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影视娱乐 -> 为什么拍李世民的电视剧很少? -> 正文阅读 |
|
[影视娱乐]为什么拍李世民的电视剧很少?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为什么拍李世民的电视剧很少?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影视 电视剧 唐朝(李唐) 李世民(唐太宗) 唐代历史人物 为什么拍李世民的电视剧很少? |
贞观剧还是不少的,但是大都不尽如人意。 除了把李世民当成纯背景板的剧,其他剧共分为六种类型: 1、狗血爱情剧 2、增加弱智阴谋论 3、弱化李世民能力 4、把大唐改成风雨飘摇的 5、戏说喜剧,君臣为了一点小事搞来搞去 6、抄史书,无聊白开水剧情 为什么李世民的影视形象不尽如人意呢?我觉得原因有以下几个: 1、李世民远远超过普通人,很多人难以理解太厉害的人,编剧难以和李世民共情。 2、李世民真人太出色了,即使编剧不是刻意去黑,而是努力去写,其笔下的形象也远远比不上历史真人。 3、编剧以己度人,觉得史料记载的李世民太天才、太光辉、太伟大了,不相信世界上有这种人,所以要把他解构成“普通人”、“心理阴暗的人”。 4、电视剧女性受众多,很多女性观众难以get到男性视角。所以,编剧更喜欢以各种玛丽苏为主角,让她们在各个热门时期舞动。 编剧对李世民并不感兴趣,不关心李世民实际怎样,就是借个历史人物名字,蹭个热度。所以把李世民当作衬托玛丽苏的工具,随意改编他的形象。 5、一般情况下,如果拍历史正剧想要收视率高,所选取的时代,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外部有冲突 (2)团队内部有冲突 (3)整体基调要积极向上,让人热血沸腾,不能太丧 如果外部冲突足够大,可以没有太大内部冲突; 如果内部冲突足够大,可以没有太大外部冲突。 特殊情况另说。 很明显,唐初开国时期,李世民集团顺利平推所有对手,没有太大外部冲突。 贞观治国时期,李世民集团顺利平推外敌,没有太大外部冲突;内部也很团结,没有太大内部冲突。 唯一的冲突点是玄武门,然而涉及争权夺利,不好过分宣传。 所以唐初剧不好拍。 李世民一生很顺利,戏剧性不高。编剧为了戏剧性,要胡编乱造阴谋论和各种狗血。 |
历史正剧有《贞观之治》,狗血爱情剧多如牛毛,其他做配角的电视剧更是数不胜数。 主要是找不到一部像《康熙王朝》《雍正王朝》《汉武大帝》这样的半正剧半爽剧吧。 从高赞可以看出来,赞主们的愿望是拍一部央企出品,超大制作,国家队做主角,从大业末年拍到贞观末年的汤姆苏剧。 我只能说想的美。 康熙王朝、雍正王朝还有汉武大帝那都是借古喻今的意味很浓的。康熙结束分裂统一全国、汉武加强集权反击匈奴还有雍正反腐这都是有现实意义的。 要给天可汗李世民拍这样的剧,大概要等到打倒美国霸权之后了。 |
因为李世民在位期间灭了东突厥、吐谷浑、于阗、伊吾、高昌、焉耆、龟兹、疏勒、奚、契丹、薛延陀、铁勒、黠戛斯、葛逻禄等国家或部落,有破坏民族团结之嫌 |
李世民这个人的人物经历,不好拍。 拍出来和开挂一样。 变成小说就是典型的龙傲天。 人生经历大概是:十七岁入行伍。 十八岁跟着老爹打仗。 十九岁统帅一军,跟着老爹打进了长安,受封国公,官位显赫。然后领兵十万出征。 二十岁封王,尚书令,大将军。 在二十岁到二十三岁之间,几乎以无敌之姿,横扫天下。 二十三岁时,基本上已经是封无可封的状态了。 二十七岁杀了自己兄弟,逼自己老爹退位。 怎么拍都看着像神剧。 |
拍整个唐史好拍。 单拍李世民这年头不好拍,讲故事得有个抑和扬。 主角得遇到困境,得挣扎,得破局。 李二一路困境是有了,可他真不咋挣扎,他一路碾压破局的。 一个旗鼓相当得对手都没有,渭水之盟就算最憋屈的了。 打仗咔咔的灭国。 龙傲天啊? |
难度太大。 文似看山不喜平。电视剧也是这样,你得有矛盾,有起伏,这样才容易出现好作品。武侠小说改编的影视剧可以打怪升级,但是正剧如果打怪升级,给人的感觉就会很不舒服。 目前公认比较好的优秀历史正剧,大部分主人公的轨迹都是跌沓起伏的。《雍正王朝》里面老四一路斗争赢了,但是心力交瘁,暗流不减,更是“也难说身后骂名滚滚来”;《大明王朝》整部剧几乎没有一个算是政治上善终的,一个个起高楼和楼塌了就是转瞬之间,每个人都是命运的棋子;《唐明皇》、《武则天》这种主人公本来就是前期出身苦难,一路人生巅峰,后来无力斩种种乱麻,最终结局悲凉;《汉武大帝》可能是相对最接近于一路走高的了,但是汉武帝前期苦楚不说,后期极盛之后也能迎来良将凋敝、外战势头锐减、内部暴政、内斗升级、妻儿死于非命等一系列问题。这里面固然也有很多更改历史事实来讲故事,但是这些更改都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和目的指向,所以这种起伏矛盾既基本符合历史,又中心突出。 唯一一个收视率不错却相对一路打怪升级的,可能也就《康熙王朝》。康熙也相对面临这个问题:一路走高,开无双有点多。电视剧为了制造矛盾起伏,采取两个方法:一是把康熙面临的很多困难严重化,比如朱三太子带点信徒都能杀进皇宫了;二是把问题刻意突出化,比如为了体现大阿哥与太子的宫斗,整个后半部写朝臣部分几乎只剩下索额图和明珠的斗争(中间掺和一个李光地也基本都在纠缠在宫斗里),其余许多无论历史上还是小说中都有重要色彩的重臣,除了一个工具人陈廷敬,其余几乎都被抹去。