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影视娱乐 -> 广东为什么没有出现像京圈、沪圈一样的影视繁荣现象? -> 正文阅读 |
|
[影视娱乐]广东为什么没有出现像京圈、沪圈一样的影视繁荣现象?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可不可以理解为中国的资本都集中到了京沪,而不是经济大省广东。 |
广东的动漫业、电竞业、游戏业产值都名列全国前茅。妥妥的二次元大省。 2021年,广东省动漫产值超过600亿元,约占全国份额的1/3,位列全国第一,单是广州一市的动漫产值就达到267.09亿元,占全国产值比例20%以上,广州市原创漫画发行量占全国漫画市场30%以上;全省动漫相关企业注册数量为16.7万家,占全国比例的16%。 广东地区出品和参与出品的动画作品(粗略列举): 《喜羊羊与灰太狼》, 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出品。 《熊出没》, 华强方特(深圳)动漫有限公司(原名深圳华强数字动漫有限公司 )出品。 《超智能足球》, 深圳市方块动漫画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Q版三国》,又名《Q版刘关张》,广东广州统一影视数码特技制作中心制作出品 《Q版三国之三小强》,广东四方源创动画制作有限公司制作出品。广东顺果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发行。 《正义红师》,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深圳市方块动漫画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雄兵连》,广州超神影业有限公司出品。 《猪猪侠》,广东咏声动漫股份有限公司出品。 《果宝特攻》,广州蓝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出品。 《超兽武装》,广州蓝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出品。 《百变机兽之洛洛冒险记》,广州蓝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州市星杰玩具有限公司制作出品。 《宋代足球小将》,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出品。 《伍六七》,啊哈娱乐(上海)有限公司、广州小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神兽金刚》,广州达力传媒有限公司出品。 总部设在广州的奥飞娱乐,出品和参与出品有:《铠甲勇士》系列、《巴啦啦小魔仙》系列、《火力少年王》系列、《巨神战击队》系列、《战斗王》系列等。 2021年,广东省电竞业收入1236亿元,占全国比例7成以上。 2022年,广东全省游戏业收入2115亿元,约占全国比例4/5。 广东的流行音乐也有过一段辉煌期,凤凰传奇就是地道的“广东造”。凤凰传奇的经纪公司孔雀廊唱片(有时也称孔雀唱片)就位于现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什么批文,什么京圈沪圈……看到这些名堂,我想大声笑出来的程度超过了看到《外来媳妇本地郎》最搞笑的剧情。因为在广电总局严管严限以前,在什么京圈沪圈形成以前,广东电视台已经自己先把广东本土的影视基础干没了。 【GRT/广东珠江】「欢叙40年」第一期 l 电视剧回顾篇 2023/10/21_哔哩哔哩_bilibili?www.bilibili.com/video/BV1fN4y1C71C/?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7f68dd5430a063aa23ac34809ce8ea94 |
