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美景不胜收: 世界上最大的“石头雨”
随着时序的演替,天气的变化,天上或降雨,或降雪,或降淞霰冰雹,或生阴霾霜雾,这都是常事。但你可曾看到过天上也降“石头雨”?世上确有其事,我国也确有其事。远的不说,就在1976年3月8日下午3时许,在东北吉林市郊区突然下了一场稀奇的“石头雨”。石头是什么?竟是来自天外的陨石。据查,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陨石雨”。其所及的范围广达500平方公里左右。“雨”后,人们从现场找到100多块大大小小的陨石,其中最大一块达1770公斤,定名为“吉林一号陨石”。
也许有人要问,天上怎么会下起“石头雨”呢?根据科学家的研究,这些陨石原是太阳系“家族”中一颗小行星的组成部分。那颗半径为220公里的小行星与太阳系的九大行星是“同龄人”,已有46亿年形成历史了,围绕着太阳公转。它一生道路坎坷,经常和其他天体发生碰撞。这一点,从现在吉林陨石身上(矿物和球粒构造上)所残留的“伤疤”,即可得到证明。最不幸的是,在距今800万年前的一次碰撞中,它几乎被其他的天体撞得粉碎。
当时尚残留下一块数吨重的残星,“吉林一号陨石”就是从这个残星中分离出来的。
这个小小的残星原运行于木星、火星轨道之间,因长期不停地奔波,动能有限,突然向地球方向靠拢。它大约以每秒15~18公里的相对速度,顺着地球公转方向追上了地球,强大的地球引力对它积极吸引,导致它以大约16°15′的入射角向地球俯冲。这时,由于它和稠密的地球大气发生剧烈的摩擦,使它变成一颗大火球,最后在离地面只有19公里处在吉林市郊上空发生爆炸。爆炸后,残体迅速以辐射状向四面散落,像天女散花一样,形成了这场世界上最壮观的陨石雨。这就是吉林市郊降“石头雨”的奥秘。最大的“吉林一号陨石”以其特具的热和重量落地后穿破1.7米厚的冰土层,陷入6.6米深的地下,在地面形成了一个口径2米的大洞。当时震起的尘土高达数十米,像是个大蘑菇云,土块飞溅达百米以外。
怪雨
地球上曾经降过各种奇奇怪怪的雨,有些现象很让人费解:1892年,在西班牙的科尔多互城,本来暖而无风的天空突然阴云密布,电闪雷鸣,接着便下起了雨。这些雨滴与接触物接触时,会发出“啦啦”的响声,并闪耀着小火花。
1991年10月30日,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镇宝塔村,天空万里无云,突然一束雨从天而降,不偏不倚地落在一米见方的地方。连续好几天都是这样。
1991年11月6日下午5时10分,安徽省肥东县上空晴空万里,没有一丝雨云,可奇怪的是,却突然下起米粒大小的雨,持续了1分钟。
有些怪雨,人们已了解了其形成的原因,渐渐地被人视为正常的雨:在前苏联的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及我国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有时雷声大作,细雨飘飘,可地上的行人不打雨伞,衣裳也不会淋湿。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那里气候异常炎热、干燥,很少下雨。在夏季,近地面的空气受热不断上升,在高空冷却,集结成云。但当这些水落下时,还未落到地面,就在空中被蒸发掉了。在江西庐山,有时深谷中的雨滴会自下往上洒。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
原来,这是深谷中受气流运动的影响,而形成一股上升气流。气流作用于雨滴的力超过雨滴的重力,于是就出现雨滴往上洒的奇观。
在南美洲的巴拉圭,靠近巴西边境的巴拉那河地带,永远有下不完的雨。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那地方的落雨有取之不竭的水源。在它的附近有一个著名的瓜依拉大瀑布。瀑布飞溅出的水花,形成雾气,被风刮到那个地方,而后降下来。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现象能力的增加,有更多的“怪雨”之谜将被人们揭开。
“谷雨”、“鱼雨”
天上下雨,下的是雨水,这是谁都知道的,可是,有时候下雨时,不仅有雨水,还有好些东西呢。
公元55年,在现在的河南开封一带,有一天,暴雨倾盆,雨中还夹有大量黑色的谷子,形成“谷雨”。当时,人们都对天跪拜,感激老天爷的赐舍。
1940年6月17日,前苏联的麦西里村下起了“银币雨”。天空中忽然降下来大量银光闪闪的东西,居民的屋顶被砸得叮当直响,原来从天而降的是古银币。当时博物馆可以说是大获丰收了。
1949年夏天,在新西兰的沿海下起了“鱼雨”,成千上万的海鱼从天上落下来。这些鱼还活蹦乱跳呢。
1960年,法国南部地区,有一天,一只只青蛙从天飞奔而下。
1983年5月11日,我国河南桐柏县的小山坳里(约0.5平方公里)下了一嘲蛤蟆雨”。这些黑褐色的蛤蟆只有一节食指大。雨中心的稠密区每平方米约有90~110只蛤螅从天而降后,这些蛤蟆向附近池塘跳去。
此外,还有“虾雨”、“麻雀雨”、“海蛰雨”、“苹果雨”、“桃花雨”等等。
