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佛经 -> 印光大师| ->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 -> 正文阅读 |
[佛经]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第6页] |
印光大师| |
首页 上一页[5] 本页[6] 下一页[7] 尾页[12] [放入我的收藏夹] |
250、念佛念到极处亦能开悟。纵悟到极处,若无信愿,则断难往生。为什么? 净土宗要,唯信愿行三法而已。若置信愿于度外,纵悟到极处,也断难往生。以故蕅益大师恐人受病,令其直念也。 入道多门,唯净土最为第一。净土宗要,唯信愿行三法而已。莲池之令人参者(即参念佛是谁),以当时宗门甚盛,不如是,或恐人以为异宗,而不肯修,又亦欲引宗门中悉修念佛三昧也。蕅益之不须参究者,以念佛一法不以开悟为事,若求开悟,或置信愿于度外,而念到极处,亦能开悟,不悟亦无所碍。纵悟到极处,若无信愿,则断难往生。以故大师恐人受病,令其直念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三第79页复金慧畅居士书) 251、印祖为什么劝念佛人:凡离信愿说念佛等开示,悉宜置之度外? 以彼系禅宗唯究自心者之方法,非净宗仗佛慈力,以求往生者之轨范也。光之所说,乃宗净宗古德之诚言,非臆见杜撰之偏论。 现今之世,谬乱已极。废经废伦,无可救药。然以道眼观之,是殆催人出此娑婆,生彼极乐之大警策。倘不怀出世之心,则将来之世,直无可为吾父母者。近来研究佛学者,实繁有徒,但天姿高者,每任臆见,偏重理性,不务事修。或以信愿为著相,或以参究为亲切。纵修净业,不依净土法门之宗旨,则致感应道隔,以现生了脱之法,作未来得度之因。令上等天姿,反不如愚夫愚妇,颛蒙念佛,为能得其实益,岂不大可惜哉!阁下既发心念佛,固当依净土宗旨,凡离信愿说念佛等开示,悉宜置之度外。以彼系禅宗唯究自心者之方法,非净宗仗佛慈力,以求往生者之轨范也。光之所说,乃宗净宗古德之诚言,非臆见杜撰之偏论。请熟读《净土十要》,则自可悉知。印光《文钞》文虽浅陋,其于禅净界限,及普通特别法门之所以,佛力自力大小之得失,颇为详悉。倘肯详阅,亦未始绝无裨益。(《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三第89页 致郑鸣之居士书) 252、修净土以哪个发愿文为主? 专修净土者,宜以莲池大师新定净土发愿文为主。此愿文事理周到,了无一义一法之渗漏。 汝既专修净土,宜以莲池大师新定净土发愿文为主。(省庵语录下卷,有此愿文注解,阅之自知其妙。)汝自立四愿,或兼用或不用皆可。以彼愿文,事理周到,了无一义一法之渗漏。彼云法界,则包括无遗。汝云大千,较法界量,奚啻大地一尘,大海一滴?(《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第75页 复高邵麟居士书三) 附:莲池大师发愿文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 我今发愿愿往生,惟愿慈悲哀摄受。 弟子某甲(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我及众生,旷劫至今,迷本净心,纵贪嗔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所结冤业,愿悉消灭。从于今日,立深誓愿:远离恶法,誓不更造;勤修圣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觉;誓度众生。阿弥陀佛以慈悲愿力,当证知我,当哀湣我,当加被我。愿禅观之中,梦寐之际,得见阿弥陀佛金色之身,得历阿弥陀佛宝严之土,得蒙阿弥陀佛甘露灌顶,光明照身,手摩我头,衣覆我体。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长;疾空烦恼,顿破无明;圆觉妙心,廓然开悟;寂光真境,常得现前。至于临欲命终,预知时至;身无一切病苦厄难,心无一切贪恋迷惑;诸根悦豫,正念分明;舍报安详,如入禅定。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诸圣贤众,放光接引,垂手提携。 楼阁幢幡,异香天乐,西方圣境,昭示目前。令诸众生,见者闻者,欢喜感叹,发菩提心。我于尔时,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生极乐国。七宝池内,胜莲华中,华开见佛,见诸菩萨,闻妙法音,获无生忍。于须臾间,承事诸佛,亲蒙授记。得授记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一切功德,皆悉成就。然后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分身无数,遍十方刹。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咸令离染,还得净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如是大愿,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及烦恼,一切无尽,我愿无尽。愿今礼佛、发愿、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法界众生,同圆种智。(莲池大师:《云栖法汇》) 第三章 断疑生信,乘大愿船 253、为什么净土法门应当仰信,不可怀疑? 古人谓净土法门,唯佛与佛乃能究尽。登地菩萨,不能知其少分。我等博地凡夫,即当仰信诸佛诸祖诚言,断不可有一念疑心。 净土法门若信得及,何善如之。若己智有不了,即当仰信诸佛诸祖诚言,断不可有一念疑心。疑则与古佛相背,临终定难感通矣。古人谓净土法门,唯佛与佛乃能究尽。登地菩萨,不能知其少分。夫登地大士,尚不全知,岂可以博地凡夫,妄生臆断乎?(《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第48页 复邓伯诚居士书一) 254、为什么说有真信者必有切愿?没有信愿就不得往生? 今既不发愿,亦岂有信?信愿全无,故不能与弥陀宏誓感应道交。故有真信者,必有切愿。 念佛一法,乃仗佛力出三界、生净土耳。须知去却信愿念佛,与宗家之参究无异。若得往生,则因果不相符契矣。蕅益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乃铁案也。 刀砍不入一段,原无可疑。以阁下将自力他力、禅宗净宗之界限未分,致成一大疑团耳。念佛一法,乃仗佛力出三界、生净土耳。今既不发愿,亦岂有信?(有真信者,必有切愿。)信愿全无,但念佛名,仍属自力。以无信愿,故不能与弥陀宏誓感应道交。若见思惑尽,或可往生。若全未断,及断未净尽,则业根尚在,何能即出轮回?五祖戒、草堂青等,即是确证。须知去却信愿念佛,与宗家之参究无异。若得往生,则因果不相符契矣。蕅益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乃铁案也。经云一心不乱,远承前文依正功德,即是教令生信。近承上文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即是教令发愿。