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佛经 -> 其他法师|宏海法师| -> 宏海法师:观经四帖疏 -> 正文阅读 |
[佛经]宏海法师:观经四帖疏[第8页] |
其他法师|宏海法师| |
首页 上一页[7] 本页[8] 下一页[9] 尾页[13] [放入我的收藏夹] |
(第八讲) 好,各位,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请放掌。阿弥陀佛。 各位法师慈悲,各位居士同修,大家晚上吉祥。 今天是我们讲《观经四帖疏》的第八场,第八课。我们常讲到,所谓佛法,有正法像法和末法时代,几乎也一直在提醒各位行者,说我们现在身处在末法时期。实际上,所谓的正法像法末法,它也是周遍的。你比如说,我们常说到正法时期,说解脱坚固,解脱的人多,圣人多。 所谓解脱,就是不为生死所系,解缚,没有执着,彻底放下,这就是代表着正法。那么像法时代,就是指的大家都在提倡,要好好学修,要读诵,要礼拜,要闻思,要禅坐,这些其实就叫像法时代。因为确实解脱的开始少了,真正意义上的解脱。那么末法时代就是不好好学,好吃懒做,不把学佛当做正事儿。我们常就是这么说。 实际上跟大家讲,就是说我们一天呀,念念之间,每个人的心地上,时时刻刻都在这个三个法时代给穿梭,起落。同样,大家今天坐在这个法堂上来听法呀,亦复如是。你如果能够随文入观,能够相应这个正法,这就叫正法,你当下你就处在正法。如果你依文解义,这样过了一遍,就叫像法。你坐在这儿,抓耳挠腮,心猿意马,那就叫末法。如果你听了半天,什么都不相应,还生起一肚子邪见,诽谤心,那这就叫灭法时代。所以我们当下念念中,其实都在,就看你怎么来相应和受持这个法,“我今见闻得受持”。 那么诸位,我们在上一讲的时候,正好讲到说,善导大师讲这个《观无量寿经》,说这是谁说的,是佛金口宣说的,真实不虚的极乐世界,真实不虚的净土法门。再讲到是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人说的,说在王宫里,为这个王族,老国王,太后,宫女,为他们说的。我们上一讲的时候,落脚点就是说,虽然说在这么高级的地方,给这么高贵的人讲,实际上,就离不开一个苦字。在苦处所说,为苦人所讲。 今天开始我们进入到第十页的第五个版块,就是“料简定散两门,即有其六”。大家知道,下面的内容开始,才是善导大师以这个正法眼说净土藏。就是他才真正把这个独到的讲经的相关,独到的利益相关,给它判定出来。此前我们对于经典的内容判别,整个所有的讲这部经的人呢,都不是很清楚,或者说不是很到位吧。 你比如说,因为在《观无量寿经》里面一共有十六个次第的观法。观法呢,前十三观属于叫做定善,我们前面介绍过了,后三观呢,属于散善。但是大家笼而统之都认为说,当时韦提希夫人去见到释迦牟尼佛,她要给他说,你教我怎么修行,我要往净土,不想在这儿活了,受不了了,儿子都要杀我。那么,她就向世尊请法。 但是世尊非常慈悲巧妙的是,应着韦提希请法,他不仅仅说了韦提希所请的针对性法,他把韦提希乃至我们这个世界所有的众生,根本意识不到有这么殊胜轻易的法,也给它带了出来,就是后面的三观。但是,别的大德法师在讲这部经的时候呢,没把它给厘清,可以这么说。这是我们学习《观经四帖疏》最为核心的部分,就是这部经典里面的后三观,是无问自说的,无问自说的。 另外一个就是说我们修法呀,一般人都就是说觉得一定要修到一个其他人所不到之处,就像这前面的十三观,一般人很难能够修法入定成就。但是后三观呢,就是完全没有丝毫的定力功德,你只要还有善心,能够做点善事儿,真的回向往生,就是在你的修行中,你只有修福,你连一点儿慧都没有,这个慧不是我们所说的聪明,是佛法里面讲的智慧,你完全没有,但是也属于往生资粮之善,就是说,这就具备了往生的条件了。大家一定要把这个,不管我们,因为说实在的,听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呀,很多人都不敢相信。他能把这部经典解释得如此透彻,简单到如此地步,一般人就吃不消了,大家知道吗。所以我们在听的时候,你要用你的慧根,看看你敢不敢承担。 大家看一下这里的论文,前一段是把它作了一个划分。“一明能请者,即是韦提;二明所请者,即是世尊。”这是从这一对上来讲,就是明能请的人和所请的人。他为了拣别,就是把它什么东西给划分呢,就是说他想说明一个,韦提希去请,是请的定善,世尊自己说,是说的散善。能请的人,就是韦提希这个人去请的时候只请了定善,没有请到散善,但是世尊说,受请了的,他连说了散善,那么这里边是有差别的。第一个大家要厘清。 第二点,“三明能说者,即是如来。四明所说,即是定散二善、十六观门。”这是第二组,三、四。这里要差别什么呢?明确地告诉我们,前十三观是定,后三观是散,一共就十六观门。 第三个,“五明能为,即是如来。六明所为,即是韦提等是也。”这个是给我们说什么呢,就是说佛讲法呀,他要契机,他能说的这个法理是契机的,就是说让大家都能听得懂,敢来修,觉得有希望。那么所有听闻的人呢,就韦提希这些人听了以后,她也能够修这个法来契这个理,就是我觉得我能够入到这个境界,能够依佛所说的,依教奉行,能够达到这个目标,这就叫机法具足。告诉你修的法门也有了,那么你也能听得懂,你也会去修,修完了,你能得到这个法,这就叫机法具足,相扣相应。所以这六点,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这三对。大家明了一下就可以了。 下边我们再来看,“问曰:定散二善,因谁致请?答曰:定善一门,韦提致请。散善一门,是佛自说。”这就给它进行了一个划分。