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影视娱乐 -> 为什么《水浒传》里的好汉似乎都喜欢吃牛肉? -> 正文阅读 |
|
[影视娱乐]为什么《水浒传》里的好汉似乎都喜欢吃牛肉?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为什么《水浒传》里的好汉似乎都喜欢吃牛肉?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食物 水浒传(书籍) 牛肉 水浒传人物 人文 为什么《水浒传》里的好汉似乎都喜欢吃牛肉? |
因为牛肉好吃啊。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网络上流行起一种说法,说中国古代为了发展农业,要保护耕牛,所以法律严禁杀牛。这个说法越传越广,也层层加码,最后变成了“古代中国禁止吃牛肉,吃牛肉要杀头”…… 于是当有人问为什么《水浒传》里的好汉都要吃牛肉时,最多的回答是:因为在宋代,吃牛肉犯法,一般人不敢吃牛肉。所以好汉们偏偏要吃牛肉,就是为了藐视法律,反抗社会,体现了反抗精神…… 我就?? 仔细看看书,再好好想想,也能知道这不合道理啊。 书里面,好汉们吃饭,一般都是“打两角酒,切一盘熟牛肉”,可见酒店里卖牛肉是普遍现象。如果吃牛肉犯法,店家怎么敢明目张胆地卖?你要反抗社会随你,人家店家有正规营生,也陪着你反抗?而且很多时候不是客人指明要牛肉,而只是说有什么好菜尽管上,或者说来二斤肉,店家就主动把牛肉端上来了。 或许有人说,店家知道这些江湖人爱装逼,所以卖给他们牛肉是投其所好,对一般人就不卖了…… 那我们看林冲刺配沧州,被安排看草料场之后,去市井上买酒时: 店家切一盘熟牛肉,烫一壶热酒,请林冲吃。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些碎银子。把花枪挑着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仍旧迎着朔风回来。 店家知道林冲是看草料场的,也就是官家人,照样卖给他牛肉,也不怕他告官啊。 又有人说了,这些卖牛肉的地方都是乡野村店,自古皇权不下乡,王法管不到那里,自然敢卖了…… 是吗?咱们再看卢俊义被处斩,石秀单身劫法场前: 石秀听罢,走来市曹上看时,十字路口,是个酒楼,石秀便来酒楼上,临街占个阁儿坐了。酒保前来问道:“客官,还是请人?只是独自酌杯?”石秀睁着怪眼说道:“大碗酒,大块肉,只顾卖来,问甚么鸟!”酒保倒吃了一惊,打两角酒,切一大盘牛肉将来。 这可是大名府啊,这可是繁华之地啊,这可是市中心啊,这可是在梁中书眼皮底下啊,旁边就是法场,现成的执法人员啊……怎么的,这店家是要造反不成? 而且“乡村野店王法管不到才敢卖牛肉,好汉跑那里去吃牛肉是为了体现反抗精神”这种说法本身就很搞笑:合着你想表现反抗精神,却要去官府不知道的地方表现啊?就好像自己在家里把门锁起来,把窗户关严实了,喝二两猫尿,就敢骂皇上是王八蛋了……威风得很呢!不过我们一般管这叫自嗨。 什么是反抗精神?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在寺里吃狗肉,那才叫反抗精神!你们不是说和尚不能吃肉吗?洒家偏吃,而且要当着你们面吃! 言归正传。中国古代,耕牛确实是十分宝贵的生产资料,国家也确实立法保护耕牛。但法律禁止的是:私杀耕牛。 注意啊,两个关键词:“私杀”,“耕牛”。 可以杀牛,但不能私自杀,也不能杀可以耕地的牛,那是犯法的,要被杖责罚钱徒刑的。 耕牛不能杀,但牛老了,病了,残了,不能耕地了,怎么办呢? 牛是人类的朋友,操劳了一辈子了,老了干不动了,就让它歇着吧,颐养天年? 别逗了,当然是杀了吃肉啊,牛皮,牛角,牛筋,牛骨,牛的全身都是宝啊。 当然你不能私自杀,要报官。官家来检查了,确实是牛老了,病了,残了,不能动了,要是牛已经死了呢,确实是病死的,那才允许宰杀。牛角牛筋要上缴,那玩意能做弓箭,是管制物品。至于肉嘛,想吃自己留着,舍不得吃可以卖,不过得交税。 这还是在每个人都是遵纪守法的好市民的理想情况下。 要是在社会动荡,法律废弛的时候呢?要是在政府腐败,吏治败坏的时候呢? 你想吃牛肉了,杀了一头牛,然后说是被狼咬死的。公人来了一检查,你当我瞎啊?这刀口还是新鲜的,他妈的谁家狼会动刀子?你悄摸塞给他一包银子,笑着说:回头也给您老送二十斤肉去。公人一看,这个嘛,保不齐有的狼牙口就是长得齐不是? 或者你干脆都不报官,又能怎么滴?谁还有闲工夫没事来查你? 或者你偷了一头牛,杀了,找一个饭馆,说我这是自家牛,掉沟里摔死的,已经给官家验过了,要肉吗,便宜。店家一听就心领神会了:既然是官家验过的,那我全收了,反正我什么都不知道…… 所以那时候卖的牛肉,肯定有非法的,但屠牛是正当职业,卖牛肉是合法生意,吃牛肉更是天经地义的消费者权利,谁也管不着。 回到这个问题,为什么《水浒传》里的好汉似乎都喜欢吃牛肉? 因为牛肉比猪肉好吃,比羊肉便宜,吃了又不犯法,谁不喜欢啊? |
并没有,这只是你的错觉,事实是他们所有肉都喜欢吃,而且牛肉其实吃得并不多。 以武松为例,武松从景阳冈打虎到醉打孔亮,其实只吃了一次牛肉,其他时候吃的是鸡肉、鱼肉、鹅肉、猪肉。 武松在景阳冈打虎前总共吃了四斤牛肉,之后去东京出差前带酒菜去哥哥家告别,带的是“鱼肉”,在十字坡吃的是两盘“肉”,没说是什么肉,张青回来后“杀鸡鹅”招待武松。在孟州大牢吃的是“煎肉”,照一般常识,应该是猪肉,另外还有鸡肉。去飞云浦前施恩送了他两只鹅,后来在孔亮庄上吃的是一对鸡和一大盘“精肉”,也就是瘦猪肉。 武松从景阳冈打虎到孔亮庄上遇见宋江,只吃了一次牛肉,另外吃了两次鹅肉,三次鸡肉、两次猪肉,一次鱼肉。 再看鲁智深,鲁智深和史进、李忠在酒楼没说吃什么肉,他打死镇关西后逃亡路上遇到金老头父女,金老请他吃的是嫩鸡、酿鹅。到赵员外家,赵员外“杀羊置酒”,吃的是羊肉。上五台山,只有一次吃肉经历,吃的是狗肉。在桃花村吃的是牛肉和熟鹅,这是鲁智深第一次吃牛肉。上了桃花山,李忠周通招待鲁智深是“杀羊宰猪”,吃的是羊肉和猪肉。后来到大相国寺,第一次吃肉是泼皮无赖请的,“牵了一个猪”,吃的是猪肉。鲁智深回请众泼皮无赖,是“杀翻一口猪、一腔羊”,吃的是猪肉和羊肉。大闹野猪林之后,请林冲和董超薛霸吃的是“五七斤肉”,没有说是什么肉。 鲁智深从拳打镇关西到大闹野猪林,总共只吃了一次牛肉,另外吃了一次狗肉,两次羊肉,三次猪肉,两次鸡肉,一次鹅肉。 最后再看李逵,李逵吃肉书中主要写了两次,一次是在江州初遇宋江,吃的是鱼肉和羊肉,第二次是在四柳村捉鬼,吃的是猪肉和羊肉。 其他人,大致也是这个情况。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觉得《水浒》的好汉喜欢吃牛肉而且经常吃牛肉?答案是,在几个流传度最高的故事中,恰好他们吃的都是牛肉。武松只吃过一次牛肉,那就是在景阳冈打虎前,而阮氏兄弟在被吴用忽悠去智取生辰纲前,吃的也是牛肉,其实那天还吃了鱼和鸡,但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新宰得一头黄牛,花糕也相似好肥肉”。等第二天去晁盖庄上,晁盖“宰杀猪羊”招待,就没有再吃牛肉了。 这其实就是精彩故事给你造成的深刻记忆和强烈心理暗示,使你留下了水浒中的好汉都喜欢吃牛肉甚至是只吃牛肉的印象,而其他吃鱼、吃鸡鹅、吃羊肉猪肉的情节,却被你忽略了。 只要认真看水浒你就会发现,猪羊肉比牛肉常见得多,而鸡鹅鱼也是经常吃的肉食,关于梁山好汉只吃牛肉的刻板印象,其实来自你的错觉。 |
