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古典名著 -> 白话治世经典 -> 第十三章  分辩忠奸(能吏类) -> 正文阅读

[古典名著]白话治世经典  第十三章  分辩忠奸(能吏类) [第115页]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114] 本页[115] 下一页[116] 尾页[12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白话治世经典: 第十三章  分辩忠奸(能吏类)

[开宗明义]用宝镜来照相貌,立刻能分辩出美丑,贤明的官吏判案,也马上能分辨忠奸。一般而言,刁民虚妄怪诞,即使经过三番五次的刺探,也常测不出实情;所以判案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智慧和反复侦察的技术,才能使细微的蛛丝马迹,逃不出我们的掌握,那么即使是暧昧不明的诉讼案件,也能迎刃而解。

  375 争儿测母心

  汉朝时,在颖川,有一户人家的大媳妇与弟媳妇在争儿子。

  黄霸(殁于公元前 51 年)是当地主管,办案时,下令两个妇人各站一头,让这名幼儿各距离她们十步,然后要他们各自去争幼儿。

  大媳妇抢得很急,幼儿大哭,而弟媳妇怕伤了幼儿就放了手,但心怀悲痛。

  黄霸看了,说:“这是弟媳妇的儿子。”

  376 柳崇察言观色索马贼

  柳崇(北魏人,字僧生,河南解人),在孝文时(公元 471~499 年)调为河中郡太守。

  柳崇刚到河中郡时,当地人张明丢了马匹。

  办案时,有十余名嫌犯被抓了来,柳崇看见他们,先不问偷马的事,只是表现出温和的表情,一一询问双亲是否在世,及农作物收成的情形,然后再仔细观察他们的言辞和神色,终于找到真正的盗贼吕穆等二人,其余的嫌犯都被释放了。

  从此郡里的人,都因此敬畏而平服,境内也就太平了。

  377 畏寒无影,丙吉妙断

  汉朝时,陈留有一位老翁,九十岁,娶了佃农的女儿作妾,结果一圆房就死了。

  后来,这名妾生下一个男孩,但老翁的大儿子对妾说:“我父亲年纪已大,早已不能人道了,而且才睡了一夜,怎么可能会生孩子?我看你是淫荡的女人,不守妇道,反而想玷污我们家族的种。”

  彼此为遗产争讼数年,州郡的官吏根本无法判定谁是谁非。

  当时汉宣帝任命丙吉(殁于公元前 55 年)作宰相,丙吉对这件事想了很久,说道:“听说‘真人’没有身影,‘老翁子’也没有身影,而且又受不了寒冷,大家不妨来试试看。”

  就在八月的时候,找来同年龄的小孩,与妾生的幼儿一起脱光衣服,结果只有这名‘老翁子’哭着喊冷。然后又叫这些小孩一起在太阳下走路,发现只有‘老翁子’没有身影。

  民众这下都心服口服了。

  378 赵广汉运用猜忌破私党

  汉朝时,赵广汉(殁于公元前 65 年)当颍川太守。当时颖川的豪杰、大户彼此通婚,官吏、民众也结为私党,赵广汉对这种现像很是担忧。

  赵广汉于是先找出可信任的人,传授计策。每当有诉讼案件时,在定罪、判刑之后,故意泄漏罪犯的供词,让有关系的人彼此埋怨、责怪。然后又叫小吏制作信箱,让民众投书;一有投书,就削去投书者姓名,再假托是那些豪杰、大户子弟所写的。

  这么一来,在地方上有势力的一些豪杰、大户彼此都结为仇家,奸党自然解散,而当地风气也起了很大的变化。

  379 从头头身上下手

  汉朝长安市,有很多偷窃案件,各行各业的商人都深以为苦。

  张敞来到长安主政时,先去访问几个偷窃集团的首领,发现他们平常表现得温和敦厚,出入都有车马随从,邻里都很尊重他们。

  张敞再召见这些首领,先责怪讯问他们,然后要求他们帮忙找偷窃犯来,以减除罪刑。

  首领们表示:“如果突然之间找他们来官府,怕这些人惊慌失措,希望另外再想个办法。”

  张敞于是先任命这些首领为府里的官吏。这么一来,小偷们都到家里来道贺、庆祝、喝酒,等大家都喝醉了,首领就用红色颜料——涂在小偷的衣襟上作记号。而官府的巡捕就守在邻里之间,衣襟上有红色记号的人,就收押捆绑,一天当中就抓了数百人。

  经过严密侦讯之后,长安市再也没有人偷窃,报案的次数自然也就少了。

  380 张纲擒贼先抚首领

  后汉时,张纲(公元 108~143 年)当广陵太守。

  当时,广陵盗贼张婴在扬州、徐州之间已经作乱十余年。前几任太守多半仰仗兵马护卫自己,而张纲却只凭一辆车就上任了。

  张纲上任之后,竟然来到张婴所居住的邻里,写信给张婴,希望张婴能出来相见。

  张婴于是出来,拜见太守。

  张纲对他说明:“前几任官员多半放肆、残暴、贪财,以至于大家心怀怨恨,聚集为盗,但各位这么做,毕竟不合道义。当今皇上仁慈圣明,希望以文德平服叛乱,所以派我这位太守来到此地,想赋予各位荣华富贵,而不愿对各位施加刑罚,这实在是各位转祸为福的好时机啊!”

  张婴听了,哭着说:“蛮荒愚民,夫法上通朝廷,又受不了欺凌,才会相聚偷盗,但我们干这种勾当,就像鱼在锅里激动,自己也知道不是长久之计,只是想暂时喘息一下罢了。同丰听了大人的一番话,深深觉得我们再生的时机啊!”

  第二天,张婴就率领手下万余人投降,从此广陵境内就太平了。

  381 抽丝剥茧,观察入微

  后汉周绔,字文通,章帝时(公元 76~88 年)调任为召陵侯宰相。到任时,廷椽(官府副官佐吏)畏惧周绔办事严明,想杀杀他的威风,于是一大早找来一具死尸,切断手脚,树立在庙门口。

  周绔闻讯,便赶去察看,到了死人身边,做出好像跟死人谈话的样子,然后暗中察看,发觉死尸的嘴、眼有稻草的细芒。

  于是问守城门的人说:“知不知道有谁载干稻草入城?”

  守门人说:“只有廷椽。”

  又问说:“府里随从当中,是否有人怀疑我跟死人谈话的?”