这个问题看上去是一目了然的,不就告诉你定善散善,一个是韦提希请的,一个是释迦牟尼佛自说的。但是大家要知道,他防卫了很多的隐患。我们一定要在这里,要把它提炼出来。 净土法门的机教相应的隐患是什么呢,就是净土这个不思议的这个圆顿法呀,它在表显宣说,就是特别的微妙,微妙到什么程度呢,多也不行,少也不行。可是你还该多的时候要说多,该少的时候要说少。轻也不得,重也不得,但是你说重了,你就要重重地说,说轻了,你就要一笔带过。就这么一个法。所以说,你看为什么这里讲到说“定善一门,韦提致请。散善一门,是佛自说”呢?就告诉你,佛说的这个,才真正地把广开净土所摄的根机彻底给打开了。 其实大家,平常我们也会听到这样的一种声音。你比如有的人就说,哎呀,我不行,我不行,我根机太差了,我一心不乱,太难了,达不到,我往生不了。会有人这么说,对吧。那么还有一些说,就你这样,你还想往生呀,你这辈子你能得念佛三昧吗?你一心能得不乱吗?那么,哪怕你这个念佛念得足金足两,你把烦恼给伏断了吗?你得了清净了吗,你还想往生?这又是一种说法。所以说到此处,我们就要问一声说,到底能不能往生,听谁说了算。这个是决定性呀。 我们去读《观经》里面,就是佛在这个散善里边所说的这几种标准啊,就是几乎人人都能达到,大家要晓得。就是几乎人人都能往生,都可以往生,都是种子选手,但是我们不敢相信。当然,从修持上讲,我们当然应该竭尽全力地去尽力修持,去念佛,尽量主动地去得一心,得入三昧,这个完全没有错。 但是大家要知道,有时候我们这个人的根性呀,我们的这点儿福德呀,他不是不想呀,他不是不想修呀,可是问题是他这一生的习气烦恼,注定他根本就到不了这个地步。怎么办呢?所以为什么净土宗能够摄机之广,它能够直接把这辈子只能种种子的人和这辈子只能调停令他熟的人,最后直接拉到这辈子解脱的地步。这就是净土的胜义殊胜。所以说我们要知道他虽然得不了这个地步,但是他可以往生,品位我们再论。可是,你说他不能往生,这是不负责,断人的慧命,因为佛没有这样说。 所以我们各位同修出去跟别人分享的时候,你一定要知道,我们去宣讲净土,只有一个,是劝人信了再信,你只管让他放开了信,这个绝不会到头,什么时候成佛了到头。再一个就是劝他行,你只劝他行,你不要给人家说,扣帽子说,你不行。谁都行。所以我们有时候,你看大家也会,现在其他的不说,就这个微信圈里边,很多链接,很多说法。 甚至有一些,甚至说大德法师讲法讲其他宗派讲得很好,但是,因为讲其他宗派他是以自力为主,所以有时候他会自己不易觉察的就把这个自力带到以他力为根本的这个法门里边来。甚至再再地强调说,你如果不这样,你绝对往生不了。大家要知道,这也是一个双刃剑,要么他功德无量,为什么,因为确实有这样的人,你不去吓唬吓唬他,他不好好修。有的人他是属核桃的,知道吗。属核桃的,你们知道是干什么,就要捣着吃,你抬举得把它揉一下,搓一下,它不破,吃不了,就要捣着吃它。但是问题是有一些人呢,他的信心具足,定力没有达标,他本来是可以往生,但是你把他的信心也给打散掉了,怎么办。 前些天我还在圈里看到一个链接,不知道哪位同修,因为人太多了,搞不清楚。他上面讲的就是说,说净土法门,说靠他力,说提倡,意思说不太对。为什么呢,他说如果这样的话,你自己不去怎么怎么样,然后完全靠阿弥陀佛的接引,说这跟什么基督教呀什么的不是一样吗?他说这属于外道法。这样的知见就出来了。 而且还引了一个,大概是学过什么中观还是什么,他引了说:本来诸法不自生,不从他生,不共生,那你如果说阿弥陀佛来,靠阿弥陀佛接引,你就成了他生了,这是不对的,成了外道法。当时我就看到这个,至少我个人意见认为,有待商榷。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你一定要用中论里边的这个来判别净土,那你想想,诸法不从他生,难道你靠自力就成自生了呀,你说靠自己的力感应阿弥陀佛的力就成了共生了,这都不对了呀。佛说的就这个法,那么我们依教奉行,欢喜信受,这就是佛道,怎么叫外道呢。 所以善导大师下面的发挥就主要的把这里说,“散善一门,是佛自说”,给它提炼出来。这是我们听《观经四帖疏》特别重要的一点,大家一定要在意。 我们再往下看,说:“问曰:未审定散二善出在何文?今既教被不虚,何机得受?”这个问题是跟上一问题是相关联的。为什么呢?因为前面不是讲说定善是韦提希请的,这个散善是佛自说的,可是你既然这么判,你凭什么这么判。外人就说了,你善导大师这么判,你没有经文明了的来证明。 你觉得这个法,你这么认为,是出自哪里,有没有出处。这是第一问。第二问,纵然有这样的教法,什么样的人,什么性质的根机才能够承担对应。也就是他讲这个法,什么样的人能够摄进来,修这个法,这就叫因教问机。所以你看这段话的回答来讲,本来是先问第一问,说这个定散二善出在经文哪里?然后再问说,你说的这些教法,什么人能够得受用? 但是后面的回答是什么呢,他先回答了什么人能够得受用。因为就像我们说,一个人生病了,先要去抓药,你没有病,不要去买药,你有了病以后,你再去买药。所以善导大师这里回答的,也先是从有什么样的根机,生了什么样的病,在下面再说这段经文出自何处,这个定散二善。 那我们看来,说:“何机得受?答曰:解有二义:一者,谤法与无信,八难及非人,此等不受也。斯乃朽木顽石,不可有生润之期,此等众生,必无受化之义。”你看,大家听出来了,善导大师他回答问题,先说,既然你问我,说什么样的人能够受用这个法,我就先告诉你,什么样的人不能够受用这个法。这个回答很巧妙的,就像我们去买东西一样说,你想买啥啥啥,但是今天这个人来,他准备砸场子的,他全部给你,给你整个把你的店面给你包了,他只有几样儿不要。所以他就告诉你,我不要啥啥啥,你把啥啥给我剔除去,剩下的全包。