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其它杂谈 -> 百家讲坛 -> 后记 -> 正文阅读 |
[其它杂谈]百家讲坛 后记 [第18页]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17] 本页[18] 尾页[1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百家讲坛: 后记
人生者,人之生也,因此重在生,贵在生,然而惟有“道生之,德畜之”才能使得生而真,真而美,美而善。老子的《道德经》就是让每一个人能够人生成功的经典。经典的力量在于生命力的浩然沛然,经万劫而不覆,历久远而弥新。 数千年来,人们对《老子》的钟情倾倒,就在于《老子》一书别具魅力。这短短的五千言中留下了那么多的谜,又因其众多的谜而令人们着迷,令古今中外许多人欲破译谜。这本身就有一种巨大的召唤性的吸引力。数千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孜孜不倦地读《老》,解《老》,喻《老》,悟《老》,用《老》,留下了一斛又一斛的思想的珍珠,数以千计的与解读《老子》有关的著作就是一个明证。 考证老子其人其书之谜,是一个研究方向,特别是考古的新发现对于这些谜的破解显得特别有吸引力。另外,诠释老子的智慧也是一种探索方向。我想到的是,是否可以就今天的新时期,发挥《老子》的作用,通过媒体的演讲,让老子的智慧和观众、和千千万万的百姓沟通,将其文化的、智慧的琼浆玉液直接灌溉人们的心田,滋润人们的血脉,澡雪听众的精神,丰美听众的灵魂,从而转换生成为新的现代心智。这是我很感兴趣的地方。 王国维曾说:“我中国真正之哲学,不可云不始于老子也。”《老子》是哲学书,当然也就比较难读些;《老子》又是中国哲学的元典,那就更难读些。《老子》又是用诗的语言来写成的,是一首五千言的哲学诗,极其精练地表达了复杂深奥的意蕴,但是又十分模糊。董仲舒曾云:“诗无达诂。”这也许也能启发我们,为什么专家说解《老子》会众说纷纭,大约也就有这个道理在。所以,我们读《老子》的感觉,就不像读《论语》那种“对话体”轻松,容易理解,好读懂。对于一般的现代人来说,要亲近《老子》一书还是不太容易,这里我们的学者就有用武之地。我想,今天许多学者都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为人们进行一番现代解读,读者需要他们,人们需要他们。 现代人生活在21世纪,有的人认为,自己是新人类或新新人类,生存的理念好像和数千年前的旧理念完全不搭界,往往怀疑像老子、孔子这样的人还能指导今人的生存智慧?这不是有点风马牛不相及吗?然而,面对21世纪,人们还会将《老子》作为解决新世纪人类各种问题的睿智之书。比如,我通过讲座后发现,有许多观众从对于老子原本不太了解,到了知道是怎么回事,又进而喜爱上《老子》一书了,自己还去慢慢研究、琢磨,再渐渐用老子的智慧来指导自己的工作、生活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现代人还需要《老子》,《老子》不仅是对于专家学者有吸引力,同样也被其他许多人士喜爱上了。 其实,古今中外的人生,当然有其变化的部分,但是还有其相对不变的东西,因为都是“人之生”嘛,因此,还是有许多可以沟通的地方。古今如此,中外亦然。那么老子教导人们如何生存的道和智慧,当然也有其一定的作用了。其实,《老子》早就踏出国门,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欢迎,它确实是世界文化中的一部奇书宝典。 试看,《老子》的一些经典语句在百姓中广泛传播,深入人心,足具张力,而且形成了民族文化心理的部分内核。《老子》作为中国文化的经典杰作,它的生命力就在于每一个时代都可以给予人们新的触发、新的启示,从而延续着经典的生命。《老子》虽老,然而老而不朽,且永垂不朽。当然社会不断地发展,新事物不断地出现,新理念不断地涌流,《老子》一书中的内容、理念也不是可以全盘照搬的。因此,我们既要吸纳老子的智慧,还要广纳其他的智慧,这样可以不偏颇,可以智慧地取舍,互补、互动式地前行。 《老子》要讲的东西太多,我在《百家讲坛》演讲时,曾努力想开出一份美富的“心灵的菜单”,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为观众每次提供一碗心灵的鸡汤,或一盏文化的香茗,或一杯精神的奶酪,或一道智慧的醍醐。但是学识有囿,能力有限,时间有定,虽心向往之,未必能实现。此为一种遗憾! 