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其它杂谈 -> 寻找新大陆 -> 亚历山大·马更些 -> 正文阅读

[其它杂谈]寻找新大陆  亚历山大·马更些 [第2页]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1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寻找新大陆: 亚历山大·马更些


  为了探究北美这块广袤土地的利用价值,探险者、拓荒者纷至沓来,拥向中西部荒野,在险象环生的环境中生活,开始了充满神秘与艰难的开拓史。

  在那一望无际的荒野中,探险者时而徒步,时而驰骋,时而漂流,时而休憩,在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筑起一座无形的桥梁。一望无际的新大陆,对开拓者来说往往具有无穷的诱惑力,逐渐地以伐木为主旋律的鸣奏曲四处响起,从而撩开了新西部拓展史的序幕。

  19世纪初期,法国皇帝拿破仑和西班牙缔结了一项秘密条约,密约中西班牙将北美大陆的核心约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割让给法国。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一心一意幻想开拓西部那广阔无际和充满神秘色彩的地区。于是他从法国人手中买下了20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路易斯安那”,以及无论是当时还是今天都是极有价值的新奥尔良。这样一来,美国国土一下子增大了一倍,这的确是一桩划得来的买卖。如何对那片“美国大沙漠”的中部领土进行开发,就成为开拓者们的中心话题和行动指南。

  那一个时期,不论是令人胆战心惊的探险生涯,还是扩张领土的贪婪欲望,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载入美国的史册,成为美国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

  200多年前,在苍茫的北美大陆上,走来了一位刚毅、勇敢的探险家,他就是亚历山大·马更些。

  1789年,出生于苏格兰的加拿大探险家兼西北公司的贸易商人亚历山大·马更些,从阿萨巴斯卡湖的吉布伊昂要塞出发,向北迈进。当时,27岁的马更些对探险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充满着必胜的信心。他对前人开拓西北地域的情况深入研究,收集和掌握有关地理知识,同时,深入实地探索,描绘出较准确的地图,为进一步深入内地作了精心策划。

  尽管时值6月,由于地处高纬度环境,天气却相当寒冷,河流冰封根本不能行驶船只。马更些一行人凭着一股坚定的信心和对未来的憧憬,克服了重重难关,勇往直前,终于越过大奴湖,进入一条宽阔而水流湍急的大川。

  欣喜之中的马更些便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此河。北美大陆北部的马更些河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7月2日,他们来到一片浩淼的波涛之前驻足观察。马更些断定:这就是他们的目的地——太平洋。完成了横越大陆的壮举,马更些与大伙儿设宴庆功。但一阵惊喜之后,从土著人口中得知,这并不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太平洋,而是北极海,于是,他们只能扫兴地打道回府了。

  1793年,马更些在吉布依昂要塞再度启程。这次,两位印第安人及一位名叫马可的苏格兰同乡,协助马更些采伐桦木,制成独木舟。马更些携带了两名随从,然后踏上那充满希望的征途。湍急的水流成为这次航行中最难逾越的障碍。当时,在荒野狩猎的旅行者被人称为“窝瓦纠亚”。“窝瓦纠亚”们在汹涌澎湃的河流上使出了浑身解数操纵着独木舟,冲破重重险阻,度过道道难关。面对如万马奔腾的急流,探险者屡遭困顿,有时还要为生计而奔忙、操劳,为此付出的艰辛和代价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他们决没有因此而退却,仍继续不断地努力。

  日复一日,时光在流逝。一天清晨,曙光洒在这艘孤零零的独木舟上。

  马更些在船头,遥望没有尽头的前方,无尽漂流产生的疑虑和实现目标的坚定信心,矛盾的思绪呈现在这位“三十而立”的年轻探险家脸上。突然,前方出现依稀可辨的山脉轮廓,这一信息如电流般传遍了马更些的全身,刚才的疑虑神色一扫而光。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告诉船上的每一个人。大家心中的疑云也消散了,原本开始涣散的意志又重新凝聚在一起,信心倍增,他们又起锚了。紧接着汹涌急流又蜂拥而至,阻碍了前进速度。

