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影视娱乐 -> 怎么感觉人们对老版《亮剑》的评价在降低? -> 正文阅读

[影视娱乐]怎么感觉人们对老版《亮剑》的评价在降低?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从刚开始播放,到现在,那会是一致的好评,现在,不同的声音越来越多。
因为大家越发觉得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及党性纪律比水泊梁山绿林好汉更重要
红四方面军与二六军团会师,北上水草地的时,从敌人手中缴获一千多头牛羊,彼时全军正面临吃粮困难问题,但是朱总在仔细衡量了先头部队与后续部队的不同困难后,最终做通大家的工作,将一千头牛羊全部留给后续部队,连不慎死去的也将肉和皮处理好,只把骨头和蹄子剥离下来,和着野菜一起煮了,算是改善生活。
35年,红军进入川滇扎西地区,当地百姓因受到蛊惑宣传四散奔逃,躲进山中。红军在当地完全不破坏百姓财产,有实在需求用了老百姓柴火食物的,都留下了镍币和条子。给伤员喝了扎西赵怀高家一锅开水,锅台上就留了半个镍币。
围剿红军的最高指挥官、先总统 常公,在给前线军阀刘湘的电文中这么写
重庆刘总司令、刘主席、宜宾潘总指挥:
  庭密。据报,前朱、毛匪部窜川南时,对人民毫无骚扰,有因饿取食土中萝卜者,每取一头,必置铜元一枚于土中;又到叙永时,捉获团总四人,仅就内中贪污者一人杀毙,余均释放,借此煽惑民众,等情。希严饬所属军队、团队,切实遵照上月养巳行参
  战电令,爱护民众,勿为匪所利用,为要。
  蒋中正
这是来自于敌方的评价,不存在美化的可能。
你再看看《亮剑》里那支纵兵抢粮、擅自行动、私吞战利品、为抢夺物资与友军大打出手的“八路军”,它们与上面提到的会是一伙人吗?
它不过是满足了普通人对于军队的想象而已,人人都不愿意遵守看似刻板的“纪律、注意”,人人都笑国军,人人都是国军,和平安定的日子里都喜欢山大王似的快意恩仇,可惜,山大王是无法拯救那个时代,也无法完成那份理想的。
《亮剑》的问题是大火以后,其文学价值被过分高估。实则许多人只是喜欢《亮剑》带来的娱乐性,我总戏称《亮剑》是b站四大名著,自李云龙、楚云飞、常乃超、王有胜、陈旅长、暂七师乐队等常年驻扎鬼畜明星区,已经形成一种亚文化现象。
李云龙形象与诸葛村夫、六版孙悟空、洪世贤形象成为二次元文化常见元素,网友使用其素材进行了许多有创意或没创意,有趣或无聊的创作。这都意味着《亮剑》已经不只是一部单纯的抗日剧。
看似只是肤浅的刷起“山本,我日你先人。”、“掉头去桶楚云飞的x眼”等台词,蕴藏了小朋友们对粗鄙之语的热爱,这跟是孙笑川引领的抽象文化也存在一定关联。
原本是老一代人才喜欢的抗战剧。结果,却普遍受到年轻观众欢迎,并将其内容与二次元文化挂钩,自然会出现许多肤浅的过度解读,终将其捧杀。
所以重点不在于《亮剑》故事本身有多么深刻的内涵,原作剧情被吹捧一个点也仅仅是因为写了某个时期的故事,并且还夹带早期公知的一点私货,自会有感到不满之人。
所以评价《亮剑》,要看是从什么角度去评论。是评价剧情的思想或是剧的制作水准,还是是《亮剑》造成的亚文化现象,所看待角度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看法。
所以讨论故事思想的继续去讨论,玩李云龙梗的继续去玩梗,本非同路人,说不到一块。
毛远新:把“亮剑精神”归结为红军的“军魂”是明显的错误
2011年,在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的一个座谈会上,我曾讲述了一个亲身经历的小故事。当日情境,历历在目。现将当时的发言,整理成文字,作为我对父亲牺牲七十周年的纪念吧。
2009年清明,我应邀参加了毛泽覃烈士墓地落成仪式。仪式结束后,与当地陪同的某办主任闲聊,谈及当时热播的电视剧,主任说他最喜欢《亮剑》。我说我也很喜欢《亮剑》,无论看人物塑造、故事情节,无论看导演水平,还是演员阵容,都堪称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但是,这部电视剧也有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把“亮剑精神”,归结为红军、八路军、人民解放军的“军魂”,恐怕是明显的错误。
主任不解:“难道不是军魂吗?”
我说:“‘亮剑精神’,古今中外的侠客、军队都曾有过。当年日本侵华军队的武士道精神,甚至还更胜于八路军。国民党军队中也有许多优秀将领,仅就‘亮剑精神’而言,大概也都不次于剧中的李云龙。
人民解放军的军魂,首先在于他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坚定的政治信仰,他是人民的军队,是为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其次,他有艰苦朴素的作风,有系统完整的政治工作制度,官兵一致,军民一心。他还有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面对在数量上、装备上都比自己强大的敌人,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既要消灭敌人又要保存自己。人民军队不是李云龙所展示的某些古代侠客的形象,明知是死,也要去拼命。那种狭路相逢,不得不拼命的战例,仅仅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的战术行为,连战略层次都够不上,更不用说把它归结为人民解放军的军魂了。”
主任点头,问:“那你更喜欢哪部电视剧?”
“《潜伏》。”
我说,“一个国民党训练多年的军统特务,在接受了共产党的政治信仰后,变成了一个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虽然信仰转变的过程,电视剧展现得略显简单,但它突出强调了转变信仰的作用。”
主任说:“这部电视剧是很好,但有一点不足,就是男女主人公一个睡床上一个睡地板,这太过分了,太不真实了。”
我问:“为什么?”
主任说:“这,这也太不符合人性了嘛。”
“不符合人性?”我说,“男女上床确实是人的本性。但我觉得世界上还有比你讲的这类人性更高的东西。”
“比人性更高的东西?”大概是第一次听到,他摇摇头:“没有吧。”
“有。”我说。
“那是什么?”他问。
“共产党人的党性!”我说,“也可以说是共产党人的信仰。那是一种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人性。”
主任轻轻摇了摇头,看来他还难以接受。
我说:“就按你所说的,人性是世界上最高的东西。那么,在人性中,人的生命与男女上床相比,哪个更高呢?”
“当然是生命了。”他说。
我说:“因为某种信仰,连自己的生命,就是你所说的人性中最高的东西,都可以牺牲,又何止上床呢?你不是说,人的生命,比上床更高吗?”
主任点头,看来接受了我的观点。
回去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作为党的干部,居然连共产党人的党性更高于上床之类的人性都不知道?倘若真的如此,那么今天上午,他陪我们去干什么了?去祭奠革命先烈嘛。七十多年前,毛泽覃师长和他率领的红军战士,在数十倍敌人的包围下,宁可牺牲也不投降,又为了什么呢?如果当时他放弃抵抗,率其部下举手向国民党军队投降,不仅可能保住自己的生命,还可能保住他手下一大批红军战士的生命,岂不更符合当今许多人所说的“人性”吗?六十多年前,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革命志士,在敌人的监狱中,受尽各种酷刑,宁死也不背叛共产党人的信仰,不向敌人投降,难道他们都是不讲人性吗?