我在《百家讲坛》演讲,博受来自观众的动力,他们热情地写信、打电话给我,反馈信息,鞭策讲演者,还有探讨问题的,这是何等有情有力的推动!令我感动的人和事很多,一位北京的著名老科学家,是研究森林昆虫学专家,他87岁高龄了,还爱上了《老子》的讲座,专门写信给我,令我很感动。还有一对夫妻白天要上班,看不到央视《老子》讲座,夫妻俩相守到晚上0点10分重播时再看,这怎能不叫人感动!还有许多干部、记者、编辑、老总、工人、大中学生,都纷纷来信来电。有的还采访发文,有的出光盘,这些都成了我继续前行的驱动力,这些深情厚意都珍藏在我的心里了!借此机会也谢谢大家了,也乞求大家谅解我不能一一回信。我又不禁想起,上世纪末我曾在日本大阪一所大学里做过一次老子的学术讲座。我当时出了两个题目,一是汉字文化,一是老子。他们马上选择了老子,我心头一热,日本人这么喜欢老子!等到演讲完毕,深受他们的欢迎,我心头又一热,原来中外的现代人都需要老子! 我演讲《老子》与写论文不同,也和给大学生讲课不同,《百家讲坛》要求通俗易懂,贴近百姓的生活,因此要换一种思路,换一种讲的方式。比如,因为观众等原因,不能过多地讲到学术上的不同的争鸣,有时不能过多地说明不同版本、出土资料的文字词句的异文问题等等。这要在一次次的演讲中琢磨个道道出来,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新的锻炼、新的挑战。我要感谢《百家讲坛》的领导和编导给了我热诚的指导和帮助,使我学到了许多东西。 特别要提到的是,在我这个讲演者的后面还有许多幕后的故事、幕后的辛勤、幕后的智慧、幕后的声音。这是来自深层的强大的驱动力。孟庆吉先生与我初次相见在梁溪,然后热忱相邀做王国维学术的讲演等。他有非常敏锐的感触,能很快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时得其助,深受其益。还有张长虹女士,在编导中常以女性的特有的细腻,深入捕捉讲演的要点,善编善辑善导,频添亮点。还有王晓、高虹、吴林等诸位先生都给予了热忱的帮助。在此深表谢忱! 我还要特别感谢张佳彬先生,他任我节目的主要编导,在与张先生的联系中,受益颇多。他精熟古典文学,有很深的造诣。他很热情,很仔细,不放过一个细节,查漏补阙,还提供许多建议和例证。在此深表衷心的感谢! 在这些辛勤的编导后面,我曾接触到制作人万卫先生、策划解如光先生,交谈中均感到他们的博雅上善、心智开阔,以及他们对栏目发展的邃密构拟与高瞻远瞩,所谈往往微言深义,深中肯綮,而且诚挚关爱每一个讲演者。 特别要感谢魏淑青主任,感谢她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中,关心本书的出版,拨冗撰写了序言,在此表示衷心的敬意与谢忱! 当第一次走进《百家讲坛》栏目的办公地时,我就被眼前那忙忙碌碌、热情洋溢、友好拼搏、朝气蓬勃的年轻群体所感动,这就是他们带领下的团队!在观看《百家讲坛》的每一期节目时,也许是不会知道这背后有这样一个可爱的群体,是他们付出了巨大的辛劳与智慧!我经常这样想,演讲者是一度创造,而他们为演讲做出了二度创造!在《百家讲坛》演讲者的声音中含有他们的不发出的声音,但是可以用心来倾听到的百慧千智的妙谭!老子说:“大音希声。”其是之谓也! 我还要深深感谢央视《百家讲坛》与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还有编辑,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就精心组织出版了本书,其中的心智和精力的付出是可想而知了。 另外,为了保留演讲的特点与风格,以便更能贴近大众,本书写作采用了“话本形式”,即是口语化、直白道来,这与我平时的写作风格完全不同,也是笔者的尝试。同时希望读者,批评指正,纠吾之过,补吾所阙,匡吾不逮,以明日之我,更新今日之我! 姚淦铭 西太湖花园 2005年11月8日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17] 本页[18] 尾页[1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其它杂谈 最新文章 |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
危机 |
星际桥梁 |
会说话得天下 |
中国名山 |
蛇石Ⅱ-最后的献祭 |
动物乐园 |
百家讲坛 |
生活常识 |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