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佛经 -> 其他法师|宏海法师| -> 宏海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正文阅读 |
[佛经]宏海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第4页] |
其他法师|宏海法师|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8] [放入我的收藏夹] |
(第四讲) 好,请大家合掌。各称法名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三称)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阿弥陀佛,请放掌。 各位同修,我们下午,第二讲的下午,下半场的讲解,《大方广佛华严经》贯解。上午我们讲经题,讲到大方广,讲到这个“广”的意思。在《华严经》的这种华藏世界海的这个法相中,他说到,就是这七个字,其实一说“大”,只要说到“大”的这个加持,方也是大,广也是大,佛也是大,华严也是大,经也是大。说到“广”,大也是广,方也是广,佛也是广,华严也是广,经也是广。它其实是这样的一个,就是每七个字里面,每一个字的内涵,这种法境,都含具了另外六个字的法境,它是相互融摄的。上午我们讲到说大方广,下午开始要讲一下“佛”了。 我曾经为讲经,就是光讲这个“佛”,如是我闻呀,一时佛在,都又要讲到佛,《佛说阿弥陀经》,《佛说观无量寿经》,《佛说无量寿经》,一定要讲到佛,又说《大佛顶首楞严经》。那会儿就费尽了心思说,怎么把这个“佛”,这次讲得跟上次不一样,从知识上有一个了解,希望大家听得不那么,怎么讲呢,不那么枯燥吧,毕竟是用有为着相法来讲。 看了一下这个《华严经》,看祖师们的注释,发现原来讲得太少了。就那么地去找这些素材也罢,自己有一些境界上的一些小解悟也罢,还是边边角角得很。我们来学这个《华严经》里面,光这个“佛”的内容,在《华严经-离世间品》里面,在这个《离世间品》里面有十种佛。这十种佛,在八地的内容中,同步,在八地,讲八地这个内容中里面也又讲到十种身。 就是佛不是有佛身嘛,佛的身相是怎么体现的,佛的功德身是怎么表达的,佛的智慧又是怎么显现的,佛的威德妙用,成就的菩提涅槃道果,他长什么样子。那我们真的是在这个人的这种,咱们生在人道,一会儿说听闻到佛法,听闻到这样的一种大加持,圣言,闻所未闻。另一方面,就是我们现在把这个自己本有的这个佛性也罢,佛功德也罢,就是把它萎缩得残缺得太可怜了,简直就是说已经连个地平线,就望不到天际,这种感觉。太小了,太少了。 所以为什么上午讲到说撑大大家的心量。现在我们就把这个,下午可能,坐在后面的同修也不必着急,但是黑板上先把这十种身和这十种佛相互之间的这种匹配,我们把它给大家抄出来,我们了解一下。后面看不到不要紧,因为我们还会念讲给大家。 好,我们大家不着急,一定会给大家贯讲清楚的。就是在八地,八地就说到这个十地嘛,十地里面不是登到八地的菩萨,他讲到说如来有十种身。我们大家看到了吗,这里有一个叫做菩提身,看到了吧。大家想,菩提身是怎么来的。菩提是什么,我们讲到菩提苗嘛,觉嘛,觉悟嘛,对吧,菩提就是觉悟嘛,菩萨就觉有情嘛。大家谁能猜中菩提身是怎么长养成的。娑婆世界叫什么世界,对,菩提身从哪儿长,忍辱般若波罗蜜。 大家有没有感觉到,就是我们修行最上不去,最自以为好像在精进勇猛的时候呢,就有一个关口,你突破不了,卡住了,你的这个法就是增进得很慢。你看上去好像每天大量的功课,看上去每天大量地念的,计数器,珠子光亮,永远都不如一个什么呢,恒顺众生。就说你今天,你比如说哪怕有一件事,我可以拍着胸脯子给大家打保票,你不信试试。 今天哪怕只有一件事情上,你暂时,不要说一下子入这个相续,就是你暂时今天这件事上放下了自己的习气,随顺着他,由着他,成满他的愿。你把这个心发得,把这个摆平,跳过去了,你今晚就有可能做好梦,或者佛菩萨就现身给你说法,或者就加持,或者就现瑞。为什么,他就是来鼓励你说,这一步走得是最对,力量最大。这就是忍辱波罗蜜。 为什么我们常说修行路上的常败将军,就是在这儿过不去。这个业习一下子来了,那往出冒的呀,你自己掌管不住的,它就是要往出冒。往出冒的时候,你现前怎么也掌控不住,他开始什么呀,就开始抵触了。大家想想,为什么说绝学一道人,什么叫做道人,说不断妄想不求真,就是一切就是任运,就是这个法,本来法就是这样子的。我听到一个法师,反正不知道他有没有开悟吧,他给我讲过这么一个因缘。 每个人都有习气,比如说他说好喝茶,或者是弹古琴,反正这都算习气。习气一过一过,弄得贪着太集中在一起了,这个习气就会发挥得很猛烈很障道。那我们,比如说身为三宝或者三宝弟子,你总要去表法,给人家说佛教徒应该是怎么样的,对吧。但是这个法,它是一直就这样,本来就这样的,你在它上面动一下,其实就是干什么,就是相抵触,对不对。你跟这个本来面目,你在上面要动,起了心动了念,无明就启动了。所以我们要跟这个法相应,就是这个菩提身,跟这个法相应的时候呢,就是说一切现成,本来就如此,毕竟就如此。 你看为什么让大家念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你这样念阿弥陀佛了,就是本来就如此,毕竟就如此。就把这个,怎么说呢,就是把这个菩提法和这个功德圆满法就和凑在一起了。真正的菩提觉悟就是说,就看,禅宗不是讲“老僧只管看”嘛。就看着这一切的发生,没有好坏,没有善恶,就这些法,华藏世界海,事事无碍。 可是当我们要表这个法,就是说本具的法是这样,缘起的法你得修善,对不对,我们佛教讲,你要断恶修善,要修十善业。可是假如果,比如说假如果这个人开悟了,这个是我自己臆想的,没有教证。假如果这个人开悟了,他本来一切就这样,他不刻意了,任运水流,对吧。修行就是但只管看,就看这一切法。那么这一切法里面,有的一些习气,它可能是障道的,或者坏别人的信心的,那他就必须修。 可是你修的时候会怎么样呀,又会发生了一个什么呢,有为心,有漏心了,对吧,刻意了嘛。