这个回答问题的技巧在这里。 所以大家来看,说什么样的人不能受这样的法呢,第一个,一者,谤法、无信、八难、非人,这四种根器。大家来看,这个谤法,诽谤正法嘛。大家平常也常说这个谤法是五逆重罪,到底谤法也有多重,有时候其实我们自己也有,可能没表现那么明显,甚至生起来这样的一种邪知邪见恶念。什么是谤法呢?最基本的就是认为,没有佛,没有佛法,大家看,他跟三宝是绝缘的,没有菩萨,没有菩萨法。只要你这样的一种见解,你从心里自己认为,或者是从他处听闻得来,但是你马上就心里生起一种决定的见解说,真的没有,肯定没有,这个时候,就开始叫诽谤正法。 大家知道谤法。有时候,我们现在的人嘛,不是在讲这个个性,讲这个自我,有时候我们觉得说,哎呀,这是人家的人生观而已嘛。确实,有的他,有些人呢,他虽然素质很好,学识也很广,但是大家要知道,他就是不信,这就是诽谤正法,他就信不起来。大家知道,如果没有佛没有菩萨说这个世出世间的善法,来教化众生,那么,大家知道,就没有道德良善,没有出世的这个圣贤之教。所以我们常讲到说,虽然有五逆重罪,五逆重罪就是连父母亲都杀,这个整个太大逆不道了。但是五逆重罪从什么生起的,就是从因为没有正法而导致生起的。就进入野蛮了嘛,完全没有人伦天理,没有法则。 我听过一个大德,某大德,就讲到,他们是另外的一个体系学佛的,另外的一个族系。他就讲到说,我们这个其实跟人家汉人还不一样,咱们是汉族,他说因为汉人呢,如果不学佛,还有儒家思想,还有仁义礼智信,说如果我们不学佛就彻底就没,就野蛮了。所以有时候这个也有道理,如果没有这个法的教化,那么这个五逆重罪,就是从没有正法生起的。你想想,如果生在法的时代,就意味着我们能解脱作佛呀,人人能作。有法的时代,就是佛的真身住世的时代。所以,大家知道,我们谤法的时候,谤法人就是在杀佛。因为有正法才有佛身法身嘛,你杀佛,你想想这个其罪最重。 当然,具体我们讲到这个诽谤正法,今天略微插一点,其实头绪很多,有时候我们自己也有这样的犯,我们还不知道,甚至不忏悔。谤法粗浅地讲有四种,最严重的邪见,最严重的,就是说,认为一切都没有因,没有果。就是像我们佛经里面讲到的一阐提,他认为没有三宝,没有佛法僧。包括我们现在很多人认为佛法是迷信,哪有什么解脱不解脱,哪有什么前因后果,前生后世,等等这一些就属于最严重的邪见。 其次,中等的邪见呢,他会这样,他相信有因果,我就遇过很多这样的人,他说,哎,你们佛法,佛教讲的这个说,做善事有好的果报,造恶业将来会遭报应,这个我是相信的。但是你说什么观音菩萨,什么极乐世界,那就太子虚乌有了,他不相信。这种就是什么呢,就是中邪见,中等的。 或者还有一种,他认为三宝佛法僧不及外道。什么外道呢,比如说世间的学问,世间的一种学说体系,或者乃至一种教派。他认为世间的学问,这才是真正的真理,他让它驾临在佛法之上。这也是一种邪见。 甚至有时候,我们现在讲到的什么,哎呀,一切世界大同,大家听过这种话,甚至有时候我们为了和稀泥,甚至也会附和这种话。就是什么这个教,那个道,都是一家。不可以。大家要知道,不可以说什么这个教那个教都是世界大同。这是佛的视野。 我们现在单说教法,单说佛法,单说佛教来讲,你忘了说归依佛法僧吗?尽形寿归依佛,怎么怎么着来着。有时候一不小心就把归依体都坏掉了。而且从佛法来讲,它是不共法,特别是佛法的般若波罗蜜,忘了说什么了吗?“是无上咒”,无上咒就是没有人能再跟它比它强呀。“是无等等咒”,就是没有一个再能够跟它并驾齐驱,也没有。这叫不共。你都把它混成一体,说都一样,都是这个样子,这在和稀泥,也属于邪见。 现在还有一些认为说三宝不如外道,说什么,学什么传统,什么这个学,那个学。当然,传统,国学没有错。问题是我们现在中国人特别有本事,不管是什么门门道道,一弄弄得,他就都给你搞砸了,搞坏了,变味了。所以说,还有一些所谓的慈善团体,特别有影响力。最后四月初八浴佛都不浴了,不浴佛了,浴人去了。不知道在你们的见闻中有没有这样的。还有一些,比如说,虽然他知道三宝的殊胜,但是他不说,他不明着说。他就认为说,佛法不如世间法,说你们佛法好好好,好好,但是我心中根本就没有心悦诚服,不归依。这是每个人都可能生起的见解,知道吗。这就叫中品的邪见。 还有一些现在,你比如说,再次一点的,他虽然不说三宝,或者也不去相应这些外道,但是他会舍弃大乘修小法。大家知道吗?在佛经里面就讲到,我们这个时代开始,典型的就是不信大乘佛法,他方国土,十方三世诸佛。就相信自己的这点力量,怎么去观,怎么去,就好像自己修学的佛法没错。但是大家要知道,这个修观法没有错,一切的法都是佛法,一定要落在大乘知见上,一定要落在大乘知见上。这是最下等的邪见,就是说他还不反对佛法。 那么,还有一些杂的邪见。你比如说,有一些偏执的。偏执的,有的人又会说,哎呀,就是大乘的好,就骂小乘,说没有小乘,不是佛说的。佛也说过,诽谤声闻藏是犯轻垢罪的,也不能诽谤小乘,小乘不是贬义词。 还有一些,比如说偏诽谤一部经典。大家听过,现在还有一种说法,说《楞严经》都是伪经,都吓死人了。他敢说《楞严经》是伪经,这个罪过大得天地都容不下。《大乘起信论》这样的究竟,像《楞严经》等于说是三藏十二部的一个百科全书,浓缩在里面一样,他都敢说。所以诸如此类的,这就是杂邪见,杂邪见。 还有一些,他虽然心里不悖因果,他也相应三宝,大乘佛法,但是只要碰到一个外道,一给他显点什么妖通,鬼通,他马上就跟着走了,就觉得这个威力无比。现在好多的什么附体呀,出马仙呀什么的,我就碰到的。就是眼前一片奇幻的利益。这些人呢,太可怜了,就是没有见过法界的世面,大家要知道,没见过法界的世面。 当然,现在人也真的是,有时候也是千疮百孔,这个心灵。碰到一个稍微外相上,看上去好像有点德,有点福的,再给他讲的头头是道,马上就把他奉为教主,就追随,等等诸如此类的,现在太多了。