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影视娱乐 -> 如何评价电影《红毯先生》撤档? -> 正文阅读

[影视娱乐]如何评价电影《红毯先生》撤档?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rt
昨天《我们一起摇太阳》撤档,今天《红毯先生》撤档。再之前《目中无人2》百般纠结之后,仍然选择视频平台上播放。
与此同时,《热辣滚烫》上映整7天,票房26亿,平均每天3.71。要知道在院线票房里,很多很多电影的总票房都达不到3亿。


幸运的是,我刚好昨天看了《红毯先生》。我们这儿《红毯先生》拍片已经很少很少了。昨天家附近两家电影院,只有万达在早上八点排了唯一的一场。买票的时候,我还在说,这与撤档区别不大了。


看完电影之后,我一直在琢磨宁浩排这个电影的主要目的是讽刺、探讨沟通、探讨电影困境中的哪一个呢?从形式来说,他是想挑战艺术片嘛?这个电影的后半段艺术片的味道有点太重了。我座位后面的两个大姐,在电影进入后半段之后,一直在讨论电影在干嘛。让我恨不得堵上耳朵。
其实,按照宁浩的经验,他应该知道自己的目前电影呈现的风格不是属于普罗大众的欣赏范畴吧?如果,他能保持前半段的讽刺和自嘲 ,那或许以黑色喜剧的风格可以在春节档有一战之力。但是,后半段在认真地探讨沟通,而且表达方式也变得比较文艺。引导观众认真思考这件事没问题,但是认真思考的内容是基于一个大明星的个体困境,这就很难让普通老百姓为主体的观众共情啊。老百姓还是喜欢看名人笑话的。
说老实话,看到三分之一的时候,让我想起来另外一个滑铁卢的文艺片《永安镇故事集》。也是讽刺以及探讨创作困境,顺带讨论人性。
很凑巧在撤档前,把《我们一起摇太阳》、《红毯先生》、《目中无人2》都看过了,各有各的特色,真都不是烂片。
只是,春节档或许是观众范畴最广的档期,这个档期因为基数大,高频观众和电影爱好者真的占比太小了。大家选择电影真的会选择适合“全家老幼”一块看的。不一定是喜剧,但一定要好懂,不能晦涩。不然满电影院的讲解也受不了。像摇太阳那种非常真实的讲解病人感受到片子,会让很多老人家避讳的。要知道《我不是药神》重点不在病人身上,而是在卖药的人身上。所的以,少了这层避讳。
而且春节档的档期只有八天,口碑发酵是爆发式的,到了第三天就基本乾坤已定。选档期,真是一门学问。
这是发行定位不明确的问题。
首先你要定位你拍的是商业片还是艺术片。商业片有商业片的拍法,艺术片有艺术片的拍法。商业片有商业片的发行方式,艺术片有艺术片的发行方式。
商业片就要拼营销、拼院线排片、拼档期、拼票房。因为这是商业片的主要回本和盈利模式。
但艺术片回本和盈利不能靠短期院线上映获得,而要靠长期的口碑累积以及多样化的放映(收费)模式来获得。
一般来说,艺术片的发行之路是这样:
首先拍片预算肯定要降低,大投资大制作就别想了,大明星如果没有特别交情就不要请了,人家那片酬可以拍一部小成本电影了。
电影拍好以后不要想着打广告排院线,先送去各个大小影展、电影节参加首映和评选,争取多获奖。去不了国际的现在国内也有不少很好的影展,比如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First青年电影展,南京影展CIFF等。
用在电影展和电影节上斩获的奖项和口碑打开国内甚至国际市场上的传播渠道。
这个时候就可以找影院上映了,或者好一点影院会直接来找你。但即便公开放映,也和一般商业大片不一样。
因为毕竟是小众影片,观影门槛肯定是存在的。所以你不能把放映时间拉的过长,排片可以紧凑但切忌铺长。原因是很多人会因为片子在国际上的声誉来看,但大概率因为看不懂给片子打出恶评和低分。因此,你要趁这些恶评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之前就及早下线,主打一个短平快。
再接下来,就要通过多管齐下来创收了。
可以在海外发行,一旦签订发行合同,即便票房不好,发行商也会给片方合理的收入。万一票房超过预期,还能赚一笔。
可以卖给电视频道以及出版DVD发行。
可以卖给视频网站,比如爱奇艺、腾讯、网飞、HULU、油管等流媒体或点播媒体,这笔版权收入也不能小觑。
艺术片本来就不是娱乐大众的,观众挑它,它还要挑观众呢。所以放在网络视频平台上的好处就是它能发挥更持久的生命力,不需要短期广告营销炒作起来的“火爆”,总会有被它的口碑吸引而来的观众来观看它,然后爱上它。
总之,好的艺术片不需要天价片酬的大明星、不需要成千上万的宣发、不需要跟人院线排期挤兑。艺术片根本不需要跟商业片卷,因为它们本来就是不同的赛道。
先说总结:以后建议所有电影都先来春节档碰碰运气,不行了就赶紧撤。
红毯先生纯粹技不如人,没什么好说的。
直接被热辣滚烫的疯狂营销和飞驰人生2叫好叫座的影片质量冲烂了。
目前为止76亿元的总票房(含预售),热辣滚烫和飞驰人生占了将近50个亿。。


相较于这两部电影,红毯先生有什么?
整部电影充满了谜语人的气息,明明隔靴挠痒,却又故作高深,宣发和电影内容都透露出一种我拍这个很牛啊,你们要仔细看的逼格。
实际上呢?其实就是一个纸老虎,那种明明想表现,却又装得风轻云淡的气质扑面而来。
影片质量好还说得过去,关键是不好看啊。
有点搞笑的是:
官方给出的解释是:“《红毯先生》是一部极简主义的荒诞喜剧作品,一部因为与观众的交流而变得完整的作品。感谢已经观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也期待我们能在更恰当的时间,遇到愿意和我们共同完成这部作品的你。沟通,从来不晚,我们改天聊”。
不觉得强行挽尊很尴尬吗?
事实上刘德华的票房号召力就是不强,叫华仔的那一代人根本不会去电影院看电影。
宁浩有票房号召力,但是他的市场太小了。
这两个人搭在一起,除非电影质量好,质量不好可不就被热辣滚烫和飞驰人生2冲烂吗?
春节档上映七天了票房还没过亿,可把片方急坏了,此时不撤更待何时。
我严重怀疑宁浩被网上的电影评论给忽悠瘸了。
宁浩电影为什么受欢迎,最重要的是好笑,是好看。上一部《疯狂的外星人》被骂的抬不起头,说那电影低俗庸俗媚俗,一点宁浩的味都没有。于是宁浩汲取教训,你们不是说我俗吗?我这次连个高雅的讽刺电影。


