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其它杂谈 -> 自然利用与开发 -> 现代世界七大奇观 -> 正文阅读

[其它杂谈]自然利用与开发  现代世界七大奇观 [第7页]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6] 本页[7] 下一页[8] 尾页[2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自然利用与开发: 现代世界七大奇观


  伊泰普大坝

  足有8公里宽的伊泰普大坝耸立在巴西和巴拉圭的边界上,横跨巴拉那河,为修筑此坝,工人们将世界上最大的七条河流改道,搬运走5000万吨土石,以开凿一条2.1公里的侧道。而使用的混凝土是修建英吉利海峡隧道所用混凝土的15倍。大部分混凝土都用于修筑大坝的地基。主坝包括空心混凝土扇形体,而侧翼用土石填塞。

  伊泰普大坝真正的奇迹是其发电厂。该发电厂有0.8公里长,一半在水下,包括18台水力发电机,每台直径16米。对于每台发电机来讲,每秒160吨水从一个直径10米的管道流向一个涡轮机。一个机组的发电量达12600兆瓦。

  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

  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高达553米,是著名的西雅图空间尖塔高度的3倍,是世界上最高的独立式建筑物。该塔与其说是建造的,不如说是挤压出的。

  液压千斤顶每天将滑模组件升高5.5米,混凝土从滑模底部随其升高而注入。航空式轰炸瞄准器使塔保持垂直。现在,其偏差只有28厘米。位于335米高处的7层建筑物是沿着塔基的周围建造的,然后作为一个整体用千斤顶顶到适当位置。

  顶部天线是用直升机吊装的。为顺利安装天线,塔身首先要垂直。一对10吨重的平衡重加到支座上,以防止塔身摇摆太厉害。由于设计中带有风洞装置,因而该塔能经受住418公里/小时的风力。

  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位于巴拿马共和国中部,是一条著名的国际运河。它于1881年开凿,1914年完工,1920年通航。它的开通,使太平洋和大西洋沿岸航程缩短了一万多公里。巴拿马运河全长81.3公里,宽91~304米,两端各有水闸3座,用于调节升降水位,水深13.5米,可通过4~4.5吨海轮。

  在当时的施工中曾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例如,怎样驯服查格雷斯河的洪水呢?在季风季节,河水浪高7米多,解决的办法是建一条大坝,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又如怎样防止黄热病和疟疾带来的灾难呢?解决的办法是开展一场前所未有的消灭蚊子的公共卫生战争。工人们排去沼泽的积水,将住房安装上纱窗,将卫生标准提高到高于大多数美洲城市的水平。有人曾将巴拿马运河说成是由医生建造的,一点也不言过其实。

  金门桥

  如果我们把美国旧金山的金门桥称为人类建造的最美的建筑,恐怕没有人反对。它在长度上虽不如委拉查努那鲁斯桥,但到目前为止,它仍保持着世界上最大索桥的纪录。该索桥悬挂在两个227米高的塔形桥墩上,支撑大桥的每条缆索的直径近一米粗,是用于支撑桥梁的最大缆索。

  建筑金门桥的真正英雄是广大劳工。建筑大桥的环境条件十分艰苦,大水随太平洋的浪潮狂舞,大风在怒吼,温度变化剧烈,在几分钟内就会到处大雾弥漫。但广大劳工克服了安装上的困难。为了跨越一个海洋港口,他们将该桥的一个桥墩建在离海岸280米的海洋中,这在以前从未实现过。他们冒着严寒和暴雨在令人头晕目眩的高度上,只用了短短4年时间就完成了桥梁的建筑。在建桥期间,尽管采取了安全措施,如有结实的安全帽和安全网,但仍有11位工人牺牲。

  大桥不但优美,而且强度高,它经受了1989年的LomaPrieta地震。在60年代内因天气原因而关闭交通只有3次。当前,正在对金门桥因地震造成的破坏进行修复,以便使其能经受里氏8.3级的地震。大桥的加固不会损害它奇伟的外观。这座桥,每年要吸引几百万人来参观、旅游。

  英吉利海峡隧道

  这条长50公里、连接法国和英格兰的跨海隧道终于实现了人类几个世纪的梦想。

  壁厚1.5米的3条混凝土管道从法国的科凯勒埋入地下,通过英吉利海峡的白垩质层,在多佛白色悬崖后面的福克斯通重新露出。其中两条供宽体列车运行。这种双层列车宽4米多,运行速度接近170公里/小时。旅客乘这种列车不用步行登车,而是坐在小汽车或公共汽车内。开进去装载货物的卡车也在这里行驶。维修车辆和事故急救车辆在位于两条铁路管道之间的第三条隧道往返行驶。

