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诗词散文 -> 苏辙集 -> ●栾城集卷四十  ◆右司谏论时事十七首 -> 正文阅读

[诗词散文]苏辙集  ●栾城集卷四十  ◆右司谏论时事十七首 [第41页]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40] 本页[41] 下一页[42] 尾页[10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苏辙集: ●栾城集卷四十  ◆右司谏论时事十七首

  【三乞罢青苗状〈初四日与东省同上。】

  右臣等屡有封事,乞罢青苗,皆不蒙付外施行。伏以王安石、吕惠卿创行此法以来,天下之士,惟王、吕党人欲以青苗进身者,则以其法为是。其他士大夫,上自韩琦、富弼,中至司马光、吕诲、范镇,下至臣等辈人,未有一人以为便者。方安石、惠卿用事,忠言壅塞,不得施用,小民无告,饮泣受害。今者二圣临御,尽革众弊,天下欣欣,日望青苗之去。而近日删立旧法,益更滋彰,中外狐疑,不晓圣意。窃闻近日左右臣僚,有以国用不足,欲将青苗补其阙乏者,圣心未察,是以为之迟迟。臣等虽愚,以为自古为国,止于食租衣税,纵有不足,不过辅以茶盐酒税之征,未闻复用青苗放债取利,与民争锥刀之末,以富国强兵者也。艺祖、太宗之世,四方未平,中国至狭,岁岁用兵,其费不赀。及真宗东封西祀,游幸亳宋,造立宫室。仁宗结好契丹,平定西戎,翦灭南寇。此皆非常大费,而常赋之外,无大增加,未闻必待青苗以济国用。今二圣恭俭,安静无为,四海之富,与祖宗无异。何忧何虑,而欲以青苗富国乎。臣等以为,皇帝陛下富于春秋,未尝接见多士,太皇太后陛下览政帷幄,未能博听群议,听纳之道于斯实难。窃谓臣下每有献言,宜一切折以公议,彼既欲散青苗,而臣等以为不可。陛下受其所言,而臣等封事遂留中不出。臣等不知陛下何以断其是非,而信之如此之笃乎。陛下必欲决此深疑,即当尽出台谏所言,付之三省,使之公议得失,不当隐忍不辩是非,而阴用其言也。如众议必以罢之为是,即乞早赐裁断,以慰民心。必以罢之为非,亦乞显行黜谴,以惩臣等狂妄。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申三省请罢青苗状〈初四日与东省同入。〉】

  右辙等伏见熙宁之初,始行青苗,士无贤愚皆知其不便,是时建议之臣尽力主张者,不过一二人,而贤士大夫极言其失者,非一人也。盖今之执政尝论之矣,忠言谠论,播于天下,至今传诵,以为口实。小民呻吟,欲闻更张,亦已久矣。伏自二圣临御,革去弊法,而青苗之议,独无所变。始者但令取民情愿,不立定额,州县或散或否,事体不一,天下固已疑之矣。中间修完本法,使夏料纳者减半出息,中外喧言朝廷欲依旧放债取利。此声流传,极损圣政。辙等备位谏官,不敢默已,遂与台官前后上言仅数十章,皆不蒙施行。传闻大臣奏对,有以国计不足疑误圣听者,遂致此议久而不决。辙等虽愚,窃所未谕也。盖闻古者圣人在上,食租衣税而已。凡所以奉祀郊庙,禄养官吏,蓄兵备边,未尝有阙也。后世鄙陋,乃始益以茶盐酒税之征。然亦未闻放债取利,若此之衰也。今兹二圣在上,恭俭无为,度越前世,选用执政,将致太平。辙等与天下士民,尚冀朝廷能宽酒税之榷,损茶盐之入,以复三代之故。不意今者乃欲以青苗富国,失天下之望也。王安石、吕惠卿既以此负国,使朝廷被此声于天下,今者又复以此误二圣,此辙等区区所深痛也。近日朝廷责降吕惠卿,告命之出,首以青苗为罪。天下传诵,人人称庆,奈何诏墨未乾,复蹈其故辙乎。且青苗之法,其所以害人者,非特抑配之罪也,虽使州县奉行诏令,断除抑配,其为害人,固亦不少。何者,小民无知,不计后患,闻官中支散青苗,竞欲请领,钱一入手,费用横生,酒食浮费,取快一时。及至纳官,贱卖米粟,浸及田宅,以至破家。一害也。子弟纵恣,欺谩父兄,邻里无赖,妄托名目,岁终催督,患及本户。二害也。逋欠未纳,请新盖旧,州县欲以免责,纵而不问。三害也。常平吏人,旧行重法,给纳之赂,初不能止。今重法既罢,贿赂公行,民间所请得者无几。四害也。四事为害,虽复除抑配之弊,亦无如之何,而况抑配未必除乎。辙等职在言责,目睹弊事,默而不言,则上负朝廷,下负民物。若未得请,决无中止之义。伏乞尽取前后章疏,看详施行,以允公议。谨状。