|
|
|
|
|
|
|
|
|
|
|
|
|
以往广东电视台回顾自己「威水史」的时候,一定会搬出几套绝对正确、绝对领先的电视剧:《虾球传》《公关小姐》《情满珠江》《英雄无悔》《外来媳妇本地郎》。2023年,广东电视珠江台四十周年,已经无力办台庆的珠江频道搞了个访谈节目回顾历史,还把《沙煲兄弟》《冷暖两心知》也搬了出来。事实上广东台还拍过大量电视剧,而且都以粤语原音演出并在珠江台播出为主,像《万花筒》《情暖荆途》《宝贝老公娇娇妻》《家园》《过埠新娘》等等。但这些电视连续剧无一例外都在2000年以前。千禧年以后广东台彻底放弃了自制电视连续剧,转为自制短剧。 很多人以为广东电视台的短剧只有一部《外来媳妇本地郎》,其实远不止此。《外来媳妇本地郎》早年是断断续续播的,每播一段时间就会停下来播其他短剧,例如《柴米新人类》《大话黄飞鸿》《扭计师爷陈梦吉》。 转为制作短剧有当时的时代背景。香港无线电视拍摄的短剧《男亲女爱》平均收视率达到35点,最高收视率50点,纪录迄今无法突破,此后古装版、时装版《皆大欢喜》同样收视长虹。广东台制作了《外来媳妇本地郎》不仅交流到外省播放,例如山东电视台以山东方言配音播出,还输出剧本,例如安徽电视台照抄剧情的《我爱饭米粒》(这部剧非常荒诞,西关八神庵充其量不准儿子娶「捞妹」,这部剧的合肥老头连安庆的都不喜欢)。 但是,广东电视台放弃拍摄电视连续剧并逐步加大制播分离的程度(实际上广东台至今仍保有比北方很多电视台都可观的节目库存),便失去了对岭南地区影视制作的引领作用,岭南地区的影视由此快速没落。 |
|
广东电视台为什么能引领呢?因为广东台有当时北方电视台难以相提并论的演员、导演和场地。 演员方面,广东电视台自80年代就模仿香港亚视、无线的模式开办演员训练班。例如1988年17集电视连续剧《过埠新娘》,就是由广东电视台第二期演员训练班的学员出演,饰演主角之一的黄慧仪一跃成为广东台台柱。黄慧仪于1993年和郭昶主演《宝贝老公娇娇妻》,2000年以后又在《外来媳妇本地郎》中饰演祝婉玲。然而2000年以后,广东台就停了演员训练班,如今珠江台观众非常熟悉的宋嘉其、邝祖乐等便是最后一批由广东台自己训练的艺员。尽管话剧界(如龚锦堂、苏志丹、虎艳芬、吴苏妹、林星云等)、粤剧界(如彭炽权、黄伟香、李池湘、钟康祺等)、电影界(如黄锦裳、郭昶、潘洁等)甚至军区文工团(如《外来媳妇本地郎》「阿中」张永芳的扮演者)都对广东台、南方台、广州台的电视剧拍摄给予极大加持,但终究不如广东台自己培养起来的演员靠谱。广东台接手南方台后继续拍摄的《七十二家房客》就证明了这一点。 导演方面,广东台自己有着不少功底扎实又敢于开拓的老导演。例如已故的《外来媳妇本地郎》总导演陆晓光,还有在1988年导演《过埠新娘》、后来导演《外来媳妇本地郎》并亲自出演「赵处长」、还主持《摇钱树》介绍农产品的已故导演刘效国。这些导演能玩的花样,比如今的导演要多得多。 |
|
拍电视剧需要场地。广州市随处可以取景,像《冷暖两心知》那样到东莞农村拍几个月也不是不可以。早期很多古装戏像《孙秀才传奇》会在广州文化公园的汉城拍摄,后来南方电视台拍摄《乘龙怪婿》则是到南海的影视城。广东台还有自己的录影棚,《外来媳妇本地郎》中的西关大屋就一直是厂景,至今仍有观众以为是实景。 起初广东台自己不拍,不代表别人不拍。例如2000年电视剧《少年包青天》就是由北京台和广州一家影视公司合拍的,因为在广州拍摄,邀请了广东台的一些演员如龚锦堂、彭恩智等。于是当时观众就觉得很在趣,怎么龚锦堂这边厢在珠江台演康伯,那边厢又在《少年包青天》里面演公孙策的父亲。但久而久之,观众不仅很难看到广东本土的影视公司拍摄的电视剧、很难在这些电视剧中看到广东本土熟悉的演员,有时甚至看到了也不知道是广东本土的影视公司拍摄的。 