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对联 -> 对联知识之----对联格律 -> 正文阅读 |
[对联]对联知识之----对联格律[第4页] |
作者:巧字匠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记住对联上仄下平,要分清上下联 . 吃.bai.姓.之.饭,穿.bai.姓.之.衣,莫.道.bai.姓.可.欺,自.己.也.是.bai.姓 ; 得.一.guan.不.荣,失.一.guan.不.辱,勿.说.一.guan.无.用,地.方.全.靠.一.guan. (这样也和谐) . 读联首先要明白断句,明白联主体,明白那部份是联中自对,那些词是句中自对,那部份是上下互对,各分句有无领字?有无重叠字词?重叠字词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 本联前二分句,”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是联中自对,下联得官失官也是联中自对,后三四分句为常见的上下互对。 . 整个上联在说什么?在说”百姓“,一共用了四个”百姓“。下联呢?用了四个”一官“。这种几组故意重字词的对联,是有其独特性的,这种每分句都有相同重字的联,想认读格律,必先将重复字词抽起,之字,不字,这些重复的助词也是要抽起的。 . 抽起重字后联句就成如下 吃~~~饭,穿~~~衣,莫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 得~~~荣,失~~~辱,勿说~~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 吃饭对穿衣,工整!得荣对失辱,工整!地方全靠一官,平平平仄平平,马蹄韵合律,唯一就是上联”也是“与下联”全靠“是失律的。为什么这联容许了”也是“一词失律呢?这就涉及到对联更深层——格律让联意。 . 格律让联意,其中有一点就是”字词不可改动“,字词真的没法替代和改动的时候,那就只能瑜中容瑕了。”自己也是百姓“这一句中的”也是“,你能用别的词代得合律又不失联本意吗?我试过,还真没有比“也是”二字更清晰畅顺准确的,用”亦然“”依然“”原来“本来”“原乃”.....都不是味...要不大家一起试试?? . 全联合马蹄韵,句脚平仄为: 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 。 |
学习中!楼主辛苦! |
辛苦了 学了不少 谢谢 |
补充46楼例联三分句解析 莫道可欺 勿说无用 . 莫道与勿说对仗,在全联中是作为三分句领字存在的。长联中领字起引领承接作用,领字运用也是要尽量遵守对联格律要求的。 . 附常用领字 一字 看 望 听 想 读 览 喜 溯 怅 怕 任 待 问 凭 叹 嗟 念 试 应 将 须 对 莫 正 乍 总 奈 但 料 似 算 更 真 并 怎 方 尽 况 渐 倘 虽 彼 . 二字 迹将 却将 莫非 何须 只须 须知 须念 还须 即此 如此 居然 自然 但看 但闻 但得 但愿 记得 不忘 恍如 不妨 何不 也算 看来 不觉 切莫 岂料 总合 更兼 只要 只将 只是 只期 只余 若是 已是 不是 便是 又是 云呈 况是 哪怕 那堪 此日 当年 尚待 依旧 自思 自愧 且把 莫把 未省 休说 无怪 休辞 岂惟 没道 未必 何必 何况 安得 纵使 试问 试看 敢向 不堪 犹觉 却忆 未闻 . 三字 最难忘 最可怜 最无端 最堪怜 最妙处 最好是 只赢得 只落得 只留得 只刑得 写不尽 望不断 流不尽 看不尽 禁不住 赏不尽 全不念 君不见 只不过 倒不如 哪管他 休沦他 谁管它 且任我 才领得 好领取 莫辜负 都付与 且探寻 且看那 请看那 放眼看 扰想见 犹剩得 犹记得 再休提 再休说 再休管 无怪乎 又还是 又何妨 无非是 又谁料 又准知 又添得 又何必 又奚必 更能消 消受得 更何须 何须问 况更有 更有些 应有些 正有待 待他年 看今日 回溯那 更忆及 忆几番 听几番 怎脱去 怎抛却 怎识得 便怎地 岂徒览 切莫要 说什么 皆因是 可直作 看破那 还须要 未曾闻 唯此地 都幻作 尽收归 焉能免 要争个 安排着 才觉出 有多少 休忘却 |
一百分?? |
涨知识了,谢谢 |