这两个处理方案确实勉强完成该剧的起伏矛盾,但是严重改了历史,且改的非常庸俗化,只是是为增加矛盾而不是为了一定中心思想而篡改历史,这也导致《康熙王朝》实际上被诟病是远高于以上影视剧的。 而李世民的历史情况,实际上顺利度和无双情况远高于康熙。李世民的经历从太原起兵到贞观之治,可谓文治武功都到达顶峰的人,但是这一路几乎没有挫折,无论军事还是治国,每一次都是短时间就收到奇效。这种经历确实神奇,但如果这么平铺写下来,对于电视剧来说,简直是个灾难。 所以目前涉及李世民的电视剧,一种就是用康熙王朝的方案,人为增加主角的困难,但这么做就只能严重篡改历史,出来效果非常不好。比如央视曾推出《贞观长歌》,这部剧作为央视最擅长的正剧,又荟萃了唐国强、陈宝国、王绘春、孙飞虎、洪宇宙、杜志国、张山、张铁林(大雾)等一系列擅长正剧的戏骨,以及聂远这样演技过硬的年轻小生,按理说应该很出彩才对。但实际上,效果很差。原因就是为了增加主角困难,强行增加外敌难度,增加朝臣内斗,增加李承乾和李泰、李恪的宫斗比例,增加了安康公主的儿女私情。这一系列下来,矛盾起伏是有了,但历史被改的乱七八糟,且并没有起到改变历史的效果——也就是说,改历史只是为了增加矛盾,并没有中心思想。可以说,《贞观长歌》完全继承了《康熙王朝》制造矛盾的方法,但鉴于李世民和康熙的不同,所以这种制造矛盾比起康熙王朝来说,更庸俗化,更别扭,更让人觉得不好看。最终只能是宏大阵容却效果欠佳。 另一种方法就更庸俗了,就是加女人,加感情戏。通过这种方式,增加电视剧看点。但这种模式偏离主场太严重。如果纯粹是戏说剧还罢了,偏偏遇到李世民,还都想营造正剧范儿,结果不伦不类,效果更差。 所以总结下来,李世民的电视剧很难写,很难拍,拍过的李世民戏不算少,但因为普遍口碑不佳,所以留不下太多印象。李世民个人特点决定了他的戏不适合戏说,适合正剧,但是正剧出来又很容易缺少矛盾起伏,导致编剧只好在庸俗化道路上狂奔。 目前为止,个人觉得拍李世民的作品,最好的可能是台湾曾拍过的《唐太宗李世民》,这个算是勉强最好的了。但是上述两个问题——刻意增加难度和加女人戏依然不少。这也是为了影视剧好看,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
为什么现在都喜欢拍豪门二代的故事,各种二代恩怨情仇? 却没人喜欢拍豪门一代的创业史? 我还记得,20年前,2000年左右的时候,市面上的电视剧还有很多讲艰苦奋斗的故事,讲古代将军帝王的发家史。 为什么? 这20年发生了什么? 拍电视也好,各种商业行为也好,都一样。 消费者喜欢什么,他们才做什么。 当年,改革开放如火如荼,各行各业欣欣向荣。 不敢说遍地黄金,但机会确实很多,创业成功的故事也在各地流传。 你可以说人们浮躁,也可以说人们鸡血。 但那就是当时的情况,每个人心里都有个创业梦,发财梦,成功梦。 当人人都渴望创业成功的时候,你给他们看这样的故事,他们当然喜欢。 现在呢? 你去问问现在的年轻人。 还有几个有这样的心气了? 家里上车早,不缺房子的,早就佛系了。反正不需要自己努力,努力了也没什么改变。 家里穷,被房价和社会压的喘不过气的,更死心了。能活着就好,瞎折腾啥呢? 现在的人们都知道,创业,成功,梦想,这些东西只属于豪门二代,和普通人无关。 长江后浪推前浪,而我们都是沙滩,浪不起来。 拍李世民? 看李世民什么? 看他打仗? 看他治国? 看他平天下? 算了,没兴趣。我们都是咸鱼,看多了猛虎下山,心脏受不了。 还是安安静静吃瓜比较好。 |
因为这个男人实在是苏得太不像话了!!!关于他的电视剧少吗?不少。可是呢,明明他的一生如此传奇,却非要瞎编历史,风雨飘摇的贞观我真的呵呵了;明明他和他的皇后如此恩爱,却非要整个隋炀帝女出来狗血一把?而且李世民真不好写,那些瞎改历史的电视剧所塑造的李世民形象可及他本人的万分之一? 颜值佳气质好声?音妙 他龙章凤姿(龙凤之姿,天日之表?),丰神俊朗(俄而文皇到来,精采惊人,长揖而坐,神气清朗,满坐风生,顾盼炜如也),音若韶夏(诘朝与群臣论政,数百千语,音若韶夏,理同兰王,若非辛勤,何以得此?) 太原公子,褐裘而来~ 少年战神,灌黄沙枕冰河 他的破阵乐,他的玄甲兵,他的大羽箭,他的烈马……少年满腔热血,一身孤勇傲骨,恣肆轻狂。鼓角响,猎猎旌旗蔽日,他身披金甲,提三尺剑,俨然一位运筹帷幄的英武少将军正指挥着千军万马鏖战沙场,势不可当! 16岁:雁门勤王。 “大业中,突厥围炀帝雁门,炀帝从围中以木系诏书,投汾水而下,募兵赴援。太宗时年十六,往应募。” 17岁:跟着爹抵御突厥,亲手射杀一个特勒;救爹,父子俩齐心协力抗击历山飞。 “太宗初从高祖破突厥于马邑,帝手射杀特勒一人,繇是贼退。” “太宗以轻骑突围而进,射之,所向皆披靡,拔高祖于万众之中。适会步兵至,高祖与太宗又奋击,大破之。” 18岁:起兵反隋,击败宋老生,攻克长安。 “帝为流矢所中,拔而复战,冲突出其阵后,愤气弥厉,手杀数十人,二刀尽缺,血流入袖,洒而复战。老生遂大败。” 19岁:灭薛秦。 “世民据泾水临之,仁果骁将浑等数人临陈来降。仁果惧,引兵入城拒守。日向暮,大军继至,遂围之。夜半,守城者争自投下。仁果计穷,己酉,出降;得其精兵万余人,男女五万口。” 20岁:击败宋金刚、刘武周。 “秦王世民追及寻相于吕州,大破之,乘胜逐北,一昼夜行二百余里,战数十合。” “追及金刚于雀鼠谷,一日八战,皆破之,俘斩数万人。夜,宿于雀鼠谷西原,世民不食二日,不解甲三日矣,军中止有一羊,世民与将士分而食之。” 21岁~22岁:虎牢关之战是决定李唐江山的定鼎之战,秦王李世民擒两王灭郑夏二国。 “世民左右驰射,皆应弦而毙,获其左建威将军燕琪,世充乃退。” “……按辔徐行,追骑将至,则引弓射之,辄毙一人。追者惧而止,止而复来,如是再三,每来必有毙者,世民前后射杀数人,敬德杀十许人,追者不敢复逼。” 23岁的李世民以洺水之战击败刘黑闼,而同为军神的李靖灭萧梁、平定辅公祏,统一南方。 本是百炼钢也化绕指柔 (一)对大臣: ①瓜儿香美,他想到了杜如晦,怆然悼之,将剩下的半个瓜,遣使置于如晦的灵堂前;赐予房玄龄黄银带,却不见杜相,泫然下泣,告诉玄龄此金带能驱邪让他送之于如晦灵所;有一日他梦见了杜如晦,醒来一一告诉房玄龄,言毕唏嘘,侍卫们涕泗横流。 太宗贞观四年,尚书右仆射杜如晦薨。帝手诏著作郎虞世南曰:“朕与如晦,君臣义重。不幸奄从物化,追念勋旧,痛惜于怀。卿体吾此意,为制碑文也。”後因食瓜而美,怆然悼之,遂辍食之半,遣使置之灵座焉。後赐房玄龄黄银带,因谓玄龄曰:“如晦与公同辅朕,今日所赐,唯独见公。”因泫然下泣。以黄银辟恶,恐为鬼神所畏,令取金带,遣玄龄亲送于灵所。其後帝梦见如晦若平生,及旦以告玄龄,言毕唏嘘,侍卫莫不掩涕。因遣送御食以祭焉。——《册府元龟》 ②cos林黛玉,焚稿 十二年,弘文馆学士虞世南卒……未几,太宗为诗一篇,追思往古治乱之道,既而叹曰:“钟子期死,伯牙不复鼓琴,朕之此篇,将何所示?”因令起居郎褚遂良,诣其灵帐,读讫而焚之。其见重也如此。——《贞观政要》 史籍上有?太多太多这样的悲戚故事,坦荡君子、忠烈之臣与圣明君主共存于天地。 (二)对生母妻儿: ①“慈颜缅邈,无可复追,生育之恩,不知何以上报。”他14岁阿娘便去了,为此守孝三年,阿娘生前时他尽心孝顺,朝夕侍侧,不解衣冠。 三年正月戊午,帝有事於太庙,至太穆皇后神主,悲恸呜咽,伏地不能兴。侍卫者莫不歔欷。先是帝在髫龀,穆后於诸子之中独所锺爱。自穆后寝疾,朝夕侍侧,不解衣冠,所进汤药,必先尝之。及丁穆皇后忧,毁瘠三年,杖而能起。——《册府元龟》 ②我隔镜细观我,半生快活 ,半生坎坷萧索。恩爱两不疑 ,最惹天妒,狠将风月催命如纸薄。 “她在时,每能规谏,补朕之阙,如今我茕茕一人,再也听不到她的声音了。” 崩后,宫司以闻,太宗览而增恸,以示近臣曰:“皇后此书,足可垂于后代。我岂不达天命而不能割情乎!以其每能规谏,补朕之阙,今不复闻善言,是内失一良佐,以此令人哀耳!”——《旧唐书》 ③12岁的晋阳公主撒手人寰,告别了亲自抚养她成人的耶耶。 “人死不能复生……朕知道……朕再怎样的悲伤都于事无补……可是,朕的悲伤,连朕自己都控制不了。” 薨年十二,帝阅三旬不常膳,日数十哀,因以癯羸。群臣进勉,帝曰:“朕渠不知悲爱无益?而不能已,我亦不知其所以然。”——《新唐书》 ④“稚奴,你怎么有白头发了?累吧……汝能孝爱如此,吾死何恨!” 上苦利增剧,太子昼夜不离侧,或累日不食,发有变白者。上泣曰:“汝能孝爱如此,吾死何恨!”——《资治通鉴》 (三):对战士、百姓 ①打高丽回来,招集战亡人骸骨,他恸哭尽哀。 及军回,行次柳城,招集战亡人骸骨,设大牢以祭之。太宗恸哭尽哀,军人无不洒泣。兵士观者,归家以告,其父母曰:“吾儿之死,天子哭之,死无所恨!”——《武经总要》 ? ②回旧乡看望父老乡亲,忆往昔峥嵘岁月,泣下沾襟。 十六年十一月甲子,帝幸庆善宫,召武功之邰城立节、三时丰义、四乡士女七十已上及居宫侧数百人赐宴焉。帝谓之曰:“朕幼遭隋乱,栉风沐雨,饥不遑食,以救苍生,百姓得无死亡,二十馀年矣。今重还旧乡,与父老相见。此宫先皇所居,朕之生处,至此伤心,触物增感。”因泣下霑襟,群臣莫不歔欷。——《册府元龟》 未完待续…… |
真是个适合吐槽那些年编剧种种骚操作的问题 下图均为历史发明家+放飞自我编剧强行给二凤泼的脏水!!! 二凤心里苦,二凤流泪。 |
|
(图非原创,侵删) |
电视剧不少,按照正史来的少。因为简单来说就是,个人以及团队能力过于牛逼以至于如果按照正史拍就会非常缺乏戏剧性。当然其实如果认真琢磨是会有很多精彩的情节的,但是估计大部分编剧们第一不想读也读不了史书,第二懒得琢磨除了谈恋爱之外能有效推动故事发展的情节。 |
李世民这人要么你就胡说瞎拍yy,你要按照历史拍正剧,这剧就没法看了。 好看的剧一般要讲究个千回百转,跌宕起伏,最好在有点小三小四的爱情冲突。李二恰好缺的就是这几点。 李二的一生,基本上就是一部晋江上的低质量的恶俗霸道总裁小说。长孙皇后:我家世民哥哥长得帅,本事大,文采好,武功高。24岁当三军总司令,28岁当全国一把手。再凶恶的敌人,基本上也就是世民哥哥带着玄甲军一个冲锋的事。而且我家世民哥哥还特别爱我,虽然以他的能力和地位,难免会和一些小妖精不清不楚,但是,他心里只有我一个人,我的地位无可动摇! 这种电视剧拍出来有人看吗? |
这个问题要说开就很复杂了。其他答主已经指出,拍到李世民的影视作品并不少,但是显然,给题主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比较接近李世民的历史形象的也不多,以至于题主这样问。 从根本上说,我觉得其实是我们的文化里缺少“会打仗的君主”这种艺术形象。 不是说历史上没有,而是说文艺创作里没有。 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不会拍。 这里“会打仗”指能亲临前线冲锋陷阵。我原本想写“英雄君主”或“勇敢的君主”,但是考虑到不同的人对“英雄”、“勇敢”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干脆直接写“会打仗”。