  隧道内各种机械从不停止工作。巨大的活塞可以开启或关闭通风管道,以减轻机车头部的压力。总长483公里的冷水管道系统就铺设在机车轨道旁边,用以消除因空气摩擦而升高的温度。风扇将空气吹入隧道,水泵通过虹吸管将雨水或冷却水排掉。路轨还分别进入两个巨大的人造洞穴,那里是备用的紧急交叉路线。不导纤维电缆构成了隧道的神经系统,将信号从控制器传送给工程师。

  英吉利海峡隧道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连接着两个国家,而且也在于它是一项将土木建筑、机械和电气工程结合在一起的杰作。

  荷兰北海防护工程

  荷兰人民与洪水的斗争进行了几个世纪。北海汹涌的洪水一次又一次地将荷兰这块低于海平面的领土淹没。荷兰人民也一次又一次地将海洋推回去,但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狂风巨浪无情地再夺走他们努力的成果。

  从20世纪开始,荷兰人作出了与洪水斗争的新规划。新规划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建一条30公里长的围坝。大坝于1927~1932年建成。该大坝吃水线有30米深,位于被叫作Zuiderzee的河口处。工程师动用了500条自卸驳船、浮式起重机和挖泥机修筑了两条平行的土坝。然后用水泵将沙子填入两坝的空隙。完工之后,大堤就将狂怒的内陆海洋变成驯服的淡水湖。水位由25个泄水闸控制,接着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土地开垦工程,使20万公顷荒地变成良田。

  第二步:三角洲工程。1953年,一场洪水夺去了1800人的生命以后,工程师们便将注意力转向荷兰的西南部,从此默滋河和莱茵河口形成一个复杂的、不稳固的三角洲。现在,先后修筑起的大坝、堤、渠道和泄水闸已使人们能够控制这里的地形。

  在这里,定时涨落的水在巨大的混凝土浇筑件之间悬挂的系列钢闸门下毫无阻碍地流过。只有暴雨达到警戒线时才把钢闸门放下。这条3.2公里的围堤修筑在陆地。之后,一个特建的飞船舰队对海底进行了重新修整,将10000吨重的混凝土构件浮运到规定位置,并安装了闸门和水利机械。

  帝国大厦

  纽约的帝国大厦高达380米。这个高度曾历时40年没有受到挑战。

  比大厦高度更令人惊异的是它的建设速度。工程于1929年的某一天开始,终过1年又45天结束,没有花一分钱的加班费。钢材和石料在第五大道以军事演习般的效率交货。钢铁工人在23周内就将58000吨构架铆钉在一起。在构架下工作的一小队泥瓦工在8个月内就完成了外墙工作。与此同时,管子工铺设了80公里的管道,电气技师们安装了500多万米世界最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有关南美洲最大的瀑布——伊瓜苏瀑布,知道的人很多,它位于巴西和阿根廷边境的伊瓜苏河上,而对于和它相邻的塞特克达斯大瀑布,知道的人却不多。实际上,从流量上来看,塞特克达斯大瀑布远在伊瓜苏瀑布之上,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之一。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就建在这里。

  塞特克达斯瀑布,又称瓜伊拉瀑布。位于伊瓜苏瀑布以北、巴拉圭与巴西的边界上。瀑布处于巴拉那河一个3公里长、90米宽的红砂岩峡谷内。由18个瀑布组成,总落差114米。平均流量达1.32万米3/秒,而伊瓜苏瀑布的平均流量仅1750多米3/秒,汛期时可达3万多米3/秒,其流量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水力资源极其丰富。瀑布以排山倒海之势直泻而下,瀑布跌落声远及32公里以外。附近景色秀丽,为游览胜地。

  许多年以来,塞特克达斯瀑布仅被作为观赏,而远未发挥其水力资源的优势。20世纪70年代后期,巴西和巴拉圭两国政府经过协商,作出了共同开发瀑布地区丰富的水力资源的决定,即在这里建设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设计装机18台机组,共1260万千瓦,年发电750亿千瓦小时。经过踏勘、选址等一系列前期工作,于1978年在塞特克达斯大瀑布所在的巴拉那河段上截流开工,动用数万民工和工程建设人员,经过长达4年夜以继日的建设,建成了第一期工程。一条长达7700米、高190米的拦水大坝岿然屹立于峡谷之间。这座高坝比著名的埃及阿斯旺水库的拦水坝长一倍,高出近80米。