直到宋朝的时候,因为未经阉割,土猪肉还是腥膻难入口的。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苏大胡子被贬官到黄州当团练使,薪资待遇少了一大截,伙食标准不得不下降,于是就动起了猪肉的主意,发明了东坡肉,流传至今。 鱼羊为鲜,羊肉味美,然而价格较昂,供上层人士食用。 “宋江见李逵把三碗鱼汤和骨头都嚼吃了,便叫酒保来分付道:我这大哥,想是肚饥。你可去大块肉切二斤来与他吃,少刻一发算钱还你。酒保道:小人这里只卖羊肉,却没牛肉。要肥羊尽有。”——高档次酒楼只卖羊肉。 柴进见了大怒,斥责道:“村夫不知高下,教头到此,如何恁地轻意?快将进去。先把果盒酒来,随即杀羊相待,快去整治。”——大财主待贵客用羊肉。 所以味道较猪肉好,价格较羊肉低廉的牛肉,自然就成了梁山好汉们的首选。 |
什么喜欢吃牛肉?你这是没生活经验。 过去很多车马店不供应炒菜。有饭的也就是牛肉店,羊肉店,烧鸡店。 车马店收快死掉的耕牛,放锅里煮熟。骨头炖汤。农耕社会,是有大量耕牛的。难产死的,摔伤的,得病的,快老死的。这些被淘汰的耕牛,就是牛肉的来源。 所以牛肉在过去很便宜,口感更不佳。大酒楼或者正式宴席不要这类肉。真有钱的人不吃,真的穷人又日常吃不起。 所以好汉与行商吃。 古时行脚借宿,不一定次次刚好遇到店打尖。所以都自带干粮。干粮也是锅盔,干煎饼,死面饼那一类耐存放的。 想少花钱的,讨碗热汤。汤不要钱,拿出自带的干粮,泡着吃。有钱的出行,切点牛肉,就着热汤。店家也提供饼和馒头之类的。 这也是古丝绸之路这条线,为什么脱胎出这么多什么泡馍,水盆,杂割汤等泡干粮吃法的原因。 这些店,还有一个功能。就是一年四季的给村子供应肉食解馋。过去没冰箱,肉没法存放。偏僻地方的人就是想买点分割好的猪肉,那也是赶集赶圩才有的。 猪肉古人也常吃,但却不常备。猪都是算着日子养,不可能临时把没长成的小猪杀了,卖了。 所以过去临时去村里做客,没准备的那是肯定没有猪肉吃。有也是腊肉这一类的。 真要吃肉,那也是主人把自己养的鸡抓了,杀给你吃。 反而因为牛肉不是肉牛的肉,是快老死的耕牛。一年四季都能收到,有屠宰。而且肉价不贵。 羊肉鸡肉反而贵了。 所以在这些车马店吃饭,当然都是熟牛肉居多。估计还是很咸耐存放的酱牛肉。 你吃饭,切半斤牛肉可以卖你。鸡那必须是整只的买走。很多赶路的不一定舍得吃个饭买一整只鸡来吃。 所以烧鸡馒头店,那都是要开在大地方的。 这就是好汉们出门吃牛肉的原因。 因为车马店没有炒菜,问也白问。就是牛肉和汤。好汉不喝汤,喝酒。 所以可不每次就是牛肉和酒了吗? 你想吃个凉拌海蜇头下酒,吃个红烧狮子头。这不也没吗。 难道好汉说:店家来碗汤,我把带的干粮泡泡?这不就没逼格了吗? 说“店家炒两个硬菜。”还真不一定能给你起了灶火。有材料,有厨子呢。 要问我怎么知道的? 穷乡僻壤偏僻点的地方,2010年前还这样呢。村里面不一定有随时开火的饭店。但卖牛肉的,能坐下来吃的店。这是一定有的。 |
因为牛肉下酒啊。 水浒这本书区别于其他名著,最明显的一点就在于它的莽气和干脆。 半部官商勾结,民不聊生,半部兄弟情义,明月大江。 试想一下,好汉们来到酒家,唤了小二过来,打两角酒,要一份水煮肉片,一份羊肉汤,一份深井烧鹅,是不是那种愤怒劲儿瞬间就下去了一半儿? 怎么说呢,开始有点安居乐业的意思了。 而牛肉,大块卤了,切成薄薄一盘,既是极好的下酒菜,又不至于汤汤水水。 讲规矩的用筷子吃,不讲规矩的用手指夹着也能吃,斯文一点的一片一片吃,草莽一点的半盘半盘吃。 一边吃,一边痛饮,把个人经历细细说了,心里的苦闷和愤怒宣泄出来,到最后,酒气上头,拂袖擦嘴,怀着三分怒火七分绝望走上梁山。 像是《悟空传》里一般,远远地,身后有人问, “好汉,若是这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
今天刚写的: 聊个角度:当时吃人肉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全天下都吃人肉,而且把人肉当牛肉卖。 水浒传里动不动就切几斤牛肉,有没有可能那牛肉就是人肉。 一开始我也发现好汉们都爱吃牛肉,我也接受过去的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好汉们跟官府对着干的一种寓意。 后来我发现不对头了。 那就是好汉们但凡要郑重其事的时候,招待人,一般都不吃牛肉。 要么是猪羊,要么是现宰鸡鹅,要么是河鲜。 牛肉反而“销声匿迹”。好像常吃的牛肉,往往只是村野小店才标配一样。 比如宋江和戴宗在浔阳江头吃饭,就没有牛肉。 宋江让切肉,小二马上回答只卖羊肉,不卖牛肉。特地交代,此地是没有牛肉的。 宋江见李逵把三碗鱼汤和骨头都嚼吃了,便叫酒保来吩咐道:“我这大哥,想是肚饥。你可去大块肉切二斤来与他吃,少刻一发算钱还你。”酒保道:“小人这里只卖羊肉,却没牛肉。要肥羊尽有。”李逵听了,便把鱼汁劈脸泼将去,淋那酒保一身。戴宗喝道:“你又做甚么?”李逵应道:“叵耐这厮无礼,欺负我只吃牛肉,不卖羊肉与我吃。”酒保道:“小人问一声,也不多话!”宋江道:“你又做甚么?”李逵应道:叵耐这厮无礼,欺负我只吃牛肉,不卖羊肉与我吃。”酒保道:“小人问一声,也不多话!” 这里李逵生气,有可能是羊肉贵,他担心吃不起,或者觉得被狗眼看人低。 但从小二的反应来看,对面的客人似乎就应该吃牛肉。 水浒传里的牛肉非常常见,好像是个人都吃得起。 但是,真的有那么多牛肉卖吗?而且还那么便宜? 毕竟牛肉虽然便宜,当时却是禁杀牛肉的呀。 而且便宜是相对的,怎么可能便宜到“遍地都是”呢。 我想也许从孙二娘的店里,我们可以推测,这些小店卖的牛肉,说不定都是人肉。 孙二娘以为用麻药麻翻了武松和两个差官,马上说的是“这等肥胖,好做黄牛肉卖。那两个瘦蛮子,只好做水牛肉卖。” 把人肉当牛肉卖,不是孙二娘创始的,她家干了几十年这样的勾当。 