平心而论,《疯狂的外星人》观感还是很不错的。他的评分,一多半是因为黑美帝,戳到某些文艺圈人士的肺管子了。我当时是跟妹子相亲完了没事干,就顺手买个电影票去看。全程两个人,乃至整个电影院的人,都笑得跟傻叉一样。而《红毯先生》看了,你只觉得有些地方有意思,没有之前那种全场爆笑。我看《飞驰人生2》的时候,虽然里面很多烂俗谐音梗,和各种看到开头就能想到结尾的反差,但影院里还是有人发出笑。《第二十条》全场更是笑的此起彼伏。《红毯先生》全程就几乎没有人笑。我左边坐了个退休大妈,右边坐了个退休大爷,两个人全程一脸严肃,不知道还以为来看红色电影。
刘伟驰在电影中说,要拍一段骑马摔倒的戏。这是是刘德华自黑,刘德华本人在2017年1月17日泰国拍摄广告片时,期间不慎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导致其盆骨严重撕裂,而后送往医院住院治疗。住院50天才出院。
当导演随即问,刘伟驰摔着会不会有保险理赔。刘德华本人骑马摔着之后,住院50天花费医疗费179万人民币,而广告商投保3.5亿人民币。刘德华最终获得保险理赔金高达8000万。


这些趣味,需要懂娱乐圈各种八卦的人,才能get到,才能体会其中的妙处。而我旁边的大爷大妈,乃至于很多观众,都理解不了。换句话说,《红毯先生》是需要一定观影门槛。一个需要观影门槛的电影,在合家欢为主的春节档上映,本身就与观众群体相冲突。
最重要的是,《红毯先生》里少了宁浩式金句。“我顶你个肺啊。”“牌子,班尼路。”“你满嘴顺口溜,你要考研啊?”“本地的帮会太没有礼貌了!”“我就要阿凡达!”“毁灭吧,赶紧的!”这都是宁浩以前作品。你看《红毯先生》里有一句能有这些传颂程度?归根到底,还是宁浩自己变了。


以后大家都来春节档赌一赌单车变摩托,赌输了撤档再上好了。
红毯先生第一天8.5的排片拿到3.1的票房,你让影院怎么加排片?




如果不是《摇太阳》也撤档了,我会觉得《红毯先生》的撤档更加深了它给我的第一印象,那就是“玩不起”。
即便现在它有同伴,但不知为何,我也总觉得别人的撤档是真的出于商业或者现实考虑,而它的撤档更多是个面子问题。
因为宁浩和刘德华确实都有这种特点,就是自视甚高,倒不是说他们的水平不高,开玩笑,人家能成为著名演员知名导演,那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但问题在于,在才华横溢的同时,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真的不够强大,在他们放松的专注于创作时,作品水平还能保证,但当他们受到质疑,在压力下努力想证明自己时,他们的表现却往往总是不尽如人意。
而他们的这种气质也完美的被复制到了这部电影里,我看电影的时候有一种浓烈的感觉,好像我能看到导演和主演在我面前拼命大声喊,你看我们多有深度,你看我们多不容易,你看我们用了多少梗,你看出来了吧?那你怎么忍心说这电影不好?怎么样?这里的这些转折是不是很高明?这里的反套路结局是不是很出彩?别愣着啊,快鼓掌啊!
我就,挺不忍直视的。
没必要,真没必要,这就是个电影而已,电影是艺术,但电影不是什么墓志铭通行证,你是在创作作品,不是在写日记,真的,正经人谁写日记啊,你没必要向观众证明什么,你就认认真真拍自己的电影,拍出一部受大家喜欢的,观众自然就回来了,你不必跟观众解释这些,观众不在乎,也不感兴趣。
看来事到如今,他们还是没理解自己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刘德华到现在也没有真正突破自己,从《无间道》之后他又缩回去了,又变成了那个把努力挂在嘴边的老偶像,宁浩在《疯狂的外星人》的失落和一些无厘头的质疑之后,好像也有点心态崩溃,在我看来,他与其说是想借电影里的戏中戏打投资人,不如说是想借这部电影讽刺不识货的观众。
他们不是在跟你讲故事,而是在跟你抱怨,别说是大过年的,就算我专门跑到文艺电影沙龙去看这个电影,也依然不会欣赏这部影片,如果你的表达只到这种高度,那我觉得你们还是自娱自乐算了。
听了播客之后第一时间去看的,电影整体比较闷、比较文艺,在炒作不足情况下败给某些电影也算是大势所趋。
我是初一去看的。剧终,大家看完了,都不由自主伸个懒腰,然后走了,不发一语。俩小时也挺累,途中有七八个观众出去上茅房。


记得当年看《夏洛特烦恼》时候,真的就是随意走进电影院,然后收获了惊喜和笑声,现在呢,一些电影还没上映一个月前,网络就开始一波波的攻势,吸引你去看某一部电影。一些电影,会有一群群莫名其妙结队而来的观众,在电影院里头都不抬,刷微信、刷淘宝、玩游戏。我心想这群水军也太不专业了,影响了真的来看这部电影的真观众。
春节期间虽然人比较多,我还是选择各种人少的场次看完了四部电影,以我浅薄的认知,《飞驰人生2》最好看,等大厅有排片时候我想去二刷,《第二十条》次喜欢,因为喜欢秉坤、马队长和冬梅,《红毯先生》排第三……
如果喜欢刘德华,《红毯先生》还是很值得看的,但在电影院看和在电视上看差别不大。
但是话说回来,花大价钱买热搜、买水军,最后能不能挣回来真的也是博弈。
你能比资方还专业吗?
红毯先生的撤档标志了一个靠演员,靠剧情拿票房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的电影已经进入到了靠人气和靠宣传去大火大卖的时代,如果电影不符合春节档的氛围,竞争力比不上爆款,那么最后的结局就是这样,票房被干废,然后灰溜溜地选择撤档。