  随着伊泰普水库建成和蓄水,塞特克达斯大瀑布将消失在水库之中。消息传出,人们纷至沓来,以一睹大瀑布最后的风采。更有一些生态学家和大自然爱好者,于1982年8月下旬的一天,云集在瀑布脚下,以印第安人最隆重的仪式“瓜鲁普”,为塞特克达斯大瀑布举行葬礼。人们献上祭品,表示对即将消失的瀑布的怀念。9月中旬,巴西总统也特意穿上黑礼服来大瀑布作最后一游。

  10月13日,一个历史性时刻来到了,水库指挥塔一声令下,电站大坝12个闸门同时关闭,壮观的塞特克达斯大瀑布瞬间消失在茫茫大水之中,代之而起的一个巨大的人工湖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伊泰普水库长170公里,面积1350平方公里,蓄水290亿立方米。湖的大半在巴西境内,小半在巴拉圭境内。到1991年5月,伊泰普水电站的18台机组已全部安装完成发电。从拦水筑坝至建成发电,先后费时14年。由于工程的艰巨,总投资达234亿美元,是原来可行性研究的7.5倍,这一雄伟的工程堪称世界水电建筑史上的奇迹,被称为“世纪工程”。伊泰普水电站建成后,每年可发电750亿千瓦小时,通过高压输电线输往巴西各地及周围邻国,尤其是对缺少石油、煤炭等能源资源的巴西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伊泰普水电站提供的电力占巴西全国总电量的35%以上,同时也使巴西成了世界上水电建设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除发电外,水库还兼有灌溉、防洪和运输等综合效益,有力地带动了附近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水库地区现已被辟为旅游点,在水库的周围建造了7个人工沙滩和各种旅游设施,与紧邻的伊瓜苏瀑布区组成了一个旅游综合体。这里也是巴西、巴拉圭、阿根廷三国的交界点,各国都在各自的国境内建立了国家公园,人们来到这里,不仅可以观赏壮观的伊泰普水电站,还可以饱览伊瓜苏大瀑布的风光。现每年来此观光的游客已达200多万人次。“伊泰普”在印第安语中意为“歌唱的石头”,在它滔滔不绝的歌声中,人类将永远记住塞特克达斯大瀑布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都江堰

  四川省岷江中游灌县(现称都江堰市)境内的都江堰,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至今仍在发挥作用。2250多年前何能筑此工程,又能千古不废?这是水利工程史上的一个谜。

  中国古代秦国开始兴修都江堰工程。经李冰父子两代人的努力,又经历代改造,不断完善,水利灌溉面积达到20万公顷(300万亩),并具防洪、航运之利,“溉灌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天下谓之天府”。

  都江堰枢纽工程分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部分,互相依赖,互相制约,互相调节,结构科学又巧妙。

  鱼嘴又称分水鱼嘴,建在灌县城西北岷江河库上,即今都江堰索桥通过处。鱼嘴是建于江心的分水堤,形若鱼口,将氓江一分为二。西边为外江,是岷江的主流,南流到宜宾汇入长江。东边是内江,为岷江的别流,通过开凿玉垒山形成的“宝瓶口”,经走马河、蒲阳河、柏条河等天然河道和无数人工水渠,灌溉成都平原的农田。鱼嘴上游建了百丈堤,用来引导江水和防护江岸。鱼嘴两侧又建了鱼刚堤,用来束江分水。鱼嘴具有调节岷江水量的功能,春耕时平原需要灌溉,内江自流水量约占六成,外江水量占四成;洪汛期,内江水自动减为四成,外江占六成,以避免平原的泛滥。

  飞沙堰建在内江右岸、金刚堤的下端,为长约300米的内江分洪减淤低坝,以竹笼装卵石筑成。这里是内江的弯道,江水流经这里,产生一股强大的弯道环流,当水位超过一定高度时,能将多余的水连同夹带的沙石漫出堰顶,排进外江。若遇特大洪水,飞沙堰自行溃决,使进入内江的供水泄入外江,以确保内江灌区的安全。