我猜测,面对这个问题,那位主任一定会说:“向敌人投降?那不就成了叛徒嘛。”
是啊。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我们尊敬和纪念革命先烈,就在于他们为了信仰,也就是为了大多数受剥削受压迫劳苦大众的利益,为了大多数人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人性,宁愿舍生取义,以身殉志。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匈牙利的裴多菲诗曰:“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也就是说,为了圣洁的信仰,不仅爱情,甚至生命,都可以抛弃不顾。能说连裴多菲也不讲人性吗?难道我们共产党的干部,现在连这点起码的党性觉悟都没有了吗?
今天,我重述这个亲身经历的小故事,也许有人不大愿意听。但是,在革命先烈面前,我还是不得不讲。七十年前,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诸烈士,就是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以身殉志,被敌人残酷地杀害了。今天,我们追思和纪念他们,就应该学习其精神,继承其遗志,坚持真正共产党人的信仰,不要用抽象的、抽空了高贵内涵、只剩下低俗内容的所谓“人性”,去玷污他们的在天之灵吧!
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诸辈,以身殉志,不亦伟乎!
因为李云龙的革命觉悟太低了,还得是我们伟大的四川的李井泉、安徽的曾希圣、河南的吴芝圃、山东的舒同、甘肃的张仲良才是真正的久经考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军人。
关于李云龙“纵兵抢粮”的事,我最近读到一本书,可能是比较接近真相的描述,相关段落如下:
在他们面前的那条路程最危险紧张,因为他们所选择的那条路线经过藏族人部落和川康一带好战的游牧的藏族人所居住的荒凉地带。红军一进入藏族地带,就第一次遇到了团结起来敌视他们的人民,他们在这一段行军途中所吃到的苦头远远超过以前的一切。他们有钱,但是买不到吃的。他们有枪,但是敌人无影无踪。他们走进浓密的森林和跨国十几条大河的源流时,部族的人就从进军途上后退,坚壁清野,把所有吃的、牲口、家禽都带到高原去,整个地区没有了人烟。
但是沿途两旁一二百码以外就很不安全。许多红军想去找头羊来宰,就没有再回来的。山区的人民躲在浓密的树丛中,向进军的“侵略者”狙击。他们爬上山去,在红军经过又深又窄的山口只能单行前进时,就推下大石头来压死他们和他们的牲口。这里根本没有机会解释什么“红军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没有机会结成友好的联盟!藏民的女酋长对不论哪种汉人,不分红、白,都有不共戴天的宿怨。谁帮助过路的人,她就要把他活活用开水烫死。
由于不抢就没有吃的,红军就不得不为了几头牛羊打仗。毛泽东告诉我,他们当时流行一句话叫“一条人命买头羊”。他们在藏民地里收割青稞,挖掘甜菜和萝卜等蔬菜,据毛泽东说,萝卜大得可以一个“够十五个人吃”。他们就是靠这种微不足道的给养过大草地。毛泽东幽默地对我说:“这是我们唯一的外债,有一天我们必须向藏民偿还我们不得不从他们那里拿走的给养。”他们只有俘获了部族人以后才能找到向导引路。他们同这些向导交上了朋友,出了藏族境界之后,许多向导继续参加长征。有些人现在是陕西党校的学员,有朝一日可能回到本土去向人民解释“红汉”和“白汉”的不同。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篇
中共的军队无疑是全世界对老百姓和少数民族最友好的军队之一,但他们归根结底还是军队,不会迂腐不化自取灭亡,用赵刚的话说:“不能因为怕违反群众纪律,就眼看着团长病死。”
教员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国的事,历史的事,不是那么简单的,不能想当然。
先给结论:《亮剑》实属被神编剧,配乐和演员挽救了的稀烂小说。江奇涛的改编,以《中国军魂》为首的配乐,李幼斌张光北何政军梁琳琳的神演技,把都梁寡淡又散发着大院子弟恶臭的小说装点成了一部脍炙人口的电视剧。很多人心心念念的所谓“更深刻的原著”,只要别抱着偏到姥姥家的态度去看,就会发现纯属一部味同嚼蜡的流水账作品,人物刻画一塌糊涂,情节几近手撕鬼子的抗日神剧。
最要命的是,都梁的小说从头到尾都有一股子挥之不去的恶臭,那股子大院子弟特有的“我老子打下来的江山,我有特权怎么了”的恶臭。从《血色浪漫》里借钟跃民的口说出“你和我们不一样”开始就是如此。他特别痛恨整风运动,认为这是“那么多兄弟没死在敌人枪口,却死在自己人刀下”。实际上共产党的力量就来自于不断的整风肃纪,把李云龙式的军阀思想清除出人民的队伍。
说回电视剧本身,随便一数,李云龙在镜头前展现的违反纪律的举动就有:1.架空政委。政委是团党委书记,所有的军事命令都需要由书记最终签发,李云龙却说政委是管生活的,往大里说这叫违反了“党指挥枪”的原则。如果现实中真的这样,后果多半是立刻被政委解除指挥权,回延安学习;
2.因老婆被抓,未经请示擅自攻打县城。不是说县城不能打,而是要经过请示后打,就算是情况危急或为避免延误战机(放跑山本小队),也应该一边打一边请示。李云龙有集结部队的时间,有动员县大队区小队阻援的时间,就是没有派个传令兵向总部请示的时间。
对比一下,辽沈战役中,八纵因小紫荆山阵地失守未能及时汇报,而是心存侥幸打算夺回阵地后再汇报。后果是丢了阵地的连长枪毙,团长和副团长一撸到底,副团长被打发去喂马(这一段在《大决战》中有体现)。这还仅仅是丢了阵地未及时汇报。在政委不在的情况下,动员一个主力团而完全不考虑请示,结果多半是全团领导干部集体解除职务去延安整风学习,团长枪毙,副团长一撸到底。
除此之外,李云龙的种种违反纪律行为简直数不胜数,开头指挥新一团时战场抗命(现实中八路军-解放军一贯很尊重现场指挥员的判断。但是如果总部出于全局考虑而给出明确的侧翼突围命令,但李云龙仍然选择违背,这种行径一样不会得到容忍),在部队开口闭口“弟兄们”而非“同志们”,庇护段鹏强奸妇女,在旁白中甚至出现过纵兵抢粮等等。最后一点看了简直令人发笑,以当时四方面军的整风力度,纵兵抢粮后果只能是枪毙。
经大家提醒还有一点,李云龙被降职为营长后,仍然能实际指挥独立团,赵刚还因为卫兵管李云龙喊“营长”而抽了卫兵一个大嘴巴。就冲这一点,独立团全体指挥员连同赵刚在内,全都得回延安整风学习。这叫什么?这是赤裸裸的山头主义,独立团已经不是共产党的军队,而是李云龙的私兵。党派去的指挥员指挥不动独立团,还得李云龙发话才行。别说什么要胜仗还是要纪律的智障问题,第一共产党从来就不相信只有李云龙能指挥好一个独立团,没了李屠夫一样不吃混毛猪;第二有纪律才会有胜仗,没有纪律的部队很快会蜕化成军阀私兵;第三打几次胜仗就想无视组织纪律,李云龙是想当董卓还是袁世凯呢?