红毯先生本来是打算在去年的十一月那个时候上映的,结果突然撤档了要放在大年初一。宁浩自己估计也是想要去蹭这份贺岁档的流水,毕竟贺岁档一直以来都是电影票房最高的时候。但是宁浩这一换算是把红毯先生给彻底地整废了。本来在去年上映的话,没有什么竞争对手。就算是可能看电影的人没有贺岁档那么多,至少也能拿到比现在强的成绩,一亿的票房我感觉还是能拿下的。结果放在了大年初一,直接被热辣滚烫和飞驰人生2这些电影给打废了。之前刘德华去董宇辉宣传,去B站宣传的心血全都比不上贾玲自己瘦了一百斤,红毯先生有营销吗,肯定是有。但是红毯先生自己的题材不适合春节档,然后感召力也不如热辣滚烫和飞驰人生2这些电影。就算是有刘德华最后也是大败而归。历经两次撤档的红毯先生的结局我感觉一定会是暴死,然后成为中国电影界的一个典型反例流传下来。


现在的春节档还在活跃的就只有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熊出没和第二十条四部电影,剩下的电影不是没人看就是撤档。这也说明了在春节档你的电影如果没有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营销和满足观影需求和节日氛围。就算是有再豪华的演员和导演也无济于事。电影之间的竞争是很残酷的,我不相信红毯先生撤档了以后那些在春节档名列前茅的电影制片人们不会笑出声来。
娱乐圈本身就是勾心斗角,前有上春山,现在有红毯先生。或许红毯先生从来都没有撤档,这个贺岁档就是最好看的红毯先生。
这部电影是我春节档看的第一部电影,看完我就知道它完了
我到现在为止不知道宁浩为什么突然发疯,这部电影的宣发会让你觉得是一部黑色讽刺喜剧,但事实上这是一部纯正的文艺电影,并且虽然整部片子在讲沟通的问题但后半部分把矛头指向网民。这些行为不在春节档都是作大死的行为,更何况你还敢放在贺岁档上映。
华仔的主流受众应该是奔着传统的警匪港台式电影去的,要有特效和动作。宁浩的受众应该是奔着喜剧片里带一点思考去看的,但是他们进电影院发现一部纯文艺片,那票房爆雷就理所当然了。
最后说一句,不管是大陆香港还是好莱坞,拍文艺片就要做好亏本的准备,不要老觉得自己文艺深刻别人就必须买账,成熟的市场只会接受成熟的商业逻辑。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它还没有撤档,结果一语成谶:
《红毯先生》:爱是一切的目的
文 | 更深的粽
《红毯先生》也许是最不该出现在春节档的电影。


虽然《我们一起摇太阳》已经正式撤档,并在一片群嘲声中得了个“逃兵”的绰号,但是《红毯先生》所担负的期待显然要远远高过《摇太阳》。
一方面,这是宁浩与刘德华数年以来第一次“正式合作”,可谓“万众期待”;另一方面,宁浩,刘德华,这两块金字招牌,几乎从没有在市场上遭受过败绩。


可它就是发生了。上映六天,目前的票房还是只有七千万出头,预计票房也不超过一亿。对于宁浩和刘德华这样的“咖位”来说,可谓惨败。
可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宁浩到底想用这部片子讲些什么,为什么他要执拗地“一反常态”,放弃了他曾经驾轻就熟的商业片技巧和套路,去拍这么一部作品呢?
这一切还是要从源头说起。
一、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声招呼都没有
2003年的时候,宁浩拍摄了他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香火》,讲一个和尚为了拯救庙里的佛像四处化缘的故事。


2005年,宁浩第一部正式的院线长片《绿草地》上映。文艺的议题在那个歌唱选秀和中国式大片正如火如荼的年代,当然无声无息。


2006年,宁浩真正的翻身之作《疯狂的石头》上映。这部影片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自不待言。不仅宁浩一跃成为市场和资本的宠儿,还连带带动了黄渤等人的大红大紫。


2009年,《疯狂的赛车》上映,虽然被不少人诟病“创新不足”,但延续了上一部的成功和口碑。


2012年,《黄金大劫案》上映,虽然票房和口碑一般,是宁浩作品中相对不出挑的一部,但捧出了雷佳音。


2013年,几经辗转的《无人区》终于上映,被很多人认为是宁浩最好的作品。


2014年,《心花路放》上映,成为当年国产片票房冠军。


2018年,宁浩的“坏猴子72变”孵化出的项目《我不是药神》掀起狂潮,获得口碑、票房、奖项的大满贯,宁浩正式从当初被人青睐的“千里马”转型成为“伯乐”。


2019年,《疯狂的外星人》上映,在春节档赢得22亿票房,为“疯狂三部曲”的终章。同时,宁浩执导的《北京你好》单元也成为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中评价较高的一部。


2020年,宁浩担任总导演的《我和我的家乡》上映,延续了《我和我的祖国》的辉煌。


2020年,宁浩接受《十三邀》许知远的专访。


可以看到,宁浩这些年虽然算不上高产,但也以稳定的频率推出作品,并且也基本都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几乎没有败绩。
然而,真实的宁浩却并不如我们印象中一贯的他,笑傲市场闲庭信步。《十三邀》访谈中的他,以及《红毯先生》中那个夹在几方之间的导演角色,恐怕才更接近他的真实状态。


当年我看宁浩的“十三邀”访谈,最为惊讶的是他竟在想“到底要不要拍电影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么一位深受观众欢迎的导演有如此的“退意”?


