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影视娱乐 -> 电影《周处除三害》中的「除三害」与其历史典故有什么关联? -> 正文阅读 |
|
[影视娱乐]电影《周处除三害》中的「除三害」与其历史典故有什么关联?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电影《周处除三害》中的「除三害」与其历史典故有什么关联?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电影 动作电影 犯罪片 周处除三害电影 电影《周处除三害》中的「除三害」与其历史典故有什么关联? |
|
周处除三害 86% 知友推荐 · 2901 人评价 中国台湾 / 动作 · 犯罪 · 悬疑 / 2024-03-01 中国台湾 / 2小时14分钟 ? ? |
《周处除三害》中,谁是周处,谁是三害? 得益于电影本身的出色质量,以及上映前后的换盘风波,《周处除三害》得到了大量关注……对我来说,内地院线能上这样一部电影十分难得,因此也有些上头。 随着越来越多人看过这部片子,一个不算问题的问题也得到了规模不小的讨论,即“谁是周处?除的三害又是谁?” 欣赏文艺创作最大的乐趣之一,就是对于一个足够丰满的文本,可以有许多不一样的解读,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每个观众都有自己的解释权。 现下有种说法颇有市场:真正的周处应该是黑道医生张贵卿,她的谎言导致了一切发生,除掉的三害,自然就是“牛头”林禄和、“香港仔”许伟强和“桂林仔”陈桂林这三大通缉犯了。 这个理解是可以成立的,因为临死前幡然悔悟的张贵卿,其心态和行为确实更符合影片试图通过陈桂林展现的那种状态,撒谎动机和客观后果也很像是一个新编的“周处除三害”。 但是,此说法更多是从结果出发的。 |
|
张贵卿欺骗陈桂林,把自己的绝症放在对方身上,是想转变陈桂林的心态,让他去自首,好给罪孽深重的自己稍微积点阴德……至于陈桂林会不会听自己的劝、“大限”之前会做什么,都不是她能控制的。 她怎么都没想到,陈桂林会在自首时看到三大通缉犯的单子,萌生了除掉榜一榜二大哥的想法,还会通过“绑架”自己儿子来索要信息。 |
|
虽然此时的张贵卿心里已经乐于出卖道上兄弟了,但具体方式还是太冒险,最后陈桂林真的除掉了三害,算是一个歪打正着。 然后我们再复习一下“周处除三害”典故,简而言之,少年周处武力高强,却横行乡里,大家把猛虎、孽蛟、周处并称为“三害”,后来周处只身斩杀猛虎孽蛟,他自己也改邪归正,浪子回头的他还成了有名的忠臣孝子。 在这个典故中,有几个点值得注意: 周处是被人教唆/激将后才决心去除掉猛虎、孽蛟的,很难说他在得知自己是三害之一后就有多少悔悟之心,但好勇斗狠、与人赌气、证明自我的动机却是肯定存在的; 此外,典故重点在于周处的浪子回头、改过自新,没有这个皆大欢喜的结局,这个故事也就不成立了。 因此,我还是认为,陈桂林即周处,三害就是包括他自己在内的三大通缉犯。 |
|
身材魁梧、体力过人、武艺高强、纵情肆欲、横行乡里——这些对于少年周处的描绘,无比符合陈桂林这个“法外狂徒”的特点和性情,他本性或许不坏,但恣意妄为、危害他人。 被张贵卿骗后,陈桂林想模仿“周处除三害”,也是本着人死留名的原则干一票大的,无关正义、不为心安,甚至和善恶是非都没关系,就为了能在死前扬名立万。 之后的剧情就不多说了,我想说一点对于故事定性的想法。 目前我看过几篇最好的点评中,都提到了陈桂林是不应该有悔意的,他最好的结局,应该是他被押上警车前,外面的记者问他“你后悔吗”,他兴奋地回答“我叫陈桂林!”。 |
|
影片英文名《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直译过来就是“猪,蛇,鸽子”,这三种动物对应着“痴、嗔、贪”三害,从电影的文本立意、角色象征、逻辑完整性来说,陈桂林的悔过确实都算一个不大不小的败笔。 不过,这可能恰恰是我最喜欢《周处除三害》的地方,因为如此处理,不仅最大限度还原了典故的脉络,还让故事在“变质”的情况下,发酵出了更具层次感的喜剧兼悲剧的色彩。 从我们世俗的眼光来看,曾经天不怕地不怕的杀人犯陈桂林,如今也有了善意和悔意,影片最后事无巨细地记录了他最后一段时光,表现了他变得有多么知书达理、心满意足,可这改变不了他以暴制暴、死罪难逃的事实——陈桂林是“改过”了,但他没法像周处那样,有“自新”的机会。 可再换个角度去看,陈桂林一直都单纯、蛮横得像一头未经开化的野兽,世俗的宗法礼教统统无法约束他,他是个危险致命的法外狂徒,却也是个无牵无挂、无欲无求、无所畏惧的“绝对自由”的人——当陈桂林死前像个虔诚的信徒那样剃须、吃饭、趴下受死时,他终于受到了迟来的教化。 |
|
用我之前用过的一句话来讲,《周处除三害》在尊重传统、扬弃传统的同时,也在质疑传统、嘲弄传统,既正义端庄,又邪气凛然。 |