广东台不培养演员,就不可能出现像香港无线、亚视那样由两家电视台走向其他电视台甚至大陆和台湾、由电视界走向电影界话剧界的现象。广东本土没有新演员吗?当然不是。但由于没有电视台这个平台,根本无法为观众所熟悉,然后再出一些大制作的电视剧和电影。 北方不少观众都知道张颂文。我不看普通话节目,所以没看过他演《狂飙》。如果不是新闻报道,真的忘记了20多年前他在南方电视台的剧集《乘龙怪婿》里面演贾牙。为什么前面讲了一大堆广东台的事情而不提南方台呢?因为南方台拍摄《都市笑口组》《乘龙怪婿》和《七十二家房客》,找来的都是相对成熟的演员,根本不需要训练班。尤其是《七十二家房客》,不单只拍摄场地得到珠影厂按1963年电影版复刻,就连太子柄的扮演者彭炽权,本身就是1963年电影版扮演者、省港闻名的粤剧大老倌文觉非的徒弟。至于里面的潘洁、林星云、卢家全等演员更是一个比一个「套路深」。 近年《破冰行动》《狂飙》《女士的法则》等电视剧都引起了观众的浓厚兴趣,但这些在广东取景拍摄的电视剧,制作方和演员基本都跟广东本土没有什么关系,连80年代的「三来一补」都不如。这些剧的剧情也不需要请《外来媳妇本地郎》和《七十二家房客》的演员「行错片场」。实际上,近年来大部分在广东取景或以广东为题材背景的电视剧,都是这种状态。例如2017年有一部由郑佩佩、胡军等演员主演、题材和取景地都是深圳的电视剧《小情人》曾在深圳卫视播出,但这部剧是北京的影视公司拍的。 广东电视台的情形同样发生在珠江电影制片厂即现在的珠影集团身上。珠影厂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拍过一些以广州市井风情为题材的电影,风格尚算鲜活。但千禧年以后基本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近年来珠影厂不是没有拍粤语电影,像演员兼歌手梁山山、东山少爷等主演的《迷情N小时》以及张颂文同样有份参演的《关机》。这些电影,哪怕在电影院排片排足三个月,也不一定有多少人知道。结果珠影厂拍得最多的另一种电影,就只能是政府花钱扶持的粤剧。 |
|
曾几何时珠影厂除了有一批自己的演员,也大胆采用新人。像1984年电影《雅马哈鱼档》,就起用了一些基本没有演出经验的素人做主角。八九十年代的电影中,黄锦裳、郭昶、鲁牛、孔宪珠、吴苏妹等熟悉面孔也经常出现在珠影厂的电影中。但如今,观众完全不知道珠影厂拍了什么故事片,更不要说认识由珠影厂捧出来的新演员。不过,珠影厂如果把力量集中在拍粤剧,也就不需要考虑演员的问题了,因为省粤剧院、市粤剧院各自排演《六国大封相》都够人数。 |
广东没有强势电影制片厂,珠江厂虽然也算名列八大电影厂,但是跟北影、长影、西影、上影这几个传统强厂相比,无论是影片产量和质量,还是国家政策扶持,都太弱势。 珠江也没有像长影西影那样在本地形成集群产业,这就无法在本省产生影视本地帮。像现在影视行业所谓的“京圈”、“沪圈”、“西北帮”、“东北帮”,我知道年轻人对这些很嗤之以鼻,但这个是事实,中国文化行业生态就是这样,跟经济带一样,有它的传统强区。 国营制片厂现在确实是日薄西山江河日下了,这是后话。 错过了八九十年代的影视行业井喷期,导致广东这样一个经济发达靠近港澳的省份,没有留下本省的影视遗产,不是说没人才,而是无法整合成团,都打散分布在各地了。 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广东本地文化风俗影响,志不在此,重商不重艺。 再者,临近香港,方言又相通。香港的影视产品可以长期稳定向广东输送,都不用配音,文化也同源。某种程度来说,打消了广东本省的影视发展欲望,文化产品需求靠香港这个邻居基本可以满足。 从人才储备上来说,以我的印象,广东属于下限比较高,但上限发展又很有限。 为什么这么说?