就认为是真善知识。大家要知道,真善知识,是从德上见,从道上见。你不要认为他对你好,关怀你,满满的都是甜言蜜语,就是善知识。你不要搞错了,有的善知识对你不客气,要收拾你的,所以他在法上见,不要搞错。种种诸如此类的,都属于谤法。只不过有严重,再一个比较轻微。 特别是现在还有一个叫做暂信小乘。什么叫做“暂信小乘”呢?就是说,本来他的大乘知见也建立起来了,他也知道。但是大乘法修起来太高胜了,知道吧。我们现在说断烦恼,烦得烦得不行了,这会儿,然后静坐一下呀,那马上就有感觉呀,就舒服呀。可是大乘法它的这个幅度很大,辐射很广,他说烦恼即菩提,不让你断,不让你求,你说你能受得了吗?所以一下子就来了,就觉得,马上就先去跟烦恼较劲。结果呢,实际上就进入到念退了,念退了。这是插点小曲,给大家讲到什么样的人受不了这个法,就是这种人。 还有一些无信之人。凡是听法的人,他会有四种反应。一个是生起深信,深深地生起这个信仰,笃信。那么这就得解脱。还有一个是浅信,生了一种,好像不错,是这样。那么就能种下结缘的种子。还有一些虽然听了,但是他没有反应。他也不说好,也不信,也不谤。最次的人就是听了以后生诽谤。这里讲到的谤法与不信呀,就是指的后面两种,听了以后没有反应,甚至诽谤。这种人也受不了这个法。 还有这里讲到的八难,我们都知道了。八难,我们说三途八难俱离苦嘛。三途,地狱饿鬼畜生。什么长寿天,实际上呀,长寿天,有时候我们特指说什么无想天呀,这个天,那个天的。跟大家讲,实际上只要人道以上,都比咱们寿命长,都比咱们福报大,都比咱们享乐多。所以,一旦生天了以后,可以说是你这辈子修得还不错,福报大。问题是什么呢?后患无穷。因为三途里边,是受苦受得没工夫学佛,天道里面,是享福享得没工夫学佛。如果从究竟上来讲,一样的倒霉,知道吗。只不过就是说,一个在吃苦瓜,一个在吃蜂蜜,但是吃下去的都会祸害。 那么你像这个佛前佛后呢,没有机会,八难。世智辩聪呢,入不了道,太聪明,太精了。六根不具呢,眼瞎了就见不着佛,耳聋了就闻不着法。所有的这一切也不能受用这个法。 最后一个非人呢,就是因为有一种,典型的,比如说天龙八部里面有一种叫做紧那罗。紧那罗又叫疑神,就是怀疑的疑。他就是疑神疑鬼的这么一个生性。长得像人,头上有角。所以善导大师说,这些人受不了这个法。他们就像朽木顽石一样,不能滋润,净土,特别是以善法回向往生的这个法,根本就不能滋润。 后面就开始讲了,什么样的人受呢?“除斯以外”,大家看,我们刚才讲的,把你的场子给你包圆了。就是只要除了这些人以外,怎么样呢?“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乘佛愿力,莫不皆往。”全部都能成就。所以,大家看这句话,你说我们有时候,为什么要依着祖师大德的来,为什么说祖师大德跟十方三世诸佛菩萨一个鼻孔出气呢?大家看这句话,他说什么样的人能够往生?是跟经典里边完全同步,没有一点差错。 你看,这里讲到的“一心信乐”,耳熟吧,经典里面怎么讲的,“至心信乐”。“求愿往生”,经典里面怎么讲的,“欲生我国”。“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你看他表达得多精准,就是“乃至十念”。随便你念,只要你念,念到多多益善。但是最次最次的,乃至十念。“乘佛愿力,莫不皆往”就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完全一样,跟圣言量一样。所以说,这样一来就敢说“莫不皆往”,就是没有往生不了的。 这个保票是佛在这儿打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现在佛已经成佛了。所以大家此时此刻,我们就可以当体把自己确认对照一下,够不够,好像已经够了。我们没有落到诽谤正法啊。你说相信吗?我们确实现在已经相信了啊,这个也给大家讲。 我们刚才是不是讲末法,像法,正法。实际上我们修学佛法,就是从灭法时代,根本不信佛法,慢慢地进入到末法时代,有一点点了,再往像法时代修,再往正法时代圆满,实际上也是这样的。我自己这些年来,说是讲经,为什么讲呢?就是也是给自己讲,实际上也是给自己讲。 你越讲越信,有时候我现在对照一下,我修行再怎么差,但是这个信根来讲呢,就是不断地在坚固,倍倍地在增长。这个我也不吹牛,扪心自问一下。因为不断地在相应佛法,你要当真把它这样的相续呀。诸位在此啊,你在听法的时候,你生起一念嗤之以鼻,不以为然的心,都会将来成为你障道的第一疑情种子。这个没有办法的。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你吹什么牛呢?都是娑婆世界,南阎浮提的人,谁还不知道谁呀?所以大家一定要在这个上面,真是再再地去,为什么叫闻思闻思。 这里讲到的说,“此即答上何机得受义竟。”就是你刚才问我,什么样的人能够往生。我现在告诉你,只要是这样的,都能够往生,到此为止。 好,下面我们再来看:“二出在何文者,即有通有别。”下面这段话,就是从通别两个角度。通,是总的打在一片说,别,是格外地又提出来它的独特角度。这里用了五段的文字来证明说,确实第一个韦提希请的法有定善,但是佛又特别说了有散善之义。因为前面的问题不是说你凭什么认为說有定善和散善两种呢?那么这五段文贯过来以后,其义就自明了,大家来看。 就通而言,“言通者,即有三义不同。何者。一从韦提白佛,唯愿为我广说无忧恼处者,即是韦提标心自为通请所求。”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经文里边,经文里边这个韦提希,去见世尊去了,见到了。见到了以后满满的伤怀,痛不欲生。