有意为之的典故混淆似乎是创作失误,其实恰恰构成了主题的表现,否定了其在现实之中的可行性,也引出了陈桂林的不自知之“痴”。 电影并非只是搬运,而是灵活地借用了周处除三害的典故。香港仔和教主尊者分别对应了嗔(暴)和贪(财),但陈桂林却并非仅仅是“痴”,而是复杂得多。他的行凶带有暴,而决心死前扬名的动机则对应了另一种形式的贪,不贪财而贪名。 这微妙地强化了他之于命运的不可逃脱:他似乎是在死前行善,实际上贪才是潜在的真正动机,“不贪“在“愿意给钱的对象”奶奶死时就已经失去了根基。 这种不自知进而形成了他的“痴”,痴傻到了看不清自己之“欲”的真正面貌,也反映在了他对典故的理解误差上:他认为周处的“被记住”原因是除二害,实际上却是周处自己的“归善”,进而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除三害”。这种误差正是陈桂林的不自知之“痴”,只是想成名 ,而成名欲是另一种“贪”,手段则是“除二害”的“暴力之嗔”。 在误会之中,他愈发走向了三害的集合状态。他不仅不是“救赎自我者”,反而是变本加厉的“三害合一“之大成。一个象征性极强的细节是,他带着小猪手表,似乎是对奶奶的缅怀与“不贪”的留住,实际上“猪”却是“痴”的象征。 很多人认为电影没有给予陈桂林必要的行为动机,只是看到了三害的告示就决定除掉他们,这其实恰恰是电影的重要设计。它说明了驱使陈桂林的根本动机,并不是真正的“良心发现,死前正义“,而是单纯地激发了一直就有的欲念,在嫉妒之中升腾名望之愿,点燃暴力之火,是“成为周处而洗心革面”的“对身后名之贪欲”,是以“转变正义“包裹起来的“欲念不变”。 在结尾的部分,电影回到了现实主义的风格之中。这实际上带来了此前风格化架空内容的总结,并将之放到了现实的语境之中。风格化架空是为了表现其表象内容的非现实,而真相蕴含内里,到了结尾,真相跃出表面,风格也就转为现实主义,正面呈现其扎根于现实的真实内容:虚幻的圆满救赎,以及本质的臣服恶欲。 首先,它再现了表面上的“向善希望”,陈桂林进入了曾经被阻隔的海,并放过了纯真的孩子,而警察也放下了与他的暴力,他甚至根本没有得病。然而,这其中却蕴含了内里的“希望泯灭”,海依然伴随着船上的黑烟,其工业属性是对此前“静止关闭的挖掘机”的升级,而警察在全片中“只是旁观”的缺席也说明了其无力。 作为其“第一阶段希望象征”的医生更是带来了强烈的表现力:陈桂林没有绝症,她用此谎言劝导自首,试图拯救陈桂林和缺阴德的自己,却只是导致了陈桂林愈发激起的“害“,最终只能表示“世上又少了三个犯人”,其意却已然逆转,不再是“内心向善而除己害“的周处,而是直接将陈桂林剥离出“周处”,归纳成了“三害”。其拯救陈桂林向善的初始心理,完全败给了“将陈桂林引向罪恶之死”。医生身上的希望从一开始就走上了阴差阳错的方向,不仅没能救人,反而“杀死”了陈桂林的所有善面,原本为了善意的说谎“绝症”倒是导致了陈桂林的“死亡”结局--比绝症更让人绝望的“人性促使之死亡”。 陈桂林与医生一起,都陷入了生理与精神的黑暗之中,作为罪犯而在死刑与绝症中死去,任何人的任何希望都注定不可实现。这无疑是最深的黑暗,陈桂林的死亡不再由客观生理层面的疾病而导致或哪怕影响,只关于他主观心理层面的“本性”,医生所做的事情是在不自知地诱发它们。这带来了又一层宿命性。 当陈桂林归降的一刻,他依然向媒体高喊“我是陈桂林”,获取的只是名声贪欲的满足,得到了恶的实现。而当他听到医生说出的真相,意识到自己一路走来的人性层面本质,其笑容也说明了此刻终于到来的“解痴”,以认识到自已长期之痴而自嘲发笑的方式。 因此,当小美为他剃掉罪犯符号的毛发时,他也依旧摆脱不了更本质的恶面,在新闻里被归为“死刑犯”,穿回黑衣,带着“虚幻之亲情与实际之痴傻”的小猪贴纸,进入黑暗的环境,像序幕一样“食欲”地狼吞虎咽,也就走向了被当作罪人处罚的死地,意味着他以“三害集合体”之身的终结。首尾的呼应再次强化了从头到尾始终不变这一宿命性。他没有走上医学客观的灭亡之路,却踏着心理本性的毁灭之路,这无疑更加强化了后者的主观能动性,让一切都没有了任何借口与托辞,只关于陈桂林的内心人性。他不是不能“活”,而是冥冥中必然地选择了“不活”。 陈桂林无法再现周处除三害的典故,只能落入非文艺美好化虚构的现实结局,甚至成为“三害”的集结式符号。他想进入故事,却只能留在现实。周处除三害的典故,以其虚假性而拉开了与现实的距离。 这也是全片在多元风格化之上花费心力的目的,它植入并混合了公路片、日本--特别是北野武--黑帮片、莱昂内式西部片和美国灵异探案片的风格,制造了相对于现实主义风格的架空氛围,极致爽快,也丰富了影片的观感,却在终点处回到了现实主义之中,消解了欲念爆发的爽感,意味着现实的不可战胜,此前的爽都来自于非现实的架空。 这正是它最后一大段内容的原因。很多人认为这弱化了此前的爽快和风格化,带来了一个缺乏文本叙事和人物构建基础的“思考”,是影片的缺点。也有观点认为《周处除三害》的结尾不应该落回到现实风格,而是应该结束在邪教杀戮的“极爽”状态,或只给死刑一个镜头,略作交代。事实上,这无异于对电影内核落点的混淆,此前的一切恰恰是为了结尾的现实语境部分,它也必须够长,才足以完成此前诸多元素的推翻式再现。 事实上,这种落差感带来的打击才是影片的核心。医生、小美是他的内心光芒,警察则是对社会官方管理力量的象征,影片需要用这段现实主义的内容,将此前尊者希望的极致虚幻与终极泯灭再现,从“风格化”拉回到“现实主义”,让他在更落地写实的语境中,再一次由“光芒”亲自明确自身行为的无意义。 这能够展现社会本身依旧的“无明”之乏力,与观众一同在爽感后落入属于现实的“典故无用”之深渊。 |
没关系,陈桂林把故事记错了。 |
|
陈桂林跟大夫讲周处除三害的故事,他说“大家只记得周处,没有人会记得周处杀掉那两个是谁,所以周处是那个有价值的人,大家也才会记住他。” 众所周知,周处除三害,讲的是一个叫周处的人,横行霸道,欺负老百姓,与南山虎、长桥蛟并称三害。周处后来幡然自新,改恶从善,射南山虎,斩长桥蛟,重新做人。发现没有,但凡知道周处除三害这个故事的,肯定对老虎和蛟龙印象深刻,不会忘记周处杀掉那两个。这种怪力乱神的故事,就好比武松打虎,你能记住武松,就一定记住老虎。 真相是,陈桂林以为的周处除三害,是一个叫周处的人,杀了另外两个牛逼的人,所以周处最牛逼,大家就记住周处的名字。实际上,大家记住周处,倒不是因为他有价值,而是因为他改过自新,重新做人。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陈桂林因为没有文化,把故事内容记错了,才有了电影里阴差阳错的故事。但是,陈桂林也却是除了三害,这个三害不是南山虎、长桥蛟和重新做人,而是佛教里的贪嗔痴。 |
