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影视娱乐 -> 由贾玲自导自演的电影《热辣滚烫》评价为什么两极分化的那么严重? -> 正文阅读

[影视娱乐]由贾玲自导自演的电影《热辣滚烫》评价为什么两极分化的那么严重?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之前我都不知道这部电影,月初听到朋友提起这个才得知的。朋友说这个是翻拍《百元之恋》,而且建议先去看看原作,不建议看这个。我就在电影上映之前去补了百元之…
现在的互联网总是有两套评价系统:
一套是评价冰箱制冷效果怎么样。
一套是评价别人造这个冰箱有多努力。
靠李焕英卷了几十亿票房,也舍不得花钱写个好剧本,就知道当汉化组,这是全把钱花在买热搜上了是吧
电影是翻拍的,没有评价的必要,单论减肥来说,贾玲很了不起,这样是不是黑子白子皆大欢喜。










因为原版就是这么演的,没法改。


我本身是极其反感明星宣传自己有多辛苦的,这社会上比你苦的多了,你辛苦一下几个亿十几个亿的赚,那点苦算个屁啊,减点肥而已啊,我四个月业余时间空腹有氧也瘦四十斤呢,谁能给我半个子啊。老老实实拿作品说事,别搞那么多幺蛾子
本人有点胖,也不是特别想减肥(减过两次都失败了),这电影一出,好家伙,周围所有人按着我头让我减肥,天天都是“看看人家贾玲,一下减了100斤,你再看看你。。。” 每天被社会教育的就剩点口腹之欲了还想让我看电影说好话,我恨死她了都。这个年过得。。。唉!
张小斐:我从来都没胖过,岂不是更自律,更牛逼。。。
原因很简单,电影有两个显著的逻辑问题
没注意到的人,会感动的一塌糊涂
注意到的,比如说我
会觉得有鲠在喉,有芒在座,哪儿哪儿都不舒服
第一个逻辑缺陷——主角为什么在家一躺就是十年?
有闺蜜,有男友,有房产,还是讨好人格,怎么想,主角都应该是做牛做马,忙前忙后那个(比如松子)
何况主角还工作过一段时间,借用电视台的手,电影还否定了“眼高手低”“不想吃苦”这些负面原因
说明主角有意愿,有能力,有经历,想工作
讨好型人格VS家里躺让父母养
中间缺了很重要的一个事件解释。
因为真正讨好型人格的人,如果做什么都受伤,是不会停止做事的
他们一定会觉得,受伤是因为自己做的“不够好”
更何况,主角的父母很和蔼,在主角受伤时,可以提供一定的正反馈,比如包容和金钱支持,会加剧主角的“讨好——受伤”循环
第二个逻辑缺陷——被老板骚扰丢了工作,决心学习拳击期间的生活来源是什么?
已经透支打工薪水,还丢了工作
健身房老板还是个唯利是图的主儿
很难想象,主角放弃工作之后,从哪儿得到的资金支持
难道又是啃老吗?
这两个点在我眼里,彻底弱化了主角的“奋斗”
而且电影的正面人物,比如一起打工的曦子(沈春阳),帮助她走上赛场的教练何坤,在后面几乎消失
所以,男主渣,亲戚坏,闺蜜三,老板骚扰,父母不理解,几乎全员有毒,长出来的这朵花,真的有点让人感慨
何况,这朵花的经历,还不完整呢
更新内容
还是低估了一些人的逻辑混乱,我捋一捋
第一个逻辑问题,是判断主角宅家十年合理性的关键,也是判断性格是不是“讨好型”的关键。
如果没有非常正当的原因(比如严重精神创伤,比如严重身体问题),一个有正常道德观和能力的年轻人,啃老十年,是不够合理的
如果一个人宅家十年,基本可以判断,这个人性格就是“窝里横”+自私。现实中无一例外,是那种对亲近人狠,对外界怯懦,敏感易怒人群。
第二个逻辑问题,是不是继续啃老当寄生虫,是判断主角成长正当性的关键
主角的成长,是心理和社会意义上“断奶”的过程。
主角追梦,结果还花着家里钱,变成了边啃着老,边去追梦,这个就是搞笑了
当然,也有人辩解,说女主角在便利店兼职赚钱。
这就更不合理了,这是中国,不是原电影的日本,便利店兼职打工的强度和收入,完全不足以支撑一个女生基本生活的同时,还能去健身房,专业训练拳击,减脂增肌,报名参赛。
她的两部电影如出一辙,都是被一帮人“狠狠共鸣了”。还特赚钱
当大家讨论一部电影的时候,讨论的内容基本都与电影无关时,很难说这部电影是个好电影。
$$$第一次得到这么多赞,感谢《热辣滚烫》的流量!!!