  【再言杜状〈初七日。〉】

  右臣近奏言杜除右司郎中不当,不蒙采纳。伏以文法俗吏,才不过人,昔以诵习条贯,偶为法官,天资邪佞,能谄事宰相,遂复致身刑部。朝廷必欲量才授官,已为过分。今一旦擢为右司,中外惊叹。若止以人才猥下,事无实状,臣亦未敢干渎朝廷。昔在熙宁年中,手编害人之法,今复为详定,亲改其书,俯仰随时,略不知愧。顷与杨汲、崔台符同在刑部,所断刑狱,冤枉过半。汲、台符以此得罪,而以此擢用。同罪异罚,十目所指,至公之朝不宜有此。臣以为,事干朝廷大体,职在言责,不敢不言。今蒙置而不用,窃料必有以自结大臣,致误此举。不然,陛下何取于,而擢任至此哉。臣窃闻庙堂之论,以谓二十年来失于养才,临事而求,每有无人之叹。如左右司、吏、户、礼郎官、左右史台谏官,皆用人之津梁,侍从近臣之所从出。若已践此途,而不致之清要,则养才之地竟当安在,若非其人,而遂用之,数年之后,使杜为侍从,则是更得一崔台符,岂不为天下笑哉。伏乞稍取众议,追寝前命。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言张ロ札子〈八日上殿。〉】

  臣六月中与王觌上殿言张ロ非次进用,又及韩宗师欲以深结文彦博、韩维为自安之计。ロ天资邪佞,列位丞弼,朝夕出入左右,易以为奸,宜断自圣心,以时除去。蒙圣明洞鉴,德音宣谕。但以ロ久经任使,欲因其求退,去之以礼。比经两月,ロ觉圣意稍缓,遂端然据位,不复自请。臣窃惟ロ性极巧佞,遇事圆转,难得心腹。昔王安石、吕惠卿首加擢用,被以卵翼之恩,收其鹰犬之效,与章等并结为死党。熙宁弊法,皆等所共成就。今二圣在上,因民所欲,降黜群邪,变革众弊,清净之风,日月滋长。独ロ仍在重位,与闻大政,不唯正人所共侧目,而ロ之私意亦自不安。但以同列无倾邪之助,台谏有弹击之请,是以见今且自敛戢,未敢为非。度其中心,未尝一日无窥伺之邪谋,忘王、吕之故党也。譬如蛇蝎遇寒而蛰,盗贼逢昼而止,及春阳发动,莫夜阴暗,故态复作,谁敢保任。陛下不可见其进退恭顺,言词柔利,而遂以为可用也。如ロ深心厚貌,何所不至,但使陛下君臣防闲少懈,ロ略能援引一二邪人,置之要地,则变故之出,殆不可知矣。况今新旧之政,更张未定,邪正之党,相持未决,正是奸臣用智,伺便窃发之时。天下有识见ロ任事,谁不危惧。如江河决溢,初复故道,惟日夜牢固堤防,乃免于患,若少有蛇鼠穿漏,或能复夺河身。况ロ方为执政,乘衅而动,其害必深。臣闻ロ意,欲候过明堂大礼,求出补外,惟陛下为社稷计,顺中外人心,早从其请,天下幸甚。取进止。