她爹招张青做女婿,就是为了弄倒往来客商,然后“把大块好肉切做黄牛肉卖,零碎小肉做馅子包馒头”。 这件事情,张青给武松吐露实情的时候说,他们家看起来是在这里卖酒为生,实际是只等往来客商,有入得眼的,就用蒙汗药给他吃,然后杀掉。 说得很清楚,是专门等“入得眼”的人,也就是长得胖长得壮的人。 因为用他们才好冒充牛肉啊。 而这些“牛肉”,张青并不是只在十字坡卖的,他还要“每日也挑些到村里卖”。 张青孙二娘一家在十字坡卖人肉包子,但他们的大头生意,不是包子。是张青每天出门卖人肉,而且卖肉的地方是“村里”! 看到没有! 也许像张青这样的人,才是整个水浒牛肉的一手货源。 他的绰号叫“菜园子张青”,就因为他要把这些“牛肉”挑给大家卖,是江湖上卖大块牛肉的菜园子。 也就是说,极有可能,一切切几斤的好牛肉,它原本就不是牛肉,而是人肉。 大家都已经吃惯了,这种牛肉又便宜、又多,吃起来又过瘾,在市井的各个地方,各个酒店,各类人群都很畅销。 大家都要从张青这儿买牛肉,所以只会只会喜欢他,又怎么会得罪他呢? 《水浒传》普通村野小店的牛肉本质上是人肉,这样既可以解释得通牛肉廉价易得,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重要场合偏偏不吃牛肉。 例如就在同一章节,张青孙二娘夫妇跟武松化干戈为玉帛,招待武松的饭菜马上就是由两个厨师现杀鸡鹅。 大家是“嫌弃”牛肉的。因为心里知根知底,这牛肉是什么玩意。 挂羊头卖狗肉不算什么,挂牛头卖人肉,这说明花石纲横行的大宋,经济破败,民生凋敝,岌岌可危。 梁山好汉能起势,也就情有可原了。 |
看了很多其他回答,我觉得,他们都回答错了。 在中国古代,牛肉是一种很便宜的食物,只不过牛的社会地位很高。 我因为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客座讲师,会经常参加浙大的活动,当然,我的兴趣点是在饮食文化上,所以,我跟浙江大学的老师会讨论饮食方面的问题。 上次对于牛肉的交流,大大颠覆了我原有的看法和认知。 我看不少高赞回答里写着,《水浒传》梁山好汉们大口喝酒,大口吃牛肉,是在描述一种反抗精神,反抗当时官府的现有秩序。 这个确实也是,牛在古代是一种劳动工具,相当于现在农田里的耕种设备,是历朝统治者严格保护的动物,出台了很多禁止吃牛肉的法律禁令。 所以,这些高赞回答认为,吃牛肉就是反抗社会,对社会不满,正好衬托出《水浒传》“反抗主义”的主题。 不过,我想说的是,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只说对了一半。 我和浙江大学老师们讨论后的观点是,牛在古代的地位很高,是对的,但同时,牛肉在古代是一种便宜的日常食物。 听我继续分析。 牛,这种动物在中国古代,地位很高,远远超过其他动物,如猪、羊、鸡、鸭等。 就如郑小塔前面所说,牛在古代是一个劳动力,是一种劳动工具和耕种设备。 儒家文化自古以来鼓励耕种,这样老百姓才生活幸福,所以,牛在儒家文化中有很高的地位,读书人出身的官员们,认为吃牛肉是一种道德败坏。 历朝历代统治者,也非常重视“牛”这个生产工具,一直禁止民间宰杀耕牛,也禁止民间食用牛肉。 我查过古代文献,宋朝的时候,只要宰牛,一经官府发现,会被判三年徒刑,并发配千里。 所以,在古代,牛是地位非常高的动物,是不容侵犯的。 牛的地位高,但牛肉,却是地位低下,在古代一直是非常便宜的食物。 因为便宜,造成老百姓们、社会底层人群把牛肉当做日常食物,城市和农村的酒馆酒楼也公然贩卖牛肉。 民间食用牛肉成风,屡禁不止,官府想查也己所不能及,经常睁只眼闭只眼,一到风口浪尖,抓些典型出来,以儆效尤。 牛肉的价格,超过猪肉、羊肉,是最近四五十年的事情,在之前的2000年里,牛肉一直比猪肉羊肉要便宜。 这些在历史上都有数据,我这里给你列几个。 明朝,猪肉每斤是2钱银子,羊肉每斤1.5钱银子,牛肉每斤1钱银子。 清末,猪肉每斤0.14银元,羊肉每斤0.095银元,牛肉每斤0.07银元。 所以,历史绝大部分时期,牛肉的价格要低于羊肉,羊肉的价格要低于猪肉。 这里有朋友会问,“郑小塔,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牛肉的价格会这么便宜,牛在古代地位不是很高吗,为什么反而卖的这么便宜?” 这里有2个原因,我总结里下。 第一个,牛肉的脂肪含量低,提供的热量比不上猪肉,也没有猪肉肥美好吃。 猪肉的脂肪含量高,油肉肥肉多,在饥饿年代是十足的美味,所以,直到最近四五十年,猪肉一直比羊肉受欢迎,更比牛肉受追捧。 我外婆跟我说,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他们能吃到猪油拌饭,已经是非常开心的事情,香喷喷的猪肉,勾起人很多食欲,也给人很多幸福感。 这是我们现代的人没法体会的。 以前人们为什么会用猪肉炒菜,也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我们容易误会,历史上一直都是牛肉比猪肉要贵,但事实上,正好相反。 第二,在古代,牛肉一直供大于求,并不是紧俏的食物,价格始终涨不上去。 前面郑小塔我也说过,那些读书人出身的官员、士大夫们,因为崇信儒家思想,排斥吃牛肉,觉得吃牛肉是种罪恶,统治阶层也为了鼓励耕作,以身作则,更不会吃牛肉。 所以,历朝历代,王公贵族和上层社会,处于中间阶层的乡绅和读书人,都是不吃牛肉的,也没有吃牛肉的传统。 这样,牛肉失去了很大一个消费群体,而这个消费群体,是当时社会购买力和消费量最强的,于是,导致最终结果是,牛肉价格始终保持着低价,一直涨不上去。 同时,牛肉又是优质高蛋白,对于古代做体力活的人而言,这是非常好的充饥食物,吃了,能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这让古代老百姓和底层人士非常喜欢,价格便宜,吃得起,吃了干活有力气。 还有,牛可以在中国任何地方生存,牛的生存能力比猪更顽强,连西藏高原都还有牦牛,各地的老百姓还要靠牛耕作,牛肉非常易得,所以,在中国历史上,牛肉的供应是源源不断的。 供应上的足够多,又让牛肉的价格没法上涨,只能保持在低价格状态。 所以,这些也是官府屡禁不止的原因,越禁止,民间吃牛肉行为越多,甚至大户人家也公开宴请时,也吃牛肉,拿牛肉做菜。 最后,我们再回到“为什么《水浒传》里的好汉似乎都喜欢吃牛肉”这个问题。 因为古代民间流行吃牛肉,食用牛肉成风。 古代社会底层人士,因为牛肉便宜,提供能量足,把牛肉当成主要日常食物之一,而猪肉、羊肉,反而因为脂肪含量高,成为价格贵的高档食材。 所以,收入不高或收入不稳定的梁山好汉们,吃牛肉也是顺理成章。 《水浒传》里写梁山好汉们吃牛肉,并不是他们为了反抗当时社会,跟法律禁令对着干,来达到藐视统治者的目的,而是中国古代,民间本来就有吃牛肉的饮食习惯和传统。 是这个原因。 更多美食文章,可关注我的公众号“吃酒ChiJiu” 更多知乎文章: 牛排到底有哪几分熟?只有奇数吗? 给女生切牛排需要注意什么? 现在大陆市场上的三文鱼是哪里来的? 鲍鱼的“头”数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