  手下人回答说:“廷椽怀疑先生。”

  周绔就下令收押廷椽,加以讯问,廷椽都承认了,只是他并未杀人,尸体是路边捡来的,此后再也没有敢欺瞒周绔了。

  382 邓■以贼攻贼

  后汉邓■(殁于公元 121 年,安帝建光元年)在朝迁中,不满虞诩的作为,被调任为朝歌主管,他的一些老朋友都为他难过。

  邓■笑着说:“做事不怕难,是人臣的本份;刀子不过到盘根错节的木材,就无法分辨出是否锐利,所以这正是我建立功业的大好时机。”

  上任后,分三个等级征求壮士,其中曾犯袭击、抢动罪的是第一等;曾犯伤人、偷盗罪的是第二等;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是第三等。总共如募了一百余人,都赦免他们的刑罚,然后派他们混入盗贼集团当中。这些人就纵恿盗贼抢动、作乱,而邓■则早已设下埋伏,前后逮捕数百名盗贼。

  邓■又暗中派人混入盗贼集团,帮盗贼做衣服,在衣襟上缝上彩线做记号。这些盗贼一旦出现在市集,就被官府的人抓走。

  于是盗贼惊慌失措,仓皇光散,大家都称许邓■贤明,县城也因此太平无事。

  383 际云欲擒故纵破悬案

  晋朝陆云(公元 262~303 年)当浚仪县令时(公元 294 年)有人被杀,凶嫌尚未确定。

  陆云收押了被害人的妻子,但是并未审问。过了十几天,竟放了她。

  但暗中派人跟着她,并交待跟踪者说:“她离开之后,不超过十里路,一定会有一个男人等着她,并与她说话。如果发现了,就抓回来。”

  不久,果然如陆云所料,于是将这个男人抓回来。经过审讯,承认与死者之妻通奸然后一起杀了死者。后来听说死者之妻被释放,所以老还跑来接她。

  当时全县民众都认为陆云办案如同神明一般。

  384 把盗匪曝露阳光下

  杨津(殁于公元 531 年)字罗汉,北魏宣武时(公元 500~515 年)调为

  骁骑将军,转任岐州刺史。他做事一向孜孜不倦,而且大小兼管。

  当时武功有一商人带着三匹绢布,在离城十里的地方,被盗匪抢劫。正好有一个信差要到驿站,经过这里,被抢劫的人就把经过情形告诉他。

  这名信差来到岐州,就把情形向杨津报告。

  杨津就对外宣布说:“有某人穿某颜色的衣服,骑着某颜色的马,在城东十里的地方被杀,姓名不详,如果有家人失踪,可以去验尸、收尸。”

  有一个老婆婆走出来哭着说:“那是我儿子啊!”

  杨津就派人快马加鞭追捕到案,连同绢布一起,人赃俱获。从此境内平静,不再有人作乱。

  385 谁是盗金贼

  柳庆,字更兴,北魏孝文帝时(公元 471~499 年)任雍州别驾的官职。当时有一个商人带着二十斤黄金到京城,寄放在别人家里,每次外出,总是自己带着钥匙。

  但是过不不久,箱子虽然还是锁着,黄金却不见了,于是商人告到官府,说是寄放处的主人所偷的。经过官府严加拷讯,主人承认是他偷的。

  但柳庆却心中存疑,就问那商人说:“你的钥匙都放在哪里?”

  商人说:“都自己带着。”

  柳庆问:“常与人同睡吗?”

  商人说:“没有。”

  柳庆问:“跟别人一起喝酒?”

  商人说:“有。白天曾与一名和尚喝了两顿,大白天喝醉,就睡了。”

  柳庆说:“和尚才是真正的窃贼。”

  于是下令追捕。

  而这名和尚却早已带着黄金逃走了,过了许久,才把遗失的黄金追缉回来。

  386 范邵断绢试贼心

  梁朝范邵当浚仪令时,有两个人在市集中拉扯一块绢布,还一边争吵。

  到了官府,范邵命人将布剪断,一人各分一半。然后,范邵派人跟踪,暗中观察,发现其中一人很高兴,另一人却很生气;于是逮捕那名高兴的人,后来他也认罪了。

  387 牵藤摘瓜策略

  王敬则,在齐高帝建元年间(公元 479~482 年)调任吴兴太守。

  当时,府里收押着一名窃盗犯,王敬则召集这名窃盗犯的亲属在旁观看,再鞭打他,然后下令,要这窃盗打扫街道。

  扫了很久之后,又下令这名窃盗检举一名窃盗来替代自己。其他的窃盗怕被他认出来,都逃走了,吴兴境内也自然平静下来。

  388 鞭打丝线,杀鸡取米

  傅琰,字季珪齐高帝时担任江阴县令。

  有一个卖针的人和一个卖糖的老婆婆,在争一团丝线,吵到了官府。

  傅琰将那团丝线持挂在柱子上,用鞭子鞭打,然后仔细观看,发现有铁悄,于是处罚卖糖的老婆婆。

  又有一次,两个乡下人在争一只鸡,傅琰问这只鸡吃过什么东西,一个说是吃米,一个说是吃豆。傅琰下令杀鸡解剖,鸡腹取出米粒,于是就处罚说鸡吃豆的人。

  县内民众都认为传琰如神明一般贤明,不敢为非作歹。

  389 巧断两家争牛

  于仲文,北周(仲文在北周,隋都曾任官)时当安国太守。当时,有姓任、姓杜的两家,各丢了一头牛,后来找回一头牛,两家都说是他家的牛,州郡的官员一直无法判定。

  益州的长史韩伯隽说:“于仲文当安国太守,年轻又聪明,让他判决吧!”

  于仲文信心十足地答说:“这好办。”

  于是下令要两家各赶出牛群,然后放了那只牛,结果这只牛走入任家的牛群中。于仲文又派人略微伤害这条牛,任氏舍不得,杜氏却毫不在乎,于仲文于是责怪杜氏,杜氏也认罪了。

  390 柳庆诱盗自首

  柳庆当雍州别驾时,有一姓胡的人家被抢劫。郡县官吏一再侦察,却不知道盗贼藏匿之所,而附近人家被抢的也很多。

  柳庆认为盗贼是乌合之众,可以被骗出来,于是写匿名信,贴在官府门口,信上说:“我们一起抢劫胡家,但是人手太多,徒众混杂,终究免不了会泄露出出去。现在想自首认罪,又怕被杀,如果官府答应自首可以免罪,我们便来自首。”

