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佛经 -> 证严法师| -> 证严法师《净因三要》 -> 正文阅读 |
[佛经]证严法师《净因三要》[第2页] |
证严法师|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3] [放入我的收藏夹] |
三.慈心不杀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爱护、尊重一切生命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由前面篇章,我们知道修「净因」的第一要,除了「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外,学佛者还必须学习佛陀的慈悲心——「慈心不杀」。因为一切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凡是有情生命皆怕死,自己如此,众生也是一样。所以我们发菩提心,就是要有恻隐心;恻隐心就是仁心、爱心、怜悯心。有了仁心、爱心就不会去伤害众生生命,并懂得以怜悯心去爱护众生,同时长养我们的慈悲心。佛教尤其讲慈悲,慈悲也就是大爱,它包含一切。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意思就是我们的爱及心量应该包含天地万物、一切生灵;不管是人类或动物的生命,我们都要爱护和尊重。 世上刀兵劫源自口腹欲 佛陀的弟子曾问佛陀:「为什么天下会有战争呢?什么时候才能刀兵息止?天下何时得太平呢?」佛陀回答:「你们若想知道什么时候天下太平,先去听听屠门夜半之声吧!只有屠门不再传出凌厉的哀嚎声时,刀兵之劫才能平息!」 因为以前杀猪都在半夜,不知大家是否听过猪被宰杀时的尖叫声?可能现在听不到这种声音了!现在都采用电动杀猪,将猪赶进屠宰场,一直到作业完毕,连肚肠等内脏都清除干净,根本不需人力。 然而从医学、科学上发现,很多疾病都是从肉类细菌所传染。报纸和电视新闻中也曾报导过,台湾曾因牛只供应不足,从国外进口牛只,但在检疫时,却发现都是带菌病牛,既不能杀来食用,也不能继续饲养以免传染,只好想办法将病牛消灭的烧毁,不但肉不能吃。连细菌都要烧灭。 这是检疫外国进口牛只时,发现带有病菌的情形。而台湾饲养的猪、牛、鸡、鸭有没有病菌呢?答案是一样的。所以,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最好不要食用。这也是一种恻隐之心,孟子说:「见其生不忍见其死」,它活蹦乱跳时,根本不忍心看它被杀、见它横尸;「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孟子经过屠宰场时,听到猪被杀时发出哀嚎声,那天绝对不敢吃猪肉!这就是孟子的仁,他的恻隐之心。 杀生是件非常残酷的事,不论牛,羊、鸡、鸭或是鱼、虾、螃蟹,被人捕捉捆绑即将宰杀时,它们知道将受力刀割火烹之苦,心中的那种恐惧,真是难以言喻啊!而利刃割身之际,更是痛苦至极!人类为满足口腹之欲,以残酷不仁的手段残害众生性命,使众生血流成河;而它们与人类一样具有灵性,既被杀,必含怨,有怨必有报,因果轮回,冤冤相报即化为刀兵之劫,致使人类自相残杀。所以,天下的战乱灾厄如何平息呢? 我们是学佛者,应该具有慈悲的心念,更何况众生常轮回于六道中,说不定餐桌上的猪、鸡、鸭……,就是我们过去生中的父母眷属,我们何忍为了口腹之欲而大食其肉呢? 所以不忍食众生肉即是持五戒,也就是爱心的发挥。五戒是佛弟子必须遵守的五种戒法,如果初学者认为很难持守,其中的「杀」与「酒」戒要先受持。「十重易犯,且持不杀一门。」「十善」也是学佛者要遵行的十重善法,若认为很难做到,最好先持不杀,以培养我们的慈悲心,一个人有慈悲心自然就会有善念。 总之,持守不杀戒即是请佛住世、请转法轮;若能以「不杀」为基础建立十善业,培养慈悲善念,正法即能久住。 爱护、尊重一切生命 放生的意义 「仁」是爱的意思,「爱」就是护生,付出爱心保护生灵,而不是刻意求仁,让别人说我有慈悲仁念,这不是真正的仁。 佛陀教我们「护生」,并不是无谓的放生。放生是「见之而不忍杀之」,所以「放其一条生路」,能同情贫苦的众生,付出爱心帮助他们,同时启发、阐扬人性良善的一面,这样才是正确的护生与放生。 曾经有位弟子的先生往生,我知道她家境清苦,再三交代她:人既已往生,除了要节哀顺变,最重要是要虔诚念佛以慰亡灵,仪式尽量隆重俭省,不要铺张浪费,要多为生者着想!她依照我的话去做,不断地念佛,而丧葬费也很俭省。 但是,后来她不知又听信哪位人士之言,花一万元为亡夫「放生」!她的经济困苦,这些钱对她的家计和孩子的学费应该帮助很大,或者对社会上许多贫病众生帮助很大,可是她却将这笔钱购买鱼鸟放生,这种作法真是颠倒啊! 放生并非坏事,但必须选择正确方式,并非去购买商人刻意捕捉来供人「放生」的动物,因为这样等于间接鼓励商人「捕捉」的行为,反而残害了那些动物。所以我们要分辨清楚真正的护生、放生的意义,同时懂得如何去利济众生、爱护生灵,尊重一切生命,如此才不致于盲从、偏差,这才是我们要学习的正确佛法。 爱惜生命,即是孝顺父母 生命是平等的,不分贫富、健康或缺陷。只要是生命,都值得尊重。 然而,有些人身体健康却不懂得尊重、爱惜自己的生命。 最近社会上时常听闻有些年轻人动不动就自杀、跳楼,我也接到不少有关自杀念头的个案。是不是现在的社会太富裕了,年轻人追求的理想太高了,所求不得而乱了自心,以致于糊涂地发生了悲剧。 我常说,我们要尊重生命,除了尊重一切的生命,也要尊重自己的生命;如果不知道尊重、爱惜自己的生命,轻易的就以「自杀」来伤害自己,殊不知自杀所犯的罪比杀人罪业还重!因为我们的身体是来自父精母血结合而成,父母生我、养我、育我、哺我,花了不少精神,所以我们不可任意毁伤自己的身体。自杀不但是杀生,而且还背负了「不孝」之罪。 自杀所犯的罪业有三: 一、造杀业之罪。 二、犯不孝罪,杀害父母所赐的身体。 三、犯遗弃父母、丈夫(或妻子)、子女之罪。 死,是带着今生所做的业,开始另一段生命,并不是就此一了百了。所以,自杀而死的人,如果业报未尽,来世仍会继续受苦! 我们既然来到世间,就要珍惜生命的「使用权」,勇于面对现实,不可轻易放弃自己,任何身病、心病都要勇于化解,不可逃避。 孔子的弟子曾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答道:「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最关心的是子女身体的疾病,不让父母操心烦恼就是孝顺。想想,「杀害生命」就已是造杀业了;更何况「自杀」又加上毁伤父母的心,真是罪上加罪! 人身难得,有了人身的良能就必须为社会付出,不管多大的苦也要忍耐!愈是奋斗出来的人生越有价值,如果动不动就为情、为名、为利寻死,真是太不尊重生命了,也抹煞掉自己的良能。 人生的「乐」与「苦」皆视心念而异,能知足就会知福;以感恩心为人群付出,就能欢喜自在。总之,要尊重自己的生命良能,把握分秒尽力付出,以大勇大爱来突破心灵困境! 仁心爱物而仁着 做人以仁爱为自己的本分,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爱心,对有生命、有气息的众生,我们应该付出爱心,更要尊重其生命。一如与我们生命共同体的地球,它也和我们一样需要健康、需要呼吸,地球的呼吸仰赖于树木,因为树木能吐新纳垢、过滤空气中的浊气,转化清新的氧气供给人类吸收;所以为了人类健康,就必须好好照顾地球、保护山林,维持地球的良能。 最近我在杂志上看到一桩令人欣慰的真人实事,这是一个大自然「起死回生」的故事—— 在南部嘉义地区有个农场,它的农地因为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得土地呈现一片死寂,感觉不到任何的生命迹象。因为如果不使用农药会引来更多的虫害,这些虫害就会影响周围农作的生长,而招来邻地农夫的抗议。 