牛肉配酒,好汉在手。不用说物质匮乏的古代,就是现代社会,给你一大盘牛肉,再来几扎原浆啤酒。边吃边喝,那感觉,你想想爽不爽。 至于宰杀耕牛违法这个事,完全不用担心,讲一个听来的故事吧。某地山上有野猪,不过私下打猎野猪是违法。但是山脚的农家乐经常会有野猪肉,有客人很疑惑,问老板哪儿来的野猪肉。老板憨厚一笑:山势陡峭,野猪太憨,路上经常捡到摔死的野猪。 |
|
|
其一,好汉们不是只喜欢吃牛肉,而是什么肉都吃,比如史进中秋节曾请少华山三个土匪吃羊肉宴,鲁智深曾请大相国寺泼皮们吃猪肉,李逵在江州饭店时,还因为店小二说了一句“小店没有牛肉,只有羊肉”而发作过,因为他觉得店小二这句话是在鄙视他“只吃牛肉,不吃羊肉。”他一会功夫就吃了两斤羊肉!这些书中都有描述。 (而且好汉们发作起来时,人肉也吃。黄文炳,李鬼:mmp.) 其二因为牛肉真的好吃啊,而且很多店家又肯卖,那为什么不吃啊。 |
也不知道是谁规定的,武侠电影或小说里,英雄好汉去吃饭,都是点“两斤熟牛肉”。一定是牛肉,而且一定要论斤。 武松打虎之前在景阳岗吃饭,就是要好的熟牛肉,“切二三斤来吃酒”。后来这一顿他吃了四斤肉。都说他打虎是因为酒劲,其实我看是因为牛劲。在《天龙八部》里,云中鹤一进小饭店,就拍桌子叫道:“打两角酒,切两斤熟牛肉,快,快!” 例子太多,举不胜举。饭店有菜单的,他们要熟牛肉;没有菜单的,他们也要熟牛肉。不吃牛肉在圈子里是混不下去的。如果小二问“有什么忌口吗”,你说忌牛肉,会遭江湖同行白眼。 《三侠五义》里的白玉堂,就不大喜欢吃牛肉,比较喜欢吃鲤鱼,他在圈子里人际关系比较紧张。金庸笔下的两位大侠——郭靖和乔峰,都是“牛肉党”人。出一道考题:郭靖最喜欢的菜是什么?答出“冬茹炖鸡”,很棒,说明你和郭靖是熟人。那是他跟了黄蓉口味变刁之后喜欢的菜。但是如果你答出“牛肉”,说明你和郭靖是死党,从小就认识,比如拖雷这样的。因为那时候郭靖觉得牛肉“是天下最好的美味”。郭靖第一次请黄蓉吃饭,他叫上羊肝和牛肉。 乔峰更不用讲了。段誉在松鹤楼第一次碰到乔峰,看到他桌上的菜,就是“桌上放着一盘熟牛肉,一大碗汤,两大壶酒,此外更无别物”。后来乔峰在长台关一个酒店点菜,要了十斤白酒,然后就是两斤牛肉,一只肥鸡。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大侠们都喜欢吃牛肉呢?有一种流行很广的误解是:吃牛肉显得叛逆。很多流行的回答都说,因为牛是重要的生产工具,历代朝廷往往禁止宰牛。所以当时吃牛肉有叛逆、藐视王法的意思。武松、鲁智深们吃牛肉,是为了“酷”。还有一种说法是“牛很贵重,在古代是顶级的祭品,是三牲之首,只有天子祭祀才用。江湖上英雄好汉们吃牛肉,属于打肿脸充胖子,会显得倍儿有面子。但如果你查点资料,就会发现这些解释都不对,没有真正搞懂武松们的心。以《水浒传》为例,写书的时间多半是明代,我们看看牛肉的价格:根据高寿仙所作《明万历年间北京的物价和工资》,牛肉的价钱并不贵,居然比猪肉还便宜,实际上也没有被禁,不是什么所谓的叛逆食品。 你可能会说,武松他们可是宋代人。然而在宋代,要显得自己了不起,最好的选择是吃羊肉。当时羊肉更贵,士大夫以吃羊肉为风尚。 宋代的皇宫里,往往是“御厨止用羊肉”。《宋会要辑稿》里说,宋神宗的时候,一年御厨支出为“羊肉四十三万四千四百六十三斤四两,常支羊羔儿一十九口”。苏东坡写诗讲,“十年京国厌肥羜”——羊肉吃腻了,其实有点隐隐的在朋友圈里炫富的意思。元代时也类似过。如果你注意看元杂剧,就会发现里面一些细节也显示了羊肉比较贵,鱼肉等其他肉类更便宜。虽然禁止吃牛肉的行政命令不断,但由于生产发展,牛增多,禁令又往往不会被认真地执行,在民间成为一纸空文,所以很多时候牛肉都放下了身段,老百姓也吃得起。《水浒传》里的江湖豪杰们自己吃牛肉,请客用牛肉,实在是因为牛肉更接地气、更容易到嘴的美食。 四 牛肉一度比羊肉亲民,这才能解释《水浒传》里的一个桥段:李逵赌气吃羊肉。这件发生在繁华的江州,两个大哥宋江、戴宗带小弟李逵下馆子,买肉给他吃。小二看了看李逵,说了一句话:“小人这里只卖羊肉,却没牛肉。要肥羊尽有。”这句话在我们今天看来很普通,没什么特别的,李逵却勃然大怒,拿汤泼了小二一身,骂道:“这厮无礼,斯侮我只吃牛肉,不卖羊肉与我!”如果你不了解背景,就看不懂这一段,会以为李逵有神劲病,发的哪门子火? 其实这是因为当时羊肉贵,是所谓上等人吃的,牛肉更适合广大人民群众。小二的这句话,隐含的意思是我们的酒店很高档,只卖贵的。 这家店叫做琵琶亭酒馆,是“唐朝白乐天古迹”,卖的酒都是“玉春”上色酒,用的餐具也十分精致,连宋江都为其喝彩。人家说只卖羊肉,李逵就觉得自己被低看了,所以发火,赌气非要吃,宋江作为大哥,给小弟撑面子,做东要了三斤羊肉,并摞下话来:“你去只顾切来,我自还钱。”意思是我们吃得起。 后来金圣叹点评《水浒传》,对这一段笑惨了,说:“从酒保口中画出李逵不似吃羊肉人。”想不到吧,曾经尊贵无比,天子和神明才能享受的牛肉,也变得那么亲民。 我个最喜欢的英雄和牛肉的故事,主角不是李逵、鲁智深、武松,也不是乔峰、郭靖,虽然他们都是吃牛肉大户。我最喜欢的一次吃牛肉是林冲的,感觉林冲和别的好汉都不一样。当时,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被高俅害了,被发配到沧州,去看守大军草料场。那是一个风雪大作之夜,房子被雪压垮了,林冲只好到山神庙里过夜。他掩上门,放下花枪,脱了湿衣服,盖上薄被,然后喝起了一葫芦冷酒,取出一包牛肉来吃。英雄走投无路,长夜独饮,这一葫芦冷酒,一包牛肉,这是林冲最后的一点温暖和慰藉了。学者鲍鹏山点评说,从林冲的举动能看出两点:第一,林冲无反心,还安于躲在小庙里吃牛肉;第二,林冲有力量,还能慢条斯理地吃牛肉。 你看,哪怕是偶尔沉沦,遇到挫折,只要还能好好吃一顿牛肉,就还有力量,生活就充满希望。今天,每当看到大侠们论斤吃牛肉,都觉得他们十分豪迈,生气勃勃,恨不得自己也弄一大块,邀几个朋友大吃一顿。 不过,牛肉在今天又恢复身价和地位了,好牛肉难得。在我们印象里,世界各地的高级牛肉已经贵到李逵根本吃不起,连宋江都不以能随便来几斤的地步了。 六神磊磊的文章 读者2018年第八期刊登过 |
