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佛经 -> 印光大师| ->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 -> 正文阅读 |
[佛经]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第9页] |
印光大师| |
首页 上一页[8] 本页[9] 下一页[10] 尾页[12] [放入我的收藏夹] |
400、戒烟有何妙方? 好甘草(半斤) 川贝母(四两) 杜仲(四两) 用六斤水,将三味药共煮。及至水熬去一半,去渣。用上好红糖一斤,放药水内再熬。少时收膏。 初三日,每一两膏,放烟一钱。二三日,一两膏,放烟八分。三三日六分。四三日四分。五三日二分。以后一两膏,放烟一分。再吃十日八日。吃到一月后,无用加烟,永断根本矣。 又戒烟之人,须具百折不回死不改变之心,方能得其药之实效。若心中了无定戒之念,勿道世间药味不能得益,即神仙亲与仙丹,亦不得益矣。戒烟之士,祈各励志服之,则幸甚。 又乌烟之害,不能尽言。去岁与陈锡周谈及,彼遂言伊昔曾吃烟,其瘾甚大。后得一方,随即断根。因不胜钦佩。今年又来山,因令将其方抄出,以饷同人。然光僻居海岛,不与人交,虽有其方,亦难利人。前者有友人由哈尔滨来,言彼处大开烟禁,了无畏忌。然亦有欲戒无由者,每发忧思。因将此方寄去,祈彼辗转传播,俾有志戒烟者,同得利益。今思阁下有心世道,兼以行医,其交游甚广,信向甚多。倘有此病,欲永断根本而不得其方者,或可以此见赠也。故附寄之。 仙传戒烟绝妙神方(即素称国手之名医,亦不可妄加一味药,倘加一味药,便不灵验矣,至祷至祷。) 好甘草(半斤) 川贝母(四两) 杜仲(四两) 用六斤水,将三味药共煮。及至水熬去一半,去渣。用上好红糖一斤,放药水内再熬。少时收膏。 初三日,每一两膏,放烟一钱。二三日,一两膏,放烟八分。三三日六分。四三日四分。五三日二分。以后一两膏,放烟一分。再吃十日八日。吃到一月后,无用加烟,永断根本矣。 若服膏期内,有别外毛病发作,可将烟多加一分。服一二日即止,仍照原方服膏,再勿多加。此方止病,比吃烟更胜一筹。纵日吃几两烟之大瘾,依此方戒,无不断根,且无别病。屡试屡验,真神方也。 陈锡周先生日吃三四两烟。后得此方,即熬一料服之,药尽瘾断。不但无别毛病,而且身体强健,精神充足。从兹遍告相识,无不药尽瘾断。因与谈及烟之祸害,彼遂说自己戒烟来由,随祈抄出,以医同受此病者。又戒烟之人,须具百折不回死不改变之心,方能得其药之实效。若心中了无定戒之念,勿道世间药味不能得益,即神仙亲与仙丹,亦不得益矣。戒烟之士,祈各励志服之,则幸甚。(《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四第290页 复丁福保居士书十七) 近闻一戒烟妙方。用方:一尺红洋布剪作廿四条。每吃烟前,先以烟签子,插布一头。下放一碗,烧此布条,灰落碗中,用开水冲服,然后吃烟。不待此布条吃完(祈试之),其瘾即断。果灵,则当大为传布以救烟祸。大麻疯,为古今中外不能治好之病,现已有治好之方法矣,《初机先导》后附之,祈详阅。又戒烟方后,治疟疾方灵极。治无不愈有一二三年者,亦可一治即好。亦祈普为一切人说之。(《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三第149页 复李德明居士书二) 401、念佛行人为什么要力戒杀业?为什么说食肉吃素一关实为吾人升沉、天下治乱之本? 诸恶业中,唯杀最重。然则食肉吃素一关,实为吾人升沉、天下治乱之本。故念佛行人,当以戒杀吃素,以此功德,作往生助行。 恶业之中,唯杀最多,唯杀最惨。欲得世道太平,人民安乐,必须大家戒杀护生,吃素念佛,方为根本解决之论。(《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七第872页复沈授人居士书) 诸恶业中,唯杀最重。普天之下,殆无不造杀业之人。即毕生不曾杀生,而日日食肉,即日日杀生。以非杀决无有肉故,以屠者猎者渔者,皆为供给食肉者之所需,而代为之杀。然则食肉吃素一关,实为吾人升沉、天下治乱之本,非细故也。其有自爱其身,兼爱普天人民,欲令长寿安乐,不罹意外灾祸者,当以戒杀吃素,为挽回天灾人祸之第一妙法。(《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六第1278页普劝爱惜物命同用清明素皂以减杀业说) 饮食于人,关系甚大,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故曰食为民天。然天地既为人生种种谷、种种菜、种种果,养人之物,亦良多矣。而以口腹之故,取水陆空行诸物,杀而食之,以图一时之悦口,绝不计及彼等与吾,同禀灵明之性,同赋血肉之躯,同知疼痛苦乐,同知贪生怕死,但以力弗能敌,被我杀而食之,能不怀怨结恨,以图报于未来世乎?试一思之,能不惴惴。忍以一时悦口之故,于未来世,受彼杀戮乎哉?愿云禅师云:“千百年来碗里羹,怨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详味斯言,可以悟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六第1274页味精能挽劫运说) 402、念佛之人如何吃素?为什么切戒在家杀生? 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切戒家中杀生也。若日日杀生,其家便成杀场,不吉祥也。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为六斋。加初一,十八,廿四,廿八,为十斋。遇月小,即尽前一日持之。又正月,五月,九月,为三斋月。宜持长素,作诸功德。)由渐减以至永断,方为合理。虽未断荤,宜买现肉,勿在家中杀生。以家中常愿吉祥,若日日杀生,其家便成杀场。杀场,乃怨鬼聚会之处,其不吉祥也大矣。是宜切戒家中杀生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八第6页一函遍复) 403、熟读《南浔放生池疏》及《文钞》中诸戒杀文字就能戒杀吃素吗? 魏梅荪十年八月间见光,谓不能吃素,光令熟读《南浔放生疏》,至十月则长斋矣。次年,南京开法云放生道场,实梅荪主持之力居多。 有人若一二次读则不可,须读了又读,读了又读方可。或当由浅至深,由粗至细,渐次行之,即可做到戒杀吃素。 民国十年,往扬州,绕道到南京,望王幼农。彼留住一日,因会一未晤面之友刘圆照。圆照请其友魏荪梅来,系翰林,又系富家,故其嗜好独重。彼云我也信佛法,也肯念佛,师《文钞》也看过,就是不能吃素。光云,富贵难学道,然欲吃素,我也有法子。彼云有甚么法子。光云,请将光《南浔放生疏》熟读,决定就能吃素矣。若一二次读则不可,须读了又读,读了又读方可。此十年八月十二日话。至十月彼六十生辰,恐杀生,躲到金山过生日,回来即长斋矣。次年即发心开放生道场。彼不能吃素者一知其所以然,便即直下顿除嗜好。汝友若能熟读此疏及光《文钞》中诸戒杀文字,当亦有所不忍。不但不敢买活的杀,亦将并死者亦不忍下咽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三第140页复念佛居士书二) 世人不肯发心戒杀,每以力不能戒之事作难,此系阻人胜进之邪见。吾人依佛教行,当由浅至深,由粗至细,若最初即以充义至尽之事自拟,便为自贼。又阁下见地甚高,唯于吃素一事,今始清净,而夫人佣妇,皆不能随喜,则其平日开导之事,殆未之行,否则断不能相感格也。魏梅荪十年八月间见光,谓不能吃素,光令熟读《南浔放生疏》,至十月则长斋矣。次年,南京开法云放生道场,实梅荪主持之力居多。邓璞君一家并佣人皆吃素,日三时通到佛堂念佛,烟酒不入其门。方慧渊女士,由其兄寄光《文钞》,遂发心念佛,家中小孩仆婢均吃素。其夫初不甚信,今亦日吃两餐素,夜饭稍用点荤,然家中绝不杀生。彼略通文字之妇,尚有如此化导之力。阁下若志在利益眷属,常与谈说食肉之祸,当可渐渐顺从,决不至长相背戾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三第45页复许止净书) 404、吃素之人可以吃鸡蛋吗? 明理之人,决不以食为是。好食者,巧为辩论,实则自彰其愚。 鸡卵之食否,聚讼已久。然明理之人,决不以食为是。好食者,巧为辩论,实则自彰其愚。何以故,有谓有雄之卵,有生不可食,无雄之卵,不会生雏可食。