|
电影里三个通缉犯,陈桂林的手表,是个猪头。 |
|
香港仔的胳膊上,有个蛇的纹身。 |
|
林禄和那个宗教小册子上,是有一个鸽子标志。 这三个动物,不是瞎找到,这个电影英文名字就叫《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佛教有个贪嗔痴说法,佛教的造像“生死轮”中,用鸽代表贪、蛇代表瞋、猪代表痴。贪是贪爱五欲,嗔是嗔恚无忍,痴是愚痴无明,因贪、嗔、痴能毒害人们的身命和慧命,故称“三毒”。称为“毒”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他像毒药会有损众生,它是世间一切烦恼的根本。 |
|
你看陈桂林被抓的时候,笑得多开心,他占一个痴字。痴,又称痴毒,是指人有迷暗之心。心性暗钝,迷惘于事理。或对事理颠倒,因果迷乱。他杀人就图一个扬名立万。开篇杀黑帮老大的时候,听到小弟管他叫桂林仔,还不乐意,非要告诉小弟,他叫陈桂林。以便大家传颂他故事的时候,把名字叫对。他辛辛苦苦杀人,就是为了图个虚名,还真是心性暗钝。 香港仔占一个嗔字,嗔,又称嗔毒,嗔恚,是指人有恚忿之心。以迷心对于一切违情之境起忿怒者,恼怒打骂伤害他人。这个就很明显了,自己小弟笑,就上来拿啤酒瓶子砸小弟。看到陈桂林,第一反应,不是这个人是来找我的,而是这个人是来找我媳妇的!拿着刀就动手动脚。 林禄和占一个贪字,贪,又称贪毒,指世人引取各种事物、名分的欲望。它使人迷醉于一切顺情的境,贪取无厌。同样是通缉犯,香港仔和陈桂林是像老鼠一样东躲西藏,而林禄和反而能在阳光下做人。但林禄和还不满足,他还要搞事业,搞事业还要搞钱搞女人,还要搞个人崇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恨不得全天下的好事,都归他!真的是贪得无厌。 |
前言: 《周处除三害》真是我这两年在影院看过最爽的片子,没有之一,尺度惊人、暴力血腥,看到灵修堂那场戏,我还在想这样的尺度到底是怎么让上的。 推荐感兴趣的朋友去电影院看,更爽。 |
|
一、《周处除三害》电影故事讲的是: 通缉犯陈桂林生命将尽,却发现自己在通缉榜上只排名第三,他决心查出前两名通缉犯的下落,并将他们一一除掉。陈桂林以为自己已成为当代的周处除三害,却没想到永远参不透的贪嗔痴,才是人生终要面对的罪与罚。 |
|
二、“周处除三害”历史典故讲的是: 据《晋书·周处传》和《世说新语》里记载,周处年轻时凶暴强悍,被同乡的人认为是一大祸害。另外,这个乡里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侵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而这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互相拼杀后只剩下其中一个。然后,周处就去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周处与蛟龙一起漂游了几十里远。经过了三天三夜,同乡的人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大家在一起互相庆祝。然而,周处终于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互相庆贺,才知道自己实际上被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后来经过高人指点,周处从此改过自新,成为一位历史上有名的忠臣孝子。 |
|
三、关联 典故版“周处除三害”是一个关于暴力、背叛和人性的故事,也是一个细思极恐的故事,故事里的害可不仅仅是三个,人性之恶才是其中最大的害。 而电影版《周处除三害》更多是以救赎为中心,通过情节转折和角色塑造,来探讨罪恶与正义的界限以及人性中的灰色地带,影片更加聚焦于陈桂林身上。 |
|
然而,典故和电影之间的关联在于,首先影片巧妙的引用了这一典故,为陈桂林提供了角色动机,与此同时也给观众更多的读解空间,典故给电影带来了深刻性,同时也增加了故事里情感和伦理的复杂性。 知道典故的观众可以更快更好的进入故事,理解故事;而不知道典故的观众看完电影则可以了解典故,从而再从典故反向理解影片,甚至有恍然大悟、豁然开朗之感。 |
|
|