上学那会我们经常会观摩同龄人的拍片作品,比较和学习。北电中戏中传这三个强校学生的作品,特点是思想飞扬,剧本有意思,但是摄制基本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牛,基本还是玩的“警察妓女黑社会 穷山恶水长镜头”那一套。 而广东学生拍的作品,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摄制基本功非常扎实,特别是它们的运镜、布光和剪辑调色。他们的摄影机运动很稳,也很少出现跳轴、非技术剪辑呈现的跳切这种低级错误,打光有层次,光源有逻辑。 上戏的学生作品,介于二者特点之间。 平心而论,广东并没有什么出众的影视传媒院校,这方面的资源他们还不如江浙,但是他们学生表现出来的摄影和剪辑调色水准,远高于全国同专业同学,也基本高于北京那几个名校学生,能熟练使用当年的无敌兔甚至磁带机,拍出有模有样的剧情短片。(防etc:北电中戏当然有牛人,我说的是作品平均水平) 那广东学生的作品缺点在哪呢?剧本和表演。 广东学生写的剧本,能看出来格式很工整,但是思想深度上,就远不如北上那几个名校学生了。表演也比较业余,基本都是学生自己在演,真诚但稚嫩。 像北电的学生作品,由于有青年电影制片厂的支持,他们用的起胶片,请得起演员(大概考研二人组这种熟脸咖位的,腕不大,但绝对是专业演员。) 所以从职业生涯来看,北上名校学生,在成长上肯定要比广东学生以及全国其他院校的更迅捷,而且摄影剪辑调色这种技术短板,后期会很快补上来。 我当时思考过广东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优势,后来观摩了一些国际大赛的学生作品,突然发现广东学生拍的作业特点,和东南亚那边很类似。新马泰以及台湾学生的作业,也是摄影剪辑调色比较扎实,但是剧本和表演稚嫩。我想这或许和那边的学生能更快接触到新的数码产品,新的拍摄技术有关。 而且,北电中戏学生拍的作业,看的过程中给人无时不刻传达出一种信息:创作者是有志于将来进入影视行业的,拍的题材也更关注社会百态。东南亚和台湾广东那边则给人一种玩票的意思,拍的题材沉迷于生活琐事,你情我侬,校园青春之类。 目前看也确实是这样,广东相关专业毕业的学生,从事广告拍摄和平面设计相关的比较多,进入影视和传媒的比例远低于北方。新马泰也是,广告行业发展的很厉害,电影产业就一般了。 这里面是否也有地域文化的影响,我就不好说了。 |
沪圈影视繁荣?我们沪圈文化都快被资本圈没了,少有的作品也只能基于老上海的文化来讲述那个年代的繁荣,而如今流水线的影视作品的“繁荣”,有何可赞美的? 不仅影视流水线化,所有文化都是如此,不能流水线,预制化的、都在被挤压生存空间直至消失。 广东人民,我作为土生土长80后上海310,认真奉劝各位兄弟一句,和资本的蜜月期是短暂的,资本最终还是以压榨获取短期利益为核心的,大可不必羡慕。 就如你们深圳那边的卷,尽量留在深圳就行了,希望广州,汕头,佛山,珠海等一众属于广东老百姓的文化和回忆都能得以保留,如果说有什么文化我希望我的下一代不仅仅只能在《影视》中看到的话,那就是佛山的舞龙舞狮,广州的美食和早茶,潮汕的牛肉,以及可以勾起80后很多回忆的粤语广东话等等… 和资本蜜月期的上海百姓曾经也是幸福的 |
|
0 但,如今,多少人知道: 上海曾有自己的戏剧,叫沪剧 上海有自己的喜剧,叫滑稽戏、独角戏 上海自己的方言能否活过我们这一代,嗯,我的孩子已经不会说了,因为从我读初中起,学校里就不让说了 上海以前的豆浆油条,排骨年糕,炸猪排配黄牌酱油,葱油饼,油墩子,小笼生煎糍饭糕,到如今没有传承没有改良,如今都觉得上海是没有特色的美食荒漠 这些曾经和现在都是上海影视剧中的情节和素材,而到了我们下一代,沪圈影视剧中“宝总”和“汪小姐”恐怕只能去“某茶”点一杯珍珠奶茶来约会了。(或许这就是影视剧一天到晚只能翻拍老上海的原因) 影视,是文化记录的载体而已,没有文化,光有批量同质化的载体又有何价值? 