这些怪雨的确让人感到费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些怪雨都是龙卷风耍的把戏。龙卷风像一个巨大的漏斗,又像象的鼻子,是一个猛烈旋转着的圆形空气柱。它风速每秒可达几十米至百余米,甚至200米。这比12级台风风速要快好几倍,因此威力十分强大,可以把地上的东西抛到天空。譬如,西班牙的“麦雨”,是由龙卷风把非洲摩洛哥的一个小麦仓库吸到天空中,然后“赐给”西班牙渔民的。麦西里村的“银币雨”,是由于在离这村不远的地方,古时候贵族们在地下埋藏了许多银币,而经过暴雨冲刷,龙卷风“挖出”了地下的银币,再把它带到空中,“赏给”了当地的居民。
“彩色雨”
一般人们所见到的雨大都是无色透明的。然而,地球上还降过“红雨”、“黄雨”、“黑雨”、“绿雨”等。
1608年,法国的一个城镇,天空中突然下了一阵血红色的雨,全城血色一片,看起来十分可怕。
原来这是龙卷风捣的鬼。它把附近地方的血红色的矿物尘埃卷上高空,带到这个城镇的上空随同雨水一起降下来,于是就形成了“红雨”。
1963年2月21日,我国东北小兴安岭地区下了一场金黄色的雨。雨后,这一地区到处都是黄灿灿的,很美丽。
原来,在那里附近有一片大林海,生长着许多的红松树,每年五六月,红松花盛开,黄澄澄的花粉,随风吹到天空中,与空中的水汽凝聚在一起,于是就形成了“黄雨”。
1962年夏天,马来西亚的丰盛港突然降了一阵“黑雨”。这些黑雨水落在地面上,像一颗颗黑色的玻璃珠跳动着。大雨之后,河水全都变成了黑色。
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大风把马来西亚的黑土层表面卷到空中,然后把它们送到这个地方,伴随着雨水一起降下来而形成的。
1994年1月6日~7日,在四川省重庆市6个区县、1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也下了“黑雨”。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黑雨”并非“天外来客”,而是重庆地区大气污染造成的。飘浮在空中的煤烟、汽车尾气等污染物与雨水结合后,就变得混浊发黑。
此外,1954年春天,英国落过一次“蓝雨”;1956年夏天,前苏联下过“乳白雨”。
这些雨形成的道理相似。“蓝雨”,那是白杨和榆树粉末,被风吹到空中,随雨而降形成的;“乳白雨”,那是白垩和陶土的尘埃被风卷上天,混在雨中而形成的。
这些五光十色的雨看起来十分奇怪,其实明白了这些道理也就见怪不怪了。
彩色的雪
自古以来,人们一般都认为雪是白色的。可你能想到吗,世界上还降过各种颜色的雪呢。
1959年的一天,在南极的上空,突然乌云密布,接着刮起了一场大暴风。
暴风过后,飘起了红色的大雪,那雪像鲜血一样的鲜红。
人们在南极见过红、黄、绿、褐等颜色的雪。
这些彩色的雪是怎样产生的呢?
原来,这是藻类植物在作怪。它们不怕冷,可以在雪地里生长。植物学家们根据藻类植物的颜色不同,把它们分为蓝藻、绿藻、黄藻、红藻、褐藻。
彩色的雪,就是这些藻类植物被暴风刮到高空,和雪片相遇,粘在雪片上形成的。
当然,其他的生物或非生物也可能形成彩色的雪。
1892年,意大利曾下过一场黑雪。这是因为亿万个像针那样的黑色小昆虫,在天空中飞翔,结果沾在雪里降下的缘故。
1962年,前苏联下过黄而略带红色的雪。雪后地面好像铺了一层黄红色的地毯,十分美丽。这是风把沙漠里的沙尘带到高空,然后扩散到遥远的地方,同雪花夹在一起落下来而形成的。
此外,挪威下过一场黄雪。那是由于一种松木的锯末被风卷到空中,然后同水蒸气凝华而成的;苏格兰也下过黑雪,那是由于一些燃烧不充分的煤烟粒,大量粘在雪花上,把白雪染成了黑雪。
总之,雪的“本质”还是洁白的,看似神奇的彩色雪,只是由于环境中的生物或非生物玷污而形成的。
巨大冰雹的形成
夏季,经常从天空中降下冰雹。它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像球一样,有的像橄榄一样..直径一般在0.5~2.0厘米之间,可也有的很大。据报道,我国湖南省下过一个重达35公斤的冰雹,而西班牙还下过一颗重约50公斤的冰雹。这些巨大的冰雹是怎样形成的呢?
原来,冰雹产生于天空中的冰雹云。冰雹云可分3层:下面一层是由水滴组成,温度高于0℃;中间一层由冰晶、雪花等组成,温度在0~-20℃;上面一层,由冰晶和雪花组成,温度在-20℃以下。冰雹云有个特点,就是气流上升和下降很强烈。
当上升的气流,把云下层的水滴送到中层或上层时,由于中上层温度很低,因此,水滴就很快冻结,或者和冰晶、雪花碰在一起,形成冰雹的胚胎——雹核。
接着,下沉的气流又把雹核送到下层。由于下层温度在0℃以上,因此,它的表面一部分冰融化;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有新的水滴沾在冰雹上面。
这时,如果又有上升的气流,就会把雹核再带到中层或上层,雹核外面沾附的水就冻结。于是冰雹就变大。
这样经过几次上下升降,冰雹的表面冻结越来越大,也越变越重,就好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直到冰雹增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上升的气流再也托不住它,于是它像一艘载重过量的船沉下海底一样,就从天空中降了下来。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冰雹形成过程中,上升和下降的次数越多,形成的冰雹也就越大。
巨大的冰雹正是由于上升和下降的次数多而形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