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其它杂谈 -> 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 -> 未来的空对空导弹 -> 正文阅读

[其它杂谈]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  未来的空对空导弹 [第247页]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246] 本页[247] 下一页[248] 尾页[55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 未来的空对空导弹

  在未来战争中,为了保证地面部队战斗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对地 (海)面部队进行有效的空中支援,必须夺取制空权。空战仍将是获得和保持空中优势的主要手段之一。空对空导弹的问世,改变了世界飞机之间枪炮相拼、飞机相撞的“肉搏战”。它为现代的空战提供了“杀手锏”,可以说,在有效射程之内谁抢先发射导弹,谁就可能取得优势。

  还是先来让我们看一下现代战争中空对空导弹的运用吧。1982年4月2日,英阿马岛之战爆发了,在争夺制空权过程中,英军从“海鹞”式舰载战斗机上发射了空对空导弹27枚,基中有24枚命中了目标,命中率达89%。英军特混舰队就是依靠这些装备“响尾蛇”导弹的20架舰载机,夺取了制空、制海权。

  英阿马岛之战中空对空导弹的运用,留给人们的一个重要的启示,即空战已经进入到导弹时代,导弹已经成了未来空战不可缺少的“杀手锏”。

  那么,什么是空对空导弹?未来的空对空导弹又是怎样的呢?

  空对空导弹,就是一种从飞行器上发射攻击空中目标的导弹。它是歼击机的主要空战武器,也常装备到歼击轰炸机、强击机上。

  空对空导弹通常由弹体与弹翼、制导装置、战斗部、动力装置等组成。它与机载火力控制、探测跟踪、发射系统等构成空对空导弹武器系统。

  1944年4月,德国首先研制了X-4有线制导空对空导弹。40多年来,空对空导弹已发展到近60种,繁衍了三代,正在研制的未来导弹还有10多种。50年代以前,美国首先研制了以红外制导为主采用自主尾追方式的第一代产品。如“响尾蛇”AIM-9A,随后是英国的“火光”,法国的“玛特拉”511,前苏联的“碱” AA-1等。这类近距红外制导的导弹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反应快、能自主攻击目标等特点。一般射程2~6公里,速度可达2.5倍音速。

  60年代,为了适应新型喷气轰炸机、战斗机的需要,又出现了以扩大攻击范围为特征的第二代空对空导弹。它增大了射程,有红外和雷达两种制导方式。此后,为实施远距离攻击超高低空、超音速轰炸机和歼轰机开始向两极发展,出现了中、远程全高度拦截和近距离格斗两大类的第三代空对空导弹。战术、技术性能又有了很大提高,导弹射程已达30~150公里。如美国的“不死鸟”导弹,射程甚至达到200公里,既能尾追,又能迎击;既能向下攻击,又能向上攻击;还具有齐射攻击多目标能力,能截获、跟踪、分析24个目标,命中概率达80%以上。

  今后,随着红外、激光、微电子等技术的发展,必将使空对空导弹在制导精度、机动能力和杀伤效能等方面有长足的发展。据专家们预测,未来的空对空导弹将具有以下多种能力:一是具有全天候、全高度和全方位的攻击能力,特别是具有下视下射能力,超视距攻击能力;二是采用“发射后不管”的制导方式,具有自主截获目标的能力;三是提高抗干扰和自动识别目标性能,具有对多目标进行攻击的能力;四是提高自身的“隐形”本领,又对“隐形”目标具有截获和跟踪能力;五是要加大最大发射距离和减小最小发射距离等。

  北约未来的空对空导弹。以英国和德国为主,北约各国正在联合研制一种AIM-132空对空格斗导弹。为此,北约成立了一个BBG跨国公司,专司对该型导弹的研制。

  该型导弹与现装备的美国“响尾蛇”导弹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机动性好、速度快等特点。它能同时和处于不同方位上的几个目标交战。