如果真为广东影视文化好,甚至真为广东人民好,不希望自己家乡的出生率以及离婚率和“沪圈”“京圈”一个样的话,那就把资本好好“圈养”起来。 愿广东人民不会为40岁以后的收入担忧,广东的小学不会就有10%的抑郁症比例,广东的父母可以常伴孩子身边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愿资本离开广东时,不会像如今各地外资撤离后一地鸡毛 ——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广东下一代,才能写出令其他地方牛马们向往的美好作品! (各位问下自己,《乡村爱情故事》里面,你们向往的是什么?) “沪圈”不管是文化,经济,还是制造业,每年缴纳这么多税收,并没有给“上海人”带来什么好名声,真正获利的是吃的满嘴流油的各路资本,上海就像个餐厅,饕客们拍拍屁股就走了,收拾打扫的还是离不开上海的本地人,上海老百姓依旧还住着全国最小的人均面积的房子里,享受着全国密度最高的车辆尾气,以及没有文化没有年味的春节。 而广东人民,能好好把资本“圈养”在深圳,已是广东人民最大的幸福,望珍惜,望继续过好自己幸福的小日子,等我孩子长大了,用你们的影视作品,给他们讲讲幸福的童年应该的样子。 |
主要是广东本地的资本家,即使搞影视娱乐,也倾向于以本地粤语圈文化受众为主,结果把路走没了。 广东以前靠港圈影视娱乐,强势输出了一波。导致很多人误以为粤语文化有多大影响力。 其实港圈当年的人才,也有大量内地移民后代。成龙,周星驰,金庸,倪匡,都不是粤语族群 粤语只不过是一个载体,并不是文化内核。 港圈的开放程度,远远超过广东的广府白话,潮汕,闽南族群。 港圈这几年因为涉政太深,被内地有意识压制了。 广东一些本土势力,把粤语当成文化核心,搞文化自闭。路子就走没了。 京圈,沪圈,如果也学广东,专门给北京上海本地人拍电视剧,迟早也完球。 而且京圈,沪圈,比广东强得多的地方,在于虽然受到政治意识形态压力,但是人才交流没有阻力。 沪圈的很多明星都是东北人山东人,京圈的很多明星都是南方人。 尤其是在南方系操弄下,广东文化自闭的倾向越来越强。最后华南地区的娱乐业,只能发展长沙了。 以前广东也不是这样的。比如最早出过民营影视大佬邓建国。把很多北方演员搞到广东去拍摄影视剧。但现在这些人逐渐走下舞台。港圈的势也借不上了。所以逐渐丧失影响力了。 |
说句反常识的,广东的文理科现状和京沪某种意义上是反着来的。 广东的影视作品论质量确实偏高,尤其是早期的《外来媳妇本地郎》,生动演绎了当时国内老百姓第一次卷入国际化和现代化浪潮后的各种奇妙的化学反应。但是它最大的缺点就是“讲粤语”,一个在省里并不占压倒性优势的土著汉语方言。这就使得其别说出省了,就是东部的客家人,潮汕人,海陆丰人等也很难共鸣。这也和粤菜里面的广府菜是类似的,虽说“不辣就是美食荒漠”这种暴论背后的自我意识更过剩,但也说明广东文化尤其是广府文化的精华并没有利用经济优势向外拓展。也就打不过京圈和沪圈。 但是为什么说是反着来呢,因为京沪两地在理工科上面就比广东拉胯了。 我现在感觉比亚迪、华为、大疆、广汽、小鹏、OV等能做到这种成绩也是得益于广东自身的环境,说白了就是务实且容错率较高。反而京沪就不行了。不是被骂就是市场太小,尤其是北京,皇城脚下并没有结出多好的果实,反而成了两大三角的“教育飞地”,上海的不少出名的的工业企业产品销量也是不如广东。还有现在被美西方制裁的企业主要也是广东企业,京沪在爱国这方面也是落了下风。 这算不算是一种南北优秀匹配机制? |
港圈不就包括了广东人吗?广东要是真发展自己的圈很快就会被港圈的制度优势吸引过去。广东的影视繁荣你不自知而已,你查一下《猪猪侠》,《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动画片是哪里的公司?腾讯总部在哪?网易总部在哪? |