我发现,看这部电影的人虽多,但是对《世说新语》里“周处除三害”和这部电影的寓意对应,完全搞错了。 陈桂林自己说: 周处杀了两个人,所以大家都知道他。 我只能说陈桂林没文化,死得快。 有人说: 贵卿才是除三害的人,因为她的开口,台湾通缉犯榜一到榜三的大哥都死了。 把贵卿当成了侠士,还是没有读懂这个故事。 《世说新语》跟电影的对应非常微妙,导演花过心思的,绝对不是大家说的导演没文化。 我挑了关键的几句,来给大家一一对应: 1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世说新语》里,周处出场就是个古惑仔,这一点跟陈桂林一样。 大家都是好勇斗狠的主,杀人不眨眼,跟普通人不是一路。 导演用第一场葬礼杀人,跟警察搏斗,来交代陈桂林的狠和勇。 四年以后,在台湾通缉犯榜三。 2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翼三横唯余其一” 《世说新语》里说的是: 有人,也就是乡亲们劝说周处去杀老虎斩蛟龙,其实是希望三狠相斗,最好只剩下一个活着,这样三害剩一害,老百姓日子会好过一点。 而在《周处除三害》电影里,这个被文言文省略的乡亲,就赋予了具体的身份: 黑道医生贵卿。 乡亲们希望周处挂了,所以骗他去杀蛟杀虎。 贵卿希望周处不要再干坏事,骗他得了癌症,骗他去自首。 都是出于希望他不要在人间晃来晃去的目的,都是希望他离开普通人的生活。 周处去自首了,但是阴差阳错,他选择了杀掉榜一榜二大哥。 这个杀人的选择,还是陈桂林自己做出来的。 所以除三害的不是贵卿,依然还是桂林自己。 但是电影的处理比较荒诞,因为这本就是现世寓言,电影在每一个剧情转折的缝合处,都充满了银河印象特有的荒诞感。 当然我不是说导演抄袭,而是香港导演有这种特点,没什么奇怪,银河映像本来就是坚守香港本土电影的代表。大家学习一下,没什么问题。 即便你看导演以前拍的《江湖》,《阿嫂》和《复仇者之死》也都有这种差之毫厘 缪以千里的荒诞感。 这部《周处除三害》的荒诞感就在于: 如果周处自首的时候没看到通缉令呢? 如果警察有作为一点,这种通缉犯不是把它贴在故纸堆下呢? 如果警察负责一点认出了周处呢? 如果但凡进警局需要登记呢? ……… 这个偶发性其实很大。 但是它发生了,坐实的就应该是电影里的湾湾警察不作为。 既然是全台三大通缉犯之一,不说群众,至少警察系统自己要认识吧?你的宣传单还贴在警局呢。 导演用这种偶发性来讽刺湾湾警察,这种讽刺意义,大概就是这部电影能在内地上映的原因之一。 湾湾警察,还比不上朝阳群众。 3 陈桂林跟周处唯一的不同,是杀人的目的性。 周处很简单,他其实就是直男。 他被乡里厌恶而不自知,那么恶劣还那么自信。 他觉得别人劝他杀蛟和虎,那是看重他的能力。看中他勇敢又强大。 他是为民除害的英雄。 而陈桂林则是为了遗臭万年。 虽然他已经上了全台通缉犯榜三。 但是。他去自首竟然还要排队! 警察竟然不认识他! 到底还是自己排名不够靠前啊! 这当罪犯跟当学霸一样,不是第一,谁都记不住。 于是,他为了自己的名声,踏上除害之路。 要说不同,在于动机。 这个改动,非常合理又可信。 毕竟他是连崇拜他的小弟叫他“桂林仔”都要纠正成“陈桂林”的人。 爱面子的人才在乎称呼。 别人混黑道可能是生活所迫为了钱。 他赚钱之余,是真心要给自己挣一个排面。 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4 “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世说新语》里,乡亲们听说三害都死了,载歌载舞庆祝,二公主也即兴来了部《猎冰》。 但是,周处竟然活着回来,发现乡亲们竟然在庆祝他挂了,终于明白。这里不是两害。是三害,自己一个五大三粗的好青年,竟然跟猛虎和蛟龙的恶并列。于是痛改前非。 痛改前非到什么程度? 他洗心革面,发奋读书,历经太守,官至御史中丞,为人清廉,不畏权贵。授将军,西征羌人,战死沙场,终成一代忠臣。 所以,周处除三害这个故事最大的反转在这里,这是一个改过自新的长篇故事的契机和影子,它拉开的是周处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一生。 而支持这个改过自新反转的,在于周处这个人需要有非常大的自尊心,和隐藏在性格里自己所不知的道德感。 也就是: 本质纯良。 也就是俗语说的: 本性不坏。你还有救。 一个充分相信自己的人,发现原来自己做的都是坏事,巨大的良心让他自己羞愧难当,天人交战之后,决定做一个真正的好人。 《周处除三害》里,让贵卿自己告诉陈桂林真相,而不是听说。 那一刻。陈桂林完全都不激动,阮就是这一幕演得还是稍微差了点,其他地方演技都满分。 其实。他早就知道自己没有癌症,内心一定一直有一个为什么。 这是他的执念。 这一场探视戏。太平静了。 不过。他能接受这个解释,最终欣赏赴死。还是合情合理的。 因为在杀榜一和帮二大哥的过程中,他感受到这两个是真的丧尽天良坏事做尽,而他,相比之下,他并没有存心作恶伤害普通人。 所以,他觉得榜一榜二大哥该死,他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感受到自己是为民除害。 但是,自己一个憨憨。为什么可以跟他们一起上榜? 当贵卿说出真相那一刻,他应该有跟周处一样的恍然大悟和天人交战。 电影的结局是合理的,就是这里的转变拍得太仓促。 最后,他在临死前说出对不起,其实就跟周处决心改过自新一样。 两人跨越千年达成一致,都想重新做人,面对了过去的自己给社会造成的一切。 所以,其实这样字斟句酌地对比《世说新语》之后,确实值得给导演点赞。 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就需要这种有创新精神又懂得传统文化的导演来改编,妥妥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赶集给我来一大波这种好作品吧! 以上。 我是斯嘉丽。 |