  该导弹最大发射距离为10公里,最小射程1000米,速度为高超音速,采用红外或主动雷达制导。弹长2.73米,弹径168毫米,翼展280毫米,弹重70千克。战斗部为冲击波破片式,高能炸药。动力装置为双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预计该型导弹将于90年代陆续装备北约部队。

  美国未来的空对空导弹。美国正在研制的空对空导弹有多种。其中,AIM-120导弹是一种未来的中距空对空导弹,它具有自动跟踪目标等特性。该型导弹弹长3.55米,直径18.3厘米,弹簧翼展52.6厘米,尾翼翼展62.7厘米,重约152千克,采用复合制导体制,弹道初段采用惯性制导,末段采用主动雷达制导。制导系统采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微波集成电路、固态功率器件和全数字控制系统等,致使电子设备的重量大大减小。战斗部的重量约为23千克。最大射程75公里。

  据称,美国拟把它作为现装备的“麻雀”导弹的后继弹,将于90年代投入部队使用。该弹与现装备的各型空对空导弹相比具有以下使用特点:

  一是发射后不管。导弹采用综合制导时,不要求机载雷达连续跟踪目标。能自动追踪和分辨攻击目标。

  二是能攻击多目标。导弹的主动雷达导引头能边扫描、边跟踪,能识别多个目标,不至于造成两枚导弹同时攻击一个目标。

  三是快速拦截、低空大过载。由于它能在较远处拦截目标,因而提高了载机的生存能力。

  四是脱靶量小。由于采取了末段机动等多种技术措施,使导弹命中率大大提高。采用的多普勒效应主动近炸引信,起爆准确,有较高的杀伤概率。

  五是抑制杂波和抗干扰。

  此外,该型导弹还可根据情况,选择三种发射方式:无干扰时的正常发射;机载雷达跟踪干扰源发射;目视发射等。

  法国未来的空对空导弹。法国未来将装备一种称为“米卡” MICA的拦截和空战导弹。

  该弹最大射程超过50公里,弹重110千克,弹长3.1米,弹径32厘米,翼展61厘米,采用惯性、红外或主动雷达的综合制导方式。该弹具有中距拦截和近距格斗的双重任务。导弹拥有发射后不管的能力,载机能连续攻击6~8个目标。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命中率高等特点。

  总之,未来世界各国的空对空导弹将进一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现代的军用高技术,已为未来的空战“杀手锏”提供了更加神秘的色彩。

  未来的坦克

  “坦克”一词是英语“tank”的音泽,原意是储存液体或气体的容器。坦克自1916年诞生以来,已走过70多年的戎马生涯。战争的实践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坦克在战场上的重要作用。美军陆军参谋长曾感慨地说:“坦克仍是今天战场上最有效的反坦克武器,也是最理想的进攻性武器。”“在核条件下,坦克仍是突破陆地和扩大战果的主要手段。”未来学家们则认为:坦克是陆战之王,它集“火力”、“机动性”和“防护”于一身,并把这三者完美地协调起来。坦克仍然是能在炮火支援下战斗和运动的唯一车辆,且在下一个1/4世纪必将仍是主要的陆战武器。

  现代坦克的主要结构部件有:

  装甲车体和炮塔。它用于容纳战斗员,配置各种武器、机件、仪表,并保护其免遭敌人的一般兵器伤害。车体是由装甲钢板焊接或浇铸而成的密闭性箱体。炮塔则通常都是浇铸而成的,位于车体之上,可通过电操纵装置或液压操纵装置,并辅之以手摇方向机操纵,带动火炮旋转或仰俯。但也出现了无炮塔的坦克。

  武器系统。它主要包括火炮、机枪、火力控制系统等。坦克上安装的机枪,有与火炮并列的机枪和高射机枪。有的坦克还配有反坦克导弹。为提高行进间射击精度,现代坦克大都有双向 (纵向和横向)稳定器。此外还有观察瞄准器、测距仪、计算机系统等。