错了,影视行业是【资本跟着人跑,而不是人跟着资本跑】 广东不缺的是资本,缺的是人。 电影产业,是一门带有浓重江湖习气的、传统手艺人作坊业态类型的生意。 不要用现代商业的思维,去看待这种传统行当。 好莱坞是怎么发展成为美国乃至世界电影中心的? 你以为是因为这里经济发达,商业繁荣,所以很多人投资拍电影? 错了。 恰恰相反,好莱坞在一开始时,只是一个人口不足千人的山间小镇。 是因为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交通便利+气候稳定+租金低廉,吸引了大量剧组来此拍摄外景。 拍电影的人多了,影视产业才变得发达,也就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而不是反过来。 和很多重资本的现代化产业比起来,电影产业的特性就是哪里聚集了最多最优秀的影视人才,哪里就有影视项目。 也就是钱找人,而非人找钱。 得有了人脉,混对了圈子,才会有人乐意给你投资。 如果是抱着“爷有钱,爷任性”的态度去投资电影,只能像曾经的山西煤老板那样,烧钱图一乐,最多也就当个票友,是没法把这当成事业来经营的。 哪里有人,哪里就有项目。 而京沪两地,就汇集了国内一大半的影视人才。 为什么是往北上和江浙集中,而不是广东? 很简单。 影视行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在北上和江浙。 北京有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师范学校、解放军艺术学院…… 上海有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大学 江浙有南京艺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虽然只是二本,但在传媒领域很强) 广东有什么?啥也没有。 这是国内表演专业的软科排名。你会发现基本全集中在【北上】+【江浙】+【东北】+【西南】 |
|
|
|
广东作为全国人口最多+GDP最高的省份,表演专业排名最高的学校,深圳大学,才勉强排在了全国第53。 其他导演、编剧、摄影等相关专业也差不多,排在全国倒数的水平,和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坐同一桌的。 影视行业是江湖习气浓厚+极其看重人脉资源的行业,你要想在这一行发展,就一定得去行内人多的地方才有机会。 比如最近很火的张颂文,他就是广东人,但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就一直在北京漂着。 为啥? 因为只有在北京才有那么多大大小小的影视工作室,才能结识到各种导演、制片和演员前辈,才能有戏可拍(哪怕是龙套) 这一点不仅是国内,美国也一样。 美国好莱坞的影业为什么繁荣? 因为有南加州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艺术学院在内的学府给这一行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耗材。 纽约这些年电影业发展迅速,和哥大、纽大对影视人才的吸引,也是分不开的。 而广东在影视行业人才吸引力上,天然就比北上差出一大截。 不信你看这些年火起来的明星,有几个是广东的? 就算偶尔有几个出生在广东,也是常年混迹于北上圈子,而不是在广东本地发展。 就拿近几年高票房电影+2025春节档电影的新生代主角来说吧,能在这些大热电影里充当主角的都算得上是炙手可热了。 这些中生代or新生代炸子鸡,他们的籍贯分布如何? 