说我为什么生了这么一个逆子。她还有点抱怨释迦牟尼佛,知道吗。 说我生这么个逆子也就算了,说生此恶子,我过去造了什么孽,就跟咱们现在说的。说你释迦牟尼佛,你也是什么因缘,你碰到个提婆达多?因为提婆达多把她儿子给教唆坏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呢,她就是说,“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就提出来这个第一问。然后呢,说我当往生,我不想在这儿,就不愿意在这儿生了。教我什么呢,“观于清净业处”。所以说,你看,“即是韦提希标心自为通请所求”,就是她整个来讲,无忧恼处,是希望佛为我说无忧恼。那么大家要知道,这个无忧恼就包括一切的净土,有可能是其他的国土,都是无忧恼处。 其次再请是什么呢?即是韦提希,“二从唯愿佛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者”是什么呢?就是说希望释迦牟尼佛,你现在教我怎么样观于清净业处,就是我怎么修,怎么起心,怎么动念,造这个清净业,让我往生无忧恼处。然后佛就给她,其光金色,遍照十方无量世界,然后化为金台,所有十方诸佛净妙国土都现给她看。回想起阿弥陀佛作为法藏比丘,去亲近世自在王佛的时候,也是把二百一十亿个佛土现给他看。这就属于通请。什么叫做通请?就是笼统而言。 现给她看了以后,下面就叫“言别者”。你看,“三从世尊光台现国,即是酬前通请为我广说之言。”你既然问我,佛就说,你既然问我,为我广说无忧恼处,那我就给你说,一个国土又一个国土地给你看,就这么清净,就这么殊胜。结果韦提希确实是个净土当机,确实跟极乐世界有缘。她怎么办呢?他说,“言别者则有二义,一从韦提白佛,我今乐生极乐世界弥陀佛所。” 听出来了吗?我哪儿都不去,我要去阿弥陀佛那儿。单独选择极乐世界,“我今乐生极乐世界弥陀佛所”,这就叫做什么,别所,别请,“即是韦提自为别选所求”。“二从唯愿教我思维教我正受者,即是韦提自为请修别行。”“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她是特指,我就要怎么思惟极乐世界,怎么修观,让极乐世界现前。这是她的别请。就是说其他的我就不修了,就锁定净土法门里边的一个国土,就是极乐世界。 所以说,善导大师对于这两段,以上的回应,就是说,韦提希见佛后,她这种违缘,当时她的遭遇如此的不堪,实际上这种违缘给她一个很好的增上加持。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在强大的这种逆境的作用下,才让她发出了强烈的出离猛心,大家要知道。那么这个强烈的出离的猛心,由此猛心又牵引出无上的求道正念,才招感的佛给韦提希说这个定善之法,并且趁机附带出散善往生。 大家知道,一切众生的入道模式都是这样子的,没有一个不是这样子的。从乐转苦的觉受,猛地一下,不得不接受无常的提醒,这就叫止,开始不能继续幸福地生活下去了。提醒你要了生脱死,要修道了,不要美滋滋地待在娑婆世界就不走了。那么,重新审视我们前因后果的人生境界,这就叫观。所以,一切法,任何体系,任何时刻都是有止观的,一定从这里上道。 这就是我们讲到的这五段文,就是善导大师正面回应说,为什么我能判别出来,所谓请的法和他说的法有定善,散善,有通有别。总共这里来都是嵌在其中。 我们下面再看一下这个论文。这里讲到说,“虽有二义不同,答上别竟。”到此为止。“从此已下,次答定散两门之义。”就是特别的,前面不是就说,就这个能请和所请为义嘛。下面就是说,从能说和所说的这个定散上,进行一个厘清。 大家来看,前面首先来是一个定善和散善的划分。“问曰:云何名定善?云何名散善?答曰:从日观下至十三观已来,名为定善。三福九品,名为散善。”这是正面回应。因为前面还有一个叫净业三福,在《观经》里面说什么,孝养父母呀,奉侍师长呀,这些也属于散善,被摄在里边。那么其次,他讲到了,还有后面的九品往生。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乃至下品上中下生,一共这么九品,他把这里全部都划作散善。那么,关于定散善的不同,因为定善中它有一个入道的浅深差别。现在,在这个经文的论据中,不是人家说了,凭什么有定散善。他这里就进一步地给说明。 你看他,“问曰:定善之中,有何差别?出在何文?”大家来看,“答曰:出何文者,经言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即是其文。”他怎么找到,说这是定善的依据呢?就是由这八个字。就是他认为韦提希在这里提出来,“教我思惟,教我正受”的这两个层面,就证明前十三种观法属于定善,就要修这个观,要入这个定,这样才能够成就。 我们来看一下,你看后面讲到说,“言差别者。即有二义,一谓思惟,二谓正受。言思惟者即是观前方便,思想彼国依正二报总别相也。即地观文中说言,如此想者,名为粗见极乐国地,即合上教我思惟一句。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缘虑并亡,三昧相应,名为正受。即地观文中说言,若得三昧,见彼国地了了分明,即合上教我正受一句。” 大家的思路要跟得上,他为什么这么详细地讲啊?就是因为当时有一些法师判断的话,说你凭什么说这是讲这个“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是讲定善的,因为通常我们来讲,思惟不是起心动念嘛,对不对,哪有什么定?所以有的法师就把“教我思惟”判作属于散善,“教我正受”把它判作属于定善。