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影视娱乐 -> 《潜伏》里为何余则成始终没看上多才多艺又漂亮聪明的晚秋? -> 正文阅读 |
|
[影视娱乐]《潜伏》里为何余则成始终没看上多才多艺又漂亮聪明的晚秋?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潜伏》里为何余则成始终没看上多才多艺又漂亮聪明的晚秋?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电视剧 潜伏(电视剧) 谍战剧 余则成 经典谍战剧 《潜伏》里为何余则成始终没看上多才多艺又漂亮聪明的晚秋? |
![]() |
潜伏 83% 知友推荐 · 1.2 万人评价 中国大陆 / 剧情 · 爱情 / 2009-04-01 中国大陆 / 40 分钟 ? ? |
因为余则成是个纯纯的抖M,文艺点来说,就是慕强。 不论是左蓝还是翠萍,都是很有力量的女性,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和人格魅力,能够给予余则成力量。 左蓝从一出场就闪闪发光,她热烈而美好,坚毅勇敢信仰强大。 |
![]() |
而余则成刚出场时,还是个谨小慎微,甚至有点唯唯诺诺的小知识分子,他的家国之思是懵懂的,朴素的,只要抗日,跟哪边都是一样的,一心只想着和左蓝过小日子。 所以,对于余则成来说,爱上左蓝实在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左蓝的很值得他千千万万次的爱上。 |
![]() |
余则成爱左蓝,在左蓝身边,他永远都是崇拜和仰视,所以左蓝就成了他的信仰! |
![]() |
左蓝的牺牲,彻底变成了余则成心中信仰的灯塔。 |
![]() |
如果说以前的余则成还是摇摆不定的,那么左蓝的牺牲,让余则成从此明确了方向——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信仰的雏形是左蓝塑造的,信仰的力量则是翠萍传递的。 在翠萍打出那一枪之前,余则成对翠萍和晚秋的态度是差不多的,是有距离感甚至有些轻视的。 但见识了翠萍的枪法后,余则成从此变得骚哄哄的了。 |
![]() |
余则成一个城市小男人哪里见过我们翠萍这种真正的共产主义大女人。 翠萍和余则成的感情转折点在此,余则成在此刻发现她不再是一个粗俗无知的村妇,而是一个铁骨铮铮,可以一击毙命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战士! |
![]() |
这时的余则成才意识到,眼前的女人,她的笨拙只不过是为了他来到了另一个陌生的战场,她的到来本就是自我牺牲。 于是,从此他看翠萍的眼神也变成了仰视。 在翠萍撤离的那天,我以为翠萍会恋恋不舍,可她没有,她甚至没有回头再看一眼,就那么头也不回的出门了,因为勇敢果断是她的底色。 |
![]() |
相反,平时看起来稳重自持的余则成反倒慌了手脚,忍不住掀起窗帘再看一眼翠萍的背影。 左蓝和翠萍,本质上在精神上都是强者,而晚秋是个需要他帮助和引导的弱者身份,无法给予他正面的向上的东西,只会带给他不安,疲累和问题。 所以,爱过母牛一样有力量的女人,是不会再爱上柔弱不能自理的晚秋的。 |
![]() |
|
因为晚秋这个人物是带着“原罪”出场的,一如刚刚出场的余则成。 人往往被“异类”吸引,而很难爱上另一个“自己”。 还记得余则成为什么想去延安吗?/穆晚秋为什么接近余则成吗? 是因为爱左蓝。/一开始谈不上爱。 余则成是为什么想去延安?/穆晚秋为什么求余则成说“喜欢自己”。 是他对“军统绝望了”(无路可走)。/作为汉奸家属无路可走,怕流落街头。 |
![]() |
那么余则成为什么会对军统绝望?/穆晚秋中期为什么“痴迷”余则成? 是因为他的信仰破灭,需要一份新的信仰拯救自我,而这份信仰是左蓝。/连信仰都没有更谈不上破灭,纯粹把余则成当做救命稻草。 |
![]() |
