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其它杂谈 -> 百家讲坛 -> 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乾隆 -> 正文阅读

[其它杂谈]百家讲坛  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乾隆 [第4页]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1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百家讲坛: 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乾隆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最长久的皇帝,他是有史以来年寿最高的帝王。他少年得志,青年登极;他开疆拓地,六下江南;他的盛世功绩为后世赞誉;然而史册中记载的更有那说不尽的逸事传闻。

  乾隆,名弘历,是雍正帝的第四子,自幼得到祖父康熙帝的宠爱。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密立的储君。然而,荣华富贵笼罩的乾隆帝,在位长久,疑案颇多,他的出生地究竟在哪里?后世众说纷纭。乾隆出生地的疑案揭开他身世之谜的序幕。他的生母是谁?也就成了另一个令后世揣测的疑案。

  他究竟出生在哪里?他的生母又是何人?一代帝王的身世之谜,引发后世众说纷纭。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与我们一同跨越历史空间,探询乾隆的身世之谜,点评一代帝王的历史功绩。

  清高宗纯皇帝乾隆,他名字叫弘历,二十五岁登极,在位六十年,做太上皇四年,享年八十九岁,乾隆他实际执政时间是六十三年,他爷爷康熙实际执政的时间是五十三年,所以乾隆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享年最高的一位皇帝。清朝一共有十二个皇帝,作为英杰人物来论说的有四位,第一位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二位清太宗皇太极,第三位清圣祖康熙大帝,第四位清高宗乾隆大帝,我们可以想一想,在中国皇朝历史上,一个王朝有四位英杰的帝王值得论说的,我想只有清朝。

  乾隆在位六十年,做太上皇四年,实际上是三年多一点,一生的事情很多,光记载乾隆的实录有一千五百卷,我统计了一下,有一千三百五十八万零一百三十六个字,还不带标点符号,还有乾隆的《起居注》,乾隆的《上谕档》等等多种材料,记载乾隆一生的事迹,乾隆一生有很多的疑案,譬如说他生身母亲的疑案,譬如说他后妃的疑案等等,今天我想讲两个问题,一个就是乾隆生身的疑案,再一个就是乾隆的历史贡献,下面先讲乾隆的疑案。

  第一,乾隆出生在什么地方?清朝的皇帝出生地点有疑问的只有两位,一位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他生在哪儿?因为清太祖努尔哈赤出生的时候,还没有创制满文,那个时候他也名不见经传,所以努尔哈赤的出生地点没有留下记载,乾隆不一样,乾隆他父亲是雍正皇帝,乾隆自己又做了六十年皇帝,那么乾隆出生地点发生了疑问,乾隆出生地在什么地方,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他出生在雍和宫,第二种说他出生在避暑山庄。

  先说第一种说法,出生在雍和宫。乾隆出生在雍和宫最有权威的说法,就是他爸爸他妈说话,乾隆出生在哪儿,但是,乾隆他爸爸他妈没有留下文字记载,说乾隆出生在什么地方,那这话谁说呢?是乾隆自己说,说他出生在雍和宫,乾隆有《御制诗集》,在《御制诗集》和诗的注里面,前后有六次或明或暗,或隐或显说他出生在雍和宫,雍和宫在北京安定门里,今天是喇嘛庙,当年雍亲王的王府在现在的雍和宫,雍亲王做了皇帝之后,他就搬到紫禁城里面了。乾隆继承他父亲的皇位之后,就把雍亲王府改成了雍和宫,在那里面供奉他父亲雍正皇帝的御影,就是画像,每年正月初七乾隆要到雍和宫去,一方面祭奠他父亲,一方面来礼佛,就是乾隆43年他到雍和宫去瞻礼,完了他又作首诗,这首诗里头有一句话,说“到斯每忆我生初”,什么意思呀?就是说到了这里,雍和宫,回忆起我当初生在这里,有的人不同意呀,说乾隆到了雍和宫想起来他当时生的情况,生的问题,并没有说,指明我就是生在雍和宫,你是回忆,回忆可以生在这儿,也可以生在那里,提出疑问。乾隆五十四年,这一年他80岁,他正月初七又到雍和宫来,还是作了诗,诗里有个注,注说什么呢?说“余予以康熙辛卯生于是宫”,我在康熙辛卯,康熙五十年生于是宫,生于雍和宫,乾隆自己亲口说的他出生在雍和宫,那应该是没有问题了,但是还有另外一种说法。