《周处除三害》这个故事,富有寓言性。所谓寓言,不同于普通故事之处在于——它提炼了人类经验模型。比方中国的塞翁失马、东郭先生,再比如西方的小红帽。 周处除三害的寓言,它的核心在于——当村民得知周处与猛兽搏斗时,认为他死了,于是全村人都欢呼相庆。用现代的话说,即一个人发现——原来小丑竟是我自己。 这个故事相传递的真相,绝不是一个人“改邪归正”那么简单,它有一种非常荒诞的意味。 即一个人的价值,甚至他的存在,要依托于他人的意见投射。周处认为自己可以成为受人爱戴的大英雄,最终发现一切都是徒劳,别人对他的看法并非如此。 周处除三害,这个名字写得很有春秋笔法的味道,所谓“寓褒贬评判于曲折文笔之中”。如果历史故事只是想记录周处的和谐事迹,应写成周处除二害。 如今后人很容易理解,原来加上周处才是“三害”。那么这个故事初衷到底想表达什么?其实是十分诡异的。在道德建设层面,就是原文的本意。但它隐约暗藏了另一层意思。 发现没有?它和哪吒的故事有相似的地方,哪吒是一个顽童,做过很多恶事,乡亲们也很讨厌他。最终哪吒归顺天庭,成就正道。 假如抛开道德不谈,正道是什么?其实是:一个纯然的人被社会法则驯化的结果。 暴戾,是一个真正纯然之人才具有的特性。甚至恶,才是本心。纯善,则是被驯化的结果。 (*注意这里是脱离了道德体系去谈,并非鼓励恶。) 在中国古典故事里,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最终归顺唐僧团队。抽龙筋的哪吒,归顺天庭。包括水浒里的好汉团队,攻打方腊,最后选择诏安——他们和周处除三害是一个逻辑,都是一种被驯化的结果。 所以周处除三害,你可以认为是一个人找到自身正向价值的过程。也可以认为,是一个人被驯化的过程。这两个维度,是相互镜像的。 回到陈桂林这个角色,他最初决定除二害时,目的就是找到自己活着的价值。这个价值是什么?所谓的除掉“贪嗔痴”那是后人强加的解读。你说孙悟空、哪吒、水浒里的人,他们的行为轨迹,都可以用这个逻辑解读。 孙悟空要是能打得过如来,他还除什么贪嗔痴? 其实,当你跳出某个评判框架,价值是没有的,是永远无法找到的。 |
以下有关键剧透。没看过的千万别往下看。本片被剧透的话会严重影响观影体验,听劝。 贵卿也是周处。 我说怎么陈桂林完成二杀之后进度条还剩那么多。原来导演没骗人,“除三害”就是“三害”,少一个都不算完美贴合典故。 三杀是陈桂林本人。 电影三段式故事。只有等到陈桂林也gg了,这场“周处除三害”才算是完美收官。 |
|
《周处除三害》带来一个典故的再次传播:周处是招人嫌的浪荡子,被乡人与水中蛟龙、山上白额虎一起称为“三害”。后在别人怂恿之下,他下河斩龙、上山打虎,除掉二害之后,发觉自身之恶,从此改过自新。 电影直接把这个故事拿来改编成“犯罪动作电影”,核心创意没变,呈现形式有变,蛟龙和恶虎在片中变成了通缉令上榜一香港仔和榜二林禄和,而位居榜三的“当代周处”陈桂林,则模仿晋人周处,想通过除掉前两害,达到青史留名的目的。 在行为动机方面,电影和典故有微妙的差别,周处是在众人怂恿的前提下被动出发的,而陈桂林则是为了证实自身价值主动出击的。 当然,两者因为终极目标相同,其行为动机的那点差别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
|
电影中的香港仔身上有蛇的刺青,林禄和背后有鹰的刺青,这是反面人物的典型标志,而陈桂林身上也有两个鲜明的标志,一是手腕上戴的奶奶去世后留下来的儿童手表,二是眉骨处被香港仔用剃刀割出的伤疤,这两个标志其实已清晰地表达出创作者的意图:陈桂林不但备受老人疼爱,还有一颗童心,他的“凶恶”面相,是外部环境造就。 可以说,经过这一番“洗白”,陈桂林已经大面积脱离了古典著作中对原型周处的定义,而有了别样的寓意。 用当下眼光来解读,“萌凶”的陈桂林,他的拳脚与枪支,所指向的已经并非他的刺杀对象,而是对自己所处环境与社会的一种反击与抗争。 当地的帮派之恶,经由电影中发廊女程小美的遭遇折射,令人顿生厌恶;充满愚蠢、欺骗、邪恶的灵修骗局,则是人心空洞、失落、无望的表现,陈桂林对帮派头子、灵修大师和其死忠粉的大开杀戒,已经脱离了对个体的惩戒,而成为对整体的讨伐。这样的讨伐,使得电影的批判意义得以实现。 从片头到片尾,《周处除三害》都在表达陈桂林的自我净化过程:对程小美的解救、杀香港仔、识破灵修骗局、打电话给警察陈灰投案自首、狱中接受程小美的修面理发…… 随着情节每进展一步,陈桂林的心灵尘霾便被扫除一片。由此便不难理解,他被戴上手铐后面对无数摄像机会露出如此灿烂的笑容。 因为通过这一连串的“大扫除”,他已经回到了正常人的行列,从秩序的破坏者变成了维护者。 而影片令人震撼的段落,当属对灵修骗局进行揭示,陈桂林在受骗后接受所谓的“尊者”鞭打时的痛哭流涕,那确实是他最为接近洗心革面的关键时刻,痛悔与救赎也在那刻达到一个顶峰。 不过,讽刺与荒诞的是,这样的彻悟,居然是由一个骗子集团所带来的。 《周处除三害》有着对“肮脏”与“干净”的反复类比,作为从“粪坑”中想要奋力跳出来的人,陈桂林几乎使用了能把自己洗刷干净的所有办法,影片留有不少细节来表现陈桂林对于“干净”的渴望,比如,对那枚儿童手表的珍爱,对程小美没有言说的爱意,对陈灰的服从与敬意,乃至伏法时眼神中的坦然,这些“大男孩”式塑造手法,最终让古典著作中的周处成了更具丰富性的当代陈桂林。 |
|
与其说观众是被这部电影所谓的“尺度之大”所吸引,不如说影片的内核更具感染人的力量,情节与人物,画面与音乐,这些都是在为影片的内核所服务。 如果只看到影片中浅层的表达,而没有觉察到故事最内里的深沉,那么等于没有看见《周处除三害》的改编价值。 这部电影的受欢迎,并非因为“噱头”,而是因为人对正义、干净、善良本能的向往。 用最温婉的歌(《新造的人》)来映衬最邪恶的恶,用最直接的报复来破坏与重建,这是《周处除三害》的亮点。 同时,影片也存在情节转折方面的一些粗糙,比如陈桂林路过时恰好听见灵修骗局等,但这些缺憾没有给影片整体气质造成太大的影响,在观感的连贯性、表达的深刻性、寓意的延展性等方面,《周处除三害》都有不少可取之处。 |