PS:我有打算专门写一篇文来讨论“李世民这个人物如果要影视化的话可以怎么拍”的问题,不过三次元一直忙就还没来得及写,既然被邀请,那就直接一边写回答一边写这篇文。 我想从一个问题入手来讨论。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在你的观念中,想要做一个领袖,特别是君主,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 缓冲一下,然后放答案。 …… 2. …… 3. …… 答案是要有好的身体,要有力气。 我知道肯定会有很多知友觉得这种答案太坑人了,这等于高考之前我学了一大堆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的,最后你告诉我考试主要考体育。 实际上,我相信一定有非常多的人,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谋略、品德、积极的态度,诸如此类的,这不奇怪,因为我们的文化对君主一直就持有这样的理解角度,这导致很多人(甚至可以说大多数人)从根本上对李世民的理解就会是跑偏的。不是到塑造艺术形象的时候才跑偏,而是对历史形象理解得就跑偏。 我曾经尝试追溯隋唐一系列传奇故事的古早小说版本,找到《隋唐两朝志传》,挂名罗贯中,不过估计不是他写的,但以成书年代来说,差不多应该就是明代,历史演义比较盛行的时候。那里面写尉迟敬德追李世民,是这么写的: 时秦王已去得远,只见敬德在后急追,大叫曰:“唐童李世民休走!”展过山坡,又赶一程,直至美良川地界之南,前有大涧拦截去路。此涧名曰虹霓涧,约阔三丈余,水通黄河,其波甚急。秦王走到虹霓涧边,无船可渡,心中大惧。见前有大涧拦截去路,后有敬德铁骑急追,秦王曰:“吾休矣!”遂口告:“皇天后土,世民后若有天子之福。此马一跃而过此涧;若无其福,今日连人带马落涧而亡。”祷毕,将马加打三鞭,大呼曰:“玉鬃玉鬃,我命付你,可努力!”言未了,那马一跳三丈,飞上东岸。 古人对小说基本没有版权保护意识,这个桥段明显涉嫌抄袭《三国演义》: 却说玄德撞出西门,行无二里余,前有大溪拦住去路。此溪名曰“檀溪”,河阔数丈,水通湘江,其波甚急。玄德到檀溪边,见不可渡,勒马再回,遥望城西五百铁甲军马,随蔡瑁赶来。玄德曰:“吾死矣!”遂回马到溪边,回看时,兵在后赶。玄德纵马下溪,行数步,水势紧,马前蹄忽陷,浸湿衣抱。玄德加鞭,大呼曰:“的卢!的卢!今日妨吾,可努力!”言毕,那马忽从水中踊身而起,一跃三丈,飞上西岸。玄德如云雾中起。 但这可以看出,在我们所知的一系列隋唐的演义作品里,为什么李世民和他所在的主角团有不止一个人的人设和历史相去甚远,却反而跟《三国演义》很接近。它们对主角团的标准设计是这样的:团队领袖水平一言难尽,大概是身边的谋士说一个计策小孩子也瞒不过,他还要问这计策到底怎么回事,是这样的程度;团队主力谋士聪明得有如天神下凡,但是并不会自己冲锋陷阵;一群将军武力值爆棚,但是头脑大部分时候不怎么有用,基本是这位谋士的棋子。在三国故事里,这个水平一言难尽的君主是刘备,聪明得不行的谋士是诸葛亮,一群将军是关张赵马黄。 如果你看一下《说唐》和《隋唐演义》之类的书,就会发现它们对主角团也是这么一种套路化设计:这个水平一言难尽的君主是李世民,聪明得不行的谋士是徐茂公(可能还包括偶尔出现的半仙李靖),一群将军是门神三板斧。 而这个套路毫无疑问和历史相去甚远,至少对初唐历史来说是如此。 我其实认为,就本质来说,我们的古人给出的套路,并不比现在拍出来的那些奇怪的李世民和杨妃的恋爱故事更高明,区别仅仅在于古人抄三国的套路而现代言情剧编剧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套路(大约是戏剧编剧课上学莎士比亚学得太刻骨铭心了),其实抄的都跟历史合不上,半斤对八两。 但是,相信大家都知道,无论是三国还是隋唐,在民间都是非常受欢迎的,那个一言难尽的刘备或李世民,至少在明清两朝的百姓心里是理想的君主。所以问题的关键到这里已经浮出水面:为什么我们的古人就非得把自己理想中的君主塑造成除了善良之外什么优点都没有的任谋士揉搓的形象? 这和历史上的李世民是不是发动过玄武门之变关系不大,不管有没有,他都会是这个形象。 在真实的历史上,凡是开国的有作为的君主,就没有被谋士这样揉搓的。即使是被称为千古谋圣的张良,对刘邦也是正常的辅佐,而且,他的意见都非常务实。当初楚汉对峙的时候,刘邦对项羽的实力感到十分棘手,某次,他身边的谋士郦食其向他提出建议:从前商汤封夏桀的后代在杞,周武王封商纣王的后代在宋,秦始皇灭了六国却不封六国的后代,如果汉王封六国后代为王,他们一定会感恩戴德,帮您讨伐项羽。 刘邦觉得很有道理,就让人打造印信,打算拿给六国贵族。结果印做好了还没有送出,赶上张良从外面回来,听刘邦说了这事,急得一连说了八个“不可”,他问刘邦:他随时能把夏桀的后代推出去杀,您能对项羽这样吗?武王封纣王的后代,他也能随时拿下纣王后代,您能随时拿下项羽吗? 言下之意非常明确:他们的善良建立在强大的实力的基础之上,没有这样的实力,你的善良没有意义,别人也不会对你感恩。 和很多人以为的不同,刘邦其实也是一个很会打仗的君主,他确实年纪大了,要跟项羽斗智不斗力,但那不代表他没有力气。一个直白的证据就是,项羽曾经一箭射中他,他还能活着。很多人好奇张良那么聪明为什么不自己做一把手,为什么刘邦从来不怀疑他要造反,其实这回到我最开始说的那个问题,张良是史书盖章的体弱多病,他根本无法胜任君主的工作,如果被项羽一箭射中恐怕就凉了,所以刘邦根本不担心他造反。 