所以,这位学佛的农场经营者从前一任的经营者手中接手后十分困扰,眼见不使用农药的蔬菜被虫子吃得一塌糊涂,所有的辛苦全都泡汤,内心真是矛盾和懊恼!但是他的师父告诫:「唯有坚持不杀的理念,业才有转变的机会。」每当他对虫子啃蚀蔬菜的瞋恨心生起时,师父的话就在耳际响起;心渐渐平静下来,他用大悲水灌溉蔬菜,并试着以平等心、爱心去对待虫子,代他们皈依、祈求、回向,无形中消弭了自己与虫子对立的心。就这样,虫害情形减少了,种的菜也有所改善。 才半年,小小的农地恢复了生机。首先出现的是蚜虫,慢慢的又有了瓢虫、蚂蚁,不久又见草螟蛉、蜘蛛,最后布谷鸟、麻雀、白头翁都跑来作客,田蛙也在菜园呱呱呱,六百多坪的农场鸟叫虫鸣,花香、菜香,生气盎然!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又在这土地上重新活跃。 这一切的转变,令这位学佛者对佛法更具信心,对师父的大悲心更加赞叹!也令附近的农夫加入这种「有机」农作的耕种行列。 世间万物皆有生命,也各有良能。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惜天地间的一花、一草、一木。 除了有生命者,甚至连一切无生命的物质,我们都要有一分爱心,小如你周遭身边的随身用品,大如公共场合的公物,因为你爱惜物品,自然动作轻柔,能用心地好好维持它的寿命;例如开门、关门这件事,在公共场所出入的门很容易损坏,为什么?因为大家没有好好的使用它。如果人人在日常生活中,皆抱持着「手在动作时,心就在手上」的态度,轻轻开关门户,自然能维持它的使用度,善加发挥它的功能。 所以,在平常时日我们就应该学习培养对人、对物的爱心与仁念,如果对一切无生命的物质都能轻柔细心,更何况是对人呢?若能如此,你就是仁者,不需要求仁而得仁,仁心自然显著! 四.修十善业 三皈五戒是学佛根基 十善是为人的根本 三皈五戒是学佛根基 珍惜得以听闻佛法的福缘 世间的苦难灾厄,总是诉说不尽啊!透过传播媒体,我们知道——有的国家经年战乱,人命如草芥;有的国家旱潦连年,饥馑困顿;或是突遭灾变,人民生命、财产毁于片刻之间。相较之下,台湾地区可说是丰衣足食、物质不缺。 所以,希望大家在爱护尊重一切生命同时,也能够知福、惜福——珍惜生于富足国度并得以听闻佛法的福缘,赶紧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直往成佛目标迈进,令过去所种的福因开花结果,绵延不尽。 人生多苦,众生皆受业力牵引,迷茫流转。我们既发菩提心,就要及时依照佛陀教理了彻人生之苦,抛开欲念、贪爱、瞋恨、疑惑、愚痴等等使觉性迷乱的因素,力行菩萨道,堪忍世间的苦难及折磨,为众生付出,藉人与事的磨练来洗炼心地。 修菩萨行,须先「皈依三宝」——佛、法、僧;次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渐修「十种善法」——身三善法、口四善法、意三善法;圆满「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 首先,谈谈皈依三宝与持守五戒的意义。 一心皈依佛、法、僧 要做一个真正的佛弟子,必须精勤持戒,而持戒之前须先皈依三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的「皈」字是两个字组合而成,一字是反,一字是白。「反」是「返」的古字,两者意义相通;「白」代表清净、光明、善良。「依」是依靠的意思。所以「皈依」就是舍弃过去不正确的观念和不正当的行为,一心依靠佛、法、僧,诚恳勤勉地修习善法,回归人人本具的清净佛性。 为什么每位佛弟子都应该皈依佛、法、僧呢?因为——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是了彻宇宙究竟真理的大觉者,他所宣说的教法,能作为我们身心的依靠;我们只要依照佛陀的教导来修练心性,遵循佛陀所定的戒规,就能启发本具的佛性,具足大慈悲与大智慧。所以,佛陀是我们身心所皈依的人。 虽然佛陀已经离开人间两千多年,但是他所开示的教法仍然留传于人间;只要我们衷心信受,就等于佛陀亲自教导我们。这就是皈依法。 佛陀的教法精深,一般在家学佛者为了生活忙忙碌碌,无法全心全意修学佛法,所以必须依靠专门研究佛陀教理,而且过着严格修行生活的僧伽来引导;更何况僧伽是佛陀法脉承续者,担负弘扬佛法、普度众生的使命,所以应该要皈依僧。 能受三皈依,才是真正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的正信佛弟子;之后,必须进而持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也就是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这是每位学佛者应守的戒规,也是做人最根本的原则。 持戒不杀,不求仁而仁着 在前面的篇章中,我们已将「慈心不杀」的因果剖析明白,知道「不杀」乃「五戒」之首要,「不杀生」即是「仁」。 人皆怕死,难道其它的生灵不怕死?人知道痛苦、害怕痛苦,难道其他生灵不知痛、不怕痛?孟子曾说:「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不忍见众生承受惊忧、恐怖、惧怕之苦及椎心刺骨之痛,就是「恻隐之心」,也就是「仁心」。若能在日常生活中时刻留心护惜生灵,就是仁者,不需求仁而自然得仁。 持戒不盗,不忻义而义敷 「不偷盗」即是「义」,如果能守好不偷盗戒,则不需刻意追求,义理自然显现在言行举止中。 学佛的人应该看淡物质享受,专心修习佛法。平日生活能够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安稳就可以了,还有什么可贪求的?何必为了名闻利养去做不义之事?学佛者若能调伏欲念,简朴度日,并进而喜舍布施,利益人群,不需要刻意追求,即能将义理广泛地流布弘扬。 不淫者,不忻礼而礼立 儒家五常中的「礼」即是佛教五戒中的「不邪淫」,也就是男女之间的礼节。出家的比丘、比丘尼,须守清净不淫戒;在家学佛的男、女居士,则应遵守一夫一妻制,丈夫忠于妻子,妻子恪守妇道,彼此负责,并且共同担负教养子女的责任。 如今社会上男女之礼衰微,造成很多社会问题。报纸上曾经登载,一个年仅九岁的孩童,原本跟随父亲在台东生活,后来自己流浪到花莲,结交了一些不良少年而学会偷盗。一日被警察抓到,询问之后,才知道他流浪来花莲是为了寻找母亲——他的母亲原是有夫之妇且育有子女,后来与他的父亲发生了不正当的感情,同居而生下他后,将他丢给他父亲抚养,自己回花莲与丈夫及孩子一起生活。 像这样的例子,在社会中真是时有所闻啊!这就是废弃了男女之礼,才会造成家庭及社会问题。若学佛之人个个守好不邪淫戒,而社会大众也重视男女之礼,则我们的社会就能礼立义扬,清净祥和。 不妄语者,不慕信而信扬 一般人说话常常不负责任,不考虑后果;我们必须了解,一个人在世间,必定要言而有信、守好口德,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敬仰与爱护。所以只要守好「不妄语戒」——不妄言、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就能自然而然建立起诚信的品格与名誉,受人信任与尊敬。 不妄言是不说虚假、欺骗的话,也就是「能说能行,言出必行」。不恶口是怀仁厚之心,口说和雅温柔之语,使人内心喜悦而真诚地信服。绮语是好听却不诚恳的话,就是所谓的「巧言令色」,《论语》学而篇中有言:「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卫灵公篇也提到:「巧言乱德」,可见说了动听却不诚恳、不切实际的话,会丧失操守、惑乱人心!两舌则是曲解事实、搬弄是非,将原本单纯的事变得复杂,不但伤害别人的心,使别人起冲突,更会造成人心不安,破坏团体和谐的气氛;所以希望诸位莫有「两舌」的行为,并进而以「知足、感恩、善解、包容」来圆融人事。 