所以我就听到这一句话。他说,哎呀,我要改这个习气。但是他又很矛盾说,我一改这个习气,我又跟法有抵触了。所以他就是说,我只有说,为了表这个法,那我尽量在这个上面要,就是说刻意地要去修,可是修着修着,如果从法有抵触的时候,比如说我好喝茶,我就要今天喝一天,或者说今天弹琴我要弹一夜,因为法就是这样的,就这个习气,任它习气这样发挥,只不过你的观照觉悟在。 所以为什么,大家看,叫“生忍”,生忍就是硬生生地忍。可是真正地入了道以后,见到这个实相,叫做“无生法忍”。无生法忍就是一切法不生不灭,就是这样,本来就这样,不要去忍了,任其,顺其,任运,自然。忍辱波罗蜜成就的就是这个,叫菩提身。大家看到了,这是成的菩提身,只有这样才能叫做正觉佛,才叫正觉,才叫遍觉,才叫无上觉。一旦你,像罗汉,他也是觉悟嘛,对吧,也是有智慧的,可是他一定要从生死到涅槃,有这个对立的,这就偏了,不叫正了。所以罗汉就是罗汉,佛就是佛。这个菩提身所对应的就是正觉佛。这么说能听明白吧,这叫正觉佛。 那我们再看第二个身叫做什么,叫做愿身。对,愿身所显的佛就叫愿佛。愿是从什么来的呢,就是大愿。诸佛菩萨都有大愿。我们现在也有愿,中午皈依还要念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所以说这个愿身长起来,我们要知道,六度里面不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嘛,对不对,这叫六波罗蜜,又叫六度。还有四种,是在这六度的基础上又开出来四种。 有一个叫方便波罗蜜,还有一个叫力波罗蜜,力量的力,还有一个叫智波罗蜜。六度的般若波罗蜜,那个叫慧波罗蜜,这个叫智波罗蜜,它有时候也有一种就是根本智和方便智的这样一种差别。还有一个就叫愿波罗蜜。愿波罗蜜就是说你的愿力,其实愿力,大家想想是一种什么东西,是什么,就是意志,就是心力。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在线上听这个直播,那天还讲到说这个,为什么说精进对治懈怠。 我们懈怠,一个是身体懈怠,身体吃不消呀,或者懒惰呀,不想动呀。拜佛,你得一磕一磕地磕下去,听法,你得一步一步地坐在这儿两个小时呀。你要知道,两个小时,大家比我难受呀,如果听得不相应了。我讲起来了,全沉浸在法务中,这一晃就过去了。那如果你听得不相应了,这就难受,就身体难受嘛。念佛念得声嘶力竭了,觉得中气不足了,这也会难受。 为什么。其实真的不是说身体的问题,就是愿力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修行,一下子就把这股劲儿,身体马上就弄完了,可是如果你愿在,你的身体力量就不会倒。因为它是四大假合的呀,四大假合的,你靠什么来牵动指引它呢,就是我们的愿。为什么说愿力能够抵挡过业力,神通都抵不过业力,只有愿力。这就叫做愿波罗蜜成就的愿身,第二种功德佛名称叫愿佛,叫愿佛,愿身成就的愿佛。 我们来看,第三种叫业报佛,佛的十身,叫业报佛。我们听起来好像说,这佛都不造业了,怎么还能感得业报呢。大家看,这里的叫相好庄严身。相好庄严身是什么庄严的呢,相好庄严身是怎么来的。六度里面的第一度是什么,对,相好庄严从哪来,就从布施来,从称扬赞叹别人布施来。大家想,舍嘛,布施叫舍,越舍越得,你舍的是执着烦恼。你说为什么常形容一个人的身体叫拧巴。 说这个面相,有的五官长得很开,有的五官就拧在一起。为什么,他就是从你的心相上,从心到相上而言的。你看我们,呼,微地一笑,马上脸就开了,噌地一皱,这眉毛就皱起来了。所以一样的道理。我们在舍的时候,就生这种檀波罗蜜,欢喜心,自在心,法喜充满心。知道说,舍了这个难舍之物,得难得之法。这永远是成正比的。所以由檀波罗蜜就能够成就相好庄严身,称之为业报佛。这个业报不是咱通常说的业,当然也是这种业,是修六度万行庄严起来的一尊佛身叫业报佛。 大家看,在经典里面,《无量寿经》里面不是讲到说世间国王跟四天王天,或者六欲天的天王,根本比都不能比,就跟乞丐跟一般的大富人家的人出来的那个范,那种气质,那个庄严比起来,那一目了然的。大家想想,我们有时候说乞丐怎么来的,大富长者怎么来的,唯一的差别相就是能不能舍。乞丐就是因为过去悭贪不舍,所以差点堕到恶道里边,可能做人的福报还有一点,又给你撑着,撑到人道来了,可是到了人道就是贫贱之身,资具不够用。所以相好庄严身叫做业报佛。 这个力持身,力持身是由什么呢,由力波罗蜜所成的,有力,力量的力。这个身又叫做悉过诸佛一切刹土,就是他方国土里边你随便去云游。力持身,这个力量哪来的吗,力量哪里来的,力波罗蜜怎么来的?你想,我们现在说,有力量,总是下意识地说,他能扛二百斤,或者说一个摩天大楼,现在不是被有一种技术叫平移嘛,一栋楼就能够把它搬到那儿,好像这才叫力量。这些力量都是世间的力量,是着相中的力量,最大的力量就是心力。 所以佛已经把这个心盘活了,这个心盘活以后,这个才是本元之心。我们常说性具性具,本性具的这个力量,有这个力量他就可以随心所欲,显现在相上就叫随身所欲。所以就是过一切诸佛刹土,一弹指间。这个力持身所感的就是叫做住持佛。住持,相续住持世间,住持法道,住持众生知见,住持华严教海。这叫住持佛。 化身,化身有时候又叫做清净色身。化身是从什么呢,从方便波罗蜜。你看这是不是一一对应的。我们常讲的方便善巧,方便善巧,你今天有这么个因缘,你行了一个略施一计,把他引到佛门里边来了,将来你就是一尊化身佛,你成佛了以后。你引他入佛门的,你就是一尊化身佛接引他,在行佛法,上佛道。这不是分身散影嘛,就叫化身佛。 所以大家知道,你看今天我们授三皈五戒。你比如说,好多介绍的,谁谁谁介绍人来的。那他介绍来的,肯定是跟他在他的因缘中有这个缘法,对不对。他发心把他给接引进来,接引进来,其实,要么就是说至少得我说话劝导劝导你,这也是一种方便。那有的人不上道的,他得讲讲皈依的好处,学佛的好处,有什么感应,把他说得说得种种心动了,这一切的方便,种种善巧,就叫方便波罗蜜。 这个方便波罗蜜成就以后,就等于说你每成就一个人,或者你动这么一念去成就别人的心,就是一个化身佛。清净色身,所以这里叫化身。化身又叫涅槃佛。