如果《潜伏》是今天影视剧创作环境下的一部“恋爱番”喜剧,这样设定故事,余则成和左蓝携手到老,或者余则成爱上穆晚秋,也许不会有人去思考它正确不正确,合理不合理。 毕竟是真爱,爱情喜剧嘛。 可惜,《潜伏》是20年前的谍战剧,相对于今天的影视剧创作环境来说,算某种意义上的“正剧”。 余则成在故事创作中的本质身份是一个“政治人物”,尽管故事内容里他自称生活没有政治,只有柴米油盐,并不胸怀大志,更不想去关心政治;他依然在故事创作中被编剧赋予了“政治人物”的身份,这是故事之外编剧的责任,你甚至可以加上“政治”这个前缀。 余则成的感情不是简单的“个人问题”,“人物好恶抉择”,而必须带有“政治意识”;余则成每个阶段的“感情搭档”,都暗喻着他对信仰的新认识,作为“政治人物”在革命中的新身份。 从故事创作来说,是带着“原罪”走向“新生”,从故事内容来说,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找到为之奋斗终生付出一切的信仰。 在这个过程中,哪怕“左蓝给了他一种信念”,两人也不能有好结局,左蓝必须死,因为这份感情象征了余则成对信仰认识的天真,此时的余则成是革命中的“被引领者”(待觉醒)。 你说余则成怎么可能爱上穆晚秋,余则成一开始爱上穆晚秋这个故事还叫什么事儿? “翠平传递给了他信念的力量”,这份感情象征了余则成对信仰认识走向成熟,此时的余则成是革命中的“觉醒者”, |
![]() |
故事创作中,设置了左蓝和翠平的妹妹“很像”这个细节,这种像当然不可能指容貌,而是“信仰的内涵”,通过左蓝像翠平妹妹,翠平秋平是亲姐妹这样的设计,她们代表了革命的复杂与真实。 所以余则成“喜欢”左蓝,也“喜欢”翠平。 |
![]() |
而面对晚秋,那个“曾经的自己”,余则成又变为了“引领者”,扮演起左蓝曾经的角色,代表信仰的传承。 那是另一个世界,好地方,好风光。你那么年轻,那么漂亮,可以选择的。你想想,晚秋,你站在一列雄壮的队伍里,迈着大步,高唱着战歌,去改变整个中国,那是什么气势。一个小小的余则成,就是路边的一个送行者。你看见了他,他看见了你,你们挥挥手就过去了,再往前就是更有意义的生活。沮丧吗?无非就是一个小布尔乔亚的无病呻吟,留恋它就是一种高度近视。有时候看的远一点,不就什么都有了吗,包括爱?。 |
![]() |
人物的成长有始有终,余则成如此,穆晚秋也是如此。 这个时候爱不爱已经不重要了。 答主个人认为,从故事结构完整性考虑,两人在未来产生高于志同道合者的感情也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以“牺牲”收束,呼应开篇。 不止是左蓝余则成的对应,还记得穆晚秋和余则成初识谈论的话题吗? 是死亡。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我觉得余特别像白展堂 他们人格底色特别像,属于那种技术上牛,人格上弱的人,他们有是非观,但很容易犹豫观望彷徨,他们需要一个坚定的人,人格上强大自信的人,强势的带动他向前 这点左蓝可以,翠萍也可以,但之前的晚秋不行 |
因为前期的晚秋就是一株藤蔓,只想着找一棵大树依附,她对余则成也说不上爱不爱的。 只不过因为余则成强大、温文尔雅,她想依靠他。 余则成想要的是另一棵能跟他并肩而立的大树,他的审美一直都是内核强大、有力量的女性,从左蓝到翠平,对晚秋这样的菟丝花不感冒。 翠平只是不适合潜伏,不代表她是个很糟糕的人。 一开始余则成对她态度并不好,她拿出手雷,随时准备牺牲自己保护余则成,找灶台给余则成做饭。 学习能力超强,几天学会打麻将,读书识字。 敢想敢干,绝不内耗。 翠平说出那句“自己死都不怕,男人死了就活不下去了。”余则成的魅力都黯淡了。 枪术精准,余则成瞬间化身迷弟。 反应迅速,跟左蓝接头,看到马奎出现,瞬间做好战斗准备。枪击陆桥山后,做出枪击余则成的假象,为余则成减轻嫌疑。 别说余则成。 搁晚秋她也喜欢翠平啊。 如果不是新社会挡了路,她早嫁给翠平了。 翠平垒鸡窝,她在一边递砖。 |
余则成始终只喜欢一种人:坚定的共产主义女战士 左蓝、翠萍,都是我党坚定的战士 而晚秋还不是 你看等他去了台湾,晚秋也在延安的熏陶下成了共产主义女战士 他们不就结婚了么 |
改编下金句小王子站长的话:“想要解答这样的问题可不容易呀,不过对于一个情场老手来说,那就是拿小糖果的事,易如反掌。但……你是情场老手吗?” |