  柳庆在贴出匿名信之后,又贴出自首免罪的告示,过了两日,广陵王欣家的仆人,绑着手,在告示牌下自首,其余的盗匪也就一网打尽了。

  391 守望相助,十面埋伏

  李崇,字继长,在北魏孝文帝时(公元 471~499 年)当充州刺史。充州当地有许多盗匪,常出来打劫。

  李崇下令各村设置一座高楼,在楼上悬挂一面鼓,只要发现盗贼,就拿起双槌,大力击鼓;周围的村子一听到鼓声,就守住交通要道。过不了多久,声鼓传遍百里,各地险要的交通要道,都已埋伏人手。一发现盗贼就逮捕,送官法办。

  392 究实击虚战术

  李崇在督察江西各地时,在定州,解庆宾兄弟因犯罪被流放到扬州。其

  中,弟弟解思安规避劳役,逃亡。而哥哥解庆宾则为他掩饰,冒认城外的无名死尸为弟弟,说他弟弟被军人李叶等人所杀。甚至买通当地女巫,假装看见鬼,说解思安死得很惨。

  李崇对这事颇为怀疑,暗中差遣两名扬州人不认识的手下,假装从外地来扬州,去访问解庆宾,告诉解庆宾说:“我们在北州,不久之前,有一个人来防,借住,夜里聊起来,我们觉得奇怪,便问他,他说:“我是逃兵,姓解,我哥哥名叫解庆宾,目前住在扬州相国城内,拜托各位告诉他我的行踪,他一定会好好酬谢两位。”

  解庆宾听了,既伤感又紧张,哀求这两人为他隐瞒,但来人却详细地向李崇报告。经过一番审讯后,解某就伏首认罪了。

  393 李崇以死儿试亲情

  北魏寿春县人荀泰,有一个三岁的儿子,在一次盗贼劫掠事件之后失踪。后来这小孩出现在同县的赵奉伯家里,荀、赵二家都说是他的孩子,并且都各有邻居作证,当地郡县的官员却无法判定。

  李崇命令两个自称是父亲的,与孩子分别一段时间,过了一阵子,才通知他们说:“你儿子昨天不幸生病,已经暴死了。”

  荀泰听了,哭号、伤心得不得了,而赵奉伯却只是叹气而已。

  于是李崇判定将小孩还给荀泰,而赵奉伯也认错了。

  394 何敬叔活用清廉

  梁朝何敬叔,从政清廉俭约,一向不随便应酬。

  有一年夏天,酷热,何敬叔突然贴出告示,愿接受馈赠。不久就收到了中八百名的米,何敬叔就拿这些给穷人,让他们去缴田租。

  395 丈母娘还牛

  唐朝张允济当武阳令时,有一个人将一条母牛寄养在丈母娘家,过了很久,繁殖了十几条牛,这女婿想要回来,丈母娘不肯,女婿就告到官府去。

  张允济派手下蒙住女婿的脸,来到丈母娘家,说是追捕偷牛贼,要把民家牛赶出来,查看牛只的来源。

  丈母娘不知道是计,冲口就说:“这是我女婿的牛,我没还他。”

  张允济于是叫手下拿掉女婿脸上的布,说:“牛可以还给女婿了吧!”

  396 巧破左手杀人

  唐朝欧阳晔(公元 959~1037 年)治理鄂州时,有民众因争船而斗殴致死,久久不能判决。

  欧阳晔于是亲自审理,有一天,在庭院中设宴,将涉嫌的人放了出来,除掉手镣脚梏,请他们吃饭。吃完,只留下一人,其余的都释放了。

  被扣留的嫌犯脸色变了一下,紧张地看着四周。

  欧阳晔对他说:“杀人者就是你。”

  嫌犯不明就里。

  欧阳晔又说:“我看其他的人都用右手吃饭,只有你是用左手。死者伤口在右肋,很明显,是你杀的。”

  嫌犯听了,哭着说:“确我杀的,我也不敢再连累别人了。”

  397 苏无名从容捉盗金贼

  武则天当政时(公元 684~705 年),曾赏赐太平公主许多珍宝,价值黄金千镒(20 或 24 两为一镒),公主收藏着,过了一年,都被偷了。公主向武则天报告,武则天大怒,召见洛州长史对他说:“三天抓不到盗匪,就判你的罪。”

  长史很恐惧,就召集两个县负责捕盗贼的官员说:“两天内抓不到盗贼,判捕头死罪。”

  捕头于是对手下巡捕说:“一天之内一定要抓到盗贼,否则判巡捕死罪。”

  巡捕心中恐惧,但想不出办法,正在路上巡逻时,碰到湖州别驾苏无名,就请他回到县府,然后向捕头报告说:“抓盗贼的来喽!”

  苏无名直接进了府衙,捕头迎上前来,询问缘故。

  苏无名说:“我是湖州别驾,经过这儿。”

  捕头就骂巡捕:“怎可冤枉别驾呢?”

  苏无名笑着说:“你不要责怪他们,这是有原因的。我当官以来,侦办奸匪出了名,盗匪都逃不过,这些手下应该听过,所以才请我来为各位解围吧!”

  捕头很高兴,请教他该用什么办法。

  苏无名说:“我跟你们到州府去,你可以先向长史报告。”

  捕头说明之后,长史很高兴,走下阶梯,握着苏无名的手,说:“今天遇到您,真是救了我一命呢!请您与我一道去朝廷报告吧!”

  向武则天上奏之后,武则天如见苏无名,武则天说:“你抓到盗贼了吗?”

  苏无名说:“如果要我抓贼,不限定时间,不催官府,然后将府衙的捕头交给我差遣,几十天内,我就可以为陛下抓到。”

  武则天答应了。

  过了一个多月,正巧是寒食节(古人在此时扫墓),苏无名召集巡捕,对他们说:每十人或五人为一组,到东门及北门侦察,如果发现有胡人及其同伴十几个人,都披麻带孝,走向北边坟场,就跟踪他们,然后向我回报。”

  巡捕接令出去侦察,果然发现胡人及其同伴,于是赶回去向苏无名报告。

  苏无名到了现场,问侦察的巡捕:“那些胡人怎么了?”

  巡捕说:“胡人来到一座新设的坟墓前,摆下祭品祭祀,虽然哭出声,但并不哀痛,祭礼完毕,收了祭品,就绕着坟地察看,然后都笑了。”

  苏无名说:“这下逮到了。”

  于是下令,派巡捕逮捕胡人及其同伴,挖开坟墓,开棺一看,都是珍奇宝物。

  不久,上奏朝廷,武则天问苏无名说:“你为什么有过人的才智,能逮到这些盗贼呢?”