大家不要搞错了说,怎么好像又跟涅槃法,不是涅槃经常住不坏。 这里的化身涅槃佛这是什么呢,就是释迦牟尼佛他也是一个化身,对吧,只不过他过去介绍人接引人接引的多,不断地授持三皈五戒,授持三皈五戒,终于在他成佛了以后,他把他曾经介绍的那些人,在这一期中全部给度成就了,全部又给种了种子了,全部自己介绍的没成熟的又介绍给弥勒菩萨。那么,诶,两手一摊,好了,这一期中我的任务完成了,拜拜了。这就叫涅槃佛。他的一期度化因缘满了以后,这个化身的任务就结束。所以化身又叫涅槃佛。 从那边看,法身,第六个身叫法身。法身所对的佛就是法界佛。什么成就的法身呢,什么成就的法身?六度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度。对,般若波罗蜜才能成就法性身。所以六度里面就是般若波罗蜜成就的法身。这个法身就所谓的法界佛。我告诉大家,《大方广佛华严经》里边,哪个字是代表法界佛,我看你们上午听懂了没有,这七个字,大方广佛华严经,哪个字代表此处的法界佛。好好好,对,法界之体,其大无外,这就叫法界佛。“大”就是法界佛。给大家说,这个法界就是遍法界呀,我们说周遍法界,现前法界。所以说法身成就的法界佛。 威势身,大家来看,这个威势身又叫无能胜身,就特别厉害,这个威嘛,有威德,有势力嘛。大家想想,哪个波罗蜜成就这样的身。对,精进般若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精进法修得力量很足,积攒得念念不忘,执持不舍,那么这种力量出来就叫威势身,什么法都不能跟他相较。什么力量都不如他的力量有钻透性和超越性。所以这个威势身成就的就叫心佛。心佛,比较抽象。你只能意会去。 福德身,福德身是怎么成就呢,是禅波罗蜜。就是打坐。你看每尊佛像都是这个形象。禅般若波罗蜜成就的就是福德身,又叫做无与等身。因为佛的福慧已经彻底圆满庄严了,又叫无与等身。福德身就是叫三昧佛,福德具足,入甚深禅定就叫三昧佛。 这个智身,就是第十度,不是有第六度刚才叫做慧般若波罗蜜嘛,第十度叫智般若波罗蜜。有时候我们还把它叫做萨婆若,这总听过吧。这个就是指的智身,智慧身。智慧身成就的是什么呢,是本性佛。早上不是讲到了无师智、自然智,是本有本具的,本性自在,本性成佛,叫做本性佛。 最后一个,意生身,大家想想意生身是什么意思。你们了解吗?意生身就是没有这个色身了,不用这个色身存在,就那么自如。大家想想,我们色身,我们落到欲界来,这个色身是用来干嘛的,用来干嘛的,造业的。造业最主要的造两大业,就是要吃饭要行淫欲。所以说破了这个色身见,这个意生身又叫做清净身,能遍一切诸身。这个法是从哪修来的,对,持戒,尸波罗蜜。 赞叹持戒,自己持戒,随喜赞叹别人持戒,弘扬戒律,就能够得这个意生身。这个意生身所对的佛就叫随乐佛。说实在的,就是没有障碍了,想怎样就怎样,别别解脱。 所以大家看,整个这十波罗蜜,十个法门,所成就的这十身,所对应的就是这十佛。我们在讲大方广佛,讲这个“佛”字。那好,我们现在看一下。刚才同修讲了,“大”就是法界佛,因为他是法界之体嘛。“方”是什么呢,就是本性佛。大方广佛的“方”就是刚才我们讲的本性佛,也就是本智佛,智身嘛,智身所对的本性佛,本有的智性。这是“方”。 “广”,广相对应两个佛。“大”是法界佛,“方”是本性佛。“广”是代表什么呢,一个是涅槃佛。为什么?因为他度化众生能够周遍,所以叫“广”。涅槃就是无处不在。另外一个也叫做随乐佛。大家知道随乐,因为广,就是度化众生非常周遍,广大,我们上午讲。随乐佛是个什么意思呢,就是佛能够观到众生所需要的东西,他随他意,然后给你设法门。 随着你们的爱好,随着你们的喜欢,随着你们的个性,给你们一一随着你们来。所以大家想为什么《华严经》叫做随自意三昧,就是佛说《华严经》的时候,想着说反正我自己证到的境界,我就把它直接讲出来,我自己就这样的,告诉大家,可是问题是有些人行不通,他吃不消。吃不消,后来再讲的所有的法,其实就叫随乐佛说的法,随他意,无不生故,各种巧局给你设出来。这就是“广”。大方广。 “佛”,对应的就是正觉佛。因为佛就叫觉者。所以这里,“佛”这个字,代表就叫正觉佛。第一个菩提身—正觉佛。 “华”,大方广佛华,“华”是指的因地,因地的种种万行。所以这个华,一个是代表愿力,因为我们从因地开始修行的时候,不是先发愿吗,对不对,所以这个华就代表的愿佛。再一个,还有就是三昧佛,华代表着三昧佛,也就是福德身,福慧庄严嘛,庄严这个佛果,为什么,因为他两个都是因地的修行。所以大方广佛,“华”代表愿佛和三昧佛。 “严”,六度万行来庄严这个相好庄严,所以“严”代表什么佛,对,“严”就代表业报佛。大方广佛华严,等一下我们还要讲到这个华字和严字。“严”,这个庄严的道理呀,是非常到位的,你把这个“严”字能够吃透了,了解了,就觉得我们真的举手投足,我不是以前讲过嘛,虽然说无不是业无不是罪,真的也是遍地都是功德,身口意皆是功德。这就叫“严”,庄严的严,万行之因,叫业报佛。 “经”是什么,正法久住。对,经就叫住持佛。为什么? 令这个教法住持,法不断,一直相续不断。 那好,我们来看:“大”是法界佛,“方”是本性佛,“广”是涅槃佛、随乐佛,“佛”是正觉佛,“华”是愿佛、三昧佛,“严”是业报佛,“经”是住持佛。总万法归于什么,对,一心。所以这七个字统而称之为心佛。能对得上吗,光一个“佛”字。 我给大家讲这些都属法境,一不小心就听成知识。那我告诉大家,什么叫做法境,也不难。只要你不要动脑子,就光听,傻呵呵地一听。呀,这么好,你就一直听,一直听,随着这个声音走,所有的心意念都随着这个声音走,就是这样的,这就叫观照。然后,你听了一句,好,再听两句,对,这个是这么回事,就不断的这样,这就叫知识。就这么个差别而已,没什么差别,佛法和佛学就是这样子。 本来就是一个,看你是用智入还是信入,还是解入。这是我们给大家说到的《大方广佛华严经》,讲到“佛”字了。 下面再给大家讲一下,这个讲到“华”了,大方广佛华和严嘛,现在我们讲“华”。华也写一下吧,既然写了都写一下。 《华严经》有一个什么特色,就是一直说到是十玄门。每次都讲,都是用十条来表法。所以我们在讲这个《华严经》的时候,也尽量给大家依这个十字展开。所以“华”的十义。 