开口动舌,无不是因、无不是业;学佛若想得正果,对于「因」的造作必须非常谨慎!所以对人说话要审慎思量,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不可得意忘形,随便乱说。 「不妄语者,不慕信而信扬」,一个人若谨慎于言语,对自己也对别人负责,则不必刻意去呈现「信」,信的德行自然能弘扬起来。 不饮酒者,不行智而智明 众生皆有佛性,原本具足无量的清净智慧,可是为什么大多数众生都是昏昧无明呢?原因在于迷乱了心性,使智慧之光被层层心垢掩盖,以致隐晦不显。 什么最容易迷乱人的本性呢?就是酒。心性一乱,智慧就迷了!所以要开显明睿的智慧,首先必须守不饮酒戒,保持本性的清明。 或许有人会说:「我根本不喝酒,为什么智慧仍然很浅薄?」今生今世是没有喝酒,但是可能在过去生中有这种习气,致使今生不能拥有真正清朗的心性。过去生中既然有这种习气,此生一定要好好守持戒律,绝对不可饮酒乱性;如此一来,智慧自然能慢慢地开显、明朗。 如斯修因,不期果而果证 以上是五戒,也就是五常、五德——仁德、义德、礼德、智德、信德。要得五德,必须先持五戒;戒是因,德是果,只要好好修因,自然能证果。 可是修因不是一开始便能得果,我们应以农夫耕种的精神,专心一意地用心修持五戒,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能存着还没种因,就想结果的心理。只要我们时时刻刻将全部精神放在眼前应该做的事情上,不执着过去、不妄想未来,自然能够身心轻安,将来必有所得——获得真诚而深厚的品德涵养。 十善是为人的根本 大家知道学佛根基乃由持守「五戒」做起,「五戒」就是防止我们犯错;持守了「五戒」,等于是力行了「十善」。 「十善」是五戒的延伸,乃身、口、意三业所行的十种善法,与「十恶」是相对的,离十恶则成十善。 十善包括:「身」三善法——以「护生」离「杀生」、以「布施」离「偷盗」、以「戒淫」离「邪淫」;「口」四善法——以「诚实语」离「妄言」、以「柔软语」离「恶口」、以「调和语」离「两舌」、以「质直语」离「绮语」;「意」三善法——以「不净观」离「贪欲」、以「慈悲观」离「瞋恨」、以「因缘观」离「愚痴」。 身、口、意朝善的方向,则可以行十善法,累积福德智慧;若偏向恶的方向就造十恶业,将来苦果难免。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注意自己的行动、语言及心思,远离十恶,成就十善。 护生、布施、戒淫 「身」三善法,就是五戒中的不杀生戒、不偷盗戒及不邪淫戒。 「不杀生」是不伤害众生的生命,因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的本性原都具有「慈悲」,犹如明月常在虚空中,可惜往往被乌云——「无明」习气遮蔽,不仅对众生的苦难视而不见,甚至为了私欲残害众生的性命。如何才能让本性中的慈悲显现出来呢?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用心观察、体会众生的痛苦,就能逐渐启发心中的慈悲——大爱,不仅不忍心伤害众生,更会积极地救生、护生,这就是仁心、菩萨心。 「不偷盗」是不取不义之财,除了不偷、不抢之外,对社会人群有害的事业也不能去做;并且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积极地布施行善,造福人群。 「不邪淫」是比丘、比丘尼须守清净不淫戒,一般社会人士应遵守一夫一妻制,妻子恪守妇道、丈夫忠于妻子,彼此相互敬重,共同负担家庭责任。只要社会大众重视男女之情操、礼节,就能减少许多家庭和社会问题。 以「诚实语」离「妄言」 凡夫容易因「声」与「色」的迷惑而心乱,「声」就是语言声音,所以必须修口的善业,以免自误误人。 「口」四善法就是五戒中的不妄语戒,即不妄言,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 妄言是虚假、欺骗的话;自己不曾做过或没有办法做到的事,却说得天花乱坠,就是妄言。 佛陀在法华会上,鞭策一些「未得谓得」的弟子,说这种行为是最大的妄言。所以大家应该时常反省:告诉别人的事,确实有做到吗?有没有夸大、虚伪的成分?希望别人做到的事,自己做得到吗?平时有没有鞭策自己身体力行?做承诺之前,可曾深思熟虑是否自己确实可以做到?是不是信口开河? 除了平日待人处事必须「口出有实」——说诚实语之外,讲经说法也必须如理如法,并且身体力行。古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真正体悟并力行佛陀的教法之后,才能谈论自己的经验,不可「未得谓得」,自欺欺人。 总而言之,能够做到「能说能行,言出必行」,才是诚信负责的人。 以「柔软语」离「恶口」 恶口就是口出粗鄙不善之语,使对方感到苦恼;柔软语则是温柔和善之语,能安抚人心,使人衷心喜悦而真诚地信服。 许多人都知道谩骂、侮辱别人是不对的,却时常「得理不饶人」而不自觉。如果因为自己的见解比对方正确或自以为有理,就「理直气壮」,愈说愈大声,随意批评人,甚至开口骂人,这也是恶口! 此外,也不能「自我诅咒」。例如人家如果说:「你真好命啊!」一般人就会回答:「没有啊!我哪有多好命?」这是自我诅咒!大家应自我祝福、自我鼓励,朝善的方向好好努力。 口出莲花度人入善门,或口吐毒蛇与人结恶缘,只在一念之间。若能改掉说话大声、言词粗鄙的习惯,以柔言爱语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情谊,并且「理直气和,得理饶人」,自然所说的话都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所说的道理也能使别人欢喜接受。 以「调和语」离「两舌」 心怀仁厚,以「调和语」连系人的感情,圆满人间的事相,就是口的善业;若搬弄是非、到处加油添醋,破坏别人的感情,或使原本单纯的事变得复杂、难以解决,就是口的恶业。 种了搬弄是非的因,将来会得到烦恼的果报——子女不听话,周遭的眷属时常争斗……,因此若希望将来得到善果,必须非常谨慎,多种好因,不可离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或制造是非。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牢牢地记住因果观念,时刻圆融善解别人的过失、隐恶扬善,促进人与人之间良性的互动;如此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与尊重,并且协助团体维持清净祥和的气氛。 以「质直语」离「绮语」 绮语是好听却不真实、不诚恳或没有意义的话;质直语则是朴实正直的语言。 如今社会中许多人迷恋于声色之乐,喜好谈论风花雪月、玄奇神妙之事,不喜欢听正直纯朴的言论,也不喜欢听朴实无华的道理;如此不但误了自己,也会影响到周遭的人,形成恶的循环。 其实,很多人习于「绮语」而不自觉。大家可以仔细想一想:平日与人相处时,是否经常随口说些好听的话来讨人欢心,可是内心并不真诚?是否经常以男女情爱、美色名利……,作为茶余饭后闲谈的话题?别人谈论鬼怪神通之事时,自己也曾去凑热闹?是否曾经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随口说些不真实的话来敷衍甚至欺骗别人?……这些行为,都是误人又误己啊! 「四摄法」中的「爱语」,与绮语完全不同。爱语是温和慈爱的言语,发自于内心的慈悲与智慧,目的在于引导众生走上光明善良的道路;绮语则是为了满足私欲,以甜蜜而不诚恳的话语来迷惑别人。 开口动舌,无不是因、无不是业,希望大家以「开口即是纯良正直之言,动舌即是温和慈爱之语」来自我期许,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用心! 以「不净观」离「贪欲」 「意」三善法包括——以不净观离贪欲;以慈悲观离瞋念;以因缘观离愚痴。 