我高考那天,是顶着40℃的高烧去考试的,当时感动了全县城,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感动批卷老师,尽管我超常发挥了,分数还是不到300…
亏我这么拼,真没良心。
后来我发小说,你特么就是顶着80℃高烧去,我顶多说你小体格子真牛逼,那跟你成绩本身有个毛线关系。
如果一部电影在上映前两个月就铺天盖地营销的话题是“贾玲瘦了100斤”,说明整部电影的看点和价值都比不上“一个跟我没关系的胖子瘦了100斤”的好奇和乐子。
看这种(),我还不如拿电影票钱让一个跟我有关系的胖子胖两斤——我自己去撸个串……
有关拳击电影的鼻祖应该是史泰龙拍的《洛奇》,包括《热辣滚烫》翻拍的《百元之恋》,其实故事的底子还是《洛奇》。
《洛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一个二流的拳击手因为没钱帮黑社会讨债,结果被教练开除。
穷困潦倒之际,美国拳王在费城约战的拳手放了他鸽子。
于是拳王团队灵机一动,运营了一场以小人物挑战大人物作为噱头的表演赛。
主角洛奇因为绰号听着有噱头,所以被挑中为挑战者。
于是洛奇克服困难,开展训练。
训练中洛奇收获了爱情,解除了误会,得到了帮助。
比赛前夜,洛奇睡不着,跟女朋友说:
我一直被人叫废物,我也不指望能战胜拳王,只要我打满比赛,没有倒下,我就能证明自己不是废物。
比赛开始后,拳王因为轻敌吃尽了苦头,而洛奇被打得狼狈不堪,眼睛遭受了重创,按照最初设定(续集里更改了这个设定),洛奇的伤严重到了他以后再也不能参加比赛。
尽管自己可能会永远无法再上拳场,洛奇还是固执地请求教练,绝对不投降。
最终他如愿以偿地打满了十五个回合,但毫无悬念的输掉了比赛。
他的眼睛已经肿得什么都看不见,在众人簇拥者拳王的时候,他推开所有人,大声喊着女朋友的名字,喊得撕心裂肺。
电影在洛奇和女友的相拥下结束。
洛奇没有成功,他只是证明了自己不是一个废柴,而只有他的女友知道他这个并不宏大的目标,能够和他一起分享这份喜悦。
后面日本翻拍的《百元之恋》,主角变成了一个女人。
她也不是职业拳击手,只是浑浑噩噩中忽然想要认真地做一件事,然后就不顾一切地练习拳击。
经过艰苦的训练,她如愿登上拳击场,只是在拳击场上,一直被职业选手暴揍。
临近比赛最后,女主终于打中了对手一拳,然后就被对手用更猛的拳KO了。
电影的最后,男主邀请女主一起吃饭。爱情是不是有了,并未可知。
看了这两个版本的故事,可以对比一下热辣滚烫。
我看到贾玲用减肥做噱头的时候就有不好的预感。因为无论是《洛奇》还是《百元之恋》都是低开高走,没有那么多热炒。
《洛奇》的编剧+演员史泰龙在这部电影前就是一个屌丝,混迹在好莱坞,做着明星梦,送过披萨,拍过a片。
至于《百元之恋》的女演员是日本实力派演员,拿奖无数,票房平平。
而《热辣滚烫》,
是的!
一股金钱的味道。
如果说电影是一道菜,那么想要挣快钱的菜必然够咸,够辣,够甜,够油。快餐,要的就是一个爽字!
我不怀疑《热辣滚烫》的圈钱能力,但是它完全无法与《洛奇》和《百元之恋》相提并论!