又况下文劝信劝愿,不一而足。阁下截断前文,止执一句,故有不贵发愿之疑。又以无信愿之一心,与有信愿之一心,敌体同观,故有刀砍不入,岂非纯一,何以无愿不得往生之疑。(《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第34页 复濮大凡居士书) 255、为什么要急急讲求信之一法,以期深造其极? 净土一法,因法门广大,而其修法又极简易,被称为难信之法。若能于此法深生信心,虽是具缚凡夫,其种性已超二乘之上。由是言之,信之一法,不可不急急讲求,以期深造其极。 如来知诸众生唯仗自力了脱之难,故于一切法门之外,特开念佛求生净土一门。但能信愿真切,即五逆十恶极重罪人,临命终时,地狱相现,有善知识教以念佛,若能念佛十声,或止数声,或止一声,亦得蒙佛慈力,接引往生。况彼修行世善,不作诸恶者乎?若是精修梵行,禅定力深,则往生品位更高,见佛闻法最速。即大彻大悟,断惑证真之人,亦须回向往生,以期圆证法身,速成佛果。其余法门,小法则大根不须修,大法则小根不能修。唯兹净土一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之则观音、势至、文殊、普贤,不能超出其外,下之则五逆十恶,阿鼻种性,亦可预入其中。使如来不开此法,则末世众生,欲即生了生脱死,便绝无企望矣。然此法门如是广大,而其修法又极简易。由此之故,非宿有净土善根者,便难谛信无疑。 不但凡夫不信,二乘犹多疑之。不但二乘不信,权位菩萨,犹或疑之。唯大乘深位菩萨,方能彻底了当,谛信无疑。能于此法深生信心,虽是具缚凡夫,其种性已超二乘之上。喻如太子堕地,贵压群臣,虽其才德未立,而仗王力故,感如此报。修净土人,亦复如是。由以信愿持佛名号,即能以凡夫心,投佛觉海,故得潜通佛智,暗合道妙也。欲说净土修法,若不略陈诸法仗自力了脱之难,此法仗佛力往生之易,则不是疑法,便是疑自。若有丝毫疑心,则因疑成障,莫道不修,修亦不得究竟实益也。由是言之,信之一法,不可不急急讲求,以期深造其极乎哉?(《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第88页 与陈锡周居士书) 256、净土法门为什么被称为难信之法? 净土法门,为一切法门中之特别法门。心无成见者,则易生信。知为特别法门者,则必极力提倡。将特别法门作普通法门论者,则不但不生信且将辟驳矣。以故名为难信之法。汝能信得及,许汝往生有分。 须知净土法门,乃如来一代所说一切法门中之特别法门。愚夫愚妇心无成见,则易生信。通宗通教者,知为特别法门者,则必极力提倡。通宗通教而以特别法门作普通法门论,则不但不生信且将辟驳矣。以故名为难信之法。故光常曰净土法门,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总持法门。故得九界(六道三乘之九法界)同归,十方共赞,千经俱阐,万论均宣也。汝能信得及,许汝往生有分。(《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三第188页 答陶冶公书) 257、为什么说净土法门唯佛与佛乃能究尽?难信之法怎么信? 净土法门,是以果觉为因心,全体是佛境界。故唯佛与佛,乃能究尽,非彼诸人智所能知故也。我辈凡夫,仰信佛言,依教奉行,自获实益。若得闻此不思议法门,便是多劫深种善根,况信受奉行乎哉。 净土法门者,如来彻底悲心,普度众生之法门也。令彼无力断惑具缚凡夫,信愿持名,现生了脱,与观音、势至同为伴侣。上而至于等觉菩萨,位邻佛果,尚须往生,方成正觉。至顿至圆,彻上彻下,超越一代时教所说一切法门。以故当佛说《弥陀经》时,六方诸佛出广长舌,一音赞叹,称为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又谓我释迦世尊,能为甚难稀有之事。而我世尊,自叙宿因,谓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证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令其闻者,信受奉行,以究竟畅己出世之本怀而已。然此法门,甚深难测。虽经诸佛本师交相劝信,而世之疑者,犹复甚多。不但世智凡情不信,即深通宗教之知识,犹或疑之。不但知识不信,即已证真谛,业尽情空之声闻缘觉,犹或疑之。不但小圣不信,即权位菩萨,犹或疑之。即法身大士,虽能谛信,尚不能穷源彻底。良以此之法门,是以果觉为因心,全体是佛境界。故唯佛与佛,乃能究尽,非彼诸人智所能知故也。我辈凡夫,仰信佛言,依教奉行,自获实益。若得闻此不思议法门,便是多劫深种善根,况信受奉行乎哉。(《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四第799页 重刻龙舒净土文题词并序) 258、为什么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念佛求生净土一法,为佛法中最平常最高深之法门。若非宿具慧根,实难深生正信。若信得及,则一切人天六道具缚凡夫,净土亦总摄无遗矣。 净土法门,为佛法中最平常最高深之法门。若非宿具慧根,实难深生正信。勿道儒者不易生信,即通宗通教之知识,亦每每以宗教之义论判之。致于此令博地凡夫未断烦惑,即于现生了生脱死超凡入圣之不思议法,不但不肯自修,而且不肯教人者,以不知此法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九第1340页 复秦铭光居士书) 古德谓念佛求生净土一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登地菩萨,不能知其少分者,即此是也。则一切上根利器,净土总摄无遗矣。《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则一切人天六道具缚凡夫,净土亦总摄无遗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三第633页 净土决疑论) 259、对于净土法门,自己见解不到,该怎么办? 凡净土经论,当急急研究,依教奉行。不可以己见不到,稍生一念疑心。仰信佛祖诚言,生信发愿,持佛名号,自能蒙佛慈力,接引往生。一得往生,则便超凡入圣,了生脱死。 阁下既知仙劫有数,佛寿无量,当此高年,正宜于念佛法门,专精致力。其余禅教诸法,且从简略。以彼诸法,广大深远,不易研穷。即穷到极处,尚须归宗净土法门,方能 究竟了办。凡净土经论,当急急研究,依教奉行。不可以己见不到,稍生一念疑心。仰信佛祖诚言,生信发愿,持佛名号,自能蒙佛慈力,接引往生。一得往生,则便超凡入圣,了生脱死,长侍弥陀,参随海众。当即彻证无生,速登补处矣。回视成仙而为天帝所辖,殆天渊相隔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285页 复郦隐叟书) 260、佛说净土法门难信是指什么难信? 以仗自力通途法门之义,疑仗佛力特别法门之益,而不肯信受。佛说难信,盖即指此。 须知净土法门,乃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不可以与通途法门并论。若不明此义,以仗自力通途法门之义,疑仗佛力特别法门之益,而不肯信受,则其失大矣。佛说难信,盖即指此。若无此执,则谁不信受奉行焉。