我一度以为是审查环境,尤其是《无人区》的遭遇,让宁浩感受到了环境的复杂性,甚至用《黄金大劫案》这样较为“敷衍”的作品来应付观众的期待。


但这样的解释力又不完全足够。众所周知,宁浩虽然也是科班出身,可相对于其他的第五代、第六代导演来说,宁浩是一个完全从市场中成长起来的“野生”导演。当年的《疯狂的石头》横空出世,让观众终于从国产电影中得到了如同好莱坞一样的叙事节奏、镜头剪辑、观影快感,使他们慨叹“终于有适合我们看的国产商业片了!”
同时,那个时代正是观众对“国产大片”从新鲜到厌弃的节点。当年张艺谋的《英雄》正式开启了国产大片的旅程,而之后的《十面埋伏》,包括冯小刚的《夜宴》、陈凯歌的《无极》等,都遭致了一片恶评声。以至于当年观众主动上街安利《疯狂的石头》,“不受你们那份罪!”


因而,宁浩当年的爆火,加上他被刘德华发掘的传奇经历,让观众有了一种“自己投票选导演”的成就感。加上那个年代,平民歌唱选秀正如火如荼,“选人民自己的歌手/导演”成为了娱乐平民化的slogan。因而宁浩,包括后面徐峥等人的红火,颇有点“对抗强权”的味道。
二、打不死的国师
然而,故事总是故事。身为这个圈子里的一员,宁浩不可能不受到同样的“束缚”。
宁浩在《十三邀》访谈中,说到自己意识到是那个“笼子里晃树枝的猴子”花了很长时间。而我们也看到,宁浩在《心花路放》获得成功后,有五年的时间没有导演作品,直到《疯狂的外星人》上映。


我之前一直有个猜测,2019年春节档,《流浪地球》VS《疯狂的外星人》的“刘慈欣VS刘慈欣”大战,让宁浩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不再是那个市场青睐的宠儿了。
这并不完全是票房的原因,因为《疯狂的外星人》虽然票房不及《流浪地球》,但也是春节档的亚军。


真正的变化来源于舆论环境。众所周知,正如去年春节档《满江红》和《流浪地球2》引发了又一次的舆论大战一样,当年2019春节档,《疯狂的外星人》作为《流浪地球》的主要对手,也一样遭到了“球粉”这个群体的口诛笔伐。


当年因为高清盗版的传播,很多球粉认为是竞争对手“恶意打击”《流浪地球》的票房,而《疯狂的外星人》包括导演宁浩首当其冲成为了被讨伐的对象。
而实际上,当时的高清盗版是某家影院人员监守自盗的行为。并且被盗版的除了《流浪地球》,也包括《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新喜剧之王》等几部热门影片。
宁浩不仅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莫名其妙成了打击对手票房的黑恶势力。并且他还多次帮助了郭帆团队和《流浪地球》,包括并不限于将《疯狂的外星人》的宇航服免费借给《流浪地球》用。


而更重要的来自观众口味的变化。知乎著名影评人“金知”本身是刘慈欣书粉,在2019年《流浪地球》上映前,也对其做过预估。她根据春节档前两天的票房数字认为《流浪地球》可能不敌《疯狂的外星人》。




结果遭到了球粉的“奚落”:


事实上金知本人很看好郭帆:


本来是“人民选择的导演”,现在却成了“落后保守的标志”,原来是“对抗强权的少年”,如今自己成了“恶龙”,宁浩心中的变化可想而知。
在“钛媒体”最新对宁浩的访谈中,我找到了证据:
在2019年春节档上映的《疯狂的外星人》则是一部口碑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的作品,也是宁浩目前为止唯一一部改编自既有文学IP的电影。有人在其中看到了自己民族的劣根性和特有的生存法则,「鲁迅写的外星人故事」,而批评者则认为自己对于国产科幻电影的高预期远远没有被满足。
客观上说,同在这个档期的工业电影《流浪地球》正是抓住这个空档一跃而出。
如果我们回到城乡文化二元叙事里,宁浩在《疯狂的外星人》里大踏步地继续已经被验证成功的破铜烂铁风和蓝领审美,而刘慈欣的作者性相应地得到了削弱。这多少是一个无奈的选择,两个强势创作者的合作势必具有交锋感和排他性,因此这场改编的难度极大,甚至让主创团队一度失去兴趣。最后宁浩决定回到所擅长的创作闭环之中。
一定程度上,宁浩想用这部电影告别那个新旧秩序交替的变革与矛盾的时代,但是城市化进展的如此之快,以至于让老影迷津津乐道的荒诞冲突,变得难以引发新一代中国观众的同感。他们熟悉的科幻电影是高度工业化的,充满着奇特的高级科学技术,而非在一个衰败的城市乐园之中,把外星人泡在了药酒里。
宁浩知道,时代真的变了。
2023年春节档,四年前的大战再一次上演,不过这一年“流浪地球”的对手变成了国师张艺谋。有趣的是,当年宁浩正是以“石头”出道,打败了张艺谋为代表的国产大片,成为“屠龙少年”。而到了今天,宁浩自己被作为“腐朽势力”的代表,成了明日黄花,而“阻击先进力量”的却仍然是张艺谋。国师老当益壮,而那只屠龙少年却换了模样。


三、返璞归真
只有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才会真正成熟。当年郭帆因为《流浪地球》的大获成功,也不可避免地有一点小小的“膨胀”。他还私下问过因《我不是药神》同样大红大紫的文牧野,是不是也有过“膨胀期”。文牧野则答到,都会的。
相对来说,《红毯先生》的主演刘德华,则更早经历了这种“大起大落”,按道理来说他会更早遇到这些“瓶颈”,作为仍然活跃在前台的常青树,也更能参破这种名利场的迷障。