  正当一筹莫展之际,他们遇到了生活贫困以致濒临死亡的印第安塞尔尼族。马更些给予他们极大的关怀和足够温饱的粮食、精美的礼品,从而获得塞尔尼族人的信赖和尊重。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与指点下,勇敢的“窝瓦纠亚”们沿着帕斯尼普河前进。虽然大家身心疲惫,食不果腹,但跨越两大洋水系的大分水岭的雄心壮志,时时处处体现在他们的行动里。在人迹罕至的荒野,咆哮的河水冲击着两岸高大的树木,还真让人毛骨悚然。沿河密布的沙洲犹如迷宫,即使有高超驾驶技艺的“窝瓦纠亚”们,对此也变得无可奈何。一次,独木舟为躲闪沙洲,失控地撞上了岩石。舟身严重“受伤”,舟内的物品被湍急的流水冲走,火药全被打湿,不幸中的万幸是一行人却奇迹般地被冲到沙滩上。此时,马更些又发出激动人心的言词:“振作起来,只要勇往直前,就会抵达太平洋!”这好像是一贴灵丹妙药,又一次抚平了部下心灵的创伤。他们随着独木舟的残体,歪歪扭扭地朝着目标继续前进,几天后终于到达塞尔尼族人所指点过的大河岸——今天的弗雷泽河。不久,大伙儿又体会到了弗雷泽河的险势更难以抗拒。垂直的峡谷,陡峭的岩壁,难以通过的急流,凶猛强悍的部族..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马更些抛弃了独木舟,踏上了陆路。历时10个昼夜,他们精疲力竭地翻越了险峻高耸的海岸山脉。

  在狂风暴雨中,在山岚雨雾里,在灼热的日光下,一行人颠扑前行。“窝瓦纠亚”们的意志跌入最低极限,体力、粮食都已消耗殆荆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善良友好的印第安贝拉库部落,向他们伸出了温暖之手。真正的“患难与共”使得白人们与这些土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真诚友好的气氛中,印第安人拿出了最丰盛的晚餐来招待客人们,有些“山珍野味”,白人们确是第一次品尝。这对于数日之中处于饥饿状态的马更些一行人来说,确实如同“雪中送炭”,求之不得。当土著人看到狼吞虎咽的白人,露出了善良的笑容。用餐之后,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土著又纷纷向马更些一行人表示欢迎,载歌载舞,真挚的热情与友好的行为,使得这些刚毅的“窝瓦纠亚”们流下了滚滚的热泪。他们忘情地融入了印第安土著人的憨厚、淳朴与热情之中。此时,仿佛天地之间,除了强劲有力的音乐节奏之处,什么也不存在了,人们全身心地沉浸其中,没有烦恼,没有争执,没有痛苦,也没有饥饿。

  夜已深了,可不知怎的,大家依然没有倦意。火堆边团团围坐的白人们传递着烟杆,你一口、我一口地传下去,这是印第安人对待客人极友好的一种方式。双方都希望时间走得慢一点,再慢一点,留住一份和平,一份轻松,一份自由。

  恢复了生气的马更些一行人,又燃起使命感的火焰。尽管印第安人酋长一再表示,欢迎他们留下来住几天再走,可马更些却满怀着深深的谢意,告诉他们:第二天,他们必须上路!此时,印第安人向酋长建议道:“在他们身上留下我们友谊的象征。”于是,四面八方的印第安人土著响起了一片赞同声,当天夜晚的聚会又一次推向高潮。两三个一同上来,不由分说,拉开马更些的衣服,在他的背上文上了富有特征的崇拜物。马更些忍着阵阵疼痛,过了一会儿,在他的背上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鲜艳的太阳光芒万丈,充满希望的田野,远处群山..太阳是这个印第安部落崇拜的偶像。整个美丽的图案,难道不是印第安人心中的那片乐土吗?他们希望自己脚下的土地,能给他们带来欢乐与幸福,让子子孙孙繁衍下去,美好的生活周而复始。接着马更些的同伴们也一一文了身,狂欢延续至黎明,一行人随着土著进入了印第安式的梦境。数小时后,马更些等整装待发,告别了依依不舍的印第安人,踏上了征途。

  突然,马更些似乎嗅到了带有咸味的空气。长时间的沉默一下被打破了,几双手不约而同地蘸起河水尝起味道:“啊!水是咸的!海!海!海!”大伙儿顿时狂喜不已地高声喊叫,疲劳、饥饿,所有不愉快事情都抛到九霄云外。海鸥在蔚蓝色的天空中盘旋飞翔,海豚、海豹自由自在地在海水中嬉戏。