若如所说,则活物不可食,死物即可食,有是理乎?此种邪见,聪明人多会起,不知皆是为口腹而炫己智,致明理之人所怜悯也。晋支道林博学善辩,与其师论鸡卵之可食否。彼以善辩,其师不能屈。其师没后,现形于前,手持鸡卵,掷地雏出。道林惭谢,师与卵雏俱灭。此晋时所决断者。(佛法初入中国,大小分弘。大乘一切肉均不食,小乘则食三净肉,五净肉。三净者,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己杀。加自死,鸟残。鸟残者,鸟兽所食之余也,为五净也。至梁武帝时,悉依大乘,永废小乘。道林乃高僧,乃依小乘为论耳。)(《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六第634页复真净居士书) 405、吃素之人可以喝牛奶吗?为什么说食肉即是用钱买祸? 牛乳取之于牛,虽不伤生害命,然亦有损于牛,故宜不食。食亦不涉犯戒之咎。 黄豆,豆油,补料最多,宜常服之。早间粥中,宜下磨破之黄豆。平常食油,专用豆油,较比猪油,补力更大。何苦用钱买祸(以食肉欠杀债,故云买祸。)而求补益耶。吃荤之人,若肯吃素,定规会少病强健。以肉食有碍卫生,素食有益卫生故也。 凡学佛人,当依佛言教,何得自立章程?牛乳取之于牛,虽不伤生害命,然亦有损于牛,故宜不食。食亦不涉犯戒之咎。 芥辣椒姜,是辛非荤。何得云俱各辛臭,有似葱韭乎?岂非无事生事,乱说道理乎?芥辣椒姜,是辛非荤,椒、姜、芥,素食人均宜服。辣椒固宜少食,以食多则于人无益故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第1520页复卓智立居士书七) 凡属有知觉者,皆不宜食。虽无知觉,然有生机,如各种蛋,亦不宜食。牛奶食之无碍,然亦系取彼脂膏,补我身体,亦宜勿食。黄豆,豆油,补料最多,宜常服之。早间粥中,宜下磨破之黄豆。平常食油,专用豆油,较比猪油,补力更大。何苦用钱买祸(以食肉欠杀债,故云买祸。)而求补益耶。吃荤之人,若肯吃素,定规会少病强健。以肉食有碍卫生,素食有益卫生故也。虾酱最毒,万不可吃。以做时,系于海边掘一大坑,于五六月间,捞诸虾子,及诸小鱼,倒于坑中。烈日晒之,全坑发滚,臭闻数里。凡蝇、蚁、蛇等,好是味者,皆自投入悉死之。待其发透,用磨磨过,装篓发卖。吃荤之人,当做宝货,可怜可怜。此系一僧,见其做法,为光说之。汝既吃素,纵不能令全家吃素,当令少吃。不可买活物到家中杀,家中日日杀生,便成杀场,大不吉祥。(《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七八第150页复鲍衡士居士书) 406、不能常吃素有何方便方法?动物油及肉汤能食吗? 众生根性不一,能常素,则令其常素。否则,令持十斋、六斋,食肉边菜耳。此乃为不能吃常素之方便法,非实义也。吃素,原为悯彼痛苦,养我仁慈,油(指动物油)与肉,有何分别?肉汤亦当不食。 所言吃素,原为悯彼痛苦,养我仁慈,油与肉,有何分别?肉汤亦当不食。众生根性不一,能常素,则令其常素。否则,令持十斋、六斋,食肉边菜耳。此乃为不能吃常素之方便法,非实义也。汝既以病苦之故,湣念众生之苦,当吃净素,勿以口腹,为心性累。(《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七八第149页复鲍衡士居士书) 407、印祖为什么提倡食素人宜多吃面食?吃素人如何保养? 若欲靠食物滋养,食素人宜多吃麦;食麦之力,大于米力,不止数倍。光吃了面食,则精神健壮,气力充足,音声高大;米则只可饱腹,无此效力。麦比参力尚高数倍,有钱人服参,乃是钱无处用,故作此消耗耳,非真能补人也。 保养之法,第一是寡欲,若不知好歹,任意嫖荡,则死期将至,仙丹亦不灵矣! 先后天衰弱,当以善于保养为事。若欲靠食物滋养,食素人宜多吃麦;食麦之力,大于米力,不止数倍。光吃了面食,则精神健壮,气力充足,音声高大;米则只可饱腹,无此效力。麦比参力尚高数倍,有钱人服参,乃是钱无处用,故作此消耗耳,非真能补人也。 又大磨麻油亦补人,小磨麻油,以炒焦枯了,力道退半,人但知香,实则是焦味耳!莲子、桂圆、红枣、芡实、薏米,皆可滋补,岂必须血肉方能滋补乎?总之,皆不如麦之力大,如不能吃,则兼带着吃,久则自知,亦自好吃矣。吃鸡卵之偈,乃妄人伪造,不可依从。 保养之法,第一是寡欲,若不知好歹,任意嫖荡,则死期将至,仙丹亦不灵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七第885页复蔡契诚居士书一) 408、修净业人为什么要以念佛为主,念经为助行? 《金刚经》,发明净土之处甚少,每日虔诵一遍已够。汝于专精念佛外,可将《净土五经》,川流不息读之。《净土五经》,其功德亦不亚于《金刚经》。 汝喜念《金刚经》,当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即为净土助行。然《净土五经》,其功德亦不亚于《金刚经》。所寄之经书,宜详阅光所作之序,则其大义可以悉知。再息心恭敬读之,则无边利益,自可亲得。(《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七第976页复唐瑞岩居士书一) 《金刚经》,发明净土之处甚少,每日虔诵一遍已够。汝于专精念佛外,可将《净土五经》,川流不息读之。(文钞箐华录) 409、礼诵正课外,可否翻阅经论? 修持须活泼泼。虽死心念佛,稍带翻阅经论,亦非不可。但不可倒置。 修持非钉桩摇橹之行,须活泼泼地。虽死心念佛,稍带翻阅经论,亦非不可。但以主行作稍带,则成无所依倚之修持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二第1935页答念佛居士问) 410、研经与阅经以谁为主?诸佛诸祖为什么主张以念佛为主,以承佛慈力,制伏业力? 未能业消智朗,须以阅为主,研究但略带。否则终日穷年,但事研究,纵令研得如拨云见月、开门见山一样,亦只是口头活计。于身心性命、生死分上,毫无干涉。腊月三十日到来,决定一毫也用不着。以故当以念佛为主,阅经为助。以承佛慈力,制伏业力。 若欲研究义理,或翻阅注疏,当另立一时,唯事研究。当研究时,虽不如阅时之严肃,亦不可全无恭敬,不过比阅时稍舒泰些。未能业消智朗,须以阅为主,研究但略带。否则终日穷年,但事研究,纵令研得如拨云见月、开门见山一样,亦只是口头活计。于身心性命、生死分上,毫无干涉。腊月三十日到来,决定一毫也用不着。若能如上所说阅经,当必业消智朗,三种情见,当归于无何有之乡矣。若不如是阅经,非但三种情见,未必不生,或恐由宿业力,引起邪见,拨无因果,及淫杀盗妄种种烦恼,相继而兴,如火炽然。 而犹以为大乘行人,一切无碍。遂援六祖“心平何劳持戒”之语,而诸戒俱以破而不破为真持矣。甚矣,修行之难得真法也。所以诸佛诸祖,主张净土者,以承佛慈力,制伏业力不能发现耳。当以念佛为主,阅经为助。若法华、楞严、华严、涅槃、金刚、圆觉,或专主一经,或此六经,一一轮阅,皆无不可。而阅之之法,断断不可不依吾说,而苟且从事,致令不思议利益,由肆无忌惮,并分别妄情而失之。岂不哀哉!(《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第178页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411、正确阅经的方法和原则是什么? 若欲作法师,为众宣扬,当先阅经文,次看注疏。若欲随分亲得实益,必须至诚恳切,清净三业,端身正坐,如对圣容,亲聆圆音,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别。从首至尾,一直阅去。无论若文若义,一概不加理会。如是阅经,利根之人,便能悟二空理,证实相法。即根机钝劣,亦可以消除业障,增长福慧。 今人视佛经如故纸,经案上杂物与经乱堆。而手不盥洗,口不漱荡,身或摇摆,足或翘举,甚至放屁抠脚,一切肆无忌惮。令真修实践之佛子见之,唯有黯然神伤,潸焉出涕。 至于阅经,若欲作法师,为众宣扬,当先阅经文,次看注疏。若非精神充足,见解过人,罔不徒劳心力,虚丧岁月。若欲随分亲得实益,必须至诚恳切,清净三业。或先端坐少顷,凝定身心,然后拜佛朗诵,或止默阅。或拜佛后端坐少顷,然后开经。必须端身正坐,如对圣容,亲聆圆音。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别。从首至尾,一直阅去。无论若文若义,一概不加理会。如是阅经,利根之人,便能悟二空理,证实相法。即根机钝劣,亦可以消除业障,增长福慧。