![]() |
|
![]() |
|
![]() |
|
![]() |
|
![]() |
|
![]() |
|
![]() |
先说结论,在我看来,余则成并不是没看上晚秋,他也心动了,只是他心里很清楚不可能与晚秋在一起于是主动选择放弃了。这件事其实是非常顺理成章的,具体可以从“晚秋是如何动心的”以及“余则成为什么会放弃”两个方面来进行解读。 首先我们先说说晚秋是如何动心的,这就不得不提晚秋是个什么样的人了,在我看来,一言以蔽之——“恋爱脑”。 这里我提一嘴,恋爱脑这个词我觉得现在已经完全被滥用了,在目前互联网的风气,无论男女好像只要为感情付出了那就是恋爱脑了。就是得被围起来嘲笑的。这个逻辑其实是非常滑稽的,因为如果付出就算恋爱脑,那余则成是恋爱脑吗?左蓝是恋爱脑吗?翠萍又是恋爱脑吗?按照这个逻辑,世间也就不需要爱情了,大家都按照做生意的模式算账AA就完事了。 在我看来,用情至深的人并不是恋爱脑,这是一种少数人才拥有的难得品质,这也是爱情为什么弥足珍贵的最根本原因。所以真正的恋爱脑并不是忠贞不渝的为爱付出,而是自轻自贱,是在不爱的关系里卑微的求着爱,是用自欺欺人的方式寻找对方爱自己的证据,是自我感动且无意义的一厢情愿。而晚秋就是这种典型的恋爱脑。 |
![]() |
|
![]() |
|
![]() |
|
![]() |
而说到晚秋恋爱脑的形成,那就必须要提到晚秋的原生家庭了。剧中虽然没有明说他父亲的身份,但鉴于她的伯父穆连城家财万贯,她的父亲也不太可能差到哪里去。晚秋的母亲是教会学校的声乐老师,这说明她的母亲不仅受过高等教育,家庭条件应该也是非常优渥的。毕竟旧社会能让自己女儿识文断字就已经不是普通家庭了,更别提学西洋乐器这种极度烧钱的专业了。 所以按理说晚秋出生于这样一个家庭应该是很幸福的。但她母亲因为父亲出轨一时想不开自杀了,再加上晚秋自己的那句“我觉得我以后也会是这样的命运”其实就已经说明了两个问题。 第一,晚秋遗传了母亲的美貌与多才多艺,但同时也遗传了母亲的忧郁与脆弱。这也是后面为什么她面临同样问题时——谢若林出轨并家暴时选择了与母亲同样道路的根本原因。 第二,母亲早年离世,父亲又有了新的女人,晚秋的早年经历大概率是物质生活丰富但精神生活极度匮乏。这种成长环境加重了她忧郁的气质,也让她从骨子里对爱有着极度的渴求,这就是她为什么奋不顾身爱余则成,哪怕他有家室也毫不在乎的根本原因。 |
![]() |
|
![]() |
|
![]() |
|
![]() |
|
![]() |
言归正传。 我们不妨把时间回溯到晚秋第一次与余则成会面时的情形,看一看晚秋到底是怎么被余则成吸引的。余则成是带着站长的使命来见穆连城的,剧中说的很清楚,就是想在这位大汉奸头上敲一笔竹杠。 |
![]() |
|
![]() |
|
![]() |
所以他开门见山的连珠炮式的给穆连城了下马威:“你知不知道你是什么人,你要知道,国人对汉奸的憎恨要远甚于日本人。”这直接把穆连城吓得面无血色,只能卑微的站在后面。这其实是晚秋对余则成动心的第一个原因——在她心中一向高高在上的伯父对余则成毕恭毕敬的态度。这种强烈的反差感会让余则成本人的形象瞬间高大起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里提一嘴,很多男性在追女性的时候喜欢主动拿自己开什么车、住什么房、自己在企业或者单位担任什么职务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这其实是一种非常愚蠢且掉价的行为——这不仅会让自己吸引来的大概率是渣女、捞女变相提高自己的筛选成本,更重要的是这是完全不明白女性择偶是看人下菜碟分三六九等的。这种不打自招的行为会自动让她把你归到“条件不错可以发展成供养者”这一类,而非她想要向上才够得到的“完美情人”一类。 再说透彻些,在女性看来,动不动拿这种东西出来证明自己的男性价值感是很低的,是对自身魅力与信心严重不足的一种表现。这会让女性产生一种“你本人”?“优渥的物质条件”才能=“我”的感觉。这种感觉一旦形成,你就自动的在情感世界中低她一等了,这就导致了后续推动关系变得异常艰难,哪怕九死一生最终在一起了,她可能也只是看中了你的物质条件而非你这个人,骑驴找马与劈腿就是大概率会发生的。 