好,因为我们今天讲经题,所以还是尽量按着权威祖师们对于《华严经》的理解,我们做一个这样的论贯,我们也把它尽量地讲圆满。早上不是说了,一个练我们的耐性,二一个练我们摄心的功夫。这里我们讲到“华”的十义。 第一个,含实义。含实义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整个万事万物都包含着真如实相。所以《大方广佛华严经》讲的所有的这个华藏世界海法性,本来就是,当体就是真如实相,这就是“华”的意思。华是个比喻嘛,那既然是比喻,就比喻这个法是怎样的。 第二个是光净义。大家想想光净义,我们俗气地理解一下,光溜溜的,啥也没有,本来清白,本来无一物,对不对。你但凡在这上面,只要你有所得,就不清净了。所以“华”第二个光净义,就是指的本来的智慧一直明显的就在那里,只要你把它相应了,就得了根本智,就显现后得智。不用在上面用一点点的有为心有为法去相应,这叫光净义。 第三个叫微妙义。微妙义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既然我们说万事万法都是真如实相,对吧。那么万事万法中,随便一法就是真如实相。你看,我也装模做样地学一下释迦牟尼佛。那我们看看这么多姿多彩的世界,可是就这一个花上面就本来就具足了全体的世界,这就是世界,就是法。虽然我拈得这么丑,动作也不如法,但是它真的就是这样子的。 我们现在信不信它,入不入它,证不证得它,它就是这样子的,你想都不用想,这就叫法。那我功德不够,你看还有点发抖,底气不足。世尊的话,就铁定无疑。迦叶尊者就认为,我世尊法就是这么铁定无疑。两个人就心心相印,即刻就得法。所以这个就叫做“一一诸行,同法界故。”就是每一件事情,每一个事物都是法界,叫微妙义,我们在讲“华”。 第三个就是适悦义。大家看到适悦义就是,让你很,大家肯定想到就是很开心。我可现在不那么认为了。适悦义意思要什么呢,就是在这个法的加持下,他不断地给你以适合你的法,让你不断地产生法喜充满。适合你的法,就看这个时候适合你什么法,到底是惯着你呢,还是教训你,这才叫适悦义。大家搞清楚,不是我们说一味地,跑到观音菩萨那说我就要怎么样,什么都满你的愿,他看你适合不适合。 如果说一直你这么求下去,他一直满了你,就永远在三界中轮回,就是出不了三界,就是解脱不了,那他就反作用了。所以适悦义,首先一个是适合你。我们也不要以为说,好像我遇到逆境了,观音菩萨加持我一下,我没得到舒服的感觉,只有适,适倒是适合我了,可是我不悦呀。你放心吧,只要你这一轮加持你过去了,即刻就舒服,就是前所未有的在法上的相应。 自己就心花就开了,一定会这么报答你的。为什么,也不是观音菩萨强塞给的,是我们的业障又过了一层,心花就又开一层。一定不要怀疑这个法,就看你能不能坚持。有的根性,他就明明知道这样,还是坚持不了。我就这样。所以但凡这次突然间这次投了个机过去了,那就过去了。这就是“华”,佛这个大觉悟华就全凭这样一朵一朵地,在这插的,才成一个花蓝。所以叫适悦义。 这种适悦义的加持呀,哎呀,我那天中午,中午干什么了,好像又去求观音菩萨去了。又去求完了以后,走后门,入到我们普济寺第二层殿叫法堂。法堂坐下来以后,一个小师父坐在那儿,这个小师父,我也是,可能大家见到了也不敢相信,他已经三十八岁了,可是我那会儿出家的时候在普济寺,我还没出家他就出家了,非常庄严,童子一样,三十八岁还是这样,没变过。我给他起绰号叫善财童子。 我往那儿一坐,刚刚法堂挂了个对联,下联什么不知道叫什么月映池,上联是什么呢,意思就是说观音菩萨,前面一句话我还微信上发了,就是度化众生怎么怎么样,反正我就一定要度化你,做了个比喻。后三个字我记住了,叫做磁吸铁,能听懂吧。就是菩萨天天度化着你,分身散影追随着你,六道不舍追随你,就跟磁吸铁一样,你逃不脱。能听明白吧,磁吸铁。 就跟磁铁磁铁嘛,吸铁石,吸铁一样,就是这样。只要你到了菩萨的法境中,你就逃不掉了,就像阿弥陀佛的摄取不舍。我当时就痛快得就法喜地说,谁想的这三个字呀,能把菩萨的愿力能够形容得这么惟妙惟肖,“磁吸铁”。这就是菩萨的力量。后来,往里一看,因为刚刚法堂我们那儿叫抱对,你们知道抱对吗,咱们这儿没有,就是柱子上贴的那种木头雕的那种匾,一对对联,一对对联,里边就又是菩萨头上的这位了,阿弥陀佛,说佛发愿广度众生岂不度我,上联就是这样,说发愿度一切众生了,我就是众生,他能不度我吗,我是主角呀。下联我忘记什么来着,就是连续看到这么几个,这就叫适悦义。适悦是什么呢,顺物机,就是随顺众生的根器,叫适悦义。 那么既然适悦度化我们了,他是有目标的,是为了把我们从此岸度到彼岸,从生死度到涅槃,大解脱,大涅槃,所以第五个就叫引果义,能够牵引着你得到这个涅槃果德。能够牵引,牵引我们能够入这个涅槃,所以第五个就叫引果义。 第六个叫端正义。这是我们现在需要尽力去实践的。为什么叫端正呢。端正不是说你,当然相貌端正的相,本身也是一种表法,为什么人家说相由心生呢。我回普陀山,老和尚总说这一句话,相由心生。我们有时候会有一些人妄谈空,好说什么,金刚经说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不要着相。拍个照片也是着相,说这个好也是着相,说那个好也是,都成了着相了,你不要着相。 老和尚就喝斥他说相由心生,你不着相可以,但是相是来表心的法的。所以一个人如果说相貌是端正的,那至少说明他的心也是相对的正的,公平的,这点也是很重要的。你像现在我们虽然说不着相,可是我们接受度化的时候,往往都是着相的度化的呀。你看阿难在《楞严经》里都说,看到佛的什么青莲华眼,庄严得不行了,他才出的家呀。 所以说这叫端正义。“华”,我们在讲《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华”。端正义,为什么,他这里主要是说的你的行跟愿都在,你既有你的愿力,用你的行来满你的愿,就像我们现在发愿要往生西方,那我们就办念佛资粮,办往生资粮,回向往生,这就是我们的行,你的行要跟愿相匹配了,两端都不缺了,这叫端正。就像我们说定慧均平一样,智慧和禅定一定要等持平,否则就会出枯定和狂慧,一样的道理,端正义。 第七个叫无染义,就是我们所有的修行都是为了修清净法。