平心而论,李云龙这个形象确实招人喜欢,李幼斌老师演出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形象,他对自己人热情对敌人冷酷,从不吃亏,充满狡黠气息,有血有肉,知冷知热,对秀芹,政委,老丁老孔,和尚,段鹏和自己的其他手下都很好。但这个形象同样满身的绿林好汉习气(这一点从他组建的特种部队叫“梁山”就可见一斑),毫无政治观念。李云龙可以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支军队中的军官,但绝不可能是红军-八路军-解放军的指挥员。无他,就是因为他身上除了还记得提醒手下的“好汉们”不要掠劫百姓以外,完全看不到共产党员的样子。如果共产党的军队中充斥着李云龙式的军官,我敢断言绝不可能取得革命胜利。
《亮剑》的评分越来越低,问题不在于《亮剑》本身,而在于背后的“都梁式思想”越来越得不到观众的认可了而已。
都梁在亮剑后半段里所表达的一个核心思想是:
解放战争是非正义性的,中国可以通过学习美国的民主制度避免内战,早日让国家富强
他会有这样的想法,很有可能是因为8-90年代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日韩地区欧美诸国差距过大,
导致他全盘否定了建国后第一个30年里的全部政策,认为教员一代所做的一切都是错误的,
比方说:不应该打朝鲜战争,不应该和苏联交好,应该早点加入美国阵营。。。甚至不应该打解放战争,国共双方为什么不能坐下来搞党派选举呢,非要打仗。。。
这些在他的很多作品里都有展现过,比方说《狼烟北平》里的这一段:
“景林兄,我也在想,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是充满暴力的历史,其中除了八年的反侵略战争外,其他的争斗为什么不能用一种比较温和的方式来解决呢?今天你杀我,明天我杀你,冤冤相报何时了?战争和暴力都解决不了人类的问题,只能带来流血、死亡和痛苦,到头来,伤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元气。”徐金戈搀扶方景林走下“万春亭”的台阶。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这些观念是不是挺让人高血压的?
你不想打内战,那你tm去问kmt为什么要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啊?
你不想打朝鲜战争,那你tm去问美国人为什么要派海军把中国封起来啊?为什么要派陆军跨过三八线啊?为什么要派空军轰炸鸭绿江啊?
你想加入美国阵营,那你tm去问麦卡锡答不答应啊?
你想反对苏联,合着50年代苏联援华项目全是假的吗?
你觉得只要民主了就不会有内战了,美国够民主了吧?南北战争不还是打的尸山血海的?
今天越南和美国和解了,建交了,关系正常化了,
是不是意味着北越就不该打越南战争?不该收复南方?
长城最后被日本鬼子攻破了,是不是意味着大明就不该修长城啊?
当年就说是大毒草
1,李云龙这种军阀土匪作风,红军是容不下的
2,中国军魂什么时候成了李云龙这种土匪军阀?
再强调一次,红军的灵魂是毛思想,是为人民解放而战斗的革命武装,是人民子弟兵。
这才是PLA的魂。不是土匪李云龙。
我说一个不一样的观点
就是亮剑小说的作者都梁后来亲自写剧本亲自上手出来一个新版的亮剑
那叫一个辣眼睛加惨不忍睹
其实,亮剑原著和康熙王朝原著一样,一般,很一般,康熙王朝是纯龙傲天小爽文
但是康熙王朝靠着斯琴高娃老师,靠着道明叔的惊天演技,硬生生给掰了回来
老版亮剑是靠着李幼斌老师和吕温侯的演技撑起来的,也靠了编剧的大力删改
新亮剑作者自己上了,就完犊子了······
比如老版亮剑里,编剧和导演把大大小小十多场战役呵原著相比进行了扩充和改编,每场战役都不雷同。李家坡、聚仙楼、野狼峪、 赵家峪、平安城、黑云寨、赵庄、碾庄等不同的战斗完全不一样,大家看遍了抗日神剧里千篇一律的给我冲,或者吴奇隆拿着加特林开摩托车之后,自然就感觉不一样了。
但是呢
底子太差,救不过来·········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前很多要跑遍图书馆才能翻到的资料,大家都传到网上了,直接搜索就能看到,
随着大家知识的丰富
就跟李老师说的一样:我劝同志们多读点书,免得受知识分子的骗。
亮剑原著的缺点就出来了
我们现在知道特种部队没那么神,都是和大部队配合作战的。很少单独行动,还是这么多人单独行动
我们能查到八路军打仗之前的各种准备,精确的查到他们连烧水喂马的柴草都要考虑,还有他们的大练兵,已经不相信靠着勇气靠着气势就能百战百胜了
我们能····
都梁是在90年代靠着自己家庭的知识储备,靠着大院里的视听见闻,知道的东西比我们多,写出的书大家觉得好厉害
可是都老师后来不进步了,大家都在进步,怎么办?