而正确的做法是在看似无心随意却不动声色的展现出自己的实力。比如与其费劲巴拉的介绍自己是做什么的,一年挣多少不如被问到这种问题时故作神秘,不直接回答而是通过一些细节让她隐约觉得你这个人不简单,她一旦对你这个人产生好奇心就会自己私下从别处去打听。中国人是非常奇怪的,你主动跟她说她会认为你在吹牛,但她从第三方那里打听到的消息她反而会深信不疑。 就像星爷的《国产凌凌漆》阿漆一开始对阿琴滔滔不绝吹自己如何厉害时阿琴一脸不屑。但真当阿琴亲眼见证他在如何“刀无虚发”行侠仗义时,当他见到阿漆如何流利的边弹边唱时,你用眼睛就能看出她已经深爱上了这个男人。 |
![]() |
|
![]() |
|
![]() |
|
![]() |
|
![]() |
言归正传。 而正当他们谈事的时候,屋里传来了钢琴声,余则成自然把话题转到了钢琴上,余则成皮笑肉不笑的说穆连城“雅兴不减”,还有心情跟财力养琴师,吓得穆连城赶忙说自己自己早就居家反省了,弹琴的人是自己的侄女晚秋。 这里要提一嘴,晚秋这时弹奏的是波兰著名钢琴家弗里德里克·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这里我们暂时不讨论晚秋此时弹奏钢琴是否为穆连城刻意安排,是想要拿自己这个才貌双全的侄女做美人计。但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那就是哪怕穆连城想让晚秋用琴声来勾引余则成,他也没必要规定晚秋必须弹什么曲目。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晚秋要选择了《降E大调夜曲》这首曲子?而为什么余则成会说晚秋“忧伤”,并说弹这首曲子“不合时宜”呢? 这就要说到这首世界名曲的创作背景了。弗里德里克·肖邦创作这首曲子的时间是1830年,这一年肖邦20岁,而这一年的11月波兰爆发了著名的反抗沙皇俄国统治的大起义,起义军赶走了沙皇派到波兰的总司令康斯坦丁·巴甫洛维奇占领了华沙,并于1831年1月宣布废黜了沙皇尼古拉一世对波兰的统治,宣告波兰独立。 但随即沙皇尼古拉一世便派出十二万大军进攻波兰,起义军在初期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最终在同年9月兵败,俄军攻破华沙,起义失败。肖邦也因为这场失败的大起义而被迫流亡巴黎。而肖邦的这首《降E大调夜曲》就创作在这次大起义的前夕。所以你是能从他曲子中听出他对即将到来的动乱是有着隐隐的不安的,所以这首曲子甜蜜中带有的那种淡淡阴影感就正迎合了晚秋的那种与生俱来复杂而忧伤的内心。 除此之外,这首曲子其实还有一个副标题——“献给玛丽·普列埃勒夫人”。这里玛丽·普列埃勒夫人我介绍一下,她本人是巴黎艺术沙龙的核心人物,也是一位精通音律的钢琴家,连李斯特都曾对她的弹奏技术赞叹不已。而他的老公卡米尔·普列埃勒的家族不仅是肖邦的好友,更是巴黎著名的钢琴制造商,以他家族姓氏“Pleyel”命名的普雷尔钢琴一直流传到了今天。这就是为什么曲中会蕴含有那种对甜蜜热恋的强烈向往,这与晚秋本人对爱情向往的心境是能够完美契合的。 |
![]() |
|
![]() |
|
![]() |
|
![]() |
|
![]() |
|
![]() |
当你明白了这首钢琴曲的内核以及创作背景后,你就能明白余则成的高明——他只用了短短两句话就显示出了他的水平:“小姐的琴声很忧伤,不合眼下的时宜。”不显山不露水却让对方知道自己并非寻常之辈——从弹奏曲目的内核得知弹奏者的心境,从创作者所处山河破碎的时代对比眼下抗日胜利举国欢腾的时代道出曲子的不合时宜。 这里多说一句,很多人喜欢把“会说话”等同于“特能说”,这其实也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点。在我看来“特能说”只是自己心虚的一种表现,就好像犯罪嫌疑人面对警察的询问慌不择路的交代自己的全部问题,这不仅无法提高对方对自己的好感,反而会让人觉得你纯话痨。 而“会说话”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它不仅需要你有在合适场合说出合适话的能力,需要你有一针见血体现自身水平的能力,更要让对方觉得你是留有余地没有发全力保了他的面子。这就是为什么明明余则成很懂音律还要装傻说自己不懂。因为出手让对方知道自己有两把刷子后就应该见好就收。这样反而让对方觉得自己深不可测。 |