(《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六第1084页 阿弥陀经白话解释序) 261、修行净土为什么不必问他人之效验? 以佛祖诚言可凭故。若问他人效验,便是信佛言未极,而以人言为定,便是偷心,便不济事。 至于修行净土,有决定不疑之理,何必要问他人之效验。纵举世之人,皆无效验,亦不生一念疑心,以佛祖诚言可凭故。若问他人效验,便是信佛言未极,而以人言为定,便是偷心,便不济事。英烈汉子,断不至舍佛言而取信人言。自己中心无主,专欲以效验人言为前途导师,可不哀哉。(《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229页 复永嘉某居士书一) 262、判断往生的标准是什么? 念佛人平时有真信切愿,无一不得往生。何以故?以信愿感佛,佛以慈悲摄受,感应道交,必能仗佛慈力,带业往生。又何须问彼见佛与否,方可断判也。 念佛人平时有真信切愿,无一不得往生。况福峻临终正念昭彰,作问讯顶礼等相,而死后身体柔软洁净,颜貌如生,又何必以彼工夫浅为疑乎?夫弥陀愿王,十念尚度,况彼精进修持,已二三年,又有何疑。世有种人,志意下劣,虽常念佛,不求往生,唯欲求人天福报,此种人纵毕世修行,只得来生之痴福而已。有正信者,自己以信愿感佛,佛以慈悲摄受,感应道交,必能仗佛慈力,带业往生。又何须问彼见佛与否,方可断判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三第567页 复郁智朗居士书) 263、念佛未能心中清净,也能得往生吗? 只要信愿真切,虽未能心中清净,亦得往生。何以故?以心中有佛为能感,故致弥陀即能应耳。 念佛之法,重在信愿。信愿真切,虽未能心中清净,亦得往生。何以故?以心中有佛为能感,故致弥陀即能应耳。如江海中水,未能了无动相,但无狂风巨浪,则中天明月,即得了了影现矣。感应道交,如母子相忆。彼专重自力,不仗佛力者,由于不知此义故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三第546页 复黄涵之居士书三) 264、念佛没有境界和瑞相能否往生? 心与佛相应,有真信愿,决定往生。 问,修行有得好境界者,或梦到西方,或面见弥陀,或闻异香,或见莲花。湘省王季果居士常有见到。乃念佛十年,并无瑞相发现,设临终亦如此,岂非难到极乐?究竟可否听其自然,不生希望? 答,但求心与佛合,不须致力于见境界。心与佛相应,有真信愿,决定往生。心若希求境界,或未相应,有境界现,或致着魔。(《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二第1953页 答俞大锡居士问) 265、为什么无论业力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仗佛慈力,不计业力大小,唯以真信切愿,念阿弥陀佛名号,即得与佛感应道交,故蒙佛慈接引往生西方。阁下若信此话得及,则生也得大利益,死也得大利益。 阁下既相信光,当依光所说,方有实益。否则虽有信心,但作种未来之善根而已。吾人在生死轮回中久经长劫,所造恶业,无量无边。若仗自己修持之力,欲得灭尽烦恼惑业,以了生脱死,其难愈于登天。若能信佛所说之净土法门,以真信切愿,念阿弥陀佛名号,求生西方,无论业力大、业力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譬如一颗沙子,入水即沉,纵有数千万斤石,装于大火轮船中,即可不沉而运于他处,以随意使用也。 石喻众生之业力深重,大火轮喻弥陀之慈力广大。若不念佛,仗自己修持之力,欲了生死,须到业尽情空地位方可。否则纵令烦恼惑业断得只有一丝毫,亦不能了,喻如极小之沙子,亦必沉于水中,决不能自己出于水外。阁下但生信心,念佛求生西方,不可再起别种念头。果能如是,寿未尽则速得痊愈,以专一志诚念佛功德,便能灭除宿世恶业,犹如杲日既出,霜雪即化。寿已尽则即能往生,以心无异念,即得与佛感应道交,故蒙佛慈接引往生也。阁下若信此话得及,则生也得大利益,死也得大利益。(《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三第619页 复裘佩卿居士书二) 266、“我业重,恐怕不能往生”,这种想法对吗? 不对。往生西方,万不可卑劣自居,谓我业重,恐不能生。若作此想念,则决定不能生矣。 若不念佛求生西方,纵生到至极尊贵之非非想天,天福一尽,仍复轮回六道。若具志诚恳切念佛,纵将堕阿鼻地狱,尚能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万不可卑劣自居,谓我业重,恐不能生。若作此想念,则决定不能生矣。何也?以心无真信切愿,无由感佛故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三第620页 复裘佩卿居士书二) 267、有人害怕自己工夫浅薄,业力深厚不能往生,错在哪里? 五逆十恶将堕地狱,遇善知识教以念佛,尚得往生。吾人虽有罪业,虽少工夫,较彼五逆十恶,当复高超多多矣。何可自暴自弃,以致失此无上利益也。 亦有愚人,知见狭劣。谓己工夫浅薄,业力深厚,何能即生。不知众生心性,与佛无二。五逆十恶,将堕地狱,遇善知识,教以念佛。或满十声,或止数声,随即命终,尚得往生。观经所说,何可不信。彼尚往生,况吾人虽有罪业,虽少工夫,较彼五逆十恶,十声数声,当复高超多多矣。何可自暴自弃,以致失此无上利益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五第962页 乐清虹桥净土堂序) 往生全仗信愿真切。若先有怕不能往生之疑,则不能往生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六第791页 复倪慧表居士书) 268、极重罪人若能一念回光,志心念佛,也能带业往生吗? 佛视众生,犹如一子,于善顺者固能慈育,于恶逆者倍生怜湣。子若回心向亲,亲必垂慈摄受。 又以佛慈广大,专以度生为事。一念回光,即蒙摄受。所谓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也。 毕世修行者,固然如是。即五逆十恶极重罪人,临命终时,地狱相现,若能志心念佛,即得蒙佛接引。良以佛视众生,犹如一子,于善顺者固能慈育,于恶逆者倍生怜湣。子若回心向亲,亲必垂慈摄受。又复众生心性,与佛无二,由迷背故,起惑造业,锢蔽本心,不能彰显。倘能一念回光,直同云开月现。性本不失,月属固有,故得历劫情尘,一念顿断,喻如千年暗室,一灯即明。此实一代时教最妙之法,上圣下凡共由之路。遍透九界之机宜,极畅如来之本怀。猗欤懿哉!何可得而思议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六第1134页 陕西南五台山大觉岩西林茅篷专修净业缘起记) 即五逆十恶之流,临终能生大惭愧,生大怖畏,志心念佛数声随即命终者,亦得决定往生。以佛慈广大,专以度生为事。一念回光,即蒙摄受。所谓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三第435页 复岳仙峤居士书) 269、欲生净土为何不可存“但求不堕恶道即已”之念? 此念不可萌于心,形于口与笔。若有此念,便不得往生。 至汝先说但求不堕恶道即已,此言千万不可萌于心,形于口与笔。若有此念,便不得往生。往生全仗决定信愿,存此念,即无决定求生之心。有决定不生之心,其害非小。净土宗旨已失,何能得净土真实利益?