  第二,乾隆出生在避暑山庄,有三条材料可以说,第一清朝有一个官叫管世铭他写了一本叫《韫山堂诗集》,在这个诗集里面有一首诗,后面还有一个注,他说这个狮子园是皇上乾隆降生的地方,每年宪庙,宪庙就是雍正,雍正不是叫宪皇帝嘛,清世宗宪皇帝,宪庙就是雍正,就是八月二十三是雍正皇帝的忌日,每年八月二十三,乾隆要到这个地方临住,临时小住,纪念他父亲。这首诗说得很明确,就是乾隆出生在狮子园。管世铭是个什么人呢?乾隆的进士,军机处的章京,乾隆皇帝到避暑山庄到木兰围场,他随驾,他对宫廷的掌故,内宫的事情了解很多,他不会贸然写这首诗和做这个注,应当说他有一定的根据,但是有人说了,管世铭究竟是外臣,他怎么会知道乾隆生在什么地方?

  那我们再讲第二个例子,看乾隆的儿子嘉庆怎么说?嘉庆元年,这个时候乾隆做太上皇了,乾隆就到了避暑山庄,8月13这一天,是乾隆的生日,乾隆在避暑山庄过,嘉庆就写了首诗给他爸爸祝寿,诗里有个注,他说“康熙辛卯肇建山庄,皇父以是年诞生都福之庭”,什么意思?就是康熙辛卯年,就是康熙五十年,肇建避暑山庄,就是康熙题字避暑山庄这个匾额写好了。恰恰在这一年,乾隆出生在都福之庭,这就是避暑山庄,这是一种姻缘,有人又提出来了,嘉庆说的这个“都福之庭”不一定就指避暑山庄,是不是也指着雍和宫啊?好,我们下面再举第三个例子,就是嘉庆二年,还是八月十三,嘉庆又陪着他父亲乾隆到避暑山庄。嘉庆又写了诗,诗后面又做了注,他这次就更明确了,他说“敬惟皇父辛卯岁,诞生于山庄都福之庭”。明确了,这个“都福之庭”是山庄的都福之庭,不是别的地方,嘉庆明确的说,他父亲是在康熙辛卯年,也就是康熙五十年,出生在避暑山庄,那这三条材料就说明乾隆出生在避暑山庄。

  接着问题又来了,嘉庆继位之后过了几年要修乾隆的《实录》和《圣训》,《实录》《圣训》的草稿,呈送给嘉庆皇帝审阅,嘉庆一看这上头写了乾隆出生在雍和宫,他就很重视这个事情了,他每次都说出生避暑山庄,这怎么写出生在雍和宫呢?他让大臣认真核查,纂修官大学士刘凤诰,奉命核查,刘凤诰就把乾隆的御制诗找出来,乾隆在御制诗里面确确实实说自己生于雍和宫的有三处,夹上皇签呈送给嘉庆皇帝审阅,嘉庆一看,他的说法和他父亲说法不一样,他不能违背他父亲乾隆的旨意,所以在修《实录》和《圣训》的时候,就按照他父亲自己的说法生于雍和宫来撰写编修的《实录》,结果嘉庆很多的诗文集流传在外面的时候,还是记着乾隆出生在避暑山庄。这样就是两说了,一说乾隆出生在雍和宫,另一说乾隆出生在避暑山庄,今天我们怎么看?作为一个史学工作者来说那就按照《实录》,按照《圣训》的记载,或者说一般的学者认为乾隆就是出生在雍和宫,为什么很多人对这个问题要研究,因为这个问题,乾隆出生地点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他的母亲是谁身上。

  乾隆的母亲是谁?清朝十二个皇帝,就是乾隆的母亲有问题,别人没有,别人的母亲是谁很明确,就是乾隆的母亲发生了疑案,有多少种说法呢?我数了一下主要有四种说法。

  第一种是传说了,就是乾隆是浙江海宁陈阁老的儿子,这个传说很早,在清朝中期就有了,这个陈家在清代出过三个宰相,顺治朝出过一个宰相陈之遴,康熙朝出过一个宰相,雍正朝出过一个,说乾隆的父亲,海宁这个陈家,就是陈世倌传说是这样。金庸先生他是浙江海宁人,他写了个小说《书剑恩仇录》,把这个传说故事写到小说里头,加以渲染,所以这个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但是,孟森先生他写了个考据文章,叫《海宁陈家》,他考证乾隆南巡,不是说去看他的生身父母吗?他考证乾隆第一次下江南的时候没有到海宁,第二次下江南的时候也没到海宁,第三次下江南的时候,住在海宁,这个时候陈世倌已经故去了,所以说乾隆下江南为了看他生身父母那肯定是不对了。乾隆下江南到了海宁住在陈家的一个园子里边,这个园子呢过去叫“隅园”,因为在城的一个角落,乾隆住在那个地方之后,改名字了,改叫“安澜园”,因为乾隆到那儿去,主要是为了浙江海塘工程,所以他改名叫“安澜园”,那说明第三、第四次乾隆住在这个地方,是为了浙江海塘工程,不是为了看望他生身的父母。这个传说是越说越玄,说陈家和雍正同年同月同日生了两个孩子,陈家是个男孩子,雍正家是个女孩子,雍正要那个孩子看,看了之后还的时候就调包了,陈家送去的是个胖小子,领回去的时候就是个小丫头,这一调包,女孩子变成男孩子了,那么这个男孩子就是乾隆。这是这个传说,经过考证,这件事情子虚乌有,纯属编造,这是第一个传说。