  苏无名回答说:“我也不是有什么妙计,只是我早就知道盗贼是谁罢了。当我来到都城时,刚好遇到这些胡人伪装出殡下葬,我一看就晓得是盗贼,

  只是不知道珍宝埋在哪里。如今寒食节,民众扫墓,我想他们一定会出城,去察看埋藏宝物的地方,这么一来,就可以知道地点了。盗贼既然摆设祭品祭祀,哭了却不哀痛,表明埋葬的一定不是亲人。祭祀完毕,绕着坟墓,还笑了起来,表明藏宝没被破坏。前一阵子如果陛下逼迫县府抓盗贼,盗贼一急,一定拿着宝物逃走。而现在呢!我们态度从容些,他们也就不急于一时,所以还没拿走。”

  武则天说:“好。”

  于是赏赐苏无名许多黄金和衣料,并升他两级官阶。

  398 寡妇状告不孝子

  李杰,唐中宗(公元 705~701 年)时改任河南府尹。李杰一向精于侦办诉论案件,平常虽重视生活享受,但政务却毫不废弛,因此府里没有积压未办的公事,手下官吏也都喜欢他。

  有一次,一个寡妇告他儿子不孝。

  李杰在侦察过后,认为并非实情,就对寡妇说:“依你所说的情况,你儿子就犯了死罪,你不后悔吗?”

  寡妇说:“儿子太恶劣了,我宁愿后悔,也要法办。”

  于是李杰先抓他儿子,然后命令寡妇买棺材来收尸。说完派人暗中跟踪寡妇,发现寡妇在路上跟一名道士谈话。不久,棺材运到,李杰下令逮捕道士,经过审讯,察知道士与寡妇私通,被寡妇的儿子阻挠。

  于是李杰就杀了道士,装入棺材。

  399 崔碣平反夺妻冤情

  崔碣,唐武宗时考上进士(公元 841~846 年),调任河南尹。当地有个大商人王可久,专门经由水路在各地做生意。有一次正遇上宠勋作乱,资本都耗尽了,无法回家。

  王可久的妻子看丈夫久未回家,于是找算命先生杨乾夫,卜测丈夫是生是死。

  杨乾夫以善于卜测成名,却贪慕王可久妻子的美色,而且羡慕王家的财富。卜测之后,假装吃惊地说:“你丈夫大概是回不来了。”

  随即,暗中用许多钱收买媒婆,诱骗王妻,并下聘,王妻就嫁给了杨乾夫,而杨乾夫也就成为一个富翁。

  过了许多年,王可久十分落魄,一路乞讨才回到家乡,去见妻子,结果杨乾夫很生气,将王可久骂走。王妻赶到衙门投诉,但杨乾夫却用厚礼贿赂官员。这么一来,王可久反而被判有罪。经过再次申诉,又被判诬告,王可久只有痛恨悲叹了。

  幸发崔碣到任,王可久投诉冤情,崔碣查明之后,就下令逮捕杨乾夫,将他及以前收贿的官吏,一并关入临监牢。然后一一揭发这些人的犯罪事实,在一天之内将他们处斩,并将王妻交还给王可久。

  崔碣判决了这件贪色的淫案,当地民众都在街道上欢欣鼓舞。

  400 亲自挽舟,羞煞上司

  何易于,不清楚他是哪里人,也不知道他是什么出身。

  他当益昌县令时,益昌县距离州府四十里,刺史(州官)崔朴时常在春天带着宾客及幕僚人员坐船到益昌,而且要求益昌县民为他拉船。

  何易于身为县令,却亲自去拉船,崔朴大吃一惊,就问何易于为何如此。

  何易于说:“目前正是春季,民众既耕田又养蚕,只有我没事,可以来效劳。”

  崔朴听了觉得十分惭愧,就带着宾客、幕僚赶紧离开。

  401 遇妇弃夫挨 20 大板

  颜真卿(公元 709~785 年)当抚州刺史时,当地有人名叫杨志坚,好学但生活贫因,他的妻子忍受不了,要求杨志坚写离婚书以便离婚。

  杨志坚就写了一首诗给她:“落拓自知求事晚,磋跎甘道出身迟;金钗任意撩新发,鸾镜徒他别画盾。”

  他的妻子带着离婚书来到州府,要求州府发公文以便再嫁。

  颜真卿就在公文上批示:“杨志坚,早年向学,倾心儒教,颇有诗名,虽然有心追求功名,却与俸禄无缘,愚妇(杨妻)看他落魄,竟想离开,不愿效法古代冀缺的妻子,帮助丈夫成就事业,只学朱买臣的妻子,抛弃丈夫,实在是污辱乡里,伤风败俗,如果不加以惩戒,如何遏止这种不良风气?愚妇打 20 大板,然后任由她改嫁;杨志坚的生活所需,由部队支出。”

  各地民众知道之后,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402 换屠刀,擒其盗

  唐朝刘崇龟坐镇南海时,有个富商的儿子,既年轻又英俊。有次船靠岸之后,发现岸上门楼之中有个少女,姿态妖艳,他们一阵眉目传情之后,约定夜里到女方家中幽会。

  到了夜里,在官商子未到达之前,已经有强盗潜入室内,这少女还以为是富商子,就靠了过去,而强盗却以为是要抓他的,就用屠刀刺杀她,而且留下刀子。

  不久,富商子来了,一摸门,闻到血腥味,就急忙回到船上趁夜解开船缆出港了。

  后来女方的家人随着血迹来到江岸,并向官府告状,于是官府追捕富商子到案。经过严刑逼供之后,富商子具实回答,只是不肯招认杀人的事。

  女方家人将屠刀次给官府,官府下令说:“某日本府大宴,境内所有的屠夫要在球场集合,等待屠宰。”

  等所有的屠夫都来了,官府又下令说:“今天到此为止,明天再来。”

  但是要屠夫们留下屠刀再离开。然后宫府拿出凶刀,换下球场中的一把刀。

  第二天一大早,下令每个屠夫取回自己的刀,于是大家就拿回自己的刀,其中有一个屠夫说:“这不是我的刀,我不敢拿。”

  官府就问他刀是谁的。

  这屠夫说:“这应该是某某人的。”