六祖谓但看《金刚经》,即能明心见性,即指如此看耳,故名曰但。能如此看,诸大乘经,皆能明心见性,岂独《金刚经》为然。 若一路分别,此一句是甚么义,此一段是甚么义,全属凡情妄想,卜度思量,岂能冥符佛意,圆悟经旨,因兹业障消灭,福慧增崇乎?若知恭敬,犹能少种善根,倘全如老学究之读儒书,将见亵慢之罪,岳耸渊深。以善因而招恶果,即此一辈人也。古人专重听经,以心不能起分别故。如有一人出声诵经,一人于旁,摄心谛听。字字句句,务期分明,其心专注,不敢外缘一切声色。若稍微放纵,便致断绝,文义不能贯通矣。诵者有文可依,心不大摄,亦能诵得清楚。听者唯声是托,一经放纵,便成割裂。若能如此听,比诵者能至诚恭敬之功德等。若诵者恭敬稍疏,则其功德,难与听者相比矣。今人视佛经如故纸,经案上杂物与经乱堆。而手不盥洗,口不漱荡,身或摇摆,足或翘举,甚至放屁抠脚,一切肆无忌惮,而欲阅经获福灭罪,唯欲灭佛法之魔王,为之证明赞叹,谓其活泼圆融,深合大乘不执着之妙道。真修实践之佛子见之,唯有黯然神伤,潸焉出涕。 嗟其魔眷横兴,无可如何耳!智者诵经,豁然大悟,寂尔入定。岂有分别心之所能得哉?一古德写《法华经》,一心专注,遂得念极情亡,至天黑定,尚依旧写。侍者入来,言天黑定了,只么还写,随即伸手不见掌矣。如此阅经,与参禅看话头,持咒念佛,同一专心致志。至于用力之久,自有一旦豁然贯通之益耳。明雪峤信禅师,宁波府城人,目不识丁。中年出家,苦参力究。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其苦行实为人所难能。久之大彻大悟,随口所说,妙契禅机。犹不识字,不能写。久之则识字矣。又久之则手笔纵横,居然一大写家。此诸利益,皆从不分别专精参究中来。阅经者亦当以此为法。此老语录,已入清藏。谭埽庵以名进士,皈依座下,为制道行碑,有一万余言。阅经时,断断不可起分别,自然妄念潜伏,天真发现。(《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第175页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412、看经有哪三种目的和三种方法? 开知见:易明了而契机。作功课:须专一而至诚。种善根:则三藏同而无分彼此。 又看经有为种善根,有为开知见,有为作功课之不同。为种善根,则三藏同,无分彼此。为开知见,则取其易于明了而复契机者。为作功课,则专心受持一种二种,至诚恳切,蓦直看去,解也不分别,不解也不分别,看之久久,即当业消智朗,障尽福崇。(《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七第853页复周智茂居士书七) 413、念佛与阅经读论是什么关系? 念佛之人阅经读论,必先识得净土法门之所以。否则会正助倒置,只可种未来得度之益,决难现生即了生死,预会于诸上善人也。 念佛之人,先要识得净土法门之所以,然后遍阅经论,皆足以为发明净土之义,与切修净土之行。若不知净土之所以然,则一经研穷经教,便以经教之义理为高深,以净土之义理为浅近,而正助倒置,或将净土置之脑后。则只可种未来得度之益,决难现生即了生死,预会于诸上善人也。念佛不昏即散,是以泛泛悠悠之心了事之现象。若能如堕水火、遇盗贼,以急求救援之心念,自无此种毛病。宜分做几期,某时研究,某时持诵。研究不得逾限,否则研究觉得有滋味,便成天研究,不但有妨念佛,或恐用心过度,因兹受伤。所谓翻嫌易简却求难,弄巧成拙深可怜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九第1358页复某居士书) 414、如何拜经?有何功德? 拜经需至诚恭敬。能观则观,否则竭诚致敬,蓦直拜去,亦自功德无量。还可以供经佛前,专一礼阿弥陀佛,为专精一致。 所立拜经规矩,理固无碍。若依事相论之,若笼统通拜,当念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法华会上佛菩萨。拜下想礼经偈云:“真空法性如虚空,常住法宝难思议。我身影现法宝前,一心如法归命礼。”想全经放光,及经中所说佛菩萨,各各放光,照触自身,及法界有情。若逐字礼拜,当念一心顶礼大乘妙法莲华经某字法宝,拜某字则念某字。从如是我闻,至经尽,皆如此念。然观想一法,大非易事。若理路不清,及心识纷乱,或致起诸魔事。但以至诚恭敬为主,能观则观,否则竭诚致敬,蓦直拜去,亦自功德无量。若汝所立章程,对经礼拜,拜下想偈,及拜起念佛观佛,固不若供经佛前,专一礼阿弥陀佛,为专精一致。(《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第68页复高邵麟居士书二) 415、怎样劝亲属念佛?劝时为什么不可强制令行? 劝人念佛修行,固为第一功德。而不劝父母,自己修持,便失真实孝亲之义。故下而妻子兄弟,上而父母祖妣,皆当劝之。一则可悦亲心;二则一人念,未生信心之人,便觉无有兴趣,由多人念,则便觉有兴。劝时不可强制令行,按牛头吃草,万万做不得。 自己改恶修善,一心念佛,凡一切亲故并有缘之人,亦当以此教之。其反对之人,当作怜悯想,不可强制令行,按牛头吃草,万万做不得。若曰我一心念佛,诸事不理,不唯与世法有碍,亦不与佛法相合。素位而行,方为得之。劝人念佛修行,固为第一功德。而不劝父母,自己修持,便失真实孝亲之义。故下而妻子兄弟,上而父母祖妣,皆当劝之。倘不能于家庭委曲方便,令吾亲属,同得不思议即生了脱之益,便为舍本逐末,利疏而不计利亲。其可乎哉?劝人念佛之功,净土书中说者甚多,恐费笔墨,故不详书。(《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第188页复永嘉某居士书六) 汝且莫心高,欲作大通家居士。但一心念佛,并在家于夜间,劝令母与眷属同念。汝知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何不念吾亲已老,敢不多方劝诱,令其同我念佛,并诸眷属皆令念佛。一则可悦亲心;二则一人念,未生信心之人,便觉无有兴趣,由多人念,则便觉有兴。暇时将《净业指南》,及光《文钞》之合于初机者,详细为令母及各眷说之。倘能生信心以生西方,则其孝为何如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七第892页复蔡契诚居士书四) 汝既知净土法门,尚宜与一切人说其利益,令彼修持,况生我之父母乎?为父母回向,固为至理。而不劝父母,自己修持,便失真实孝亲之义。若父母天性与佛相反,当至诚代父母持念回向,消除宿业。久而久之,自会生信修持。诚之所至,金石为开,况父子天性相关,而有不能转移之理乎?(《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八第1062页复马宗道居士书一) 416、为什么说教人念佛功德无量? 聪明不能敌业,富贵岂免轮回。生死到来,一无所靠,唯阿弥陀佛,能为恃怙。惜世人知者甚少,知而真信实念者更少也。故知教人念佛,功德无量。知念佛利益者,皆多生多劫善根所使也。 古语云:聪明不能敌业,富贵岂免轮回。生死到来,一无所靠,唯阿弥陀佛,能为恃怙。惜世人知者甚少,知而真信实念者更少也。通州王铁珊,前清曾作广西藩台。其地土匪甚多,彼设计剿灭,所杀无算。前年得病,合眼即见在黑屋中,其鬼甚众,皆来逼恼,随即惊醒。如是三昼夜,一合眼即见此象。人已困极,奄奄一息。其夫人劝令念佛,随念数十声即睡着,因睡一大觉,而精神渐健,病遂痊愈,即长斋念佛。使此时无人以念佛告之,恐万不能至今日也。故知教人念佛,功德无量。知念佛利益者,皆多生多劫善根所使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376页复包右武居士书二) 编者注: 《龙舒净土文》云:能劝一人修净土,以此善缘,消释罪恶可也,增崇福寿可也,庄严往生功德亦可也,追荐亡者亦可也。然必至诚发心,无不获其功果。况劝一人以上,至五人十人乎。又况使其受劝者,转以相劝,递相继续而不已乎。如是则西方之说,可遍天下,苦海众生,可尽生净土矣。劝人善道,名为法施。此净土法门,为法施之大者。遂超出轮回,非其他法施之比。故其福报不可穷尽。故大慈菩萨劝修西方偈云:“能劝二人修,比自己精进。劝至十余人,福德已无量。如劝百与千,名为真菩萨。又能过万数,即是阿弥陀。”观此则知西方之说者,岂可不广大其心,而使人人共知此道,以积无量福报乎? 417、什么人方便于教人念佛? 吾常谓世间有二种人,最易劝人为善念佛。第一看相者。见好相,令极力修持,保全好相。见坏相,令极力修持,则相当变好。