我们所有的修行,大家好好发心,但凡有一念能够为了清净,为了道,为了法,这全是清净法,不是染污法。虽然说轮回的力量把我们绑定得就是甚至连喘口气的工夫都没有,但是就是我们坚持不懈,自然水到渠成,春暖花开,这是一定会的。所以这叫无染义。就是你要心往清净上会,不要再去染着。 当然,这个染着呢一方面我们是说不要有善恶法的恶,多修善法,不要有恶法染着,因为它牵引着你会下堕。另外一个就是要用空法来对治世间法,这才是真正的清净,极乐极乐也是超越了苦乐之乐的大乐,所以才叫极乐。叫“无染义,一一行门,三昧俱故”。 巧成义,第八个巧成义,巧成,也就是所修的德业,都能够善巧,能够成满。 第九个叫芬馥义。就是你既然有了德行了,大家发现了没有,有德行的人会有气场。而且每一个修行人,他修道,他的道不一样,他的加持就是他的气场也不一样。他是修威猛法的,那你到他跟前就是说口话都要咽口水,为什么,胆怯呀,他的威德在。他是修慈悲法的,就你一看他,你就得哭一鼻子,这就叫感染力。他是修清净苦行,持戒清净,那你一看到他,马上你就惭愧心生起来了,就觉得自己真的,就觉得自己太差劲了。 这种马上就想顶礼膜拜供养,就觉得这个是就应该这样,发自内心的,真正的发心,不是碍于说好像条条框框道道。所以种种这一类的,为什么,这就叫众德住持,散发气息,芬馥义。芬馥义是什么意思,就是芳香嘛,芬馥就是有散发出来一种,就跟我们常说的,花不是香了就会有味道嘛。戒也是有味道的,智慧也是有味道的,慈悲也是有味道的,甚至福德都是有味道的。你这个人有福了你坐在这儿,人家就富态嘛,人家往那儿一坐就富态,什么都挺大方,也不惊不乍的。你在那儿就跟个猴子似的,他就是有差别相。所以这个叫芬馥义。 第十个叫开敷义,就是令心开解,开觉。“华”嘛,大方广佛华严,就是用这一一表法的这“华”的十义,十个意思,来解我们《大方广佛华严经》因地的这种庄严。“华”它还属于因地,这是从“华”的十义来讲。 我们再看一下这个“严”字,前面的十种“华”,就是刚才的“华”的这十种意思,就好比十种宝贝一样。这十种宝贝聚集在一起就能庄严成一尊金佛,一尊七宝佛。所以说这十种华义,在他的庄严之下能够成一尊金佛,这就叫做“十华同严一佛”,叫大方广佛华严,当然我们也可以说,用这十种宝贝各各庄严于十种佛,这就叫百严。十严,百严,以此类推,千严,万严,无量严,相互严,圆融无碍就是这么来的。 什么意思呢,每一个法门你都可以修,都能成佛。法门与法门之间虽然入道方法,执持的状态可能完全不一样,甚至有冲突,但是最后庄严出来的一定是大圆满觉,这才叫华严。就跟说各种各样的花,你说这花一样吗,下面是叶子,这个是叫做康乃馨是吧,那个叫玫瑰,你说它一样吗?不一样啊,小的是小的,大的是大的,有的好看,这样粉的颜色,有的是白的颜色,黄的颜色。可是它在一起衬托出来的就是一个漂亮的花篮,这就叫华严,华严的意思。那么这里“总严”,就是这么多的法门行门汇聚成一个大圆满觉。“别严”,就是说每一个法门你通过它都能够成就佛道,这就叫“严”。 我们来看,这个“严”更有说法,我们稍微了解一下。严,大家来看:以因严果,以果严因,以人严法,以法严人,以体严用,以用严体。这“严”都是用来庄严的意思,大家先搞清楚,就是衬托的意思,成就的意思,增上的意思,这都是“严”的意思。你们把它要,先把它心地上贯解开来,不要被一个“严”字给弄得自己就说心入不进来了。 以因严果,这是我们说的正常的,对吧,从因地的因行修行,圆满佛的果地觉嘛,这就叫“以因严果以成人”,也就是说华严就是因,对吧?佛就是果,华严之佛就是以因严果,能听明白吧。华严之佛,就是从因地修圆满了即刻成的佛,就叫华严之佛,是用华严的六度万行来庄严成一尊大圆满觉。这个能明白吧。 第二个就不好明白了,“以果严因”这是什么意思,以果严因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一旦你因修圆满了,每一个因行都是佛行,不是凡夫行,不是二乘行,不是菩萨行,我们以为就一步一步走上来的,好像很不容易,等到成佛了就把所有的那些因就丢开了吗?就是登上大厦以后把台阶都不要了吗?那你怎么度众生呢,下不来了,所以说以果严因就是佛之华严。原来修的你的因行,全部成为度众生的佛法法门了,这就叫以果严因。 能听明白吗?这个环节是最难的。以果严因,就是我已经成到佛了,赚足了金子了,这个金子彻底纯了,对不对?我现在就想做戒指就戒指,想做耳环就耳环。这个比喻常给你们打,一下就通,这就叫以果严因。 那么以人严法,这是来显用的,什么叫做“以人严法”呢,就是佛从因地开始旷劫修因啊,不断地修不断地修,三大阿僧衹劫,现在才把这个法,就是我修成佛了以后,我这个法才能让众生用起来,也这么修了。比如说阿弥陀佛修净土,当然他让众生用的不一样,他让众生用的不是按他这样再修一遍,而是直接就把这个拿给他,也就是以果严因,直接把果来拿给众生,庄严众生之因。前面讲的以果严因就是净土法门,这个可以理解吧? 那么 “以人严法而显用”,就是为了让众生来用,都来成就佛法。这就是佛华严之大方广。能听得懂吧?前面是华严之佛,以因严果。以果严因,就是佛之华严。现在以人严法就是佛华严,就是佛的这个所有的法门,这么多的行门,已经聚集成这么一个功德海了,那怎么样,它起了大方广的用途了,就叫做以人严法。明白吧?佛华严之大方广。 “以法严人以显圆”,就是所有修的这些法,彻底到头儿了以后,这个法就圆满了。也就是大方广之佛华严。彻底究竟圆满了,样样都具备了,这就叫以法严人,修成就了。 大家来看,以体严用,体是什么呢?体是什么?我们发现七个字里边体是什么?对,大。就是大之方广,就是从这个体是周遍的。所以《华严经》的这个华严就是各个法门都是各处都存在的,每个众生都可以学修的,随便你挑随便你捡。这就叫“以体严用以令周”,就是周遍法界。如果你这个用处,不是以体起用的话,大家想想,你这个体是周遍的,对不对?你以体能起这个用,那么你这个用也是到处都有的。 也就是说这个黄金是到处都有的,各个地方都有,那么你才能够做项链耳环到处去卖,你这个黄金只有北京有上海没有,行不行?不行,为什么啊?体就不周遍了,那你的用,黄金的这个用,项链耳环就到不了上海。就这么一个意思,听明白了吧,所以这就叫大之方广。 “以用严体而知本”,以用严体是什么呢?就是说,所有的上海的耳环、北京的戒指、广州的项链等等这些就是金子,没有第二个东西,就是金子。这就叫“以用严体而知本”,根本的就是金子,所以叫方广之大。只有大这个法体。根本核心法就是“大”。 再第七个,“以体严相而知妙”。就是从黄金上来,诶呦,戒指做得这么好看,项链做得这么庄严,耳环做得这么轻盈,流行度很高,大家都受欢迎,这就叫以体严相,用体来庄严他的相貌。大家就,哎呀都想去修呀,学佛这么好,各种法门,循循善诱,那么就都来了。这就叫做以体严相。谁能告诉我一下,这个法叫做什么?大之什么?对,大之方,各种各样的方法,各种各样的善巧。 以相严体就是方之大。其实就是说,只有相,就是各种法门修行了,不是就能明白本体嘛,就是从我们刚才讲的,各种金器上面,慢慢儿你就明白,见到金性了。就像我们现在修行,从着相上修行,去读诵呀礼拜呀念佛呀等等,那慢慢慢慢就入得就心开意解就得智慧,就是这个,这就叫以相严体以明本。如果没有相,就是没有现前的万事万物你也见不到这个般若正智的本体。也就是说,所有的法性都是在相上显现,一个道理,这些道理其实我们常讲。为什么说我要说把你们的心撑开呢?就是一换一种语言表达,就懵掉了。实际上这个道理很简单,这就是为什么要给你们说净土,净土就代表了佛土。可是佛土十方微尘数海佛尘刹,你够不着呀,就给你说一个,就可以了。 以义严教,“以义严教超言念”是什么呢?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呀,大方广佛华严之经,整个这个“大”的意思,“方”的意思,“广”的意思,“佛”的意思,“华严”的意思,全部都是什么,这部经典来阐述的。但是经典所阐述出来的道理,不是你道理所听明白的,而是你悟出来的。所以就叫“以义严教超言念”,不能在言语上说了,不在言语上论了。这个能听得懂吗?声音越来越小,能听得懂吗?我估计不能吧。 再讲一个要保证大家能听得懂,因为我们现在用得着的是这个,需要的也是这个,就叫做什么,诸因互严,看见了吗?“诸因互严成华严”,什么叫做诸因互严呢?就比如说我们修禅法,这是一个因吧,对吧?成佛的法门,修因,比如说我们观照智慧,这也是一个因吧,对不对?也是一个法门。相互互相庄严,互相成就。如果说禅没有智慧,大家想想,假如果说禅没有智慧会怎么样?没有狂禅,只有狂慧,狂慧才叫,也叫狂禅。 禅没有智慧就是只有事定,就是只会坐在那儿一动不动,事相上看起来就好像定,没有实质的东西,心不通透,这就叫做只有禅庄严,而没有智慧庄严。这总明白了吧?那么,如果只有智慧,关于心性,如果智没有禅,它只能算一些散善。就比如说咱们今天听法听得法喜充满,有点儿好像说智慧出来了,只是这一会儿灵光一闪,萤火虫一闪,但是你这个定力没有,你执持不住,一出门口儿就忘了。这就叫什么呀,称之为散善。就一会儿分明,一会儿暗钝。所以你看,禅跟智慧要什么呀,要相互庄严。这就叫做诸因互严,对不对。你比如说我们说布施吧,布施和持戒,对不对。如果布施没有戒,你持戒不清净,你的布施是不是真布施?不叫真布施,为什么?你肯定带有贪着心,肯定带有目的性。 你比如说有的,这一到那个情人节,那微信上就发开了嘛,“真正对你好的男人不是甜言蜜语,而是随你花钱”,随你花钱这也算是布施,对不对?他也布施给你钱呀,买东西呀,戒指,什么名贵的这个钻石买给你,这也是布施,可是他其中没有什么啊?没有戒,不是清净的。所以这个就叫,不叫真施,叫破戒行施。你比如说你给人家去布施毒品,对不对,这是有违戒法的。 所以光有布施,没有戒律来庄严,这个布施就不是真布施,得的不是真福德。但是,如果你只有戒律,有的人持戒那可确实严谨,可是他一持戒,他嘴跟刀子一样,虽然持戒,得理不饶人,处处都怕他,心又不柔软,这个贪得要命,什么都舍不得布施。你说他持戒很持戒,我不杀生,我不邪淫,不饮酒,守口如瓶。但是呢,他心里贪小便宜贪得特别厉害。 你说这种戒如果没有布施,也不是真戒,为什么?他没有舍心,不能舍财舍法,反而正在犯戒。所以这就说明什么,各种法都是要互相庄严。就要给大家讲一个什么呀,这就叫“诸因互严以融摄”。在华严华藏世界海中都是相互成就,一即多,多即一的。这是“严”的十义。 这就是十种,从“华十义”到“严十义”。 那我们讲完了大方广佛华严,终于讲完了,就剩什么了?就剩“经”了。要讲“经”了。“经”也有十种意思,第一个意思是什么?常,经常的常。所有世尊讲的法,真理有几个?真理只有一个,会变色吗?所以这个就叫做真理的常性之常。经典所诠的,就是这个真理,永不褪色。第二个,这个真理虽然不褪色,它会不会消失呢,会消失吗?对,第二个就是常住之常。不管有没有佛出世,不管佛说不说法,这个佛法就是这个法,一直在。 不管有没有《华严经》,我们讲不讲《华严经》,大家能不能够读诵到《华严经》,在我们的因缘中有没有这个《华严经》,《华严经》讲的这个法一直都在。这就叫常住之常。而且,这个法一直就在眼前,可以说是一种永不消失的智慧电波。但是呢,你能不能认出来,所以就是常在之常。常性、常住、常在,这个“在”是现前的意思,不是说虽然常住在世间,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在那儿,整个是周遍的现前的。这是经的常的意思。 再一个常呢,也就是说,我们要常常闻熏,大家要知道,一定要多听法,去读诵经典,去阅这些经论。在我们现在,虽然话说得好听,一句佛号,可是你不间断地念不起来呀,真的念不起来呀。不要说佛号念不起来了,讲经都不能够相续地执持起来。大家要知道,我有时候讲经写这个讲义写得都在毛躁火燎的时候,就非要转头喝一口茶,不喝这口茶这个就写不下去你知道吧。 这是为什么,他就需要一个缓冲,需要一个增上,就把喝口茶,比如说,写着写着,哎呀正觉得法喜充满,他就是一个念头起来,就要端的喝一口茶,这个端茶的这种这个业你不消掉,这个就现前不了。再坐一会儿坐一会儿,你明明平常你就没那么多上厕所的这个想法,就要上厕所,就是一定等到厕所回来了再写。所以说这个就是说要常常闻熏,多闻作意,如理作意,法随法行,这才慢慢儿能够上道儿。 否则你,我们的心一直是凡圣同居心呀,知道吧,你不要说凡圣,我们的心就是凡圣同居心嘛,所以说要常常闻熏。