  “宝瓶口”紧靠灌县城西门,是控制成都平原自流灌溉的门户。原本突兀于内江左岸的玉垒山崖壁,被劈开宽20米、高30米、长100米的引水渠首,其形如瓶口故名宝瓶口。岩壁凿着醒目的标尺,以观察水情。水中立三座巨大石人象,作为“自动水位计”,规定“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枯盈由飞沙堰调节。被斩断而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岸称“离堆”,实际上它相当于节制闸,可起调节进水流量的作用。

  都江堰渠首工程妙绝天工,不仅能自动调节水量,还可以自动分沙排沙。

  岷江在洪汛期夹沙石滚滚而下,若不排沙,势必造成江道堵塞,河渠荒废。

  造鱼嘴引导弯道环流,让含沙多的洪水冲向凸峰的外江,这样,流向内江凹峰的含沙量势必减少,这就是现代水利学上的“凹峰引水,凸峰排沙”原理。

  进入内江的沙石,又随水流顺着玉垒山流向内江中的虎间岸,再被逼推向飞沙堰,溢顶而排入外江,这就叫做“正面引水,倾面排沙”。剩余的沙石,由于“离堆”岩壁对洪水的顶托和宝瓶口的束水作用,随旋游不断移动,最后被回旋到离堆旁的泄洪河道排走,不致下淤游沙成灾,塞死渠道。这就是“回旋原理”。中国2200年前就解决了水利工程的排泥沙难题,外国工程界直到本世纪30年代才总结出来呢!新中国加固完善了三大枢纽工程,新辟人民渠、东风渠、三合堰三大干渠,修建了45条分干渠、470条支渠,新旧渠总长达2万公里,建进水闸、节制闸、泄洪闸780座,隧洞210座,渡槽254座,涵洞、倒虹管440处。此外,还在灌区兴建蓄灌结合的大型水库3座,中小型水库293座,山平塘3.8万口总蓄水能力达到15亿立方米。

  卡纳维拉尔角

  美国本土最南部的佛罗达半岛,介于大西洋与墨西哥湾之间,南隔佛罗里达海峡与古巴相望。半岛气候宜人,景色秀丽,交通方便,是旅游度假的胜地。半岛大西洋岸以迈阿密为中心,向北包括迈阿密滩、棕榈滩、代托纳比奇等一带海滨,阳光明媚,沙滩洁白,豪华旅馆林立,有“黄金海岸”之称。保留有热带自然风光的佛罗里达大沼泽地国家公园也是吸引游客的场所。而位于“黄金海岸”带中的卡纳维拉尔角,不仅以其美丽的风光,更以其作为美国的宇宙火箭发射基地、美国空间研究中心而成为众多旅游者的探胜之地。

  卡纳维拉尔角,位于佛罗里达半岛东岸中部的一个突出的尖角地带,东濒大西洋。是美国的宇航发射中心——约翰·肯尼迪航天中心的所在地。1963年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卡纳维拉尔角曾一度改名肯尼迪角,1973年又恢复原名。100多年以前,法国小说家、“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曾经把卡纳维拉尔角作为他小说中人类飞往月球探险的出发地。没想到,到20世纪70年代,这种科学幻想竟变成现实。卡纳维拉尔角真正成为美国的航天中心,首次发射把人送上月球的宇宙飞船取得成功。

  卡纳维拉尔角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成为美国的太空航行基地和导弹发射场,也是美国帕特里克空军基地所在地。在卡纳维拉尔角尖角地带长达64公里的沙堤上,混凝土结构的导弹发射台星罗棋布,每个发射台都装备有运送导弹的拖车,有安全的安置工作人员和仪器的地堡,随时都可以投入发射。其中第39号发射综合体,专为组装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而建。由于这个火箭高104.5米,所以,组装火箭的大楼高达160米,约相当于52层楼的高度,其空间容积为354万立方米,单是大楼的4扇大门,每扇大门就有140米高,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物之一。卡纳维拉尔角因此有“空间港”之称。

  卡纳维拉尔角,作为航天中心闻名于世界是自20世纪50年代的事。1958年,美国继当时的苏联之后,在这里发射了重量仅13.6公斤的第一颗人造卫星;1961年进行了首次外层空间载人飞行;1962年进行了首次载人空间轨道飞行;1969年7月,在这里首次发射载人宇宙飞船“太阳神11号”,把人送上月球,开始了人类对月球的实地探测,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此后,卡纳维拉尔角就成了大规模航天探索的实验基地。1981~1982年,美国又在此试验航天飞机的飞行,也获得成功,因此人们把它称为“地球之门”、“月宫之旅出发地”、“飞向太空的始发站”等。一系列的成功,人们对这个地方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都想亲眼目睹一下把人送上天空的到底是个怎样的怪物。现在整个航天中心向公众开放一个旅游点,即帕特里克空军基地附近的一个发射区。为了吸引游客,在这里建造了空军太空博物馆、肯尼迪太空中心等可供参观的项目。空军太空博物馆里展出各种导弹,肯尼迪太空中心里面还有博物馆、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的模型、月球上取来的样品和照片等,使世界各地的游客产生极大的兴趣。