至于化三一心念佛,誓生极乐,能生不生,皆不作念,至不生亦善,即是远离疑虑之心,乃学宗教家之说大话。汝若是法身大士,则此语方为实义。然法身大士欲利益凡夫,亦不可说此话。若是博地凡夫,又求生西方,说此话,则是胡说巴道,自误误人,害岂有极? 千万不可依从,依之则往生无分。凡夫往生,全仗至心切念,彼一切付之无念,则何能感应道交者。其感应道交者,全由至诚恳切之决定念。证无念者,则可说此话,未证无念说此话,皆成东坡临终之误。可不哀哉,可不痛哉!至云莫谓研究起信,并可随力堪任广读三藏十二部,此话与上智之人说,即为契理契机之良言,对中下人,即有氾滥无所指南之过咎。谈何容易!试问汝与化三,是此根性否?宗门教人,看一句无义味语,净土教人,专持佛号者,以约则易于得力,博则难于得益故也。即教家虽曰讲演非博不可,然亦须有专业,方为实修。(《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七第852页 复周智茂居士书七) 270、凡夫的狂妄、愚痴二病表现在哪里?如何对治? 狂妄者,谓我本是佛,何须念佛;心净则土净,何须求生净土。愚痴者,谓我系凡夫,何敢妄想了生脱死,超凡入圣。不知自己一念心性,与佛无二无别。 故令生信发愿,念佛求生西方,庶可亲证此本具佛性。倘不求生西方,但求消灾,及不失人身,犹如以无价之摩尼宝珠,换取一根糖吃。其人之愚痴可怜,不识好歹为最第一矣。 一切凡夫,具有二病。一则狂妄,二则愚痴。狂妄者,谓我本是佛,何须念佛;心净则土净,何须求生净土。此系执理而废事。其弊至拨无因果,坏乱佛法,疑误众生。此人必堕阿鼻地狱,永无出期。以善因而招恶果,诚可怜悯。愚痴者,谓我系凡夫,何敢妄想了生脱死,超凡入圣。不知自己一念心性,与佛无二无别。但以烦恼惑业障蔽,故令即心本具之佛性功德,不能显现。譬如大宝铜镜,经劫蒙尘,智者知是宝镜,愚人认做废物。佛悯众生迷昧自心,教令念佛求生西方者,以最爱惜众生之本有佛性,恐其永远迷失,故令生信发愿,念佛求生西方,庶可亲证此本具佛性。倘不求生西方,但求消灾,及不失人身,犹如以无价之摩尼宝珠,换取一根糖吃。其人之愚痴可怜,不识好歹为最第一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八第1199页 复智正居士书三) 271、崔母以五六年工夫就能往生有何依据? 崔母五六年来,日夕系念。临终不起爱恋,密默念佛,竖手示敬,端坐而逝,即此数端,便是往生之相,况没后全身已冷,顶门犹热,及至入殓,面貌如生,征于经论,谓顶圣眼天生之说,其往生又何疑焉。 或曰,每见载籍,毕世修持,定慧力深,宗说兼通,解行相应者,多有生死不了,仍复受生。何崔母以五六年工夫,竟得往生,了生死耶?有何证据,而知其决定往生耶。答曰,子未知了生死有自力佛力之所以也。一切法门,皆仗自力,净土法门,全仗佛力。仗自力,非见思净尽,无由出离生死。仗佛力,若信愿真切,即可带业往生。譬如渡海,一由自浮,一由乘舟。到岸虽同,其难易安危,奚啻天渊悬殊也。《观无量寿佛经》示三种净业正因,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此十一事,或有一二,加以信愿念佛,悉得往生,况崔母之将及全备者乎。又五逆十恶众生,临终地狱相现,有善知识教令念佛,或至十声,或止数声,直下命终,亦得仗佛慈力,往生下下品中。况崔母五六年来,日夕系念。临终不起爱恋,密默念佛,竖手示敬,端坐而逝,即此数端,便是往生之相,况没后全身已冷,顶门犹热,及至入殓,面貌如生,征于经论,谓顶圣眼天生之说,其往生又何疑焉。(《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七第1346页 崔母孙夫人往生传发隐) 272、有信愿,但未得一心不乱,能够往生吗? 果具真信、切愿,虽未到一心不乱,亦可仗佛慈力往生。 须知往生净土,全仗信、愿。有信、愿,即未得三昧、未得一心不乱,亦可往生。且莫只以一心不乱,及得念佛三昧为志事,不复以信、愿、净念为事。(都摄六根而念,为净念。念佛时,常听自己念佛音声,即是都摄六根之下手处。切须注意。)或恐志大言大,未得实益。由不注重信愿,不能与佛感应道交,仍在此五浊恶世中,做苦众生耳。(《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九第288页 复郁智朗居士书) 然念佛一法,注重在信、愿、行三法。只知念而不生信、发愿,纵得一心,也未必得往生。果具真信、切愿,虽未到一心不乱,亦可仗佛慈力往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八第142页 复习怀辛居士书) 273、不识字的人念佛也能往生吗? 往生不在识字不识字,只在有信愿与无信愿。有信愿,决定往生,无信愿,决不得往生。 往生不在识字不识字,只在有信愿与无信愿。有信愿,决定往生,无信愿,决不得往生。汝母经咒不能念,当劝令一心念佛。宜吃长素,切勿以血肉供亲为行孝也,此系不知佛法人之迷信。吾人既知食彼之肉,将来亦当以身命还,则此之行孝,直是令亲生生世世受人屠宰也。此孝,乃害亲于生生世世之孝,可不哀哉。(《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九第305页 复智乐居士书) 274、四十八愿中有唯除五逆之句,《观经》下下品中又许五逆往生,是否互相冲突? 四十八愿,系约平时说。《观经》下下品,乃约临终说。由时事不同,故摄否有异。 至于《无量寿经》乃至十念,咸皆摄受,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者,此约平时说,非约临终说。以其既有五逆之极重罪,又加以邪见深重,诽谤正法,谓佛所说超凡入圣,了生脱死,及念佛往生之法,皆是诓骗愚夫愚妇奉彼教之根据,实无其事。由有此极大罪障,纵或有一念十念之善根,由无极惭愧极信仰之心,故不能往生也。《观经》下下品,乃约临终阿鼻地狱相现时说。虽不说诽谤正法,而其既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必不能不谤正法。若绝无谤法之事,何得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乎?每有作此无谤法,彼有谤法解者,亦极有理。但既不谤法,何又行三种大逆乎?是知四十八愿,系约平时说。《观经》下下品,是约已见地狱至极之苦相说。其人恐怖不可言宣,一闻佛名,哀求救护,了无余念,唯有求佛救度之念。虽是乍闻乍念,然已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故虽十念,或止一念,亦得蒙佛慈力,接引往生也。四十八愿,系约平时说。《观经》下下品,乃约临终说。由时事不同,故摄否有异。谓为冲突,则成凿死卯子汉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第482页 复善觉大师书) 275、盲聋喑哑之人,念佛可以往生吗? 喑者无声,哑者不会说话,但能心中默念,亦可现生亲得念佛三昧,临终直登九品。何可云此等人不得往生? 凡有心者,皆堪作佛。何得谓盲聋喑哑不得往生?佛说八难中有盲聋喑哑,谓其难以入道而已。果能专精念佛,虽聋子不能听经,及善知识开示,瞎子不能看经,究有何碍?暗者无声,哑者不会说话,但能心中默念,亦可现生亲得念佛三昧,临终直登九品。何可云此等人不得往生?至于残废缺手缺脚者,与此盲聋喑哑者同。此之说话,盖是误会往生论偈之所致也。