善导大师这里他就提出自己认为,他认为说“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全部是属于定善。 但是在这个定善里边,“教我思惟”的这个思惟属于前方便。大家听明白啊,这个也很重要,关系到我们平常的用功的心地上的这种观的操作手法。为什么属于前方便呢?就是说,通常我们来看,比如说入进去观了,入观了,在《观经》里边讲到说:开眼闭眼,了了分明。那么这已经叫入观了,就叫定心了,入到定心中了。 但是前面的方便就是说你还没有入这个定心,还在渐渐地摄自己的这个散心,慢慢地执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闻思修的闻思的前面的地步,这就叫做“教我思惟”。但是虽然还在散心的状态,但是它已经是修慧的方便,所以也属于定善,很多法师给判作应该属于散善,“教我思惟”。 那么后面讲到说,“其次言正受者”,说想心都息了,就是起心动念没有了,攀缘的心,思虑的心,“缘虑并亡”。总体来讲,就是不生这个起心动念。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说“三昧相应,名为正受”。这才是讲的正受的境界。 因为我们一开始一定要依着思惟正念。你想想我们现在听法也得跟着走呀,起心动念,也得听懂了,然后再自己考察,考量,取舍抉择,怎么样去操作。那么这些,相续,念念无间,不断地相续,不断地相续,从这个有思惟的起心动念,不断地相续,念念无间,就能够入这个无思惟的定心。这是一个势所必然。 所以你看,善导大师这里他举了说,比如说,前面讲到的“如是想者,名为粗见极乐国地”,就是你粗显地见到极乐世界的这个国土的这个庄严,这就属于“教我思惟”,还在思惟的部分,还在进出之间,还在恍兮惚兮地还有,自己有主观能动性。那么,“想心都息,缘虑并亡,三昧相应,名为正受”,这就是说见彼国地了了分明了,摄持定在那里,不会轻易再散掉了,这就叫做什么呀,正受,正受。 跟大家讲,实际上善导大师讲的这一段,如果我们套在自己的心,平常的用功处,就是讲这个经文里边给我们实修的方法和觉受。怎么修呢,你首先依着思惟的状态,刻意地去运作,你就要想极乐世界是怎么怎么好,怎么怎么庄严,怎么怎么美妙殊胜,你就要去想。然后,不断地用净土的庄严之相,自己的思想,然后不断地这样从刻意的运作,慢慢地相续到没有刻意的运想,任运的想,慢慢相续到没有刻意的运想,自然而然就见到极乐世界的净土庄严之相。这个东西呀,也是很难说,如果你没有这个经验体会的话,会生起一种疑惑。 为什么生起一种疑惑?说,如果在思惟的境地,“教我思惟”怎么能够叫做入定呢,对不对。那么如果已经是缘虑并亡了,想心都熄灭了,那怎么还能称叫做观想呢?极乐世界还了了分明,你怎么去感受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之相呢,对吧。不是已经都没有这个,缘虑都息了吗?我们此前给大家讲过,我们入定了以后呀,不是没有所缘的境了,只是我们不起思惟的想心了,这个大家一定要搞清楚,否则你以后容易给人家入这个断灭见。 大家看修行呀,从浅至深,你这个入道启修到证道,它就是这么一个手法,就是先开始思惟,自然而然就能够入正受。实际上平常佛门的一些大白话,比如说“生处转熟,熟处转生”,就是说的这个法。“教我思惟”的时候呀,就是让你忆念极乐世界,一念起来,一念起来,不断地这样飘忽不定,但是一会儿又想回到现实世界了,很烦,一会儿又观到极乐世界了,很殊胜。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好比说风前的灯一样,它不断地给你吹,你晃,晃晃地跟着闪,虽然有灯,可是呢,你照东西还照不明朗,这个就叫粗见,属于“教我思惟”,前方便。 那么什么叫做“教我正受”呢?就是了了分明,不可具说,大家仔细体悟这些话。了了分明,就是你看一样是一样,明明白白,不是完全没有境界,但是又不可具说,当你思惟心言语心启动的时候呢,就出来了。所以它比喻就像已经到了密室中的灯了,就是一点风都没有了,这个密室就是我们屋里边嘛,把灯咵地点着了,它不动了,这个房间里面的情境了了分明。 所以这里呀,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我们有时候一定会误以为说,一旦入了三昧,就像这个《观经》里面讲到的观法,就觉得说,观境界的时候,那一定是一个境界一个心嘛,这才叫做定,对不对。实际上是什么呀,是一个心,但是会缘移,缘是攀缘的缘,移是移动的移,会缘移一一境界,大家搞清楚。就像我们现在已经在娑婆世界,还是这一个心,可是我们每天,你的,你想想你进出进退之间,你所有的精力,所有的生活场景,这种境界,都是不定的呀,一个接着一个。 但是你的心有变过吗?所以真正你要悟到这个法的话,就是说,我们常在定中,楞严大定就是这样,楞严首楞严三昧,没有不定时。而且我们娑婆世界也是过去观,修观,观成就了呀,现在在受用呀,受用的轮回用呀。那我们观极乐世界是反观回去,从“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把生处变熟,仅此而已,心还是这个心。 在坐的居士同修,我这么讲能听得懂吗?能不能听得懂?都懵了吗?能听得懂吗?有点感觉没有?我们再给大家说一下,再浅白地说一下,就是说,关于这个“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它是一个次第,就是先来后到,知道吧。你甭想绕过先来,就是我一下子就入到什么也不想那个境界中,没门。一定要从前面慢慢地想,往正道上想,往正道上思惟的这个门,来入那个门,入那个境。