  第二个传说,就是清末有一个人叫王闿运,是著名的学者、作家,影响很大。他在书里边讲了个故事,他说乾隆的母亲娘家是在承德,家里头穷,雇不起仆人,七八岁的时候,跟着家里人到了市面上卖酒,卖浆,卖饭食,开个小饭铺,因为她很热情,经营比较好,所以生意就比较红火,到十三四岁的时候,她就到了北京,正好赶上选秀女,她混到里头就参加选秀女了,结果就被选上了,分到雍正的王府,做了雍正王府的粗使的丫头。恰好雍正病了,病得很厉害,她就日夜伺候,几个月之后雍正就好了,好了之后嘛,就和这个丫头住在一起,后来怀了孕,生了孩子,这个孩子就是乾隆,这是王闿运这个书里讲的故事。别人也接着说,有个人叫张采田,也叫张尔田,他写本书叫《清列朝后妃传稿》,他引了一个人叫英和,英和有本书叫《恩福堂笔记》,进一步的说说这很值得注意,后来清朝的遗老金梁等人写书写文章,就说这个绝对不可能,按照清宫的则例选择秀女是很严格的,不可能承德过来这么一个女孩子混到里头就选了秀女了,所以这个故事学者们认为也是编造的故事,没有这种可能。

  我再说一下这个第三种说法,就是冒鹤亭做过热河都统幕僚,他这儿传出一个传说,就是乾隆的母亲是热河行宫的一个宫女,叫李佳氏,台湾有个学者叫庄练,还有一个很著名的人叫高阳,他们都赞同这个说法,并且说考证说,这个李佳氏名字叫李金桂,名字都考证出来了,他们相信这种说法。

  第四种说法就是民国年间做过国务总理的熊希龄,他听着老宫役,在宫廷服过役的这么一个人,他听老宫役跟他讲了一个事情,他把这个事情告诉了胡适,胡适把这个故事又记到书里面,这故事说什么呢?就是说江南有一个人,这家有个女孩子,到了承德,这女孩子名字叫“傻大姐”,后来这个女孩子生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乾隆。胡适把它收进了《胡适之日记》里,这样就传开了。

  所以乾隆的生母有四种传说,一种是海宁陈家的儿子,一种是热河,就是承德城里面一个女人混到宫里面,混到王府,是承德的一个女孩子混到选秀女到了雍王府生了乾隆。第三个就是说承德一个叫做李佳氏这么一个女孩子生的乾隆,第四个说法,这个女孩是个南方人,不是北方人,到了北方,到了承德,后来生下乾隆,就是关于乾隆生母至少有那么四种传说。现在可以正经地说,这四种传说都是传说,都不是历史真实,有的电视剧、小说把这个事情渲染得很厉害,为了这件事情有一部分满族的同胞很有意见,很不满意,所以这些都是传说,我上面讲这四种都是传说,不是历史。