  动力、传动、操纵装置与行动部分。坦克大都采用大功率柴油发动机。传动装置由若干部件和机件组成。行动部分包括履带推进器和悬挂装置,用以保持坦克沿起伏地行驶及通过天然和人工障碍物。

  观察及瞄准装置。为了驾驶、观察战场、监视和选择目标,坦克上装有观察仪器,最普遍的是潜望镜。为便于夜间行进和射击,还装有多种夜视仪。此外,还有光学瞄准具等。

  电器、通信设备。它主要包括发电机、蓄电池、各种仪器仪表、照明、信号装置等。坦克通常使用超短波天线电台通信,内部各乘员间主要使用车内通话器。

  灭火、防护装置。坦克装有半自动或自动灭火设备,以及手提式灭火器。为了防原子武器、化学武器等,还装有专门的防核辐射、防放射性污染系统及空气滤毒装置。此外还有潜渡辅助设备、烟幕施放装置等。

  坦克分类方法大致有两种:

  按坦克的战斗全重和火炮口径分,有轻型坦克、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三种。轻型坦克战斗全重10~20吨,火炮口径一般在85毫米以内,主要用于侦察、警戒及特殊条件下作战。中型坦克战斗全重20~40吨,火炮口径最大为105毫米,用于执行装甲兵的主要战斗任务,是陆军突击的主要力量。重型坦克战斗全重40~60吨,火炮口径最大为125毫米,主要用于支援中型坦克战斗。

  按坦克的用途分类,有主战坦克和特种坦克。主战坦克取代了传统的中型、重型坦克,是现代装甲兵的主要战斗兵器,用于完成多种作战任务。如美国的M—60A、M—1,前苏联的T—72、T—80等。特种坦克是装有特殊设

  1备、担负专门任务的坦克,如侦察、空降、水陆两用和喷火坦克。

  坦克作为未来陆战的主要突击兵器和装甲兵的基本装备,正随着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地更新,日趋完善。为了更好地发挥坦克的快速突击作用,并有效地同地面、空中的各种反坦克武器作战,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在积极研制新一代主战坦克,在控制坦克重量、尺寸和成本的条件下,较大幅度地提高其摧毁力、生存力和适应性。

  据军事专家预测,未来坦克发展的一般趋势是:继续增大火炮口径;研究炮射高速导弹和反直升机炮弹,以及液体发射药火炮、电磁炮、激光炮等;减小发动机的体积和重量,大力发展防弹能力强而重量轻的装甲;采用隐身技术等。

  各具特色,多种结构型式的未来坦克:

  无炮塔坦克。到2000年,将会出现一种没有炮塔的坦克。该型坦克,火炮是敞露在外面的,它通过一个顶架把火炮装在车体上,可相对于车体和顶架作水平和俯仰运动。全体坦克乘员位于车体内较低位置,因此中弹区域大为减小。这种坦克在隐蔽射击时,不仅中弹面积最小,而且火线也最高,既能提高生存力,又有利于发挥火力。该车型在某种程度上还具有如下优点:一是能够使乘员舱和发动机舱的旁侧及顶部得到同样的防护,以抗击对方对旁侧和顶部的攻击;二是与常规炮塔设计比较,在视平面内能减小目标面积40%~50%;三是如安装相同的重型坦克炮,该坦克只相当于有炮塔重量的2/3。瑞典已生产出无炮塔的“S”型坦克(斯卓夫—103B)。

  前苏联的无炮塔坦克。这是继前苏联T-80坦克出现后,又一次使西方感到震惊的新型坦克。西方有人称其为T-90型坦克。据西方情报机构透露,该型坦克我已生产了1200辆。该坦克主要武器是一门既可发射炮弹又可发射导弹、口径为135毫米的滑膛炮,这是世界上主战坦克中口径最大的一种坦克炮。此外,车上还装有激光报警和激光致盲装置等。