前天和快退休的老领导聊,他说年龄大了不想学了,我心有戚戚啊,作为生日刚过,已经不好意思在说自己才三十多岁的人,决定还是不管喜欢不喜欢,都要学习点新的东西啊········
我个人的观点,老版亮剑为什么一开始评价高。
因为老板亮剑之前的抗日剧,总是喜欢把八路军描述的一身正气,没有不良习惯,党性强。久而久之,观众对于这种高大全的八路军形象看的枯燥了。
老版亮剑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八路军形象,李云龙不喜欢讲大道理,有自己的小算盘,喜欢骂脏话,而且喜欢抗命。这样的形象,让人觉得接地气,这才像是一个泥腿子出身的八路军干部。同时,老版亮剑没有丑化日军和国民党军。国民党军也有楚云飞那样的民族利益至上的军人,日本军队也不是傻子,也会思考,也会偷袭。另外,老版亮剑也突出了抗战的伤亡惨重,开头突围,两个有名字的战士就牺牲了(王成柱,虎子),一次反扫荡,独立团干部大部分牺牲,营级干部只有张大彪活着,骑兵连面对敌军包围,自杀式冲锋。副参谋长被敌人的飞机炸死。这些,都是老版亮剑的优点。
但是,老版亮剑不是没有缺点,只是观众们那个时候体会不到。
第一,矫枉过正。为了塑造接地气形象,所以给李云龙设计了一身毛病,最大的毛病就是抗命。但是任何一个人都知道军令如山,部队是最讲纪律的地方。放在古代,信息传递很慢,还可以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但是放到抗日战场,抗命就很过分了。
我们把电视剧里几次有名的抗命行为(包括不经请示,私自调动大规模部队)依次做个评价
苍云岭突围,总部命令是榆家岭突围,有其他部队接应。当时有通讯兵,可以通讯。李云龙的意思是自己转身突围,坂田联队就压上来了。
那么,总部命令从榆家岭突围,除了那里敌军薄弱,会不会还有其他全局战略的原因?771和772团两个团等在那里,新一团没来,他们是不是白白去了?总部的总体安排,是不是就乱了?李云龙这次抗命的核心原因其实是两个,第一个就是撤退,气势就没了,他不想被人追着跑。第二,他发现了可以斩首坂田联队的好机会,不舍得错过。而且从电视剧里来看,正面突围,对于新一团的损伤是很大的。原本一个团,后面李云龙带着跑出来的人只有一百左右了。我认为当时的情况,比较合理的办法是,炮击坂田联队之后,转身向榆家岭突围。这样,没有抗命,也让坂田联队群龙无首,暂时不能发起有效的追击。
奇袭万家镇,这个不多说,原剧里面已经把理由讲得很充分了,旅长默许在部队前期发育的时候李云龙可以为了搞装备不经请示调动大规模部队。
伏击观摩团,这个我认为是最危险的。
当时的情形是,八路军已经认识到鬼子有一股特殊训练的小股部队,目标是八路军的总部。这件事,李云龙是知道的。当时,鬼子摆出进攻根据的态势,总部调独立团保卫副总指挥。李云龙私自带走了精锐的一营,理由是什么,因为楚云飞想看八路军展示战斗,李云龙觉得,不能让楚云飞说我们八路军游而不击,要给他打一仗看看。李老兄,你的面子重要,还是总部首长安全重要?八路军是不是游而不击,那是宣传部门去做的工作。你到底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还是八路军的面子?让你去保卫八路军最高指挥官,你去干嘛了?当时有多危险,赵刚急得让战士强行带走了副总指挥。为了给李云龙找补,编剧安排他干掉了观摩团(把王近山的故事给他安排上了)如果不是这个战绩,李云龙应该去军事法庭(或者是政治部)
大闹醉仙楼。这种事,本来是武工队的活,李云龙去抢来了。理由就是楚云飞约他去,他觉得不去不算英雄好汉。那么请问,这个时候如果独立团团部突然遇到紧急任务,紧急情况,军事主官居然不在岗,这多么严重?武工队做这种刺杀任务因为武工队对这种事很熟练,而且安排周密。李云龙没做仔细安排就去了,他觉得自己是大侠,飞檐走壁,夺人首级?所以,剧情这里又给他找补了,斩首县城日军指挥官,导致日军的这次扫荡行动作罢。
攻打平安县,这件事倒不过分,第一,山本特工队威胁很大,不能放跑了,兵贵神速。第二,山本特工队屠杀赵家峪,这是血仇。第三,独立团团部损失惨重。但是李云龙显得恨失去理智,他为什么失去理智,邢副团长的话已经足够证明了。但是他不管不顾,说就算杀头,他来负责。问题是,你负得起吗?如果这次行动没有其他兄弟部队的支援,独立团会不会损失惨重,全军覆没?杀你一个李云龙,就能挽回这些损失吗?攻打平安县,承认是为了救老婆,倒是很坦率。但是此时,我想问,独立团是叫独立团还是叫李家军?从这里,军阀习气已经明显了。
倒是此时楚帮场,丁炸桥,孔过瘾的理由比较合理,敌人拼命前往平安县,那就说明自己这里的阻击非常重要。而且丁伟更聪明,阻击是必要的,但是参谋也说得对,不能私自把部队打光。那么,我就炸桥,迟滞鬼子进攻速度。在减少伤亡的情况下,完成了阻击。
攻打黑云寨
这件事,其实于公于私都没问题,于公的话,黑云寨不管怎么样都要被处理,二当家也必须死。如果他们已经加入了八路军,那么居然抢劫同志,抢劫同志,侮辱同志尸体(和尚在电视剧里是穿着军服的)这件事,不管谁来,都要严肃处理。二当家必死无疑,当然是公审。如果还没有加入八路军,就更好解决了。土匪杀害八路军战士,不剿匪,留着干什么。这里,是李云龙没走程序。说实话,走了程序,二当家还是要死的。
总结:李云龙的几次抗命显示出他的特点,做事只讲结果,不讲过程。不喜欢被约束,喜欢自己打得过瘾,打的有面子。我认为的现代战争中可以的”抗命“,就是情势危机,刻不容缓,这个时候,指挥官应该主动灵机决断。但是处理完之后,还是要赶紧上报的,要让上级知道你这里发生了什么事。而且还有一点,李云龙抗上级的命令可以,为什么王成柱就是嘟囔几句,他就翻脸?”枪炮声一响,全团都得听我的“。这就是双标,这就是抗命只是为了自己。
第二,对于政治工作的极端庸俗化。
抗战剧需要矛盾,怎么设计矛盾呢,和鬼子打当然是剧情矛盾。当然,有些人就想着省事,把矛盾设计在政治工作和军事工作上。
人民军队被注入灵魂就是在三湾改编,三湾改编最重要的一点是党指挥枪。党指挥枪是因为军队不是单纯的打仗的,任何军队生来就是为了执行一定的政治使命的。三湾改编就是把军队的政治性质具体化。
但是在亮剑里面,把政委塑造成了一个什么形象呢,我觉得这也是很多抗战剧的坏毛病。政委这个角色在编剧们的眼睛里就相当于古代的太监监军,只会妨碍军事主官工作,平时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给军事主官找毛病,或者是打小报告。
但是政治工作才是八路军受到群众欢迎拥护的原因,观众往往以为,一个普通的农村娃,进了八路军部队,一下子就变得很有纪律性,很有党性。事实上,小农经济出来的人,真的很没有纪律性。(这不是看不起农民)看看《我的兄弟叫顺溜》里面的顺溜,就知道什么叫做小农经济造就的人,脾气倔,自由散漫,我行我素,这样的人,是最需要教育的。
另外说句难听话,当时的农村,可不是电视剧表现的那样,农民们对于抗日有着崇高的觉悟,一听到鬼子来了,就非常激动要去打鬼子。他们大多数人,是想着当顺民的,只要鬼子不过分,他们是愿意忍耐的。中国的农民经历了无数次,其实谁胜利他们不在乎,只要自己还能有口吃的就行了。(参见《让子弹飞》)让他们知道鬼子是来亡国灭种的,这是需要长时间教育的。
这样的人,可能会因为自己的亲人被鬼子杀了,就红着眼参加了八路军。但是,怎么遵守纪律,是为了个人的仇恨,所有中国人的仇恨,这是需要政治工作教会他们的。
还有一点,八路军当时在山西为了赢得百姓拥护,是经常做扫盲工作的。对于一辈子上不起学的百姓来说,有人免费教书,这可是好事。为了读书,也要参加八路军,跟着共产党干。
一个军队,如果军队里的多数人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战斗,这样的军队战斗力才是有保障的。而政治工作,就是去教会军队成员们他们为了什么而战斗。
另外忍不住吐槽,原作者的屁股就是歪的。他在小说里提到这么一段话,大概意思就是在商量作战计划的时候,李云龙很讨厌军事民主这个词,你说一句,我说一句,到底听谁的。老子是团长,所以,干脆我李云龙一个人说了算。
这段话初看没什么不对,但是作者巧妙地误导了观众。他写这段话,好像说军事民主就是打仗的时候,任何人都能做决定,这样不行。那当然啊,军队的决定必然是唯一的,不能随便一个人都说了算。
但是实际上,人民军队的军事民主是这样的,遇到作战任务,把主要指挥员都集中起来,对于怎么完成任务,大家各抒己见。不管你的职位高低,只要你的办法确实有用,那就采纳你的。当然,军事主官必须在集中了大多数人的意见之后,下定最后决心。这其实也叫民主集中制,或者说多数原则。没做最后决定之前,每个人都可以发表意见。但是结合多数人意见做出决定之后,就必须坚决执行这个决定,不理解的可以保留意见。
在朝鲜战场上,面对强大的美军,志愿军把这个办法发挥到了极致,想出了很多应付敌人的办法。
总之一句话,这个电视剧的原小说的基调就是歪的,李云龙其实是个梁山好汉披了八路军的皮。电视剧加入了很多合理化的修改,再加上几位主演的精彩演绎,这才让电视剧火了起来。
简短回答:因为社会进步了,越来越多的人理解了当年的最先锋的思想。
什么样的领导者,才是好的领导者?
