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影视娱乐 -> 2025 春节档总票房超过 97 亿,创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新高,如何评价这一成绩? -> 正文阅读 |
|
[影视娱乐]2025 春节档总票房超过 97 亿,创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新高,如何评价这一成绩?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图片] |
一、春节档票房分析 这次春节档结束了,档期电影总票房(含预售)也来到惊人的97亿,猫眼ai直接将哪吒预测上调到了87亿,因为有哪吒的存在,这几天写票房相关话题的回答都已经跟不上了,哪吒再一次有力地向市场证明了——24年不是观众不爱看电影了,而是电影本身赶走了观众。 所以啊,以后不要老是去质问观众怎么了,搞得好像是你这个行业不行了你在苟延给行业续命一样,把重心放在你自己电影的质量上才是硬道理,有没有可能,行业不行正是因为你不行造成的。 |
![]() |
再回到春节档来—— 首先是大盘涨势喜人(猫淘战报含预售会抢跑,最终数据要等到国家电影专资办出,先暂时用一下猫眼数据),目前春节这几天到了95.04亿,抛开票价因素,观影人次也涨到了1.86亿,而且大家要注意,同样是8天假期,去年除夕没放假,就是从大年初一开始算的,而今年则是从除夕开始,而春节档电影在大年初一才放映,所以相当于废掉了一天,那么今年春节档日均票房是13亿多接近14亿的惊天数值的,可以说确实给全年电影市场开了个好头。 |
![]() |
但要注意,这回的票房可以说完全是由《哪吒之魔童闹海》撑起来的,哪吒撑起了整个档期51%的票房,符合我之前过半的预测—— |
![]() |
可以想象,倘若没有哪吒的50亿票房,那其他片子,就凭好几部一播口碑就崩的实力,能再吞得下大盘的20亿让全盘票房到70亿都恼火。 并且,哪吒单日票房已经连续5天一天比一天高了,本来今天是工作日前一天,大家都在返程,按理来讲应该总体下滑才对,你看其他片子都比同期跌了,只有哪吒逆势而行,太强了,真成藕是逆跌了! |
![]() |
看来就像我之前讲的那样,春节期间有不少年轻群体在老家,电影院没有足够的硬件,可能返回大城市了会多刷几遍imax等,我同学已经讲她要三刷四刷了,这种回头客吸引力是非常恐怖的。 用哪吒走势对比过去的影史前五走势,我们就可以看到哪吒有多么逆天了。 |
![]() |
场均人次,2000人的电影厅几乎坐满,可以说,看哪吒已经到了这个热闹不得不凑一下的地步。 |
![]() |
哪吒这种作品是五年磨一剑磨出来的,取得这种成绩是它应得的。 可以说,哪吒即使不在春节档上映,在今年暑假档上映,它也能走出一个大长尾,只是春节档把这个过程大大缩短了而已。 但电影界值得庆功吗?我想说请等一下。 从整个中国电影生态来看,整个春节档并没有出现之前鼓吹的史上最强春节档的情况。 相反只有《哪吒》炸裂吃肉,陈思诚《唐探》自保喝汤,其他拉垮自行下桌,桌子一度要被哪吒掀翻了。 |
![]() |
而从哪吒的前期曲线来看,也能看出一些观众心理的端倪。 一是哪吒最终预售票房并不是最高的—— |
![]() |
二是《哪吒》前两日票房并没有体现出炸裂之态,是从第三日开始一步步上涨到今天的单日8亿多票房的—— |
![]() |
什么意思,是观众并不信任中国电影的意思。 之前《唐探三》预售破10亿,创影史纪录,《流浪地球2》也是预售冠军。 说明当时的观众,对于有前作的ip片还是有足够的信心,敢于大胆冲预售买票。 而《哪吒》作为一部具有50亿前作票房的电影,在预售阶段本来是无脑冲、遥遥领先的姿态才对。 但我当时在知乎、b站,都在评论区看到了大量观望性评论,认为即使是哪吒,也是过去了五年之作得先看看口碑。 也就是说,24年的电影市场彻底击垮了大家对中国电影的信心,大家都害怕再被骗了。 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今年电影口碑完全是靠哪吒一部片子撑起来的。我们就算豆瓣不待见陈思诚跟主旋律,唐探蛟龙吃了点亏,也不过是唐探是7分片,蛟龙还到不了7分。 |