偈云“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乃是说西方极乐世界,是大乘善根人所生之世界,绝无有可以讥毁可以厌嫌之名字耳。下即列出讥嫌之名数种,即女人、六根不具足之人,及声闻缘觉之二乘人。故曰:“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乃谓西方无有女人,与六根不完足人及小乘人。(西方虽有小乘人名字,然皆属发大乘心者,绝无不发大心之声闻缘觉人耳。)非指此世界之修行者说。无智慧人,认做此等人不得生西方,其错大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三第39页 复宗灵法师书) 276、以前做过种种恶事,现在念佛能够往生吗? 佛视众生犹如亲生儿女,儿女不依父母之教,父母无可奈何。众生若肯改过迁善念佛,佛决定于彼临终亲垂接引也。 若其人未发心念佛前,曾作诸恶,今既念佛生大惭愧,痛改前非,则亦可决定往生。佛视众生犹如亲生儿女,儿女不依父母之教,父母无可奈何。众生若肯改过迁善念佛,佛决定于彼临终亲垂接引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六第692页 复郑琴樵居士书) 277、吃荤的人能念佛吗? 吃肉即无慈悲之心,此语乃为汝真实修行者说。若泛泛悠悠之人,虽不吃素,亦可念佛。 按理宜净素。虽势难即净,但宜少食。即食,亦当存一怜悯度脱之心。非吃荤人念不得佛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八第1051页 复马宗道居士书一) 佛以慈悲为本,汝既吃肉,即无慈悲之心,此语乃为汝真实修行者说。若泛泛悠悠之人,虽不吃素,亦可念佛。非吃荤者,就念不得佛,不可不知。(《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七第869页 复陈莲英女居士书) 278、念佛功夫不得力能否往生? 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何得妄说闲谈。 问,念佛自知不得力,欲加课非但无力,且无时间。如长此以往,恐生西少把握,而此志又决计欲生,究用何法,能万分可靠? 答,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何得妄说闲谈,不以古人所说者为指南。(《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二第1956页 答俞大锡居士问) 问,念佛时心多散乱,或说是年龄关系,如年老心散,不能收束,则老年人决不能往生矣。究竟是否由于年龄,抑功夫未到家之故? 答,汝之不一心,由于心无正见。无正见,故无真信切愿。有真信切愿,未能一心,亦可往生。无真信切愿,纵能一心,亦难往生。以往生由仗佛力故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二第1957页 答俞大锡居士问) 279、为什么坚持早晚十念也能往生? 若至心发愿,早晚十念念佛,亦能往生。 或有公私众务,了无少暇,须于早晚十念念佛,至心发愿,亦能往生。以阿弥陀佛曾有愿云,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故十念念佛,亦得往生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四第653页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 280、为什么临终闻法念佛也能往生? 由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十念称名因缘,平素不念佛人,临终善友开示,一心念佛,或止念上十声即命终,亦得往生。 念佛之人,若是一心念佛,不念世间家业儿女,决定可以蒙佛慈力,接引往生。无论修持久近,乃至临终始得善友开示,一心念佛,或止念上十声即命终,亦得往生。以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云,若有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求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由此因缘,平素不念佛人,临终善友开示,大家助念,亦可往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二第2037页 一切念佛人往生及不往生之证据) 281、五逆十恶之流临终十念与平常十念有何不同?谤法之人也能带业往生? 此之十念,比平常十念,其猛切有天渊相殊之势,故得往生也。以地狱极苦所逼,其一闻佛名,乃以全副精神为之称念。除此念外,绝无他念。 谤法之人知曾谤法,后知改悔,则得往生。譬如病愈,即是好人。归降,即是顺民也。若谓谤法之人,后纵改悔,亦不得往生,便完全失却修持准绳。是知儒佛皆以改过迁善,以期希圣希贤,断惑证真为事也。世人不善会其意,徒执其文,自生障碍。 五逆十恶之流,临终能生大惭愧,生大怖畏,至心念佛数声,随即命终者,亦得往生。以佛慈广大,专以度生为事。一念回光,即蒙摄受。所谓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三第435页 复岳仙峤居士书) 四十八愿中,十念称名,即得往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此约平时说。以五逆罪大,谤法不信,此种罪障,岂悠悠泛泛之修持所能灭乎。《观经》五逆十恶,将欲命终,地狱相现,有善知识(此不论僧俗男女,但能教彼念佛者,即名善知识。)教以念佛,或止十声,或不及十声,直下命终,亦得仗佛慈力,带业往生。此之十念,比平常十念,其猛切有天渊相殊之势,故得往生也。以地狱极苦所逼,其一闻佛名,乃以全副精神为之称念。 除此念外,绝无他念。虽非亲证一心不乱,然其心毕竟了无异念。当此之时,绝无有三心二意,疑信相参之心相,故不言及谤法。即平素谤法之人,亦必如堕水火以求救援,何暇生疑起谤耶?《往生论》谓谤法者,决定不生。以既谤正法,自无正信,何能往生?此极劝人生正信耳。若先曾谤法,后知改悔,则得往生。譬如病愈,即是好人。归降,即是顺民也。若谓谤法之人,后纵改悔,亦不得往生,便完全失却修持准绳。与儒教尚不合,况佛以一切众生同具佛性,皆当成佛乎。《书》云:“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是知儒佛皆以改过迁善,以期希圣希贤,断惑证真为事也。世人不善会其意,徒执其文,自生障碍。(《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九第1320页 复陈薪儒居士书) 282、博地凡夫障深慧浅,念佛为什么能往生? 全仗佛力。 须知十方佛土,必须到此念佛地位,方可往生。博地凡夫障深慧浅,善根微薄,寿命短促,欲仗自力竖出三界,譬如沙子一粒,入水即沉。若以数万斤大石装于船中,石虽重大,因有船载,可以不沉。可见自力佛力之难易。念佛法门,全仗佛力。欲了生死,即须念佛,横超三界,接引往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五第481页 复周志诚居士书二) 283、念佛往生有实验证明吗? 看《净土圣贤录》。 