第二个要常常思惟,否则,虽然这个法常在,但是心不能够相应,你会走偏,会误入歧途。第六个要常常依教奉行,虽然证不到,但是你要知道它在眼前,你慢慢地要认出来,要识得当下。这是从根本上,常性、常住、常在。 从缘起上,常闻熏、常思惟、常依教奉行。从流通上,要常宣讲,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解。大家知道了一句半句,跟你的有缘中给他告诉他一下,不可思议的功德。常宣讲,常流通,你看大觉世尊为了流通法宝,怎么样呀,用血、用骨髓、用骨头什么,整个就是为了流通法宝,一切内外之财都能够舍。再一个流通上要常护持,有损经典圣法的行为要劝诫、要阻止,自己要多去护持这个法宝。再一个叫常恭敬,早上说了“下人不深,不得其真”,要常恭敬。一定要真的视为法宝,要重法轻身,否则你得不到这个大利益。这是常的意思。经典,我们在讲“经”。 第二个,经典就是“法”嘛,常法嘛。我们讲到法呢,我们通常下意识就会说到说世间法,出世间法,对不对?我要告诉大家,就是像《华严经》里面提供的这种境界,我们认为的说世间法就在烦恼中行,在六根中显,好像出世间了才能够彻底无我,本来面目。可是大家要知道,这两个法其实是一个法,就看你是用智还是用识,用识就是凡夫就是世间,用智就是出世间。 再一个就是我们说的大乘法小乘法,对不对。小乘好像只能自利,船也小,大乘以运载为得名,就是大家都上道儿。可是我也要告诉,这两个法其实也是一个法,就是利益的利,自利利他,自他是不二的,也是一个法。只有利,就是学修的功德利益,功德利益,就这一个法。再一个我们常说到的权法,也就是偏法,偏,权法,权巧的法,偏法;或者说实法,圆满的法,真实的法圆满的法。 可是大家要知道,它也是一个法。为什么呢,你说怎么判别这个圆法还是偏法?大家想。因为经里边说了,法无定法呀。有的人你给他讲偏法,他能得圆满的利益,知道吗,有没有这种人?歪打正着。有的人你给他说圆法,他就解成偏法,你也毫无办法。那你说哪里有圆法哪里有偏法?有的人给他讲权巧的法,他能够入实理,真实的理;有的人你给他讲实法,他反而说,你这是方便善巧。 各种各样的,所以这个也是法无定法。再一个,你比如说我们说顿法或者渐法,好像有快慢,有远近,对吧。好像这是一定的,顿的就快,速度快,渐的就慢慢儿来,可是实际上真实法中,它也是一个法,为什么?虽然是顿法,也要经历所有的渐次,只不过是一刀切下去而已,跟你一张一张撕是一样的。所以,虽然讲到法,什么轨则呀、运用呀、成果呀、分享呀、等等诸如此类的,不过如此。或者我们说魔法和佛法,不是常讲魔法和佛法嘛,有魔法有佛法。你开了佛眼,魔法也是佛法,你没开佛眼,佛法还是魔法。所以莲池大师说“魔佛空争是与非”。 最后,你怎么去确定这个法是正法呢?怎么确定呀?泯去所有的知见,万法都是一个法,就是一真法界,就这个法。给大家上午讲到的,一时佛在舍卫国,就这一个时。这一时,也就是这一法,就现前一念心地,《华严经》叫一真法界,叫事事无碍,叫十玄门,叫六相总持,等等诸如此类。都是知识,但是结合起来,就这么一个法。这就叫《大方广佛华严经》法。这是讲到的法义,经典的这个法义。 我们再讲一下经典还有一个什么呢,叫“径”,路径的径。这个之前好像也给大家讲过。“径”,就是众生的径路,看你走哪条路。经典里面提给我们,你走哪条路。他也告诉你轮回路,就是造业感果生死无限。走解脱路,就是跳出三界了生脱死。走成佛路,就是发菩提心,六度万行。这都是径。如果你说,这么多的径,虽然是路,走的太远了,我要走捷径,那就往生西方,这也是路。或者有的人说,没有路不路,当下本来就是佛,人人有座灵山塔,早已成佛,唯心净土,自性弥陀,没有路,这也算是路。路径之路,总归条条大路通罗马,通哪里呢,还通到这个一真法界,华严性海。这就是经,经的意思。“经”的第三个意思“径”,路径的径。 再一个呢,“经”是有典义,经典的典,宝典,典籍的典。我们说法典,汉语词典的这个典。为什么叫做“典”呢,就是让我们能够见闻正法,经让我们能够见闻正法,典就是第一个是佛说的,如是我闻,是佛说的意思,这叫做典。第二个是结集的意思,就是当时阿难还有那么多的罗汉,形成统一的认知,最终付诸文字。这也是典的意思。再一个我们求,西天求经,大法从东来,西天求法的高僧等等这些翻译成册,所以叫求取义,去求取经典。 第四个叫受持义,我今见闻得受持。你看不管你去书写,古人不是有刺血写经嘛,或者读诵,或者讲说,或者供奉,佛法僧三宝。法也是可以供的,这几天普陀山白华庵就请了两套大经,已经供在这个藏经楼了,那就等于说法身慧命,我觉得,这个寺院也跟一步一步地完善一样。先住进来几个和尚,就僧,现在法也请到了,慢慢佛像就塑起,这叫佛法僧。无事不登三宝殿嘛,三宝殿,佛法僧。 所以法宝,也就是供奉也是一种,也是一种就是受持义。再一个,礼拜,一字一拜。当然最后究竟处,什么叫做经典的典义呢,舍。可能大家听就说了这么多,最后就来了一个舍,什么叫做舍呢?就是“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的舍。要舍,离文字义,离语言义,要舍,这是经典的意思。 第五个有一种“贯摄”的意思。就是说,贯穿,把这一串都串起来,贯在一起。为什么你看我们说叫做藏经楼呢?这次因为普陀山它这个白华庵不是提倡以后让僧人来阅藏,大家知道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我们现在有一种戏称,大家知道吗,把藏经楼叫什么?叫藏经楼。束之高阁才叫藏嘛,锁到保险柜里才叫藏。我们天天念说,我今见闻得受持,百千万劫难遭遇,盯在眼前,就在旁边,你不去遭遇。 所以说,这个贯摄义,你看大藏经其实就是把这个贯摄义给体现出来了。为什么,一串串起来聚集在一起。还有经典不是叫花蔓义吗,就是一部经典一部经典就跟一个花儿一样。对吧,整个一串花穿起来才叫三藏教海。这是经典“贯摄义”,就是贯穿所说,摄持所化。来了什么样的人,给他说什么样的法,世出世间,从事相上讲就是讲因果,不能离因果。 从世出世间从理上来讲,就讲心性就讲空,虚云老和尚说来了好说空的人,就有给他讲有,因果不昧;来了喜欢执着着相的人就跟他讲空,万法皆空。都对,都行。只有治病没有当真,这就是经的意思。