二是行医者。汝行医肯发心利人,实为便利。人当病苦临身,一闻有得安乐法,无不生信心者。大危险症,令彼念佛,并念观音,必可有效。即命尽当死,亦有效。 汝行医肯发心利人,实为便利。人当病苦临身,一闻有得安乐法,无不生信心者。大危险症,令彼念佛,并念观音,必可有效。即命尽当死,亦有效。乃转危为安,始命终也。吾常谓世间有二种人,最易劝人为善念佛。第一看相者。见好相,令极力修持,保全好相。见坏相,令极力修持,则相当变好。医生尚须人请,方好说。看相者,无论何人,一见面,都好说。惜看相者无真本事,只知求利,弄到一生,总是无所成就。可不哀哉!(《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七第977页复唐瑞岩居士书二) 418、凡夫随机利生行菩萨道需要怎样条件? 凡夫随机利生行菩萨道,须悉知净土法门之所以然,及信愿行俱能不被一切知识异说所夺,此后可随分随力行之。 祈且依印光《文钞》所说而行,待其悉知净土法门之所以然,及信愿行俱能不被一切知识异说所夺,此后若有余力,不妨兼研诸大乘经论,以开智识,以为巨集净土之根据。如是则虽是凡夫,可以随机利生,行菩萨道, 419、如何正确处理利人与利己的关系? 利人一事,唯大菩萨方能担荷,降此谁敢说此大话。中下之人,随分随力以行利人之事,乃方可合于修行自利之道。 利人仍属自利。但不可专在外边事迹上做,当以持戒念佛,求生西方为主。遇一切人,上而父母,中而兄弟朋友,下而妻子奴仆,皆以此为导,将谓非自利乎。一灯只一灯,一灯传百千万亿灯,于此一灯,了无所损。孰得孰失,何去何从,岂待问人方了知乎? 学佛必须专以自了为事,然亦须随分随力以作功德。若大力量人,方能彻底放下,彻底提起。中下之人,以无一切作为,遂成懒惰懈怠,则自利也不认真,利人全置度外,流入杨子拔毛不肯利人之弊。故必须二法相辅而行,但专主于自利一边。二林之语,亦不可误会,误会则得罪二林不小。二林之意,乃专主自利,非并随分随力教人修习净土法门全废也。利人一事,唯大菩萨方能担荷,降此谁敢说此大话。中下之人,随分随力以行利人之事,乃方可合于修行自利之道,以修行法门,有六度万行故。自未度脱,利人仍属自利,但不可专在外边事迹上做。 其于对治自心之烦恼习气,置之不讲,则由有外行,内功全荒。反因之生我慢,自以功利为德,则所损多矣。譬如吃饭,须有菜蔬佐助;亦如身体,必用衣冠庄严。何于长途修行了生死之道,但欲一门深入,而尽废余门也?一门深入尽废余门,唯打七时方可。平时若非菩萨再来,断未有不成懈慢之弊者,以凡夫之心,常则生厌故也。天之生物,必须晴雨调停,寒暑更代,方能得其生成造化之实际。使常雨常晴,常寒常暑,则普天之下,了无一物矣。况吾侪心如猿猴,不以种种法对治,而欲彼安于一处,不妄宾士者,甚难甚难。人当自谅其力,不可偏执一法,亦不可漫无统绪。以持戒念佛,求生西方为主。遇一切人,上而父母,中而兄弟朋友,下而妻子奴仆,皆以此为导,将谓非自利乎。一灯只一灯,一灯传百千万亿灯,于此一灯,了无所损。孰得孰失,何去何从,岂待问人方了知乎?(《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400页复周群铮居士书三) 420、礼佛如何用心? 至诚恳切,口称佛号,身礼佛足,必致其如在之诚则可矣。 礼佛仪式,极忙之人,不便特立。但至诚恳切,口称佛号,身礼佛足,必致其如在之诚则可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三第450页复张云雷居士书二) 421、念佛人以世间法为己任有何重要意义? 佛法不离世间法,念佛人以世间法为己任,则基址坚正。又果具真信切愿,当必往生上品。 须知佛法,原不离世间法。凡诸社友,必须各各恪尽己分,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倡妇随,主仁仆忠等。又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杀护生,不餐荤酒,闲邪存诚,克己复礼,自利利他,以为己任。如是则基址坚正,堪受法润,果具真信切愿,当必往生上品。 422、何为自利利人与己立立人?做功德以何种方式为好? 世出世间,无一事不以身为本者。若能以身率物,宏扬佛化,即为自利利人与己立立人也。 做功德当以开人智识为最。 即以身率物,宏扬佛化,唯以自利利他,己立立人为志事。于虚名浮利,略不萦心,于伦理清规,决不违犯,俾凡见者闻者,悉生景仰之心。所谓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世出世间,无一事不以身为本者。本若不立,纵有作为,悉是场面上事。既非真修,必招外侮,反令邪见人据此以谤佛法,自他二利既失,生死大事何了。(《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二第2022页南通金沙区佛教居士林成立宣言) 汝以教员兼弘佛法,宜随分随力,何可强求各界人士之信仰。以身率物,是为根本,若于其中或有侵蚀,人便不生信心矣。外学纵高,真行无有,汝欲兼通,亦徒然耳。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此自利利人己立立人之铁章程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八第1173页复林赞华居士书十) 汝母发愿寄款交光随意作功德,及助印芜钞。依光鄙见,做功德当以开人智识为最。拟以此款任印《观音颂》,普遍施送于远近,俾一切人同知观音大士,为法界众生之恃怙,随类现身,寻声救苦,兼以辅弼弥陀,接引众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三第590页复周孟昆弟书) 423、为什么说凡欲利人,须从自己真实修持为主? 凡欲利人,须从自己真实修持为主。若只口说而不力行,或于伦常,或于朋伍,居心作事有不合宜,则便难感格矣。世出世皆以身为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此言,乃千古不易之圣训。 一超直入如来地,当念圆彰寂照心。 弥陀誓愿宏深,因兹九界同归十方共赞,净土法门广大,故得千经俱闻万论均宣,此二联与归宗二字及序悉有相应处。所言念佛之课,光不能立,此须汝自己按各人及大家之身分而立。如欲取法,净土诸书,印光《文钞》,皆可参考。凡欲利人,须从自己真实修持为主。若只口说而不力行,或于伦常,或于朋伍,居心作事有不合宜,则便难感格矣。世出世皆以身为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此言,乃千古不易之圣训。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此拯邦之根本法轮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三第42页复王拯邦君书) 424、最危险之时世为什么要以念佛为主?做功德要改念《地藏经》吗? 念佛一法,最易得益。以文少而易念,即有人持刀欲杀,亦能念,念即得益。是知最危险之时世,当以念佛为主,何可改向之念佛为念经乎?地藏菩萨救苦心切,然比阿弥陀佛临终接引,令得往生,则又相去悬远。 凡做功德仍以念普佛为事,不必改念《地藏经》。念佛一法,最易得益。以文少而易念,即有人持刀欲杀,亦能念,念即得益。苏州杨鉴庭因于城门向东洋兵鞠躬,心念观音圣号,其人不喜鞠躬,即以刀砍下,(此盖前生怨家,今以破头皮了之。)及至头,则成平的。头皮已破,血流许多,而顶骨一毫莫伤。若非刀转为平,则头已成两块矣。是知最危险之时世,当以念佛为主。彼矜奇竞异者,皆不注重在救苦难,注重在显己之智识高超耳。华严会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其数有无量无边,皆受普贤菩萨教,以十大愿王功德,回向往生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此其人为何如人,此其事为何如事,况我辈值千古未有之刀兵大劫,何可改向之念佛为念经乎?地藏菩萨救苦心切,然比阿弥陀佛临终接引,令得往生,则又相去悬远。固宜婉劝慧甲,仍照旧规为事,易行而利益多多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四第336页复陈慧恭居士书) 425、何为居士?