在这两部作品里,生命的意义重于最后的结果。一个二流拳馆的小拳手不可能打过拳王,一个二十多岁才开始练拳的拳手不可能打赢哪怕一次。故事的结局是合理的。没有太不和谐的因素。
《洛奇》的结局里,洛奇还是那个脑袋不怎么灵光,身体有些笨拙的二流拳手。甚至因为这场表演左眼失明再也无法打拳。
而《百元之恋》的最后,一子没有变漂亮,没有获得超能力,在暗恋对象面前依旧谦卑,唯唯诺诺。
生命里一抹光彩只是一抹光彩,并不能逆天改命,也并没有带来更多底气,生活还要继续。
而《热辣滚烫》里表面上使用了相似的故事结构,但是却偏偏画蛇添足,给女主安排了一个炸裂的减肥效果。
这反而破坏了故事的逻辑,让故事经不起推敲,成了最大的败笔。
要知道,贾玲的减肥效果是一个亿万女富婆和一整个专业团队耗资百万以上的成果。
这种成果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在月收入如此微薄,穷途末路的女屌丝身上。
现实世界里,这样的女屌丝如果真的脑子抽风去玩儿拳击,那么,她大概率会遭受:
韧带撕裂,
膝关节过劳损,
鼻梁骨折,
肩关节盂唇撕裂,
抑郁症,
视力受损……
如果急功近利服用了一些药剂,还有内分泌失调,癌症等重大风险。
而且记住,以上这些可能会伴随她后半辈子,许多疼痛会再往后的日日夜夜永远跟随。
所以一旦把这个视觉效果安在女主身上,立马就有了捡垃圾乞丐带着劳力士的怪诞感。其结果就是故事整体的合理性不复存在。
我觉得,看过《洛奇》和《百元之恋》的人大概率上不会太喜欢《热辣滚烫》,不是它不够精巧,而是太太过精巧,精巧到不讲道理。为了商业的视觉卖点,电影牺牲了合理性,无论初衷如何,都夸大了所谓努力的作用。
仿佛一个二十多年恶习的肥宅,真的可以一咬牙一瞪眼就能拥有几十万投入才能练出来的马甲线一样。
因为硬插了这种炸裂的减肥效果,本来是描写小人物挣扎,努力,救赎的主题,又变成了漫威超人觉醒钞能力的俗套。
是啊,哪里用练拳击,蜘蛛咬一口不就减肥一百斤了吗?
资本讨厌沉重的东西。
《热辣滚烫》终究是商业娱乐,
happy ending,风险更低!如果故事实在没有足够的happy,就狠加糖。
到头来电影终究没能够回答:
努力了,还是胖,还是没人爱,怎么办?
平凡的,普通的,糟糕的一生,怎么办?
欢呼,呐喊,昂扬的音乐消散,人们终究会发现,没有上亿资产的加持,没有专业团队的帮助,胖子还是胖子。
那些感动,那些光荣,那些自信,那些成长……原来一切与我无关!
情节非常简单,肥女宅家十年,被亲戚嫌弃刺激出门当饭店服务员,和卖卡拳击教练搞上床,被饭店老板性骚扰,最后发狠,一年减肥一百斤,上一次拳击擂台就算成功,评价为一碗有毒的心灵鸡汤
最后一图打消所有男人去看的欲望


整部剧路最应该挣钱的就是雷大头!
没完没了的买热搜,
强迫看你的破电影,
普通人就应该给资本家减肥成功买单呗?
当一部电影的讨论区不再讨论剧本的打磨
不再讨论色彩与光影
不再讨论调度与后期
不再讨论构图与音乐
甚至不再讨论表达与立意
以及带给观众的思考与感悟
而是大量输出“能让男的破防就好”和两个凡是思想的评论。
还有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宣发点火
刚问能不引起争议和评论两极分化嘛?
:热辣滚烫好看。
:好看在哪?
:贾玲瘦了100斤。
:你买票之前就知道了呀。
:……
我在整个观影过程后,后续讨论过程里,其实根本没有感受到两极分化严重,不知道为什么会吵这个点。
包括很多别的作品营销说“后劲儿很大”“两极分化严重”,都感觉很迟钝。之前说《孤注一掷》营销很疯的时候,我也完全没感觉。
我心说,难道是营销自己在同温层自嗨吗?难道说“评价两极分化”这也是营销鼓励大家讨论的一个手段吗?