  官府就问这人住哪里,然后派人去逮捕,却发现那名屠夫已经逃走了。

  官府于是找出一名死刑囚犯替代富商子,趁夜里在弄场将他处死。过不了两天,这名屠夫以为安全无事,就回来了,官府将他逮捕,绳之以法。

  而富商子则因为半夜闯入民家,判了奸淫罪,被打了几个大板。

  403 赵和能设计追庄契

  唐朝咸通初年(公元 860 年),楚州淮阴有个农夫用庄契抵押,向邻居借了一千缗的钱。到期时,他先还八百缗,约定第二天再还剩余的钱,换回庄契。

  他心想只隔一夜,而且又是时常往来的邻居,所以就未要求邻居写收据。

  但第二天,他想赎庄契时却被拒绝,于是他只好投诉县、州官府,但官府却因缺乏证据,无法受理。幸好他听说江阴县令赵和能的名声,于是越县告状。

  赵县令于是召集捕贼的于探数名,带着公文到淮阴,说是追查水路盗贼的同党,而其中一名盗贼恰好就是这名恶邻居,于是官府就将他带回江阴。

  赵县令严厉地问他说:“好好的耕田、织布不干,为什么要到水路去抢劫?如果你硬要说谎,我只有严刑逼供,让你皮破血流了。”

  这人很害怕,叩头申冤,好像很受委屈的样子。

  赵县令就要他列出家产,并加以说明。

  这人看县令神色稍为舒缓,有希望解除冤屈,就详细地列出家产,也没想到他的邻居会越县投诉。他边写边说明,说稻谷有若干,是佃农所交的:绢布有若干,是自己织的;钱有若干,是邻居用来赎庄契的。

  县令听了很高兴,就再问下去:“你如果不是在水路抢劫,为什么邻居所还的八百缗的事,你说不清楚?”

  于是搜集证据,由邻居出面对质,这人就显得又惭愧又害怕。

  县令下令将他戴上刑具,押回本籍,并检附契书,然后绳之以法。

  404 伪装茶商杜私案

  宋朝刘蟠,字士龙,曾经奉令到淮南视察茶政(当时茶叶是公卖制)。

  当时,民众经常私卖茶叶,刘蟠骑着瘦弱的马匹,伪装成商人,来到民家,说要买茶。民家并未怀疑,就拿茶出来。刘蟠于是下令逮捕,移送法办。

  405 产婆明白真相

  韩亿,字宗魏,在宋真宗(公元 998~1022 年)时考上进士,曾担任洋州主管。

  洋州大户李甲,在哥哥死后,逼迫大嫂出嫁,并将大嫂所生的儿子改作他姓,自己则独吞所有家产。

  他大嫂投诉官府,李甲则贿赂官府,所以官司一拖十几年都没有结果。

  韩亿到任之后,检阅累积已久的公文,发现还不曾找接生婆作证,于是下令产婆来作证,李甲于是无话可说。而大嫂及其儿子的冤情自然大白。

  406 张咏以贵易贱换白米

  宋太守淳化四年(公元 993 年),张咏(公元 946~1015 年)受命主管成都。

  张咏一到任,查知城中驻扎的部队有三万人,但粮食却维持不到半个月。

  张咏知道盐价平常就很高,而官仓的盐还很多,于是下令估价,任由民众用米换盐。结果不到一个月,就换得数万斛的稻米。

  407 刷清倒楣和尚的冤屈

  宋朝向敏中(公元 949~1020 年)在西京当官时,有个和尚经过一座村子,向一户人家要求借住,主人不肯,于是和尚只好暂时睡在门外车子的车厢中。

  半夜,有一个盗贼从墙上扶着一个妇人,而且用衣服裹着一包东西出来。这和尚心想主人不肯收留他,又遇到主人家里出走一名妇人并遗失财物,第二天一定会抓他,于是自己也逃了,但一不小心坠入井里,而那名妇人却早已被盗贼杀害,先一步被丢入井中了。

  第二天,这户人家的主人经过一番搜寻,抓到了和尚,将他送到县府。

  这和尚受刑之后,知道辩解无用,竟然就承认是他干的,说是诱拐妇人一起逃亡,又怕人家抓到,就杀了妇人投入井中,但夜里看不清楚,自己一不小心也掉入井中。至于赃物,遗落在井边,不知道谁拿去了。

  案子判决之后,由县府送到州府,府里的官员大都认可,只有向敏中质疑,认为赃物没有查获,还有可疑之处,于是带和尚来审问,取得实情。

  向敏中暗中派人去查案,才知道这妇人原本与邻居奸淫,就抓回这名邻居。

  这邻居认了罪,也供出赃物,和尚这才被释放。

  408 换产官司

  宋朝时,戚里发生财产分配不均的纠纷,彼此互相控诉。

  宰相张齐贤说:“这件事不是地方官能办好的,我自己来办吧!”

  张齐贤于是如见互控的两人,分别问道:“你不是认为他分得的财产多,你分得的少吗?”

  他们都分别说:“是”

  张齐贤就要他们分别签下讼辞。然后找两名官吏监督,下令甲家搬入乙家的房子,乙家搬入甲家的房子,家中的财物不准动,财产分配证明则彼此互换。

  第二天,上奏朝廷,皇上很高兴,说:“朕就知道这事没有你是办不成的。”

  409 赵?反其道而行

  宋朝时赵?(公元 1008~1084 年)主管越州时,两浙一带遭受旱灾和蝗灾,米价大涨,各州都严禁商人提高米价。

  只有赵公贴出告示,只要有米,就可以提高价钱出售。

  这么一来,各地的米商都跑到越州卖米,米价自然下跌,民众也没有饿死的。

  410 会响的神钟

  宋朝张咏治理成都时,在许多嫌犯中追查偷窃者,但没有人肯承认。张咏本想用严刑逼供,却怕伤及无辜,于是在一间暗房中悬挂一座钟,命人用烟煤涂抹。然后对嫌犯说:“我在房里有座神钟,盗匪摸了,它就会响,不是盗匪,摸了就不会有声音。”

  下令这批嫌犯依序去摸钟。后来发现只有一名嫌犯的手,没有烟煤的痕迹。

  张咏就说:“你怕钟会响,所以不敢摸吗?”

  一经审讯,他就认罪了。

  411 盗割牛舌

  宋朝包拯(公元 999~1062 年),在宋仁宗时(公元 1023~1063 年)主管天长县,当时有人投诉,说他养的牛被人偷割舌头。

  包公心想,一定是仇家所干,就要他先回去把牛杀了,然后出售。

  不久,有人来告发,说他要检举私宰牛只的人。

  包公说:“你为什么割人家的牛舌,又要告人家私宰呢?”

  这人吃了一惊,也认错了。

  412 妙罚

  宋朝陶真卿主管润州时,发现当地人喜欢打架。

  陶真卿处罚打架者,除了用本罪之外,又规定先出手的人,要出钱给后出手的人。

  因为这些打架的小人,吝惜钱财,自然不想出钱,所以虽然整天吵闹,却只是瞪着对方,不敢下手。

  413 施钱求福

  宋朝孙莘老,名觉,与乔执中、秦少游齐名,号称“三贤”。

  当时,他主管福州,有许多民众因欠缴“时易钱”被关。

  有一些富人出了五百万,想要整修佛殿,向孙莘老请示。

  孙莘老说:“你们为什么要出钱呢!”

