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人物音乐 -> 为什么测评都用《渡口》这首歌来测音质? -> 正文阅读 |
|
[人物音乐]为什么测评都用《渡口》这首歌来测音质?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为什么测评都用《渡口》这首歌来测音质?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手机 耳机 平板电脑 评测 数码产品 为什么测评都用《渡口》这首歌来测音质? |
开头的一记鼓声会让大部分移动设备和比较烂的汽车音响产生共振,淘汰80%没有200hz以下低音的设备,让共振处理不好的低音单元露馅。 前十秒的皮鼓敲击分左右声道,干掉占90%以上的单声道设备(手机等)以及高音设计不够好的单体式蓝牙音响和低端电视的音响(homepod就会有一点左右声道区别) 十到二十秒的吉他考验双单元音箱的分频点,高音喇叭质量不好的会产生很明显的失真,低频够不到100hz的设备这里根本听不到贝斯的声音,五千以下的监听箱都有概率卡在这里。到这里以及淘汰了市面上95%以上的设备。 二十秒以后的人声一出来,很多相位不好的汽车音响就露馅了,因为人声不在中间/很模糊。而且蔡琴的声音修音少、动态大,动态不够大的设备在这里会感觉人声不是连续的。 至于最后5%的设备,基本都是6.5寸以上单元的专业音箱/有10mm以上动圈的耳机了,到这里渡口基本不能起到分辨作用了,除非你对录音棚里播放的渡口非常熟悉,不然很难听出区别。这首歌几乎没有80hz以下、10khz以上的声音,也没有复杂的混音摆位,对专业设备区分度是很一般的。 但那又怎么样呢,大部分设备都是那95%的乐色,渡口这首歌能在30s内按顺序排除大多数低级错误,个人认为用来评价移动设备、蓝牙音箱、电视汽车等都很合适。 |
网络上流传的一个号称“原生母带”的 “渡口.WAV” 文件大小:665MB, 采样频率:192kHz, 采样深度:32bit, 单曲文件665M,这么巨大的文件是不是音质得上天?? 结果,频谱是这样的: |
![]() |
文件信息 |
![]() |
文件频谱 |
![]() |
频谱20k范围局部放大 可能有些人不懂,这个文件的频谱信息就截止到21kHz(21-22k之间只有有很少的信息), 跟普通CD的音质是一样的。 不知道是那个大神恶搞,用CD抓轨的数据,重新编码得到的这么巨大的文件,不知道坑害了多少“发烧友”。 补充一下 音频CD的格式: 采样率:44.1kHz,根据采样定理,能采集到的音频信息的频谱最高为22.05kHz; 量化深度:16bit,就是每个采样点的数值用16bit数据来存储。 反观这个文件, 采样率是192kHz,理论上可以采集到96kHz的音频信息,但是实际上21kHz以上基本空白,所以是无效的高采样,但是会导致文件变大 192 / 44.1 = 4.35倍。 量化深度:32bit浮点,并且文件是用64bit双精度浮点来存储的数据。相当于用一个集装箱来运输一个普通的行李箱。文件尺寸变大 64 / 16 = 4倍。 两个因素叠加,就是这个文件有665MB的原因,但是音质与 665 / 4.35 / 4 = 38.2MB大小的音频CD几乎一样。 |
因为《渡口》这首歌,你但凡接个能响的东西,下至几毛钱的贴片喇叭、9.9包邮的音响、上至上百万的演奏厅、土豪八大件,无论是在广场还是在厕所,无论是耳塞还是入耳还是骨传导,无论是森海塞尔亦或是铁三角索尼lenovo,都能放出惊世骇俗的听感(修改一下:都能放出不错的听感,惊世骇俗有点太过了。) 特别是开始那两下打击乐,直击心灵,贴片喇叭的哒哒声和尖锐的高音,百万喇叭的咚咚声和清澈的人声,都能让你的设备听起来高一个档次,但是玩设备的老炮是会鄙视给大家展示《渡口》这首歌,只有他一个人的时候,才会关起房门开大音量,从头到尾听一遍《渡口》,被自己的这些设备震撼到泪流满面,来肯定自己的付出与投入,心中默默地呐喊出一句:牛逼! |