今天我看我爸在那里疯狂刷手机的时候,突然明白了,因为我根本没有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不是必须要特定需求的时候,我根本不会开这些网页或APP——比如我2023年就只有一天在微博停留的比较久,那是为了看一个独立游戏《蜘蛛》的游戏制作者的心路变化。
我接收信息的主要来源是知乎、澎湃和虎嗅——这三个平台最大的特点就是单篇内容信息量很长,不可能大面积出现碎片化情绪内容。
有朋友会说知乎也允许发短文、短想法呀,但知乎天然的问题回答机制,会自动把这些内容沉底。即便你要发泄情绪,也得至少凑够800字才能入流量池的法眼——抖机灵除外,但抖机灵也需要真的有那么机灵,才能在前置位看到,不是随便抖抖就能被看到的。
说完两级风化的观感,来说说两极分化的可能性。
也会存在观众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对这部电影的内容本身产生很大的影响。
有些观众特别不喜欢过度营销,尤其是贾玲采用了一种隐藏式的营销方式,直到大年初一才放出来他真正减肥成功的画面,这个反转会带来一个比较大的麻烦,就是有很多观众会觉得贾玲的减肥是一个噱头、是假减肥、是炒作,不是真正的在减肥,就一定会影响对于电影的评价。
这个评价不是说无足轻重的,贾玲也受到了影响,这几天就是采访的时候也在强调,希望热搜词不再是减肥,而是这部电影本身。
如果电影作品质量没有明显的漏洞,看不出来违和之处,那么这些所谓的黑子也会在上映之后慢慢消失,可是《热辣滚烫》就是有非常明显的问题,一方面他的情绪很顶,另一方面在当时看的时候可能情感容易进去,但是事后按照电冰箱原理,你打开电冰箱一激灵,就发现这个地方有很多逻辑上说不太通。
喜欢的观众就是因为贾玲这个形象很讨喜,同时付出是可见的。贾玲在减肥的过程中实打实减下了100斤,你不管他说是有什么顶尖的营养师、顶尖的计划、顶尖的锻炼教练,但她还是减下了100斤。
这个反对的由头也可以用到国外的很多知名的电影演员为了表演增肥减肥,但是很少有人会在讲大堆演员减肥之后来,跟你一句,他们有什么顶尖的营销、顶尖的锻炼计划。
不管网络评价怎么说,实际上观众大部分还是对国外的电影有一个偏好的滤镜,所以遇到国外的演员,你觉得他就是敬业,对于国内的贾玲,就觉得他是营销。
不喜欢《热辣滚烫》的观众,会觉得这里面的逻辑衔接有点问题,因为乐莹从一个讨好型人格,家里蹲10年转变为想要打拳击,想要赢一次的心态过度,情绪上说的过去,但是合理性上还是差点意思。
除了乐莹想要靠强大的内生性动力去打拳击以外,费用也是一个问题。怎么沙溢最开始逼着昊坤天天发传单办卡,到了后期就觉得乐莹可以欠钱不交拳击课时费呢?这个人物逻辑也说不通。
有部分观众是进不去这个语境的,他们看到最后就会觉得和电影里的乐丹差不多,哪怕乐莹在拳击场已经打得鼻青脸肿了,乐丹还是一脸困惑,突出一个“姐,你干嘛,哎哟”的小黑子脸。
因为贾玲喂屎式宣传。
1、目测她不可能瘦了100斤,我个人感觉撑死60。(说错了算我眼瘸)
2、她瘦多少跟电影没关系。
3、她瘦了就瘦了,搞得跟联合国主席出啥事了一样铺天盖地宣传,一个戏子减肥而已,动静搞这么大她想干啥?还是她背后的资本想干啥?
前两天我去看了电影《热辣滚烫》,说实话,在影院里,我笑的很少;走出影院,我的步伐异常沉重。
但一刷朋友圈,发现更多人谈的是‘贾玲变美了’、‘贾玲瘦100斤太励志了’等赞美之词,可我满脑子就是,这真的重要吗?
难道就没人注意到,在这部电影中,处处都是对当下现实的讽刺和人性之恶的展现?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电影中杨紫饰演的表妹豆豆,为了一个工作转正,丝毫没有心理负担的、连哄带骗的让自己的表姐成为了众人的笑柄,什么亲情,根本不存在的。
还有在电影的求职节目中,胡乱剪辑、刻意制造对立的VCR、台下自说自话强行分析的专家、随意站在道德制高点的观众.....
充分展现出什么叫做当你弱小时,除了父母,周围没有一个人想真正的帮助你,要么是想榨干你最后一丝价值,要么只想满足自己的道德感。
不仅如此,电影里谈爱情,是丑人不配有爱情,付出一切,对方只是把你当下人和保姆,顺带省一笔住宿费和饭钱。
谈理想,是仅仅价值三万块就可以打一场假赛;练了一身腱子肉,年龄到了只能去工地搬砖讨生活。
谈拳击运动,是不论实力,论谁的嘴巴甜、谁‘姐姐’叫得好,谁能卖出更多的卡,为了守住这份收益,老板可以在众人的目光下睁着眼睛说瞎话,判拳击比赛输家为赢家。
当然,这部电影最让我感到绝望的,还是贾玲饰演的乐盈本身,她那么努力,那么拼,减下了一百斤,然后呢?