至于念佛实验,岂不能折伏科学者谗口。汝何不看《净土圣贤录》,是诸人之临终实验,何不许人谈。而今之谈佛者,又何必舍此种实验,而徒叹束手。真是怀抱夜明珠,徒自恨黑暗。可不哀哉!(《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七第903页 复蔡契诚居士书九) 284、为什么说求生西方,比求来生做人容易? 人一生中所造罪业,不知多少。无量劫来所造罪业,更是无量无边。宿业若现,三途恶道,定规难逃。想再做人,千难万难。求生西方,仗佛力加被,宿世恶业容易消。纵未能消尽,以佛力故,不致偿报。今幸遇净土法门,当生信发愿,求生西方,则不负佛恩。 又汝既皈依佛法念佛,当依佛教而行。佛教你求生西方,你偏不肯求生西方,偏要求来生。你今活了几十年,不知经过多少回刀兵水旱饥馑疾疫等灾。若未遇佛法,且复皈依为佛弟子,偏偏不信佛的话,任自己的愚见,胡思乱想,想来生还做人。你要晓得来生做人,比临终往生还难。何以故,人一生中所造罪业,不知多少。别的罪有无且勿论,从小吃肉杀生之罪,实在多得了不得。要发大慈悲心,求生西方,待见佛得道后,度脱此等众生,则仗佛慈力,即可不偿此债。若求来生,则无大道心,纵修行的工夫好,其功德有限。以系凡夫人我心做出来,故莫有大功德。况汝从无量劫来,不知造到多少罪业。宿业若现,三途恶道,定规难逃,想再做人,千难万难。是故说求生西方,比求来生做人尚容易。以仗佛力加被故,宿世恶业容易消。纵未能消尽,以佛力故,不致偿报。(《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八第1200页 复智正居士之母书) 285、为什么说求来生不求往生的人是世间罪人之中之罪人? 求来生不求往生,乃是邪执谬见。乃是破坏佛法之邪见,及引一切人起邪执谬见。其罪极大极重。以其心与佛相反,复能误一切人故也。 佛言世间有二罪人,一是破戒,二是破见。破戒之罪尚轻,破见之罪甚重。何谓破见,即如汝所说,求来生不求往生,乃是邪执谬见。乃是破坏佛法之邪见,及引一切人起邪执谬见。其罪极大极重。以其心与佛相反,复能误一切人故也。我说这些话,汝且莫当造谣言骗汝。我要是骗汝,当有所为。我不为名利势力,平白骗汝一素不相识,只见一面之老太婆,岂不成了痴子呆子了么?因为汝想念相信我,以我为师。汝子对你说,你不信。 教我对你说,要你现生就要了生脱死,永离世间一切苦,常享极乐一切乐。汝要知好歹。我如此与你说,你要不听,还照自己愚痴心相,即为忘恩负义。不要说辜负了佛的度众生恩,并辜负了我这一番不惜精神与汝说这许多话的苦心了。你要发起决定求生西方心,又要教儿女媳妇孙子及亲戚朋友,同皆发决定现生即生西方心。则教人之功德,辅助自己修心之功德,临命终时,即蒙阿弥陀佛亲垂接引你登九品莲台之最上品矣。我若骗你,便是佛骗人。何以故,我乃依佛之意与汝说故。佛岂有骗人之理乎?汝宜尽舍从前之下劣知见心,则定规得生西方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八第1201页 复智正居士之母书) 286、临终所见之佛是什么佛? 临终见佛,乃自心所感之佛,不得只归于自心,而谓无佛来迎之事。 问,有云见佛者,乃心佛,非西方佛。若然,则往生时,心佛现前乎,抑弥陀佛来接耶? 答,临终见佛,乃自心所感之佛,不得只归于自心,而谓无佛来迎之事。(《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二第927页 答曲天翔居士问二十七则) 287、为什么念佛时间不长的人也能往生? 佛之念众生,甚于众生之念佛。须知往生西方,全仗佛力。倘有真信切愿,十念尚能往生。固不须论修持之久暂也。 或以后生小子,念佛未久,何以便得往生。须知往生西方,全仗佛力。倘有真信切愿,十念尚能往生,况荷生从事净业,已有年余乎。《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第十八愿云:“若有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第十九愿云:“若有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第二十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由此三愿观之,知佛之念众生,甚于众生之念佛。 凡临终人,果具信愿念佛求生之诚,又得眷属诫勖助念之力,于斯佛正垂慈接引之时,若无顽冥无知眷属破坏,决定可以仗佛慈力,带业往生,固不须论修持之久暂也。十念尚生,况年余乎?况眷属众僧之相助乎?如人堕海,忽遇救船。有相助者,则上船,有相破者,仍堕海。生死存亡,只在瞬息间耳。于此上船一助一破既不疑,又何于助念破坏生疑乎?于此生疑,即不信佛言。纵修持力深,亦难往生。何以故,以有此疑情,便与佛不相应故。既与佛不相应,则何能承佛慈力乎?凡修净业者,必须深明此义,则不负佛恩,不虚己愿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四第395页 沈荷生生西决疑) 288、对念佛往生不生一念疑惑之心,有何殊胜利益? 果能生死心切,对念佛往生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 张善和,张钟馗,临终地狱相现,念佛数声,即亲见佛来接引往生。如是利益,一代时教,百千万亿法门之所无者。吾常曰,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者,此之谓也。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第54页 复邓伯诚居士书二) 289、念佛人怎么做才可以保证决定往生? 《梦东语录》,《弥陀要解》,死心依从。常阅《净土三经》,及十要等。仰信佛祖诚言,的生真信、发切愿,以至诚恭敬,持佛名号。虽在暗室屋漏,如对佛天。克己复礼,慎独存诚,不效近世通人,了无拘束,肆无忌惮之派。光虽生死凡夫,敢为阁下保任即生便可俯谢娑婆,高预海会,亲为弥陀弟子、大士良朋矣。 若欲即俗修真,以有限光阴,兼营世事,又期即生定了生死者,则光不妨以闻于古人者,转以告阁下也。梦东云,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此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此一段开示,精切之极,当熟读之。而《梦东语录》,通皆词理周到,的为净宗指南。再进而求之,则蕅益老人《弥陀要解》,实为千古绝无而仅有之良导。倘能于此二书,死心依从,则即无暇研究一切经论,但常阅《净土三经》,及十要等。仰信佛祖诚言,的生真信、发切愿,以至诚恭敬,持佛名号。虽在暗室屋漏,如对佛天。克己复礼,慎独存诚,不效近世通人,了无拘束,肆无忌惮之派。光虽生死凡夫,敢为阁下保任即生便可俯谢娑婆,高预海会,亲为弥陀弟子、大士良朋矣。如于净土一法,不能死尽偷心,决志修持,于主敬存诚,克己复礼等,犹欲以不执着,为疏散放逸作遮护之巧符,则其所得之利益,固非光劣知劣见所得而知也。余则光芜钞中已备言之,故不多渎。(《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294页复尤弘如居士书) 第四章 所有修持,回向西方 290、回向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回向净土为唯一不二之最妙法? 