它既是一个次第,也是一个一体的禅定境界,就是说你在次第的时候,它就是一个次第,如果你入了这个定了,它就全体都是定境了,就这么个意思。 我再给大家讲个比方,比如说我们有的人呀,他不知这个法的深浅,他也没有用过心,他就说你看你还让我们观极乐世界的相,不是《金刚经》凡所以相,皆是虚妄,不能着相吗?他就认为不着相就是什么都不观,什么都不想。说你观到佛的相好,这还不是虚妄之相吗? 所以这里就大家要知道,我们一定是要是什么呀,从思惟庄严相,不断地思惟,不断地执持,这样的,在这个过程中,它会怎么样呢,出现一种必然的势态,就是一定会离相,能明白吧,这就叫做说,从相入无相。你不要想着把相给彻底把它搞坏了,破坏掉,入不了无相,这就叫从思惟到正受。 你没用过心的也没办法讲,因为你不知道里边怎么回事儿,你没尝过嘛。你哪怕曾经尝试着,试着这么弄了一下,好歹你也有点甜头。你说现在我给你讲,你没甜头,怎么讲也没办法。那换个比方,比如说我们求观音菩萨,对吧,说你们佛教徒都求,我们不信佛,我们都不求,你们的求的欲望太高了。 这就是门外汉的话,怎么样呢?如果求,他没有求过,他就不知道说,从求,拼命地求,再虔诚地求,不断地求,求到慢慢就入了无求了。他不知道这个手法。所以他光说你求,那你永远也到不了无求,他不知道这个无求永远是从求到的无求,因为我们这个世界,必然要这样才能成功。大家知道。 所以说中间的程度,就是取决于我们的虔诚心。祖师们开示到说“深信因果者,一定会大明于心性”,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大明心性的人,一定不会舍弃于因果”,还是讲的这个意思。一个叫“教我思惟”,一个叫“教我正受”。所以经典里面讲到说,因果就是空。 我们想想说,因果怎么叫做空呢,因果不是缘起吗,空就是性空吗?大家尝试一下啊,你每次在起心动念的时候,你深深地观自己起心动念的这一个因,你不断地相续来善观这个因和果,你慢慢地你就会跟空性相应,而不是执着于因果。这个一定是这样的,大家慢慢地去修。这就是这里讲到的说,实际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都属于定善,都属于定善。 那么下面呢,这个善导大师呢,又跟其他的法师的解释不同,而作了说明,就是因为有其他的法师解释的跟他不一样。大家把这一段贯一下,来看一下。“定散虽有二义不同,总答上问竟。”就是前面我已经给你回答完了。“又,上来解者,与诸师不同。”就是我刚才解释的这个,跟其他的法师解释的不一样。为什么呢?“诸师将思惟一句,用合三福九品以为散善。” 就其他的法师讲这个《观经》的时候,都把说“教我思惟”,是指的三辈九品,或者说净业三福。“正受一句,用通合十六观,以为定善。”就是只有说“教我正受”这一句,才是这十六种观法,都通通在里边的内容。“如斯解者,将谓不然。”说我认为这个不对。“何者?”为什么呢? 大家来看,第一个,“如《华严经》说,思惟正受者,但是三昧之异名,与此地观文同,以斯文证,岂得通于散善。”那他厉害吧,他把《华严经》给拉出来了,说在《华严经》里边就说的,所谓的思惟和正受都是三昧的异名,就是定境的异名,禅定的异名。所以他这里引用到这里说,不能将思惟判作属于散善,这是其一。 第二点,他怎么说呢,“又向来韦提上请,但言教我观于清净业处,次下又请言教我思惟正受,虽有二请,唯是定善。”也就是说,这个韦提希的祈请文中,请释迦牟尼佛给她讲法的这个话里边呢,已经明确了她的意思说,第一个,你教我观于清净业处,就是我要修定。其次又说,请教我思惟正受。两个层面的祈请,都是说我要修定,这是这个意思,“唯是定善”。 “又散善之文,都无请处,但是佛自开。”就是说,散善的这个没有请,韦提希没有发愿去请,是佛自己说的。凭什么这么证明呢?下边有一句,“次下,散善缘中说云,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以下,即是其文。”怎么讲呢,就是说当时释迦牟尼佛回应韦提希的时候,韦提希请法他怎么说呢?他说,“谛观彼国净业成者,我今为汝广说众譬”,就是你既然想修这个定,那我告诉你,一样一样地说,有日观,有水观,有地观,有西方极乐世界,这个西方三圣最庄严妙相,种种这些我都跟你讲,你慢慢就跟着观。 这叫做“净业成者,谛观彼国”。但是后面又加了一句是佛自己加上的,怎么说呢,“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告诉大家,这就是为我们说的,为我们现在准备的这一句,“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后面还有两句话,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修不了定,这辈子定不进去了,也没门了,那怎么办呢?有办法,就是凭散善回向发愿往生,也能够。 那大家可能听了半天说,这说了这么多,今天讲的这些课的意义在哪里呢,为什么要说这些?我们来通的把它总结一下。首先,善导大师明确说,我讲这个《观无量寿经》跟别的法师讲的不同。为什么?“教我思惟”也属于定善,不要搞错了,不要把佛意给用歪曲了。为什么?如果你把这个教我思惟用于散善的话,这个散善他就是被机不广大了,不是说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往生,后面就有弊病。所以第一个他引《华严经》来作为证明,再一个他说韦提希请法请得就明确,她就是请的定善。第三个他明确说我说的这个是散善,是为未来世一切凡夫。 说了一晚上,它的意义在哪里?