  广阔无垠的大海呈现在他们的视野里,勇士们不仅感慨万分,回忆起艰难岁月,使他们更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阳光和煦,万里无云,大河两岸的牛群悠然自得地咀嚼着鲜嫩的绿草,呈现一派安乐、优美的田园风光。马更些一行人横越大分水岭,乘上独木舟顺流而下,于8月24日,安全抵达阿萨巴斯卡湖。全城的人热烈欢迎英雄的凯旋。在挥舞的彩旗簇拥下,在震耳的礼炮轰隆声中,载誉而归的勇士们,回到了吉布依昂要塞。他们艰苦行进了2400多公里,写下由陆路横越大陆的记录。为了纪念这位探险家,人们在太平洋岸的岩石上留下了“亚历山大·马更些从加拿大经由陆路抵达此地。公元1793·7·22”的记载,以此激励后人。

  人们常说探险家是伟大功业的揭幕者,亚历山大·马更些等人的英名将永远载入美国史册。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美国的领土不断向太平洋海岸延伸,一时到处可见笔直的马车道通向西部。到了1840年,美国人更把扩张领土当作责无旁贷的头等大事。美国人的勇敢和卓识,的确令人佩服,但这又何尝不是美国扩张领土的野心使然!篷车是美国西部开拓时代重要的工具,不仅外表极富特色且意义深刻。浩浩荡荡的车队,辗过苍茫的大平原向西部挺进,于是又在后人经过的漫漫长路里,留下一串串、一段段辛酸而又动人的故事。

  19世纪中叶,探险时代已成为历史。但是,探险家们对这片充满希望的大地,已做了详细的调查,绘制出许多精致的地图,提供了诸多地理上的资料。移民们踏着先行者们的足迹,迅速遍布整个广阔的西部。在美国西部日渐发达的同时,加拿大西部也有了一番大改变。就这样,不到100年,北美大陆东部原来的两个小居民集团,便演变成了横跨东西部大陆的两大国家——美国和加拿大。

  印第安人的命运

  北美大陆的探险家,创造了一段惊心动魄的美国西部开拓史。每当追忆起那流逝的光阴,那黑云笼罩的群山、倾盆似的暴雨、峡谷里传来震耳欲聋的回响,他们的内心总充满了激动与兴奋,久久不能平静。湍急汹涌的河流,清澈如镜的湖水,光怪陆离的岩石,喧闹的原始森林,所有的一切还是壮丽依旧。探险家们认为所走过的西部的每一寸土地,尽管荒凉不堪,但都理所当然地属于美国。于是拓荒者们修筑铁路,开辟航线,使荒野变为锦绣山河。

  美国白人对印第安人总是加以排斥。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美国政府的讨伐用尽各种手段,杀害了大量无辜的印第安人。西部边疆开拓史家宣称:“我们相信我们的政府不会永远容忍一半是奴隶一半是自由人的状态,要么都是自由人,要么全是奴隶。”一边是边疆以它不可抗拒的力量促进人们移民西部,另一边是使印第安人扮演了悲剧角色,他们失去了美丽的家园,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都遭到了白人的践踏。而本来这些冲突、暴力、损失,可以在平等的范围内降到最低限度,然而美国政府的立场和态度,导致不断地发生叛乱和流血事件。白人对待印第安人态度恶劣,常常轻视贬低印第安人的一切。有人心怀叵测,暂时利用印第安人,如在兽皮交易上,印第安人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不仅提供大量兽皮,也是白人领路的向导,但是利益的大部分被白人侵吞。这种卑劣的手段,使印第安人对白人的痛恨和恐惧与日俱增。有些白人为了私利,故意制造纠纷,使印第安人部落与部落之间相互拼杀,这也是印第安人仇恨白人的原因。

  白人与印第安人之间的裂隙越来越深,已经无法弥合。

  在贸易上,印第安人有着一种传统的交易方式——中间交易。中间商向内陆地区的部落收购兽皮,然后再转卖给密西西比河流域的白人,换回自己所需要的物品。而兽皮交易商相尽办法排除他们,以致激起印第安人众怒。

  当年克拉克与刘易斯在远征途中,苏族人采取强悍、野蛮的态度,百般阻挠,使他们在远征过程中增添了麻烦和困难,也是这个原因。由于白人极端自私的行为与挑拨的手段,在白人与印第安人之间,种下祸根。

