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疾病的道路: 精神免疫
身体健康的男女都会因各种原因而突然死亡。一名身强力壮的27岁的陆军上尉,在参加肯尼迪总统下葬殡仪队后10天骤然死去;一个17岁的男子,于某年6月4日上午6时突然死于急病,而在前一年的同一年,他14岁的弟弟因车祸重伤致死。其他的例子大多也是在某一死者的周年祭辰前后,另一个突发急症。有些例子则是死于失望和梦想破灭。例如某一大学校长向来以支持黑人学生而自豪,而当学校的办公大楼被一群黑人学生包围时,这位校长竟溘然谢世。也有“喜极”致死的例子:一位63岁的歌剧演唱家死于一片热烈的喝彩声;一个囚徒在度过了15年有刑徒期后,却死于重返家园之途;有人则在玩扑克牌时因大胜而送命。
看来,一桩伤害性事件中可以激起身体两种类型的紧急反应:一类是“迎击”或“逃脱”;一类是卷缩或静守。前者动员身体能量迅速作出反应;后者保存肌体之精力。就像穿过马路时,遇到急驰而来的汽车,抑或快速奔跳穿过,抑或站立不动,让汽车擦身而过。有关研究者认为,这两种互相矛盾的机制若同时触发,特别是原来就存在心脏病患,就可能导致心脏的功能紊乱,甚至引起具有危险性的心博节律异常。这些反应并非人类所特有。设置陷阱捕捉动物的人和动物园的管理人员们都久已知道,动物可因捕捉、运送、捆绑时所受的惊吓而死亡。但是,在相同刺激作用下有的个体猝死,有的个体却安然无恙,这又是为什么呢?
不论动物或人类,脆弱性(易伤性)的大小既决定于精神坚韧的程度,亦决定于体质的强弱。但是,作为肌体脆弱性(易伤性)极端表现的猝死,其实并非像它表面看起来那样是突来骤至的。有关的医学报告认为,猝死通常是一系列应急事件链索中的最后一环。通过与死者近亲的交谈得知,早在死前数月之间,死者大多已表现出某种程度的精神紧张、忧郁沮丧、消极悲观、愁绪重重。有人研究了54名骤死的男子,其中41名死前精神抑郁已达数周至数月,原因多为家庭不睦、夫妻离异或子女失和。在死前不久,有一半男子曾陷入极度忧郁,另一半人则变得易怒、焦虑或过分好动。发生于死者生命最后一个月间的另一类常见事件是:工作或居住环境剧变——变得更好,或更坏。
使人变得脆弱的不是变动事件本身,而是人对变动事件作了反应的类型。美国的一位研究者在这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他将外部世界的刺激分为正的和负的两类,前者称为“优性刺激”,后者(来得过多或过速的刺激)称为“劣性刺激”。
生活变动为什么会使人变得较为脆弱(易伤)?医学专家们将此因于人体的免疫抑制效应。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体内一系列器官、血液中的白细胞,以及由其产生的具有防病效果的一此蛋白质。本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报告称,丧偶男女的免疫系统会逐渐降低其抗病力;只有当存活者对失偶业已适应之时,其天然的免疫保护作用才会完全恢复正常。人体的免疫功能不全状态,可以导致对疾病,特别是对传染性疾病(从普通伤风感冒直至结核病)的抵抗力降低,还可造成免疫系统自身的疾病,例如以抗体作用于肌体自身为特征的所谓自身免疫性疾玻有关资料还表明,个人性格、精神状态、处事风格等,以及体内免疫系统的状态,对于像类风湿性关节炎这类疾病会有影响。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普通的关节疾患。这种疾病,通常发生于因精神负荷过重或环境因素导致精神应变效能丧失之时,追踪其起病时期,常发现有丧亲、离婚以及退职之类的变故,由此导致对付环境的习惯行为失去效能。该病的病程经过也与病人的精神状态相平行:人与环境关系较协调时,病情好转,反之则病性加重。
个性也影响疾病的易患性。有些研究者这样描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性格特征:羞性,束手束脚,吹毛求疵,不会表达愤怒和敌意,女性患病的机会较男性大3倍之多。
一种有所争议的观点提出:也许疾病本身就是肌体借以对付或避开所遭遇困境的一种方式,甚至致命的疾病也是肌体发出的呼救信号。
现在,越来越多的医生相信,由精神因素引起的疾病数目比从躯体症状和体征上表现出来的还要多。但是,关于精神致病问题的最新见解,其影响对于病人比对医生还要大。“负的”情绪(暴怒、恐慌、悲哀、沮丧等)能削弱人们对疾病的抵抗力,“正的”情绪(欢乐、喜悦、温情等)还能保持或恢复人的健康。“欢乐胜似良药,悲伤耗人血肉”。