  卡纳维拉尔角不仅以宇航发射中心闻名世界,以其太空中心吸引游客,而且这一带自然风光优美,本身就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旅游景区。尖角实际上是一个突出的沙岛,东临大西洋,碧波银沙,天光水色,风光迷人。北面有卡纳维拉尔国家海滨公园。阳光、沙滩是最具吸引力的旅游景点。为了发展这儿的旅游事业,在附近的市镇建造了许多现代化的豪华旅馆、饭店和娱乐场所。附近可可海滩的香港酒家,以其精美的中国饭菜,吸引众多的游客。

  卡纳维拉尔角还生活着许多野生动物,被政府划为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今天的卡纳维拉尔角,已从一个荒芜的沙土灌木林带成为一个市镇,从一个小试验场变成扬名于世界的宇航中心,是世界各地旅游者向往的地方。

  南极冰原上的考察站

  南极洲,地球的寒极,半个非洲那么大的一块陆地,世界上唯一未受污染的大陆,尚待人类开发的最后一个大陆。为了探索它的秘密,多少人为之献身。尽管现在还没有真正的城市和居民点,但140多个考察站正在勤奋地工作。

  大部分考察站建立在比较“温暖”的南极洲大陆边缘及其岛屿上,如罗斯岛、乔治岛等等。最大的考察基地麦克默多站在罗斯岛,盛夏时闹哄哄的,聚集1000人上下。整个南极洲一年进出1万多人,其中包括常注临时考察人员和少数游客,麦克默多站占了1/10,难怪它号称“南极第一大城市”。

  麦克默多站是美国在1956年建立的,位于北纬77°51′,东经166°37′,夏季(10月到翌年2月)室外气温仍在零下12℃左右。全城有100多座建筑物,常年保持考察队员50多人,夏季加上临时考察人员和游客,增至1000人。飞机尝码头、车库、食品库、旅馆、餐厅、商店、医院、邮局、娱乐场所、修配厂和供水、发电设施,均按1000多人的最大容量配置。有南极唯一的原子能发电站、海水淡化厂、卫星跟踪接收站。在大气科学方面,设有宇宙射线强度变化实验室,大地测量装置室,大气科学图书馆。在生物科学方面,有一座600平方米的实验室,其中包括湿实验室、活鱼室、图书馆等。在地质和冰川科学方面,有供夏季野外考察用的全套设备。

  站在“瞭望山”向上眺望,麦克默多站一览无余,规模不亚于欧美的万人城市。海边有一座名叫“斯科特棚”的木头小平房,那是美国人斯科特1902年建立的南极第一考察站。

  南极点海拔2992米,扣去冰盖2699米,陆地实高293米;一年只有“一天”,半年白天,半年黑夜;年平均温度—50℃,夏季—32℃,酷寒缺氧。

  极点的“南极碑”托着一颗金属球,距碑730米是美国的阿蒙森—斯科特站,一个铝质圆屋顶下盖着三幢科学实验楼,一条长拱道内分布着车库、发电站、储藏室、健身房等附属设施,每年有8个月与世隔绝。

  俄国的青年站列为南极第二大“城市”,1962年建于印度洋岸的恩德比地,位于南纬67°40′,东经45°51′。在1平方公里冰原上建造60多座房屋,常驻100多人。

  世界上有16个国家在南极建立的140多个考察站,只有40多个是有人越冬坚持工作的常年站,其余都是冬季撤人的夏季站。我国1980年开始参加南极考察活动,1984年11月派出第一支南极考察队,翌年1月建成长城站,1986年发展为常年站。长城站设在南极半岛外缘乔治岛上(同岛共有6国建站),位于南纬62°12′59″,西经58°57′51″,距北京17501公里。建了三栋房屋,总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楼门镌刻南极地图和中英文站名的金色站标,拥有码头、直升机尝发电站、油库和供水设备。1989年中国在南极大陆建成更大的中山站。