因为牛肉便宜。宋朝市面上的小饭馆酒店的正常牛肉都是病死老死的,价钱甚至比猪肉还便宜。 很多人分不清“禁止杀”和“禁止私自杀”和“禁止吃”这三种的区别。 古代大部分时候只禁止私自杀耕牛。一般小势力人家和官府都有关系,随时递一张条子说牛病了伤了残了就可以把牛杀了。至于吃牛肉那从来都没禁过,只是一般饭馆酒店的牛肉都是报官后官府同意宰杀的病死老死的牛,这样的牛肉质差,卖不上价钱。势力人家才能吃到“摔死”“淹死”“被狼咬死”的牛肉。而且也只有耕牛受保护。 以前就和人说过这个问题,那人还专门去搜了法律条文,然后指着“禁私杀耕牛”几个字硬说古代禁止吃牛肉。怎么给他解释他都理解不了。 |
别说明代了,就是洋大人在上海想吃牛肉,光胖揍大清一顿还不行。 据同治《上海县志》,卷 32《杂记三》记载, ”盛肇居青龙胜果寺,好噉牛肉,与陈氏子友善,陈遣仆约旦日会食,视其简,乃匀碧笺一幅,内大书曰:万物皆生化,惟牛最苦辛,君看横死者,尽是食牛人。肇惊,顾呼,其仆已不见,旦而询诸陈氏,亦惟未尝遣也。肇自始不食牛“ 你看,吃头牛都要遭报应,还得进县志训诫百姓。同一本书同一卷, "汪谨侯侨居诸翟东市,时瘟疫盛行,十殒六七,谨侯亦缠染卧床,恍惚身在一巷口,见群牛奋角奔逐而至,谨侯进巷牛亦进巷,至巷底有栅门不得出,因向群牛曰,吾自今不食牛肉何如,一牛仍奋触,一牛曰,彼既发愿可相舍,但尔不食尔家仍要食也,谨侯曰,自今吾令一家男妇子孙悉戒食,栅门忽开,遂得出,病旋愈” 看到没,吃牛肉是”恶习”,得把这习惯戒了才能好过。在《乙酉笔记》中,不但不能吃牛,还得把牛当祖宗对待才行 “吴天培之母家殷氏,有家人畜一牛将老。向其妻曰:‘此牛无用,不如卖之屠户,再凑银若干,买一肥牛。’商议已定,次早,以草喂牛,牛不起。蹴之再三,牛作人言曰:‘尔家杀我,家必败亡;留我则兴旺。’其人大骇,后果饲养之。自此衣食渐裕。 看到没,在当时的上海,吃牛肉多么可怕,善待耕牛多么重要,你们这群外洋来的野蛮人!!!知道了没有!!!不知道?看我天朝如何教化你们。1848 年的《中国丛报》上刊登有一篇题为《中国士绅致外籍居民的信,警告他们不要把牛肉当食物》。作者企图以西方宗教信仰为由,劝西方人勿食牛肉。信中称“闻大英国及各贵国皆极其诚敬奉事上帝,即中华亦断无不敬上帝者”,以拉近中西信仰距离,以之为由劝导西方人与中国一样不食牛肉。作者阐释了牛在农业劳动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由此具有的忠诚、勤劳等美好品格,再以西方上帝平等关爱生命为由,劝之不杀牛不食牛。通篇除了作者的好意之外,实际上并没有说服力。翻译者也评论其“毫无价值”,“暴露中国知识人士的荒唐无知”。兰宁、库寿龄的《上海史》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上海人对于吃何种肉类合适,有他们自己的看法。狗值得信任,马是忠诚的,羊是尽责的,牛则是农民的好伙伴。但是这也无法阻挡外来蛮夷大饕牛排、羊肉块”。 光嘴上说,这帮野蛮人是不会听的,得从源头教育这些洋人。于是1872年,上海县令说 “上海地方因由西国通商逐日需牛宰食,屠户得以借口,凡有耕牛之家,或为老病不能力作,或为窃盗之人于销售,以致开设盆堂,生宰熟烹,肆无忌惮。不知西人所食者均属菜牛,与耕田力作者不同。先因每年秋冬之间,各乡开设盆堂宰杀者奚啻千百。曾经善堂禀请立石永禁。” 过快10年,牛肉市场越来越大,没办法,1881年再下命令 “邬家桥为华奉南三县交界,地僻俗悍,宵小横行,赌博终年不断,痞民开设盆堂宰杀耕牛,沿街叫卖,有顾某者,本椎牛恶少,犯案漏网,凶横独冠,其曹本年遂六开宰场,日杀两牛以供卖买营弁,例亦不顾问,当此年岁歉收,既有销场,贫民皆售牛,以延朝夕,明岁春耕,牛价必昂,无力买牛者,必抛卖田亩,良有司易,不禁之于未然耶。“ 牛肉而已,又是报应又是诅咒又是禁止的,用得着吗?我大天朝还能吃不起? 真吃不起。《中国丛报》中有一份 1849 年上海市场食品价格清单,其中头几样便是牛羊肉,价格分别是 107 文 1 斤和 100-107 文 1 斤。《北华捷报》中也有关于 19 世纪 50 年代初期上海食品供应的专版,其中也以新鲜牛肉为首,价格一直稳定在 1 元 14 磅。当时当时兑换比率是 1 元换 1460-1520 分。 好了回到话题,好汉们手里有刀兜里有钱,吃口牛肉怎么着,就爱看你肉疼的样,等到洋好汉们来吃的时候你更疼。习惯一下 |
之前就一直听人说古代吃不到牛肉,当时凭直接就感觉这个不对。在古代说的是不能私宰耕牛,寿命到了不能耕地的牛是可以在批准下宰杀。而牛的寿命虽然有二三十,但那些重体力劳动的耕牛,往往十七八岁以后就不行要被淘汰了。 假如一个县有两千头牛,假设年龄平均分布,平均每年就要至少淘汰110头。一个月可以供应9头牛,按宋代记录当时一头牛可以出两三百斤的肉。而屠宰淘汰的耕牛好像要有牌照在专门的地方屠宰,那和这个屠宰场有关系的酒店完全可以敞开供应牛肉。最次也能当特色菜来卖。 顺着这个思路去查了一下,果然宋代的牛肉是可以公开买卖的商品,我就不懂为何这么多人言之凿凿说宋代买卖牛肉非法。 宋代还有关于牛肉定价的记录,说当时牛肉市场价格很高,市场价格每斤百钱,而一头活牛却只卖五千到七千钱,一头牛可以出两百多斤肉,可以卖两万钱,两者相差五倍以上。在这么高的利润驱使下有人冒着犯法也要私宰耕牛。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官方硬性规定牛肉市场价只能二十钱一斤来买卖,试图让私屠耕牛者无利可图。 对一个县两千头牛的保有量的假设,有人感觉十个人一头牛不现实,我个人也是这种感觉,但三十个人一头牛感觉就很正常了。而一个县的平均人口,我随手找了一下数据,比如明代一共1427个县,明代人口据说在六千万到一亿五。那说明一个县的平均人口在4万到10万这个区间。当然有不少只有两三万人口的偏僻小县(比如临高?),但肯定有更多高于十万人口的大县。所以一个县保有两千头以上的牛并不值得奇怪。 顺手百度了一下,百度的前几个结果让我吃惊,说不定是我低估了那些农业大县的潜力。比如广西横县县志记载,民国31年(1942年)横县有牛33460头,其中水牛23900头,黄牛9560头;永淳县有26676 头。1949年全县(含永淳县划入横县部分)有牛60060头。当然这个是民国了,人口也有几十万了。畜牧业肯定比古代发达。 |
穷 吃牛肉有特写的是哪几个? 武松,李逵,林冲,史进,鲁智深 但是注意了,林冲、鲁智深、史进在落难前都是吃“果蔬下酒”。 武松在阳谷县当都头时也是“果蔬下酒”,后来跟了张都监也是“果蔬下酒”。 而像宋江、晁盖,基本上也都是“果蔬下酒”。 牛肉在低端局比较吃香,有了钱了,大家就开始“果蔬下酒”了。 |