  在白人与印第安人的交往中,酒也成了他们之间裂痕深化的催化剂。印第安酋长本来就对白人没有好感,后来兽皮商人又拿酒与印第安人交换兽皮,使西部部落的人们整天喝酒,有些人喝得醉醺醺的,毫无朝气,没有进取心,生活在醉生梦死之中,消磨了意志,丧失了抵抗入侵之敌的能力。这更引起酋长的不满。

  当时,种牛痘术尚未发明,居住在加拿大平原上的印第安人因天花流行,使得成千上万的人死亡。到了1850年,美国平原的印第安人也惨遭同样的命运。那时,正当大批探险者、淘金者、开拓者进入西部时,霍乱病流行,开依欧瓦族和科马金族至少有一半人死于霍乱。相继出现的天花,又使黑脚族损失更大。于是在当地的印第安人就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这接二连三的灾难,都是白人把带有病菌的毛毯、衣服及其他商品转卖给他们,才招致此祸的。

  白人与印第安人之间的这场纷争,没完没了地继续着。印第安人并非一味地想杀死白人,而是想尽办法报复白人的不人道行为。而许多白人却宣称:一定要将印第安人全部消灭。因为他们认为印第安民族是劣等民族,甚至没有资格被列为人类。

  虽然白人与印第安人之间的交易仍在不断地进行着,但是他们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尤其当印第安人受到侮辱与暴力的威胁时,他们自然就会采取残忍手段以牙还牙,以暴制暴。1827年,吉达底亚·史密斯一行人遭到摩哈维族突如其来的攻击,而在一年前,他们还友善地相处在一起,亲如兄弟。

  这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突如其来的袭击,使得史密斯百思不得其解。他不知道,在他们一行人没回来之前,摩哈维族与杰姆斯·俄亥俄·巴狄进行兽皮交易,结果意见不合,引起冲突,巴狄暗中以武力攻击,于是摩哈维族人开始仇恨所有的白人,并进行报复。

  在白人与印第安人之间矛盾重重的同时,也有一部分探险家与各个部落之间长期友好地相处,结下深厚的友谊。探险家杰逊·李及他周围的人,还曾尽可能地帮助那些经过俄勒冈大道的移民。事实上,尼兹帕斯族与美国政府之间的友好关系,较西部其他部落来得长久。然而,到了1870年,白人无礼的侵犯,使印第安人忍无可忍,一向主张友善待人的约瑟夫酋长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也率领一批年轻的战士,反抗美国人。另外,铁路的修筑侵占了他们的土地,赶跑了野牛,毁坏了原来安居乐业的家园,于是暴动一触即发!

  白人大规模移民西部,开始威胁到印第安人的权益;当铁路向大平原延伸时,又促使白人文明与印第安人文明之间发生撞击和较量,并以印第安人文明消亡而告终;贪得无厌的美国政府,准备继续扩张领土,扩大居住范围,普遍采取驱赶印第安人的办法,愈演愈烈地损害着印第安人的利益。在土地问题上,表面上看似乎合情合理地与印第安人根据法律订立条约,骨子里是仗着政府的权力,强占印第安人的土地。条约中打着中止边境地区纷争的幌子,但真正的目的乃是威逼印第安人让出广大的土地,规划一定的狩猎区。

  天真的印第安人,根本不了解条约细则部分的利害关系而上当受骗。尽管大部分印第安人受骗签字,但也有少数几个部落首领拒绝签字。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就收买地位较低的酋长,威逼他们让出土地。如果日后有人反悔,想再收回土地时,白人就可以公然违反条约为由,用武力镇压,而不会背上“欺凌印第安人”的罪名。