拳击上,自己勉强打到对方一拳,还是没有赢过一次;生活上的困境,依然没有改变,不仅没人为她的减肥买单,她还欠着健身房一笔学费待还。
至于外貌上,虽然很多人叫着‘姐姐好美’,但我反而觉得,贾玲从一个可爱、有特点的的女性,变成了一个大众脸,毕竟五官底子一般,变瘦了也是枉然。
很多我们视为很重要的东西,亲情、理想、爱情、努力.......在这部电影里都碎了一地。
虽然这部电影被划分为喜剧,但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的情节,从开始到结束,都是一部悲剧。
甚至连现实中的贾玲,一个如此出名的喜剧演员,不缺名,不缺利,也不缺观众的喜爱,也依然对抗不了主流审美,这点让我感到非常难过。
所以这几天,我一直在想,自己如何中避免自己在生活中被伤害,又该如何面对珍视内容的幻灭带来的痛苦。
直到今天,我才发现,在电影的末尾乐盈和父亲的一段对话,早已给出了答案,具体我记不清了,大概对话内容是:
父亲问乐盈,你有一大一小两个苹果,朋友问你要,你怎么给?乐盈一开始回答,两个都给,然而朋友以为自己不喜欢吃苹果。
但现在她的答案是,看心情。
说的再简单点就是,做一切事情都是追求自己的本心,不被任何事情束缚,我不愿意做,你道德绑架我、上升理想激励我都没用。
我愿意做的事,你指责我乱花钱、浪费精力,我也很开心的去做,哪怕最后撞了南墙,我也认了,毕竟做这件事的过程很开心。
只要在法律允许的框架下,更加注重做这件事的过程,遵循内心的感受,同时对于产生的结果也予以释然的态度,也不对结果抱有高期待,而不是以结果倒推自己要不要做。
比如我长胖了,别人可能说我有小肚子不好看,我可以回答,我吃的很开心呀!
又比如别对我的画画这个爱好指手画脚,觉得我在浪费时间不赚钱,我也可以回答他,可是做这件事很享受呀!
工作已经很苦了,为什么连工作之外的时间,我们还要去压抑的内心去迎合主流价值道路?
没必要,做人嘛,不管别人怎么看,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开心,毕竟当你开始在乎自己时,别人才会在乎你,或许这才是电影热辣滚烫想传达的核心思想。
在国内越是铺天盖地宣传的东西越是狗屎
神TM一天买这么多热搜,本来无感的,现在每天被搞得不胜其烦,哪哪都是减肥营销,导致结果就是下定决心以后永远不看贾玲的任何作品,应该不光是我吧?
一个在家躺平十年的人怎么可能是个“讨好型人格”?
制作组对讨好型人格到底有多大的误解?
在国内,一个人要在家躺十年,要抗住父母的期盼,邻居的非议,亲友的凝视,生活的困境,社会的规训,文化的基因在家躺十年,这得是一个铁了心要为自己活的人才能做得到的吧?
可能是铁了心,可能是一根筋,可能是极端自我,但是绝不可能是个看人眼色的善茬。
三和大神为什么要跑到三和去躺平?
就是因为他们只有在强行切断自己和过往社会关系一切联系的情况下才敢躺下来。
导演想刻画一个躺平的人,要不要去看一看那部《三和生活》的纪录片,感受一下那些人真实的困境,挣扎,泪水,以及欢笑?
我猜贾玲是这样想的:
躺平=废宅,废宅=软弱可欺,软弱可欺=讨好型人格。
这就是典型的脱离生活臆想式创作。
有必要非得在一部电影中把减肥,宅女,躺平,社恐,讨好型人格这些社会情绪g点一网打尽吗?