《消失的他》主演朱一龙:湖北人,倪妮:江苏人 《孤注一掷》主演张艺兴:湖南人,金晨:山东人 《流浪地球2》主演吴京:北京人,沙溢:吉林人 《第二十条》主演张译:黑龙江人,马丽:辽宁人 《默杀》主演王传君:上海人 《年会不能停》主演大鹏:吉林人,白客:山东人 《满江红》主演沈腾:黑龙江人,易烊千玺:重庆人,雷佳音:辽宁人 《射雕英雄传》主演肖战:重庆人,庄达菲:辽宁人 《封神:第二部》主演于适:辽宁人,陈牧驰:新疆人 《唐探1900》主演刘昊然:河南人 你会发现不仅广东省一个没有,而是包括闽、粤、桂在内的整个岭南文化圈,全都查无此人。 而东三省籍贯的占比则非常高。 岭南文化圈人口超过两亿,而东北三省全部人口不足一亿,加上北京也才一亿出头。 但后者产出电影明星、人才的几率比前者不知道高了多少倍。 原因就在于以前老八大电影制片厂的底蕴+影视传媒院校高度集中于北上,这两点上广东都不占优,对全国影视行业人才缺乏吸引力。 外加粤语自身的封闭性导致外地人接受度很低,而电影是一门面向全国的生意。 东北人拍《马大帅》可以辐射全国,广东人拍《外来媳妇本地郎》连珠江都出不了。 |
|
不过广东人也不必觉得遗憾,至少你们在微短剧领域走在了前头。 现在深圳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微短剧生产基地,产值连年暴增,政府也有很多补助,我有不少朋友都开始瞄准这里面的商机了。 |
|
微短剧和传统影视剧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不再是“明星中心制”,而是“流量中心制”。 拍摄一部传统电影,成本一亿,其中可能有8000万都用于支付演员薪酬。 拍摄一部微短剧,同样是成本一亿,变成了8000万都用来进行投流。 广东在影视人才集中度上有所欠缺,但在资本集中度方面可以说是占尽优势。 指望广东成为中国的影视中心是不大可能的,但成为中国的微短剧中心还是未来可期、甚至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 |
珠三角没有京沪庞大的中产人群,都是没有啥文化需求的打工仔和做生意的(经济原因就是中间收入人群少,两端的多,广深富人群体并不少),在这儿,潮汕都显得有文化底蕴的了(笑死,潮汕历代进士人数都不如隔壁同宗同源的漳泉)。 2024年的社消数据,上海是断层式领先的,就是重庆都比广深要多。哪些地方的人群花在吃喝玩乐的钱上多,自然就引领了消费文化的潮流,具象表现就在各种文化产品上,这个应该不难理解吧? |
因为隔壁有一个香港,但凡有优秀的人才、资源都很容易被吸引到香港去。而本地人也或多或少会看香港的影视作品,像TVB这种电视节目也很容易接收到。因此,本地的影视娱乐很难做起来。 不过得益于直播平台和MCN机构,近年来也火了不少网红,这种素人级别的影视娱乐反而有更多机会发展。 |
传统影视不可控的因素太多,这边不会把大资金投进去的,相对而言,剔除了大部分不可控因素的动漫二次元影视游戏行业,这边兴趣浓厚。 |
讲到底,广东两个大台里面全是近亲繁殖,没有什么有资质的新人,剧本很老土。 广东人民以前能看明珠台翡翠台凤凰台亚视的节目,所以无所谓,土土的也挺好玩。 互为补充嘛。 我们这边看央视春晚也就是近十来年的事情,以前春节倒数一般看着翡翠台。 别小看电视台,电视台肯培养演员才是王道,一边学习一边拍跑龙套,不比你们科班出身见识得多? 广东影视不繁荣,纯粹就是自己作的,从80年代开始算,一边是前二十年港澳台资本主导的节目繁盛,一边是后二十年京沪两圈开始发力,广东电视台沉迷于接房地产商广告赚快钱吃喝玩乐,而完全没有坚守初心,没有培养传承。 所以演员一脉基本断绝,但主持人一脉还行,转战自媒体也成绩斐然。 |
粤语文化圈整体衰落的表现,根本原因在于粤语圈经济地位的下滑,广东省老喜欢把自己和粤语圈捆绑,要衰落自然也得一起下去 之前八九十年代广东文化产品的繁荣也是一个原因 |
显然广东香港有些东西既成不了主流,也注定无法繁荣,尤其是成圈子。 香港都自身难保,而广东有点产出的都会跑去香港。 |