回向有三种义:一、回向真如实际,心心契合。二、回向佛果菩提,念念圆满。三、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回向之法虽不一,然必以回向净土,为唯一不二之最妙法。 回向者,以己所修念诵种种各功德,若任所作,则随得各种之人天福报。今将所作功德得人天福报之因,回转归向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作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以至将来究竟成佛之果,不使直得人天之福而已。用一回字,便见其有决定不随世情之意。用一向字,便见其有决定冀望出世之方。所谓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也。所作功德,人天因也,回而向涅槃之果。所作功德,生灭事也,回而向不生不灭之实相妙理。所作功德,原属自行,回而向法界一切众生。即发愿立誓,决定所趋之名词耳。 有三种义:一、回向真如实际,心心契合。此即回事向理之义。二、回向佛果菩提,念念圆满。此即回因向果之义。三、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此即回自向他之义。回向之义,大矣哉!回向之法虽不一,然必以回向净土,为唯一不二之最妙法。以其余大愿,不生净土,每难成就,若生净土,无愿不成。以此之故,凡一切所作功德,即别有所期,亦必须又复回向净土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七第837页 复愚僧居士书) 每日功课回向,一一当与法界众生。若此功课为此,彼功课为彼,亦非不可。然必又有普回向之愿,方为与三种回向相合。三种回向者,一回向真如实际,心心契合。二、回向佛果菩提,念念圆满。三、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392页 复永嘉某居士书九) 291、回向与菩提心是什么关系? 凡发菩提心,誓愿度生之人,所有修持功德,均以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回向西方,则其利大矣。世间无知之人,事事为己,虽修妙行,感果卑劣矣。 然须发菩提心,誓愿度生,所有修持功德,均以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回向,则如火加油,如苗得雨。既与一切众生深结法缘,速能成就自己大乘胜行。若不知此义,则是凡夫、二乘自利之见,虽修妙行,感果卑劣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200页 与徐福贤女士书) 须知无论诵经持咒,均以恭敬至诚为主。均以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回向西方,则其利大矣。世间无知之人,事事为己,则其利益随心力而下劣矣。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其灯光明了无减损。若不相燃,其光亦不增大与久。回向时当知此意,不但为自己父母恩人如是,即怨家亦如是。方能上契佛心,下结众缘而解众怨。(《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五第452页 复杨慎予居士书) 汝父母之不信,乃宿根浅耳。当以己之持诵功德,全体至心为亲回向,何得只限三遍大悲咒?汝且莫说为亲回向,自己便无有分,汝能真实为亲回向,比但持诵不为亲回向,功德更为殊胜。所以佛门凡有礼诵等事,悉皆普为法界回向,况生我之父母乎?譬如一灯,燃百千万亿无量无边灯,此之本灯,犹复如是。若不燃,一灯又有何增益乎哉?况大菩提心之生发,固非世间灯光之所能喻,不过取其片义而已。(《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六第720页 复陈士牧居士书二) 292、回向有什么功德和利益? 凡诵经、持咒、念佛、作诸功德,以能为一切众生回向,即与佛菩提誓愿相合,功德则无量无边。若只为己一人念,则心量狭小,功德亦狭小矣。 譬如一灯,只一灯之明。若肯转燃,则百千万亿无量无数灯,其明盖不可喻矣,而本灯固无所损也。世人不知此义,故止知自私自利,不愿人得其益。 佛所以教人,凡诵经、持咒、念佛、作诸功德,皆为法界众生回向。平时尚为无干涉之法界众生回向,况母殁而不至心为母念佛乎?以能为一切众生回向,即与佛菩提誓愿相合,如一滴水,投于大海,即与大海同其深广。如未到海,则勿道一滴,即长江大河,固与大海天地悬殊也。是知凡施 于亲,及一切人者,皆属自培自福耳。知此义,有孝心者,孝心更加增长,无孝心者,亦当发起孝心。(《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三第594页 复周孟昆弟书) 念佛当发志诚心,深信心,回向发愿心。(谓以己念佛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悉皆往生西方。)若有此心,功德无量。若只为己一人念,则心量狭小,功德亦狭小矣。譬如一灯,只一灯之明。若肯转燃,则百千万亿无量无数灯,其明盖不可喻矣,而本灯固无所损也。世人不知此义,故止知自私自利,不愿人得其益。(《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九第1245页 复章道生居士书一) 293、不回向也能获大益吗? 不能。以凡夫无正念回向之力,则所修俱归人天福报。 悟正谓不回向,亦能获大益,此语欠妥。以凡夫无正念回向之力,则所修俱归人天福报。不回向,令久亡父母获益超度,唯得道圣人则可。悟正之语,混凡圣为一概,不可依从。依之则勿道不得往生,即人天福报,亦不稳妥。以无感不能仗佛力,但任己修持,比诚感者相去悬远。(《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六第740页 复陈士牧居士书九) 294、回向与信愿是什么关系? 回向即信愿之发于口者。其心中但具愿生之念,即是常时回向。 念佛回向,不可偏废。回向即信愿之发于口者。然回向只宜于夜课毕,及日中念佛诵经毕后行之。念佛当从朝至暮不间断,其心中但具愿生之念,即是常时回向。若夫依仪诵文回向,固不得常常如是。(《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第160页 复永嘉某居士书四) 295、为什么一切修持都要回向西方? 一切修持皆回向往生,方合修净业之宗旨。不可唯以念佛回向西方,其余功德,另去回向世间福报,则念不归一,便难往生。 又举凡礼拜读诵大乘经典,及作一切于世于人有益之事,悉皆以此回向西方。不可唯以念佛回向西方,其余功德,另去回向世间福报,则念不归一,便难往生。须知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如长寿无病,家门清泰,子孙发达,诸缘如意,万事吉祥等。) 若求世间福报,不肯回向往生,则所得世间福报,反为下劣。而心不专一,往生便难决定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第97页 复陈锡周居士书) 念《法华经》,也须要以此功德回向西方,则与念佛功德无异。