出生一切法义,显示成佛之道。涌出善根增长,楷定古今法义,等等这些都是“经”的意思,总而言之经就是有这么十个意思。 喝口水吧,累了。你看这个佛法难解不难解。祖师们讲法,就讲一个经题,这才一天,三四个小时而已。就智者大师讲妙字讲了九十天,他怎么说的呀。怎么拖得那么长的,没有智慧他哪能把这个法这样摄持在当下,大家不要以为说九十天,好像说一天又一天,他是一个总持,就把他摄持在这个法中,一直就这么持续了凡夫眼中的九十天,一个字能摄持得住。我们现在讲一个“大”字都觉得说已经兜不住了。 好,既然这七个字讲完了,我们再把它进行一个开合,就是总而从一个大开大合上来讲。开合上而言,《大方广佛华严经》,如果这七个字,合的来讲的话,其实就是我们说一真法界,对不对。本来面目,最清净法界。最清净法界一定要开为两门,最清净的法是怎么得的,一个是菩提,一个是涅槃。对不对,涅槃是果,菩提是因。所有的佛法展开,无非就从这两门得道,得菩提,入涅槃。 对不对,一切的法都是菩提之法。成菩提,入涅槃。最清净法界,开成菩提涅槃。大家要知道,涅槃代表理,菩提代表智,对不对。这是理和智这两种法,明白这个道理真理,让你对真理生起相应的智慧。这里的大方广就是所证的法界之理,就是涅槃。明白吗?佛华严,是能证的智慧,就是菩提。大方广是涅槃,佛华严是菩提,从菩提得涅槃,从涅槃显菩提,这就叫理智并行,就是一个清净法界。 所以说,如果把这个道理,开成体和用,体就是大,用就是方广。我们说体嘛,对不对,体就是大,用就是方广。如果把智慧开成因果,因就是华严,果就是佛 。体是大,用是方广,因是华严,果是佛。大方广佛华严经,连成一体成为一个能诠的法义就叫什么,就叫经,就叫经。这是开,从开而讲。从最清净的法界,没有无明的那一个清净法上,来开出来《大方广佛华严经》。 我们现在就是要依着这个《大方广佛华严经》再什么呀,再入到这个菩提涅槃的最清净法界上,对不对。我们再从合上而言,上面是讲开,现在怎么合呢,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总的就是有无量无边的法门性海。你看,在我们说到版本里面,当时在龙宫里面有一部《华严经》,最大那个篇幅就是说,有微尘数,三千大千微尘数偈颂,就那么多的篇幅,那么大。那想想里边有无量法门海,无量行门海,开成这样的行门海,一音演说,就是如来于这一部经里边,分为七处,对吧,九会,七处九会不出第一会,第一会包的法,其实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 已经把这个意思,你看我们这才讲到第二次,头一次也不算正文,就今天一天讲《大方广佛华严经》,其实就把《华严经》讲完了,就含在这里边了。所以说合在一起就是这个经题,经题合在一起什么呀,就是刚才我们讲的,一个理一个智,一个菩提一个涅槃。菩提就是佛华严,涅槃就是大方广,再合在一起就是清净法界,本来清净。实际上清净法界也是不可得,强名叫做清净法界。就这样。 所以大家要知道,这个《大方广佛华严经》最后摄在一起,就叫一心,万法归一心。说了这么多,今天说了经题,说了这么多的。总上所说,你说我说的这么多法,大家听的这么多义,能离得开一心吗。就这现前一心,就这个心,离不开的。一心就是法界,就这一心。一心的这个体,量同广大的虚空法界一样,就叫体,一心本具的智就叫方广,一心起的行就叫华严,一心成的性相圆融相应了,就是佛。 这所有的这个大方广佛,全在一心,一心汇成这个,我们只要了了自己现前的一念华严性海一心,我们就是《华严经》了。我们起心动念就是《华严经》,就叫“经”。所以大家看,这儿听经,那儿讲经,读经、诵经、弘扬经,其实哪哪都是经,这就是从开合上而言的。 那好,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大方广佛华严经》七个字,那我们可以算是掰开了、揉碎了、交叉着、纵横地给大家做了一个讲解。整个华严的境界,是切实地要联系到我们现实生活中来,我希望大家在今天的这种法义的加持下,我看看你们到底回去能够得,就是说这个法能够相续多久,你就不断地连续让它思惟起来,忆念它,思惟它,在任何情境中都用这个《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去配,去对号入座,去进行这个法和境的对接。你对接得久了,真的,我们开始讲经题讲的时候,不是跟大家说了嘛,为了辅佐我们居高临下修净土,你就觉得说原来真的是门门都是通透,真的是往生就是轻而易举之法,本来之法,所以这个内容就到此为止。 那我们下一讲开始呢,就是要求大家要读诵《世主妙严品》,世主妙严品第一,第一里面应该是有五卷,《世主妙严品》不是有第一之一,第一之二,第一之三,第一之四,第一之五。《世主妙严品》的内容在下一次,就是要一次性讲完。所以请大家读诵一下,把这个内容要清晰明了。因为我们每次讲,下次开始就不是逐字逐句地讲。那么下一次的讲法的时间呢,现在待定。我也会跟咱们林里,请大家密切关注咱们这儿的这个佛教居士林公众号每个月的法务的推广,通知。 好,我们合掌。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随喜大家。阿弥陀佛。 上一页12345678下一页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8] [放入我的收藏夹] |
佛经 最新文章 |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欲所牵 |
念佛念经为何要至诚心 |
如何能于诸佛前莲花化生 |
什么叫涅槃?大小乘涅槃有什么差别? |
希望临终没有障碍,就要少吃肉 |
如何面对蚊虫的问题 |
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 |
如何才算初具信愿 |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
为什么要修净业三福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