![]() |
绝大部分选择了除哪吒之外的观众怕是也要直呼诈骗了。 如果春节档过后,电影市场拿不出足够的口碑佳作,那么哪吒好不容易打开的一点点有利场面又将归于0。毕竟,去年春节档可是破了记录,但全年电影市场却是个史诗级的低谷。 那就希望后续尤其是暑期档能有佳作顶起来,为此我专门去大概看了看待映片—— 二、2025观影前瞻 陈可辛导演章子怡主演的《酱园弄》,易烊千玺主演的——娄烨的《三个字》、毕赣《狂野时代》(毕赣是导演《地球最后的夜晚》那个,这个《狂野时代》简介是科幻悬疑,不过主演是董子健,感觉又是文艺片的范儿),刘昊然周冬雨《平原上的火焰》,这几个一眼文艺片气质,就算有流量明星撑场子估计也无法担任起扛票房的任务。 |
![]() |
|
![]() |
《无名之辈》两部连上,可以填补下春节档后的空档期,但票房冲高难。 |
![]() |
|
![]() |
那能扛点票房的目前看过去—— |
![]() |
|
![]() |
|
![]() |
1.大鹏《长安的荔枝》,大鹏越拍越好了,原著也很火,这个我还是挺期待。 |
![]() |
2.姜文《英雄出少年》,冲姜文导演也会去看看。 3.陈佩斯黄渤《戏台》,这俩国民喜剧大神,自带揽客性质。 4.《镖人》有吴京。 5.贾玲《转念花开》,还是她的老搭档张小斐,是部犯罪片,不知道观众还买不买她的账,我先观望观望,我更期待陈思诚今年又能搞出什么东南亚犯罪花样出来。 6.马丽主演的《水饺皇后》,导演演员阵容不错,马丽国民度高,可以期待一下。 |
![]() |
|
![]() |
7.《刺杀小说家2》,1的生物特效还是很不错,期待2的表现。 8.《731》,话题有点沉重,不好预测。 9.周星驰《美人鱼2》,上回《美人鱼》破了多项票房纪录,这回也可以期待一下。 10.《欢迎来到龙餐馆》,有沈腾,导演是文牧野,导《我不是药神》那个,但我感觉药神徐峥参与度还是很高很明显的,后面那部《奇迹笨小孩》着实一般。 11.曹盾《敦煌英雄》这种一眼大制作的电影赶紧抬上来啊。 12.《风林火山》看着海报还行,《叶问5》感觉像假的,不是上一部就说是完结篇了么。 |
![]() |
再说说动画,《哪吒》在春节档又把中国动画市场打开了,接不接得住就看你们了。 《时间之子》已官宣定档5.30,看导演还行吧; |
![]() |
|
![]() |
|
![]() |
其他几部—— 《小妖怪的夏天:从前有座浪浪山》,23年《中国奇谭》的出圈之作,有一定观众基础,看能不能爆了。 |
![]() |
|
![]() |
追光拍聊斋了,看它能玩什么花样吧。 《大鱼海棠》出2了,希望剧情给力一点吧,画风倒是真不错。 |
![]() |
这么看下来,感觉今年外国片还可以—— 阿凡达3、疯狂动物城2、惊天魔盗团3、侏罗纪世界4、美国队长4、碟中谍8。 |
![]() |
不过票房我预测也就《疯狂动物城》《阿凡达》能在大陆捞一些,其他的之前表现就不佳了。 倒是26年外语片来势汹汹——复仇者联盟5、速度与激情11,蜘蛛侠4,玩具总动员5,变形金刚8,冰川时代6,新海诚新作,这些倒是在国内之前挺有号召力,看明年华语顶不顶得住了。 希望华语还有哪些大片赶紧吐出来吧,《哪吒》开年打下的观众市场别浪费了,尤其是暑期档,可千万别像去年一样拉了。 以上。 |
97亿元的票房有50亿元是《哪吒之魔童闹海》贡献的,占据了整个春节档期超过一半的票房,是《哪吒》太火爆,带动整个春节档期的票房上涨。 这是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新高,更像是《哪吒之魔童闹海》这一部影片的票房奇迹,7天50亿!这是前无古人,难有来者的增长速度,真的太惊人了! 而第二名的《唐探1900》目前只有23亿元的票房,不到《哪吒》的一半票房,差距已被远远拉开。而第三名的《封神第二部》,只有10亿元的票房,不到《唐探1900》票房的一半,只有《哪吒》票房的五分之一。 第四名的《射雕》,只有《封神》的六成,约是《唐探1900》的四份之一,《哪吒》的十份之一左右。 注意到了么?从第一名到第四名,每差一个名次,数据上都是断崖式下滑。《哪吒》和《唐探》的票房加起来,就占据了整个春节档期票房的75%!这意味着,春节档期的火爆,只是少数电影的火爆。 |
![]() |