若不回向西方,则是自分其心,念不归一,临终便难定得往生。此实最要之一着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五第514页 复周伯遒居士书廿一) 无论诵何经持何咒,皆须念佛若干声回向,方合修净业之宗旨。(《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323页 复周智茂居士书) 296、念佛求生净土是否消极? 信愿念佛求生净土者,世间摩尼宝珠也! 世人虚生浪死,修净土者,了生脱死。在世间所作所为,皆敦行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但以厌离娑婆,即加之以消极,此真所谓竞买千担假,不买一担真也。于无实际者之事生贪着,反以为积极,于纲常伦理身心性命上用工夫,反以为消极。吾愿世人,通如此消极,则娑婆世界,当转成清净佛国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三第204页 复湘阴黄颂平居士书) 297、为什么念佛人有求来生福报之念便无往生之分? 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为了现生了生死的,若求来生人天福报,即是违背佛教。如将一颗举世无价之宝珠,换取一根糖吃,岂不可惜。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而生死未了,福愈大则业愈大,再一来生,难免堕于地狱、饿鬼、畜生之三恶道中。若欲再复人身、再遇净土即生了脱之法门,难如登天矣。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为了现生了生死的,若求来生人天福报,即是违背佛教。如将一颗举世无价之宝珠,换取一根糖吃,岂不可惜。愚人念佛,不求生西方,求来生人天福报,与此无异。(《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八第4页 一函遍复) 第五章 念阿弥陀佛与兼念观音 298、念阿弥陀佛可以兼念观音吗? 弥陀、观音,同是一事。光以末劫苦重,观音悲深,故每令人兼念,以期速获慈护也。然念佛亦非无感通,而念佛亦非不可兼念观音也。专兼均可,佛亦曾令人念,故知了无妨碍也。 至于念佛也好,念观音也好,何必多此一种闲计较。光以末劫苦重,观音悲深,故每令人兼念,以期速获慈护也。然念佛亦非无感通,而念佛亦非不可兼念观音也。专兼均可,佛亦曾令人念,故知了无妨碍也。 弥陀、观音,同是一事。而观音悲深愿重,故当兼念,以期速得感通也。所有闲议论,均用不着。古人云,遵其所闻,行其所知。此二句,乃真实修持之高抬贵手也。观音乃过去古佛,为弥陀辅弼,念观音求生西方,亦可如愿,有何不可。念观音、地藏、弥陀等功德之校量,乃令人发决定念佛心,不可有游移之念而已。若死执其语,不会其意,则成佛怨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第433页复念佛居士书) 299、印祖为什么劝修净业人除念佛外兼念观音? 一心念佛,无事不办。而观音慈悲寻声救苦,当此极苦之时,令念观音,较彼令念佛,尤易生信。以佛之威神,人多不知。 未发心人即令专念,以彼志在蒙大士覆被而消灾祸耳。待其信心已生,则便再以念佛为主,念观音为助。 一心念佛,无事不办。而观音慈悲寻声救苦,当此极苦之时,令念观音,较彼令念佛,尤易生信。以佛之威神,人多不知。经中于救苦救难之事,绝少发挥。观音救苦救难之事,则大乘经中屡屡发挥。……下等人(乃下等智识)以经中未曾说及,或不生信,故令念观音也。汝何可以佛与菩萨果位神通等较量乎?须知观音与我世界有大因缘,乃于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号正法明。但以慈悲心重,不离寂光(乃佛住处),垂形九界,以行救济耳。况示迹为阿弥陀佛法王子。如民众欲求皇帝恩泽,即向太子求耳。念观音发愿求生西方,亦可满愿。以弥陀观音同一度生之事,非有二义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四第388页 复宁德晋居士书十八) 前收据函已知。兹接月刊并放生报告,俱悉。观音圣号,乃现今之大恃怙,当劝一切人念。若修净业者,念佛之外专念。未发心人即令专念,以彼志在蒙大士覆被而消灾祸耳。待其信心已生,则便再以念佛为主,念观音为助。然念观音求生西方,亦可如愿耳。(《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五第507页 复周伯遒居士书十五) 300、世人千万,灾难频生,观音菩萨仅是一人,何能一时各随其人而救护之耶?即能救护,亦不胜其劳矣? 殊不知并非观音处处去救,乃众生心中之观音救之耳。 是知无尽法界,无量众生,咸在菩萨寂照心中,故得云布慈门,波腾悲海,有感即赴,无愿不从也。 沪战时,闸北房舍,多成灰烬,独余皈依弟子夏馨培之寓所,未曾波及。盖当战事剧烈时,彼全家同念观世音圣号。且最奇异者,战事起后第七日,渠一家人,始由十九路军救出。及战停归家,室中诸物,一无所失。非菩萨之佑护,何能如是?渠供职新闻报馆已数十年,夫妻均茹素念佛甚虔。是知观音菩萨,大慈大悲,遇有灾难,一称圣号,定蒙救护也。或曰,世人千万,灾难频生,观音菩萨仅是一人,何能一时各随其人而救护之耶?即能救护,亦不胜其劳矣。殊不知并非观音处处去救,乃众生心中之观音救之耳。(《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第1613页 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 观音大士,于无量劫,久成佛道。为度众生,不离寂光,现菩萨身。又复普应群机,垂形六道,以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无作妙力,寻声救苦,度脱群萌,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直同月印千江,春育万卉。虽则了无计虑,而复毫不差殊。良由彻证唯心,圆彰自性,悲运同体,慈起无缘,即众生之念以为心,尽法界之境以为量。是知无尽法界,无量众生,咸在菩萨寂照心中,故得云布慈门,波腾悲海,有感即赴,无愿不从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七第1463页 南五台山圆光寺观音菩萨示迹之记) 上一页123456789101112下一页 |
首页 上一页[5] 本页[6] 下一页[7] 尾页[12] [放入我的收藏夹] |
佛经 最新文章 |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欲所牵 |
念佛念经为何要至诚心 |
如何能于诸佛前莲花化生 |
什么叫涅槃?大小乘涅槃有什么差别? |
希望临终没有障碍,就要少吃肉 |
如何面对蚊虫的问题 |
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 |
如何才算初具信愿 |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
为什么要修净业三福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