也许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在二十年前着力于发掘新生力量,以“亚洲新星计划”慧眼识才发掘了宁浩,而后才有《疯狂的石头》,以及后续一系列的影视圈内部“传帮带”的操作。
这本是一段佳话,但同为圈中人,在“着相”这一点上,恐怕是同为天涯沦落人了。
某种程度上,《红毯先生》像是一部高配版的《永安镇故事集》。但两者的价值核心不同在于,《永安镇》仍然聚焦于“阶层跃升”这个过去几十年的价值核心。
而《红毯先生》讲的则是早已功成名就的“208W”的故事。也因为此,它不可避免地会被认为是“同情既得利益者”的偏右立场的作品。
可能也是因为这点,所以宁浩在接受访谈时直接将影片的主旨“揭秘”,声称自己拍的是无效沟通。
但这真的是准确的吗?我们看到,片中虽然有些人确实处于“沟通不能”的状态,但仍然有一些人是善于沟通的,比如刘伟驰的经纪人林伟国。
表演者单立文,很多男性观众可能会熟悉,他所主演的不少香港“情色片”,即便在那些粗制滥造的年代,扮相也算得上清秀俊朗,令人印象深刻。宁浩用他来饰演与刘伟驰最近的人,显然也有别样的意趣。
然而对于有些人来说,沟通是项职业,对有的人来说,则是跨不过的心理障碍。宁浩总结的原因是傲慢。
这个“傲慢”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很多东西。比如影片中表现的投资人的傲慢,导演的傲慢,刘伟驰本人虽不彰显但自以为是的傲慢,等等等等。
事实上,我们可以大胆猜测一下,在宁浩以及宁浩想象中的刘伟驰眼中,真正傲慢的是两者:
第一是影片中没有现身,但仍然无处不在的那个“天花板”。这个天花板左右着电影环境的发展,比如政策、审查、立项等等等等。
对于这点,宁浩的表现是早已接受了现实,无论从《十三邀》访谈,还是《红毯先生》中,都看不到对于这个“看不见的顶层”的愤懑或任何其他情感。


但话虽如此,“天花板”的影响仍然无处不在,我们依然能从蛛丝马迹中得窥一二。比如一开始的颁奖礼中,刘伟驰自信满满能够获得奖项,却最终也只是为他人“做嫁衣”。
我们知道,现实中的成龙大哥从未获得过香港金像奖,而刘伟驰的境遇也多半映射了宁浩:宁浩本人从未得过代表华语最高电影水平的“三金”奖(金鸡、金像、金马),只凭《我和我的祖国》得过华表奖的优秀导演奖。
虽然宁浩有能力以市场成功占据华语影坛的一席之地,也有能力以《我不是药神》这样的作品搅动严肃的社会议题,但他也清楚地知道,他从来不是这个主流价值和主流话语的“第一人选”。即便他以总导演的身份参与了《我和我的家乡》项目,这也仅限于能力和技术上的。
这样的宁浩,显然正如传说中的孙悟空一样,纵然能力逆天矢志不渝,但也依然翻不过如来佛的“五行山”。宁浩工作室中那尊低头闭眼沉思的行者像,就是他内心的自我投射。


如果说,“戴着镣铐跳舞”不是只他一人面临的困境的话,那么另一重“傲慢”,也是真正震动了他的内心和情感的,无疑是曾经给了他无数欢呼和鲜花的观众。
影片最后,当刘伟驰因为莫名其妙的“虐马”黑新闻,被卷入舆论场的风暴时,宁浩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这个曾经的“行业楷模”从懵懂到无语,到愤怒到崩溃的过程。
现实当中我们听过这样的传闻,当刘德华遵循着一贯的工作准则,准时到达片场时,竟得到了来自合作方的夸赞“您竟然这么准时”,让刘天王极为错愕:“准时不是应该的嘛?”
是的,准时,守约,亲力亲为,绩优主义,这些都是刘天王红火的那个年代明星恪守的准则。只是,那个时代过去了。
无论是刘伟驰,还是刘德华,天王戏里戏外的无奈都来源于此。就像他搞不清楚为什么“liaoliaoliao”就比“六六六”酷炫一样,他的人生信条正如他永远标准而灿烂的微笑一样,永远有一个“最佳答案”,而当今的世界,尤其是年轻人不讲究这个。
这是最让刘天王崩溃的点,同样,这也是宁浩内心的疑问。他也许想不通,为什么一个以没有大咖、没有宣发,完全“自来水”获得市场成功和观众认可的《疯狂的石头》而闻名的导演,在《疯狂的外星人》之后,不再能够拿捏观众的“痒痒肉”,甚至被认为是“阻碍中国新生电影力量”的黑恶势力的代表。这个世界究竟出了什么毛病?
也许正是这些疑问,促使他回到他的“伯乐”刘德华那里,为这些“行走的208W”,为这个表面光鲜浮华的名利场,为这个曾经给了他无数荣耀和掌声的话语圈,做出了这部《红毯先生》。