而其余电影,只能算是正常发挥水平,放在全年最卖座的春节档,票房成绩并不出色。 随着档期结束(2月14日开始会上映新电影),这份火爆难以为继,这对中国内地电影市场而言,又会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不过全国影院在整个春节档期盈利不少,至少能维持很长一段时间的运营了。 哪吒就是春节档期全国电影院的财神。 |
![]() |
这是《哪吒》在灯塔专业版的主页,目前累计票房50亿,已经达到了映前媒体预测的最大值。 而AI预测总票房已经更新到85亿,昨天的票房增长是8.6亿,连续三天票房增长超过8亿,在上映前,谁也没料到势头居然能这么猛吧。 在昨天早上,我就预测《哪吒》的票房在当天结束能接近或者超过50亿,结果真的跟我想的一模一样。 大年初一正式上映后 5 天 15 时《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破 41 亿,后续票房增速会如何变化??www.zhihu.com/question/11212448497/answer/92318348842?utm_psn=1870269462097309696 |
![]() |
|
![]() |
|
![]() |
|
95亿+!宛若神迹一般的2025年春节档就此诞生! 事实证明观众并没有抛弃电影和电影院!这场事关中国电影市场生死存亡的保卫战不仅赢了!而且赢得相当漂亮! 想想就在一个月前,整个中国电影市场可以说是愁云惨雾,各种唱衰的声音纷至沓来,中国电影的声誉几乎与中国足球接近,任谁都来骂一嘴踩一脚。 而此刻,破纪录如同砍瓜切菜的2025春节档可以说一扫此前的阴霾,给电影市场注入了可以说是以吨计的信心!倘若只用三个字来概括今年春节档的神迹,自然就是:给我破!破纪录的破! |
![]() |
一、 大片带动观众扩容 市场迎来全新拐点 2025年春节档所有打破的纪录中最值得欣慰的是各种人次纪录的提升! 这几年,虽然各种票房屡创新高,但是主要还是依赖于票价的大幅提升,实际的观影人次其实始终处在一个瓶颈期,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反而出现明显的萎缩。这给电影市场的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从2012年《人再囧途之泰囧》单片近4000万人次到2017年《战狼2》1.59亿人次,再到此次《哪吒之魔童闹海》可能创造的新的单片观影人次纪录,而整个档期的观影人次体量也达到了2亿级别。相较票房而言,人次的增长才是电影市场最核心的指标! 而这次除了单片,单日大盘、整体档期的观影人次都得到了史诗级的拔高,意味着确实吸引了一大批平时不怎么看电影的路人群体入场,给整个电影市场带来了一波新鲜血液,不仅给当下,也为未来市场的增长提供了动力和空间,是一次非常关键的扩容! |
![]() |
而今年春节档另外一个值得欣喜的点在于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代表的顶级动画电影再次带领中国电影的制作技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导演饺子在接受采访时就提到:不要迷信国外的制作团队,外国团队因为傲慢与偏见并不会给中国大片匹配一流的制作人员,而且由于存在因文化差异,就会导致额外的沟通成本。 最后还是选择国内的公司来完成制作,哪怕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精力来死磕,但是只有这样最终才能呈现更好的效果。 而类似的,《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也曾有过这样的表述。 什么叫产业升级,这就叫产业升级,靠着像《哪吒之魔童闹海》这样的电影不断突破中国电影技术的边界! |
![]() |