上述种种,把人们引入一个被称为“精神免疫学”的科学新领域。造成人类脆弱性(易伤性)的原因,既不在命运,也不在漂浮于我们四周的种种致病因子,而在于自身。只要认识到精神、肉体两者是作为一个不可分割、互相依存的整体在起作用,也就能对那些使我们患病的内部动力机制和使我们得以保持健康的平衡力量有进一步了解。
人与感冒的抗争
感冒本身不算重症,但却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特别是对老人和孩子的威胁尤甚。
感冒病毒是个大家族,其成员约有200种,因此要研制出广谱的感冒特效药是非常困难的事。感冒病毒的个体特别小,人体对感冒病毒的防卫,主要是由鼻咽部粘膜分泌粘液,“粘”住病毒后带入胃里,由胃酸将它们杀灭。
同时,鼻咽部粘膜上的抗体也能消灭一些病毒。但这仅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感冒病毒却经常突破人体防线,使人体鼻咽部的细胞受感染而死亡。
人体的很多感冒症状,并非是直接由感冒病毒引起的,而是由于人体对病毒进行抵抗的结果。比如,刚感染感冒时的咽部疼痛,是由于人体防卫机制激活了喉部疼神经。随后,为战胜感染,喉部微血管扩张,以便送来更多的“作战部队”,于是导致咽部充血。同时,分泌过多的粘液变成鼻涕,由鼻孔淌出。最终,感冒引起支气管发炎,使人咳嗽。
孩子最容易感冒,这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每种感冒病毒都能使成年人产生一定的免疫性,但对孩子来说,却只有极少几种感冒病毒会使他们产生免疫性。其二是孩子好动,又不可能经常洗手,于是当他们用沾有感冒病毒的手揉鼻子或眼睛时,就给病毒提供了作祟的机会。
感冒病毒基本上是接触传染,特别是通过手触和接吻,较少通过空气传播。
一般人认为感冒是由风寒引起的。其实不然。早在1946年,英国专家就对一些健康成年人作过如下试验:先让他们洗热水澡,随后让他们穿上湿浴衣在通风的过道上待半小时,接着再让他们在早晨穿上湿袜子休息,结果无一人感冒。然而,当专家给另一些健康的成年人鼻孔中喷上感冒病毒后,其中半数得了感冒,从而证实了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
1979年,美国曾出现过浸有碘液的“基拉”口罩。刚上市的头10天内,使感冒患病率下降了75%。因为碘有色有味,人们随后又改用无色无味的消毒剂代替碘,据说十分有效。但使用口罩毕竟不便。其实,只要保持室内通风,并避开别人咳嗽和打喷嚏,便能有效地防止感冒病毒的空气传播。而经常洗手、不用手摸鼻子,以及在手帕上洒些消毒剂,则可有效地防止感冒病毒的接触传染。此外,加强体育锻炼,对预防流行性感冒也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近年来治疗感冒的药物不断问世,它们的疗效到底如何呢?据加拿大专家对1950~1991年间正式批准使用的药物的调查,发现它们仅能减轻成年人的感冒症状,而对5岁以下的孩子基本无大作用。当孩子发烧或咽痛时,医生就开给抗菌素,但实际上抗菌素对病毒无效,仅能对付细菌,譬如可杀灭引起脓毒性咽喉炎的病菌。
研究表明,当人体细胞被感染后,会释放出抗病毒的物质——干扰素。
干扰素抗病毒确实有效,但人工合成昂贵,且使用久了会刺激鼻腔,同样令人难受。于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专家杰克将干扰素、消炎药和能抑制鼻粘膜分泌的药物配制在一起。经使用,这种新配方确能明显消除感冒的主要症状。
1971年,诺贝尔·普·利·波林首次提出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能防治感冒。但当时怀疑者颇多。然而试验表明,服用维生素C的人感冒症状确实要比没服用的人明显轻得多。
嗅热水蒸汽、食醋蒸汽或鸡汤蒸汽,是民间早已流行的土方。试验表明,鸡汤蒸汽效果要比单纯吸入热水蒸汽更好。后来,又有人在鸡汤中添进各种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使这类大杂烩汤对付感冒病毒更为有效。
调查表明,一些印第安人对付感冒另有一功,即服用一种紫色的金光菊根。而药检证明,这种植物根部含有强效抗病毒和免疫成分,确属良药。