  那你这样一说,乾隆生母就不存在疑案了,但是还有两个问题,我们值得研究,一条是文献记载,一条是档案记载。

  我先说这个文献记载,清朝有一个人叫萧奭,他写了一本书叫《永宪录》。萧奭他写《永宪录》的时候,最后的时间是乾隆十七年,就是乾隆初期这个书就写好了。这个书里头说雍正元年有一件事情,他说,“雍正元年册封那拉氏为皇后,又封侧福晋年氏为贵妃,侧福晋李氏为齐妃,侧福晋钱氏为熹妃”。最近有的学者在清宫雍正的档案里查到了一条材料,就是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一条档案,这个档案说,雍正封侧福晋钱氏为熹妃,那雍正档案的这个熹妃和萧奭《永宪录》的那个熹妃应当是一个人。雍正故去之后,乾隆修《雍正实录》,《雍正实录》怎么记载这个事情?说封侧福晋年氏为贵妃,这个没有分歧,封侧福晋李佳氏为齐妃,这个也没有大的分歧,第三个分歧就来了,封侧福晋钮祜鲁氏为熹妃,这个熹妃在萧奭的《永宪录》里面是姓钱,钱氏,在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册封的时候还姓钱,到《雍正实录》里面这个熹妃就不姓钱了,就姓钮祜鲁氏。现在正史的记载,乾隆的母亲钮祜鲁氏不是钱氏。正史这样记载的:原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就是乾隆的母亲是四品典仪官凌柱的女儿,那凌柱姓什么呢?姓钮祜鲁,这里面还是有个疑案的,那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册封的时候,这个时候雍正没有秘密立储,八月份雍正才秘密立储,立乾隆为皇太子,到乾隆修《雍正实录》时候,这时候他已经是皇帝了,那么他母亲姓什么呢?姓钱还是姓钮祜鲁氏?姓钱可能是个汉姓,姓钮祜鲁氏肯定是个满姓。那么这个熹妃就是乾隆的生母,这个熹妃,是姓钱还是姓钮祜鲁氏?这是一个历史的疑案。

  这个疑案很重要,大家知道在清末民初有一股反满的风潮,乾隆的母亲是汉族人,还是满族人,在当时来说就变成了一个民族问题,一个政治问题了。很多人可以拿这个事情做文章,所以沸沸扬扬引起各个方面的注意,出现了那么多的传说和野史,今天正史的记载就按照《雍正实录》的记载,乾隆的生母就是四品典仪官凌柱的女儿,姓钮祜鲁氏,这是正史里的记载和萧奭《永宪录》的记载,和雍正元年那条档案的记载,姓氏上有差异,需要研究,这就是乾隆生母的疑案。

  乾隆究竟他在位六十年,做太上皇四年,实际执政是63年,他的一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想举八件事情来说明一下。

  第一编修文化典籍。乾隆编修古典文献一个事情就是主持编修《四库全书》动员四千多个专家学者历时二十年,把文渊阁的《四库全书》影印了,全世界各大图书馆都有影印的文渊阁的《四库全书》,今天我们查起来很方便,如果当年不修这部《四库全书》,那么可能很多的书孤本,善本可能就失掉了,今天看不到了。今天查《四库全书》非常之方便,应当感谢乾隆这个在文化上的贡献。乾隆不仅修《四库全书》,他还做了很多的事情。譬如说《满文大藏经》,把汉文的大藏经,和蒙古文的大藏经在一起把它翻译成满文,成《满文大藏经》,这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宝藏,譬如说有一个老满文的《无圈点档》,也叫做《旧满洲档》,也叫做《满文老档》,乾隆的时候,派人把它整理,把它重抄,重抄了七份,就对保存整理文化古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乾隆的第二个贡献就是贡献诗文才华。乾隆很了不起,他是一个学者、作家、诗人、语言学家、书法家、艺术家,乾隆的文《御制文集》,乾隆的诗《御制诗集》,乾隆一生写的诗四万二千六百一十三首,全唐诗两千二百人,也不过四万多首诗,乾隆以一人之力,他还是个业余作者,不是个专业诗人,以一人之力,他的作品和整个唐代两千多个人的诗作,几乎相等。当然有人说了,说乾隆有些诗是别人代笔的,代笔也需要他自己过目审定。乾隆的书法,乾隆的绘画,乾隆的语言,乾隆满语是他的母语,乾隆精通汉语、蒙古语、藏语、维吾尔语,他和汉族王公大臣对话的时候讲汉语,和满族王公贵族接见的时候讲满语,和蒙古王公贵族接见的时候讲蒙古语,接见西藏班禅的时候讲藏语。

  第三兴修皇家园林。修清漪园,就是现在的颐和园,修圆明三园,修香山静宜园,修玉泉山静明园,修承德避暑山庄和庄外的庙宇,还修木兰围场。当然这些园林是在他父亲、他爷爷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做的,但是乾隆把它又往前发展了,兼南北之优长,融东西之精华,乾隆时期把中国皇家园林推向了古典园林艺术的顶峰。今天,颐和园、天坛、避暑山庄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要感谢乾隆所做出的贡献。

  第四修筑浙江海塘。浙江沿海地区,因为海潮的冲刷,影响了农田,原来有柴塘,用木柴砌的塘,有土塘,经不住海浪的冲刷。乾隆的时候,国力比较充裕,拨了银两,来把柴塘很多改成石塘,我去看了浙江的石塘到现在依然很好,看了之后,这个巨大的工程给人以振奋。