告诉诸位,就在于引出这个散善是无问自说。记住啊,十二部经典里面就有无问自说,是最殊胜之法。为什么呢?因为一般的人,难以置信,它不在我们常情之中,它这个法就成就得容易到什么程度呢,太出格了,太过分了,过分得没有人买账。所以说,在九品章中呢,才说了凡夫行善,在下品中呢,说到十念一定往生。就要总结这个法,就要告诉我们最后就要明白这个事,它是这样的。得度方式的出现,得度方式怎么样呢,成功高,成功率太高了,高到就是说几乎就是全面覆盖了。下手易,易到谁都行,再坏的人都不嫌弃,都可以,行。 所以大家知道,为什么,善导大师出了一句话,叫“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因为所有的法门都有拣择,都有行和不行,只有净土法门,说只要你愿意就行,就已经慈悲到这份儿上了,可是我们往往容易给它上面设台阶,阻人往生。所以这个讲法,这要命的,真的是,不敢乱讲,就要照着说。所以说了这么一通,最后就是要落脚,就是说释迦牟尼佛无问自说,告诉大家,阿弥陀佛慈悲到什么程度,无条件的接引到什么程度?就到这个程度,“唯说弥陀本愿海”。是难信,虽然是难信,但是,是佛所说的,是佛所证的,佛的愿力,相信有此功德,无问自说此法,那么,愿生西方净土中。就是这样子的一个。 像我们后面会讲到的时候呢,大家就简直是就觉得说,这个十六观里边,你比如说像下品下生里边,就什么样的人,说有的人呢,怎么办呢,他就善法一点都没有,就一辈子就坏事做绝,他天生就要干坏事,那说这样的人还能修学,还能修福,还能成就吗?能呀,他说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就愚痴到这种地步的人,怎么办呢,以恶业故,本来要堕地狱了,而且是到了地狱里边就基本上出不来了,这样的愚痴的人,临命终的时候遇到善知识给他一讲说有净土法门,有极乐世界。 然后,他在这个时候拿到救命稻草了,诶,至心念佛,念念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临命终时,佛就来。就这样,下品下生。下品中生的人,已经怎么样呢,说受个五戒,五戒还持不了,破戒了。那么受个八关斋戒吧,也守不住,一会儿就晚上就吃东西了。就这种人,就这样的人,什么戒都守不了,什么戒都给你破尽了,然后怎么样呢,到常住里面去偷东西,庙里面东西他都敢偷,十方来的东西他都敢偷。 然后人家讲法的时候呢,他就是贪图,就是连哄带骗给人家说佛法,就这种人,怎么办呢?临命终时,地狱火已经烧起来了,那么有人给他赞叹这个阿弥陀佛,诶,说阿弥陀佛多么的厉害,多么的慈悲,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人听了以后,就能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就听到就可以,就这样。 哎呀,所以说,我们说净土法门呀,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是笼而统之的,因为,我们太笼统地说信愿行,大家念佛,念佛嘛,念嘛,好嘛,念。念念,念得有时候说念得,问题是你念到什么时候是个头,才能生呢?你不敢只往上伸着脖子看,你一定要回头说,我现在有可能已经够生了,我只不过念一句,品味再往上增,莲花再往上大,到了极乐世界修行的这个时间再往短缩,即闻佛乘,顿开佛慧,这是最好了,即刻就广度众生,满菩提愿。 就像那个愿文里边说的:“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就普贤十大愿王,就尽在你一念之中。都不要像我们这儿,还说礼敬诸佛,吭哧吭哧地见了庙,进去看到佛像了,才赶紧恭敬地拜。现前就是,礼敬诸佛,就是一切众生都是佛,有情无情皆是佛。那么极特净土法门,净土法界里边,皆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能入这个法,就入了一切众生有情无情同圆种智。 所以,哎呀,我们来听法呀,和会呀,先把见解建立起来。你不要觉得,我这个啰里吧嗦的,大家一会儿觉得又听不懂了,生涩的,特别是居士们。一会儿又觉得有点儿,诶,这讲得好像有点灵气了。大家要知道,就是每次一堂法,只要把你的心能够提到曾经不到之处,你就没有白来。你要知道,他方国土里面的多少菩萨都因为听不到净土法门,都退失信心、道业,这是真的,佛说的。 好,今天我们就到这里,请大家合掌回向。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随喜各位,阿弥陀佛。 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下一页 |
首页 上一页[7] 本页[8] 下一页[9] 尾页[13] [放入我的收藏夹] |
佛经 最新文章 |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欲所牵 |
念佛念经为何要至诚心 |
如何能于诸佛前莲花化生 |
什么叫涅槃?大小乘涅槃有什么差别? |
希望临终没有障碍,就要少吃肉 |
如何面对蚊虫的问题 |
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 |
如何才算初具信愿 |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
为什么要修净业三福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