一个成功的组织,应该是什么样的?
当年太多人完全不理解。
所以你就看到,延安整风运动,明明是为了统一思想、寻求共识,建立和巩固组织使命、愿景、价值观等组织文化要素。结果到了某些不理解现代组织管理的历史学家脑海里,就变成了政治内斗和帝王心术。
于是,电视屏幕上,我党的指战员变成满口“兄弟”、“留点种子”之类的军阀做派,政委变成了不懂军事、不切实际唠唠叨叨给指挥员找麻烦的政治正确狂人,然后一个刚刚被抓住的逃兵都立刻被指挥员要去做指导员了。
话说我党我军都活得好好的,为什么就会被人牵强附会到如此程度?
————————————————————————————————
20年前,国内除了我党和贯彻我党主张的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之外,基本上是没有大型组织的。即便是在前述的这些机构里,当年真正理解我党理念精髓的,也不是大多数。
长期的经济落后带来了人才匮乏,稀释了少数悟性较高、能够理解屠龙术的人才。而民营大型企业还没有崛起,小型民企充斥着哥们情谊和个人英雄主义。社会文化上对于一个大型组织该如何管理,是几乎全然无知的。
于是,人们把当年的先锋理念完全庸俗化了。很多人以为都是假的。还有一些人不但以为是假的,甚至试图用中国封建历史中那些落后的思想行为去牵强附会。
直到最近10年甚至于5年,中国的大型企业,才多起来。很多科技创业企业是由高级知识分子白手起家建立起来的。这些人是善于学习的。于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尤其是创业团队纷纷开始学习国内外各种管理理念。这时候才有人发现,我党和我军是真的牛。
我有一次上小米的刘德讲的企业管理课。他就提到,现在世界上最基业长青的大型组织里面,你肯定无法回避的就是我党。年龄(当时)接近一百岁,这倒是有些美国大公司和外国党派能相比。但,组织规模数千万人,这就无可匹敌了。一个几万人的跨国公司,往往一两代人以后就变成了“无人领导”的简单、短视的逐利机器,事故、丑闻频发,然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一个创始团队早已逝去的数千万人组成的超大型组织,想想都是个管理学噩梦。但是我党还能与时俱进、自我净化、自我更新。于是小米就专门花费了时间来研究我党的组织模式。
这只是诸多向我党学习的案例之一。
在解放前,我党和我军遵循的管理思想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思想,几乎没有之一。
你要说完全理解,我还真没有做到,还需要学习。
我就拿一些局部的管理思想来和美国的管理思想做个对比吧。
——————————————————————————
平等
我党在那个年代就开始推行平等理念,不管出身、职务、性别,一律平等。
美国女性和黑人的平等地位可是要到几十年后才落地。
欧洲当年的工厂,还分阶层呢,工人和管理人员是两个阶层。有的国家里,管理人员是从来都不去工厂现场的,指令的传达要靠“车间管家”来执行。工厂的经营从来不问一线工人的意见。
美国企业一直到七十年代都有很显著的阶层划分。即便到今天,我国也还有一些企业(尤其是台企)继承着封建习气,员工食堂和管理者食堂分开,甚至是员工厕所和管理者厕所都分开(即便两者处于同一片工作空间)。这都是极为落后的表现。
那就更不要说当年我党的对手了,那更是封建得离谱。
平等才能上下一心,整个组织才能力往一处使。正所谓“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上下有别,等到出了麻烦,基层员工(或者受到歧视的员工)多半会会袖手旁观,反正成了败了都不是我的事情,成了也不会让我更好过。
关注组织文化
美国企业对于组织文化(包括使命、愿景、价值观)的关注可能要晚到80到90年代。我国企业到今天还有很多完全不关注这块,即便在少部分关注这块的企业里,真正做对了的也不多。我见过有些企业都不知道怎么搞这块,反而把一些封建糟粕搞进来,在企业内大搞“忠孝”文化,或者吃斋念佛的文化。
我党在1930年代就有意识地关注了这个问题。中央花了大量的时间统一思想,不断地宣传、贯彻使命、愿景、价值观。这使得我党、我军始终知道为谁而战、为何而战。
其他还有很多了不起的理念,比如
谈“为什么”
寻求共识
批评与自我批评
避免山头主义,淘汰“野狗”
用制度来管人,而不是靠个人忠诚
重视内部教育
男女平等
军事民主制
制度化的管理培训
等等等等
————————————————————————————————
大家逐渐认识到了一个大型组织应该如何管理之后。再回头看看当年对我党、我军管理体系的浅薄认知,自然就对那些牵强附会的作品逐渐感到反感了。
这和这些年好莱坞动作片逐渐失去光环了一样。
越往后,《能文能武李延年》之类更能真实反应当年管理理念的作品可能会越受追捧。
《亮剑》原著本质,是被剥夺了特权的特权阶级书写的爽文包裹的哭哭啼啼、怨天尤人的伤痕文学。那里面的人,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党的干部,也打不下红色江山。
我个人理解就是两点。
剧情不合理:
1、李云龙的军衔:
按道理来说,淮海战役期间当师长,因伤错过渡江战役和大军南下,到福建后给他安排个军长,55年授衔按照军级授衔少将没问题。
可前面写了,李云龙团一开始归四方面军,张要另立中央,派传令兵去给李云龙团传令的时候不小心掉沼泽死了,李云龙团没接到命令,李云龙团就跟着就近的101的方面军走了。
徐海东当年的几千大洋让教员记了一辈子,要不是战神粟裕军功实在太过耀眼,又坚决不要元帅,徐海东就大将第一了。
李云龙可是白给ZY一个主力团,教员估计要批示:
李有功,少晋中。
2、李云龙参加西征:
前面说了,李云龙已经跟着ZY走了,怎可能再去西征,时间和空间上都不可能。
3、粟裕几吨炮弹换一个主力师:
书里说,淮海战役期间,中野的李云龙师帮华野打过一次阻击后,就被战神粟裕扣下了。
这基本属于瞎编了,首先是淮海战役主力是华野;其次,几吨炮弹才够打几轮齐射啊?估计都不够一个弹药基数,就能换一个主力师?
