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其它杂谈 -> 知道点中国文学 -> 柔弱胜刚强——老子 -> 正文阅读 |
[其它杂谈]知道点中国文学 柔弱胜刚强——老子 [第11页]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10] 本页[11] 下一页[12] 尾页[10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知道点中国文学: 柔弱胜刚强——老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老子》第二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第八章 哈佛大学教授约翰·高在谈到《老子》这本书时说:“《老子》许多年来一直是我的床头伴侣。其意义永无穷尽,通常也是不可思议的。例如,当我研究心理学时,它是一本有价值的关于人类行为的教科书。作为一个研究组织机构的专业人员,我从这本书学到了许多有关政治和领导的知识。我把它作为最喜爱的礼物送给身为企业家和高级经理的朋友们。这本书道出了一切。” 《老子》,其实是一部用韵文写的哲学诗,短短不过5千言,却蕴含着深邃丰富的思想,洋溢着玄远浪漫的情致,凝结着荆楚之地哲人的智慧,是中国古文化的一枝硕果累累的哲学之花。从对后世的影响来说,《老子》为此后的中华文化创造提供了一个可以不断阐释、开出新意的“文本”。 《老子》的作者即老子,现在一般多认为是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他生活的时代约与孔子同时而稍早。他是一个见闻广博、知识丰富、思想深沉的学者,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周礼,晚年隐居著述,著成《老子》,开创先秦道家学派。 今天流传的《老子》一书,共81章,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篇,下篇为德篇,汉代以后又被称为《道德经》。据现代学者考证,《老子》可能是道家后学根据老聃的思想言论记述、整理、加工而成的,约在战国初年成书,以后又有不同版本流传。然而,不管怎么说,《老子》代表了先秦时期的原始道家思想,则是确定无疑的。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与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一样,都生活在春秋末期,都对当时的社会大变动持比较保守的态度。但他又与孔子不同,没有那种修己治国的政治抱负和游说谋官的积极性,而是力图置身于社会大变动的激流旋涡之外,冷静地思考宇宙人生,任凭自己的思想在天地古今之间遨游,从而讲出了一番关于“道”的“玄之又玄”的哲理。正是这样,他的哲学思想既含有丰富的时代内容,又具有较高的思辨色彩。在哲学思维水平上,老子比孔子更胜一筹。 《老子》的哲学思想最显著的特点,是第一次把“道”作为哲学最高范畴并予以系统的论证。被《老子》所尊崇、所景仰的“道”究竟是什么呢?在《老子》看来,这个问题却是难以回答的。《老子》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认为“道”如果说得出来,那么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如果能叫得出来,那么它就不是永恒的名。尽管“道”无法用语言表达,但《老子》还是对“道”作了各种描述和说明。 《老子》认为,“道”不同于经验世界的具体事物,不具有可感知的物象,是一种叫做“惚恍”的“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因此,“道”是超经验世界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又可以称为“无”。“道”之为“无”,实际是相对于“物”之为“有”而言的。也就是说,如果人们只把经验世界的具体事物看作是“有”的话,那么作为非经验世界的“道”只能被看作是“无”。“道”与万物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正因为“道”不同于万物,是与“有”相对立的“无”,因此,它能成为宇宙根本,成为万物得以衍生的本原和赖以存在的根据。“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作为万物得以衍生的本原和赖以生存的根据,“道”是永恒的、无限的存在,而万物则是暂时的、有限的存在。 从这些描述和说明中可以看出,《老子》所讲的“道”,既是哲学意义上的最高本体,又是科学意义上的宇宙本原,更是人之为人之道。由于古代哲学和科学发展水平的局限,《老子》不可能自觉地将这些区分开来。尽管没有进行这种区分,但《老子》所提出的“道”毕竟为古代中国人开拓出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与经验世界不同的超经验世界,把人们的思维引入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老子》从“道”的高度来看待经验世界,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矛盾运动作了哲学概括,阐发了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特别是发展了古代的矛盾学说。《老子》憧憬的是一个“小国寡民”式的理想社会。对于人类已经取得的文明成果,《老子》表示出仇恨和完全排斥的态度。《老子》还认为,统治者要保持自己的统治,就必须实行愚民政策,“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另一方面,统治者也要装糊涂,表现出“无为”、“不争”,这样就可以处于主动地位,出现“无为而治”的局面。以后,人们把《老子》提出的这套统治术称作“人君南面之术”。 《老子》的这些思想,在战国时期分别为庄周学派和稷下道家所继承和发挥。先秦道家思想,特别是老、庄思想,对先秦以后的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10] 本页[11] 下一页[12] 尾页[10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其它杂谈 最新文章 |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
危机 |
星际桥梁 |
会说话得天下 |
中国名山 |
蛇石Ⅱ-最后的献祭 |
动物乐园 |
百家讲坛 |
生活常识 |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