|
|
|
|
|
|
因为广东影视的发展基本都是借香港的势,根源没了,自然也不可能繁荣起来了。 有些人可能觉得是因为广东看不上国语圈,其实真不是,纯粹是有那么多的强力选手在了,广东又何必自讨苦吃呢? 跟北边竞争不过,本土又受香港影响太深对各种审核后的影视没多大兴趣,何必硬搞。 只能说因为过于务实的原因吧 |
京圈除了搞君君臣臣,封锁审查,封建迷信,干爹女弟子,还有什么好事没宣传?搞得现在一潭死水一群水平秀喜欢收女弟子的老头子垄断资源为所欲为,斗败了就卷钱跑路,整个影视圈一潭死水 |
|
|
从小开始,我电视剧和电影的记忆全都是港产的。。。 你问我本土的影视作品,除了二哥没死前的《外来媳妇本地郎》之外,别的我不能说没印象,只能说都是很差的印象。。。没办法,那个时代和港产片一比,出品真的很劣质。。。 旁边就有花开,又何必自己种花。 |
从这个问题延伸一下:为什么现在银幕上几乎只剩下普通话的影视剧,方言剧除了给本地卫视,根本走不出去了? 九十年代到世纪初方言剧也非常流行的,比如《山城棒棒军》、《老娘舅》等。更早的还比如大决战三部曲,里面的主要角色配音还都是方言口音。 归根结底还是语言问题,其次就是资本,资本爱上海和北京。 |
除了没有自己的演员班底外,主要还是视野太窄,总是聚焦在家长里短邻居街坊的琐事,很少上升到城市、国家、国际的层面,对一些时事、职场、感情、社会问题也宁愿放到新闻、夜倾情这类非正剧的节目里,加上执着于广东话的门槛,逐渐把自己作没了。 参考港剧,人家不仅能对法律、制度进行探讨(当然有审核原因,不过大多影视剧也能通过网片审核),而且对社会问题和职场问题钻研也仍领先于内地,除了得益于环境的不同以外,香港编剧更会取长补短,及时吸收大陆日韩美剧的优点,调整港片港剧的不足,所以直到现在仍有很强的竞争力。 而广东地方台的摆烂也不仅体现在电视剧制作上,过去擅长的地方新闻、问题调解越来越官腔,被越来越多的观众认为不够接地气(不够解气),广告收入也依赖面向老年人老四样,整体气氛死气沉沉,除了不会用电脑手机的老人以外谁喜欢看?没有收入就没有好的制作条件,于是陷入死循环走投无路也是没办法的事。 |
现在影视作品的发行,需要广电批准,而广电每年批准上映的影视作品数量非常有限 而能够拿到这批文的,你得朝中有人。论朝中有人,这不就成了京圈和沪圈吗? |
|
|
我也很好奇 为什么高希希能拍出这么壮丽的新三国,而广东拍不出来 为什么陈凯歌可以设计出那么好看的志愿军海报,而广东设计不出来 为什么吴亦凡在西游2里头震惊管虎的演技在广东无人能复刻 现在国内的影视百花齐放,大奉打更人这种爆剧每年层出不穷,但是基本只有京沪从业的人能够做到持续产出,这是为什么呢? 我不禁想问 |
道理出奇的简单,所谓产学研一体,这行当又是最封建讲门第的。 全国顶尖艺术学院一半都在北京,剩下江浙沪加一起勉强能过过手,历史上也确实上海帮最容易出先锋艺术。 广东想要出圈只能与香港合流,可港资早年间好像不太能看得上。 |
|
|
我来个不一样的回答:可能是因为贪污腐败? 都说现在广东音乐不行,影视也不行,但是怎么有不少ld因为贪污腐败被抓了呢?干事业事业不行,搞钱钱倒是能搞到……那钱又是哪儿来的呢? 振兴广东文娱,还得靠南粤清风。 |
广东从来不自己拍,更擅长对外输送人才,比如泰国,缅甸的“影视基地”。 这是老传统了,从大清就有的业务。 |
说到这个,想吐槽个事,经常刷到周星驰,或者以前一些经典港剧时底下一堆广东人在下面刷:不如粤语。 这帮人脑子是不是有病,你想看粤语你就去找粤语片源,非得在普通话版本的电影下边刷有用吗。 不是,这么多人会粤语在这看普通话版本干嘛,显得你能耐啊。 再回来这个主题,可能有些广东优秀影视剧者,也是“不如粤语”的簇拥,出品的时候没带普通话导致只在广东地区流行吧。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