君主的工作是非常耗费精力的,需要身体足够好,才能及时对很多状况做出反应。而且,君主的工作的重点,在于军事而不是其它。这一点,很多著作都论述过。 君主的义务中,最重要的就是保护社会的安全,使它不至于遭受来自其它独立社会的压迫和侵犯。想要履行这种义务,必须借助军队的帮助。至于和平时期储备兵力、战争时期使用兵力的花费,则根据各个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而各不相同。 ——亚当·斯密《国富论》第五篇 君主除了战争、军事制度和训练之外,不应该有其他的目标、其他的思想,也不应该把其他事情作为自己的专业,因为这是进行统帅的人应有的唯一的专业。它的效力不仅能够使那些生下来就当君主的人保持地位,而且有许多次使人们从老百姓一跃而高踞王位。反之,大家都知道,君主沉醉于安逸比对关心军事想得多便亡国。亡国的头一个原因就是忽视这种专业,而使你赢得一个国家的原因,就是因为你精通这门专业。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第十四章 君主关于军事方面的责任 马基雅维利这段论述略有夸张,他是强调君主必须要重视军事,而行政管理可以交给手下官员。大概意思就是说,因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本身又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君主不关心政治和经济都不太可能,但如果要选择专业,那一定要选军事。即使现如今大部分国家都已经采用民主制,国家元首亲自担任军队统帅依然很正常,我国如此,美帝也是由总统亲自出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所以当年二战的时候,要搞曼哈顿计划,爱因斯坦得去跟罗斯福商量,后来原子蛋搞出来了,也得杜鲁门签字批准才能扔。直到今天,英国王室还会送王子到战场上去锻炼,那个不是做秀,而是必要的训练。 话说《贞观政要》一直被唐宋元明清历代君主传看、翻译了多国语言还传到了朝鲜和日本,甚至还有西夏文本现在保存在圣彼得堡,但同样是吴兢编的,《太宗勋史》就失传了,我一直觉得很可惜。要知道唐太宗偃武修文还能当天可汗首先是因为他和他的唐军武力值破表,他偃武修文大家觉得服气,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就重文轻武的话,N国联军就打来分蛋糕了。 在明确了君主的首要义务的前提下,军事上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也是很清楚的。 战争是充满危险的领域,因此,勇气是军人应该具备的首要品质。……战争是充满劳累的领域。要想不被劳累所压倒,就需要有一定的体力和精神力量。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当然,接下来,我们都知道,如果只是拼勇气和体力的话,估计长毛象和刃齿虎什么的早就统治地球了,轮不到我们智人,所以,克劳塞维茨同样指出,智力也是重要的。 战争是充满不确实性的领域。战争中行动所依据的情况有3/4好像隐藏在云雾里一样,是或多或少不确实的。因此,在这里首先要有敏锐的智力,以便通过准确而迅速的判断来辨明真相。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也就是说,这些著作并没有否认智力的重要性,但是,勇气是首要品质,能打是必备才能。如果从脑子根部就没有意识到这点,那么理解李世民就多半是要跑偏的。 在我还没有细读唐史的时候,我的理解也是跑偏的,曾经有对唐史感兴趣的基友跟我说起他喜欢上一个皇帝,指挥作战好厉害。因为对方一开始没说是唐朝皇帝,我满世界猜,从亚历山大大帝数到拿破仑,最后连图特摩斯三世都说出来了,也没猜对是李世民。现在想起来,这大概就是田中芳树说的“三国演义所设计的虚像,其魔力是相当惊人的”。不过我想,这魔力如此惊人的原因,不会仅仅是罗贯中笔力好,还是千百年来我们的民众就吃这个套路。换到其他国家,可能情况就不是这样。 在西方历史和故事里都不缺少作为帝王师的智者形象,比如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是亚里士多德,传说中的亚瑟王的指导者是梅林。但这完全不影响两位君主的王者形象。直到现代的指环王,甘道夫是指导者,但阿拉贡也是能打又正直的人皇。 但在我们的传统艺术作品里,能打又正直的君主什么的,不存在的,二月河写康熙(包括后来的电视剧)是有这么写的倾向,但是二月河已经是现代作家,清代皇帝又离我们比较接近,没有被艺术作品塑造定型,唐朝离我们还是比较远,李世民的形象经过宋元明清多个朝代的拆解重塑,已经完全模型化,很不幸的是这个模型对他来说又错很大。 要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 换个模型就行了,按照骑士王的模型改一下,问题就迎刃而解。骑士王什么形象?自信、能打、废话少。 出兵打刘武周之前,李渊差点要关门守潼关了,李世民申请出战,出师表是这么写的: 太原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河东殷实,京邑所资。若举而弃之,臣窃愤恨。