也不容易,你既买了东西,你付款的时候,那么讲价,一般超市也不会多收,不要太那个(斤斤计较),就算是合理划算,那就给他,给的时候,就当做结缘,给他养家糊口,每个人都有妻儿老小。这也是一种,虽然不是那么纯粹,因为你还买了东西了,但也可以转为布施观,就发心买东西。 给出租车也是这样,我真有这么一次经历。那会儿在北京当法师的时候,到各地去讲经,到全国各地去讲经,那几年飞机延误得特别厉害,几乎回到北京已经都是半夜十二点、一点了。有时候还能赶得到大巴车,坐到西单,再没办法了,打个车回去。 那么有时候,这个大巴就没了,那会儿我觉得应该是吝啬,说是惜福,舍不得,觉得打车这一路回去一百多,那个大巴车好像是二十块左右就够。那有一次实在是没有大巴了,只能打车了,打车又觉得一百多,觉得这真是浪费。再后来想想,算了吧,出租车司机这么晚上来到机场,来回都是个把小时,他也不容易,这么辛苦,就当做这个钱结缘他养家糊口,这么一转,这个舍不得的心就转成舍得了,就很欢喜,很畅快地带着点布施观就进去了。实际上,他好歹里边也加了舍心,还对治了自己的这种差别相。 但是大家要知道,常要行成这样的人,你要像入三昧般的心力才能持得住这个法。大家知道,我们受持所有的法,不管世出世间法都是需要福报来受持的,你没有这个福报了,就咱们说的,撑不住了,顶不住了,那就做不到了,就忘了。你一直每天,你所有的开销都能这么去做,那你心力就很足了,功夫就很硬了。 前几天,前段时间发了一个微信上,我在大理头上戴个花环,后来有的同修们就说了,大法师发这个好像不成体统。给大家解释一下,那张照片就是去了大理以后,刚好过来个老太太,云南的老太太虽然很有范儿,但是看见她也很辛苦,就挂着几条花环。 我当时想想这不容易,就算布施老人家吧,就这么给钱,人家又不是要饭的,她心里也不好意思。就顺势买了她的,好像是二十块还是二十五块,就买了花环,戴在头上,刚好被一块的法师给拍下来。实际上,当时确实发的,我记得清清楚楚,就是一个布施心。那这一些的,都可以随时随地的,这也算是行布施吧。总而言之,这里讲的菩萨布施,我们可以加一个,菩萨常行布施,常行布施就是菩萨。 当然,有时候我们也是,特别是这些居士同修,有的人他好张罗,想当个头。那不管做什么都是他好张罗,他去把大家的净资收起来,他统一去布施。那么我要告诫一下,第一个,这个大众的因果在里边,你要百千万分地小心,因为做久了以后,往往他就俨然成了一个,怎么说,就是组织也罢,或公司也罢。 那么各方来的净资,有时候放生、供僧等等这些,做功德,随便他花,他这就俨然成了一个权力了。慢慢的,那么随顺他的,他就还赞叹,觉得师兄好,你太功德无量了。不随顺他的了,他就马上跟他翻脸,就会生是非。另外一个,也要搞清楚人家这个钱是用来做什么的,要专款专用。 最好不要这上面依附着居士来做,弄得跟居士头一样,还是要有一个三宝一个法师来依止或者指导。你不要自己再从中擅自做主,这样的俨然是,很多居士,我告诉诸位,本来有一些护法的心,就因为入到这个法里面了,渐渐最后越做越不如法,或者大家对他的信心没有了,就退掉了。 你要知道,你毕竟是在家人,那有的居士他可能还是一个人,这样的话大家也(信任)。你如果还有家有舍,有老老小小,那确实有的人对你有信心,有的人他稍微一点点误会,他就对你的信心缺失,就滋生是非。二一个,你在长期做了,我也能理解,为什么,长期做的话,跟师父、道场接触的多了以后,你就完全就成了一个,怎么讲,就成了一个好像吃过水面这样的。不是说从中看利,就是把这个布施或者做功德带在人情世故上了,由着自己,或者看哪个道场相应,哪个师父顺眼,不视实际情况和大众的发心,这也很麻烦。 所以很多这种团队,弄个微信群,大家建立起来,弄个大师兄,现在大师兄已经成了一个很怪的词了,在佛教团体居士群里面。那这一些大家也要注意,不要搞成本来是等念怨亲,最后全弄成冤亲债主,这也很麻烦。所以说,小小的一个布施也不是那么容易能够修起来的。 今天我们讲的就是第六布施平等觉,一个是平等的对境去修布施,一个是发平等的心,第三个就是一直有序、量力地去行布施,这也算是一种平等的状态。 那么今天还有问题,回答一下。 “感恩法师开示,当我读《佛说阿弥陀经》时,先称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还是先念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前后顺序,我不太清楚。” 是这样的,如果念《弥陀经》的时候,要先念本师释迦牟尼佛,一切经都是先念本师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因为他是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所有的经,包括《佛说阿弥陀经》,也是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儿说这个消息,我们才收到,才知道的。 所以这是饮水思源,不忘根本教主,然后再念南无阿弥陀佛,再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再念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或者说念完本师释迦牟尼佛,再念阿弥陀佛,再念莲池海会佛菩萨也可以,不妨。不要说释迦牟尼佛在前面,觉得好像跟净土不衔接一样,是念本师释迦牟尼佛。 另外一个,说“极乐世界不也是无常的吗?” 极乐世界不是无常的,无量光、无量寿。极乐之极,就是它是究竟的,没有头,没有边际的,所以才叫极,极致,那么这一点要明确。 他这里问题就是“极乐世界不也是无常的吗,既是无常又怎么会不生不灭呢?” 极乐世界是常的,具足了常乐我净,犹如涅槃四德一样的清净无染,所以这一点要搞清楚。 “要讲药师经吗?” 现在还没有,暂时没有计划,当然网上有讲过一遍,好像视频,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听一下。 另外有的法师来提问说怎么请我去道场弘法。 这个说一下,因为我现在的因缘还暂时常住在普陀山,以后不知道,这个因缘。那现在因缘中,当然要疫情结束了。要去道场弘法,要发邀请函,最好有正规的佛协或者寺院的章盖上去,发到我们这边普陀山佛教协会弘法办,当然寄给我个人也可以,联系也可以。就是说邀请在什么地方,什么地点讲法,具体说明就可以了。 那我们这边的因缘,只要有人请、听,有地儿讲,正规的合法的宗教活动场所,那么有时间,就是我这边普陀山上面的法务不冲突的情况下,那么一定会欣然前往,结这个法缘,做这个法供养。因为我们今天也讲布施了,一切布施中,法布施,法供养最。所以这也是穿这个衣服责无旁贷的责任吧,这个就是直心直口,没有障碍。 好,今天到这里,请大家合掌。 南无阿弥陀佛(十称)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那我们今天就到这里。 随喜大家。阿弥陀佛。 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
首页 上一页[6] 本页[7] 下一页[8] 尾页[9] [放入我的收藏夹] |
佛经 最新文章 |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欲所牵 |
念佛念经为何要至诚心 |
如何能于诸佛前莲花化生 |
什么叫涅槃?大小乘涅槃有什么差别? |
希望临终没有障碍,就要少吃肉 |
如何面对蚊虫的问题 |
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 |
如何才算初具信愿 |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
为什么要修净业三福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