原来是《世说新语》里的典故: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周处位列三害之末,后斩蛟除虎,虽然为民除害,但也免不了自己还是一害,理应受到惩处。 |
在《周处除三害》内地上映之前,导演钱人豪就发长文指控这部电影和他创作的剧本《无法无天》高度相似,除了贴出证据之外,还在结尾写下“可惜了,被你们硬生生巧取豪夺的篡改了我的故事。我仍会继续创作”并表示会交由司法处理。 |
|
先提炼一下钱人豪长文阐述的内容。 |
|
|
|
|
|
|
|
|
|
|
|
他举证了自己曾在2015年之前写下一段运钞车将钱掉在大马路上遭到路人捡拾去自首的剧情,后面他慢慢完善故事,就是他在2017年写的《无法无天》。当《周处除三害》在中国台湾上映后,有不少人来跟他讨论剧情,发现和他讲过的故事高度相似。 |
|
自己的故事变成了别人的电影,最初钱人豪只是向对方要一个公开道歉,但对方一直没有善意回应,甚至可以说是极其傲慢的藐视。极其愤怒的钱人豪决定诉诸司法。 但是,因为钱人豪在内地社交平台上有些“人微言轻”,所以他这篇长文发完之后并没有掀起舆论,直到3月5日才冲上热搜,话题是“周处除三害 抄袭”。 那到底有没有抄袭?结合钱人豪的阐述和电影的内容,可以做一个很简单的文字调色板。 1、男主角的名字,钱人豪的是陈广州,《周处》是陈桂林,除了身份相似,名字确实也蛮巧合,广州和桂林分别是广东和广西的城市,要不是钱人豪指控抄袭,甚至都会让人觉得是不是在cue或致敬? |
|
2、配角方面,同是警察,钱人豪的是陈火,《周处》李李仁饰演的叫陈灰,也很接近,火烧完成灰。 3、前文提到的钱人豪说他在2015年想到的运钞车将钱掉在马路上的故事,《周处》里变成了电视播出的新闻。 4、钱人豪的版本是陈广州去自首,赶上捡拾了运钞车钱的人去自首要排队,他发现自己在通缉犯名单上只排第二,决定死前留名没有自首。《周处》看过的都知道了,陈桂林同样是排队自首,看到自己排第三决定干掉前两名,这个设定也巧妙呼应了“周处除三害”的典故。 5、钱人豪的剧本里写的是陈广州被误诊脑癌,《周处》变成了女医生骗陈桂林肺癌晚期。 |
|
6、台词上的雷同,钱人豪写的是“我不怕死,我怕死了都没人知道”,电影里是“我不是怕死,我是怕死了都没人记得。” 7、祈祷的戏份都有,只不过钱人豪的剧本是扔了六次,而电影里是扔了九次。 |
|
8、《周处》开场小迷弟和陈桂林对话的戏份,以及陈桂林当众枪杀帮派大哥的设定和钱人豪的剧本也差不多,但电影应该是重新分配了桥段的前后次序。 9、钱人豪的剧本中是“毒蛇”和按摩店女孩,电影里是香港仔和发廊的小美,角色关系几乎一样。 10、剧本中陈广州找到榜一大哥,对方已经是风烛残年的老人,电影里也变化很大,但其实钱人豪列举的这一处不太一样,因为电影中的尊者还是很厉害。 其实钱人豪给媒体列出来的对比近20条,但经过梳理,这10条是相似度较高的,除此之外,最大的相似之处,应该是《周处除三害》主角陈桂林的人物线,得知自己罹患绝症,想要自首发现通缉令,要干掉排在前面的罪犯…… |
|
从钱人豪发出来的带有明确时间的各种证据,如果这些都是真实的,确实很难让人相信《周处除三害》是完全原创的剧本,此前导演黄精甫所谓的“故事满大街都是”也站不住脚,因为相似和雷同实在太多了,哪里有这么巧合的事情?这比彩票中头奖还要难吧! 但即便明确《周处除三害》并非全新原创,热搜话题上的“抄袭”也不对,《周处除三害》没有抄袭,而是剽窃,二者还是有区别的,电影没有直接抄袭钱人豪《无法无天》的剧本,而是剽窃了钱人豪讲述的故事,并润色、丰富成了一个全新的故事,增加了很多细节,打磨的很成熟、很完整。当然,如果坐实剽窃,就算《周处除三害》再出色,这种行为也不能容忍。 |
|
另一个问题,钱人豪脑子里的故事,黄精甫是怎么知道的呢? 据导演钱人豪透露,他和黄精甫认识快20年了,当年他被曾志伟叫去香港发展(钱人豪是中国台湾人),当天晚上第一个认识的导演就是黄精甫。导演们都会有很多故事、想法,彼此都会交流,而《无法无天》的故事,钱人豪给黄精甫讲过,也给圈内其他老板、演员讲过。 当他们都是新人的时候,都会窝在咖啡厅、茶馆里等机会、聊天,互相分享、相濡以沫。 最后一个问题,钱人豪能告赢吗? 答案是很难,或者说希望渺茫。《周处除三害》是中国台湾出品的电影,钱人豪要起诉肯定要到台湾提告,但据他透露,台湾在法律上就没有抄袭这两个字,只能说是把他的故事改了。但一方面是在台湾以这个理由起诉很难打赢官司,此外更没可能还在起诉阶段就叫停电影在内地的上映,因此,《周处除三害》可以一边应对官司,一边赚票房,互不影响。 当然,我们不能仅听钱人豪的一面之词。 |
|
其实早在去年钱人豪就指控过《周处除三害》抄袭,当时导演黄精甫就回应过,用长文畅谈自己创作电影的心路历程,称自己是2010年拍完《复仇者之死》之后,萌生了善恶、人性和宗教主题的三部曲,而钱人豪提出指控之后,《周处除三害》台湾片方“一种态度”则反告钱人豪诽谤,并表示不再回应。? |