  第五就是蠲免天下钱粮,乾隆五次蠲免全国的钱粮,总数白银大约有两万万两,相当于五年国库的总收入。

  第六统一整个新疆。新疆在康熙的时候打败噶尔丹已经取得很大成绩,乾隆在他祖父的基础上,把新疆南疆北疆完全统一了,不仅仅是统一了,而且乾隆制定了制度,譬如说设立伊犁将军,设立军府,在那个地方屯田,建立卡伦巡边,不但统一了,而且真正实现了有效的管辖。

  第七完善治理西藏。西藏在皇太极的时候,已经有了交往,顺治的时候册封了达赖和班禅,康熙的时候西藏问题也解决了,但是完善对西藏的管理是在乾隆。当时廓尔喀,就是现在的尼泊尔,两次入侵西藏,乾隆派兵把廓尔喀赶出去,在这个基础上对西藏进行了制度化的、有效的管辖,也促进了西藏经济文化和贸易的发展。

  第八中华民族统一。所以到乾隆的时候,出现了一个中华多民族的大统一的局面,奠定了我们今天国家的版图,到乾隆的时候,清朝的版图大约有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多民族融合在中华版图里,所以康熙、雍正、乾隆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乾隆达到了这个时期的顶峰,多民族统一的一个强盛的帝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但是,清朝乾隆盛世下面也还潜伏着危机,所以我想下一讲,我就讲乾隆的后妃疑案和乾隆的历史危机。

  他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最长久的皇帝,他是有史以来年寿最高的帝王。

  他少年得志, 青年登极;他开疆拓地, 六下江南;他的盛世功绩为后世赞誉。然而史册中记载的更有那说不尽的逸事传闻。

  乾隆帝的妻子正式在册的共有二十九位,其中皇后有三位。在这三位皇后中,有两任皇后先后给世人留下疑案,而且她们的疑案都与乾隆出巡有关。在乾隆出巡途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而导致两位皇后先后走上不归路?对此世人猜测不已。

  乾隆朝两位皇后和一位妃子都给后世留下疑案,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而乾隆将“康乾盛世”推向顶峰的盛世功绩,也使中国封建王朝的发展走上最后的巅峰。在远离东方这个文明古国的地球另一端,一场影响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革命正在悄然兴起。此时,掩藏在清王朝盛世之下的危机也初露端倪。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与我们一同跨越历史时空,探询乾隆帝的后妃疑案,评说一代帝王盛世下的危机。

  乾隆的第一位皇后叫富察氏,雍正五年,他父亲雍正就给他娶了富察氏,当时叫做“嫡福晋”,就是正夫人,第一夫人。这一年乾隆16岁,富察氏15岁,都是虚岁,乾隆登极之后第二年,就是乾隆二年册封富察氏为皇后,这一年乾隆26岁,皇后25岁,他这个皇后富察氏出生于名门贵族,富察氏的曾祖父叫哈什屯,顺治的时候,做过议政大臣。她的祖父叫米思翰,做到内务府总管,户部尚书,她的哥哥叫马齐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历史记载,说是“历相三朝”,三朝做宰相,官做到尚书,做到武英殿大学士。皇后富察氏就是出身于这样一个满洲的贵族名门,但是,这个富察氏不仅仅是聪明漂亮,而且非常贤惠,严于律己,崇尚节俭,一点也不奢华,深得皇太后的喜欢,也博得乾隆皇帝的宠爱。乾隆年轻的时候,得了一场病,病得比较厉害,身上长了一种臃疖,经过太医治好了之后,太医说,必须静养百日,方可恢复。在这一百天的时间里面,皇后在乾隆的寝宫外面住,日夜侍奉,过了百天之后,皇后才搬到乾隆的寝宫里面和乾隆一块住,就说明皇后是很贤惠的,但是,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发生了一件事情,就是皇后富察氏随驾陪着皇太后和乾隆皇帝东巡,到泰山,到曲阜祭孔,回来的路上,船到了德州,皇后突然死了,37岁,皇后死得很突然,事先没有先兆,而且是死在德州的这个船这儿了,所以就演绎出许多的历史故事,野史、笔记、小说、戏曲等等,讲了很多的故事。