![]() |
|
![]() |
|
![]() |
|
![]() |
除此之外像这样说话有留白这边也是非常好的钓鱼方式——延续共有话题。说人话就是:留着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不一个人把天聊完,给对方接着说话的机会。 试想一下,如果余则成直接跟AI一样告诉晚秋:“我知道你弹的是《降E大调夜曲》,它讲述了音乐诗人弗雷德里克·肖邦流亡法国之前面对革命矛盾复杂的心理,他的弹奏中有对爱的憧憬,但也夹杂着淡淡的忧伤,二十岁的肖邦的创作就有一种向死而生的张力。” 如果是这样的回答,你余则成确实懂完了,上下五千年的话都恨不得你一口气全讲了。但问题是,如果你是晚秋,此时的你还能说什么?说你真棒?这就让双方失去了有效交流,也就无法借机增进彼此的了解。 |
![]() |
|
![]() |
|
![]() |
|
![]() |
最后再提一嘴余则成这个人,虽然他被《潜伏》官方都吐槽小眼睛,从长相来说确实算不上帅气。但余则成一身西装革履会说话人又很干练,这给了晚秋非常好的第一印象。其实无论男女,择偶的第一印象都是你这个人的外在,这是大家不愿意明说却都心照不宣的事实。 所以我这里确实对部分男性同胞要提出一点意见,你们的脑子确实已经被新型网络短视频毒害了,动不动就是:“女人只爱钱,她看不上我就是因为我没钱,等我有钱了直接娶十八岁的姑娘。”我且不说想要有钱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就像你不是发一发狠嘴上说一说就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单说这句话也是有问题的,因为这句话是有一个大前提的——你得保证你永远都站在山顶。 再说明白些,你所展示的既然只有物质,那么你吸引来的人那就是盯着你的钱来的,换而言之,如果你没钱人马上就跑了。可你能保证你永远有钱吗?许皮带前些年还首富呢,现在牢许在哪儿发财呢? 所以一段健康的感情乃至于婚姻你要找的伴侣是能陪你上山也愿意跟你待在山脚的人。但如果你想要找到这样的伴侣,你需要提高的是自身吸引力与魅力。也就是哪怕你这个人什么都不是也能吸引住她。胖了就去减减肥,不会穿衣服去学学穿搭,不敢开口的就强迫自己公开场合多与人沟通。永远记住一点,你想要找到一个很好的人的前提是自己也要足够好。 |
![]() |
好了,到了这里晚秋其实已经被余则成吸引住了。但还没有到完全魂牵梦绕的地步。可为什么后面晚秋一次又一次期盼与余则成的见面,还提出她可以抛下一切跟余私奔?甚至最后面对谢若林跟翠萍还能说出不是新时代挡了路他都愿意给余则成当小这种话来? 这就要提到我之前在《大明王朝1566》中分析“高翰文为什么会不顾家族颜面也要娶芸娘”中提到的观点了,所有的情场老手的套路一言以蔽之就三个字——搞心态。也就是《无间道》里韩琛对陈永仁说的:“不知何时对你好,又不知何时想杀你。” 为了更好的表达,我用我曾提出过的一个经典的“抓娃娃原理”来进行阐述。 如果你夹五六次那个“娃娃”动都不动一下你大概率就直接放弃了,因为没有“正反馈”全是“负反馈”。正常人是不会在一直都收到“负反馈”时情况下还穷追不舍的。所以如果你的男(女)朋友一直有人追,甚至在你们公开关系后仍然追求者不断,除非他(她)真的长的跟明星一样,否则大概率就是他(她)经常给人释放可得性,即时不时的给人“正反馈”才会让人一直穷追不舍。 那反过来,如果你一夹一个准,弹无虚发,甚至夹子都不用动“娃娃”自己都贴上去,很快你也会觉得没有挑战性于是不愿意再抓了。这就会产生心理学中所说的“边际递减效应”,即人在重复过于简单、远低于自身能力的事情时会产生厌倦之情。所以当一件个人一段感情得到的过于容易时往往就不会被珍惜。 所以娃娃机的代码是怎样运行的呢?它不会让“娃娃”一动不动,也不会让你轻而易举的夹上来。它会让你觉得:“哎呀,就差一点点,我就差一点点就夹上来了!”也就是它是是一点点在给你情绪上的正反馈,这会让你不知不觉间不断加大投入,从而不断加大沉没成本——我都投入了这么多了怎么可能轻易放弃?最后输急眼了明明知道她在耍你,但又会进行自我欺骗:“你看,她又对我笑了诶,我再压一把,最后一把!再追不到我就不追了。”而晚秋就是陷入这种情绪一步步无法自拔的。 |