愿假精兵三万,必能平殄武周,克复汾、晋。 就三句话,第一句说太原的重要性,第二句说不能放弃,第三句说“让我上肯定能赢”。 然后就真的赢了。 这就太帅了有木有。 确定基调之后再把内核立起来就行了。也有合适的史料可以用。 黒闼重反,髙祖谓太宗曰:“前破黒闼,欲令尽杀其党,使空山东,不用吾言,致有今日。”及隠太子征闼,平之,将遣唐俭往,使男子年十五以上悉坑之,小弱及妇女总驱入关,以实京邑,太宗谏曰:“臣闻唯德动天,唯恩容众,山东人物之所,河北绵之郷,而天府委输,待以成绩。今一旦见其反覆,尽戮无辜,流离寡弱,恐以杀不能止乱,非行吊伐之道”,其事遂寝。 ——资治通鉴引用的太宗实录 这段记载的意思大概是说李世民击破刘黑闼之后,李渊曾经试图做空山东的有生力量,但是李世民不答应,后来刘黑闼又造反,李建成去平了之后,李渊又想这样做,李世民还是坚持劝李渊不要这样。李渊和李世民都对敌人绝不手软,但是什么样的人算敌人、什么样的人算潜在的敌人,父子两个有着不同的看法。李世民无论是对薛仁果还是窦建德的士兵,都是“仗打完了就不要互相伤害了”,和当年的商汤周武一样,但李渊的想法是:相当多的敌人会一直都是敌人,匪首决不能留,某个地方如果反复叛乱就要把能当兵的人悉数杀光。李渊之所以第一次就不想对刘黑闼客气,是因为他们的叛乱等于重举窦建德的旗帜,投降者只有一次机会,投降再反就不可信任。 李渊曾不满意地说,他觉得李世民被那些读书人教坏了,不是他从前的孩子了。 这句话通常被用于证明父子关系已经有了裂痕,但这里我把它拿出来,是想说,这句话里其实还有其它的信息。 问题在于,为什么李渊不是说他的孩子被武夫教坏、被优伶教坏、被坏朋友带坏,而是要说被读书人教坏。在《太宗实录》里的这段文字,其实就给出了答案:这个时期的李世民,确实在他父亲面前说出了“唯德动天,唯恩容众”这种明显是读圣贤书的人才会相信的话。但是思考一下李渊对孩子们的教育,连平阳公主一个女的都能上阵打仗。世民弹琴跳舞下棋书法骑射全都会,甚至会打弹弓和赌钱,至于读书,那肯定也不能不读,所以李渊的孩子们小时候是在文化、体育、艺术三个方面都得到了培养。这样培养孩子的李渊,显然有着很宽广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他会承认圣贤书的价值,但不会希望这类书中的价值体系全面占据他儿子的小脑袋瓜,更不会希望儿子拿着那套仁义道德的理论来反对他。 就像当年秦始皇因为扶苏说仁慈重要,非常愤怒,要扶苏去跟蒙恬打仗。其实这就是一个饱经风霜的父亲在对他的儿子说:你根本没有见识过穷凶极恶,怎么可能懂得什么叫恩德?而到了李渊这里,他儿子打过各种凶悍的、没底线的敌人,还依然相信惟德动天。所以李渊在说世民被读书人教坏的时候,可以想见是带着一定程度的无奈的。 有句话说,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爱它。很多人觉得历史上的李世民的故事没什么冲突,我倒觉得完全不是,历史上的冲突很有意思。很多时候,也只有历史故事才能看出他是什么样的人。 我相信这样的王者不会让人没印象。但这样的王者形象也是我们的艺术作品中非常缺乏的。 ===================================== 最后是一些吐槽。 尽管这里写了很多历史的东西,但其实我并不认为影视作品一定要拍得多符合历史,同时我也不反对各种形式的改编,包括各种建模建错了的被各路人马喷成蜂窝煤的抹黑。因为虚构的故事就是虚构,电视剧再“真实”,也不可能跟历史一样。把电视剧当真实,反而是脑力有问题的表现。这篇答案不是想站历史角度把已有的电视剧或小说创作全都批评一番,那么做本来也很奇怪,我只是想说,如果你问我,为什么感觉拍得好的很少,那么我大概可以解释一下原因,以及顺便谈一谈我觉得怎么定人设可能会更好。毕竟总抄三国抄罗朱实在不是办法,经典的商业模式都是相似的,想找个套路是正确的思路,但是究竟哪个套路比较合适,是完全可以讨论的。 |
很多人说李世民的经历不好拍,太顺。 这个观点有合理性,指出了拍摄方面的难点所在。 也有不合理性。问题既然已经明确,解答当更有迹可循。 看过《大决战》么?我军主动发起的大规模战略决战,顺不顺?也是有波折的。这样的战役,到底是算顺,还是不顺呢?真正认真阅读历史,会发现也可以说是很顺的。这样的影片,真正想办法去拍,一样能拍得很好。 有人可能会说《大决战》是政治片,国家投入了很多力量。这个观点错就错在将大量投入、宏大场面与精心布局混为一谈。那些大投资的烂片你没看过么?大投资大制作并不等于就是大影片。说到底,还得是精心设计才能出彩。 其实很多无意义的争论妨碍了我们充分认识到精品大制作的意义。 说到《大决战》,其实我国影视界近些年真正存在的问题,是缺乏足够的历练。 《大决战》是大制作,是大片,而且整体很出彩。通过这样的大制作,锻炼和培养了大量影视相关人才。 1991年,我国拍摄了《大决战》。其中不少老导演都在之前拍摄过经典作品,他们的经验对于指导新人发挥了不少作用。不仅如此,1994年我国还拍摄了《三国演义》。此前,1987年我国还制作了《红楼梦》。此后1995年还拍摄了《武则天》。即便是受到媚外思想影响,被公知观点给坑了的1990年《封神榜》,也在服装设计希腊化的情况下,靠着演员的演技强行扳回局面。 我们制作了很多大剧。 这些大剧很好地提升了整体水准。不但他们自己作为优秀作品提升了影视作品的水平,而且还培养了观众口味,普及了较为优秀的化妆、道具乃至服装设计体系,培训了一批影视专业人才。 这个圈子彻底劣化,差不多就和公知猖獗是同步的。这帮人就是典型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然后最后还要把事情搞砸的原因推给别人。 李世民的影片不好拍,但是要拍好,仍旧是可能的。 |