《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那时距离北宋灭亡差不多有250年。作者在没有互联网、大学图书馆方便查考资料的情况下,很难还原北宋中原地区的饮食风貌细节。 再说作者又不是写论文,只是写小说而已,人物、情节都可以就近取材虚构,何况饮食细节呢?因此,我个人认为《水浒传》里之所以写好汉吃牛肉,就是作者按照自己所处时代的饮食细节写的,而不是对北宋中原地区饮食风貌的还原。 那么北宋中原地区吃牛肉吗? 这个我不确定,但我能确定的是在北宋都城汴梁的饮食中吃牛肉比较罕见,但吃羊肉比较多。 例如,孟元老创作于宋钦宗靖康二年的笔记《东京梦华录》,主要记载了宋徽宗崇宁到宣和(公元1102年-1125年)年间北宋都城汴梁的生活日常情况。这与《水浒传》中的故事发生的年代几乎相近。 在这部笔记中,牛肉一词我还没检索到,也许以后能查到,但与猪肉羊肉相关的却查出不少记载。 如卷三:...其杀猪羊作坊,每人担猪羊及车子上市,动即百数。 如卷八:...成串熟林檎、脂麻团子、江豆儿、羊肉小馒头、龟儿沙馅之类。 如卷九:...油饼、枣塔为看盘,次列果子。惟大辽加之猪羊鸡鹅兔连骨熟肉为看盘,皆以小绳束之。 我们看到,在孟元老这个北宋当事人的笔记中,汴梁城的居民吃猪羊,就是不吃牛。汴梁作为北宋的首善之地,是货真价实的一线城市,其居民的消费水平不算低,只要是有牛肉卖,即使贵一点,也不会不去吃。如果有钱也不提吃牛肉,那只能说明市场上确实没有牛肉卖。 汴梁居民吃猪肉,这个好理解,猪肉是中原地区的传统肉食。 那么为何汴梁居民能吃到羊肉,却吃不到牛肉呢?能养羊,就不能放牛吗? 其实羊也并非全部产自中原。当时北宋和辽国、西夏分别签了两个自贸协定,其中辽、西夏向北宋出口的主要货物之一,就是羊。这有史料可查。 由于牛作为肉食,与猪羊相比不是很经济。北宋中原地区不会专门饲养牛用来吃。即使是屠宰老病的耕牛,其产量也太低,且分布零散。更别提没有冷链运输,没有便捷的冷冻储藏设备,屠宰的老病耕牛只能就近销售,无法大范围远距离集中供给。加之辽、西夏也未向北宋大量出口牛。 因此,这就是汴梁居民的菜篮子里不缺羊肉,但牛肉却很罕见的原因。 总之,我个人认为《水浒传》里好汉吃牛肉,并非是北宋中原地区的饮食风貌,而是作者按照自己所处时代的饮食细节写的,是一种就近取材的虚构。 也就是说,元末明初正逢乱世,牛肉在中原饮食中不罕见了。 |
《水浒传》里的好汉“似乎”并不“都”喜欢吃牛肉,只是那些比较粗豪的好汉更喜欢吃牛肉而已!譬如说宋江吴用裴宣萧让金大坚安道全皇甫端等比较斯文的人,就不怎么喜欢吃牛肉。 以吴用前去游说阮氏三雄为例,他们吃的就有牛肉、鸡肉、鱼等等;宋江与戴宗李逵在江州一起吃酒就没有牛肉,只有鱼和羊肉鸡鸭鹅肉;武松在安平寨时,施恩前三天给他送的饭菜也没见牛肉在内;武松醉打孔亮前,孔亮等人吃的也只是“一对熟鸡,一大盘精肉”;鲁智深也曾吃过狗肉猪肉羊肉。 可见梁山好汉并不是都喜欢牛肉,他们多半是什么肉都吃,李逵还吃过人肉呢!只是牛肉可能因为更劲道更好吃,更长肌肉长力气,梁山那些“猛汉”更喜欢吃而已。 |
因为牛在古代是保护动物,杀牛是犯法的。牛肉都敢吃才能体现出《水浒传》这群人是强盗,根本不怕违法。 《水浒传》那群人吃牛肉的行为在小说中的宋代或者说施耐庵生活的明朝初年的社会氛围中,约等于今天有人去酒店大喊一声“给我来两个红烧熊猫掌”或者说“给我来两个东北虎虎鞭泡酒”。 在唐朝,私自宰杀牛或马一头要判坐牢一年半。《唐律疏议》还特地注明了理由,牛要用来耕地,马要用来打仗。而且如果把牛马弄出伤口,牛马当时没死,后来在五天内死亡的话,按杀牛杀马罪处罚。 諸故殺官私馬牛者,徒一年半。贓重及殺餘畜產,若傷者,計減價,準盜論,各償所減價;價不減者,笞三十。見血踠跌即為傷。若傷重五日內致死者,從殺罪。 【疏】議曰:官私馬牛,為用處重:牛為耕稼之本,馬即致遠供軍,故殺者徒一年半。 《唐律疏议》还详细规定,官员和差役用牛马载运货物不得超过十斤,多一斤责打十下,最多可以责打八十下。 諸應乘官馬、牛、駝、騾、驢,私馱物不得過十斤,違者,一斤笞十,十斤加一等,罪止杖八十; 甚至饲养牛马的官员如果把牛马养瘦了都是犯法的,根据牛马牲畜瘦的情况判杖打六十至一百下不等。 諸供大祀犧牲,養飼不如法,致有瘦損者,一杖六十,一加一等,罪止杖一百 到了明朝,时代终于有所进步,私自宰杀马牛的惩罚变轻了,只需要杖打一百下。和唐朝一刀切的情况不同,明朝还贴心规定如果是误杀牛马不判刑。不过明朝在另外一个方面细化了规定,如果牛马病死没有通知官府私自剥皮者要责打四十下,牛马的皮和角要被官府没收(这个规定可能是出于军事用途,牛角可以做弓箭的箭头,牛马的筋能制造最适合弓箭的弓弦)。 凡私宰自已马牛者杖一百,驼驘驴杖八十,误杀者不坐若。病死而不申官开剥者笞四十,觔角皮张入官。《大明律.廐牧律》 即使是在东亚游牧地区的蒙古,蒙古人如果私自射杀砍杀牛马等牲畜也是犯法的,如果私自射杀牲畜吃,除了要赔偿牲畜外,还要罚九种社畜各一头。因为公牛是拉车的工具,母牛更是蒙古人平常的食物奶酪的来源,台吉(王子)以外的普通蒙古人除了过节能用绳子勒死一头牛或者羊(蒙古人信佛,用刀杀牛犯戒)打牙祭外,一般是以奶酪为食物。 第四十三条 射、砍杀牲畜者,除赔偿外,罚一九。误射马匹致死者,加倍处罚。未死者,罚三岁牛。 《清康熙六年蒙古律书》 蒙古曰:食酪,蒙古之俗,膳肉酪浆,然皆不能食肉也。食肉惟王公台吉能之,我等穷夷,但逢节杀一羊而已。《檐曝杂记》清赵翼 这种宰杀耕牛是犯法的概念维持了很长时间,即使是在民国时代,私自宰杀耕牛也是犯法行为。二战时期帮助国民党去建云南省飞机场的美军士兵想要吃牛排,云南人怕犯法还不敢杀黄牛。而是去山上找到了藏族人买了几头牦牛杀了做成牛排应付给美军士兵。 民国时期的人也很少有吃牛肉的习惯,解放前的上海餐厅虽然卖牛排,但是牛排一般是单点菜,不是常做的菜。一般人去西餐厅吃的是炸鸡蛋配香肠或者火腿蛋加番茄,顶多吃一个蛋皮鸡肉排。 |
|
即使在今天的朝鲜,牛也是合作社的公有财产,一般用来耕地,私自杀牛按《朝鲜刑法典》要判五年以下劳动改造刑。如果因为纵火或者是用爆炸物造成包括耕牛在内的生产物资大量损坏,情节特别严重的,最高能判终身劳动改造刑。 第九十七条(故意毁坏国家财产的) 故意损坏国家或社会合作组织财产的,处五年以下劳动改造。 其中,因纵火、爆炸等原因造成重要生产资料、设施损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劳动改造。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劳教。 有第二款行为特别严重的,处终身劳动改造。 |
|
因此在东亚农耕地区,一般人吃牛肉的历史并不长,顶多是二战之后经济发展时期才有的习惯。在中国恐怕得在改开之后才比较普遍。 |