  这些富人说:“想求福罢了!”

  莘老说:“佛殿并非很残破,佛像也没有坐在露天的。我看不如拿钱为犯人赎公债,让几百个人解除牢狱之灾,所得的福份不是更多吗?”

  这些富人领悟了,就顺从莘老的意思,当天就捐钱,牢笼为之一空。

  414 一句话米价大跌

  宋朝令狐楚出任兖州主管时,正巧遇到旱灾,米价大涨。州府派来迎接令狐楚的官员一到,他就问现在米价是多少,州里有多少官仓,每仓有多少米。

  这官员一一回答之后,令狐楚就一面屈指计算,一面自言自语说:“以前的米价是……,州里的官仓只要多挪出一些米,定出米价,就可救活民众了。”

  站在他身旁的官员,正偷听他说话,然后将话传回州郡。一些富人害怕米价低贱,就急着将囤积的米拿出来卖,米价因此大跌,郡中的人都很高兴。

  415 挽回灭门大案

  宋朝钱若水当同州推官时,当地富户的一个小女奴逃亡,不知下落。

  女奴的父母一状告到州府,州府命令录事参军审讯。而这个录事参军曾向这富户借钱被拒,于是公报私亿,指富户父子数人共同谋害女奴,然后弃尸水中,所以找不到尸体。

  这么一来,不管是主犯或从犯,都将被处死刑。

  富户因受不了拷打逼供,只好承认。这个案子做成判决以后,呈送州府,州府并无意见,只钱若水接受了富户的贿赂,想免他们死罪。

  突然有一天,钱若水拜见州官,先摒除左右的人,然后向州官报告说:“我之所以留下公文未批,是因为我在暗中派人去找女奴,现在已经找到了。

  州官说:“在哪里?”

  钱若水就暗中安排,带来了女奴。

  州官如见女奴的父母,问道:“你们见到了女儿,还能认得吗?”

  女奴父母说:“怎会认不得?”

  州官就将女奴推出帘幕,女奴你父一看,哭着说:“就是她。”

  州官于是召见富户父子,将身上囚具全部解除,但富户父子不肯离开,说:“如果不是大人开恩,我们将会灭门。”

  州官说:“这是钱推官的功劳,与我无关。”

  这富户就来到了钱若水的办公室,钱若水却关门拒见,说:“这是州官的事,跟我有什么关系?”

  富户进不去,只好绕着围墙哭泣,回家之后,就变卖家产,供养僧人,为钱若水求福。

  416 慷慨动赈灾

  宋朝赵阅道。曾经主管越州,有一年,正巧遇到饥荒。

  赵公就召集州里的有钱人,鼓励他们捐款赈灾,而自己则从腰间解下金腰带,放在庭院作个示范,于是大家纷纷响应,当时被救活的有十几万人。

  417 利用人性贪念

  宋朝安潜,当官时,并不管盗匪的事,蜀人都觉得很奇怪。

  过了一阵子,安潜提出公库的款项,共一千五百缗,分别放在三个市集

  中,且分别贴出告示说:“能告发、逮捕盗贼一人,赏五百缗;告发、逮捕共犯的盗匪,解除他的罪责,赏金与一般人相同。”

  不久,有人抓了一个盗匪来到官府。

  这盗匪骂抓他的人说:

  “你与我一起作案十七次,而且一向平分赃的,你凭什么抓我?我看我们会一起死。”

  安潜说:“你既知道我贴出告示,为什么不先抓他来?如果抓他来,那他死,你拿奖赏。既然他抢先了,你被处死,又有什么好怨的?”

  于是下令发给告发者奖金,将被抓的盗匪处死。

  这么一来,境内盗匪彼此起了疑心,就各处逃到别处去了。

  418 脱得掉或脱不掉

  宋朝成都太守鲁承清,判案高明。当地法官刚好受理一件奸淫案,有人说是通奸,有人说是强奸:无法判定,于是就交由鲁公判决一方面也想试试鲁公的能力。

  鲁公就命令一名孔武有力的手下,强脱这名犯奸淫案的妇人的衣服,结果外衣都脱了,只有内衣脱不掉;因为这名妇人拼命抓着,士兵再用力也没办法。

  鲁公于是说:“判作通奸。”

  判决就确定了。因为妇人如守贞节,连衣服都脱不掉,还谈什么奸淫?

  419 争儿案

  李南公,字楚老,宋神宗时进士及第,当长沙县主官。

  有一名寡妇带着儿子改嫁他人,过了七年,她前夫的族人,想要回这名小孩,这名妇人却说这不是与前夫所生的,于是就告到官府。

  李南公先问这小孩有几岁,族人说:“九岁。”

  妇人说:“七岁。”

  李公就再问小孩的牙齿,妇人说,“去年掉地。”

  李公就说:“男孩八岁换牙,这不用再争了。”

  于是下令将小孩交还族人。

  420 聪明的富翁

  宋朝张咏当杭州主管时,杭州有一个富翁快死了,他儿子只有三岁。

  这富翁就要他女婿当家,掌理产业,而且留下遗书说:“将来分财产时,十分之三给儿子;十分之七给女婿。”

  后来,这小孩长大了,投诉官府,女婿则带着富翁遗书来到官府。

  张咏看了之后,用酒洒地祭神,说:“你岳父很聪明,当时孩子小,所以将这份遗书给你,否则孩子早就死在你手上了。”

  于是下令家产十分之三分给女婿,而儿子则拿回十分之七。

  421 斩一文钱盗

  张咏当崇阳主管时,发现一名小吏鬓旁有一文钱,讯问后,才知道是官库的钱,于是下令打小吏,小吏很生气地说:“一文钱算什么?你能打我,却不能杀我。”

  张咏于是拿起笔来批起公文:“一天一钱,一千天就一千钱;用绳子可以锯断木头;水滴可以穿透石块。”

  然后拿起剑走下台阶,斩了下吏的首级。

  事后,申报州府,自我纠举。

  422 藏金岁月

  宋朝程伯淳(公元 1032~1085 年)当县主簿时,有人借哥哥的住宅居住,挖地找到了埋藏的钱财。

  哥哥的儿子投诉官府,县令说:“没有旁证,如何判决呢?”