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不能和睦相处的原因,在于「明争暗斗」——不仅是明处争权夺利,暗地里也勾心斗角;民间如此,官场也是一样,多数人都在争斗中求生存,实在令人感到心痛!为什么争?为什么斗呢?原因只有一个字——「贪」。因为贪图财色、名利、地位,所以你争我夺,不得安宁! 世间大部份人都是为了满足「身躯」的享受而产生贪念——吃要吃好的、穿要穿好的、用要用好的;为了这个污臭不净的身躯,不知造了多少恶业? 为什么说身躯不净呢?《水忏文》中有一段话:「九孔常流不净物」,人身是由一层皮肤包着骨肉脓血,从九孔流出来的都是屎尿痰涕。大家想一想,人身有哪一处是干净的呢?何必为了它与别人斤斤计较、造作恶业? 身躯虽是不净物,但是人人心中都有一分非常清净的宝物,那就是「佛性」。此身能造恶,亦能修习善法,所以大家应该时常「观身不净」来摒除贪念,并且利用这个身躯积极地布施行善,开启心中的「佛性」。 除了身外财物的布施,这个身躯也能布施。佛陀《本生经》中有割肉喂鹰的故事,在《无量义经》中也说「头目髓脑悉施人」。现在医学非常进步,不只可以在往生后捐赠器官或遗体,活着时就能捐血或捐髓,既能救人又不损害自己的健康。我一直在呼吁器官捐赠、骨髓捐赠,以及遗体捐赠,因为这个身躯迟早会败坏,何不在它还有用的时候赶紧布施出来帮助别人呢? 学佛要看淡名利、地位,修行是为了众生,一切劳动也都是为了利益众生;心中常存此念,就不会产生贪欲。 若执着于此不净之身而造作种种恶业,实在可悲可悯!唯有善加利用此身,积极行善、精进修行,才能提升人格、增进道业,不枉来此人间走一回。 以「慈悲观」离「瞋念」 佛陀说:「当知瞋心,甚于猛火。」人时常因为瞋怒而乱了行为,一发脾气就六亲不认,损人又害己。如果希望自己不论遇到什么状况都不会动怒,时时予人亲切和蔼的感觉,则必须拥有非常柔和的心念,而柔和的心源自于「慈悲」。 有一天,佛陀的弟子舍利弗和罗睺罗出去托钵,受到一群无赖汉戏弄,有人把泥沙放进舍利弗的钵内,有人打了罗睺罗一拳,血从面颊流了下来,但他俩都不理会那些无赖汉的欺侮,迳自走了。舍利弗告诉罗睺罗:「你不要生气,我们要怜悯众生,起慈忍心,这是佛陀教我们的:这是我们修行的逆增上缘。」 罗睺罗流着泪回答说:「我没有生气,也不埋怨!我很感谢佛陀,教导我慈悲的心念与忍耐的功夫。佛陀一生为了众生辛勤地教化,而众生却仍如此顽劣,心中充满憎恨,逞强欺弱。社会的动乱与天下的灾祸,就是起因于众生缺少慈忍心。我是因为悲悯他们才流泪啊!」 大家若像舍利弗与罗睺罗一样,以慈悲心看待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自然拥有非常柔和、清明的心念,即使面对逆境也能忍耐,不现怒容、不出恶言;并且怜悯那些造作恶业的人,而不生瞋怒之心。 若社会上人人都以慈悲心与忍辱行相互对待,哪还会有动乱与灾祸呢?必然是人人幸福、处处吉祥啊! 以「因缘观」离「愚痴」 世间一切现象,皆由因缘和合而成。迷于因缘,则随着业力流转于六道之间;觉察因缘,则能放下执着,解脱烦恼缠缚;把握因缘——珍惜并善加运用修学佛法与救度众生的因缘,就是福慧双修的人间菩萨。 许多人学佛只为了自己,只在意自己能不能得度了脱生死,却疏忽应该学习佛陀的慈悲与勇气——发菩提心、修菩萨行,以救度娑婆世界苦难众生为修行的目标。如果每位学佛的人都只想自利而不愿利他,则如来家业就无法延续下去,苦难众生也就无法得度。 唯有启发心中的长情大爱,把握帮助众生的因缘,才能彻底远离愚痴,得到真正的智慧。 所以我们一定要严持戒律、严护戒根,不要因为小善就不愿意做,小善积多了也是大善啊!也不可以认为小恶无所谓,只要忏悔就没事了!大家要知道,悔而不改,一犯再犯,罪业永远无法消除,而且「坠露成河」——小恶积多了也就成大恶啊! 总而言之,种了善因,不怕得不到善果;所以除了守好五戒,还要用心行十善。如果人心清净、社会祥和,就能呈现一片万善和融的景象,如此,娑婆世界与佛的净土还有什么差别呢? 「用心」行十善 以上就是身、口、意所行的善业与恶业。身、口、意奉行善法,则智慧福德与日具增;造作恶业,则苦果业报逐日累积。人生方向应该向善还是向恶,相信大家心中都明白。 远离十恶,奉行十善,会很困难吗?其实人人都可以做到,关键在于日常生活中必须「多用心」——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行动、言语及思想,审慎思惟是善还是恶?若有恶的成分,赶紧改正过来,朝善的方向去做;只要能够持续不断地努力,身、口、意就会愈来愈诚正、清净。 一个真正肯用心的人,才能深切体会佛陀的教法,并且以坚强的决心与毅力身体力行,逐渐「超凡入圣」;而不肯用心的人,日子过得迷迷茫茫,造了什么业自己都不晓得,这样的人生不是很可悲吗?所以,我平时总是一再提醒大家,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用心」啊! 律己防非,严护戒根 我们如果精进修行,切实持五戒、行十善,除了自律之外,还可以助国弘扬礼义文化。 社会是由众多个体组合而成,想要社会和睦安定,一定要从人人本身开始做起。一个人若是乱了行为,一家就乱了!若是家家乱了,社会也跟着乱了!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轻视自己,只要每个人都守好规矩,就是帮助社会国家弘扬礼义。 整个佛教的前途,与我们每个佛教徒息息相关!身为佛弟子,必定要善加注重自己的身、口、意业,好好保持自己的气质和品德,自我修持、端正行为,待人接物谨慎诚恳,如此周遭的人就会受到我们感化,也趋往善的方向;如果每位佛弟子都能这么自我要求,何惧我们的社会不能清净祥和呢? 净因第二要 一.爱持三皈 僧是佛陀嗣法人 佛门六和敬的意义 僧是佛陀嗣法人 修净因首先要做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有孝养父母的心,就有孝悌、恭敬与慈爱的心,自然可以培养「不杀」的慈心,进而能够「修十善业」。 除了做到以上所说之第一要因之外,还必须:「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想要入佛的法门、学佛的规矩,就必须修学这第二要因。 皈依三宝是入佛之基 正信的佛弟子,入佛门的基础就是「三皈依」,亦即「皈依三宝」。 「皈」这个字,是由一个「白」、一个「反」字所组成,就是反黑归白。白代表无邪的清净业,黑则指染污的业;也可以说白就是良善、光明正大的心,黑就是暗昧、不清净的心。 既然要学佛,就应该消除暗昧之心,朝向光明正大、清净的道业精进。而清净道业的第一个阶段,必定要反黑归白——去除过去的黑暗,面对光明的一面,这叫做「皈」。 「依」就是依靠,我们要向良善、光明的道路走,就应先依止「佛、法、僧」三宝——「佛」是人天导师;「法」是佛陀的教法;「僧」是延续佛陀慧命法身的出家宗教师;唯有皈依三宝,才能从凡夫地直趋圣人的境界。 皈依佛——佛是指引众生的眼目 佛陀是二千多年前的伟大圣人,他是应众生之需而示现人间;他示现与众生相同的形态、相同的生活,然后出家、修行,说法四十九年而成就;以凡夫的形态进取圣贤的果位,指引众生。 他是三界导师——可以引导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众生离苦得乐。因为不只生活在世间的人感到痛苦,其实三界六道的众生皆是苦啊!人间只是三界中「欲界」里的一道,在三界中皆有不能断除的无明染着;不能去除无明染着,自然无法从轮回中解脱,仍要受业力的牵引而去来。我们若能回归清净无污染的本性,才是成就真正的佛性,也才能跳脱三界轮回。 众生之所以沉沦六道中,就是因为欠缺一分清净心,多了一点污染心。佛是觉醒者,为众生倒驾慈航来到人间,引导我们如何起步、如何行菩萨道、如何体会宇宙人生实相,达到修行成佛的目标。 学佛离不开菩萨道,这条路非常长远,一定要有一位真正的觉者与智慧的导师来指引,才不致有所偏差,才不会在三界六道中轮回不息、不得解脱!而佛陀是真正的三界导师、众生的眼目,我们若依照佛陀的指引行走,一定能朝向光明的道路迈进。 