  研究开发北极

  我国首次赴北极科学考察的勇士们,于1995年5月6日10时55分胜利到达北极点,把五星红旗插到了北极点上。

  在五星红旗插上北极点之前,翻阅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中国人的足迹几乎踏遍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唯独一个地方是空白,那就是北极,由于那时中国对北极还没有实质性的科学考察,就无法加入“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

  现在,中国科学考察队已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北极之行,对北极进行了气象、冰情、海洋、生物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考察和记录,如定点钻取冰芯、测量冰层厚度、搜集水样和大气样品、分析冰层结构、生物含量和种类等,为今后更大规模地科学考察北极打下了前期基矗科学家对获取的冰样,将使用多种方法确定其年代。有趣的是,冰层和树一样,也有年轮,这是因为不同年份下的雪在累积起来时,有明显的分界面,所以,人们用肉眼就可辨别计算出距今几百年左右的冰样的确切年代。

  但到了一定深度,冰层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分层逐步消失,科学家就用计算机模拟下雪与累积过程,然后算出深度与冰样年代之间的关系。历史上的火山活动也有助于确定冰样的年龄。火山爆发时,喷出大量的火山灰进入了大气,又随着降雪来到了北极。因此冰雪成了记载地球大气历史的见证。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公元79年毁灭庞培古城的维苏威火山爆发,都在北极冰层中留下了它们的痕迹。

  科学家们从冰层中探索古代天气的目的是为了推知未来大气的变化。预计在今后的100年中,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将进一步增高。“温室效应”将日趋严重。这对动植物的生长和活动会有什么影响,是需要人们加以认真研究和解决的。

  但是,据现有的科学考察资料分析,在北极的冰雪底下,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镍、金、银、金刚石等金属矿储藏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3,仅北美洲北极地区的石油储量就有500~1000亿桶,天然气储量达到0.85万亿立方米之巨。这笔惊人的财富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

  北极丰饶的生物资源同样引人注目。千百年来,在北极地区过着游牧渔猎生活的土著人,就是依靠北极的野生动物生存下来的。据调查,北冰洋的大型海洋哺乳动物鲸类就有几十种,如北极露背鲸、白鲸、灰鲸、独角鲸、鲤鲸和须鲸等,都是商业价值很高的生物资源。而成群结队的海豹、海狗、海象等海洋哺乳动物在北极随处可见。北冰洋的渔业资源极其丰富,其中巴伦支海和挪威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渔场之一,捕获量较大的有鳕鱼、蝶鱼和毛鳞鱼等。科学家们认为,如能对北极的生物资源加以保护,合理捕捞,这将是人类永久性的财源。

  北极和亚北极地区维系着一个庞大的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约有500亿吨的碳储存量,这相当于大气含碳总量的2/3。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气候严寒的北极地区,动植物尸体化解缓慢,是一个巨大的固体碳“储存库”。而最近的观测研究表明,北极某些地区现已开始一种“逆转”过程,即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这一趋势与北极的温度上升是一致的。毫无疑问,这将会对威胁人类生活环境的“温室效应”和全球系统的变化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

  科学家们呼吁,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如不能得到有效的防治,昔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冰洋将成为未来的永久“不冻海”。据科学家估计,南北两极冰层的消融将使全球海平面上升60米!这意味着全世界90%以上的大城市都将淹没海中,可供耕种的土地面积也将消失2/3,整个生态系统受到的破坏是不堪设想的。

  为了保护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为了合理地开采北极的自然资源,为了人类社会的前途和未来,人类向北极进军的历史终于掀开了新一页。1990年8月,在北极圈内有领海和领土的8个国家(加拿大、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美国和前苏联)成立了非政府的“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IASC),该组织也包括了北极科学的所有领域,有地质学、冰川学、海洋科学、生物学、大气科学、宇宙探测、全球变化、环境监测和评估、人文科学和教育。

  各国科学家对北极的考察和研究,已经从海底到高空,形成了一种立体的框架结构。这标志着过去那种纯粹的探险时代和“各自为政”的考察时代已告结束,人类开始迈入了国际合作、科学地认识和开发北极的新时代。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6] 本页[7] 下一页[8] 尾页[2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其它杂谈 最新文章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危机
星际桥梁
会说话得天下
中国名山
蛇石Ⅱ-最后的献祭
动物乐园
百家讲坛
生活常识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03 01:23:31  更:2021-07-03 09:02:02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