其实,对付感冒最简单而有效的办法,是多喝开水、菜汤、茶水以及肉汤,这样既能缓解感冒症状,又能补充因发烧出汗而丧失的体液。
人与病毒之战
有一位医学专家在30多年前就曾指出:在地球上人类如果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战胜病毒,病毒是威胁人类生命的最危险敌人。这句话不幸而言中。
正当人类为消灭天花、麻疹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大批远为凶狠的病毒已悄然扑向人类。1981年由艾滋病毒引起的艾滋病,死亡率100%;1995年在非洲扎伊尔暴发的埃博拉传染病,短期内即可致人于非命。人们还发现其他许多烈性病毒,可以使人产生种种神秘的病症。人与病毒正展开殊死的决战。
1995年4月中旬在非洲扎伊尔蔓延的埃博拉病,来势汹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扎伊尔发现了316个出血热病例,245人死亡,死亡率达77%。
1996年2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证实,在加蓬发现埃博拉出血热病,20名患者中已有13人死亡。这些患者以一死猩猩为食,在接触猩猩尸体的过程中染上了埃博拉病毒,该病毒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传染。患者平均年龄为18岁。
在13名死亡者中,12人已被证实直接接触了死猩猩的血液。这是非洲再一次埃博拉病的流行。
埃博拉病毒是1976年于扎伊尔埃博拉河附近一个名叫杨博科的小村庄首先发现的,并由此得名。该年埃博拉病在扎伊尔的55个村庄及其邻国苏丹、埃塞俄比亚流行,造成近千人死亡。1995年第一个被发现的病人是个36岁的医院化验师,名叫金夫姆,他的工作是采集血样。当时他发病的症状是腹泻和发热,被诊断为痢疾,几天后发生出血并随即死亡。这时,人们才意识到,金夫姆患的根本不是痢疾,而是19年前猖獗一时的埃博拉玻后来相继发生了一批类似病人,其中包括与金夫姆密切接触的护理人员。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将病人的血样运往美国亚特兰大的疾病控制和防治中心化验,证实确是埃博拉病的再次爆发。
埃博拉病毒潜伏在人体内的时间很短,症状很快发生,大多呈爆发型发病,死亡率极高。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有类似流行性感冒的发热、头痛症状。
80%的患者有腹痛、咽痛、肌痛、胸痛的现象。70%病人可发生吐血、便血或身体其他部位的明显出血。此外,恶心、腹泻、疲乏感等症状也十分多见。
埃博拉病毒不通过空气传播,而以血液、尿液为媒介经由伤口侵入人体。一般说来在接触病人时戴上塑料或橡胶手套便可避免感染。
目前还没有直接杀死该病毒的药物,因此对该病的防治十分困难。日本国立预防卫生研究所根据病毒的危险性将病毒分为4极,艾滋病毒被定为3级,而埃博拉病毒被定为最危险的4级。
神秘新病毒正在不断出现
埃博拉病毒固然危险,但它并非是唯一的烈性新病毒。最近几十年,新的病毒不断像“神秘客”似地出现,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构成极其严重的威胁。
1953年首先在阿根廷北部的加里恩河附近发现了胡宁病毒,其感染人体后可使1/5的人死亡。该病毒由田鼠传播。50年代在肯尼罗河三角洲发生该病流行,1万多人被感染。这种病毒是由蚊子传播的。登革病毒引致的登地热发病范围更为广泛,最早发现于亚洲及拉丁美洲,70年代中期以来数次发生流行,1990年仅拉美就有11.6万人染上此玻一种被称为拉沙的病毒可引起出血性发热病,每年感染此病的在西非就高达20~40万人之多,其中约有5千人死亡。最早见诸于东亚,1993年在美国西南部,之后先后在23个国家流行一种传染病,症状奇特,诸药对之无效,后证实为汗塔病毒感染所致。另一种HTLV病毒,传播类似艾滋病毒,但致死性要弱一些,在患者中有1%会因此引起T细胞白血玻此病毒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与埃博拉病毒亲缘关系很近的马伯格病毒,1967年发现,当时西德和南斯拉夫有31人从乌干达绿猴那里染上了此病毒,结果有7人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