或许有人认为,是因为她的父母很爱她,才允许她在家躺平的。
但是,如果一个人能享受到父母宽容的爱,那他大概率会形成一个正常人格,而不是讨好型人格。
如果一个人享受的是父母纵容的爱,那他更可能会成为一个自我的人,还很可能误以为自己是“讨好型人格”,并且误以为自己为身边人做出过了不起的牺牲,甚至误以为是父母,亲友,社会阻碍了他的发展。
我还推荐制作团队去看一个很多年前的纪录片,一个大学生毕业之后在家躺平不愿意出门工作的纪录片。
看看在采访中他的那种偏执,强势,怨气冲天。
看看他父母的那种谨小慎微,哭都不敢在他面前大声哭的唯唯诺诺。
再想想那些父母一瞪眼就赶紧出门搬砖,一催婚就乖乖出去相亲,一过年就大包小包往家买东西,年三十晚上全家打牌她一个人伺候局,全家看春晚她一个人在厨房默默刷碗的姑娘们。(这是今年过年我家里一个堂妹的真实写照)
再好好想想,到底什么,才是“讨好型人格”。
然后才能明白,怎样才能深入刻画好这种人物。
我觉得夸和骂都是自洽的合理的。
骂的是逻辑不严谨明显圆不上铺垫不足乃至减肥营销有点太多了,夸的是情绪浓烈到极端。
而情绪,往往还真就是不讲逻辑的。
平心而论,这片子真的不惊艳,七分上下的水平。
题材也不新颖,类似的电影真的太多太多太多了,《洛奇》,《铁拳》,《勇士》、《百万美元宝贝》乃至《摔跤吧爸爸》,世界各地都有最适合本地宝宝体质的格斗电影。
顶着过年这个大背景,又讲了一个自己是二百斤的废宅、妈妈要把自己房子过户给妹妹、前男友贴贴好闺蜜、新伴侣跟自己只是玩玩还打假赛、一个月薪两千五的工作还要面对骚扰、唯独一个看起来是好人的表妹还给自己来了个托马斯回旋大背刺,自己跟职业拳手对锤最终还输了的故事。
这是热辣滚烫吗?
这种情况一般是祖坟那边需要林正英老师出马了。
又考虑到这个片子是贺岁档,这个片子很多细节是不能展开也不敢讲透的,虽然不至于强行包饺砸,但也只能拿段子来调节气氛和稀泥。
整个片子疯狂在叠甲叠安全须知,叠到最后我都怀疑贾玲老师之所以瘦了,是为了方便从屏幕里钻出来跟你签免责声明。
这就导致正常电影的前半部分我情绪刚刚emo下去一点,它的段子就及时出现,我就有意识思考,女主后来到底是靠啥为生,她为啥爱这个教练,她又为啥爱前男友,这些细节恰好是经不起推敲的。
就,你也搞不清楚主角怎么想的,动机不足。
诶,你还没想明白,它马上又进剧情了,我情绪刚起来,它又开始讲段子,整场电影129分钟,它硬是能振刀我一个钟头。
一想到女主的教练叫坤坤,我都想说。
哎呦,你干嘛。
所以大家对片子的批评,可以说是完全合理的。
但为什么还会有很多人共鸣,这里就要说到这个片子的亮点了。
先给大家看两张图片,一个是我接近230的,一个是我减肥瘦到130的。




作为一个胖子,一个同样瘦过100斤,咬牙瘦下来,无数夜里饿昏过去的人,我非常喜欢这个片子咬着牙咳着血讲出来的一点。
让苍老,废物,一事无成,被所有人嫌弃的你,顶着自戕的压力,走上拳台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杜乐莹也好,斋藤一子(原作《百元之恋》主角)也好,我们生活中无数个普普通通甚至生活一滩烂泥的运动迷也好,到底是为什么对某一项运动,至死不休的?
是爱吗?
是热爱吗?
别闹了,不是。
大部分人上学时体育课都没上几节,寒暑假都忙着写作业打游戏,你说走上社会了突然爱上运动了,享受到多巴胺分泌了,三体人都要找你请教什么才是科幻。
那,是什么支撑你犯傻?支撑你跟自己跟世界过不去?