  比较重要的有两个故事,一个故事就是乾隆出巡,到了德州这个地方,山东的地方官员给皇帝敬了很多的美女,乾隆跟她们饮酒作乐,有失礼法,皇后看到之后很气,一气之下,投河自尽。还有一种说法,大家知道台湾有个高阳先生,他写了《清朝的皇帝》,他这本书里说,乾隆皇帝和这个皇后的嫂子有一些不清不楚的关系,傅恒的夫人是皇后的嫂子,所以经常到宫里边去。皇后有一次过生日,就把她嫂子就是傅恒的夫人请来了,当然还有其他的女眷和亲朋,在皇后生日宴会上,大家饮酒赋诗气氛很热烈,乾隆皇帝就说我们吟诗每人一句,就在那里吟诗,吟到皇后的嫂子这地方,她说我对不上来,罚酒,乾隆说罚酒不行,你还是要吟诗,大家高高兴兴地又吟诗又作赋,又喝酒,皇后的嫂子就饮酒过量,稍微有一点失态,就说我需要到一个地方休息一下,宫女就陪侍着皇后的嫂子到另外一个地方休息去了。乾隆喝完酒也很高兴,说去看看吧,他这个内嫂怎么样,就去了。去了之后,乾隆跟这个皇后嫂子,就是情意绵绵、有失礼度,但是这件事情被皇后察觉了。皇后的丈夫是皇帝呀,她也不能发怒,也不能如何呀,于是,在皇后的内心里面和乾隆的关系上产生了一种芥蒂,那在乾隆东巡的时候,皇后也随驾跟着去了。在船上或者又碰到一些其他不愉快的事情,皇后心里头几种情绪交错在一起,一气之下就投河自尽了。这是野史,这是传说,这是故事。

  那历史怎么记载?从历史上来说,我们只能根据乾隆的实录,根据档案的记载,和其他史书记载,只能说,皇后随驾陪着皇太后和乾隆东巡回来的时候,三月十一,船到了德州的时候,皇后崩了,死了,仅此而已。但是许多人认为这里面还是有疑案,到底因为什么死的?是病死的,还是投河死的?这样就给了那些文学艺术家、影视剧的作家,一个想像和编写故事的空间,于是就演绎出许多许多的故事。

  乾隆的第一位皇后故去之后,就是乾隆的第二位皇后叫那拉氏,乌拉那拉氏,乌拉那拉氏她出身就比较低微一些,她的父亲官做到佐领,就是比较低级的一个官员,和第一任皇后家庭显宦是不能相比的,但是第二任皇后乌拉那拉氏,人很漂亮,也很聪明,也善于处事,特别讨皇太后的喜欢,乾隆对她也很好。第二任皇后在乾隆南巡的时候又出了问题,因为又出了问题,野史小说就大做文章,大体这么说,就是说乾隆下江南,到了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和珅陪伴着,陪伴皇帝就到了秦淮河,秦淮河上登上画舫,当地一些官员、盐商,事先都准备好了,弄一些歌妓美女在这个船上,乾隆就同她们饮酒作乐,夜里头呢,乾隆还玩得正高兴的时候,也没有回到行宫,那皇帝哪儿去了?夜里没回来呀,就找,后来第二任皇后就发现乾隆和一些歌妓淫乐过度,皇后一气之下把自己的青丝,头发剪断了,乾隆当然大为生气,因为剪断头发对女人来说,是犯下了天大的忌讳。这件事情历史怎么记载?我刚才说是野史,和小说家编的这个故事,历史记载说“后从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后剪发”。就这么几个字,乾隆是很不高兴,就命令大臣把皇后送回北京,这是历史的记载。说这故事发生在杭州,不是在金陵。

  “断发”这个事情历史有记载,我们再看档案怎么记载的?档案记载就是这一天吃早饭的时候,有皇后的名字,记得很详细,皇后一块跟乾隆吃早饭,到吃晚饭的时候,皇后的名字就没了,名字上头贴了一个黄签,以后就不见记载了,就说明皇后出问题了,出了什么问题?没记。皇后回到北京之后被打入冷宫,第二年,皇后死了。皇后死的时候,乾隆正在木兰围场围猎,从北京的急报到了木兰围场奏报乾隆皇后薨,死了,乾隆照常打猎,派这个皇后的儿子说你回去料理你母亲的丧事。本来这个皇后的丧事应当按皇后的礼仪来办,因为你没有废她,也没有降啊,乾隆说要按照妃子的礼节来办理丧事,到底皇后和乾隆发生了什么冲突?“忤上旨”怎么触犯乾隆了?乾隆肯定大怒,皇后一气之下把自己的头发剪断了,肯定是有一个很激烈的冲突,但是历史没有这段详实的记载。