  【请罢右职县尉札子〈八日上殿。〉】

  臣伏见旧法,县尉皆用选人。自近岁民贫多盗,言事者不知救之于本,遂请重法地分县尉并用武夫。自改法以来,未闻盗贼为之衰少。而武夫贪暴,不畏条法,侵鱼弓手,先失爪牙之心,搔扰乡村,复为人民之患。臣窃惟捕盗之术,要在先得弓手之情,次获乡村之助,耳目既广,网罗先具,稍知方略,易以成功。旧用选人,虽未能一一如此,而颇知畏法,则必爱人,使之出入民间,于势为便。不必亲习骑射,躬自格斗,然后能获贼也。今改用武夫,未必皆敢入贼,而不习法律,先已扰民。访闻河北、京东、淮南等路,凡用武夫县分,民甚患之。欲乞复令吏部,依旧只差选人,所贵吏民相安,不至惊扰。取进止。

  【论张颉札子〈八日上殿。〉】

  臣窃见知广州张颉,自直龙图阁擢为户部侍郎,除目一下,中外惊疑。谨按,颉猜险邪佞,狡愎暗刻,具此八德,了无一长。臣非敢风闻臆度,谨具实状如左:一、颉为广南运使日,朝旨那移兵马就食全、永。经略使赵Ι为见顺州戍兵年满合替,遂差兵戍顺州,却令顺州替兵就食全、永。颉但知出纳之吝,恐往来戍兵糜费钱粮,一日之间四次移牒,故作行遣申奏赵Ι不肯移兵,又奏Ι暗添昭州雇夫钱六万贯,又奏Ι违法差衙前。朝旨令Ι分析,乃是颉判状令差,Ι曾具元判状缴奏。其余所奏,更无一事稍实。因此挟恨迁怒,诟詈桂州官吏,作绿衫下包个奴婢,名呼赵Ι,仍骂作贼。提举官刘谊,曾具事由闻奏,有旨罢转运使。一、颉为转运使日,有安南般粮夫数千人逃还,已经曲赦放罪,每人只有欠官米钱七百。后来颉欲差人往全州般粮,遂召阳朔县令魏九言、临桂县令李译,勒令差两县逃亡夫往全州般粮,仍令九言取本县百姓莫饭奴等七人状,云“所欠官钱七百,情愿往全州般粮填还”。其七人中,又有三人不系逃亡,只取到四人情愿状,便差数千人。况欠钱止于七百,而全州水路二十余程,岂有情愿之理。因此溺杀人不少,致人户经提举司过状,亦是刘谊具事由闻奏,方始住差。一、颉为桂州经略使日,有安化州首领,以本族饥馑依久例借粮于宜州。颉指挥宜州不借一粒,致夷人作过,于省界偷牛。因此夷、汉互仇杀。颉更无方略,直令宜州兴兵讨之。致本州兵官陷没。颉遂发数千人,令供备库副使费万往讨之,全军皆没。颉又遣路分都监王奇知宜州,仍以数千人入讨,全军复没。事闻朝廷,先帝为之旰食,遣谢麟将数万人,费百余万贯,竟以招降而定。颉既措置乖方,致陷两将兵马,而费万、王奇之死,又不以实奏。因转运使马默等论列,朝旨差宾州推官朱恂取勘。因此落职夺官知均州。右臣所论三事,皆有文案,可以复验。据颉处事乖剌,致寇覆军,与沈起、刘彝同罪,理合诛窜。所以累次常获宽宥者,盖其家素富,本以行赂得进。乡近辰、锦,多蓄奇砂,尝以献遗前宰相王圭。圭每出示亲客,云此砂张颉所献,以此曲为盖庇。今来纵未黜废,岂可特膺非次擢用。兼臣访闻三省执政本不知其人,失于采听,为荐者所误,若置之户部,必害民物。伏乞追寝前命,以厌公议。取进止。

  【再言张颉状〈十一日。】

  右臣近言张螨户部侍郎不允公议,具陈颉顷在广南用心阴险,措置乖剌三事,乞追还告命,未施行间,臣又访闻颉昔知荆南,所为贪虐,提举官张琬按发七事。内一事:颉下行买乌头,行人蒋三供纳乌头。颉凡三四次退换,蒋三揣颉意欲要附子,遂买附子作乌头供纳,颉方肯纳下。缘乌头、附子色额不同,价例亦别,此一事系赃罪。又一事:勒部下玉泉寺僧修治诸官园亭,费用常住人、牛、钱、物不少,以修唐僧斋已草堂为名,令颉乡僧居止其中,此一事系私罪。琬奏既上,前宰相王圭等,为与颉私有情分,遂移颉差遣,而以越职勘琬,特行冲替。颉当时若无上件赃私,忝为士人,理须诉雪。颉曾不敢以一字自明,受移而去,则其罪状显然无疑。臣博采众言,近日差除例皆不当,至于张颉,尤失人望。亏损朝政,深可叹惜。是以不避再烦圣听,伏乞将臣此奏与前来札子同下三省详议,罢颉前命。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论户部乞收诸路帐状】