  美国的未来新型坦克。美军从80年代初就开始了下一代坦克的设计,例如TTB型坦克系列。另外,还有一种M5型“斯塔利将军”式坦克。这种坦克乘员二人,配有最新一代超级VIC型计算机。该车基本上不受电磁脉冲干扰,能不间断地控制坦克保养状况以及热、化学、辐射、激光传感器,并能进行人机语音联系,能发出警报、接受指标和完成简单命令等。它是一种不同于现今坦克的、高性能的新型坦克。

  专打飞机的新型坦克。由瑞士康达域斯公司研制的ATAK—35防空坦克,是一种未来专门对付空中目标的高射坦克。它装有性能卓越的防空武器系统,用来对付敌方攻击型直升机、战斗轰炸机和来自敌方的其他现代化武器的威胁。

  这种高射坦克的底盘和行走装置似一辆中型坦克。它具有火力猛、装甲强、履带性能优越等特点,能部署在地形崎岖,气候恶劣和受核、化污染的战场上。该车乘员是三人,非常情况下也能一人操纵高射武器。搜索目标由雷达和光学仪器负责,装有夜视红外侦测仪器。一台军用大容量计算机,负责处理各种信息。火力系统由二门加农炮组成,采用两种炮弹,一种专门打击空中目标,一种用于打击地面目标。射击时能根据敌情灵活选择,也可混合使用两种弹道相同的高射炮弹。射击的炸点长度由电脑控制,射击速度高达每分钟1100发,约合每秒钟18发,其弹雨之猛烈可想而知。特别有效的是炮弹分布合理,弹道平直,因而命中目标率极高,具有极大的杀伤力。

  此外,由于采用的脱壳穿甲弹速度快、火力猛,即使敌机能利用地形隐蔽急速俯冲,它也能应付自如,使目标难逃厄运。

  除以上介绍的几种未来坦克外,日本、德国、瑞士等国也都设计了各自的“未来坦克”、“21世纪的坦克”、“第四代坦克”等。坦克——这一“陆战之王”,必将在未来的战场上,再度展示出它的威武雄风。

  未来的地雷

  地雷,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土”武器。电影《地雷战》中,那处处埋设的地雷、石雷、水雷,把日本鬼子炸得人仰马翻,寸步难行,显示了足够的威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军大约布设了各种地雷达两亿枚之多。仅在一次防御作战中,就布设了180万颗反坦克地雷,毁伤德军坦克和自行火炮1056辆,数千名官兵丢命。二次大战后,地雷这一武器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运用。在1965~1970年发生的局部战争中,伤亡于地雷的人数占11%~33%,毁伤于地雷的坦克占70%。比二次大战时分别上升了3~10倍。实践使人们再一次认识到,现代战争并没有降低地雷的作用。随着电子、传感器和布雷技术的发展,地雷已经跨入了现代武器的行列。

  现代地雷虽然种类繁多、作用各异,但其基本结构大致相同,都由雷体和引信两大部分组成。

  雷体是杀伤和破坏目标的战斗部分,包括雷壳和装药两部分。雷壳接材料性质区分,主要有金属和塑料两种。现代地雷大多采用塑料雷壳,优点是防探测性能好,重量轻。还有一种无雷壳的地雷,实际上是使装药硬化,代替了雷壳的作用。壳内的装药,通常是高能常规炸药,也有化学战剂、核装药等特殊装料的。

  引信好比地雷的“大脑”,一般装在雷体上端中央或体内。是识别目标、控制炸药适时爆炸的装置。它决定地雷的准确可靠、抗干扰和自毁反排性能。按作用原理分,现代地雷分为触发引信、非触发引信和时间引信三类。触发引信是利用目标的碾压、接触或碰撞而引爆的地雷。非触发引信是利用引信周围的物理场来感受目标信息,当目标进入地雷作用范围时引爆地雷的。时间引信又叫定时引信,按预先装定的时间,到时引爆地雷。此外,有些地雷还装有防排雷的不可取出装置、反拆卸装置、定时自毁或失效装置等。