由此,2025年开始,中国电影市场必然进入到一个新的拐点,开启一个新的阶段。 接下来,单片100亿、春节档100亿,将会成为新的野望,同时观众对于电影的口味也会因为这一部部大片的出现而被大幅度的提高审美阈值,必然需要更大规模、更加精良、更切中时代情绪的电影才能满足相应的口味! 二、 春节档期马太效应 几家欢喜几家忧愁 春节档虽然总能制造各种票房神话,能上牌桌的玩家都有机会一夜暴富,但是同时他的马太效应也意味着巨大的风险,一半赢家一半输家也已成为一种常态。 于冬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 承载了中国第一部潜艇电影期待,也担负着博纳扭亏为盈重任的《蛟龙行动》,这次的市场表现可谓凄凄惨惨戚戚。倒数垫底的票房和杯水车薪的排片与电影的巨大投资和超大场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这也让出品方博纳的老板于冬难掩心中的愤懑,先后发了2条朋友圈,洋洋洒洒痛陈自己对电影遭受不公的无奈和为了给市场供给大片的坚持,可谓"锥心泣血,字字有痛”。 |
![]() |
而这样的表述的确换来了一些从业者的理解和支持,单日票房和上座率也有所回暖,后续还是有一定走长线的机会。 同时面对这样的陈词,更无需冷嘲热讽、落井下石,毕竟于冬提及的粉圈互黑乱象和工业大片的匮乏的确是行业命门所在,是值得重视的。 曾几何时,于冬的博纳凭借骄傲三部曲(《烈火英雄》《决胜时刻》《中国机长》)、胜利三部曲(《长津湖》《中国医生》《无名》)等主旋律电影大杀四方,奈何时也命也。曾经的成功也造成了严重的路径依赖,在主旋律电影退潮的当下,继续沉迷于此类电影的开发,必将背负沉重的包袱。 如今也只能以“绝不撤档”的方式站着死!不可谓不壮烈! 王长田:我有一个70亿的梦想 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 其实光线的出品发行战绩从来都不太稳定! 在2023年5月份,光线董事长王长田在北电影视金融班的课堂上给《哪吒之魔童闹海》许下了70亿票房的宏愿!在当时看来,这个数字足以让人瞠目结舌,被大多数人都认为是一种丧失理智的期待。 且在此后的一年里,虽然《第二十条》取得了春节档票房季军的佳绩,但是也连续撤档了3部电影,《透明侠侣》《她的小梨涡》《小倩》等三部由光线主控的电影,其点映表现均不佳,也让市场对其后续其他项目的发行不免产生担忧。 不过这次哪吒相当争气!王长田70亿的梦想即将实现!甚至可能还会继续加码,根据灯塔专业版AI的最新票房预测,《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票房落点已经上调到了惊人的87亿元! |
![]() |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光线,最近7年未曾缺席春节档的另一大玩家则是猫眼,可谓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春节档7战7捷,未尝败绩。今年主发的《唐探1900》是唯一抵挡得住《哪吒2》猛烈攻势的电影。 |
![]() |
而光线正是猫眼的最大股东,王长田同时也是猫眼娱乐的董事长!可谓今年春节档最大赢家!不得不说,成立彩条屋、控股猫眼都是非常成功的战略投资。 影院救星千年老二陈思诚 产品经理的含金量还在继续上升。 导演陈思诚曾经也因为影评人对其“产品经理”这样的称呼而感到内心委屈,毕竟这个名词更多意味着算计、精明。而如今他似乎也可以更加坦然的心态去面对这个叫法,特别是在众多影院人心里,他的名字已经等同于票房等同于救市了,这在亟待市场复苏的当下,稳稳地产出票房是难能可贵的。 《唐探1900》依然没有辜负影院经理,这个系列第三次拿到春节档票房亚军!同时在2025年2月1日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首个票房破100亿的电影系列! |
![]() |
而且《唐探1900》虽然评分不算突出,但是其整体口碑明显回暖,再加上其出色的票房表现,使得“产品经理”的头衔也逐步化贬为褒,甚至不少影评人和从业者呼吁,中国需要更多的产品经理式的导演。 香港导演尚能饭否 强如徐克这次擎起武侠电影的旗帜似乎也有点儿力不从心。 原本金庸+徐克的招牌还是让人颇为期待的,奈何这次《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发挥确实跟观众的期待存在一定差距,武侠电影的中兴可能得留给后来者去完成了。 另外你也会发现香港导演确实已经不再是票房灵药了,经过统计,近2年香港导演在内地最高的票房都未曾达到7亿。 |