无它,便宜罢了,比猪肉还便宜,而且牛肉热量低,需要大量进食才可能有饱腹感,另外,牛肉是平民甚至是贱民的食物,士大夫不吃也不屑于吃。 《水浒传》第38回,宋江、戴宗和黑旋风李逵在江州琵琶亭喝酒,宋江见李逵饿了,吩咐酒保道:“我这大哥,想是肚饥,你可去大块肉切二斤来与他吃,少刻一发算钱还你。”酒保道:“小人这里只卖羊肉,却没牛肉,要肥羊尽有。”李逵听了,便把鱼汁劈脸泼将去,淋那酒保一身。戴宗喝道:“你又做甚么?”李逵气愤愤地说:“叵耐。这厮无礼,欺负我只吃牛肉,不卖羊肉与我吃!”为什么李逵会突然发飙,因为他听酒保说只卖羊肉,认为他只配吃牛肉吃不起羊肉,敏感而脆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了。在宋朝时羊肉为什么很贵?当然,现在也不便宜,是因宋朝的疆域没有大规模养羊的州县,江南和中原也不以养羊为业,羊大多依靠进口,当然成本要高了。 那很多人要说了,宋朝不是禁止宰杀耕牛吗?吃牛肉不是犯法吗?确实如此,在宋真宗年间曾颁布过禁令:“宰杀耕牛之人配千里,徒三年。知情买肉兴贩者徒二年。”宰杀耕牛者被官府发现,发配千里以外,判三年徒刑。明知宰牛非法仍买卖牛肉者,判两年徒刑。”宋高宗也颁布过类似的禁令:“越州内外杀牛、知情买肉人并徒二年,配千里。立赏钱一百贯。”买牛肉者与宰牛人同罪,一并判处两年徒刑,发配千里以外。检举揭发者有功,赏钱一百贯。”所以,很多人就认为梁山好汉们经常吃牛肉是张扬他们的反叛精神,这完全是无稽之谈了,宋朝三百多年就颁发了几十道杀牛禁令,这叫屡禁不止,不然为啥要不停地禁止呢?纸面上的规定往往和实际相去甚远,事实上,有宋一朝从没能管住民间宰牛,具体执行上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然,即使梁山好汉们敢吃,也没人敢卖不是,店家也不全是梁山好汉。 |
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牛肉便宜 二、牛肉上档次,且有江湖气 有什么“气”是很重要的,譬如《红楼梦》里,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这种氛围下林黛玉她们烧烤的只会是鹿肉,决计不会是驴肉。 三、古人鄙视猪肉,乃至认为猪肉对身体有害 一、 其实在古代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牛肉价格是比猪肉、羊肉更为便宜的 无论是作为小说背景的宋朝,还是作者施耐庵生活的明朝 牛肉价格相较猪肉都更为便宜 以《明史管见》记载为例 嘉靖年间,浙江牛肉价格是每斤14文,猪肉价格是15文。 万历年间,北京牛肉价格是每斤9文,而猪肉却是13文 而根据《宋会要辑稿》,大观四年(宋徽宗时期),羊肉每斤市价300文,牛肉每斤100文一斤——即使如此,朝廷还认为牛肉价格过高,担心这种高价位会导致更多的人杀牛卖肉。 后来,随着南北形势对立,羊肉价格一路走高,来到宋高宗时期,羊肉已经涨到900文。 《夷坚志》中有个小段子就是发生在这段时间,所谓——平江九百一斤羊,俸薄如何敢买尝?只把鱼虾充两膳,肚皮今作小池塘。 而此时猪肉价格为每斤400文,牛肉则仅有240文 究其原因,或许是生产力低下的年代,牛是耕作的必需品,饲养率较只能杀来吃肉的猪更为普遍。 显然,做好汉也是要注意成本的。 譬如宋江和戴宗、李逵在琵琶亭聚餐时,李逵要吃肉。 酒保道:“小人这里只卖羊肉,却没牛肉。要肥羊尽有。” 此语惹得黑旋风大发脾气,泼了酒保一身鱼汤。读者至此往往大惑不解,但假如了解了牛肉和羊肉价格悬殊,大概就能明白黑旋风为何发怒了—— 在李逵心里,酒保这话稍微涉嫌鄙视他只吃得起牛肉,吃不起昂贵的羊肉。 话里话外意思是“我们这是高级餐厅,人均消费balabala” 其实和现代都市小说差不多的套路,服务员狗眼看人低,结果被低调土气男主一声令下狠狠打脸。 你看,施耐庵早就研究明白了。 二 古代牛肉象征着最高规格 牛羊猪谓之太牢,只有羊猪就只称得上少牢了 可见牛大哥的政治地位 另一方面,牛肉更有江湖气 古人凡事讲究个意趣 牛高大健硕,干净卫生 猪则形态丑陋,脏兮兮还啥都吃 这就很影响全局观感了 《水浒传》作为文学作品,当然是首先考虑文字带来的感受,而非实物味道 不管怎么说 “牛肉”看起来都比“猪肉”“鸡肉”有气势,更像大侠套餐对不对? 这就好像《红楼梦》里,林妹妹不是说不能吃五香大头菜,人家保不齐就有个特殊爱好。 但是为什么大家都不能接受? 因为这个菜,不符合前面打造的“世外仙姝寂寞林”的形象 牛肉也是同理 文学作品里,食物是要为人物形象铺垫的 三、 古人比较鄙视猪肉 具体原因尚不明确,但施耐庵显然不打算委屈自己的好汉们 思邈曰︰凡猪肉久食,令人少子精,发宿病。豚肉久食,令人遍体筋肉碎痛乏气。鼎曰︰江猪多食,令人体重;作脯,少有腥气。 诜曰︰久食杀药,动风发疾。伤寒疟痢痰痼痔漏诸疾,食之必再发。 时珍曰︰北猪味薄,煮之汁清;南猪味浓,煮之汁浓,毒尤甚。入药用纯黑猪。凡白猪、花猪、猪、牝猪、病猪;黄膘猪、米猪,并不可食。黄膘煮之汁黄,米猪肉中有米。 |
一来好汉们活跃的地方大部分是中小县城或者野外,能买牛肉,反而买羊肉什么的有难度,而且牛肉是默认招呼贵客的 【阮小七道:“有甚么下口?”小二哥道:“新宰得一头黄牛,花糕也相似好肥肉。”阮小二道:“大块切十斤来。”阮小五道:“教授休笑话,没甚孝顺。”】 农村、小县城、山林里里屠夫买一头牛几条狗一堆鸡鸭鹅杀了,很正常,买一头羊来杀了就很奇怪了,因为农村不见得有人养羊 虽然我铁血强送有过用马场养羊(铁血强送贼喜欢吃羊)的光辉事迹,但是买方活动能力有限固然碰不到人家,卖方也不见得会为了几头羊的小生意耽误几千头羊的大生意 但是大城市里做合法生意的地方,就买不到牛肉了 【酒保道:“小人这里只卖羊肉,却没牛肉。要肥羊尽有。”】 二来牛肉的获取没那么难 【这个鸟大汉却也会戏弄老娘,这等肥胖,好做黄牛肉卖。那两个瘦蛮子,只好做水牛肉卖。】 |