  准尚书户部牒元元年七月二十五日敕节文:一、府界诸路州军钱谷文帐,旧申三司,昨拨归逐路转运提刑司点磨。岁终,刑部尚书点取勾讫帐勘覆。今上件诸州军钱谷文帐,欲收归户部点磨。一、府界诸路州军常平等钱谷文帐,旧申司农寺,昨拨归逐路提举司点磨,户部右曹岁取提举司勾讫帐赴部点磨。今上件诸州军钱谷文帐,欲收归户部点磨者。右臣窃闻熙宁以前,天下财赋文帐,皆以时上于三司。至熙宁五年,朝廷患其繁冗,始命曾布删定法式。布因上言:“三部胥吏所行职事非一,不得专意点磨文帐,近岁因循,不复省阅,乞于三司选吏二百人,颛置一司,委以驱磨。”是时朝廷因布之言,于三司取天下所上帐籍视之,至有到省三二十年不发其封者。盖州郡所发文帐,随帐皆有贿赂,各有常数。常数已足者,皆不发封。一有不足,即百端问难,要足而后已。朝廷以布言为信。帐司之兴,盖始于此。张设官吏,费用钱物。至元丰三年,首尾七八年间,帐司所管吏仅六百人,用钱三十九万贯,而所磨出失陷钱止一万余贯。朝廷知其无益,遂罢帐司,而使州郡应申省帐,皆申转运司。内钱帛、粮草、酒曲、商税、房园、夏秋税管额纳毕,盐帐、水脚、铸钱、物料、稻糯帐,本司别造计帐申省。其驿料、作院、欠负、修造、竹木、杂物、舟船、柴炭、修河物料、施利桥船物料、车驴草料等帐,勘勾讫架阁。盖谓钱帛等帐,三司总领国计,须知其多少虚实,故帐虽归转运司,而又令别造计帐申省。至于驿料等帐,非三司国计虚赢所系,故止令磨勘架阁。又诸路转运司与本部州军,地理不远,取索文字近而易得,兼本道文帐数目不多,易以详悉,自是外内简便,颇称允当。今户部所请收天下诸帐,臣未委为收钱帛等帐耶,为并收驿料等帐耶,若尽收诸帐,为依熙宁以前不置帐司,不添吏人耶,为依熙宁以来复置帐司,复添吏人耶。若依熙宁以前,则三二十年不发封之弊行当复见。若依熙宁以来,则用吏六百人,磨出失陷钱一万余贯,而费钱三十九万贯之弊亦将复见。臣乞朝廷下户部,令子细分析闻奏。然臣窃详司马光原奏,自改官制以来,旧日三司所掌事务,散在六曹及诸寺监,户部不得总天下财赋,帐籍不尽申户部,户部不能尽天下钱谷之数。欲乞令户部尚书兼领左右曹,其旧三司所管钱谷财用,事有散在五曹及诸寺监者,并乞收归户部。推其本意,盖欲使天下财用出纳卷舒之柄,一归户部,而户部周知其数而已。今户部既已专领财用,而元丰帐法,转运司常以计帐申省,不为不知其数也,虽更尽收诸帐,亦徒益纷纷,无补于事矣。臣谓帐法一切如旧,甚便。乞下三省公议,然后下户部施行。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言张颉第三状〈十二日。〉】

  右臣近四上章,言用人不当,并不蒙施行。伏惟二圣垂拱帷幄之中,以进退天下士付之宰相。若用非其人,知而不改,何以服天下之口。窃闻庙堂之议,止谓世方乏才,所用之人皆不得已。臣观朝廷取士之广,贤俊如林,患在不知,岂可遂无一人贤于张颉。况臣前所言颉四事,迹状明白,皆可复验。赃污私邪,欺君陵下,既非有德,临事乖剌,覆军杀将,不可谓才。而宰相不听公议,必行私意,其理安在。伏乞指挥将臣所言按实施行。若非虚妄,即乞罢颉差遣。若臣言不当,亦乞明加责降。今但隐忍,不一别白是非,恐朝廷纪纲,自此日坏。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言责降官不当带观察团练状〈十四日。〉】

