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古典名著 -> 菜根谭 -> 二○七、不贪浓艳 勿陷枯寂 -> 正文阅读 |
[古典名著]菜根谭 二○七、不贪浓艳 勿陷枯寂 [第215页]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214] 本页[215] 下一页[216] 尾页[54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菜根谭: 二○七、不贪浓艳 勿陷枯寂
念头浓者,自待厚待人亦厚,处处皆浓;念头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事事皆淡。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浓艳,亦不宜太枯寂。 【译文】 心念宽厚的人,对待自己宽厚对待别人也宽厚,到处都要讲究气派豪华;心念淡泊的人,对待自己淡薄对待别人也淡薄,凡事都表现得淡漠刻薄。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日常爱好,不可过分讲究气派豪华,也不应该过分吝啬刻薄。 【注解】 念头浓:浓 <形>,本义露多。《说文》:“浓,露多也。” 特指液体或气体中所含某种成分多。与“淡”、“薄”相对。念头浓,即心念宽厚。 自待:看待自己。宋曾巩 《〈张文叔文集〉序》:“又知 文叔 自进为甚强,自待为甚重,皆可喜也。” 待人:对待别人。见○五三【注解】 淡:淡泊。 居常:平时;经常。《后汉书崔瑗传》:“瑗爱士,好宾客,盛情肴膳,单极滋味,不问餘产。居常蔬食菜羹而已。” 嗜好:喜好,特殊的爱好。晋葛洪《抱朴子至理》:“岂能弃交修赊,抑遗嗜好,割目下之近欲,修难成之远功哉!” 浓艳:色彩浓重而艳丽,华丽。常代指鲜艳的花朵或浓妆艳抹的妇女。见○六五【注解】。此处作奢侈无度解。 枯寂:枯燥烦闷,寂寞无聊。金元好问《鹿泉新居二十四韵》:“巖居枯寂朝市喧,喧寂两间差有趣。”寂寞到极点之意,此处当吝啬解。 【评语】 处世待人应该是辨证的,每个人都有所谓思维,这种思惟也就是心念。心念有宽厚与淡泊之分,宽厚是心念浓艳所致,而淡泊则未免近于刻薄。所以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在宽厚与淡泊之间必须拿准尺度,因为宽厚过度就流于奢侈,而淡泊过度就流于吝啬。那么,应该采宽厚还是采淡泊?何去何从,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人的心念总不离衣、食、住、行,那我们采浓厚一些的方针,充实衣、食住、行,使其丰裕。推及万事,使什么事都因之充盈,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心志过于浓厚的人,尽情讲求嗜好,忽略了正道的发展,则容易被人厌弃。所以浓艳太过,也不是应该采取的态度。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有七情六欲当然并非坏事,因为人一旦和外物接触之后绝对不可能丝毫不起反应。至于淡泊呢?由于自己的居处饮食以至于一切,都淡而无味,生活自然也就陷于枯寂,兴趣低落,又如何能达到成功的境域呢?君子是不应枯寂的。因此,应以佛家中道的真理作为南针,不要太过也不应不及。“过犹不及”是一般人应当遵守的原则,不流于浓艳的一面,也不偏向淡泊的一方。现实中的是是非非需要我们去判断,待人的浓艳枯寂一定要适中,做人也才合群受敬。浪费无度足以败身,刻薄寡恩必将失人,人的失败往往起因于这两件事。所以做人待人在自己的心里必须有一把准确的尺子,什么事太过或不足都是不对的。换句话说,每个人都应当遵守的生活原则是,既不要太浓艳而成为奢侈,也不要太淡薄而成为寡恩。 |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214] 本页[215] 下一页[216] 尾页[54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古典名著 最新文章 |
南齐书 |
梁书 |
魏书 |
南史 |
周书 |
仪礼译注 |
五代史演义 |
周易全解 |
隋唐演义 |
白话尚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