皈依法——依佛陀教法进取慧命 佛教有四众弟子:即出家男女二众和在家男女二众弟子。出家有出家的戒法和应积极进取的慧命,从过去延续到现在,从无间断。在家男女二众,同样要守在家人的戒规——受三皈依、持守五戒,善尽本分与责任,进取成佛的慧命。 佛陀所说的教法和所制定的戒规,两千多年来皆无间断,虽然佛于人间入灭,但这不过是物质的消灭、躯体的消失。其实,佛陀的精神——法身慧命,还是存在我们心中,因此要皈依法——依照佛陀教法,进取恒长的慧命和常存的法身。 众生常常是知此不知彼,看近而不能见远,只注重自己的感受而无法将心比心,忽略因缘果报的循环,于是人我之间的计较、纷争也随之产生,这都是因为我们尚未透彻真正的道理。只是一味的口头上长篇大论,却无法真正力行、贯彻,一旦面临真人实事,就无法以正知、正见相对待,以致迷失自己的方向而导致迷茫的人生。 佛陀以超然的见解和观念,明白、正确地辨别人生方向、道路的正或邪,所以是众生的「眼目」,我们要以佛陀的教法作为正确道路的指引。 许多人都认为自己是佛陀的弟子,要用功学佛。然而,常常只在书本、三藏十二部经等文字上了解很多,却在人事上无法依照佛陀的教法——舍弃我执,汎爱众生。 我们若能依照佛陀的教法、三藏十二部经的法理力行,弃执我见、随顺众生,才是真正精进于佛陀所指引的道路。学佛一定要有这分胸襟,不可执着我知我见、我行我素。 皈依僧——僧宝耕耘众生心地 僧,即是出家人,舍名、舍利、辞亲、割爱,以佛陀的精神、教法作为依止,延续佛陀的慧命。所以我们要以敬佛、奉佛、拜佛的精神与恭敬心,同样的敬僧、奉僧。 僧,显现出家相,荷担如来家业,佛法能否正确的弘扬人间,全视于僧众所肩担的弘法利生责任,因此说「僧乃六和上士,并为真净福田」。 僧的日常作为就像农夫耕田一样——杂乱的土地,无法栽种出优良的作物。于是农夫在满布乱石杂草的土地上,一定要先拔除杂草、剔除乱石;将荒土开垦成纯良的土质,才能播下种子。 而僧即为「福田僧」——耕作众生的心田。每个人的心像一畦田地,当杂念产生时,就像杂草萌生一样。杂草乃园地中一大患,就如同我们的心有杂念,就会破坏道心慧命,所以修行人常将用功称为「耕作心田」。 人应该时时刻刻清除心田杂念,若常常停滞于过去,则无法向前迈进。过往的人生,要像我们两脚行走一般,踏出了前脚马上再举起后脚,才能一步接一步往前行进,否则便会寸步难行!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一些冲突,而修行者的心念要像手画虚空,画过无痕;要让所发生的烦恼事,片刻都不停留于心,过去的就让它过去,留下好的种子、去除坏的种子,这就是「耕耘心田」。 反之,好事不常顾念,坏事却停滞心中,就如他人对我们的恩惠我们不知报答,然而对他人稍感不称意,我们便常常记恨在心,这叫做邪见,易生烦恼心;也就是好的种子不留下,杂草却任其乱生。 所以如果能依照教法,努力奉行、精进修持,则内心的精诚会发出一股威德力量,就好比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种神圣的威力,看起来很温和却含有慑服众生的德行。 以爱以敬成就「和」 「僧」是梵语「僧伽」的略称,意思是和合众——人群和合在一起便称为僧。僧也代表众的意思;一、两个出家众住在一起不能称为僧,要三人以上才能称为僧众。 在一个丛林团体里,人人都是来自十方,各有各的不同生活和家庭背景,以及不同的心念、修养;而不同习气的人要聚在一起修行,不是容易的事情。 「僧乃六和上士」——上士是表示无上、崇高的人格者,亦即「人上人」的意思,要如何才能做到人上人呢?一定要彼此和敬。 中国大陆有不少丛林聚集了几百、几千人以上的僧众,而佛陀在世时,僧团人数更是数以万计。要集合几百、几千、几万人在一起,并且能让大家真正和睦相处,就是靠一分学德的修养;而这分学德修养最重要的即是「和敬」——彼此和气,彼此敬重。 古德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人际关系最美的形态,就在一个「和」字。和也可以说是爱敬之意,若能秉持佛陀教法,以大爱的胸怀普爱一切众生,这分宽阔的悲心、慈念,无形中化解了人我是非的计较;若没有计较之心,彼此间自然也就没有纷争的产生。因此大家若能心念一致,和睦、融洽,彼此就会相互敬重、关爱对方;有了爱与敬,就能更加和气,在良性的互动中成就「和」。 团体中要做到六和敬 生活在同一个团体里,不管是在静思精舍修行的同修,或是投入「济贫教富」志业工作的慈济人,都是为了「予乐拔苦」的共同目标和使命,期望苦难众生能离苦得乐!因此,我们一定要和合在这分同敬、互爱而和睦相处的行动中。 能使我们同敬互爱而和睦的,即是「六和敬」。「外同他善谓之和」,一个人若能外表与内心和齐,就叫做「和」。在一个团体中,最容易让他人感受的即是声与色的表现。比如今天我有一件特别繁重的工作,就可以互相提议说:「我这边的工作很忙,您是否可以帮忙我呢?」那么,另外一边的人就要衡量轻重缓急,暂缓一下不急的工作,帮忙比较急切繁重的工作,彼此分工合作。若执守「我做我的事,我的工作做好了就可以,我不管别人的事。」这样是不行的!一定要身体、工作、行动皆一致,这才是和。 好的事我们要响应,叫做「善之和」;而对于不好的、错误的事,则要善尽提醒与劝勉之责,赶快共同停止它,这也叫做「和」。 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意见不和,若别人不顺我意,我就马上显露在外表上,将会影响了团体的和睦。在大家欢笑、慈爱的一团和气中,只要有一个人的形态不好看,就好像一张白纸上有了黑点,这种不愉悦的面容,在和睦欢笑的团体中,显得极为不协调。 总之,一个团体就是要大众和敬、互爱,将心中和善之念显露于外。所以,每一个人都要自我警惕,如果感觉自己与别人格格不入,就要赶紧自我反省、修正,才可以做到「和」。 处处有「我」便无「人」 学佛者常言「功德」。何谓功德?内能自谦谓之功。「功」字,一个「工」、一个「力」,两字合写为功,就是要我们时时刻刻警惕自己,下功夫将贡高我慢心去除,内心常常保持谦虚。 一个人如果骄慢,即会产生排斥别人的心理。如此表现于外的言行态度,当然也会成为别人排挤的对象。 世间比我们贤能、有德的人,比比皆是。因为学无止境,德无止境,道也无止境,所以更要时时刻刻自谦。 有的人说:「这是我的习气。」你、我、他各有不同的习气——有我见、我思与我行;不思反省而全部归纳为「我」的习气,这就是不肯用功,任贡高我慢、瞋恨的心理继续产生,终致不能自制。 前面曾说过,一畦田在耕耘播种前,一定要下功夫去除杂草、乱石;而一个人在修行的过程中,必定要先清除心田中最容易使我们陷于罪恶深渊的「贡高我慢心」,将自我缩小到得以进入别人的眼里,而不碍到别人的眼睛,进而能镶入别人的心中而不碍到任何人。想要有那分可爱与可敬,一定要自谦自卑。我们能做到对人有敬爱之心,自然回报于我们的,也是别人对我们的尊敬。 希望镜中人笑,自己要先笑;要镜中人可爱,自己要先表现可爱。所以,我们要外同他善——和;内要自谦自卑、对人敬重,这样才可称为六和僧,这也是学佛的初步。 总之,要和合大众,外在的身体行动要与人和,内在也要时时自我警惕,用功去除贡高我慢,时时缩小自我,扩大心胸,如此人际间才能一团和气。 佛门六和敬的意义 「僧乃六和上士」,佛教依靠僧伽延续慧命,而僧伽团体中,出家弟子共同生活,不能缺少六种和敬——据《法界次第初门》六和敬初门第五十之记载:「外同他善,谓之为和;内自谦卑,名之为敬;菩萨与物共事,外则同物行善,内则常自谦卑,故名和敬。」六和敬又作: 戒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而无有乖诤。 见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一切知见,而无有乖诤。 行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修诸行,而无有乖诤。 身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身,常与众生一切乐事,而无有乖诤。 