四、质素
无论从哪个方面,《红毯先生》都是一部合格的作品,甚至是宁浩这些年来最具个人表达和艺术况味的作品。
但问题在于,观众不买账,市场不买账,行业也未必买账。《红毯先生》很有可能成为宁浩和刘德华数年来业绩最为惨淡的一部作品。
真的是宁浩跟不上时代了吗?还是他的个人表达“脱离了群众”,为“208W”代言从而导致了市场和口碑的“双输”?
其实未必,从几方面来说:
第一,我在之前数年的影评文章中已经反复说过了,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电影市场普遍出现了创新乏力、观众流失的现象。而中国的导演们应对的方法就是开发各种新的题材和类型,尤其是“融合类型片”逐渐成为新的潮流。
第二,我们需要用另一种方式去“教育观众”。说到教育,这可能是让不少人极为反感的。因为当初中国电影被好莱坞打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说教味太重”。
但奇怪的是,中国的观众却尤其爱“微言大义”,一部电影如果只是纯纯的爆米花情绪价值,而不能给观众一点点启迪,在中国观众这里依然是不买账的。即便是当年宁浩得以扬名立万的《疯狂的石头》,何尝不是充满了讽喻和批判性?
因此,熟谙这点的宁浩,未必是没有能力把电影拍“好看”。他之所以出现了拧巴的状态,很有可能只是一个发展历程中的暂时现象。
正如同去年某论坛还沉浸在“流浪地球VS满江红”、“工业化VS作坊”、“光明VS黑暗”的二元叙事PK中乐此不疲,今天已经出现了诸如“为什么关于《流浪地球》的讨论,会出现“宏大叙事逐渐破产”的标签?”这样的讨论。
也正像宁浩在《十三邀》访谈中对许知远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许知远听到这些时立刻做出了反驳,认为宁浩在“耍大词”。其实许知远自己是最爱这些“大词”的,他只是不喜欢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文主义的价值取向“屈从”于这种唯物主义的逻辑。
然而我们可能会无奈的发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大多数时候,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就是真理。也因为此,当物质基础不断壮大时,我们会讨厌像《疯狂的外星人》这样的反讽,也讨厌《满江红》这样充满危机意识的“寓言”,而倾向于展示力量和宏伟架构的流浪地球这样的史诗。
然而时过境迁,当转型期的阵痛真实地降临到每个人身上时,“流浪地球”那样的宏大叙事自然也就“不那么香了”,而大家可能对更有切肤之痛的体验、平民意识的作品更有感悟,比如今年春节档几部作品一样。
对于宁浩来说,五行山下的猴子成了斗战胜佛,诸神归位,屠龙少年成了龙似乎是无可避免的宿命。从这个意涵来说,也没有超越《悟空传》的逻辑。
但真就这么绝望吗?我可以以自己的角度,来尝试说明一下,其实并没有宁浩片中这么无助。
我们可以看到,片中刘伟驰下乡去体验生活而偶遇的养猪父子,虽然最终因为刘伟驰的傲慢而闹掰了,但这对父子却非常“善于”沟通。他们不仅能迅速打破“圈层”,与刘伟驰拉上关系,并很快作为沟通的中介让刘伟驰与七乡八里的官民都“打成一片”。要不是最后的“丢刀”,这个交道就算是达成了。
按照现在的话讲,这对父子堪称“社牛”。而我们会发现,乡土社会里几乎到处充满着这样的“社牛”。就像每个村子的村口,总有几位成天坐着的大妈,通常不是打着毛线,就是嗑着瓜子打着麻将,而她们对村里村外每一户每一口的每一条动静和八卦都烂熟于心。
而现代社会是个工业社会,大家主要的任务是与充满了理性逻辑的机器和代码打交道。这种情况下,“社牛”属性是发挥不了作用的。只有在传统产业的农业和新兴业态不断涌现的服务业,以及某些需要与人打交道的职业比如营销管理等等,需要具备更多的沟通技能。
因此,沟通的困境在更大意义上还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同样的,困境的解决也依然要靠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如果举例的话,我们可以假设AI的进步将会让我们在沟通上得到很大的便利。比如,大家知道沟通的基础是语言要互通。而当今AIGC对人类语言的理解可谓突飞猛进,与十年前都不可同日而语。当年AI翻译的文章可谓诘屈聱牙,不忍卒读,而今天的AI翻译的文章甚至不用大改都能让人读懂80~90%的意思。
我们甚至可以假定,很快每个人随身都会有一个“AI助理”,这个助理正如单立文所表演的刘伟驰的经纪人林伟国一样,能够在深度读懂“本尊”的基础上,也能深刻理解你的社交网络中的他人,并且能够像片中林伟国一样,将别人的“言外之意”翻译给你听。简单说,AI可能比你更会沟通,而你所做的只是需要向AI学习,就像今天的围棋手向阿尔法狗学习下棋一样。
这样的图景虽然有些“倒错”,但也总比处在沟通困境中患了“失语症”更好。虽然这样也可能带来更多的问题,但世上的哪一次进步不是又带来了新的问题呢?
而另一方面,就是片中刘伟驰,以及现实中宁浩纠结的那个终极问题:电影该往何处去?我该往何处去?我该如何处理与受众的关系?
这还是源于艺术创作者内心的孤独感,正如宁浩在访谈中所说:
做艺术的人往往都是有格外孤独的童年,你的表达没有什么人去关注,总是希望有沟通的媒介,而沟通又那么难。电影就是某种沟通的桥梁。不仅建立起作者和观众之间的关系,也建立观众和观众之间的关系。
我们去看一部电影,大家是并排坐着的,在这一瞬间,你与你并排的人是同盟。我们在十分点状的瞬间里,消弭孤独感。这个非常非常难得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可能还是那个让人耳朵听出茧子的方案:爱。
宁浩:被爱是所有艺术家的追求,因为太孤独了。
我理解的爱,就是孤独感消失的瞬间。
电影有这样神奇的魔力,你可以爱作品、爱作者、爱观众,就拥有了魔法,让孤独变少,让孤岛变得少,让沟通和爱有了可能性。这是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地方。
因为爱,所以要拍电影,因为爱,所以表达,因为爱,所以渴望与观众和知己的沟通。
如果没有这个诉求,那么电影本身也无以为继。爱不是达到幸福的桥梁,爱本身就是目的。
春节档所有电影都没看。只是这两天在知乎上有一帮人狂刷反感《热辣滚烫》营销的话题,看得有点好笑。正好又看到《红毯先生》撤档的话题,就想随便聊一下。
商业电影,至少要尊重商业规律,上映之前认真宣发,不管是《热辣滚烫》营销减肥,还是《飞驰人生2》剧组上综艺疯狂刷脸,该做的都已经做到了。知乎上这帮人,玩了命地说一个电影不说自己本身怎么样,总是营销减肥,肯定不好看。问题是作为电影宣发来说,应该怎么去做?是单纯地让大家知道有这部电影,还是说我们这个电影太好看了快来吧?照某些知乎er的观点,就得先把剧情给你讲讲,把关键点给你讲讲,这才叫有自信?
你还别说,《红毯先生》就是这样。年前我记得去董宇辉直播间搞宣传,上来第一句是“现在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严重了”,我就知道这电影要完。大年初一憋着劲给人上课是吧?不知道这帮刷反感减肥营销的有几个人去电影院听课了。
市场经济,不行就撤,别扯什么观众不懂,玩小众就要有小众的觉悟,别整得少了你电影圈就废了,被迫害什么的,你算老几?!
2月16日深夜,电影《红毯先生》宣布退出春节档。至此,今年春节档只剩下五部电影,《我们一起摇太阳》《黄貔》和《红毯先生》先后黯然退场。
?