吃喝是大事,一饮一馔,都是道具,主要服务于创作主旨。 农耕社会,牛作为生产工具,吃牛肉天然带有反抗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宋元之际,主要吃的是羊、鱼,鸡、鸭之类,牛肉确实是不多见的。 《水浒传》著名的同人小说《金瓶梅》,我闲的无聊,数了一下大官人的食谱,大概是315道吃食,涉及到牛的只有1道,牛肚。 以大官人之豪横,牛肉肯定吃得起,但是牛肉之少见,说明在那个时代确实不以牛肉为风尚。 水浒的故事发源于宋元话本,有意思的是一开始的时候,宋大哥是吃羊肉的。 宋元之际的话本,是面向底层社会的一种艺术, 目的在于说书赚钱,约等于今天直播的整活打赏,是非常注重即时互动的玩意。 水浒是一种英雄列传式的文本, 它没办法像西游那样有神乎其技的法术, 也没办法像三国那样有纵横捭阖的战场阴谋, 它主要是靠人物个人情节来推动故事发展。 也就是说,故事的趣味性主要来源于个人英雄主义,个人情节甚至大于整体情节。 比如,我们把武十回砍掉,水浒全书情节依然完整。 水浒里个人英雄主义的魅力,正在于他们都是草根英雄,是平民中的巨人。 拔树打虎固然奇险,但如果没有日常情节的塑造,就成了教科书里周处杀虎斩蛟的奇幻故事了。 所以水浒传需要衣食住行这种生活细节的刻画,才能让各位好汉鲜活生动。 所以,酒要狂饮,肉要禁品,这才对的上各位观众老爷的胃口。 我粗略做了统计,水浒全文共出现牛肉字眼共31处。 王进在史太公处1次,鲁智深下五台山找肉吃1次,打周通前2次,林冲草料场5次,梁山下酒店吃饭3次,吴用找阮氏三雄干饭2次,十字坡孙二娘3次(人肉当牛肉),宋江揭阳岭3次,李逵江州闹酒楼2次,李逵戴宗作法4次,武松打虎3次,石秀大名府救人1次,陈桥驿跟戴宗郊游1次。 单单吃牛肉的场合,也就10次,其他的杀牛吃肉,大多是集会宴请。 通过以上10处吃牛肉的场景,我们发现集中在林冲、鲁达、武松、李逵这些主要人物身上。 就文学创作而言,食物的确是服务于人物。 不光是牛肉,仔细读水浒,发现水浒里喝酒也是这么个道理。 西游里的酒,是八戒撩起色心戏嫦娥的春药,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催化剂。 三国里的酒,是曹刘二人纵论天下的功能饮料,是关二爷装叉的计时器。 红楼里的酒,是黛玉佐蟹而食的合欢酒,是宝玉赠芳官的葡萄酒。 唯独水浒里的酒不是。 没三国那么刻奇,没西游那么玄幻,也没红楼那么贵气。 鲁智深闲了会喝,生辰纲挑担的军卒渴了会喝,为柴进守夜的庄客冷了会喝,反正随时随地都想喝。 但就是在这种日常中,通过酒量和食量的对比,凸显梁山好汉的雄豪桀骜。 同样是遇到一桶酒,生辰纲的军卒,只能一瓢一瓢分喝,鲁智深就是一个人全部包圆。 在景阳冈打虎之前,平常人三碗不过岗,武松不仅干了18碗好酒,还吃了4斤熟牛肉,这不仅是个武神,也是个食神。 吴用和阮氏三兄弟吃饭,午饭喝了一桶酒,吃了10斤牛肉大几斤鱼肉,晚上又干了20斤牛肉,2只大鸡。 水浒好看也就好看在这里,在平凡的事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迹,这就是个人英雄主义史诗。 |
群众:好汉爷,你怎敢当众吃牛肉,官府可说了,不准宰杀耕牛,吃牛肉违法啊! 好汉:官府值得甚么,越不让吃俺越吃,这才是江湖豪杰的做派,莫说区区牛肉,毛鸡蛋,果子狸,蝙蝠,老子甚么不曾吃过? 群众:好汉威武,好汉威武! 好汉:(正面有得色,忽的脑后挨了一铁尺,扑地倒了) 官差头领:都听了,把这撮鸟与我绑了,交至牢城营隔离14天。 差役:大人,你打的是后脑,人已是不中用了............ 官差头领:这.............看这贼杀才的模样便不似好人,十有八九涉黑,要是再和四大寇有关,只怕还涉嫌分裂国家,呃,便是如此吧.............快快报与上官,便说是那梁山贼寇入城哨探虚实,被我等发现,贼人当街拒捕,已被我亲手格杀。 差役:大人高见! 官差头领:休要奉承,速将闲杂人等都与我聚拢了,务必登记造册,居家隔离,须是严防死守,一个不许走脱,如今天下瘟疫盛行,伤损军民无数,人心惶惶,据闻京师正在发放汤药,修醮禳灾,朝廷已有明言,地方上若无端新增病患,不问官职大小,一律刺配险恶军州,怕是一世不得翻身,只问尔等怕是不怕,反正我已是尿了一裤。 差役:自然是怕的,自然是怕的........... 群众:差爷饶了小的吧,小的只远远看了一眼。 差役:活该,那醉汉吃个牛肉有甚好看,尔等均系密切接触者,速来登记,然后速速返家,未得准许,不得外出,如不老实,小心皮肉受苦。 |
真正要问的问题是,好汉们为什么已经坐在酒铺里了还要说“二斤熟牛肉”,而不是说“二斤牛肉”。 除非当时已经有吃牛肉刺身的先例了…… |
悄悄地告诉你:印象中本地一直到九十年代前,我们这里的牛肉价格都是低于猪肉价格的,而且很少有人吃。记得生产队里一头牛摔了,只能用斧子砸死,在晒场上支起大锅煮熟了分给社员,好像大家的兴致也不那么高。 事情保真,但原因是多方面的。 |
因为牛肉便宜且普及。 这里需要纠正大家一个观念,就是现在说到牛肉,那都是贵的好吃的,但这是因为我们吃的都是精心育种培养的小肉牛。 而在牛作为重要生产工具的古代,牛肉可以说是最便宜的肉类,因为除极个别情况外,大众吃的牛肉基本都是病死老死的牛,那肉质…一言难尽。 到现在很多地区的牛肉串都是把牛肉切成很小块,因为牛肉太老太柴,不这样做都炖不熟。 至于猪肉,不好意思,有选择的情况下,古人哪怕吃菜也不吃猪肉。养猪更多是为了优质的肥料,用来种地。 你要说东坡肉… 第一,东坡肉出现的背景,就是当地人不吃猪肉,弃之如草芥。 第二,东坡肉是要用各种昂贵的调料来料理去腥,才可以食用的,有一说一,在当时的情况下,香辛料价比黄金,用来料理猪肉…就好像你用母树大红袍做茶叶蛋的感觉吧。 苏轼用得起,平民百姓用得起? 当然你非要较真灾年的时候怎么怎么样,真的挺没劲,灾年的话土和人都吃,何况猪肉? 那么,宋明时期,底层平头百姓最喜欢吃的是狗肉,鸡鸭肉,但毕竟少。实在没钱又馋肉了,凑活着吃点牛肉。 至于富裕人家贵族,那一定是吃羊肉。 所以水浒里,除了一些比较富贵的场所,比如高档酒楼比如高门大户,是吃羊肉,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吃牛肉的。 一个是牛肉比较普遍,大众消费得起,一个是那些个好汉看着似乎都腰缠万贯,但是和那些人富户权贵相比,还是穷啊。 李逵在浔阳楼和宋江喝酒那一段,宋江让小儿切几斤熟牛肉,小二说我们这里只有羊肉,没有牛肉。李逵勃然大怒,要去打小二。 很多人都说李逵这里太不是个东西。 其实我很理解李逵的愤怒,给你翻译一下这是个什么感觉。 就像是你去一家高档餐厅,想要份红烧肉,结果人家服务员鄙夷地看了你一眼,说不好意思我们这里可是高档餐厅,只有牛排,没有红烧肉这种低贱的玩意。 你怒不怒?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影视娱乐 最新文章 |
人间尤物型女主有多绝? |
如何用一句话证明你看过《大明王朝1566》? |
陈思诚《误杀 3》映后提及中国电影有一个红 |
为什么《水浒传》里的好汉似乎都喜欢吃牛肉 |
《诛仙》中道玄为什么痛恨万剑一? |
倚天屠龙记前两回是否可以被删掉? |
请问有没有高级一点的霸道总裁小说? |
电影《年会不能停!》里皮特总挂在嘴边的「 |
你有什么搞笑的照片或截图? |
如何看待谭飞发声「守住春节档事关中国电影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