  开拓者渐渐西移,迫使东部的印第安人也随之移往更西部、更荒凉地区。

  开拓者们的足迹已跨过了密西西比河的内陆地区,印第安人被迫放弃了祖先留下的土地,而移入条约中规定的保留区。可是这样的步步紧逼,印第安人最后甚至失去了保留区的居住地,被赶入生活条件最差的地方,苦苦地挣扎在死亡线上。印第安人面对白人的欺凌、逼迫,在走投无路时不得不起来反抗。曾有位西奥尼族的提卡穆萨酋长,联合今天五大湖附近的各部族,发动了一场正义的战争。但由于人力、武器等相差悬殊,印第安人不堪一击而败北。战后侥幸生存的人,则更是无路可走,被驱赶到边远的山区。驱赶印第安人已成为极其普通的事。这些残酷的行为,将居住在东部及边境地带的所有印第安人,赶到密西西比河的西部。印第安人远离富饶美丽的家乡,来到这片无人涉足的贫瘠土地,有的还被通往内陆沙漠地区。他们那种彷徨无依,徘徊凄惨的心情,又有谁能理解?昔日在自己生活了漫长岁月的可爱家乡,祭典欢庆,载歌载舞的情景,已一去不复还。从他们那茫然的目光中,流露出对昔日生活的向往,对今天背井离乡、颠沛流离生活的不满。可这悲惨的命运,还在继续着。于是许多部族为了争取自由幸福,常常袭击白人的采矿营和邮车,杀死移民,甚至对西部联邦政府公开进行挑战。一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一批骑在马上的印第安人戴着五颜六色的装饰,头上是亮闪闪的战帽,长矛上飘着红色的三色旗,威风凛凛地赶着一群狂奔的野牛,向铺设铁路的平原上驰来。已经劳动的铁路工人,正把枕木、钢轨运送过来。突然,东方出现一群野牛,人们赶紧放下手上活儿,纷纷逃散。有几个白人成了牛蹄下的牺牲者,有的被踩伤,损失惨重。此时印第安人露出了胜利者的微笑,然后策马逃走。如果印第安人一旦落入白人之手,就会失去头皮。而他们奉行的信仰是:如果一名武士失去了头皮,便永远不能到幸福的猎场去打猎。

  对白人的骚扰,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印第安人也十分清楚,一旦有机会白人便会更加凶残地报复。

  起初的探险家都认为中部的大平原,环境恶劣,沙漠广布,想尽办法将印第安人驱赶到白人认为无法生存的地带。由于伊利诺伊及肯塔基的印第安人,不断被驱赶到东部平原,使得东部平原的奥色治族不得不让出他们的居住地,而移往山区。居住在佐治亚的切诺基族,有大批产业、学校、新闻报纸等社会文明产物,自认为是一相当文明的部落,但也遭到白人欺骗与威胁。

  他们在被强制移往西部途中,约有4000人不幸死亡。美洲古老悠久的文明未能幸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损失。

  经过白人的强行逼迫,东部印第安人集团,已被一扫而光。西部平原的印第安人时常与东来的白人发生纠纷。长久地居住在森林东部的印第安人,尽可能地适应平原的气候与生活,然而他们生活、生存的机会却越来越渺茫了。随着淘金热的兴起,西部有众多白人是金矿采掘者,东部有大规模人口的西移。印第安人受东西夹攻,心中焦急不安。他们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奋起反抗,以求得生存。但是印第安人古老的传统文明毕竟有它的先天不足之处,使他们在强者面前失去竞争能力而退出历史舞台。铁路继续不断向西部延伸,开拓者们向大草原前进,武装的士兵大量残杀野生动物,导致野羊、野牛绝迹。也许当时的开拓者,只知道获得最大的满足,根本不从长远的利益着想,不为子孙后代保护生态环境着想。野牛曾是印第安人赖以生存的天然资源,他们像对祖宗那样地对野牛顶礼膜拜。被逼得走投无路的印第安人,如果奋起反抗,美国军队便会无情地进行血腥镇压,或者将印第安人赶到更荒凉的贫瘠地区。

  命运悲惨的印第安人,他们有着几个世纪以来的文明。经过漫长的劫难之后,有的已归化到美利坚民族之中,有的虽然也接触现代文明,但思想保守,仍维持祖先沿袭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这毕竟是凤毛麟角了。在美洲大地,整个印第安民族都生活在社会底层,他们祖先的强悍威武风采也不复再现了。

  自刘易斯、克拉克与印第安人交往,直到大规模移民西进,最初的探险者、开拓者、狩猎者、交易商,主观上都不希望出现印第安民族濒临灭绝的悲惨结局。可现实是还没来得及勘探就已经开始繁荣的西部开拓史,从揭开帷幕的那一天起,便已决定了印第安人的命运。

  撩开北美神秘的面纱,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揭开印第安民族悲剧的序幕。这场悲剧是无法避免的。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1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其它杂谈 最新文章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危机
星际桥梁
会说话得天下
中国名山
蛇石Ⅱ-最后的献祭
动物乐园
百家讲坛
生活常识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03 01:23:31  更:2021-07-03 07:13:16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