不是爱,不是励志。
是恨啊,是恨啊,是永无休止的,彻头彻尾的恨啊。
爱只会让你自洽,但恨才会让你强大。
爱会让你成长,但恨会让你强壮。
我恨都是平凡骨肉,却要分个高低,我恨明明是爱侣,却又始乱终弃,我恨你救我于水火,又弃我于鼎镬,我恨你有碎银高低,却要骑到他人头上去。
我恨啊,我恨啊,我恨啊。
我最恨的是我自己。
我恨透了我自己一事无成唯唯诺诺,我恨我自己虚度光阴却又无能为力,我恨我自己一身臭皮囊格外油腻,我恨我要是你们,我也会毫不犹豫地抛弃我自己,就连我自己都想不出,我还能有什么原因爱自己。
整个片子最震撼的一个情节是:
杜乐莹都寻短见了,那么高的楼一跃而下,都想着没了就不痛了,可是最后还是活下来了,对着镜子终于崩溃大哭道,怎么就是一点伤都没有啊。
东亚文化中最艺术也是最悲剧的一个情结,就是哪吒剔骨还父,割肉还母。
莲花瓣瓣化锋刃,销我泱泱三千恨。
我恨透了我自己,所以我想终结自己,彻底跟过去割舍去。
每一个对自己生活不满,经历了泥潭深陷,走出人生困境的人,都经历过这样苦痛挣扎,自我终结的过程。
这时候,在这种情绪的堆积下,是不需要讲理由和逻辑的,因为生活没有理由和逻辑,而痛苦和恨又一刻不停地折磨自己。
人需要的是,发泄。
去哪儿?
既上拳台,生死不论。
你不需要道理,你需要拳拳到肉的冲击。
从走上拳台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赢定了,因为所有软弱的,消极的,无助的,哭哭啼啼的我,已经在消失了,走上台上的我,是,充满了恨的我。
你觉得你能打败我?
你,能,打,败,我???
太好了!谢谢你!
我比你,都恨这个无能的我!
把拳头挥起来!挥起来!
打啊,打啊,打呀,恨呀,打我呀,打我呀,打我呀!
打碎我无聊人生的枷锁,或者打崩我!
这一拳,比我的生命更沉重。
我认为片子最棒的一幕,不是杜乐莹挥出那一拳,也不是她在读秒前站起身来,而是她走出拳馆,拒绝了情人的邀请,在内啡肽的作用下,走回家,挥起拳。
人类是有局限的,再怎么打鸡血,也赢不了职业拳手的。
就算这一场赢了,人生也不会天翻地覆。
可已经,已经没有关系了。
接下来的我,不是不屈不挠的斗士,而是无家可归,更心无挂碍的野狗,我不一定会赢得每一场比赛,但我会挥出每一记拳头。
或许是你挥拳头打我,也一样,谢谢你,跟我一起打我痛恨的我。
这是贾玲老师,用自己减掉一百斤,才能真正参透的一点。
是什么让你坚持?不是热爱,不是励志,是恨!是恨!是恨!
恨天,恨地,恨自己啊,恨啊!
为什么我能理解,因为我真的减掉过那么多重量,那是支撑的我动力不是爱,不是励志,是对皮囊和人生的恨。
恨自己。
她难道真的对那些嘲讽也好调侃也罢不在意吗?恨啊,恨啊,恨啊!
这个恨不讲道理,没有逻辑,只有恨恨恨。
所以这个片子,从逻辑的角度真的不咋地。
但从情绪的角度,非常炸裂。
而情绪这个东西,是不讲逻辑的。
有人能理解,那真是幸运的找到了知己。
有人完全无法理解,那真是一段幸运的人生。
不恨自己,何其幸运。
当婊子立牌坊?饭店赚钱揽客,不宣传菜如何如何好,偏要宣传厨子如何刻苦勤奋,给厨子立人设,关键那厨子也不是什么正经名厨,这整个不就是饭圈儿逻辑么,话说上一道逮着香料使劲倒但其实没啥营养的大众快餐李焕英至今都没品过
我觉得最主要原因就是割裂实在是太厉害了。
前面讲的后面收回的一塌糊涂,身边人莫名其妙全员恶人了,衬托一下贾玲后期到底有多努力和奋斗的给劲。
但咋说呢,这个事本来就……挺无语的。
贾玲的所有电影演的都是贾玲,从这一点上来看她跟吴京没有任何区别,说白了看她电影奔到电影院都是看她而不是看角色演技啥的。
吴京也这样,大家真的去电影院就是看吴京。
问题恰好就在这,贾玲其实自己的所谓努力奋斗娱乐圈白莲花多善良啥的撑不起她现在宣传出来这一套东西或者说人设。
贾玲中戏毕业,考进中国广播艺术团,拜师冯巩,大学出来直接上春晚和各种央视的节目,属于出道就资源拉满的那种人……
她真不是王宝强或者吴京这种一路摸爬滚打出身过来的演员,真的就别老立这种人设宣传自己或者说搞反差loser这种操作了,说难听点她二十多岁各个央视节目就能疯狂刷脸的资源难不成伸手就来的?