上映超过一周宣布撤档等于认输,不体面也不好看,实属无奈之举。截至2月16日,《红毯先生》票房勉强过8000万,片方分账2700多万,不够制片和宣发成本,如果继续硬着头皮上映,片方将面临巨额亏损。所以,撤档也是明智之举,过了风头上映,还有一线生机。


而复盘《红毯先生》这个项目的整个制作、发行过程,会发现宁浩和刘德华,至少走错了这三步。
以宁浩今时今日的地位,《红毯先生》从故事创意到剧本创作,再到电影拍摄,肯定是他操盘,并很早就拉上刘德华入局。
两个人错的第一步,就是这部电影的立意和剧本创作。


讽刺电影圈、拍他们自己的故事,这个出发点有意思,但注定宁浩拍不好也拍不透。不用说整个电影圈,仅宁浩、刘德华经历和见证过的事情,就足够拍几十集的电视剧,问题是,很多东西他们真的敢说吗?
比如宁浩身上的事情,《无人区》搁置那么久,中间的过程他能说吗?又比如刘德华隐婚生子,当年五虎将时的纷争,后来香港电影鼎盛时期的那些遭遇,电影敢拍吗?


宁浩操盘不假,但他背后的资方是欢喜传媒,这家公司的事儿也不少,《囧妈》撤档线上发行引发轩然大波,和导演王一淳之前的争议一直没有结论,这些内幕,宁浩更是碰都不敢碰吧!于是《红毯先生》料不足、劲不够,普通观众不感冒,专业影迷又如同隔靴搔痒,最终只在电影里看到了用刘德华骑马来影射《疯狂的外星人》时宁浩被质疑虐狗,以及浅浅的提了下刘德华隐婚隐育,走个形式,别太认真。而这也导致了《红毯先生》是几部真人电影里豆瓣评分最低的一部,口碑不爆,票房自然也没有爆的机会。
走错的第二步,是发行上轻敌了。


《红毯先生》主投方是欢喜传媒,这是一家典型的投资、制作公司,不具备发行能力和经验。让我意外的是,《红毯先生》的两家主要发行公司是陌生的霍尔果斯丙壹影视和宁浩的上狮文化。
而春节档的竞争对手呢?是老牌的光线、联瑞和崛起的互联网公司猫眼、淘票票,你拿什么竞争?


一般的档期发行公司的作用还没那么重要,但到了春节档,能不能在影院那争取到排片、能争取到多少就变得非常重要了。春节档大战开始前的“分线发行”之争,就已经提前预告了结果,其他几部电影纷纷要求影院给排片比例,只有《红毯先生》没有这个资格和底气。既然要进春节档,真应该找个靠谱的发行方啊!宁浩和刘德华过于自信了。
走错的第三步,是宣传上错位了。一部电影不可能全面通吃,应该抓住一个点穷追猛打,强化电影特点,用来吸引相应的受众群。但《红毯先生》在宣传上什么都想抓,又什么都没抓住。从笑果来说,《红毯先生》是比较弱的,弱到不像一部喜剧片,那就不应该打喜剧这个点,如果用宁浩终于不拍喜剧片这个宣传点来吸引眼球,可能会更好,也不会让观众抱着看喜剧片的期待看完后有心理落差。如今的“优雅喜剧、会心一笑”是什么玩意?只会让人觉得片方自己都对电影笑果没信心,如何给观众信心?


不过退一万步说,《红毯先生》不是烂片,只是没有抢到市场,也没有找对受众群,《红毯先生》和《我们一起摇太阳》《黄貔》撤出春节档,有必要正视并谈一下分线发行了。
今年春节档开始之前,各大发行方给影院发通知索取排片,还用“分线发行”粉饰自己。
这哪里是分线发行?明明是通过行业地位给影院施压、通过压倒性的排片占比赢在起跑线上,不合理也不公平。
之后所谓的分线发行叫停,影院自由排片,结果显而易见,三部电影黯然退场,证明行业确实需要正儿八经的分线发行。
个人浅见,艺联院线算是分线发行的缩影,当年《三块广告牌》战绩辉煌,分线发行应该是喂影片提供针对性的放映,给予资源倾斜、延长放映周期、找到精准受众群,从而观众能看到想看的电影、影片有合理的票房回报、创作者有继续创作的底气,这才是健康市场应该有的样子。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七八部电影拼抢一块蛋糕,混乱、无序、有失体面。试想一下,如果有专门的港片院线给红毯,少年宫、大型游乐场作为院线的延伸放黄貔,会不会是另一种结果?
三部电影撤档的背后,是48条院线的不作为。它们绝大多数都是国营,在电影市场高速发展的二十年里,将影院推向彻头彻尾的市场化,烂片挣大钱、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屡见不鲜,本来它们可以努力推进一下分线发行的。
当然,所谓存在即合理,在生意人眼里,影院是商业引流工具,商业是地产项目的附属品。资本眼里一年几百亿票房盘子太小,在上头眼里电影是消费娱乐,不比建公园图书馆凸显政绩,所以分线发行喊了这么多年都没往前走一步,未来也够呛。
其实大家根本没有发现,刘德华扛票房,但是不单扛票房。
如果剧中有其他高能演员,刘德华就扛票房,如果卖点就一个刘德华,那他就不扛票房。
他无法单打独斗,只适合抱团取暖。
再说电影本身的问题,如果主演让一个新演员来演,演出不同的味道,那可能票房大卖。但是让刘德华演,让刘德华演刘德华,大家都对刘德华那么熟了,为什么还要花钱去电影院看刘德华?
这个电影立项的时候,只顾着分析刘德华本人的影响力,但是没有认真分析电影市场,失败是情理之中。
《红毯先生》在上映8天之后,还是宣布撤档了,累计票房8270.1万,和《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已经超20亿的票房形成鲜明对比。


其实在前一天《我们一起摇太阳》宣布撤档之后,很多人就猜到了《红毯先生》也会撤档,毕竟这部电影的票房还不如摇太阳呢。
但仍然有一部分网友带着滤镜看宁浩和刘德华的网友认为,他们一定会“愿赌服输,宁可站着死”,但毫无疑问,这部分网友要失望了。


刘德华和宁浩,终究还是败给了现实。即使刘德华是几代人的偶像,然而没票房就是没票房。
虽说因为票房不好而撤档有点丢面子,但这个做法真没啥可指责的。
就算刘德华和宁浩再有风骨,再愿意为了梦想牺牲,他们也是要赚钱的。
没钱你拿什么维持梦想?
电影于刘德华,是梦想,也是生意。为了钱撤档,也没啥问题。


