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古典名著 -> 菜根谭 -> 四四八、风迹月影 过而不留 -> 正文阅读 |
[古典名著]菜根谭 四四八、风迹月影 过而不留 [第459页]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458] 本页[459] 下一页[460] 尾页[54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菜根谭: 四四八、风迹月影 过而不留
耳根似飙谷投响,过而不留,则是非俱谢;心境如月池浸色,空而不著,则物我两忘。 【译文】 耳朵好似飙风吹过山谷投递声响,只是经过毫不羁留,这样是是非非全都谢除;心境犹如月亮映入水池浸染月色,只是空虚并不着实,这样外物自我两者忘记。 【注解】 耳根:耳朵的根部。亦指耳朵。唐·白居易《琴酒》诗:“耳根得所琴初畅,心地忘机酒半酣。”佛家语,佛家以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耳根为六根之一,耳对于声境而生耳识(识就是判别的意思)。《楞严经》卷三:“耳根劳故,头中作声。”唐·雍陶《安国寺赠广宣上人》诗:“今来合掌听师语,一似敲冰清耳根。” 飙谷:飙,〈名〉本义暴风。《说文》:“飙,扶摇风也。”按,回风暴起,从下而上。是自下急上的风暴。谷〈名〉本义两山之间狭长而有出口的低地,往往包含一个流域。飙谷是大风吹过山谷。 心境:佛教语,指意识与外物。见○○五【注解】犹心意。《红楼梦》第三三回:“这琪官随机应答,谨慎老成,甚合我老人家的心境。” 月池浸色:月池,月光所照之池。南朝·齐·谢朓《别王丞僧孺诗》:“花树杂为锦,月池皎如练。”月池浸色,即月光所照之池浸染月色。 空:〈形〉空虚,内无所有。引申为空虚处,空档。《广韵》:“空,空虚。”空虚,空无;不充实。《史记·龟策列传》:“竹外有节理,中直空虚。” 著:〈形〉本义明显,显著,突出。《小尔雅》:“著,明也。”“着”的繁体字。着实,实际的(事物);真实的(情况)。《朱子语类》卷六五:“问:‘自一阴一阳见,一阴一阳又各生一阴一阳之象,以图言之,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节节推去,固容易见。就天地间着实处,如何验得?’” 物我:彼此,外物与自我。南朝·梁·江淹《杂体诗·效张绰〈杂述〉》:“物我俱忘怀,可以狎鸥鸟。” 两忘:两者一起忘记。见四一○【注解】 【评语】 佛教所说的六根清净,不单是指耳不听恶声,也包括心不想恶事在内,眼、耳、鼻、舌、身、意六者都要不留任何印象才行。而物我两忘是使物我相对关系不复存在,这时绝对境界就自然可以出现。这就是“风来竹疏,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的意境。因为心灵也就自然随之空明。“耳根似飙谷投响”只是“心境如月池浸色”的初步工夫。可见想要提高人生境界,必须除去感官的诱惑,也就是要作到“六根清净,四大皆空”的程度才能行。按现代人的看法,绝对的境界即人的感官不可能一点不受外物的感染,否则何以判断是否反映外物了呢?但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加强意志缎炼,控制住自己的种种欲望,排除私心杂念,建立高尚的精神境界却是完全可能的。 【注094】明·陈继儒《小窗幽记·卷五·集素》同文。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458] 本页[459] 下一页[460] 尾页[54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古典名著 最新文章 |
南齐书 |
梁书 |
魏书 |
南史 |
周书 |
仪礼译注 |
五代史演义 |
周易全解 |
隋唐演义 |
白话尚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