写联要做到:一切失律皆有由。 无由是不能让人信服的,那些说平仄无用,对联可以不要格律的人,绝对是不学无术。 . 今天讲一下-------叶县县衙的楹联(这些大多是清代联,所以是要以古韵读的) . 叶县县衙是一座五品县衙。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县衙内悬挂有不少寓意深长、语词优美的对联,构成了我国浩瀚悠长的楹联文化中的别致一笔。但!这些联十幅有九幅“失律”的,今天巧哥就和大家一起看看这些联是真失律吗? . 1.大门楹联 天听民听,天视民视; 人溺己溺,人饥己饥. . 上联出自《尚书·泰誓中》,武王姬发率众伐殷,对部下宣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下联出自《孟子.离娄》,原文是“天下有溺之着,由己溺之也。天下有饥之者,由己饥之也”。意思是:不要在暗室中做不光彩的事,因为你的一言一行,即使十分隐秘,也瞒不了上天和民众,既然为民父母,百姓的疾苦都是自己工作失误造成的,永远不能推卸责任。 . 这是一幅上下皆用典的对联,就凭上下对典这点,就足够资格破律,全联只须要看上联尾字为仄,下联尾字为平,即可。而本联同样是联中自对式,上联天听民听对仗天视民视,下联人溺己溺对仗人饥己饥. . 所以!无视重复字后,联主体就是 听,视 平,仄 溺,饥 仄,平 . 大家说失律吗? |
叶县县衙卷棚联 山色壮金银,唯以不贪为宝;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江流环铁石,居然众志成城。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 清代的联,当然以古声韵解读,这一联没什么争议吧,清清楚楚的马蹄韵。 . |
楼楼,“养成浩气”对什么比较工整啊 |
诗歌创作是自由的,但对联不需要拗救。 , 拗救在格律诗中有,拗救本身就是很模凌的说法。 , 但对联就是对联,对联的名字确切告诉你,这是一种以对仗为主导联动的文学体裁,她严格平仄,词性,在平仄,词性对仗上严于工于诗词律。 , 还有,律绝诗中所谓拗有几句是对仗句?麻烦多了解。 , 拗救真不是宽对联格律的借口。 , 对联格律二四六分明,首字不论平仄,就已经没拗救什么事了。 |
努力学习中。不过老夫也只能小学不毕业了 |
涨知识了,一直喜欢看千古绝对之类的,没研究过 |
师大贾大师是师大假大师 |
叶县县衙大堂门柱联 我如mai法脑涂地 尔敢欺心头有天 .. 仄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 . 先看下联的格律,这是典型的正格仄仄平平仄仄平,只是五位不论,没孤平,这是合律的句子。 . 再看上联格律,很明白大开门的首字平仄不论,五位同样不论,但!整句做成了孤平,第二位孤平是不犯忌,因为首字不计平仄是硬道理,这里的孤平发生在第六位。 . 那么是否就佐证对联在清代没有孤平一说呢?诗联为何讲格律?因为这就是古代的音律,诗句是会用乐器伴吟唱的,平平仄仄之间就蕴着音律,孤平三平的拗口句子,我们南方人一读就能感觉出来。 . 楼上说过格律要让联意,这联又是一个例证。"脑涂地"是不是很熟悉呢?没错!就是成语“肝脑涂地”的省写,肝脑涂地这个成语是褒意的,通常是表忠承诺用,而借用省写后,立马就成了掉脑袋的意思。这种借减用是非常高明的,减一字褒贬立变,借成语让句子厚实,但又跳出成语本意,造就简单粗暴掷地有声的一句-----卖法就掉脑袋。如此!干嘛不用呢?这么好效果当然用,就算孤平也要用。 . 要不大家填一下字,看看有没有比“脑涂地”效果更好的? 我如mai法头?地 尔敢欺心顶有天 . 这就是联意优于格律,并非无的放矢,是权衡取舍后能让句子更上一层的高妙结果。 |
今晚有空,写些啥好呢?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对联 最新文章 |
条条大路通骡马, |
法庭说法语 |
将军用戟来开胃 |
涟漪最怕风先死 |
秋风何故扰平湖 |
出句:诗思每共秋风起 |
春动野心花敏感 |
寂寞无边秋日淡,求下联! |
糊涂可做催眠枕 |
一苇摆渡江上画=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