![]() |
|
![]() |
|
![]() |
所以你看剧中面对晚秋写在脸上的爱慕,余则成表现就是完全遵循了我上面所说的“夹娃娃原理”,也就是典型渣男的九字真言:“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你看他一会明确拒绝晚秋的求爱,一会又故意问晚秋对自己是不是真心的,一会又上手亲上了。这种反复拉扯加上晚秋本身那种缺爱而又追求浪漫的性格,最终促成了晚秋对余则成无比炽热的爱。 |
![]() |
|
![]() |
|
![]() |
|
![]() |
|
![]() |
说完晚秋,我我们再说说余则成。你说余则成对晚秋没动心那肯定是假的,因为除了他又抱又亲的行为以外,他剧中也非常诚恳的问了晚秋那个问题——“如果你不是为了挽救这个家,你对我,会有好感吗?” |
![]() |
|
![]() |
|
![]() |
这句话耳熟吗?因为余则成曾经对左蓝问过同样的问题:“你到底是真的爱我,还是共党的美人计?” |
![]() |
|
![]() |
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余则成对左蓝是真的,对晚秋又怎么会是假的呢?那余则成究竟为什么没有接受晚秋呢?在我看来,除了这时候他心里还深爱着左蓝这个最重要的因素以外,还有一个他无法明说只能含蓄委婉表达但更深层次的理由,这个理由也是晚秋问:“如果你没有家室是否会考虑我”时余则成的回答:“国事为大,家事随安。” |
![]() |
|
![]() |
|
![]() |
而关于这个深埋在余则成内心深处的不能接受晚秋的根本理由他后来也跟翠萍摊牌了——“我们的工作很危险,很残酷,是要死人的。恋爱、结婚、生孩子就意味着一旦哪天死了,留下那个人……我就觉得干我们这种工作的人,就没权利结婚。我不想发生这种事情,一个孤独的女人带着吃奶的孩子,在坟前跟丈夫烧香,以后他们怎么过啊?” 我相信这个念头从余则成第一天来天津时就这么想了。他一直都处于精神高度紧张之中,他觉得自己都朝不保夕,所以他才会对晚秋若即若离,他不是不喜欢,而是拼命在压制自己内心的欲望。这在翠萍到了以后他跟大大咧咧的翠萍总是为了安全事宜爆发矛盾冲突的内在原因是一致的。 而后面左蓝为了掩护他而牺牲则更加加深了他的这种情绪——余则成可能不止一次想过,要是左蓝不是她的爱人就好了,那样她就不会为了自己而深陷险地最终牺牲。像他这样的人,连自己的生死都保不住又怎么配拥有爱情呢?又怎么配跟人光明正大的在一起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里提一嘴,虽然翠萍拿出了山里的女人永远比你想象中坚强,没人会哭哭啼啼的来反驳,但实际上这是站不住脚的。可能也是编剧为了让余则成与翠萍这条线能进行下去不得已只能如此了。 因为如果我是余则成,一句话就可以反驳:“那是因为那些妇女在敌后而你在我身边!翠萍,你不明白吗?我们的工作随时有危险,一旦暴露,如果他们用你来要挟我呢?如果他们用我们三岁的孩子来要挟我们呢?出来参加革命我们确实死都不怕,可你不怕听到爱人与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与惨叫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就像吴站长说的,晚秋确实跟余则成很般配,余对晚秋也一定动过心,但就像唐代无名氏所作《无题》中写的那样:“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早也是恨,晚也是恨,就如同苦海中翻滚的云浪,有时也只能感慨一句:“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 |