  程全淳说:“这好办。”

  就先问侄子说:“你父亲什么时候埋藏这些钱?”

  侄子说:“40 年前。”

  程伯淳:“你叔叔借住几年?”

  侄子说:“20 年。”

  程伯淳于是派人拿回一万元,看了之后,对借住者说:“这些钱都是你未住之前几十年所铸造的,为什么?”

  这人只好承认不是他的钱,县令也因此大为欢服。

  423 冒认

  程颍在宋神宗时当晋城令,当地有一个富人张氏,父亲已死。

  有一天,有一个老翁来到张家,说:“我是你父亲。”

  张氏惊慌、怀疑,觉得不可思议,就跟老翁一起到了官府。

  老翁说:“我当医生,出外行医,妻子生了儿子,因为太穷,养不起,就送给张家。”

  说着,从怀里取出一份文书,上头记着:“某年某月某日抱儿子给张三翁。”

  程颢问道:“张氏当时才四十岁,怎会有‘翁’的称呼呢?”

  老翁一听,大吃一惊,赶紧认错,却还是依法重办了他。

  424 偿杀子之痛

  程辉,字日新,金熙宗时当磁州刺史。

  有个和尚,是吴人,杀了磁州张善友,并娶了张妻。程辉抓到他之后,命张善友的母亲,用长锥刺这和尚和他的妻子,一直刺到体无完肤为止。

  425 断案如神

  刘徽柔,字群美,金熙宗天眷二年(公元 1139 年)进士上榜,调任洪洞

  主管。

  刘徽柔聪明且断案如神。当地人杨远具状股诉县府,说夜里下了大雨,屋字坍坏,压死侄子;边说边哭,表现得极为哀痛。

  刘徽柔仔细观察后,笑首说:“你贪求侄子的财产而杀了他,竟然还伪称是下雨的缘故!”

  下令交付监狱。

  这人马上跪拜下去,说:“大人真是神明,我也不敢赖着不死。”

  于是就送交法办。

  426 发掘杀夫隐情

  宋朝无缘(公元 1008~1083 年),字厚之,年幼时即聪明颖悟,五岁能作诗,考上科举之后,当江宁县推官,兼代上元县令。

  当时有甲、乙二人喝了酒,打架,之后,甲回家睡觉,半夜被人砍断脚。甲妻指乙是凶手,向里长告发,抓了乙到县府,那时甲已经断了气。

  元绛先对甲妻说,“你先回去料理丈夫的丧事吧!乙已经伏罪了。

  然后暗中派出谨慎的官差跟随甲妻,发现有一名和尚迎面对着甲妻笑着,与甲妻窃窃私语。

  元绛就命人逮捕这名和尚,抓到厢房中,讯问他与甲妻通奸的实情,和尚也招认了。

  有人问元绛为什么会想到甲妻与和尚的事,元绛说:“我看甲妻哭得不够伤心,而且跟受伤的丈夫在一起,衣服上竟然没有血迹,所以就推测出来了。”

  427 伪装破案查正犯

  高谦之(字道谦)担任河阴县令时(时在北魏孝明帝孝昌初年,约在公元 525 年),有人在袋子中装瓦砾当作钱,在市集中向人诈骗马匹后逃逸。

  官府下令追捕,高廉之诈称已经抓到马贼,将一名囚犯套上刑具,送到市集,宣称就是先前骗走马匹的盗贼。然后暗中派出心腹到市集中侦探,发现有两人相遇,笑着说:“没什么好担心了。”

  密探就将二人逮捕回府侦讯,将党羽一并逮获。

  428 打出来的家产

  李若谷(字子渊,宋仁宗时为资政殿大学士)主管并门时,有人投诉官府,说他叔叔不认他,想并吞他的家产,这件案子缠讼甚久,无法结案。

  李若谷就要这名侄子回家殴打叔叔,这人依照他的话去做,他叔叔果然具状告到官府,说侄子打叔叔。

  这么一来,案子了结,家产就分给侄子了。

  429 笨士兵自投罗网

  胡长孺(公元 1238~1314 年),字汲仲,在元朝武宗时,调任台州路宁

  海县主簿。

  当时有人挑着粪便到田里施肥,不小心碰到一名士兵的衣服。这名士兵就打伤这个农夫,而且打碎施肥的用具才离开。

  这农夫并不知道这士兵的名字,但到官府告状。胡长孺假装生气,指他诬告,将他套上刑具,送到市集上。然后派人在暗中侦察。恰巧刚才打伤他的士兵经过,用手指着农夫说风凉话。官差就将他抓回,胡长孺下令拷打,并要他赔偿施肥的用具。

  430 计设愚妇

  胡汲仲在宁海任官期间,有次外出,遇到一群老婆婆在尼姑庵中念经,其中一名老婆婆掉了衣服,上前向胡汲仲告状。

  胡汲仲命人将牟麦放在每一个老婆的手掌心里,要她们合掌,绕着像念经胡汲仲自己则闭起眼睛端坐着,说:“我要佛神监视着,如果偷了衣服,走几圈之后,手掌心的牟麦就会发芽。”

  其中有位老婆婆常常打开手心来看,胡汲仲就将她逮捕,并追回失窃的衣物。

  431 诬攀道真相

  元朝永嘉当地有个人将珠步摇(首饰名)质押给哥哥,后来想赎回,但他嫂嫂因为很喜欢这件珠步摇,就骗说已经被盗匪偷走了。

  这件案子缠讼许久,无法判决,苦主就告到了胡汲仲那里。

  胡汲仲说:“你不是我管辖的人。”

  命令下属将他赶走。不久,胡汲仲在审理盗匪案件时,唆使盗贼诬赖哥哥收受珠步摇这件赃物,然后将哥哥逮捕,哥哥当然极力否认,胡汲仲却不理他。

  胡汲仲说:“你家有这件东西,怎么骗我说不是赃物?”

  哥很惶恐的说:“有是有,但那是弟弟质押的东西。”

  胡汲促就要他带来查验,然后叫弟弟来看,说:“这不是你家的东西吗?”