初唐电视剧不少了 《贞观之治》《贞观长歌》《秦王李世民》《隋唐演义》《隋唐英雄传》《隋唐英雄1》《隋唐英雄2》《隋唐英雄3》《大唐情史》………………… 主要是没一部把李世民拍的好的 这三部还算好的 《贞观之治》剧情硬伤,看电视剧如同读课文,《贞观长歌》唐国强演这戏时的年龄,李世民已去世3年了,《西游记》李世民十八线配角都算不上。剩下也有不错的,但知名度估计还不如《贞观之治》 李世民一生好似开挂,放到现在就是龙傲天,唯一的遗憾就是五十多岁去世,这种人按历史拍,就是天人下凡。没有什么低谷,戏剧性不强。 其余的,看到瓦岗寨,李元霸什么的,李世民就只演成小白兔了。 拈上了戏说宫斗演义,李世民就别想演好 |
|
这是李世民??? 更有甚者,歪曲历史,把李世民黑成了渣 |
|
韩国的抗中神剧。抗日神剧再扯,也没打断裕仁腿啊。 而且中国最近也要出这种剧 |
|
|
|
所以,应该是关于李世民有影响力,有知名度,有口碑的历史正剧太少了。(对比康熙,即有《康熙王朝》又有《雍正王朝》) 具体还是历史上李世民一生太稳太爽剧,挫折太少,不够起伏,不适合拍成电视剧。拍出来也不太吸引人,吸引不了人就没有知名度,没有知名度再有口碑也小众,没有影响力,所以就显得没有。 要是按演义拍,李世民的光彩就分给别人了,传奇性大减,不会出彩,难以给人留下印象。 |
主要李世民进攻高丽居然被射瞎了一支眼,还痛哭流涕的求饶,实在是太丢脸了不好拍。 不信请看: |
|
|
|
|
|
|
|
|
|
韩国人都记录下来了呢,起码拍了几十部,李世民眼睛被射瞎了几十次。 |
因为大家都去拍唐太宗的电视剧了。 |
论数量,关于李世民的影视剧,中国帝王第3。 乾隆第1,康熙第2,雍正第4,朱元璋第5,秦始皇第13,汉武帝第25 还觉得少吗? |
|
源自b站的一个视频,疆域图有点问题(面积小了,实际更大点) 问题在于,没有质量靠谱的。 《贞观之治》:剧情大部分照抄《资治通鉴》(第一参考正史应该是两唐书才对)、节奏缓慢、台词白话,最不能忍的是,把学问渊博、文采斐然的文皇帝搞成一个不读书的没文化人设,日常暴躁,有个别场戏像个暴君。 《贞观长歌》:除了人名地名和历史大事件,剧情和李世民生平已经关系不大,54岁的唐国强扮演27岁登基的李世民,是什么样的体验?剧中的李世民暮气沉沉,还要走莫名其妙的“忍辱负重老干部”路线。 《隋唐英雄传》等演义类作品:把天才少年军事统帅,拍成靠各路武林豪杰躺赢得天下的小可爱。 以恋爱、后宫剧情为主的作品:降格更狠,整天被各路“真爱”妻妾环绕,瞎编各种狗血爱情故事。不管是恋爱脑、渣男、种马,都挺low的。 等。 总之,你所能看到的李世民相关影视剧,和历史上的李世民,都没有什么关系。 甚至我可以肯定地说,截至现在,没有任何一部影视作品,还原出20%的李世民。 经评论区提醒,补充一个老版《西游记》的唐太宗形象,尽管剧情与历史也已无关(原著就是这么写的),但不得不说,老一辈演员的功底和气质,是现在的小年轻不能比的。 土豪太宗,在线给唐僧买装备: |
|
|
|
|
|
太宗出场,身段气场有内味: |
|
|
|
想要了解真实的李世民,还得从史书说起: 书单: 入门(必看,资源易找,带翻译):《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贞观政要》、《帝范》 进阶(资源相对冷门,需具备一定历史知识储备和文言文能力):《册府元龟》、《唐会要》、《帝王略论》 简单粗暴点,那就参考这个答案: 李世民有哪些过人之处?1.1 万赞同 · 717 评论回答 |
|
|
|
你看百度百科上这介绍,与各民族相处融洽,获得尊号“天可汗”,不融洽的都被他干死了,还不融洽个屁呀,中华文化果然博大精深(手动狗头) |
因为: 战争戏要钱 文治戏要智商 外交戏要zzzq 一个比一个难…… (几乎所有其他答主都说过了,以李世民为背景板的恋爱戏不少,我就不说了,这里只针对历史向+男主戏。) |
拍李世民的电视剧事实上一点都不少,少的是正剧和好剧。 贞观之治 演员很不错,用心而且演技好。然而故事讲的让人想睡觉,编剧太糟糕了。按照历史来写的部分白话文的太厉害,一点文采都没有,又啰嗦又显得贞观君臣都很没文化。不按历史写的部分也是瞎编,编也编的并不合乎逻辑,也不好看。 贞观长歌 影响力很大,也是之后网络上很多人认为李世民奸嫂的由来。真是极坏的误导性。再说一点,唐国强演青年李世民的年龄李世民已经去世了。 唐太宗李世民 一个很古老的片子,ww和大陆的合拍片,里面杨吉儿的影响力也是极大,开启以后无数隋公主与李世民谈情说爱之风,同时也产生了杨妃派和李恪派。 还有很多就不提了,基本上这些片子还原李世民大概40%都不到。 |