怎样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居士? 居士之名者,居家修道之士也。居士发金刚坚固之心,誓行自他兼利之事。尽伦学儒,尽性学佛。追踪过去先觉,不肯稍涉退屈。是名真佛弟子,是名真大丈夫。是名副其实的之居士。 金沙居士林,已经成立,当于居士之名实事业,一肩担荷。则世返唐虞,人希圣贤,当不久可亲见矣。所言居士之名者,居家修道之士也。实者即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修行世善,以立其基。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普愿自他,同了生死。能如是者,方可不负居士之名。若是入林林友,各发金刚坚固之心,誓行自他兼利之事。尽伦学儒,尽性学佛。追踪过去先觉,不肯稍涉退屈。是名真佛弟子,是名真大丈夫。则居士之名实事业,可以光辉即世,垂裕后昆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二第2022页南通金沙区佛教居士林成立宣言) 426、欲为佛弟子,怎样行持才可不愧佛心之名? 为佛弟子,必须依教奉行。于家庭必须尽孝、尽悌,对朋友必须劝善规过,居心必以诚敬为主,作事必以慎重当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起一念不正心,即是恶,必须洗涤净尽,非谓行之于事,方为恶也。凡属主敬存诚,希圣希贤之念头,即是善,必须扩充令其由中达外,圆满无馁。世之大恶莫过于杀生食肉,若能自由即可断荤,否则心生怜悯勿贪多食。世间大善莫过于自己念佛求生西方,又种种方便劝父母兄弟,妻子眷属,乡党邻里,亲戚朋友及一切有缘者,同念佛求生西方。汝宜量力而行,庶可不愧佛心之名矣。 昨由上海商务印书馆转来汝书,知年当志学,便慕佛道,不胜欣慰。即令商务馆任心白君寄汝《文钞》一包,以便自看,余送有善根者。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以迷而不知,反承此佛性功德力,起贪嗔痴,造杀盗淫,以兹沉沦于三途六道,永不能出。如来湣之,令修戒定慧以断妄起之贪嗔痴。贪嗔痴尽,则可了生脱死,超凡入圣矣。此自力法门,欲于现生了脱者,万不得一。以故令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果能信愿真切,即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较彼仗自力者,其艰易天地悬隔也。汝既欲皈依佛法,为佛弟子,必须依教奉行,方可名实相副。于家庭必须尽孝、尽悌,对朋友必须劝善规过,居心必以诚敬为主,作事必以慎重当先。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起一念不正心,即是恶,必须洗涤净尽。非谓行之于事,方为恶也。凡属主敬存诚,希圣希贤之念头,即是善。必须扩充令其由中达外,圆满无馁。世之大恶莫过于杀生食肉,若能自由即可断荤,否则心生怜悯勿贪多食。世间大善莫过于自己念佛求生西方,又种种方便劝父母兄弟,妻子眷属,乡党邻里,亲戚朋友及一切有缘者,同念佛求生西方。汝宜量力而行,庶可不愧佛心之名矣。寻常皈依必起法名,即以汝名为法名。汝其顾名思义,勉力而为则可不负此一番诚心矣。详看《文钞》,修持之法,悉可了知。不必常常来信,致令彼此烦心。(《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三第39页复佛心居士书) 427、做善事对念佛有没有妨碍? 若能令伴助主,则无妨碍之可云。 念佛人宜修一切善行,然须分出主伴正助。倘主伴倒置,则其利甚少。若能令伴助主,如一人垂拱,百辟布政,何妨碍之可云。(《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二第1955页答俞大锡居士问) 428、如何处理持咒与念佛的关系?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但须主助分明,则助亦归主。具缚凡夫,通身业力,匪仗如来宏誓愿力,决难即生定出轮回,此意不可不知。 至于持咒一法,但可作助行。不可以念佛为兼带,以持咒作正行。夫持咒法门,虽亦不可思议,而凡夫往生,全在信愿真切,与弥陀宏誓大愿感应道交而蒙接引耳。若不知此意,则法法头头,皆不思议,随修何法,皆无不可,便成“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矣。若知自是具缚凡夫,通身业力,匪仗如来宏誓愿力,决难即生定出轮回,方知净土一法,一代时教,皆不能比其力用耳。(《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第137页复永嘉某居士昆季书)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但须主助分明,则助亦归主。若泛泛然无所分别,一目视之,则主亦非主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229页复永嘉某居士书一) 第四章 念佛功课与仪轨、方法 429、念佛一定要有章程吗?念佛为什么不可有急欲见佛之心? 专一念佛,本无定章,可照平常念佛之章程即可。然心中总将一句佛号,持念不令间断。行住坐卧,着衣吃饭,大小便利,均于心中默忆佛号。于七日中,不令起一切杂念,如子忆母,无时或忘。念时固然是念,歇气不念时,心中仍然是念。只求心佛相应,切勿起即欲见佛之心。但求佛号外,无二念而已。若不明理性,急欲见佛,多招魔事,不可不慎。 汝姊欲专一念佛,本无定章。若照平常念佛之章程,则五更起礼佛(多少拜,随己立)毕,念《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或七遍,或二十一遍)毕,即念《赞佛偈》,绕念若干声,然后静坐半点钟,再出声念若干声,即跪念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菩萨,各三称,(若欲礼拜,先拜佛若干拜,九称菩萨,即作九拜。)念《发愿文》,三皈依,此为早时功课。吃早饭毕,静坐一刻,再念佛时,即礼佛三拜,或多拜毕,即念《赞佛偈》,念毕,绕坐皆照前。唯念佛毕,不念发愿长文,但念愿生西方净土中四句即已,礼拜而退。早或二时。午饭后二时。晚课与早课同。夜间再念一次佛,仍照早饭后章程。 念毕发愿,当念莲池新订发愿文,毕,念三皈依。此虽有起有落,然心中总将一句佛号,持念不令间断。行住坐卧,着衣吃饭,大小便利,均于心中默忆佛号。于七日中,不令起一切杂念,如子忆母,无时或忘。念时固然是念,歇气不念时,心中仍然是念。只求心佛相应。(即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中除六字洪名之外,无有一切杂念,故名相应。)切勿起即欲见佛之心。但求佛号外,无二念而已。若不明理性,急欲见佛,多招魔事,不可不慎。亦不可太劳,劳过,则次日便难清爽如法矣。或者每次念佛,皆念《弥陀经》,《往生咒》,但早起发愿,念长发愿文,晚亦如之,余皆念四句即已。或者早起第一次念《弥陀经》,《往生咒》,以后但接续念佛不断,至晚念《发愿文》,三皈依。(《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三第139页复朱仲华居士书二) 430、印光大师每日的功课是怎样的? 光则早晚必按朝暮课诵直念。先则日礼数百拜,近数年来事多,只二时功课。冬则日过百拜,夏则只数十拜。亦只拜释迦,弥陀,净土三经,及诸大乘经,观音、势至、清净海众,尽虚空、遍法界,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一切尊法、一切贤圣僧。 功课各随己意,亦无定章。光则早晚必按朝暮课诵直念。凡起腔唱者,亦作直念,但稍缓点,光绝未学唱念。然在丛林中,只可小声,不得声闻于外,以致惊动别人。先则日礼数百拜,近数年来事多,只二时功课。冬则日过百拜,夏则只数十拜。亦只拜释迦,弥陀,净土三经,及诸大乘经,观音、势至、清净海众,尽虚空、遍法界,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一切尊法、一切贤圣僧。(《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三第114页复许止净居士书) 431、为什么念佛一定要有定课? 