![]() |
他们的确深谙各种商业类型片的技巧,而且出活儿也很快,但是他们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对于电影技术的突破、对时代情绪的把握方面可能还有需要提高的空间。 成也乌尔善败也乌尔善 路演已然卷出天际! 《封神第一部:朝哥风云》成功的路演被业界奉为绝佳的宣发案例,于是《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则依葫芦画瓢,并超级加倍!开创了用放映前作来宣传续作的路演先例,寄希望于复刻第一部的自来水热潮。 可惜事与愿违,由于魔家四将和三头殷郊的特效吸引了太多的吐槽,以及部分剧情设置观众存在不同的意见,再加上性别议题的干扰,使得第二部出现了一定的口碑分化,当初第一部观众有多爱之深,在第二部就有多责之切。 或许导演乌尔善也觉得心中纳闷,为何两部电影的市场走向可以如此截然相反? |
![]() |
其实客观来看,《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的整体特效水平是优于第一部的,且剧情更加集中流畅,只是一片一命,当观众的焦点都集中在电影的不足上,就自然会显得力不从心。 如今只能希望导演乌尔善可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看看《封神第三部》能不能重新一战封神! 走过一轮生肖的熊出没 春节档钉子户·名作之壁——熊出没系列终于走完一整轮生肖! 这次虽然受《哪吒2》的市场挤压,导致《熊出没·重启未来》的票房远不如前三年,但是想必这部电影依然可以取得盈利,不愧是院线动画电影最长寿的IP。只是在故事内容的创新和IP进一步的衍生开发方面可能需要再努力突破一下。 |
![]() |
而今迈步从头越,结束了科幻五部曲的熊出没系列也将开启新的旅程,期待下一轮生肖光头强和熊大、熊二可以带来新的惊喜和表现吧。 三、 无序竞争需要警惕 繁荣市场下的隐忧 危机危机,危险与机会总是并存。 虽然2025年的春节档以仅仅7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全年1/5的票房任务,让人惊呼咋舌!但是在繁荣的背后还是可以看到很多无序竞争带来的市场乱象,是值得警惕的,否则就会成为定时炸弹,早晚会给中国电影带来不可逆的严重伤害。 比如这次由于春节档的火爆,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现象。竟然有一些个别影城明目张胆地出售手写票、无座票、台阶票,这绝对属于违规行为,且很大概率会出现偷票房的情况。并且这样的操作也严重伤害到观众的权益,影响到观影体验。 |
![]() |
比如各大片方为了“撕排片”,纷纷以停密钥作为威胁手段,部分发行人员跟影城之间甚至恶言相向,确实有点儿“刺刀见红”的意思。 虽然这的确可以短期内带来一定的排片产出,但是也显得以邻为壑,可能伤害到彼此作为合作伙伴的长久关系,需要探索更科学合理且可持续的排片博弈方式。 |
![]() |
除此之外,像粉圈带来的各种乱象依然严峻,缺少更具广泛认同的电影评价体系也始终困扰着行业。 电影从业者依然要抱着“常怀千岁忧”的状态去不断夯实整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居安思危,特别是国家电影局常务副局长毛羽的“关于中国电影的六个知道”值得反复咀嚼复习,只有把这6个问题进行根本性的解决,才能真正让中国电影市场脱胎换骨、完成跃升! |
![]() |
四、情人节档双片接棒 电影大年呼唤大片 按照往年惯例,每每春节档结束,都会遭遇一个显著的片荒期,从而造成巨大的票房塌陷,抵消了一部春节期间创造的产出。 因此如何延续2025年春节档观影热度的重任,接下来就落到了即将在情人节上映的《美国队长4》和《花样年华》的身上。 |
![]() |