  右臣伏以朝廷典章,百世所守,因事变法,为患常多。祖宗之世,使相节度不领京师官局,其奉朝请必改他官,或为东宫三师,或为诸卫将军。太平兴国中,以赵普之勋,自河阳还朝,止为太子少保,以向拱、张永德之旧,并为环卫。至今诸道钤辖总管,以防团老归者亦以诸卫处之,盖其遗法也。至明道中,钱惟演以章献皇后亲嫌,罢枢密使,始以保大节度为景灵宫使。治平中李端愿以长公主子,亦以武康节度为醴泉观使。恩幸一启,自是戚里以节察居京邑,不治事者肩相磨也。然犹未见以罪降黜,而以观察团练享厚禄居谪籍者。近日李宪以宣州观察使提举明道宫,王中正以嘉州团练使提举太极观。二人贪墨骄横,败军失律,罪恶山积,虽死有余责。圣恩宽贷,皆置之善地。而又首乱国宪,假以使名,臣恐后世推坏法之始,归咎今日。谓宜考修制度,追还误恩,以存旧典,且使罪人知有惩艾。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言张颉第四状〈十八日。〉】

  右臣近以除张颉户部侍郎不当,凡三次上言。一次蒙降付三省,进呈不行,两次皆留中不出。臣本言张颉事,皆罪状明白,非风闻臆度之言。访闻执政止谓:世方乏人,颉虽无德,以才见取。方今多士盈廷,非无一人可胜张颉。而颉前后败官丧师,所至狼狈,不唯无德,亦复非才。况二圣临御,专任执政,进退百官,一出其口。若差除不当,而谏臣之言公然不用,则今后谁肯复言。虽复有大于此者,臣恐陛下无由复知矣。臣所上章,初蒙降出施行,独三省沮抑不从,中外之议止于归罪执政。今不复降出,议者或谓见恶不去,非出圣意,必有左右近习阴为之助。臣虽知日月之明,万无此事,而疏远不亮,未免疑谤,所损不小。伏乞出臣前状,付外施行。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论傅尧俞等奏状谓司马光为司马相公状二十一日。】

  右臣今年二月曾上言,朝廷初行差役之法,其间衙前一役最为重难,民间所苦。宜以卖坊场钱及坊郭、官户、寺观、单丁、女户所出役钱,量行裁减,雇募衙前,以免民间重役之害。后来蒙朝廷差臣兄轼详定役法。轼议论与臣无异,致与本局商量不合,陈乞罢免。寻蒙朝廷依轼所乞,臣以兄弟之嫌,未敢再有论列。今窃闻监察御史陈次升奏,以役法大要未定,人情荧惑,乞敕详定役法所,疾速议定合差合雇色额及官户、寺观、单丁、女户等敷出役钱则例,先次施行,其州县事体不同,难以直行处分者,候诸处申到,相度裁定,蒙圣旨批送详定役法所。臣看详次升所言役人合差合雇色额及官户、寺观、单丁、女户合出役钱则例,实系役法要节,当今所宜先定。其详定役法所并不公心定夺,奏称准元元年二月七日敕应天下免役钱一切并罢,其诸色役人并依熙宁元年以前旧法定差。及七月三日朝旨司马相公申明指挥,招差役人大要已定,终不明言何役合差,何役合雇。至于官户、寺观、单丁、女户合出役钱,只言七月三日朝旨未得施行,亦不明言合如何立为则例。据此奏陈,但务求合取容,虽言事官所陈,更不讲论曲直。况司马光虽为宰相,而君前臣名,礼有定分。今详定役法所,乃于奏状中谓光为司马相公。苟申私敬,不顾上下之礼,曲意推奉,一至于此。而朝廷望其能别白是非,立为成法,亦已难矣。臣恐此风一扇,臣主之分,自此陵夷,不唯朝廷之害,亦非所以安光之道也。谨按详定役法官,皆侍从儒臣,不容不知朝廷仪式。伏乞取问奏状中不名宰相出何典法,及勒令早定役人合差合雇色额,及坊郭、官户、寺观、单丁、女户合出役钱则例,申奏行下,令民间早知定法,不至皇惑。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言张颉第五状〈二十三日。〉】