  目前世界各国研制和装备的地雷品种超过300种。按用途可分为,防步兵地雷、防坦克地雷和特种地雷。其中特种地雷包括化学地雷、核地雷、信号地雷、照明、燃烧地雷以及诡雷等多种。按控制方式可分为,操纵地雷、非操纵地雷。按抗爆炸冲击波的能力可分为,耐爆地雷、非耐爆地雷。按是否能自寻目标可分为被动式地雷和主动式地雷。按布设方式可分为可撒布地雷和非撒布地雷等。

  自动机动地雷。美国为了适应未来作战的需要,正在积极研制两种特种机动地雷——代号“赫尔卡斯”和“巡逻人”。“赫尔卡斯”是一种既能自动空中投送,也能自动实施快速攻击的机动地雷快速攻击时,它能利用地面效应技术,在高低不平的战场上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自动行走、搜索目标并实施攻击。当空中投送使用时,它能在指定地域,自动探测目标,一旦发现进攻目标时,即由探测传感器起动光电寻的系统,用火箭推进,迅速盯着装甲目标,并能在飞行进程中不断修正寻的系统的误差,直至击中目标,弹头爆炸。“巡逻人”地雷,是一种小型的(约重45千克)和高度机动的电动四轮车辆,设有空心装药弹头。它可以克服障碍、脱离道路高速机动。它在有利地形上实施攻击时,可关掉马达,启动火箭推行,追击速度可达每小时110公里。该型地雷采用光纤导线进行遥控,既可自动撞击目标爆炸,也可通过遥控选择不同攻击目标实施遥控起爆。此外,它还具有两栖作战能力,能在河流和池塘中浮江或涉渡,去完成攻击任务。

  自动发射反坦克地雷。反坦克地雷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坦克的出现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西方些国家在试制一种能自行机动发射的反坦克地雷。由于这种地雷主要是攻击坦克或其他装甲车辆的侧向装甲,所以又叫自动反侧甲地雷。德国将研制一种叫“PARM”的侧甲雷。这种地雷威力具有现代十颗常规反坦克地雷的功效。该系统总重约10千克,放置在三角架上。三角架可作360°旋转,并可在-45°~+90°范围内作俯仰运动。地雷有效攻击范围为2~40米。当一条0.3毫米粗的光纤线被目标弄断时,地雷引信就会受到感应而自动起爆,地雷将会像出膛的炮弹一样,直奔坦克的侧向装甲。此雷可保持40多天始终处于战斗状态,能够击穿70~80毫米厚的侧装甲,并杀伤车内人员和毁坏车内设备。

  英国将试制一种叫“劳动”的侧甲雷。它是由一具新式的反坦克火箭筒、支架和自动侦察瞄准系统构成的。这种由火箭筒发射的侧甲雷主要用来封锁装甲车辆通过的道路。布雷时,先用瞄准具进行瞄准,根据目标运动的方向预先调整好发射管上的多种作用传感器系统。一旦传感器探出重型履带车辆或轮式装甲目标时,就立即进入发射状态。当目标通过火力线时,侧甲雷可以在10-100米范围内自动发射,捕获目标攻击。

  法国也在研制一种叫“F-1”的反坦克侧甲雷,该雷安装有红外及声响传感系统,它能自动侦测出80米以内的装甲目标发出的红外线及声响,然后自动发射地雷并引导地雷准确地击中目标。

  地效飞机

  地效飞机,是根据一门新的边缘技术——“表面效应翼技术”制成的一种飞行器,主要用于登陆作战。也有人叫它冲翼艇。它具有超低空飞行、超越障碍飞行和载重量大等优点。引起了各国军方的重视。