![]() |
|
![]() |
The end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余则成虽然被吴站长评价是个情场老手,曾在重庆风流过(吴站长实则暗指他与左蓝的关系),但不代表他是个脚踏多只船的渣男。 |
![]() |
事实上,从一开始,余则成就被设定为感情专一的主角,自始至终都没有变过。 左蓝在时,心里只有左蓝; 左蓝牺牲后,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才开始对翠平产生爱意。 说回来,余则成当初踏上潜伏这条路,完完全全是因为左蓝和刺杀李海丰过程中见到的一些真相(对KMT的失望),而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理想和信仰。 左蓝活着时,余则成视她为精神信仰,走在前方的引路人。 左蓝牺牲后,余则成开始真正成长起来,自己成了引路人。 在感情方面,余则成喜欢上一个人的逻辑其实和我们大多数人都一样:能够产生欣赏的情感或情绪,是看上或爱上的前提。 对左蓝是这样,对翠平也是如此。 尤其对翠平,余则成绝没有世俗意义上那种日久生情,单身久了想着随便凑活过日子,尽管翠平曾对他有过多次暗示,余则成也不理不睬。 直到后面翠平展现出惊人的打枪水平时,余则成开始了主动接近和关心翠平。 |
![]() |
要知道,翠平和余则成不仅学识水平无法势均力敌,在平常聊天搭话也存在诸多摩擦。 况且翠平无论长相和才华也都不及左蓝。 在余则成对翠平产生爱意之前,余则成对翠平各种不相称的言行举止只表现出了无奈和指责。 而产生爱意之后呢,余则成对翠平开始有了包容和理解。 明白了这一点,你就知道余则成为什么始终没有看上晚秋。 因为在余则成眼里,没有看到晚秋有值得欣赏的一面。 当初吴敬中为满足自己捞钱的私欲,安排余则成去接近穆连成,才结识了晚秋,谈了个逢场作戏的恋爱。 |
![]() |
可高端的猎人往往以猎物的姿态出现。 我们作为观众,其实也看得出来,偶然出现的晚秋,其实也是穆连成刻意安排的,目的是利用她接近余则成,伪装成讨好吴敬中,实则让其放松警惕,这样穆连成就方便悄悄携带大额财富跑路。 而晚秋作为一个工具人(穆连成跑路也没带她),为报答穆连成收留她的恩情,相当配合,成功地帮穆连成吸引住了余则成和吴站长的注意。 在这个阶段,晚秋和余则成其实双方谁也没爱上谁,大家都在表演,要不然后来晚秋被穆连成抛弃后为什么直接回老家而不是去找余则成呢? 后来晚秋再次搬到城里,和余则成再次重识并多次接触,才逐渐对他产生爱意。 晚秋的才华和美貌都不亚于左蓝,但余则成对她明里暗里的示意从未有过回应。 因为余则成对她欣赏不来。 晚秋虽有好看的外貌,出众的才华,但没有理想、没有人生方向、没有生活动力,还时不时沉浸在“淡淡的忧伤”中。 相比于左蓝、翠平和余则成他们,晚秋是不幸的,她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和值得奋斗的理想信仰,得过且过。 所以她随波逐流,嫁给谢若林这样的投机分子也不奇怪。 但是,余则成在晚秋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没理想信仰,对现实失望,同时也没有太强的物质欲望的状态。 但身上的火光还没有彻底熄灭。 这个时候,急需一个引路人指引她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非要说爱,余则成对晚秋只是爱护,不是爱意。 |
![]() |