  臣近奏言“张颉阴险不才,除户部侍郎,大失人望”。不蒙施行。臣退伏思念,方今二圣励精求贤,黜去群小,无所吝惜。如臣所言,颉罪状一一有实可验,而每状辄蒙留中,深骇物论。推原其故,盖由执政过听用颉,致臣有论列,因谓颉虽无德,而才有可取,以此疑误圣听。不然陛下虚心纳谏,一言可采,未尝不从,何以至此。伏念臣平生与颉素不相识,但以公议不与,恐误国事,是以怀不能已,谨复采众论,得颉前后临事乖方,及朝廷曾以其褊躁猜忌罢颉差遣五事,条件如左:一、熙宁年中,蝓除江淮发运,奏乞复转般盐仓,朝廷下三司相度,以不便而罢。及颉到任二年,真、扬等州运河干涩,不通漕运,并不计置不浚。朝廷特令借上供钱米,先开淘大段浅涩去处。颉却奏称河道虽浅,然河各有油泥,可以并用兵士牵曳得行。如撩得油泥一尺以上,接续得两添注,更不消开淘。若至时雨泽未应,即开修未晚。后来纲运不通,颉别无措置。曾有团涡巡检侍禁范彦臣,以陈公塘见有积水,乞引入运河,颉亦未曾施行。遂致诸路各称阙盐,共计二百万余石,亏损年额不少。后来却系朝廷差官,嚷公塘水灌溉运河,通放盐纲。当时据知泰州苏状称,已出及重纲四分之一,不数日间必可决。颉为发运使,公然不开河道,积压盐货,意欲附会先乞复转般仓文字,更不顾国家大计,其挟情害公,类皆如此。若只是暗谬致误国事,则今者执政谓颉有才,臣深不晓其意。一、侯叔献昔开淮南运河,害虐兵夫,死者如积,新旧两河,相并而行,人知无益。颉为发运使,略无一言。复因过京师,知枢密使吴充与宰相王安石异议,遂与充私言之。颉不意充即奏其事,及朝廷公行理会召颉,至中书聚听问之,颉却称来时未曾开河,亦不曾与充言此,前后所言异同。朝廷遂差官取勘,颉犹抵讳不承。据颉情状,其实畏惮安石,叔献,不敢正言,但揣知充与安石不协,故以此言取悦于充而已,其反复卖弄,正是小人真态。若执政以此为才,又臣所未晓也。一、安化州夷人,从来三年一度进奉。旧例虽不遣其人入贡,而与之驿券等物,其数稍丰。及颉为桂州经略使日,转运司应副钱物差缓至四年乃足。而宜州及经略使司展其进奉年限,俾之四年乃得入贡,靳惜钱物,所得无几。而夷人因此作过,破军杀将,凡费百余万贯,竟以招安而定。蝓见夷人拒命,遣兵官费万领兵出讨,万至军前,申乞犒设。时方大暑,颉令于桂州造饼,般往宜州,比至皆臭不可食。军情因此怨怒,南方至今传以为笑。及费万兵败,为夷人所共脔食,妻男失所。都钤辖和斌申经略司,乞厚加周恤。颉指挥破经略司钱,买纸酒奠讫。奏闻,先帝知其暗谬不可用,遂以乖方取勘。臣详颉始为朝廷吝惜些小钱物,终致边患,首尾费百余万贯。至于千里送饼犒军,以纸赠优恤死事,如此等事,似非理财富国之手。而执致任以户部侍郎,冀有益于国,此又臣所未晓也。一、元丰三年七月三日,中书札子节文“臣僚上言:伏见近除张颉直龙图阁知熙州,按颉天资褊躁,动多猜忌,顷在广南,忿争互论,州县官吏,为之不安。乞速赐追寝新命,奉圣旨,张颉依旧令知沧州。”盖颉之险躁,著自先朝,非独今日,则臣之所言,似未为过也。一、元丰四年,内臣綦元亨差往广西,起发韶、惠州钱。颉以转运使权广州,送沉香七两,朱砂半斤、桂花竹纸等与元亨,兼违条以妓乐与元享燕会。见今案款具在。臣前言颉素以奇砂交结贵官,及外议疑颉有左右近习之助,致臣章不蒙降出,诚不为过也。右臣今所言五事及前状所言,共计九事,皆一一有实。盖颉从来莅官,所至不了,决无可用之理。臣访闻一二大臣特殊保荐颉可用无疑。伏乞陛下出臣前后封事,令保荐之人看详,以此等人委是可用与否。仍乞降付三省,依公施行。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申三省论张颉状〈二十六日。〉】