订念佛功课,信愿才算坚定。不订念佛功课,信愿未够坚定。 印祖皈依弟子赵茂林至苏州报国寺叩关求见大师。大师询问皈依一两年中“信愿坚定如何”,“念佛功课定否”。并随即开示说:“订念佛功课,信愿才算坚定。不订念佛功课,信愿未够坚定,还得要痛切的用功念佛。”(《印光法师年谱》278页——天地出版社) 432、极闲、极忙和半闲半忙三种功课怎么安排?默念功德一样吗? 各随自己身分而立,不可定执一法。极闲、极忙,既各有法,则半闲半忙者,自可斟酌其间而为修持法则也。 若睡眠及裸露澡浴大小便时,及至秽污不洁之处,只可默念,不宜出声。默念功德一样。 言念佛正行者,各随自己身分而立,不可定执一法。如其身无事累,固当从朝至暮,从暮至朝,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穿衣吃饭,大小便利,一切时、一切处,令此一句洪名圣号,不离心口。若盥漱清净,衣冠整齐,及地方清洁,则或声或默,皆无不可。若睡眠及裸露澡浴大小便时,及至秽污不洁之处,只可默念,不宜出声。默念功德一样,出声便不恭敬。勿谓此等时处,念不得佛。须知此等时处,出不得声耳。又睡若出声,非唯不恭,且致伤气,不可不知。 虽则长时念佛,无有间断,须于晨朝向佛礼拜毕,先念《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毕,即念《赞佛偈》,即“阿弥陀佛身金色”偈。念偈毕,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随即但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或一千声,或五百声,当围绕念。若不便绕,或跪或坐或立皆可。念至将毕,归位跪念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菩萨各三称。然后念《净土文》,发愿回向往生。念《净土文》者,令依文义而发心也,若心不依文而发,则成徒设虚文,不得实益矣。《净土文》毕,念三归依,礼拜而退。此为朝时功课,暮亦如之。若欲多多礼拜者,或在念佛归位之时,则礼若干拜佛外,九称菩萨,即作九礼。礼毕即发愿回向。或在功课念毕礼拜。随己之便,皆无不可。但须恳切至诚,不可潦草粗率。蒲团不可过高,高则便不恭敬。 若或事务多端,略无间暇。当于晨朝盥漱毕,有佛则礼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尽一口气为一念,念至十口气,即念《小净土文》。或但念“愿生西方净土中”四句偈。念毕礼佛三拜而退。若无佛即向西问讯,照上念法而念。此名十念法门,乃宋慈云忏主为王臣政务繁剧,无暇修持者所立也。何以令尽一口气念?以众生心散,又无暇专念,如此念时,借气摄心,心自不散。然须随气长短,不可强使多念,强则伤气。又止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伤气。以散心念佛,难得往生。此法能令心归一处,一心念佛,决定往生。念数虽少,功德颇深。 极闲、极忙,既各有法,则半闲半忙者,自可斟酌其间而为修持法则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第94页 复陈锡周居士书) 433、既不用摆脱资生事业,又能死心塌地信愿念佛,该如何安排? 念佛一法,极易修持,并不用摆脱资生事业。朝暮随各人工夫,立一功课。此外则一切时一切处,均可常念。或声或默,各取其便。又须摄耳谛听,久而久之,心自为一。 观来书知宿有慧根。然只期做大通家,未能死心塌地,实行了生死之要事也。信真愿真,何以念佛不肯常念乎?念佛一法,极易修持,并不用摆脱资生事业。朝暮随各人工夫,立一功课。此外则一切时一切处,均可常念。或声或默,各取其便。又须摄耳谛听(此法妙极。大势至菩萨都摄六根。听则心归一处,名为净念),久而久之,心自为一。今只以少时之念而欲无妄念,何可得乎?(《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三第186页复杜荫南书) 434、在公门(军队)里如何修行?公职人员如何念佛? 公门人修行当须尽己职分,以除暴安良保护人民为志。再加以诵持经咒,信愿念佛,则必蒙佛天护佑。无事则军威远镇,有事则承佛天力,克制敌军,则是护国将军,救世菩萨矣。 完全不必在形迹上论。心地里,岂不能常忆念佛耶?如汝忆母,谁不许汝心中常忆母耶? 所言公门修行,不专指诵经持咒念佛而已。必须尽己职分,除暴安良,并所统之士卒,一一皆以除暴安良保护人民为志,则地方受福,而主将士卒同于冥冥中消除业障,增长福寿矣。若不以此事,以恳切至诚心诫勖士卒,则兵所到处,地方受淫掠之惨,殆有不堪言者,况甚至又有毁烧屋庐,杀人示威者乎。居士果能如此,以至诚心令士卒将地方人民作自己家人想,不使彼受无谓之逼抑苦恼,则其功德大矣。能如是,再加以诵持经咒,信愿念佛,则必蒙佛天护佑。无事则军威远镇,有事则承佛天力,克制敌军,则是护国将军,救世菩萨矣。 汝既在公办事,形迹上,不必示现修持,心地里,岂不能常忆念耶?如汝忆母,谁不许汝心中常忆母耶?汝作此等各妨碍说,完全是在形迹上论,非在心地上论也。现今时局如此危岌,若再不肯心中默念佛,将来之事,究不知其如何解决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八第178页复王心禅居士书) 435、平时修持功课应该怎样确定? 在家居士,功课亦可照禅门朝暮功课做,亦可随自意立。须知所有功课,均以念佛为主,经咒为宾。 修持功课,随机而立,愈简愈妙。若都是久修者,不妨依《禅门日诵》而念。若初心者多,则无论朝暮,均可以念《弥陀经》,《往生咒》,即念佛矣。朝暮如是,日间如是亦可,不念经咒,即以《赞佛偈》起亦可。须知所有功课,均以念佛为主,经咒为宾。知此义,再按林员之身分而定,庶可适宜。(《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九第375页复陈慧新居士书) 在家居士,功课亦可照禅门朝暮功课做,亦可随自意立。如早晚专念《弥陀经》、《往生咒》、念佛,或早则专念《大悲咒》、念佛,晚则念《弥陀经》、《往生咒》、念佛。或有持《金刚经》者亦可。然无论诵何经持何咒,皆须念佛若干声回向,方合修净业之宗旨。(《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323页复周智茂居士书) 436、共修与自修念佛的仪轨有什么不同? 共修,当依日诵中念佛起止仪,庶可通途无碍,彼此适宜。自修,虽可随人自立,然其念诵次第,不可错乱。 所云念佛仪轨,须分同众、独修两种。若同众修,当依日诵中念佛起止仪,庶可通途无碍,彼此适宜。至于独修,虽可随人自立,然其念诵次第,不可错乱。所云放下身心,闭目凝神,念净法界、护身咒,及默想《赞佛偈》,礼佛及三菩萨毕。若诵经,则诵《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毕,然后朗念《赞佛偈》毕,即接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接引导师阿弥陀佛,即唯念南无阿弥陀佛,宜围绕念,或数百声或一千声。末念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三菩萨,然后念《发愿文》,文毕念三自归。是为一期起止。若欲多诵经,多持咒者,当另立一诵经时。若一时并行,当先诵经,次诵咒,次赞佛念佛,次发愿三归,此决定不易之次序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四第210页复丁福保居士书四) 437、什么时候宜默念?什么时候宜出声念? 若终日常念,固宜小声念、金刚念、默念。以朗声常念,必至于伤气。未证法身,必须调停得中,方可唯益无损耳。朗念费力,默持易昏,散持虽亦功德难思,较之摄心净念,何啻天渊。 念佛声默,须视其地其境何如耳。若朗念无碍者,宜于特行念佛仪轨时朗念。然只可听其自然,不可过为大声。过为大声,或致伤气受病。倘所处之境地不宜朗念,则只可小声念,及金刚持。其功德唯在专心致志,音声犹属小焉者耳。除特行念佛外,若终日常念,固宜小声念、金刚念、默念。以朗声常念,必至于伤气。未证法身,必须调停得中,方可唯益无损耳。朗念费力,默持易昏,散持虽亦功德难思,较之摄心净念,何啻天渊。