晚秋在那种时局潮流下所表现出的迷茫和无助,让余则成想到了当初踏上潜伏这条路的自己,想到了应该像左蓝一样,扮演好引路人的责任。 所以那晚他才会拼命抓住机会去说服罗掌柜,让晚秋去延安。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余则成本人其实对女人的姿色,并不很看重,他看中的是内核。 他喜欢的左蓝,前期是端庄又活泼,有文化有素质,内核稳定的老师。左蓝这个角色就是引领余则成走上共产主义的引导者,她不仅美丽,温柔,恬淡,还意志坚定,思想进步,在思想上,她是远远高于余则成的,是独立的,有完整人格的人。 他后期喜欢翠萍,也不是日久生情,而是一开始嫌弃翠萍粗鲁,后来发现翠萍别的地方的闪光点,他才意识到,不是翠萍差,而是为了他那个档案里的妻子,从优秀的游击队长,被迫走进翠萍完全不适合的特工角色。哪怕翠萍一点也不懂怎么在敌特区做好余则成的搭档,但是翠萍仍然义无反顾的就来了。翠萍虽然没文化,但是她也是独立的,哪怕一个人,她也能撑起自己头上的天。 晚秋就不一样了,晚秋嫁人之前,和余则成的那段时光,两人都有几分虚情假意。穆连城跑了,晚秋回了老家就能看出来,两个人都心知肚明,他们之间没有感情。否则晚秋就来找余则成了,或者余则成帮一把晚秋。 晚秋嫁人后,两人重逢,因为晚秋经历了大起大落,又只能委身不喜欢的一个人,才能在乱世里活下去。他们俩再度重逢,晚秋心里对余则成的那点心思才慢慢升高。 晚秋这个人,就想菟丝花,只能攀附着大树才能活,人又会弹钢琴,又会外语的,看起来是开放进步的女青年,实质上封建的不得了,脑子还是被封建残余裹脚布裹着,在她心里,做妾不是什么不得了的大事,也没有家国观念。 |
你看老余怂兮兮,文绉绉的,看起来是个文化人的形象,青浦班里学的是电讯,属于后勤技术类的,不是行动类人才。给站长敛财的时候那狗腿子样,像是个幸进的佞人,但其实这人骨子里是个有信仰的超级热血青年。 刺杀李海丰的时候,路上吕宗方告诉他目的,他一脸懵逼:我他妈是搞技术的!行动不是我的专长!这事儿应该找李涯! 上级被杀,联络线损毁,成了断线的风筝,真是怂逼早鸡儿润了。他几乎没有什么太多权衡,就做了决定:MLGBD干死狗汉奸!!! 哥哥们,你天天泡实验室录数据,突然有一天让你抄刀子砍人你行吗? 老余可以!更牛逼的是,他踏马真成了!一个人! 从策划到行动,老余自己搞定的! 李海丰哪个位置,肯定刺杀什么的都见得多了,到底栽到了老余手里。不要觉得电视剧里演的简单就觉得功劳水!这个功劳很牛逼的!云麾徽章很有含金量的! 最后处决李海丰的时候,不难看出老余的青涩,整个人都在微微颤抖,补枪的时候都不敢看。 所以后来带翠平练枪的时候,那一脸星星眼,对战斗高手佩服:“你怎么练的?”因为他根本不擅长! PS:这里多说一句,翠平出手的着墨不多,但绝对可以肯定这人是个战斗英雄式的人物,如果要类比大概是吕俊生,银金花这等牛人,甚至是杨根思那种神仙。(两筐地瓜,强壮的男人等名梗) 老余喜欢的是什么人?有坚定信仰的人,有理想有抱负的同路人,如白月光左蓝,如游击队长翠平。 伤春悲秋的小布尔乔亚,从来都不在他的选择内。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余则成一直喜欢比他强的人, 开始的时候,喜欢左蓝,是因为左蓝是那种外表柔弱,内心信仰坚定的革命主义战士,比迷茫的余则成的内心要强大的多, 后面和翠萍相处那么长时间,都没有喜欢上翠萍,只是把她当做一个不得不近距离相处的战友来看待,是在翠萍展示了非同一般的枪法之后,余则成瞬间就沦陷了, 晚秋在普通人眼中是一个又漂亮又聪明还有才能的奇女子,但和余则成一比较,就显得信仰不够清晰坚定,能力不足以在乱世保存自身,甚至连智商容貌,也说不上比余则成优秀到哪里的一个普通女人, 余则成能够冒着风险把她送到延安,已经是好感爆棚的表现了,但是这种感情,只局限于把晚秋当作一个令人心疼的妹妹,以及一个可以发展的革命同志来看,而不是吸引余则成的恋人, 而在晚秋到了延安之后,做出了《阳光大道》这种诗,完成了从一个迷茫的少女变成一个坚定的革命主义战士的变化之后,才真正从思想上和余则成站在了同一个位置上,而最后余则成和晚秋的结合,才显得恰如其分,相得益彰。 所以为什么余则成一直没看上晚秋,因为晚秋一直都比余则成弱,而且是弱的多,只有晚秋成长起来之后,才有可能吸引余则成。 在这里把晚秋做的诗分享一下,体会一下那个年代真正战士的格局风采。 走要走大道 走要走大道, 大道上阳光好, 秧歌伴着锣鼓跳, 青春扮做旭日早。 走要走大道, 大道上爱情好, 匆匆的过客快忘掉, 叛逆的心向着北风跑。 走要走大道, 大道上风景好, 雄壮的兵马闪光的刀, 崭新的山河翘望着拂晓。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