前者也利用春节期间的超高流量,在不少地标性影城投放了颇为喜庆的立牌来进行宣传,但是近几年漫威电影的颓势,也让不少人为这部续作捏一把汗。 而王家卫的这部艺术电影则是25周年导演特别版,号称全球最长,还特意发行制作了像IMAX、杜比影院等巨幕厅版本,老片能否焕发新春值得关注! |
![]() |
除此之外,台湾恐怖电影《诡才知道》、斩获金球奖入围奥斯卡的《猫猫的奇幻漂流》、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的《想飞的女孩》也都已定档。 |
![]() |
当然光这几部是远远不够的,市场呼唤更多的大片和佳片,除了重大档期外,只有把日常周末档期也能运营得当,培养更多的人形成观影习惯才能让市场的繁荣持续下去。这也对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的产能和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4年跳票了不少电影,所以2025年那些库存项目、已经杀青的的电影希望都可以顺利上映。 而今年也适逢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因此2025年全年电影市场值得一个更加漂亮的数字和成绩!也祝愿大家蛇年快乐,在新的一年里看到更多值得你铭记终生的好电影! |
![]() |
|
鉴于去年某部励志减肥片在春节档创下奇迹般的票房,但却难掩全年票房增速如中年发际线般岌岌可危的尴尬境地。 所以你问我,如何看待2025年春节档的成绩? 我的回答是春节档97亿的票房,就像年夜饭桌上的佛跳墙看着挺丰盛,但全是靠《哪吒2》自己撑起来的。 虽然《哪吒2》已经为2025年的影视行业打了一个空前利好的开头,连影院的保洁阿姨都知道《哪吒2》将是她春节档最大的敌人。 但是这届春节档看似很强,但要没了《哪吒2》就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春节档。 目前截止的票房是《哪吒2》48.3亿,《唐探1900》22.72亿,《封神2》9.96亿,《蛟龙行动》2.9亿,《射雕英雄传》5.9亿。 |
![]() |
但是如果把《哪吒2》的将近50亿票房拿走,整个春节档大盘到现在才50亿不到。 这时候你可能会说了,《哪吒2》要没上映,那它的票房肯定会平均到其他几部电影上啊。 会肯定会,但是撑死也就匀过去10多个亿。 就《封神2》和《射雕英雄传》那两个片子的质量,想找个好角度夸的都夸不出来。 春节档的票价又这么贵,韭菜再被割也该明白,有时候韭菜真没必要硬配软蛋。 所以今年春节档要是没有《哪吒2》,可能陈思诚的《唐探1900》,拿到了去年的减肥片的剧本,撑死了赚个30多亿票房。 虽然《哪吒2》对院线而言确实是难得一见的春天,万达电影靠着春节档这半个月收入,差不多足够给全国员工多发半年年终奖。 但当《哪吒2》以快50亿的票房一骑绝尘时,我们终于看清一个被资本刻意遗忘的真理。 观众从来不是韭菜,他们只是足够挑剔的鉴赏家。 这部续作用超越前作的1400个特效镜头、30分钟IMAX独占画幅、以及完全重构的「哪吒宇宙」世界观证明——中国观众值得被当作有审美的成年人对待。 |
![]() |
而那些说「观众只爱无脑爽片」的制片人该醒醒了,看看《哪吒2》零点场里座无虚席的年轻人们,他们用真金白银上座率的支持,比任何电影奖项都更有说服力。 |
![]() |
这部现象级作品,已然成为中国电影界崭新的里程碑。 它让「国漫崛起」从营销话术变成可量化的工业标准,让「自来水安利」从意外惊喜变成可复制的传播模型,更让资本市场意识到「IP价值≠流量明星堆砌」。 当同行还在用大投资,砸出五毛特效塑造的「蓝毛红发的蓝精灵」时,《哪吒2》团队早已在沉下心神,五年磨一剑只为保正品质。 |
![]() |
而《哪吒2》的成功狠狠抽了行业一记耳光。 打给迷信「档期玄学」的行业赌徒,证明真正的好片能凭空创造观影需求。 春节档场50%的排片率,但《哪吒2》上座率始终稳居50%以上,甚至创造了连续5天票房逆跌的奇迹。 这充分证明观众不是不愿进影院,只是不愿为工业流水线上的残次品付费。 当《封神2》把宏大场面拍成蓝毛阿凡达,当《射雕英雄传》让武侠沦为儿女情情长的过家家,当《蛟龙行动》还在贩卖几年就把税收到50年之后的主旋律。 而《哪吒2》给电影行业上了堂价值百亿的公开课。 与其花2亿片酬请顶流拍戏,不如砸钱打磨每分钟18万的设计手稿。 与其在社交平台买500个热搜强行洗脑,不如让每帧画面自己开口说话。 中国电影需要的不是更多「票房救世主」,而是可持续的内容生态。 正如导演饺子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观众们这么期待《哪吒2》,预期拔得很高。机会是不能糟蹋的,必须倾其所有去实现最好的效果。」 |