高票已经说了,数量很多,质量感人。 大致分为主角类和配角类。 主角类: 这类是比较少的,大多数是中国版罗密欧和朱丽叶。 隋朝公主爱反贼。 说了几百遍,后来李世民要立后的杨氏不是隋朝公主杨氏,是武则天表姐齐王妃杨氏。 最离谱的就是李建成和李世民争女人,而且还娶回家,李世民天天想着嫂子,难受想哭(《秦王李世民》)。 我真看的是地铁大爷脸。 李建成的太子妃明明是郑观音,什么时候变成姓杨的了。人家活到78岁,老寿星。 李世民父子对她还是不错的。 杀掉男丁是政治需要,剩下的女人,李世民也没为难她们。 我就不信,要是李世民失败了,李渊李建成会放过李承乾他们。 剩下的就是编剧想象中的英明君主。 这点,我是比较包容的。只要不要太离谱(五十岁的唐老师演二十多的李世民,太勉强了),我觉得都可以的。 至少比楼上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强。 剩下的就是配角。 那就五花八门,各显神通了( ??ω?? )基本上都是功能性角色。 等待贤弟的皇帝哥哥《西游记》 用爱发电的秦王《隋唐英雄传》和《少林寺》 疑神疑鬼老男人的唐太宗《武则天》 阴险狡诈真小人的李世民《长歌行》 独眼败将的唐皇帝(韩剧) 好色成性老变态《大唐情史》。 李世民为主角的电视剧是比他的配角要少很多的。 我猜可能是李世民从历史上一出场,就是顶配,基本上没有什么低谷,人物成长线一直很稳定。 李渊还幼年丧父,青年给隋文帝站岗,中年还有隋炀帝给他穿小鞋。 李世民是没吃过一点苦。他出生的时候,李渊已经发迹了。 而且李世民比李建成小十岁。这代表什么?李渊隔了十年才又有了他这么一个嫡子,父母对他不要太疼爱。李世民小时候生病,李渊亲自去庙里给他立碑祈福,宝贝疙瘩一样疼着的。 李世民那种阳光洒脱的个性不是没原由的。 而李世民自己也争气,本身就是天才,又不懈怠。 私生活也顺顺利利,十六岁娶了好兄弟的妹妹,情投意合的。两口子甜甜蜜蜜,到了时间,三子四女也出来了。 他自己也不耽误,十六岁就出奇计,救驾。十七岁起义,十九岁裂土封侯。虎牢之战打完,他才22岁。一群人已经觉得他功成名就,可以退休了。 就是他效率太高,什么事在他手上基本上都得到解决,他没留下什么问题。 除了晚年太子和魏王相争,让他有点失控外,他基本上都能处理得妥妥的。 朝政就不用说了,国内,带着大唐人民奔盛世;国外,打得周围势力都跪下喊爸爸(天可汗)。 李渊原本对二儿子杀了自己儿子孙子是有一肚子气的,可看到李世民把突厥灭了,也彻底服了:把老子的琵琶拿过来,我要弹两曲,快活快活。 李世民的老婆长孙皇后和他是一条心,两口子一致对外。她又是辅助型天才,史上最佳皇后之一,后宫外戚被她管得不要太服帖。 当时长孙无忌有点蠢蠢欲动,长孙皇后立马把老哥叫过来,一个眼神杀,直接把他逼辞职了。长孙皇后活着的时候,长孙无忌哪有后来那么事逼,乖得不像一个人。 李世民人生唯二低谷可能就是玄武门之变和太子造反了。 可玄武门之变也是别人对他。他自己内部的人也没有要害他,反而是:我死也不会背叛你的,比心。他没有真正的众叛亲离过。 太子造反,他是很痛苦,可没有绝望啊。大臣使劲劝,到后来都是那种:皇上,你别伤心,徇私枉法吧。为了您的身心,我们同意。何况李世民身边还有李治这个小棉袄(李治别的不说,对李世民是真的孝顺真心好的),天天耶耶有我呢。 他最惨的时候,也比其他人遭受同样的际遇要好太多了。 童年幸福,青年顺意,中年得意,晚年有伤感但更有温暖。家庭幸福,母慈子孝,夫妻恩爱,朋友亲厚,手下忠诚。 这剧情怎么编?要写98集呢( ??ω?? ) 这人没低谷啊(?˙ー˙?) 起承转合,怎么办? 算了,编吧! |
其实,电视剧中以李世民为配角的相当多。我记得15年有个统计,这位担当主配角的次数是第一梯队的。之后五年虽然关于他的剧没几个,但自去年起,我所知道的,已经有至少三部有贞观背景的玛丽苏原创女主剧立项了,就问你怕不怕。 他的问题是拍不好。秦王时期多战争戏,烧钱;玄武门争议大,不好处理;贞观君臣能力强,几乎一路平A,且没什么反派,戏剧冲突不足;贞观时期的主要外战至少有两个比较敏感,容易被卡;李世民本人个性强,很难还原。 |
不少了,质量好的,没有,贞观之治那种阴沉得不行的相比之下都算不错了,可想而知。个人相对最能接受的有个没啥水花的叫开创盛世,除了感情线扯犊子以外,其它剧情还行,当然经费严重不足…… 不过话说回来,要演李世民还真的是很不容易,文武气质兼备,又要年轻又要有威势,长得帅但不能有一点小白脸的感觉,基本上没有这样的演员吧。 |
关键是不好拍,唐太宗一辈子太龙傲天。 现在和平盛世时期,国家需要的韭菜和红利,不需要龙傲天唐太宗。 |
其实原因很简单:贞观没有女人的戏份。 虽然这个答案很不女权,但这就是根源。 现在的编剧,大部分除了狗血爱情戏不会写别的,缺了女人不会写。 现在的观众,大部分除了狗血爱情戏没什么追求,缺了女人不爱看。 你看李世民那些大众有水花的电视剧,哪个不是跟各路女人谈恋爱的?落地贞观的古装剧,哪个不是原创一个女主谈恋爱? 贞观是艰苦的王朝创业期,因为李世民solo全场,并没多少女性的戏份,唯一有戏份的他老婆还天天被笔力不足的编剧写成怨妇,哪比得上后面的武则天、上官婉儿、太平公主、杨贵妃等人丰富多彩。 有败家子花式霍霍父祖基业的豪门恩怨(宫斗),谁爱看老一辈青年时期艰苦奋斗创业剧啊? ======= 发现很多人有误会,说明一下,除了女人不会拍不爱看的,针对的是【所有】导演和观众,针对的是zzzq,不是女性观众。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影视娱乐 最新文章 |
如何评价女星宋佳满背纹身? |
《白鹿原》中有哪些震撼你的细节? |
你最讨厌抖音的什么梗? |
有没有那种女主智商高的(复仇)爽文? |
看过庆余年原著的朋友能给我讲讲陈萍萍的生 |
有没有可能现在人类的科技树其实是点歪了? |
如何评价游戏《绝区零》的画风? |
你家孩子被造黄谣了你会觉得丢人吗? |
电影《周处除三害》中陈桂林为什么被捅了一 |
为什么很多人大学毕业后就对二次元和galgam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