(《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四第212页复丁福保居士书四) 438、闭关专修净业的功课如何做? 闭关专修净业,当以念佛为正行。早课晚课仍照丛林规矩。此外念佛宜从朝至暮,行住坐卧常念。 闭关专修净业,当以念佛为正行。早课仍照常念《楞严》、《大悲》、《十小咒》。如《楞严咒》不熟,不妨日日看本子念,及至熟极,再背念。晚课《弥陀经》,《大忏悔》,《蒙山》,亦须日日常念。此外念佛宜从朝至暮,行住坐卧常念。又立一规矩,朝念一次,未念前拜若干拜。(先拜本师释迦牟尼佛三拜,次拜阿弥陀佛若干拜,再拜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各三拜,再拜常住十方一切诸佛,一切尊法,一切贤圣僧三拜。)念佛或一千声,或多或少,念毕再拜若干拜。午前一次,午后一次。再歇一刻做晚课。初夜念《蒙山》,后念佛若干声,拜若干拜,发愿回向,三皈依后,心中默念佛号养息。卧时只许心中默念,不可出声。出声则伤气,久则成病。虽是睡觉,心仍常存恭敬。只求心不外驰,念念与佛号相应。 若或心起杂念,即时摄心虔念,杂念即灭。切不可瞎打妄想,想得神通,得缘法,得名誉,想兴寺庙。若有此种念头,久久必至着魔。若不与汝说破,恐汝以此为好念头,妄想日日增长,必定着魔无疑。纵令心净妄伏,亦不可心生欢喜,对人自夸。有一分就说有十分,此亦着魔之根。……入关仪式,亦无定章,总以至诚恭敬为主。要在先日礼佛,陈己志愿。当日大殿礼佛,至关房令护关人锁门。门上只贴“不慧明心,发心闭关,专修净业,普为自他,忏除宿咎,增长善根。”作两行写于一纸上,贴于门正中上节。不必学不洞事的人,用三叉封皮写封条,俗鄙之极。日期自择,亦不可请人封关。此种都是摆空架子,光极不以为然。(《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三第23页复明心师书) 439、怎样绕佛? 绕佛乃表示随顺佛意。绕佛不能围佛绕,但在佛前围绕,亦与围佛绕同。又绕佛当如日月之由东,至南,至西,至北,不可由东,至北,至西,至南。以顺绕有功德,逆绕有罪过。 绕佛,当如日月之由东,至南,至西,至北,不可由东,至北,至西,至南。以顺绕有功德,逆绕有罪过。围绕之法,西域最重,与礼拜不相上下,其意便随顺于佛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八第92页复宁德晋居士书) 绕佛不能围佛绕,但在佛前围绕,亦与围佛绕同。(《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四第361页 复宁德晋居士书五) 念佛之法,当先立念偈后念名号,第二声即行围绕。或地方宽则作圆绕,地方窄作直绕。圆绕则从东至南,至西,至北而行。直绕则壁直走向前,又壁直回头。然亦须依由东至南至西至北之规矩以回身,切不可由东至北至西至南,此名逆行有过。(《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四第366页复宁德晋居士书六) 440、念佛方法为什么不可执定一法? 在家人念佛,须称量自己之精神气力,宿昔善根,或大、或小、或金刚、或默,坐立绕跪,皆无不可。若常途通行,宜先绕,次坐,次跪。绕跪皆觉辛苦,宜坐念。坐念若起昏沉,宜绕念,或立念。昏沉去,当复坐念。宜按钟,不宜掐珠,以掐珠难养心故。 念佛之法,何可执定。古人立法,如药肆中俱备药品。吾人用法,须称量自己之精神气力,宿昔善根,或大、或小、或金刚、或默,俱无不可。昏沉,则不妨大声以退昏。散乱,亦然。若常大声,必至受病。勿道普通人,不可常如此,即极强健人,亦不可常如此。一日之中,热则去衣,冷则加衣,何得于念佛了生死一法,死执一定,不取适宜,是尚得谓之知法乎?又有提倡掐珠记数者,此亦有利有弊。利,则一句一掐,不轻放过,则心易归一。弊,则静坐时掐,必致心难安定,久则成病。又人之精神,有种种不一,何可执一法,而不知调停从事乎?凡同众修持,须按大家之精神另定。个人修持,亦须按自己之精神为定。何有死法令人遵守乎?精神用极之后,不是退惰,便是生病。量己力为,则有益无损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九第211页复念西大师书) 在家人不随众,各人念佛,坐立绕跪,皆无不可。但不可执定一法,若执定,则人易劳而心或难得相应。当斟酌其自己之色力及工夫,而取其合宜行之,则有益矣。若常途通行,宜先绕,次坐,次跪。绕跪皆觉辛苦,宜坐念。坐念若起昏沉,宜绕念,或立念。昏沉去,当复坐念。宜按钟,不宜掐珠,以掐珠难养心故。(《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282页复陈慧超居士书) 441、丛林念佛堂的功课是怎么做的? 今丛林念佛堂,皆先念《弥陀经》,经完,念《往生咒》,或三遍或一遍。然后举《赞佛偈》。至偈毕,接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即绕念。须从东至南至西至北绕,此为顺从,为随喜。顺从有功德。 念佛时各随所宜。今丛林念佛堂,皆先念《弥陀经》,经完,念《往生咒》,或三遍或一遍。然后举《赞佛偈》。至偈毕,接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即绕念。须从东至南至西至北绕,此为顺从,为随喜。顺从有功德。西域最重围绕,此方亦与礼拜均行。若从东至北至西至南,则是反绕,有罪过,不可不知。绕念一半,即坐默念,约一刻,又出声念。念毕跪念佛十声,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各三声,然后念发愿文。在家人恐室小难绕,则立跪坐念,皆须按己精神而定,正不必令他人为立法则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三第489页复马契西居士书五) 442、念佛功课的基本次序是什么? 在家人功课可按丛林做功课次序,也可随意自立章程,然不可有几起几落之紊乱无章也。又自己修持,但取诚敬,跪、立、坐、绕,各随其便。若欲如法,诵《弥陀经》宜跪,立诵亦可。 早起洗漱已,至佛前焚香一炷,或三炷,念《香赞》一遍,香云盖菩萨三称。一心顶礼常住十方三宝,(三称三拜,或一称一拜。)一心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一心顶礼阿弥陀佛,一心顶礼观世音菩萨,一心顶礼大势至菩萨,一心顶礼准提菩萨,一心顶礼摩利攴天菩萨,一心顶礼清净大海众菩萨。(各三拜,或一拜)毕,念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即念《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如加准提、摩利等亦可。即接念《赞佛偈》。偈念完,即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随即念南无阿弥陀佛,或数百声,或一千声,宜旋绕念,或绕念半,坐念一半。佛号将完,即归位。佛号完,即跪念观音、势至、准提、清净大海众各三称。念毕即念《发愿文》。文毕即念三皈依。毕即视佛而退。 或可早念大悲、准提、往生、白衣、摩利攴天、六字等咒,各一遍。念完,念《心经》,如课诵中之次序仪式。晚念《弥陀经》,《大忏悔》,念佛等如前。早晚《香赞》不念亦可。丛林中朔望做功课,则先念《香赞》,余日均不念《香赞》。此法乃居士中多有好张罗者所立也。丛林做功课,大家到齐,视佛三拜,即念(早念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念《楞严咒》。晚念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念《弥陀经》。)在家人虽可随意自立章程,然不可有几起几落之紊乱无章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四第374页复宁德晋居士书九) 念佛宜量自己之房屋,地步宽窄。如其能绕(绕行),固宜先绕。或于屋外绕,亦可。绕时亦可舒畅气息。(绕佛乃表示随顺佛意。)不徒表示随顺而已。自己修持,但取诚敬,跪、立、坐、绕,各随其便。若欲如法,诵《弥陀经》宜跪,立诵亦可。至念佛时,则先绕。绕念一半,则坐念。坐念将毕,则跪念十声。再念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各十声,或各三声。