![]() |
「我们单个镜头渲染了很多遍,为了‘千军万马’四个字的最终效果,花了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 而那些三个月拍完一部「定制预制菜」的剧组,应该多想想自己是不是还是不够努力,有没有好好卖眉笔。 |
![]() |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如何评价2025年春节档97亿这一成绩? 答案藏在每个从业者的选择里,是继续在春节档赌桌上All in,还是回归「用作品说话」的创作初心? |
![]() |
《哪吒2》至少证明了,当银幕亮起时,观众永远会给真正的电影人热烈且持久的掌声。 |
![]() |
|
2025春节档的绝对功臣就是连续五日逆跌的哪吒,甚至春节档改名“哪吒档”都不为过,一部片子拿到档期超一半的票房,前所未见。 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感受一下,先前2025春节档总票房突破50亿时,哪吒贡献了18亿多;现在档期总票房定格95亿,哪吒就贡献了48亿多。也就是说,后续的45亿票房中,哪吒就独得30亿,实际上还有很大的潜力没有释放出来。 题目说2025春节档票房是97亿,但目前两个主流平台的数据都是显示2025年春节档票房为95亿,这个数据也已经大幅超过2024年春节档票房80.16亿。一些人可能又要说这是因为票价更贵了,其实在出票(观影人次)方面,2025春节档的1.87亿张也明显超过2024春节档的1.63亿张。 并且我们需要注意,虽然2024和2025春节档都是8天,但考虑到2024春节档是从初一到初八,而2025春节档是从除夕到初七,并且历年除夕当天的票房都是比较低的,所以可以说2025年春节档票房与观影人次均同比2024年同期有明显增长的情况相当扎实。 但是,这种扎实的增长,实际上高度依赖于哪吒的表现。我们可以观察2018年以来的历年春节档总票房与出票(观影人次)情况,每年的情况均减去档期票房第一电影的数据,将余下影片的数据分别列出来: 2018年,7天,38.6亿(7928万张)2019年,7天,38.7亿(8931万张)2021年,7天,42.8亿(8796万张)2022年,7天,35.1亿(6692万张)2023年,7天,41.6亿(7909万张)2024年,8天,53.36亿(10858万张)2025年,8天,46.69亿(9227万张) 2024年春节档的8天是实实在在的8天,而2025年春节档的8天包含除夕,可以认为有效时间只有7天。我们可以做个简单计算,同样是减去档期内票房第一电影以后的数据,如果把2024年春节档的53.36亿除以8再乘7,得到的数值恰好等于2025年春节档的46.69亿;而在出票方面,10858万张除以8再乘7后得到的结果是9500,还要多于2025年春节档的9227万张。 当然,我们知道档期内的票房和出票情况分布并不平均,并且我们也要结合“57%的观众一年只看一次电影”的情况,认识到哪吒的大火毫无疑问会对其他影片票房造成一定挤压。但我们也确实可以通过数据看到,如果没有哪吒,实际上2025春节档就不会有同比2024春节档这么明显的增长,只能说大概是基本打成平手。 哪吒经历了春节档前无古人、可能也是后难有来者的连续五次逆跌,档期票房达到48.4亿,占档期总票房的比例过半,这样的集中度同样也是过去春节档票房从未有过的。 所以,2025年春节档票房能取得这样的增长,确实是因为哪吒在起到明显贡献;按票房情况来看,说2025春节档可以改名“哪吒档”也并非言过其实。