就算不为自己,也要为整个团队和投资商想想,这次让人家赔个底儿掉,下次谁还敢给你投资?
成年人的世界从来没有恣意妄为,如果有,那是因为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对于《红毯先生》的撤档,我还是觉得有点可惜的。其实我倒是想去看看,但奈何没有排片啊。


我家这边两个电影院,从大年初一《红毯先生》上映第一天开始到大年初三,就只有每天一场的排片,甚至有一天另一家电影院都没安排排片。
有排片的播放时间,还都是要么早晨没起床,要么晚上该吃饭的时间。谁大过年的能起那么早,谁大过年的要在电影院饿着肚子看电影啊。
为啥是到大年初三呢?因为大年初三之后,这两家电影院就再也不给《红毯先生》安排排片了。


如果想看,只能去几十公里之外的电影院,在同样为数不多的场次里选择。试问除了死忠粉,谁愿意大过年为了场电影这么委屈自己啊。
刘德华的大部分粉丝都已经四五十岁了,更没可能在大过年这样阖家团圆的时间段里为看一个电影而打乱各种安排。
上网看了下,有这种情况的电影院还不少,很多人都是想看,但要么没有排片,要么时间太尴尬。


所以《红毯先生》的票房如此之低,跟排片情况应该还是有一定关系的。
这就不得不让人想起三年前的《人潮汹涌》了,也是刘德华主演的,也是春节档,也是排片不友好。
还记得当时有很多网友吐槽《人潮汹涌》的排片要么特别少,要么都在凌晨,而且票价贵得离谱。


《红毯先生》的排片情况倒是比《人潮汹涌》好了不少,至少没有这么贵得离谱的幽灵场,但场次少、时间差还是会影响上座率,上座率差了,后续排片情况自然不容乐观。
如果《红毯先生》能拿到《飞驰人生2》或者《热辣滚烫》的排片量,票房成绩肯定会比现在好看得多。
当然了,除了外在因素,《红毯先生》票房成绩如此不理想自身原因才是最关键的。


看看观众的评价,大概就知道这部电影问题出在哪里了。
首先是导演宁浩
用观众的话说就是既要又要。又想站着,又不愿意拿出真诚来好好拍,电影都拍成融梗大集合了,还能指望观众说什么好话呢?


“这部电影的毫不真诚令我感到相当不适,一个功成名就至此的大导演还在感慨自己怀才不遇,这是何等的自恋和枯竭。”


“被宣发骗了,以为是宁浩式的黑色幽默+解密娱乐圈黑幕的轻喜剧电影,结果是一部标准的文艺片,电影里写满了我想得奖”
看来票房扑街,宁浩作为导演,是要负很大责任的。
其次,电影内容不讨喜


中国人向来喜欢讲究喜庆,在大年初一这样的节日里,一部春节档电影如果抓不住观众的笑点,扑街是必然的。
不是说电影一定要全程笑点,但你抖的包袱至少要能被观众get到,而《红毯先生》里面的笑点,是需要对娱乐圈各种八卦非常熟悉的人才能get的。
这等于是片方自己主动提高了观影门槛,本来排片就少,好容易有观众买票进来了,却全程看不懂,这口碑还怎么二次发酵?


抛开笑点,电影内容也还是不讨喜,甚至容易犯众怒。
你打着揭秘娱乐圈的旗号揽客,“暴打资方”的热搜也安排了,观众想看的是真正的娱乐圈内幕,结果电影压根不敢说。
非但不敢真爆料,还嘲讽起普通网友了,给网友安了个无理取闹的网络暴民身份,这谁能忍得了啊?


最后,刘德华的问题
这些年刘德华“娱乐圈劳模”的身份可谓是家喻户晓,他的勤劳真的是让人自残形愧,他的好人品也让人佩服的。
但勤奋和好人品并不能保证他的电影一定好看,更不能保证票房一定好看。相反,正因为他的勤奋,反而在很多人眼里形成了“刘德华拍了好多烂片”的印象。


大家都知道刘德华一直在扶持青年导演,也为了推动电影事业的发展做了很多实事儿,但这不代表大家一定会给他面子。
为了给《红毯先生》做宣传,刘德华真的很努力,跟观众各种互动,兢兢业业路演,甚至还贡献了自己隐婚的热搜。
然而努力归努力,观众该不买账还是不买账。
抛开影片自身原因,刘德华有没有责任呢?


一位观众的评价或许能回答这个问题,他说刘德华这些年最大的问题就是一直在耍帅,偶像包袱太重了。
他的形象和为人都太正派了,所以这多年基本都在演好人,即使是坏人也是被人同情的那种,连他自己都说想演纯粹的坏人,可没人给他机会。
他不能像贾玲沈腾那样扮丑耍贱,似乎也从来没演过特别丑的角色,他从始至终都是帅帅的,这大概就是问题所在了。


虽然拍了很多很多电影,但是提起刘德华,大家第一反应还是他很帅、他很勤劳,而不是他在某部电影中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所以,刘德华该歇一歇了,与其勤奋的拍一堆烂片,不如静下心来好好接一部能让自己和观众都满意的好剧本。
再这样下去,勤劳和人品好的口碑也抵挡不住烂片多的冲击了。
时代不会给任何人面子,即使那个人叫刘德华。
——END——
作者:钱小刀
声明:原创不易,禁止抄袭、洗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请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和你的脸!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影视娱乐 最新文章
如何评价女星宋佳满背纹身?
《白鹿原》中有哪些震撼你的细节?
你最讨厌抖音的什么梗?
有没有那种女主智商高的(复仇)爽文?
看过庆余年原著的朋友能给我讲讲陈萍萍的生
有没有可能现在人类的科技树其实是点歪了?
如何评价游戏《绝区零》的画风?
你家孩子被造黄谣了你会觉得丢人吗?
电影《周处除三害》中陈桂林为什么被捅了一
为什么很多人大学毕业后就对二次元和galgam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2-18 11:44:22  更:2024-02-18 12:10:00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