  弟弟说:“是。”

  于是哥只好还给弟弟了。

  432 老鸡蓄毒

  明朝有位苏州人,出外经商,他妻子养了几只鸡,想等丈夫回来再杀。

  过了几年,这名商人才回到家,他的妻子就将这些鸡陆续宰杀,煮给他吃,不久,丈夫却死了。

  邻居怀疑妻子与人通奸,谋杀亲夫,就向太守姚公告状,但经审讯之后,查不出缘故,心想或许鸡有毒。于是派人搜购老鸡给一些死囚吃,结果毒死两名囚犯,这件诉讼案才了结。

  原来鸡吃了蜈蚣及各种昆虫,时间一久,体内自然累积了许多毒素,所以懂得养生之道的人在夏天不吃鸡肉。

  433 小女几天真未凿

  明朝的尹见心在南中当县官时,政绩很好。有位县民因侄很富有,想图谋他的家产。有一天,请侄子到家里,用酒将侄子灌醉,然后将他杀死。事后与长子商方,想找出方法来掩饰,长男与家人想了好久,却没有什么好法子。

  后来一想,说道:“干脆假借通奸的名义,连我的媳妇一起杀了不就可以了吗?”

  他父亲认为可行,就拿刀将媳妇杀了,砍下首级。然后带着侄子与媳妇的首级去报告官府。

  尹见心当时到二十里外去迎接上司,较晚回府,审案时已经是夜里三更。

  尹见心在灯下查看首级,发现其中一个首级的皮向上缩,另一个却不缩,就问道:“这二人是同时杀的吗?”

  县民说:“是。”

  尹见心又问:“你媳妇有子女吗?”

  县民说:“有一个女儿,现在才几岁而已。”

  尹见心说:“现在已经很晚了,你先在监牢里过夜吧,等明天再处理。”

  于是将县民先送入狱中。

  然后,尹见心另外发下公文,派人紧急找那媳妇的女儿来问话,并交待说:“到的时候,选送进衙门,我给他吃些水果、糖,等一些时候再问她话。”

  那女孩终于说出实情,官府也就追究杀人者的罪刑,而杀人者也都认罪了。

  434 船户谋财害命

  明朝广东人赵信与同义是好朋友,彼此约好走水路去做贸易。他们先订下张潮的船,约定第二天早上在船上见面。

  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赵信上了船,张潮看他带了资本,就起了贪念,于是将船撑到深水岸边,然后将赵信推落水中溺死,再把船撑回原位。

  等到周义上了船,等不到赵信,就叫张潮去赵信家催他。

  张潮敲门叫道:“赵娘子!赵三官去了没?”

  赵三娘说:“去很久了。”

  周义老等不到人,到处找也找不到,心里怕受拖累,就向县府报告。

  县官断定是杨氏谋杀亲夫,于是判杨氏重刑。

  当时有位杨清,当大理评事的官,是通情达理的人,看了县官送来的公文,就批示:“船家在门外叫‘娘子’可见他早知忘记内已经没有‘官人’了。”

  就驳回重审,并定了张潮的罪,开释杨氏,解了她的冤狱。

  435 大小都摘

  某甲偷了邻居某乙园子里的茄子,乙一来,甲就奔回到自己的园子。

  乙发现茄子被偷,与甲起了争辩,便一起告到官府去。

  县官看了茄子,说道:“某甲是偷茄子的人,因为如果是自己的茄子,

  一定是摘大的,留小的;现在大小都摘,可见是偷来的。”

  某甲这下只好招认了。

  436 金字还在吗?

  明朝周新(殁于公元 1412 年,以善于断案著名)当县官时,有人告发一名盗贼愉金子,这名盗贼不肯承认。

  周新就在他手上写了一个‘金’字,然后告诉这名盗贼说:“如果是你偷的,‘金’字会消失;如果不是你偷的,‘金’字就消不掉。”

  这名盗贼当晚极力地保护这个手上的‘金’字。到了第二天早上,官府召盗贼的妻子来到阶梯下的牢房前,县官突然发问:“‘金’字还在吗?”

  盗贼说:“还在。”

  县官就派人将盗贼带走,然后再侦讯他的妻子,他妻子认为丈夫已经先认罪了(将‘金字’听成‘金子’),就全部招认了。”

  437 老驴识途

  有名妇人骑着骡子,路上休息时,被人换成驴子,妇人就到周新那里告状。

  周新先断绝了那匹驴子三天饲料及饮水,然后放了它,再派官差跟着它。这匹驴子最后回到了原来的主人家,官差发现骡子也在那里。

  周新于是将这主人移送法办。

  438 隔柜有耳

  明朝吴履,字德基,浙江人。他当县令时,有人与邻居的妇人通奸,而且共谋杀了他丈夫。当初是有个老婆婆为他们穿针线线的,吴公追捕三人到案,审讯之后,没人承认,吴公就暗中派官差躲在柜子里,然后假装退堂停审。这时所有的官差都离开了,只留下这三人还在阶下。

  老婆婆因受不了苦刑,就对其他二人说:“我也没分到多少钱,现在却得为你们受罪。

  其他二人恳求说:“你再熬片刻吧!等我脱罪之后,一定好好的酬报你。”

  官差在柜子里一听,马上大叫出声:’这三人都承认了。”

  经过再审,只好都认罪了。

  439 谁是偷瓜贼

  有人摘了几个瓜到官府控告一名妇人,说那些瓜是妇人从他那里偷去的。

  县府一看那妇人手里抱着一名婴儿,就说:“妇人偷瓜,好,你模拟给我看吧!”

  就看妇人抱孩子,然后给他一个瓜,这人只好捧住;再给一个瓜,他又捧住;当给他第三个瓜时,他却捧不住了。于是县府就洗脱妇人的冤枉,并下令拷打报案的人。

  440 夺气

  周新当巢县县令时,公库遗失了一锭白金。

  周公坐在厅堂上,命令守库房的人跪在厅堂前。

  过了很久,周公从容地说:“起来吧!”

  这些人就都站了起来。

  周公突然大怒,拍桌子大声说:“没偷的站起来,偷的难道也要站起来吗?”

  偷的人吃一惊,来不及反应,不知不觉屈膝一跪。这么一来,经过审讯,就认罪了。

  441 一案双破

  明朝有个商人远从外地回来,天黑了却还没到家,担心一个在路上被人算计,就暗中将钱放在一座庙的石头下。

  回到家,妻子问他,他就将情况说了。第二天,这商人到了庙,却找不到石头下的钱,就找况钟(字伯律,为官兴利除害,不遗余力)告状。

  况钟说:“一定是你妻子有外遇。”

  经过侦察,果然发如此。国为商人回家告诉妻子时,通奸者正好偷听到,已经先去偷了。况钟于是一并逮捕,加以惩治。
[章节目录] 首页 上一页[114] 本页[115] 下一页[116] 尾页[12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古典名著 最新文章
南齐书
梁书
魏书
南史
周书
仪礼译注
五代史演义
周易全解
隋唐演义
白话尚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01 00:34:39  更:2021-07-01 04:30:19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