口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口,常与众生说一切法,令其得乐,而无有乖诤。 意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意,常知众生诸根性欲,与众生乐,而无有乖诤。 (另据《祖庭事苑卷五》列举「六和」为:一、戒和同修;二、见和同解;三、身和同住;四、利和同均;五、口和无诤;六、意和同悦。) 修行的第一步就是持戒 首先说「戒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而无有乖诤。 「戒」是佛陀为弟子制定的规矩,大众之间彼此要能够共同持守,方能成立一个清净和睦的教团;所以佛陀制戒,用意之一即在和合大众。在家弟子一定要持守五戒,而出家弟子更要持守戒律——比丘应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则有五百戒;戒律确实繁多,但若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勤、息」——「勤」是殷勤,「息」是息灭,亦即「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人我之间所以争长论短、斤斤计较、不能和气相处的原因,在于凡夫贪、瞋、痴三毒炽盛。既然志愿修学向道,首要功课就在于息灭贪、瞋、痴这三种造成人我不和睦的毒火,如此才能免去人我是非的争斗。 因此,不论在家弟子或出家弟子,若能持守戒法,就能通达人事习俗,同时亦能透彻了解佛陀所说的真理。看开一切,那么人我之间还有什么是非对错可计较的呢? 曾经有两位年轻的比丘尼问我:「在修行期间是否遇过任何困难或烦恼阻挠道心?」我回答:「我不曾想过自己有什么烦恼。因为我在出家前已先看清目标——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出家;既然认清目标,也了解从凡夫的起点要追求圣人的境界,其间的道路一定非常坎坷,必定要经历人事的磨练;而人事的磨练,正是开创康庄道路的基石。既然遇到困难是理所当然,自然也可顺藉逆境以增上缘,哪还有什么烦恼阻挠呢?」 所以,一般人的烦恼皆来自不能「看开」,若能够明白真理、看开一切,就没有什么好计较的!「乖」字是相互违背的意思,大家志同道合追求佛陀教法,既然目标相同,彼此间的意见不相违背纷争,即能同心、同道、同志,相互勉励,彼此没有违背乖离的情形,这就称作「戒同和敬」——同持戒品,而无有乖诤。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须知众生与我们平等,不只我们可以修行、可以成就,其实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同样能证得菩提。所以,我们应该敬重一切众生如敬诸佛。这就是「亦知众生同此戒善,未来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同戒和敬」。 《法华经》提到,「常不轻菩萨」每见到人就恭敬礼拜,有人觉得他非常奇怪,因此轻视他、辱骂他,甚至认为他好欺负,还以脚踢他、用杖打他、拿石头丢他……。但是他仍然以欢喜心接受,口中常说:「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将来皆得作佛……。」即使面对欺负他的众生,他也恭敬如是。 我们应学习常不轻菩萨的精神——常礼敬众生,则无名利「贪」着心;不轻视一切众生,尊重人人皆能成佛,则无「瞋」恨心;任人打骂而不计较,则无「痴」迷念。这就是息灭贪瞋痴,亦是修忍辱戒,此即僧团和睦的泉源。 学佛的目标是修得智慧,而想得到与佛同等的智慧,就必须努力下功夫!修行的第一步就是持戒,持戒之道,莫过于息灭贪瞋痴,勤修戒定慧。我们一定要相互鼓励、彼此尊敬,「同持戒品,而无有乖诤」,才能成就一个圣洁和睦的宗教团体。 见解一致,相互尊重 其次是「见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一切知见,而无有乖诤。 一个圣洁的教团首重和睦与融洽,同修间因为同受教法、同持戒品,所以道理透彻、目标专一,见解也不会纷歧;见解一致则能相互尊敬,相互赞叹;彼此宽恕与礼让,这分和合的气氛自然让人生出恭敬心,也能吸引大众加入这个团体。 出家众的责任非常重大!除了自度以外,更要度人;除了教育自己之外,还要能令他人对僧团产生欢喜心!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表现出和睦的气氛,使身形、动态与声音皆能度人。 既然要教育他人,就必须「扬善」。人与人之间相处,不可一天到晚言说是非,应该多赞叹、多表扬善事,常常赞扬他人的长处,藉此以鼓励大家多做好事。 只是凡夫皆有「我能胜人,人不能胜我」、「只想赢人,不让人赢」的心理——他人比我优秀,我便尽量遮掩他的优点,而极尽所能去渲染他的缺点,以表示他不比我好;这就是凡夫。圣人则不然,他能忍一切恶、看淡一切恶,而且能拳拳服膺良善之事,认真推动,此即是圣者之所以为圣者啊! 我们既然是佛的弟子,当然也要学习圣者的行谊,以善巧方便的言谈举止度化众生;无论是相互对话或彼此相处,总要表现温柔和善的态度,广结众生缘,作为佛教度人向善的桥梁。这就是「同一切知见,而无有乖诤」。 同修正道,共行善事 第三是「行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修诸行,而无有乖诤。 路是人走出来的,佛是众生自修而成。要修成佛道,一定要脚踏实地,步步向前精进。 学佛必须从行动中展现修养,因此称为「修行」——「行」就是不停止、不断往前向圣人境界迈进。 出家众的任务除了自修、自证,亲自体会佛陀的教理之外,还要领导众生向佛的目标迈进。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必定要循八正道实行佛法。 「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八种正确的见解与行为。我们除了自己走正道,也要引导他人行正道;彼此鼓励共行善事,步伐整齐划一,就不会相互违背、争斗。要劝告思想不端正的人改善观念,勉励行为错误的人尽快改过,面对有邪知、邪命、邪业……的人,要立即点化对方、唤醒他的良知;而在点醒他人之前,自己一定要先觉醒,时时自我警惕,这就是「同修诸行」。 将善念化为行动 「身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身,常予众生一切乐事,而无有乖诤。 佛陀说法,不离「慈」字,慈就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广大心怀;我们的心量要宽广到足以包容普天下的众生,使普天下众生皆能得到安乐。 「慈」,不只是心存善念而已,还要能付诸行动,实际以身体力行去利益众生。我常到慈济医院病房探慰病患,看到一群群志工对待病患,好像是对待自己的亲人和好友一样,亲切柔和的鼓舞、安慰,使病房增添几许慈爱的气氛。这种温暖亲近的情感,洋溢在慈济医院内,使患者在病苦中减少许多烦恼、沮丧,此即称为「予乐」——在身体行动中,表现出一种给人快乐、消除他人痛苦的形态。 学佛一定要能学到「慈于内」、「行于外」——要时时将这分慈心铭刻在自己心版上;要时时将快乐的心态,表现在日常的行动上。大家若能共同发挥这分慈心,身体力行去予乐,就叫做「身慈和敬」。 佛教徒必须要好好修持慈念,身体力行;而「予乐」也必须「发乎情,止乎礼」——予人喜乐,千万要依礼而行,决不可非分越礼。有的人个性非常直率,与人交往经常熟不拘礼,稍不留神,言行即容易失去分寸,尽管言者无心,但是听者有意。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就必须时时自我警惕,谨守分寸,言行合礼,才不致失礼越节,能彼此和敬相处。 