稍微懂点解放战争历史的都知道,刘邓大军自大别山后,全军人员损失近半、重武器几乎全部丢失。
渡江战役前,中野二十几万部队,基本上没有重武器。
淮海战役期间,攻坚全靠陈粟的华野,围歼黄维,中野战术执行很成功,可是真到攻坚,没有重武器打不下就是打不下,最后还是要陈老总打电话给粟裕派陈士桀的炮纵,才解决问题。
4、魏和尚牺牲事件:
不要以为刘邓两位一贯作风平和,和干部战士一贯打成一片,旅长也经常忽悠没见过刘帅的新战士,一起当着刘帅的面编排刘帅,把一边的邓公逗得乐的不行,刘帅也不生气,一起加入对自己的编排,还时不时把一边笑的邓公拉入编排,问人家知不知道咱们政委为啥叫这个名字,然后就开始解释邓公名字的来历,说完还问邓公自己说的对不对。
实际上的刘帅,如果知道土匪明知八路军的情况下还杀害,丝毫不会留情的,什么收编不收编?黑云寨必须完全彻底剿灭。
有人会说顾全大局,实际上黑云寨的行为非常危急刘邓大军的作战,试想魏和尚如果是在送重要情报呢?虽说重要情报一定是多条线共同执行的,但是这个口子不能开,这个口子要是开了,那些大小土匪王八小鬼都敢跳出来伏击八路军,我们的根据地、我们的战场通讯、我们的交通线还要不要了?
这种苗头只要有一个,马上雷霆手段灭个干净,震慑哪些宵小之辈,我不管你是有意的无意的,这件事只要你做了,我一定第一时间灭了你。
这才是真正的顾全大局。
主席那一辈的革命家,不推崇暴力,但是也不避讳使用暴力。
连改开的时候,有人问邓公,这么搞乱了怎么办?
邓公的回答是:
先搞搞看,乱了也不要紧,我们有强大的国家机器。
细品老人家这句话什么意思。
5、段鹏事件:
李云龙担任C军代军长后,身为B团参谋长的段鹏酒后强奸了不知名女子,政治部的意见是开除军籍,李云龙的解决办法是让他娶了姑娘。
按照时间线,此时应该在1950年,由于李云龙被粟裕扣下,没有参加刘邓大军解放大西南,此刻驻守在福建,猜测是华野叶飞的十兵团,陈老总是华野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华野党政军一把抓。
陈老总早年在苏区打游击,更加知道群众基础的重要性,军事工作交给粟裕,政治工作抓的很紧,不可能容忍这种事发生。
段鹏的行为,躲开了刘邓,在华野一样是找死,这种事叶飞也不可能瞒着,旅长去参加追歼白崇禧了,粟裕忙着练兵解放台湾,李云龙和叶飞也不熟,和皮定均熟,但是皮定均也不可能帮他这个忙,李云龙一个代军长,敢包庇自己人,那这个军长就别想当了。
对我军刻画有误:
1、军事主官管打仗,政治主官管生活:
这个就不说了,去看看《能文能武李延年》吧。
2、江湖义气盖过了革命信仰
对李云龙这个人的刻画,大部分都是基于江湖义气。
写过草地期间喝酒吃肉,咋可能,《金色的鱼钩》、《倔强的小红军》都读过吧,真实历史是各部队真要搞到酒肉之类的好东西,都是首先想到上交,然后优先分配给伤员、妇女、孩童,不可能自己留下来。
李云龙被降为营长,新到的卫兵叫“营长好”后,被段鹏揍,这种情况真要发生了,从李云龙到段鹏没一个能躲掉处分。
私自用兵打黑云寨那是给革命战友报仇,但是这种封建军阀辱骂打罚士兵的行为,可是严肃的思想作风行为,还是在刘邓的师里,这事可就比打黑云寨严重多了。
打黑云寨理由充分,也就是违抗军令,旅长保护下,还能说一个:
清除当地匪患,为老百姓解决了麻烦,也有功嘛。
但是打骂新兵这种事,可就是公然违抗教员的建军精神、公然挑衅刘邓制定的军规了,这事说大了,就是刨八路军的根。
老电影《鏖战鲁西南》里面有个情节,警卫连长拿一匹布,身边的干部、老百姓求情,刘邓还是坚决执行战场纪律。
李云龙这种行为,旅长都不一定能保他。
《亮剑》电视剧填补的是中国娱乐产业中“英雄”的生态位。最初是填补,随后是盘踞,最终被有实力的挑战者赶下神坛。
中国的文娱产业,进入新世纪之后,其实是很缺英雄的。老版本的浓眉大眼革命英雄出于政治因素不便宣传,八十年代油嘴滑舌的冒险家英雄被“社会主流”打压,朝气蓬勃无所顾忌的少年英雄脱离中国应试教育的生活实际,能够不犯忌的英雄只剩下快意恩仇的古代大侠,所以那里面是古装武侠片的黄金时代。
《亮剑》能够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恰逢其时,用革命英雄的皮包裹了个人主义冒险家的形象。因为同一时代的竞争对手实在是太没有牌面了,李云龙这个形象就走红了十几年。即使这部电视剧在人物塑造时依然太过公式化,即使原著小说从内容到手法都槽点满满,对“唯一英雄”而言,也是无伤大雅的细节问题。
最近几年,“上头”对于应该推广怎样的英雄形象,终于有定论了,《战狼》之类以塑造英雄形象为卖点的本土电影也开始席卷票房和热搜,《亮剑》就开始回归本来的定位了。一旦褪去光环,历史虚无主义的毛病,就由“特点”变成“缺点”,自然评价也就开始降低。
以我逛知乎的见闻来看:
红的嫌《亮剑》不够红,把革命军队塑造成了兵匪
不红的嫌《亮剑》不够“不红”,对红色特殊时期的批判没有拍全
喜欢的说《亮剑》战争拍的真实,不喜欢的说《亮剑》战争漏洞太多
亮剑本身并没有它名声那么大的造诣,奈何能兼顾娱乐和真实的军旅片太少,亮剑的鹤立鸡群为它招来众多鼓吹者,也就招来了众多反对者
树大招风说的就是这样吧
一方面是因为老亮剑的确有很多错误的地方,都梁写的原著本身就夹带一点私货,不被骂才是正常的。
另一方面,则是很多观众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看过党史,明白党的军队的要求以后,他们便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不顾任何现实情况,非觉得党领导下的军队就应该这么来做,否则就是污蔑人民军队。
然而现实和理想从来都是两种情况,不从实际情况出发,一味追求原则,最终只会彻底扭曲一件事情的原貌。
就拿原著中“李云龙纵兵抢粮”一件事来说。
很多人就看到了两点,一是李云龙作为红军军官,二是李云龙纵兵抢粮,于是不加多想,便给李云龙扣上了一个“放在现实中早就被枪毙10次了”的帽子。
可这件事情的全貌是什么呢?