有关联,但不多!周处除“三害”后,发愤图强,拜文学家陆机、陆云为师,终于才兼文武,得到朝廷的重用,历任东吴东观左丞、晋新平太守、广汉太守,迁御史中丞。他为官清正,不畏权贵,因而受到权臣的排挤。西晋元康六年(296),授建威将军,奉命率兵西征羌人,次年春于六陌(今陕西乾县)战死沙场。死后追赠平西将军,赐封孝侯。 典故中周处除掉猛虎、孽蛟后,杀掉了曾经那个作恶多端的自己,最终成为了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他的动机是始终是为了得到大家的认可。 而陈桂林的动机并不是单纯地伸张正义来得到大家的认可,促使他做这些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让世人记住他,他不想成为芸芸众生中的“无名之辈”。 不过,随着他的港口自首,他朝着记者大喊着自己的名字,他完成了让世人记住了他的目的,不过这时,他更多的是一种满足,他完成了自我救赎,就如周处一样,做了一件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不过,换个角度,如果不联系典故,周处除三害,这个周处到底是否另有其人,这个周处是否代指陈Sir或者张医生呢。 |
《周处除三害》很早就被我放入待看片单,前段时间得知竟然能在内地公映我个人是非常开心的,第一时间去影院看完后深感如此尺度的作品竟然能上映实在是出乎意料。 《周处除三害》的导演叫做黄精甫,他比较有名的作品是《江湖》和《复仇者之死》,距今都已经超过10年了,很多观众对他不太熟悉。 其实《复仇者之死》是一部很另类的电影,电影里妻子被强奸男主展开血腥复仇结局却被无数小孩给捅死,当年就给了我很大震撼。很多人包括我在内或多或少都是冲着女主扮演者苍井空去的,没想到却被这个故事给震撼到了。喜欢《周处》的可以去把《复死》找出来看一看,后劲很足的一部电影。 而如今这部大爆的《周处除三害》,风格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复仇者之死》,因为他们都属于黄精甫的【善恶】三部曲,未来还将会有第三部作品面世。 去年台湾上映时因为有抄袭风波,他本人也做出了澄清。 |
|
扯远了,回到正题。电影《周处除三害》中的「除三害」与其历史典故有什么关联? 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关联,只是借了个壳子讲故事而已,形成现代版寓言。 电影里陈桂林讲的“周处除三害”跟历史典故完全风马牛不相及,周处除的另外两害压根就不是人,而是“杀虎灭蛟”。稍微有关联的是陈桂林这个现代版周处除掉另外两害后自己同样把自己给“除掉”了。 电影里的三害到底是什么?镜头语言包括台词都有多次暗示和符号隐喻,特别是英文片名已经直白的点题《The Pig(猪), the Snake(蛇), and the Pigeon(鸽子)》,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了佛教的三毒,所以三害既三毒【贪嗔痴】。 猪代表痴,指陈桂林,他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到底是什么。他一直佩戴了一块小猪手表,结局枪决之前小美还给他的西装上也贴了小猪LOGO;蛇代表嗔,指香港仔,喜怒无常暴躁不可控,痛恨别人觊觎自己的禁脔。香港仔出场的第一个镜头就是背影接着用手摸头,手上的蛇纹身还特意给了大特写;鸽子代表贪,指林碌和,贪恋权利和金钱永无止境。林碌和后背的纹身就是鸽子,灵修中心他写的书籍封面也是鸽子。 综上,《周处除三害》就是讲陈桂林怎么破除自己的心魔,怎么除三害的故事。 |
影片引用了典故“周处除三害 ”。古有少年周处身形魁梧,武力高强,却横行乡里,为邻人所厌。后周处只身斩杀猛虎孽蛟,他自己也浪子回头、改邪归正,至此三害皆除。 今有“杀神”陈桂林只身一人杀黑帮大佬,炸赌场,跻身全台三大通缉犯之一。然“身患”绝症,想要扬名,遂决定杀死其余两大通缉犯,自己自首入狱,三大通缉犯皆死。 影片的故事说来很简单,有点公路片的气质,也有着武侠片的风范,还有点黑帮片的血腥,以及喜剧片的无厘头。 陈桂林在存活无望时,能想到除其他两大通缉犯来出名,这个想法疯批到无厘头。准寻另外两位之路也是让陈桂林开了眼,解救女子之人将魔掌伸向女子之女,度化他人之人将他人钱财一扫而空。 这几位都有一个共同点,杀起人来绝不含糊。陈桂林的杀人之路也成了度我之路,从棺材中爬出是重生却未完全重生,最后得知真相后的坦然赴死才是真正的重生。 鸽子、蛇、猪,是佛教中的三毒,分别对应贪、瞋、痴,也分别对应着三大通缉犯。陈桂林是痴,痴于出名;香港仔是瞋,暴躁易怒;尊者是贪,爱财贪财。 灵修堂中的屠杀那场戏堪称经典,枪声之下本应哭天喊地一片混乱,没想到却是一片坦然。一群被骗之人面对死亡竟不躲不逃,不知该说是蠢还是真的放下了贪、瞋、痴。但这一段却真实的让观众看到了所谓宗教的可怕之处,信仰之人甘愿为之付出生命。 人这一生,都在被七情六欲所困,若无这些清心寡欲或许会安宁很多,却也可能与行尸走肉无差别,就如同片子中那些被“拯救”的信众们一般。正所谓“世人慌慌张张,不过是图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可解世间惆怅,可让父母安康,可护幼子成长。” “周处除三害”在这部电影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杀戮背后是一个荒诞的谎言,而这谎言却也赋予了陈桂林死亡与新生。 |
舍身成魔,以身入局,成就大自在 《周处除三害》:以身入魔的阮经天,以暴制暴酣畅淋漓 这段时间又有一部电影火了,那就是《周处除三害》。这部电影选择在春节档刚刚结束的时候就上映,很有勇气,看到了这部电影之后恍然大悟这部作品的主创们选择这个时候上映不仅仅是有勇气还有信心。 |
|