我们要时时刻刻将快乐种子散播给众生,使一切众生皆大欢喜,无违佛所说的「身慈和敬」,就不会有乖诤。 以「说法」洗炼众生心 第五是「口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口,常与众生说一切法,令其得乐,而无有乖诤。 人与人之间,难免有不同的习气、不同的形态,我们在言语中应该多多宣扬好人,时时表扬好事;设若他人有缺点,我们也要善意地引导、不加以渲染,所说的言语,一定要能利益众生。 曾有人问我:「师父,什么样的人您不能原谅?」我想,做错事是人所不能避免的,只要知过能改,就值得原谅;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不诚实,造作「恶口」业,就不可原谅了!所谓恶口,就是妄言、绮语、两舌。 妄言——就是说谎话。说谎者多数会掩饰自己的错误,有很多事情他根本不知不见,却颠倒是非,强词夺理!一个人若会说谎,行为必定会偏差。佛陀也曾表示,凡造大妄语业者,是不可救药,不可原谅的! 两舌——就是故意搬弄是非。学佛一定要学「说法口」——以言语净化他人。我们的每一句话都要能够教育众生,使人愿意向善,使彼此仇恨的人沟通感情;若能时时刻刻宣说佛法,洗炼众生的心,就称为「说法口」。与说法口相反的是「是非口」,就是「非道理」而说成「是道理」。若以一张利口东家长、西家短,使本来感情很好的朋友,彼此之间的感情受到伤害,甚至暗埋仇恨种子,这就是以「两舌」造作口业!如果用言语反复搬弄是非者,实在不可原谅! 绮语——就是口是心非、内外不一,擅于说好听的话,也就是世俗所谓的甜言蜜语。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即言词巧妙动听的人,很少是有仁心的,常常能说不能行,颠倒是非,花言巧语,迷乱人心;所以有人说:「口蜜腹剑」——口如甜饴蜜糖,但每一句话却似暗箭伤人,像这种行为也是不可原谅的! 人生教育的授与受,大都靠声与色的传达。口是声的代表,我们学佛要声色兼备,若修身而不修口,则修身之行也难成就,所以一定要身口并行;想令人起欢喜心,当然要用「说法口」来接引对方。 慈济志业起源于我当年的一念悲心,然后以「声」苦口婆心地呼吁众人,由一而十,由十而百,口口相传,声声相连;从近到远,由少至多,都是以「声」呼吁,才有今天的「慈济」。而全省慈济委员无论走到哪一个角落,也都是以慈济之声,成就了无数善行,净化了无数人心。 声色和、言行合,则事功可成。因此我们一定要心和、口和,方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修行团体。 调和心念,随顺众生 第六是「意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意,常知众生诸根性欲,予众生乐,而无有乖诤。 「意」指心念。人的言语、行动,主要是由心起、由意发;心意的产生最快速,所以大家平时修行,一定要从心意修起,要时时刻刻鞭策自己:常存「慈悲」之心,对待众生要抱持平等大慈的心念,不可有人疏我亲的分别。 佛陀言:大地众生,皆为我亲,皆是我的眷属;老者是我的父母长上,同年者是我的兄弟姐妹,幼年者是我的子女。我们要将小家庭扩大为大家庭,将我们小范围的爱,扩大成对普天下众生的平等大爱。 佛陀是出世圣人,为了度众生而入娑婆世界,化为与众生相同形态,随顺众生的生活;菩萨倒驾慈航,为了救济苦难众生而显现多种身相,才能顺应众生进而度化众生。我们学佛,也要知道众生诸根性欲,时时调和自我、适应他人,为众生解除痛苦,让众生快乐。 长养慈悲心念成就诸行 「六和敬」中前五项——同戒、同见、同行、身慈、口慈的总根源,其实是在于意念——「意慈」,修身之前要先修心,扩大心胸、缩小自我,长养慈悲的心念,进而身体力行,成就诸道行。 希望大家自我鞭策、相互勉励,人人沐浴在真、善、美、的人生中。 二.具足众戒 以大乘心圆满三聚净戒 以大乘心圆满三聚净戒 「三聚净戒」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这三者聚集大乘诸戒法,聚集世间一切清净善法,所以称为三聚净戒。 摄律仪戒是以「严防」为体,严格防范错误的心念与行动,禁止一切恶事,具足庄严威仪。摄善法戒是修习一切善法,摄众生戒是利益一切众生,后二者皆以「勤勇」为本,必须精进、勇猛,不可逃避、懈怠。 该持而不持是犯戒,该禁而不禁也是犯戒。所谓「大圣度人,功唯在戒」,「戒」是佛菩萨最主要的度人方式;换言之,舍弃戒法即非真正的学佛者。 严防诸恶摄律仪 「律」即戒律,是约束、禁止的意思;「仪」是仪态,是日常生活中的举止与形态。摄律仪就是摄持大乘佛法的精神,积极推行该做的事,严格禁止不该做的事。 「摄律仪戒」以严防为体,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防范不正当的心念及行为,将贪、瞋、痴、慢、疑等种种不好的习气断除干净,并且积极培养良好的观念与行为;也就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法苑珠林》云:「摄律仪者唯有四(有四项要义)——一者不得为利养故,自赞毁他;二者不得故悭,不施他人;三者不得瞋心,打骂众生;四者不得谤大乘经典。持此四法,无恶不离也。」 以感恩心成就诸善 「摄善法戒」即修习一切善法,包括身、口、意所行诸善,及闻、思、修三慧、六度波罗蜜等诸善法。 以「感恩心」待人处事,就能成就身、口、意的善法。例如,吃饭时专心吃饭,并且深思这碗饭从何而来——粒粒稻种需经过许多人流汗耕种,才能结成累累稻穗;可是稻谷不是拿来就能吃,要用器具碾压,才能脱去谷壳,将糙米变成白米;而白米仍不能直接食用,必须以种种厨房用具炊煮……。总而言之,经由社会中无数农民、劳工、商人劳心劳力、分工合作,我们才能享用到可口营养的饭菜,怎能不珍惜、感恩呢? 不但在食的方面当思来处不易,穿衣服时,也应用心思考这件衣服的来源——许多工业界人士、裁缝师及商人互助合作,才能制造出一件完整的衣服;所以,穿衣买衣应该节制,不能浪费。还有,我们走的道路、住的房子,也是许多人劳心劳力的成果。 一个人若时时抱持感恩的心,自然成就身、口、意的善业——对众生常怀感恩,所行的必是报众生恩的善行;所讲的必是劝人为善、教人向善的善言;所思的必是仁慈宽厚的善念。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以感恩心行善、言善、念善,就是大善啊! 修三慧,行六度 三慧包括「闻、思、修」,是获得智能的根本方式。 学佛是为了启发智慧,要启发智慧就要用心听法。可是听法不是盲目地听,而是认真思考所听到的法,能不能引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善的方向走?能不能教导我们在现代社会里发挥人生良能?以实际行动利益人群?法若是正确的,我们才能接受,否则就不能接受;这都要靠思维、智慧去选择。 所以听法时要认真地听,听完后好好地思考,确实是正确、富教育意义的佛法,我们才能付诸行动。 我常说,佛法不是只用讲的、不是只用听的,说法的人一定要以身作则,听法的人一定要真正用心去学、用心去修。何谓「修」呢?就是用心学之后能说给别人听,不但能说给别人听,自己也能身体力行。 「修」的意思也可说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琢磨、鼓励、启发。所以,不要把人事当是非,应该将是非当作修练的机会。 凡夫大多太爱自己,所以事事多疑,怀疑别人所说的话是不是批评自己?别人所做的事是不是对自己不利?把人与事当作是非而处处起疑心,以这种心态来生活会很痛苦。所以修行时,即使是真正对己不利的是非,也要将其善解,化是非为修行,决不可将人事当成是非。 所以「闻、思、修」就是听闻佛法后,对佛法有了认识,再深入去思考。如同孔子所说「温故而知新」,一再温习、反复思考,一面听、一面思考,自然融合成为我们的智识,同时也启发我们的智慧。 