  香妃那么多的故事,就是两种版本。第一种版本,我把它叫做喜剧版本,就第一种喜剧说。第二种版本叫做悲剧说,喜剧说呢,就是香妃是回部一个女子,因为她的哥哥、家人在新疆乾隆平定回部之乱的时候立下了功劳,她哥哥带他这个妹妹香妃就到北京来,就把他妹妹献到宫廷里面,他这妹妹香妃长得是美貌绝伦,倾城倾色,而且身上发出香味,所以叫“香妃”。乾隆一看很喜欢,皇太后一看也喜欢,就把她留在宫里头了,后来封了妃子,香妃在宫廷里面,乾隆对她很好,享尽了宫廷的荣华,后来因病而死,这当然是个喜剧故事了。死了之后,她的遗体还运到了新疆喀什,在喀什修了香妃墓,是一个很完整的喜剧故事,这是第一种版本。

  那第二种版本就是香妃悲剧说,很多的野史说香妃是在乾隆平定回部之乱的时候,清朝的将军把香妃他们家给俘虏了,押送到京城,因为香妃长得貌美,身上又有一种香味,就把她贡献给朝廷了,乾隆一看也喜欢,皇太后一看也喜欢,说留在宫里吧,但是这个香妃是保持贞节,誓死不从,怀里头揣着利刃,揣着刀,要刺杀乾隆,为她的父兄报仇,这个事情皇太后察觉了,就把香妃召到她的宫里头,下令让她自尽,香妃自杀了。

  总之吧,香妃的故事流传的很广,现在我们要看一看,历史上的香妃是怎么回事?历史这样记载:“容妃,回部台吉和札赉女。初入宫,号贵人,累进为妃。薨。”二十四个字。我解释一下,容妃她姓和卓氏,她父亲是谁呢,是回疆,就是现在的维吾尔,维吾尔的一个台吉和札赉的女儿,初次进宫就给她一个封号叫“贵人”。大家知道,皇宫里头等级,第一等是皇后,第二等是皇贵妃,第三等是贵妃,第四等是妃,第五等是嫔,第六等是贵人,第七等是常在,第八等是答应等等,它是分很多级别。那这个香妃和容妃是个什么关系?

  根据清史的记载,从清太祖努尔哈赤,到末帝宣统,清宫里头所有的后妃回部的女子就容妃一个人。1979年这个清东陵的裕陵,就是乾隆的陵,裕陵旁边有个妃的园寝塌陷,当地的考古工作者就把这个陵进行了清理和发掘,发现其中的一座陵,有一具女尸,是维吾尔族女尸,这个女的没有穿满族的服装,穿的维吾尔族的服装,那就说这个墓记载就是容妃的墓,那在这种情况下看,容妃和香妃可能是一个人。香妃是民间的传说,正式的封号是容妃。

  这个容妃到了北京皇宫之后,乾隆为她修了一个叫“宝月楼”,就是今新华门那个门楼,新华门正好在西长安街上,路南,就是有一片房子,这一片平房乾隆的时候,叫“回子营”,清朝定都北京之后,原来内城的汉人等等都要搬到外城,那在宝月楼前头这片房子叫“回子营”,主要是回部,包括维吾尔族人等等。城里头都是八旗及其眷属居住的,怎么会有回人在这儿居住呢?汉族等等都要在前三门之外,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之外,它里面怎么会有一个回子营呢?而且在这个地方还修了个礼拜寺。:第一个原因,香妃语言文化不同,香妃是讲维吾尔语,她是维吾尔文化,那乾隆和清朝满洲的官员讲满语,香妃要住在皇宫里面,在语言交流上跟乾隆有很多的不便之处,但是乾隆会维吾尔语,可以同香妃直接进行语言交流,乾隆把香妃就是把容妃安置在宝月楼这个地方,自成一个居住的区域。

  第二饮食习惯不同。满族是信奉萨满教,容妃是个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吃清真食品,到这里头去还是不去,去了之后,这肉吃还是不吃?两难。那乾隆很巧妙,我就给你安置在宝月楼,单吃清真的食品,专给她配了做清真食品的厨师,这矛盾就解决了。第三服饰装束不同,容妃她是穿着维吾尔的衣服,满洲那些后妃和宫女是穿旗袍,在这么一堆满洲后妃宫女里面突然间杂着这么一个穿着维吾尔衣服的容妃是很不协调的,把容妃安置在宝月楼单成一个生活的小的体系,小的圈子,就很方便。

  至于香妃死在什么地方?死在北京,这是有结论的。香妃埋葬在什么地方?现在从档案和史料记载来看,就是埋在清东陵。那新疆喀什那个香妃墓是怎么回事?1992年我到新疆喀什去考察,我也看了这个香妃墓和香妃的棺材,我同当地文物部门的先生一块交流,我说你当时怎么运来的?他说我们经过研究认为,香妃就是容妃还是埋在北京,但是我们喀什维吾尔人很尊重香妃,所以我们就做了一个衣冠冢,做了一个棺材大家纪念她,我们把这个作为维族和满族和汉族民族团结的一个象征。