电视剧中已经进行过铺垫,消灭山崎大队以后,参谋长对旅长曾说过这句话:
“你还别夸他,这小子不经夸,一夸啊准出事,当年四方面军过草地,徐总指挥让李云龙这个团殿后,还当面夸了他几句,说他打仗鬼点子多,得,这一夸啊,就出事了,前面几万部队把粮食都买光了,李云龙筹不到粮,干脆,就纵兵抢粮,结果啊从团长降成了伙夫……”
从这段话中,我们已经可以明白几个很重要的点:
1、李云龙因为军事能力出色,而被徐向前安排执行断后任务,也就意味着李云龙必须等到主力全部转移以后,他才能率军撤退,紧跟红军部队北上;
2、因为李云龙最后撤退,所以其他先走的部队把粮食买完了,所以李云龙买不到粮食。
请各位回顾一下红军过草地时所面临的环境有多么恶劣?
“在他们面前的那条路程最危险紧张,因为他们所选择的那条路线经过藏族人部落和川康一带好战的游牧的藏族人所居住的荒凉地带。红军一进入藏族地带,就第一次遇到了团结起来敌视他们的人民,他们在这一段行军途中所吃到的苦头远远超过以前的一切。他们有钱,但是买不到吃的。他们有枪,但是敌人无影无踪。他们走进浓密的森林和跨国十几条大河的源流时,部族的人就从进军途上后退,坚壁清野,把所有吃的、牲口、家禽都带到高原去,整个地区没有了人烟。
但是沿途两旁一二百码以外就很不安全。许多红军想去找头羊来宰,就没有再回来的。山区的人民躲在浓密的树丛中,向进军的“侵略者”狙击。他们爬上山去,在红军经过又深又窄的山口只能单行前进时,就推下大石头来压死他们和他们的牲口。这里根本没有机会解释什么“红军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没有机会结成友好的联盟!藏民的女酋长对不论哪种汉人,不分红、白,都有不共戴天的宿怨。谁帮助过路的人,她就要把他活活用开水烫死。
由于不抢就没有吃的,红军就不得不为了几头牛羊打仗。毛泽东告诉我,他们当时流行一句话叫“一条人命买头羊”。他们在藏民地里收割青稞,挖掘甜菜和萝卜等蔬菜,据毛泽东说,萝卜大得可以一个“够十五个人吃”。他们就是靠这种微不足道地给养过大草地。毛泽东幽默地对我说:“这是我们唯一的外债,有一天我们必须向藏民偿还我们不得不从他们那里拿走的给养。”他们只有俘获了部族人以后才能找到向导引路。他们同这些向导交上了朋友,出了藏族境界之后,许多向导继续参加长征。有些人现在是陕西党校的学员,有朝一日可能回到本土去向人民解释“红汉”和“白汉”的不同。——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篇”
而李云龙当时就面临这样一个情况,他的团有几百甚至上千个人,他们都需要吃饭,但是李云龙却买不到粮食,哪怕有钱当地人也不会把粮食卖给红军。
如果你是李云龙,这个时候你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抢粮、或者强买强卖,强行让当地人把粮食卖给你,要么在没有粮食的情况进入大草原,而一旦选择这条路,你和你手下几百个战士,可能还没走出草原就会因为缺少粮食、环境恶劣而全军覆没。
这一点可以参考彭老总的亲身经历:
当时彭总率领红3军团给全军殿后,准备的干粮很少,能吃的野菜之类早被前边的部队吃光了。部队要断炊了,他只好将饲养员叫来问:“还有几匹牲口?”
老饲养员回答:“连军团长那匹黑骡子在内,有6匹。”
彭德怀下令:“全部杀掉。”
老饲养员坚决不肯杀大黑骡子,彭德怀说:“我也舍不得,现在连野菜都没得吃,只有杀了牲口,才能出草地。只要人在,牲口,敌人会送来的。”
这样,把牲口杀了,彭老总他们军团部只留一点杂碎,肉全部分给各连队了。就是这点肉,救活了许多红军战士。
过草地时,饥饿和疾病威胁着每一个人的生命。许多同志在战场上没有倒下去,却在草地里默默地死去。红1军团有一个班,就是这样整整齐齐地两人一组,背靠着背,怀里抱着枪支,像熟睡了的样子就再也没有醒过来。
如果你是李云龙,你热爱你的战士们,因为他们是你的战友,你的同志,也是你的兄弟,你会忍心看着他们一个接着一个饿死、病死、冷死在荒郊野外吗?
套用电视剧中赵政委的一句话:
“一个团长要是做到这个份上,就该挨战士们的黑枪了!”
因为普通群众的阶级意识在觉醒。
《亮剑》其实只是套了八路军的皮,把李云龙和楚云飞掉个个也基本能演下来。整部电视剧突出的是作战技巧、民族仇和兄弟情,发动群众和阶级感情基本没提。
《亮剑》在抗战剧中是一个标志,因为阶级叙事在编剧、导演和投资人心中已经完全无法理解了,他们作为大小布尔乔亚,不可能理解无产阶级感情。就只能去制作他们能理解的东西。
从封建社会就被歌颂的兄弟情谊,顺理成章的取代了阶级感情。毕竟大家都是在小圈子里面混饭吃的,为朋友两肋插刀的私人牛逼也没少吹,用起来非常熟练。但代表无产阶级革命的称呼——同志,却消失了。
从此之后,所有的抗战剧都找到了出路,只要把忠孝节义这些封建传统换个皮,就能批量生产抗日版七侠五义。
但当群众的阶级意识觉醒后,你那儿一口一个兄弟就不免让人联想起上流社会小圈子,你们上阵亲兄弟挣钱是不是也亲兄弟呀。。。
这里要提另一个李,李达康,
一定程度上,民众对于达康书记认识的变化影响了民众对李云龙认识的变化,
一开始是全民推崇达康书记的,慢慢的各种声音才出来的。
社会意识是依附于社会实践存在的,
舆情或者说公众对于同一事物的认知是基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变化而变化的。
坦白说,过去那一段时期意识上注重结果论,只要能办成事,方法我不论。在01-15年这段财富扩张的黄金时期,成长出了很多代表当时社会舆论的英雄人物,李云龙式的英雄人物,以官场商场这两个为基本的风向标,那样的英雄这两年逐渐退场了而且他们大刀阔斧前进的一些负面影响也逐渐显露出来了,让后来人头疼。
现在,这段时间民众明显对于公正秩序的要求的呼声越来越高了,因为逐渐意识到能不拘束缚做事的总是社会群体一少部分,而不是社会的普罗大众,看着别人快意恩仇,当你自己想靠拢的时候,壁垒重重。这就是亮剑主角的行为越来越难以让大众共情。
经历过这两段时期的人,再看可能会有这种感觉:血色浪漫里抄家的时候自己特别积极,忙上忙下,结果最后带着袖箍的人把东西拿走了,自己傻乎乎的啥都没得到, 就一傻缺,别人连饭都不管。
以前喜欢草莽英雄(当然是打括号的),现在发现根本做不到,不仅做不到,靠拢都不可能。
当然,抛去社会意识印象,作品本身的角色形象和语言魅力依然活跃在电视荧屏和鬼畜视频中。


因为《亮剑》描写的对象正在愈发成为不可抵毁而永远正确的神像。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无论小说还是电视剧,世界线从1939年开始的《亮剑》回避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消极的一面,成为了其一大黑点(至少在我看来)。而后半部分对建国后的各种矛盾的描写也停留在了浅层次的老调重弹上,这方面就不说了
电视剧中李云龙在山西坚持抗战数年,除了中间因日军的大扫荡(骑兵连全体壮烈)和山本特工队突袭赵家峪(村民被屠,秀芹被俘)两次重大损失之外,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变故,过着没事就和晋军联欢、和政委斗嘴、顶撞几下旅长的快乐生活。总体上是有酒喝、有肉吃、队伍一天比一天壮大,可以说是理想中的理想生活。