庶身心调适,不过劳,不过逸,气畅身适,有益无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八第1053页复马宗道居士书一) 443、行住坐卧念佛有哪些注意事项? 念佛人静坐也须念佛。行住坐卧都可念。行时声默随意,卧时宜心中默念,不宜出声,坐时切不可掐珠,掐珠则神不能定,久则受病。卧时亦然。念时必须心口耳字字句句,历历明明,心自不散,常存正念。不可提神过甚,以致心火上炎。睡时念,宜心中默念。洗澡,或抽解,或至不洁之处,心中默念,亦是一样有功德。 又念时必须心口耳字字句句,历历明明。念得清楚,听得清楚,心自不散。又须心常存正念,不使一切贪嗔痴种种不正之念稍生。若偶生起,即以佛念制令消灭。(《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三第145页复朱智贞居士书二) 念佛时,眼皮须垂下,不可提神过甚,以致心火上炎。或有头顶发痒发痛等毛病,必须调停适中。大声念,不可过于致力,以防受病。掐珠念,能防懈怠,静坐时,切不可掐,掐则指动而心不能定,久必受病。(《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八第26页诫吾乡初发心学佛者书) 念佛人静坐也须念佛,非外道只静坐而已。念佛行住坐卧都可念。行时声默随意,卧时宜心中默念,不宜出声,坐时切不可掐珠,掐珠则神不能定,久则受病。卧时亦然。(《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四第312页复孙艺民居士书) 此外一任行住坐卧,并做一切事,除作文算帐之用心事外,余做一切事,均好念。睡时念,宜心中默念。若衣冠整齐,手口洗漱了,出声念也好,默念、小声念均好。若睡下,或初起,衣冠尚未整齐,或洗澡,或抽解,或至不洁之处,心中默念,亦是一样有功德。若出声念,于仪式不合。譬如小儿念母,一日之中,无时不想念其母也。纵睡眠洗澡抽解之时,岂能令心中完全忘却念佛之事?既记得无碍,则心中默念亦无碍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四第365页复宁德晋居士书六) 444、念佛过于高声或过急过慢有什么害处? 念佛过于高声易心火上炎,或至吐血,以成不治之病。也不可太急,急则伤气,伤气则或致震动。亦不可过慢,过慢气接不住,亦致伤气。 念佛须音声高低适中,缓急合宜。若高声如赶贼之猛烈,始则心火上炎,或至吐血,以成不治之病。须心中念得清楚,口中念得清楚,耳中听得清楚。即默念,亦须常听。以心一起念,即有声相。自己之耳,听自己心中之声,固明明了了也。勿起坏念头,又何有心热如火之恶感乎?(《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四第311页复吴思谦居士书) 平常念佛,决不可过为太急,急则伤气,伤气则或致震动。亦不可过慢,过慢气接不住,亦致伤气。(《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五第452页复杨慎予居士书) 445、怎样一边做事一边念佛? 念佛一事,行住坐卧均可念。若用心事,则不便念。不用心事,一路做事,一路念佛,两不相碍。 念佛一事,行住坐卧均可念。若用心事,则不便念。不用心事,一路做事,一路念佛,两不相碍。岂照应儿女,便不能念佛乎?唯佛前长念,为不便耳。但取心中长念,固不必定在佛前念。早晚宜礼佛念十念。此外则随分随力,皆能念。小儿亦当令常念,以小人无事,终日顽耍,若令念佛,则不知不觉消除恶业,增长善根,是为最有益于身心性命之事。(《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五第526页复谢慧霖居士书六) 446、不忙的人也可以用晨朝十念吗? 亦可。古人多有毕生用晨朝十念法,然后再作正课者,何妨碍之可云。 晨朝十念,忙人决定须用。即闲人能作正课,于正课前,用晨朝十念,亦可。非能作正课,便不可用也。古人多有毕生用晨朝十念法,然后再作正课者,何妨碍之可云。(《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六第726页复陈士牧居士书四) 447、在家念佛人如何闭关专修? 在家闭关专修净业,实为最善。但须至诚恭敬,不得懈怠漫无章程。日间四时或六时念经念佛念《往生咒》,都要心口念得清楚,耳朵听得清楚,不使有一切念头。犹如就要死了,任事通置之度外。 汝欲令慈往生西方,超凡入圣,当竭力供养,至诚顶礼。何可止一香炉,而灯烛时花,一概不用乎?且汝于起首一日礼拜,以后何可不以礼拜为事乎?当于每早礼佛三拜,或多拜。念《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或七遍。念《赞佛偈》毕,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随即绕念)南无阿弥陀佛或一千声,或五百声。然后坐念半点钟。欲拜即在坐毕时拜佛,或二十四拜,或四十八拜。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各三拜。念《发愿文》,或先莲池文,后《发愿偈》。或先偈后文,均可。毕,念三皈依。礼佛三拜退。朝暮各如是。日间定四时,或六时。 但念《赞佛偈》起,念佛与前一样。若一七只一起落,也不以礼拜为事,久则懈怠漫无章程,便难精进。礼拜不须出声,但心里念。绕念当出声,不可音声太大,以免伤气。坐念不昏沉,则默念。昏沉,则朗念。无论念经、念佛、念《往生咒》,都要心口念得清楚,耳朵听得清楚,不使有一切念头。犹如就要死了,任事通置之度外。每顿吃饭,须先供佛,供过再吃。不可吃过饱,饱则昏沉。所言一心,并非专念一句佛号,就会一心。心若肯一,即念经、念咒、礼拜,也是一心。且汝在此七日内,吃饭喝水起坐时,不碍一心。何念经咒礼拜,便碍一心乎?未入关前七日,须与女人另宿。须吃净素。 夜卧不可脱衣,或止脱外衣。靠身衫裤,切不可脱。凡大小便后,须先洗手,务取精洁。凡小孩妇女,概勿令来。便桶当另放一屋,切不可在本屋中放。七日之中,概不会人。即护关之人,亦只说交代事之一二句话,不得随便谈心。既是汝兄护关,彼在外边,亦当念佛。但不宜音声太大耳。(《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七第992页复郁智朗居士书) 448、闭关修净业,为什么不宜于见净境、见佛处着力? 闭关修净业,当于信愿一心处着力。若欲速见净境,则必至宿生怨家为现净境。待其见已,生大欢喜,则魔便入窍,不可救药矣。 闭关修净业,实为最善。但宜于信愿一心处着力,但不宜于见净境见佛处着力。若不善用心,唯欲速见净境,只此妄念固结不解,日深一日,唯此妄念,则必至宿生怨家为现净境。待其见已,生大欢喜,则魔便入窍,不可救药矣。当以此勖而告之。(《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三第33页复传度和尚书) 449、念佛记数的作用是什么?怎么记数? 记数为防懈惰,无懈惰之心不记亦可。印祖记数念佛之法,最能摄心。 念佛记数,是防懈惰。如无懈惰之心,不记亦可。记数也可不用掐珠子。最初当用珠子念一点钟。以后快慢,照此一样,念一刻、半点、一点,均可知其佛数。又《文钞》中记数念佛之法,最能摄心。阅之自知。(《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二第1917页答善熏师问) 上一页123456789101112下一页 |
首页 上一页[8] 本页[9] 下一页[10] 尾页[12] [放入我的收藏夹] |
佛经 最新文章 |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欲所牵 |
念佛念经为何要至诚心 |
如何能于诸佛前莲花化生 |
什么叫涅槃?大小乘涅槃有什么差别? |
希望临终没有障碍,就要少吃肉 |
如何面对蚊虫的问题 |
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 |
如何才算初具信愿 |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
为什么要修净业三福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