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诗词散文 -> 八年级上课外阅读 -> 41 奇妙的人体海洋印记 -> 正文阅读 |
[诗词散文]八年级上课外阅读 41 奇妙的人体海洋印记 [第40页]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39] 本页[40] 下一页[41] 尾页[7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八年级上课外阅读: 41 奇妙的人体海洋印记
选自《大自然探索》2000年第9期。 陈夏法当现代人频频呼唤人类要“返璞归真,重返大自然”的时候,不妨多注意一下眼前这片广阔的海洋。难道你不曾发现:我们的血液像海水般微咸;我们的身体,一半以上由水组成;我们的胚胎期,有像鱼一样的鳃裂……人身上有如此之多的海洋印记,是否说明生命就起源于海洋呢? 人从水中来 人类是由猿变来的,这一点早已编入了教科书。那么猿又是由什么演变而来的?如果说它是由鱼类演变而来的,你会感到吃惊吗?然而这却有几分科学的依据。 鱼类之所以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它们具有能在水中呼吸的鳃,这也是鱼类的一个重要特征。现代人不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没有这种适应水中呼吸的鳃。人类的呼吸器官是肺,肺中流进了水人就会被呛死。因此,古人在塑造神通广大的神猴孙悟空时,仍不忘说它要念起避水诀才能深入海底直捣龙宫。而《大西洋底来的人》中的麦克,既能在海底生活,又能到陆上活动,这只是人们的一种幻想,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两栖人”是不存在的。 但我们的解剖学家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人的胚胎在早期发育阶段也有过鳃裂。这是偶然现象还是人类与鱼类有着悠久的亲缘关系?用生物进化论来解释,人类与鱼类一样,也是起源于水中,人类的远祖也曾有过可在水中呼吸的鳃。虽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鳃逐渐退化了,但仍在人的胚胎早期发育阶段留下了鳃的痕迹。 科学地说,不仅是人类,所有的脊椎动物,包括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也都和鱼类一样,在胚胎的早期,在头后部的咽腔有着开向左右的裂隙──鳃裂,这是造鳃的初步表现。所不同的是,鱼类和两栖类的鳃裂发育为呼吸水流的通道,而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以及人类的鳃裂,产生不久即从胚胎中消失。 在胚胎早期出现的鳃裂,是脊椎动物同出一源的有力证据。这个“源”就是奇伟浩渺的海洋,而鳃裂就是脊椎动物以及人类身上留下的一种起源于海洋的共同印记。 据生命科学家推测,原始生命从海洋中诞生以后,首先是由单细胞生物、原始生物发展到脊椎动物的鱼类。鱼类中的一支(总鳍鱼)逐渐从海中登上陆地,演变成为两栖类,尔后又逐渐将在水中呼吸的鳃进化成为在空气中呼吸的肺。以后,两栖类又进化到爬行类、哺乳类以至人类。到如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足以佐证上述结论的例证:属于两栖类的蛙的幼体蝌蚪,像鱼一样地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以后蝌蚪变成了蛙,登上了陆地,鳃变成了肺,进化到用肺呼吸。惟一不同的是时间上的差异,蛙类的这个由水登陆的过程,是在两三个星期的短时间内发生的。可是,当初的总鳍鱼由海登陆,却经历了亿万年的漫长岁月。 奇妙的“人体海洋” 对于生命来说,水比阳光更重要。地球之所以物种繁茂,生命昌盛,是因为有约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水是生命不可缺少的部分。 人体的内部就是一个奇妙的“海洋”。经科学测定,一个体重70千克的成年人,分布在各种组织和骨骼中的水达到45~50千克,占体重的60%~70%,一个人的胚胎发育到3天时,所含的水达97%,与海洋中的水母(如海蜇等)所含的水一样多;发育到3个月时,所含的水达91%;新生儿身上含水量达80%;1岁以上的孩子身体内的含水量就和成人一样了。 原始生命在海洋中诞生以后,海洋中的生物逐渐向陆地迁移,并把诞生地的海水带到自己的体内,而在后代中留下了从海洋起源的印记,这一点人类也不例外。为了说明人身上的血液与大洋中的纯海水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前苏联科学家夫?弗?杰普戈利茨还特地对海水和人类血液进行了对比测量,结果发现海水和人血中溶解的化学元素的相对含量惊人地接近。在海水中:氯为55%,钠为30.6%,氧为5.6%,钾为1.1%,钙为1.2%,其他元素为6.5%;而在人血中:氯为49.3%,钠为30.0%,氧为9.9%,钾为1.8%,钙为0.8%,其他元素为8.2%。