和电视剧截然相反的是,八路军在大部分地区的敌后抗战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加上39/40年之后需要和国民党与日军同时对抗,敌后根据地是在各种各样的矛盾中苦苦挣扎,而敌后抗战黑暗又普遍的一面却完全被后人忽略掉了。逃兵、饥荒、兵变、用“吃大户”的手段索要粮饷、干群矛盾、军民矛盾、地方部队军头化、走私、贩毒等等状况在敌后根据地都出现过,能像李云龙一样舒舒服服享受生活的是极少数,像楚云飞一样讲义气顾大局的更是少数,《亮剑》中的美好更像是一种有意无意的粉饰太平。我们总是说八年全面抗战是“艰苦卓绝的斗争”,那么什么叫做“艰苦卓绝”?敌后根据地的发展与战斗又“艰苦”在何处?这已经不是《亮剑》作为一部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可以回答的范畴了,但也足以说明,当代对于抗战的某些理解,可能已经变成了一种纯粹局限于符号的形式主义。


“打私货”其实就是找地主豪强“借”物资




老党员回忆如何有绅士风度地找国民党“打私货”


河南八路军告诉我们,不打国民党,国民党就会跑来抢你的地盘,到时候你拿什么维护统一战线?




八路军也是由敌后千千万万的普通老百姓组成的,他们也会害怕、也会恐慌




八路军战士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宗教狂信徒,能团结他们的是日复一日的深入式政治思想工作,是人与人之间在打交道
当然《亮剑》中这些东西我们都是看不到的,主角光环和以李云龙等人为主的叙事角度掩盖了独立团作为八路军普通一分子是如何运行的。不可否认《亮剑》是一部优秀的抗战题材影视作品,但不可否认它也并没有跳出程式化的叙事与情节,这是国内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一大短板:我们在荧幕上往往看不到“军事行动”之外的“战争”,也看不到战争中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如何生存的,比如《亮剑》中团部驻扎在赵家峪时期出现了妇救会,不过仅仅作为背景版充当了陪衬,作为观众的我们自然也就无法了解这个负责着组织、教育、帮助妇女的机构是如何运作的。




妇救会让许多农村女性第一次成了“社会的”,工作范围包括从离婚家暴到干部培训等等
退一步讲,《亮剑》虽有大量虚构的情节,至少还提到了军事主官山大王作风、日军残酷的扫荡、八路军收编地方武装、日军视角下对战争的讨论等等,其他流水线式产出的影视剧就更不用说了,《永不磨灭的番号》中八路军根据地饥荒导致干部走不动路、军属被直接饿死的情节更是少数中的少数。




如果正常手段能吃饱饭,谁愿意冒风险去“打私货”和搞走私?
《亮剑》里八路军就出了一个叛徒朱子明,收编土匪也是土匪不老实导致李云龙先动手,没有出现收编地方势力翻车的场景,已经是相当好的情况了。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争取/收编地方势力失败的例子并不罕见,比如数千人叛变导致排以上干部132人遇害的豫西事变;而八路军内部团营一级至旅一级也出过叛徒,比如彭雪枫的手下两个团长叛逃卷走了一千多人(其中一个在国民党混不下去干脆投日了),更严重的冀鲁边军区司令员兼教导六旅旅长邢仁甫叛变直接把军区副司令员等一干人敲了砂罐(沧州黄骅市就是以牺牲的黄骅烈士命名)......




国民党和地方势力又不是傻子,不会因为两军阵前一席话语晓以大义,就倒戈卸甲以礼来降
八年之久的全面抗战不是“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一句话就可以简单定义的,四亿多人在多方势力主导下经受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也绝不是非黑即白的,将抗战中的复杂问题简单化处理固然对于影视作品来说是一件好事,然而《亮剑》中理想化的故事与真正的抗战之间的距离,就又成了原有复杂历史问题之上新的“问题”。


“发生过的事不一定存在,存在过的事不一定发生过”
作为结尾的一些政治不正确废话:
作为一个从小学就开始看《亮剑》的老观众,我对这部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还是很喜欢的,但是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都有局限性。《亮剑》作为已经问世这么多年的老作品,优秀和局限性都同样突出,这也是我在上头说过的—它的故事中很好的点出了矛盾,然而对矛盾的分析却简单化的浅尝辄止,毕竟这部作品涉及到抗战以及建国后的若干敏感问题。然而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亮剑》依然是反映抗战的文艺作品中的标杆,无论大家喜欢还是讨厌,它都是一个绕不开的点。那么这么多年来为什么没有更多能替代或超过它的作品?这其实也折射出背后的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抗日战争(或者仅仅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战)呢?
这个问题太大,我是给不出明确答案的。我只能就我所知地说,抗日战争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次考验,对延安和千千万万八路军新四军指战员来说也是一样的—作为刚刚挺过土地革命战争的革命政权和革命武装,当外力迫使他们向“政权”和“军队”转型的时候,应该如何选择?故而,不同的人在考验中不同阶段的选择是不一样的,所以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一边“打私货”一边“熄灭阶级斗争”的矛盾做法。抗战中无论正面或负面的选择,对后来的解放战争乃至建国之后都是有深远影响的,这才是为什么今天依旧要研究抗日战争的原因—它带来了什么?又改变了什么?不同的人在它的考验中选择了什么?
全面抗日战争是四亿多人绞在不同的势力中共同度过的八年,如果仅仅用所谓“全民族抵抗侵略的斗争”来简单化,岂不就是和《亮剑》回到了同一种局限性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影视娱乐 最新文章
如何评价女星宋佳满背纹身?
《白鹿原》中有哪些震撼你的细节?
你最讨厌抖音的什么梗?
有没有那种女主智商高的(复仇)爽文?
看过庆余年原著的朋友能给我讲讲陈萍萍的生
有没有可能现在人类的科技树其实是点歪了?
如何评价游戏《绝区零》的画风?
你家孩子被造黄谣了你会觉得丢人吗?
电影《周处除三害》中陈桂林为什么被捅了一
为什么很多人大学毕业后就对二次元和galgam
上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3-07 10:37:12  更:2024-03-07 10:50:35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