  右辙累曾上言,除张颉户部侍郎不当。窃闻第一状,曾蒙朝廷降付三省,进呈不行。辙寻博采众论,得颉历任处置乖方,伤财败事迹状非一,遂两具论奏,皆留中不出。伏惟皇帝陛下、太皇太后陛下,求坚惟恐不及,去奸惟恐不速,如颉之阴险暗谬,少见其比。二圣之明,不容闻而不去。窃料圣意必以重违大臣之议,是以迁延至此。至于执政诸公,上承二圣拱默仰成之托,百官进退开口而定,岂不欲进贤退奸,率由公议,以无负付嘱之重。颉之无状,惟患不闻,若果闻之,势无必用之理。辙所上第一状,已经台览,后来二状,谨缮写缴连申上。伏乞考其事实,裁酌施行,少慰公议。谨状。

  【再论京西水柜状】

  右臣三月中奏,乞令汴口以东州县各具水柜所占顷亩及每岁有无除放二税,仍具水柜可与不可废罢,如决不可废,即当如何给还民田,以免怨望。寻蒙朝旨令都水监差官相度到中牟、管城等县水柜,元旧浸压顷亩,及见今积水所占及退出数目,应退出地皆拨还本主;应水占地皆以官地封还。如无田可还,即给还元估价直。圣恩深厚,弃利与民,无所靳惜,所存甚远。然臣访闻水所占地至今无官地可以封还,而退出之田,亦以迫近水柜,为雨水浸淫占压,未得耕凿。知郑州岑象求近奏称:“自宋用臣兴置水柜以来,原未曾以此水灌注清、汴。清、汴水流自足,不废漕运。乞尽废水柜,以便失业之民。”臣愚以为,信如象求之言,则水柜诚可废罢。欲乞朝廷体念二县近在畿甸,民贫无告,特差无干碍水部官重行体量。若信如象求所请,特赐施行,不胜幸甚。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乞复选人选限状】

  右臣窃闻监察御史上官均上言,极论官冗之弊,已蒙朝旨降付给舍右左司看详施行。臣伏见祖宗旧法,凡荫补子弟,皆限二十五岁然后出官,及进士诸科释褐合守选人,并州县选人,除司理、司法、县尉外,得替日皆合守选,逢恩放选,乃得注官。所从来久远,仕者习以为常,虽经涉岁月,不以为怪。及先朝患天下官吏不习法令,欲诱之读法,乃令荫补子弟不复二十五岁出官。应系选人,皆不得守选,并许令试法,通者注官。自是天下官吏皆争诵律令,于事不为无益。然人既习法,则试无不中。故荫补者例减五年,而选人无复选限,遂令吏部员多阙少,差注不行。访闻见今已使元四年夏秋季阙,官冗之患,亦云极矣。臣愚以为,方人未习法,诱以免选,于理亦宜。及其既习,虽无免选,不患不习。且为吏而责之读法,本事之当然,不为过也。谓宜追复祖宗守选之旧,而选满之日,兼行先朝试法之科,此亦今日之便也。欲乞以臣所言,付给舍左右司一处看详立法。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论诸路役法候齐足施行状】

  右臣访闻诸路所定役法,限日已满。近日夔州等路文字相继申到,旋已逐一进呈施行。臣窃惟诸路役法,所系民间利害至深至广,虽逐路事体各别,条自必有不同,而朝廷变法从便措置,大意所谓海行条贯者,不得不同也。臣窃恐详定役法所急于行法,每遇逐路申到文字,不候类聚参酌见得诸路体面,即便逐旋旋行。因此致诸路役法,大体参差不齐,使天下之民不得均被圣泽。欲乞指挥本所,候诸路所申文字,稍稍齐集,见得诸处役法,不至大段相远,然后行下。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40] 本页[41] 下一页[42] 尾页[10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诗词散文 最新文章
苏利·普吕多姆诗选
唐诗鉴赏辞典
宋词鉴赏辞典
苏洵集
乡关何处
周国平自选集
孙犁散文集
李白
陆文夫散文
毕淑敏散文集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02 17:28:14  更:2021-07-02 20:52:34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