单纯从资源和咖位来说,贾玲简直是天选之子,这就造成了更大的割裂了,很难绷。
就像是贾玲一直宣传自己减肥一百斤,她减肥一百斤是为了赢一次,是为了上拳台吗?未必吧。
说难听点不就是确实身体到了要减肥的时候(不减肥各种病就该来了),然后顺便以此为卖点拍个电影吗?
我怀疑决定减肥在先,发现可以拍电影在后,所以才只能买个剧本先把比较肥时候的剧情拍了。
她为了赢啥啊?宣传这个。
所以很多人攻击热辣滚烫一点就是算下来减肥一公斤贾玲能赚一千万,为了这个谁不能减啊?
就是我们的减肥没那么多资源罢了。
这个片是贾玲个人秀,但你又很难看到她在故事内外真正的努力,这就是最割裂的。
剧本翻拍,配乐有人做,她减个肥拍拍前后心路历程完事了。
真天选之子去演loser,也挺嘲讽的。
当然电影本身还可以,能看。
前几年的电影市场,好不容易逃出了“盘外招决定胜负”的现象,开始认真拼质量。
贾玲以一己之力,硬是把版本摁回去了。
新世纪开始后,我国电影行业进入了一段非常魔幻的野蛮生长期。
老谋子带头拉开大片时代,第五代导演紧随其后,输出了一波当时被喷成超级烂片的作品(后来因为烂片的下限越来越低,这一批大片中的不少得到了洗白)。
而在这段野蛮生长期里,决定票房优劣的从来都不是电影的质量,而是各种各样的盘外招。
第一个经典套路就是模仿好莱坞弄出来的大明星+大导演+大制作再加上海量糊脸宣传的大片模式。
第二个经典套路就是以《美人鱼》开始的卖情怀模式,拿出一些老明星老导演跟你聊这是谁谁谁的新作。
后面还出了《爸爸去哪了》这种堪称行为艺术的综艺电影。
那个时代,只要你有名声,就可以去电影院捞钱。
至于名声怎么来的,不重要。
为了刷名声,这些导演无所不用其极,各种神奇的营销方式你都能看到。
一直到2017年,以《战狼2》为代表的的工业电影走上舞台,才开启了电影行业的拼质量时代。
自那之后两年,春节档的冠军分别是《红海行动》,《流浪地球》。
看起来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结果2021年,《你好,李焕英》横空出世。
这没有影响到第二年的《长津湖》夺冠。
但直接在2023年催出了一部完全对标李焕英的名作:《满江红》。
沈腾+一堆小品演员+小空间轻喜剧+结尾上价值,短周期速通,盘外下黑手,搞情怀宣传——靠这些几乎一比一复刻的元素,《满江红》正面击败了《流浪地球2》。
然后现在,有一部新电影出来了,你没看到它的内容,先看到了它的热搜。
你没看到它的质量,先看到了它的营销能力。
连看完电影的人出了电影院都不聊剧情先聊减肥。
开分被对手秒了之后,它的对手立刻分数狂掉,直到被它反超零点一分才停下。
然后你打开它最大对手的评分区,发现给它对手打一分的那些账号反手就给它打了五星。
而这是这账号唯二的评论。
这么熟悉的版本,几乎是摁着我的头在对我喊:
营销决胜负的好时代回来啦!!!!
以后是不是还要再加一条,胖了瘦了。


无话可说,满江红开了一个很坏的头。
今年春节的真人电影全是垃圾,最后我选择熊出没。
这部电影讲了一个胖胖的啃老族变成一个瘦瘦的啃老族
这电影我没看过,但所有人都在讨论减肥而不是剧情,这本身就很诡异。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影视娱乐 最新文章
如何评价女星宋佳满背纹身?
《白鹿原》中有哪些震撼你的细节?
你最讨厌抖音的什么梗?
有没有那种女主智商高的(复仇)爽文?
看过庆余年原著的朋友能给我讲讲陈萍萍的生
有没有可能现在人类的科技树其实是点歪了?
如何评价游戏《绝区零》的画风?
你家孩子被造黄谣了你会觉得丢人吗?
电影《周处除三害》中陈桂林为什么被捅了一
为什么很多人大学毕业后就对二次元和galgam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2-16 00:09:31  更:2024-02-16 00:11:55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