  说起地表效应,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1932年5月24日,德国的一架

  “多克斯”号水上飞机正在大西洋上空飞行时,忽因发动机部分油路堵塞,发动机转速降低,飞机急速下降,眼看一场机毁人亡的事故顷刻就要发生。突然,一个“奇迹”出现了,当飞机掉到距水面约10米左右时,一种神奇的升力竟使机身“自动”拉平,而且一直保持这个高度飞行,最后竟安然无恙地回到了目的地。

  这一偶然现象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他们开始了探寻这一神奇升力的缘由。原来,当运动的机翼接近地(水)面时,上下方压力差加大,升力迅速增加。后来,人们就把飞机距地面很近时所发生的这种特殊物理现象,叫着地面(表面)效应。

  实验研究证明,飞机在距地(水)面一定高度飞行时,升阻比(反映机翼升力性能的一个参数)要比在高空飞行时大二倍,这就意味着升力增大了,其载重量也会随之增加。一般情况下,地效飞机要比普通飞机载重系数大一倍,油耗省一半,航程可增加50%左右。

  地效飞机的提出和研制,将成为未来各国军事斗争又一新的领域。美国认为:“它是一个技术上的突破,必将使海上战争发生革命。”前苏联人认为;“它的应用是海军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阶段——一个就其影响来说可与原子能舰船和潜艇的出现相比拟的阶段。”仅从陆战方面来看,它必将对未来的登陆作战产生以下变革性的影响:

  一是改变传统的登陆方式。现代和传统战争的登陆方式,一般都是由舰船运输兵力登陆,所用的登陆工具往往速度慢、越障力差。即便是最先进的气垫船,也无法越过岸上1.5米以上的垂直障碍。而未来的地效飞机却能在离地面(海面)几米或几十米的高度,作高速远距离飞行。它能一举飞越对方滩头阵地及障碍,直接突破对方防御前沿及浅近纵深。从而大大增加了从海上发起攻击的距离和作战的突然性。

  二是使浅近纵深成为未来登陆作战的主战场。由于地效飞机的出现,它不仅可以飞越滩头、海洋、冰川、灌木林等地区,而且飞行的速度比气垫船快,甚至超过了直升机的速度。同时,由于它紧贴地 (海)面飞行,因而对方雷达很难发现;由于速度太快,地面防空兵器很难反应过来实施拦截;加之它具有很强的生存力,又可以短距或垂直起降,因而具有很强的纵深作战和攻击能力。

  此外,它将改变传统登陆作战的态势、进程和作战方法等。

  目前,世界很多国家都在加紧研制未来的地效飞机,有些国家已经取得了成效。这里,我们仅选其几个国家的研制情况作一简介。

  据称,联邦德国从70年代后期就开始试验了一种代号“X-114”型的地效飞机。该机重约1500千克,有效载重500千克,有6个座位,使用一台200轴马力的发动机,最大时速200公里,巡航时速约150公里,带100千克的燃料可飞行1000公里,最大航程达2150公里。在海上飞行时,浪高超过1.5米时,仍能飞行,即使在恶劣的气象条件下,出航率仍保持在60%以上。

  此外,美国陆军正另辟蹊径,研制一种单兵地效飞行器。这种飞行器由一人操作,能垂直起飞,前后飞行,左右机动,灵活自如,上升高度最高可达3000米,时速可达96公里,能连续飞行半小时。

  总之,未来的地效飞机必将在战争中被广泛应用于登陆、机降、运输补给、反潜作战、扫雷布雷、侦察巡逻、救生救护以及空中攻击、加油等领域。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246] 本页[247] 下一页[248] 尾页[55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其它杂谈 最新文章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危机
星际桥梁
会说话得天下
中国名山
蛇石Ⅱ-最后的献祭
动物乐园
百家讲坛
生活常识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03 01:23:31  更:2021-07-03 04:04:31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