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人身上的海洋印记,是人类来自海洋的最好佐证。 海水的固有特征就是带有咸味,否则就不成其为海水。人体血液中就带有这种海水特有的稍咸的味道。当你在进食时,如果不慎咬破舌头,伤口流出了血,你就尝到了血的咸味。经测定,人血的含盐度,一般为1%左右,比普通海水的平均含盐度(3%~3.5%)要低一些,但比世界上最淡的波罗的海的含盐度(0.2%~0.3%)却要高许多。况且,科学家在考察地球历史中发现,在原始生命诞生时期,海洋中并没有那么多的盐分,比之今日要低得多。之后大陆上的盐分逐渐随水流注入海洋,海水才慢慢变得咸起来。而在鱼类进化到两栖类,并由海中登上陆地的时候,其咸度就相当于现在人血的咸度。会不会是因为人类的远祖在登陆时只带上了当时的海中物质,并以此代代相继,所以人血的含盐度就比现在的海水要低一些呢? 这个道理在医学上得到了普遍承认。当人体因某种疾病而大量失水时,或者出血过多时,医生的首要任务就是给患者皮下或静脉中注射生理盐水,最常用的是含0.85%氯化钠的水溶液。炎热的夏天,在地里劳动的农民和在炼钢炉前干活的工人,每天都要流掉大量的汗水,出汗过多,人的机体就会因失水失钠而致病,医生总是要劝这些人多喝些淡盐开水。这就是向人体内部“海洋”中补充“海水”,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 生命离不开水 人身上的另一个重要的海洋印记是生命离不开水。科学地说,人体中的所有生命活动,都是在水的参与下进行的。无论是消化作用、血液循环,还是物质交换与组织合成等一系列活动,全是在水的参与下,在水溶液中完成的。这与海洋又何等的相似!海洋中的海流永不停息地循环运动着,不断进行着水体的运动和再分配,同时又为地球带来了动力和温度的调节。在人体内部的“海洋”中,也不断地进行着这种水体的运动和再分配:血液不停地在循环,犹如海洋中的海流。一颗健康的心脏就像一个自动化水泵,每分钟要泵3.5~5.5升血液。对于一个80岁高龄的老人来说,他一生中心脏压出的血液约20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深2米、直径约360米的小海湾的水量。由此可见,人体内部海洋中水体的流动是多么的剧烈!水是良好的溶剂,人体中的有毒物质和残余物质溶解在水中,随水排出体外。在人体有机作用中产生的残余物质和有毒物质排出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由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的泌尿系统。肾像是自动过滤器,成年人一昼夜通过肾的血液量是全部血液的360倍,约每4分钟将全身血液过滤一次,可见这里的水体运动和交换也是十分剧烈的。人体中的任何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汗水通过毛孔由皮肤表面排出,调节了人体的温度;眼泪不住地排出,润湿了人们的眼睛,冲洗了眼睛中的灰尘;还有口水、胆汁、胃液、淋巴液、脑脊液……无一不是在水的参与下才得以发挥作用。人类的繁衍,两性的结合,乃至人的全部生死过程,也始终离不开水。以水为媒,两情相悦,乃是生命延续的真实! 一个人要维持自己的生命,每昼夜必须补充2.5升水。这些水是作为清水、饮料、水果和随着食物进入人体内的。一个预期寿命为80岁的人,一生中所喝的水大约为900吨!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处于水平衡状态,即补充的和构成有机体的水量与排出体外的水量相当。一旦破坏了这一平衡,就会产生严重后果。如果水不能正常排出,就会在体内泛滥,身体浮肿!如果人体内的水比正常量减少1%~2%或0.5~1升,就会感到口渴;当减少5%或2~2.5升时,皮肤会起皱纹,口腔干燥,意识模糊;当失水15%或7~8升时,人就会死亡。可见维持人体内部“海洋”中的正常水量是何等的重要! 如此看来,人身上的海洋印记,是一本内容丰富的生物进化教科书。它告诉人们:海洋,孕育了世间的生命,她是所有生物的母亲,也是我们人类的母亲! ****** 曾有一首歌叫《大海啊,故乡》,确实,大海是人类的故乡,也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故乡。几十亿年前,生命在海洋中诞生,直到今天,生活在陆地上的每个人身上都还遗留着鲜明的海洋印记。水是我们的母亲,生命不能没有水。读了这篇文章,你对人类的自身是否有了新的认识? 阅读这篇文章,看看文章的三个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39] 本页[40] 下一页[41] 尾页[7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诗词散文 最新文章 |
苏利·普吕多姆诗选 |
唐诗鉴赏辞典 |
宋词鉴赏辞典 |
苏洵集 |
乡关何处 |
周国平自选集 |
孙犁散文集 |
李白 |
陆文夫散文 |
毕淑敏散文集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