  乾隆四十三年,他说皇祖,就是他祖父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他说上天和祖宗要能给我八十五岁,就是到乾隆六十年,我就很感谢了,到那年我就自动退位,到了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在圆明园的勤政殿,召集皇子皇孙、王公大臣在一起宣布:从明年正月初一,他退位,宣布皇十五子颙琰就是嘉庆,为皇太子。第二年就是嘉庆元年,正月初一,乾隆皇帝御太和殿正式举行禅位大典,也就是嘉庆登极大典,非常之隆重。把这个诏书要金凤颁诏,我解释一下什么叫“金凤颁诏”?就是把乾隆退位和嘉庆继位的诏书从太和殿抬下来,殿下面有一个黄颜色的舆,装在这皇舆里面,抬到天安门的城楼下面,然后礼部官员再把它奉送到天安门的城楼上面,天安门城楼上面有一个木头制作的金色的凤凰,把这个诏书就含在金凤的嘴上,从天安门的城楼上面徐徐地把这个金凤凰降下来,下面的礼部官员跪着接这个诏书,这叫“金凤颁诏”,礼部官员接了诏书之后,再把它颁行天下,一个皇帝呀,能够到了点之后自动的退位是不容易的。

  乾隆活了八十九岁,我们中国历史上八十岁以上的皇帝只有四个人,我们说乾隆有两个最,一个是执政时间最长,他做皇帝六十年,太上皇又四年,实际上是六十四年,享年时间最久,他是八十九岁,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皇帝当中,乾隆享年最高,所以乾隆晚年他很得意,他说“得国之正,扩土之广,臣服之普,民庶之安,古未有之”。所以他自己说,他是“千古第一完人”。正当乾隆得意的时候,乾隆朝内部已经蕴藏着危机了,乾隆朝的外面,世界上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大家注意,恰恰在乾隆这六十年,世界特别是西方发生了历史性的划时代性的巨变:第一,乾隆的先人顺治六年,就是公元1649年,英格兰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把英王查理一世推上了断头台,后来英国逐渐地经过了艰难曲折走上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第二,就是英国产业革命,公元1768年,阿克莱特发明自动织布机,第二年瓦特改进和发明蒸汽机,从此开始了西方的产业革命。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美国独立战争开始,到乾隆五十三年,美国在纽约召开第一届国会。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华盛顿宣誓就任美利坚合众国第一任总统,一个美国在北美开始崛起。第四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就是华盛顿就任美国总统这一年,法国爆发了大革命,攻占了巴士底监狱,后来把法王路易十四送上断头台,法国发表人权宣言,一个法兰西的资产阶级国家就开始兴起。

  我们再看一下,也就是在乾隆的时候,莫斯科大学建立,美国在波士顿建立了科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成立,德国第一位女的医学博士诞生了。这个时候清朝在做什么?我们举一个例子,就是乾隆六十年,让各省来报,八十岁以上的要参加北京会试的科举考试,各省报了一百一十六个人,经过三场科举考试,坚持下来的,八十岁以上最多的九十多岁,一共有九十二个人,乾隆说,这些人都赏给他们不同的官衔,大家注意,在参加科举考试的,最大的年龄有一百多岁的,孙子打着灯笼上面写着“百岁老人应试”。爷爷拄了拐杖来参加考试,西方已经科学发展很快了,清朝这儿还八十、九十、一百岁的老人在考八股文章。这件事情可以说乾隆借“兴文尊老”之名,行“粉饰太平”之实,这也是一种乾隆盛世下危机的一种表现。英国的产业革命,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对人类历史的进程发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乾隆却陶醉于盛世之下的太平。乾隆五十八年,英王特使马戛尔尼到了北京,乾隆在承德接见他,你必须双腿跪着,不从,不能接见,这倒是其次,乾隆这个时候说了一些话,乾隆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等等。乾隆自称“天朝上国”,自称是“古今第一完人”。但是,不久他儿子继位,嘉庆继位,京城内外白莲烽火,天主教徒、民众的烈火燃遍大江南北,乾隆盛世下的危机就充分的暴露出来,下一讲我们讲嘉庆。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1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其它杂谈 最新文章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危机
星际桥梁
会说话得天下
中国名山
蛇石Ⅱ-最后的献祭
动物乐园
百家讲坛
生活常识
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03 01:23:31  更:2021-07-03 02:53:17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