并且,现在对哪吒的票房预测,也已经从之前的“超过60亿”、“可能冲击影史第一名”,增长到了“超过80亿”,哪吒的效应并不会因春节档结束而结束,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近年来,在舆论的讨论中,有三个趋势:一是越来越倾向于认为中国的电影制作水平整体越来越不理想,二是倾向认为电影这种娱乐载体已经越来越不受市场欢迎,三是越来越倾向于将电影票房情况与经济发展走向挂钩。 2025春节档的电影票房取得明显增长,既应该是电影界的盛宴,再次证明电影界还有制作高水平作品的能力、证明市场还愿意为电影这样的娱乐载体买单,又能够作为主流媒体回应“挂钩”论、报道消费市场甚至是年度经济迎来“开门红”的一个重要依据。 所以还是那句话,虽然哪吒看似是在春节档“独赢”,但电影界和更广泛的层次都应该因为哪吒感到庆幸。所谓信心比黄金更珍贵,应该庆幸今年春节档有哪吒这样的片子能够及时顶上、支撑起创下新纪录的档期票房,如此带来的信心效应其实还要进一步远胜过影片票房本身带来的经济效应。 |
因为哪吒一拍了五年, 所以哪吒二拍了五年 这是饺子的执着! 因为哪吒拍了十年, 所以才有这一成绩 这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因为现在绝大多数电影,都粗制滥造的像一坨坨屎, 所以大家才疯狂的去看哪吒。 这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和只想着卷钱跑路的行业大佬们,以及烂片遍地的事实情况的矛盾。 感谢,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接过了电影制作的接力棒,让青黄不接的电影艺术有了新苗。看来,电影艺术创作是病了,得吃药。吃治疗拜金主义的药。 感谢饺子,以一己之力,圈外之人,非科班出身,续写了神话。活生生的证明了,唯学历、唯科班出身的论调就是扯淡,唯有热爱与真诚,唯有责任与执着,才能出好东西。 |
![]() |
|
可以看做老百姓对某些烂片导演的报复,前几年垃圾片太多了,很多导演不研究剧本,用流量明星和粗制滥造的特技来吸引观众,观众不愿意吃屎就说中国电影没救了,洽洽没有意识到自己才是那坨屎,今年春节档烂片太多,蛟龙,神雕,封神,唐人也是烂片,蹭了一波主旋律,中规中矩票房第二,但是弱化探案推理,放弃了基本盘,靠特殊历史事件来吸引路人粉已经是秋后蚂蚱蹦不了多远了,哪吒根本没有对手,电影院疯狂给哪吒排片回血,有的地方一天40场,甚至河南一影院88场。资本世界就是赢家通吃,叫好叫座的电影观众喜闻乐见的,你凭什么反对? |
今年看了两部电影,哪吒跟唐探。先看的唐探后看的哪吒,一部比一部好,对的起电影票。 但是,我每一张票都是100元啊,再加上爆米花,145左右,我可以说已经把今年看电影的钱至少透支百分之七八十。 今年这一年除非有猴子的大圣归来,有封神宇宙的杨戬动画,顶多再看一部,或者不进电影院了。 春节档后的电影成绩,我不看好的。我看电影院一家人合家欢去看哪吒,但是这种合家欢可是代表花了合家欢的票钱啊。因为哪吒电影确实好,大家只觉得值。可是有多少能比哪吒这部电影的?到时本来钱就透支了,再跟哪吒一对比,基本上都不会再看下一部了。(大环境摆在这,钱就这么多。) |
说说成绩的背面,那些烂片吧 近些年所有赔钱的烂片有一个共同特点:京圈出品 封神2也是一样的,北京文化投资 说白了京圈这些年拍电影根本就不是为了赚钱,就是冲着洗钱和捞钱去的,因为赚了是国资赚的,他们反而捞不着,而把成本做大他们才能玩命捞,这就是他们的逻辑,他们就是冲着拍烂片去的。 有关单位不好好查查京圈相关文化企业的话,国有资产还会不断流失,烂片还会不断产生。 |
年前就说中国电影完了,这下是真的完了 春节档总共六部电影,总票房超97亿破纪录 而哪吒一个人就是半壁江山 换句话说如果现在没有哪吒,春节电影院都要准备放假了 实际上从来就不是电影行业遇冷,也不是观众没有热情,而是你让我掏钱进电影院看垃圾电影我真的去不了 肖战的粉丝都知道刷数据而不是去现场真的看电影 你凭什么认为普通人就能忍受得了非要去电影院不可 哪吒下映之后电影票房的寒冬就彻底来了,以后电影熊出没才是上映的基本,而真的想要票房高,唐探1990是标杆 如果想要爆 那么哪吒才是正确的选择 但是 一年能出几个哪吒呢 好消息是,3月份,流浪地球开机了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