更高一筹的电影思想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做《周处除三害》,其实光是这个名字就已经把整部电影做了高度的概括。周处为百姓除掉了两个为祸人间的恶患,到最后发现自己是第三个祸患。 但是这部电影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可以说这部电影有一些小黑色幽默在里面。阮经天饰演的陈桂林是台湾的帮会杀手,一直做着帮帮会杀掉对手的脏活。陈桂林杀孽深重,可总是能一次次躲过警察的抓捕。就在他决定前去自首的时候,阴差阳错没有人搭理他,他发现自己杀了这么多人竟然只排在通缉榜第三位,前面竟然还有两个比自己还厉害的人,如果自己把那两个人干掉的话,那他不就是通缉榜第一名,是最厉害的杀手了。 没错,这就是陈桂林的逻辑,虽然陈桂林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但是看过电影就会发现这事还是有些荒诞。 作为二号通缉犯的香港仔在被陈桂林杀到濒死的时候。问出了一句非常荒诞的话:我认识你吗?香港仔一开始以为陈桂林是程小美的情人,陈桂林对付他纯碎是情仇。但是后来香港仔发现这事好像不是这样的,陈桂林对绑在床上的程小美不管不问只是一个劲要做掉自己。他很困惑,他不清楚自己是怎么惹上这样一号人物的。香港仔该不该死?他确实是该死,但是好像并不应该是由陈桂林来做这件事。 |
|
作为通缉榜第一人林录平就更加有戏剧性了。一个厨师不看菜谱看上兵法了,一个杀人犯不拿枪改成说法了。 当陈桂林问所谓的尊者,你认识林录平吗?尊者问到,你是警察吗,你是道上的兄弟吗?都不是?那我还有什么好怕的呢?如果说陈桂林杀掉香港仔还只是为了通缉榜上香港仔比自己的排名靠前的话,那么杀掉林录平就是陈桂林自己真正意义上的一次自我救赎和洗礼。 林录平蛊惑人心自称为尊者,收服了一众信徒,对他们实行了手段高超的洗脑。骗财,骗色,林录平发现通过过这种方式搞钱比自己当年风里雨里持枪杀人又快又好。一个表面看起来与世无争,百无所求的精神领袖居然穷奢极欲还让女信徒怀孕,这样天方夜谭的事情远远超乎了陈桂林的想象。最有趣的是当陈桂林举起枪告诉林录平如果九发子弹都卡壳就不杀他,结果先卡壳,这一情节直接拉高了观众的肾上腺激素,之后砰砰砰的几枪让大家魂不守舍。 |
|
|
|
当陈桂林带上帽子,电影中的画面不禁让我想起了杀手不太冷里面的里昂。这部电影对于一些人来说无疑是一部爽片,个人认为最令人精神高潮的情节就是当陈桂林杀死林录平后,再次听到里面响起了歌声,陈桂林这一刻明白了有的人是救不回来的。于是他转身再入教堂,一一点射,酣畅淋漓。林录平固然是十恶不赦,但是他身边这些追随者们同样罪孽深重当诛。 香港仔该死,林录平该死,那么陈桂林该不该死?很多人认为陈桂林不该死,他想到的人都是作恶多端而警察没有将他们绳之以法的人。陈桂林杀掉他们就是为民除害,就是一种正义的伸张。为什么警察一定要抓陈桂林,一方面陈桂林确实是触犯了法律;另一方面侠以武乱禁,当一个人能够挑战社会秩序的时候,这个人就会被社会秩序给消灭掉,哪怕是弥补了社会秩序的漏洞。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到了一句话,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
|
标新立异的台湾电影 看完这部电影,相比较于其他电影来说它所承载的文化价值思考要比同时期的电影要丰富不少。其实这部电影从立意的宏观上来看,他并没有什么太过于突出的地方,只能是说中规中矩。但是由于这部电影有着非常丰富饱满的故事细节,这一点是很多电影比不了的。 如今我们大陆很多电影制造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不管是编剧能力还是制造能力其实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为什么我们看不到这种能够直击人心的作品呢?很大程度上因为我们的电影审核制度。电影审核制度是一把双刃剑,他可以筛选那些粗制滥造的作品,但是这种审核制度又非常容易掺杂其他的考虑因素,容易造成整个行业的平庸。 |
|
阮经天在这部电影《周处除三害》中的表演非常的自然,很有自己的特色。一个好演员的特点应该是什么,就是要有一种举重若轻的松弛感,这一点是很多演员都没有的。为什么很多戏剧性的学院开学第一课基本上都是要让学生们解放天性,就是因为要让他们摆脱枷锁。一个好的演员不是演什么像什么,而是演什么是什么。阮经天从《艋钾》到《军中乐园》再到这一部作品《周处除三害》,他表演的非常自然,在电影里面大口吃饭,奋力奔跑,打斗吃痛,基本上都没有刻意的表演痕迹。 |
|
最后话说回来,如果不给这部电影安排程小美和陈桂林的感情戏的话,这部电影可能会更爽,更加具有社会现实意义的讽刺性。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影视娱乐 最新文章 |
如何评价女星宋佳满背纹身? |
《白鹿原》中有哪些震撼你的细节? |
你最讨厌抖音的什么梗? |
有没有那种女主智商高的(复仇)爽文? |
看过庆余年原著的朋友能给我讲讲陈萍萍的生 |
有没有可能现在人类的科技树其实是点歪了? |
如何评价游戏《绝区零》的画风? |
你家孩子被造黄谣了你会觉得丢人吗? |
电影《周处除三害》中陈桂林为什么被捅了一 |
为什么很多人大学毕业后就对二次元和galgam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