而且一切佛法一定要身体力行,因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水到底是热的?还是冷的?你要自己喝才知道。修行也是一样,要体悟佛法、开悟证道,一定要身体力行,才能真正觉悟,故称闻、思、修为三慧学。 六度则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如果精进修持就能将我们从凡夫的此岸度到圣人的彼岸。做菩萨必须具备这六种善法,这些善法全部包含在摄善法戒里。 慈悲喜舍,善导众生 众生心非常复杂,有人心善,有人心恶。 「摄众生戒」就是将一切众生不同的习气、心念,导向同一个目标——止恶行善、转迷成智。 例如「慈济」将近几千位的委员与数百万会员的心,聚集在一起共同为一个目标努力——「为佛教、为众生」,这就叫做「摄众生戒」。将众生的心凝聚朝向同一目标,故称为摄一切众生。 摄持众生有四种方法——慈、悲、喜、舍。 「慈」就是予乐,发挥爱心与智慧,使一切众生快乐! 所谓「施比受更有福」、「助人为快乐之本」,唯有贡献人生良能、为众生服务,才能感受到深刻而恒久的快乐。所以,不但要解除众生身体上的痛苦,使他们获得健康安乐,更要启发他们慈爱的心念,使他们获得欢喜、安详的心境。 「悲」就是怜悯;拔除众生的痛苦,即是悲悯众生。 若没有怜悯心,就会认为别人生病是别人的事,与我何干呢?穷是他穷、寒是他寒、饿是他饿,这些事跟自己有什么关系?这样漠视众生的态度,实在很残忍。大家应该要发挥不忍、恻隐之心,也就是怜悯心来对待一切众生! 悲也是「济」的意思——弥补、救济众生所缺少的。所以,「慈济」两个字就是予乐、拔苦,以慈爱、悲悯之心,弥补众生的缺陷——例如缺乏物资者,就济助他物资;如果心灵空虚者,就启发他的爱心。从表相上看起来是在造福众生,而实际上拔苦予乐者却从身体力行中开启智慧;所以慈即修慧,济即修福,同步并行称为「福慧双修」,故知「慈悲」就是慈济的基本精神,故称慈济人是福慧双修、悲智双运。 佛陀告诉我们人生无常,今天能付出力量为人群服务,就要及时去做,莫待明年,更不能等到自己的家庭、事业责任结束时才开始做,因为人生的责任结束时,就是生命功能停止之时。虽然现在很平安,但是谁知道几分钟之后又是如何呢? 总而言之,既知人生无常,就要赶紧行善、修行。而且,若能起怜悯心,悯念一切众生的苦,自然会好好把握时间、积极从事救度众生的工作,而不会浪费任何时间于无意义的事上。因为时间可以累积道业、累积功德。 慈悲是观音,喜舍名势至 「喜」即喜庆,庆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慈济人济贫教富很辛苦,但也非常欢喜自在!当贫穷、饥寒、病苦的众生,由于我们付出的爱心帮助,而能吃得饱、穿得暖、摆脱病痛折磨时,不仅他们离苦厄得安乐,我们也会感到非常高兴;这分温暖而深刻的喜悦,不是任何世俗玩乐的短暂快乐所能比拟的。 至于富有的众生,我们将慈济精神介绍给他们,让他们有机会参与救济贫病的工作——「取诸社会,用诸社会」,以佛陀的教育引导他们舍迷得智,转烦恼为菩提。 引导这些富有的人发挥爱心与良能,帮助世间苦难众生,如此就是教他们种福、修慧,并且让他们得到心灵的踏实感与欢喜轻安,我们当然深感庆幸啊! 天下事一个人做不完,世间布施行善的人当然愈多愈好!所以我们不但要尽心尽力服务众生,见到他人发心行善也要鼓励、赞叹,并随分随力助他成功,这就是「随喜功德」。 有一句话是「喜舍名为势至,慈悲就是观音」,意即人人都可以做菩萨,以慈悲心利益众生,当下就是观世音菩萨!众生需要什么,我们能付出多少,就尽量付出多,少,以精进勇猛的毅力喜舍布施,则当下就是大势至菩萨! 为了帮助众生,除了要舍财、舍力、舍时间,同时必须具备「三轮体空」的精神;不能做了一件好事就常常放在心上,以为自己很善良,布施的东西很多、很珍贵,或者认为对方欠自己一分恩情。我们应该尽自己的力量去做,做了以后也不要以为有什么,这才是「无量」的功德。 舍弃执着,无憎无爱 人与人之间相处,难免有投缘或不投缘的人。与自己不投缘的人,不论他说什么或做什么,都觉得听不顺耳、看不顺眼。若有这种分别、执着之心,就无法平等普利一切众生。 学佛就是要学得「众生平等」、「无憎无爱」之心,不特别喜爱某人,也不特别排斥某人,而以平等、平常心来帮助众生,并且「常念众生同得无憎无爱——除了自己以平等心为众生付出外,还要教育众生与我们一样舍弃执着、无憎无爱。 如何舍弃执着?例如「持戒」,修行人不可有执着之心,修行持戒固然非常好,但是切莫执戒;若持戒又执戒,就会产生很多痛苦和烦恼!比如佛陀制戒「日中一食」,是因为印度当时出家人托钵乞食,路途遥远、无车可乘,步行往返浪费了很多时间;而且修行时去除了杂念,没有烦恼少费心神,也极少消耗热量,所以一日之中吃一餐足以维持身体所需;此乃因时因地所制戒。 但是很多佛教徒听戒之后,因害怕犯戒而过午不食,结果饿出胃溃疡等毛病,引起家人先生、子女的反感。所以持戒一定要适合目前所处的环境,符合正常生活的规范,不可因为执戒「过了中午十二点就不吃」。我们的身体是父母所赐,要善加珍惜和利用,发挥救人的良能,才是正确、智慧的持戒。 有的人常不舍烦恼,什么事都舍不得放下,我就告诉他:「你的心不如你的脚!你的脚不管踩了多脏多污秽的东西,洗一洗就干净了!可是你的心听法之后无法消化,一直积压变成烦恼,这样你的心就不如脚了!」 所以我们学佛若要进步,一定要舍,要持戒但不执戒就是「舍」。 若能以此四字——「慈悲喜舍」,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随一切善事而喜,持戒而不执戒,人与人之间以平等心相对待,即以诸善法摄诸众生,此即「摄众生戒」。我们如果想度化众生,一定要做到这四大: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如此,不但能摄持人,甚至一切的蠢动含灵众生,也都能被我们感化。 以大悲大勇担负众生苦难 总而言之,学佛要禁止做一切恶事,奉行一切善事;「诸恶莫作」就是摄律仪戒,「众善奉行」就是摄善法戒。摄律仪戒是以严防为体,不去犯戒;摄善法戒与摄众生戒皆以勤勇为本,必须精进,具备毅力、勇气。 三聚净戒可以摄持大乘一切戒法,如能力行此三种戒法,当下就是菩萨! 因为众生的根机参差不齐,所以佛陀开示很多方便法门,先描述三界六道中种种险恶与痛苦,根机较低的人听了之后害怕六道轮回,为了避免痛苦,就会赶快修行;此乃趋向了脱生死的修为,称为小乘。 然而佛陀在法华会上,鞭策只为自己修行,而不知发大乘心度众生的声闻小乘弟子,说他们是佛教中的焦芽败种,不能延续佛陀救世的精神。现在的社会,不是独善其身的小乘佛教能够改善的,若不随顺人群,根本没机会度化众生。因此,学佛一定要趋向大乘佛法,这才是佛陀来人间教育我们的本怀。 种如是因,得如是果;种下菩萨心、佛心的种子,将来必定成就佛果。我每天为大家开示,一再鼓励诸位好好利用身体、时间来利益人群,我期望人人,不论是出家弟子或是在家居士,皆能学习佛陀的精神,以大慈悲心及勇猛精进的毅力、勇气与信心,从凡夫地走入菩萨的道路,担负起众生的苦难,勇往直前、不退不惧,直往成佛的目标迈进! (编者按:《法苑珠林》内容读者可参阅《大正藏》第53册之受戒篇第87的戒相部) 上一页123下一页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3] [放入我的收藏夹] |
佛经 最新文章 |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欲所牵 |
念佛念经为何要至诚心 |
如何能于诸佛前莲花化生 |
什么叫涅槃?大小乘涅槃有什么差别? |
希望临终没有障碍,就要少吃肉 |
如何面对蚊虫的问题 |
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 |
如何才算初具信愿 |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
为什么要修净业三福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