![]() |
|
渡口,特别是惠威的那个试音碟,开头鼓声都eq成啥样了。蔡琴的歌,说白了,多垃圾的音响都不会特别难听,所以才用她的歌试音。 稍微来点速度快动态大点的的,比如round up,很多音响直接露馅。 |
内行人来给你们科普一下吧,也不是都用《渡口》,渡口一般是测评音响使用水电播放的时候用的,测评火电播放音乐的效果时一般使用火风的《抱一抱》,测评风电播放效果时使用老鹰乐队的《加州旅馆》,测评核电播放效果时一般使用的是《星球大战》的《Main Title》,就只有光伏的发电由于比较新,业内还没有统一的测评音乐,我个人比较喜欢用的是《夜航星》 |
最开始惠威音箱试音碟用的这几首,试音碟的作用就是让你觉得设备牛逼,多差的设备听起来都不差,这点让老烧们理解错了,老烧们理解的试音碟就是字面意思测试设备好坏的歌,其实是让你觉得设备牛逼的歌; 试音碟的歌曲特点就是信息量很低,乐器稀疏,人声也慢又很凸出,人声乐器混响加的也很大,基本上都是独奏,偶尔有人声加乐器或者两个乐器一起,动态大,同时频响两头翘,高频多人声多低频也多,偏刺激的声音第一印象都更好; 至于网上的过度解读说这歌怎么牛什么高中低频,哪个歌没有高中低频? 至于能不能测试音质,我觉得是显而易见的,想测试器材好坏我觉得就是要多听不同种类才可以,拿自己熟悉的歌单听,同时还要有正确的听音观 |
讲个笑话,烧友们有一句经典的说法“渡口开头的鼓的低音音箱不够好根本听不见” 实际上这个鼓的基频频响在60hz左右,远不需要什么好音箱 |
![]() |
作为对比,我们找一首“没有任何音乐素养”的电子乐,看看他的bass频响到多低 |
![]() |
原来用来测低频的话,高质量hifi发烧曲子还不如一个“毫无音乐素养的”电子乐。 *选取的电子乐为:aethoro - GUISTORIA *“毫无素养的电子乐”为反讽 补充: 玩hifi就以玩的心态去对待,别来碰瓷相关行业从业者 |
因为这是一首极佳混音的歌,以至于在任何设备上都很难听的差。 所以好卖货。 而且,渡口本身算是很极简主义的,提琴吉他手鼓,人声,演奏唱的又极好。没有混音经验的恐怕很难判断器材质量。 你让个扬声器播放个单音,那听着都还行。 你让个扬声器同时播放一百个单音,然后背景放个大爷出来拎笼子遛鸟的现场录音,还能分出来,那是好器材。 真要听缺陷,去听快节奏的电子和金属,看看有没有异响或者爆棚,动态问题,以及电吉他音色透不透,动态准不准。全频段都能听出来。 真要听失真,底噪,解析,音色还原,去听古典。各种乐器都还原的准,人声音色一定就准。 哪怕真为了听人声,去放点维塔斯,音域够大了。 真为了听主观解析,找个你熟悉的下瑕疵的录音去听,AB对比。 真为了自己听着舒服,那就拿自己听的东西去放。 判断器材水平,要用渣录音,复杂音乐,普通水平混音。能听出各种问题,才是好器材。再去听渡口之类经典的东西才不会错。好混音的工作导向,是要在各种器材,包括各种垃圾器材下听着不差。 所以你在某个音响听着渡口不差,那也只能说明这个音响不是极端垃圾而已,不能说明多好。 听hifi不让放古典,类似中医不要去治真病,传武不要真上台。都是假把式,忽悠人卖货。 |
当耳机测评者频繁选用蔡琴的《渡口》和老鹰乐队的《加州旅馆》时,这两首歌其实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们像是音频世界的试金石,揭示了耳机的音质特性。首先,让我们聚焦于《渡口》: |
![]() |
蔡老师这在首歌里,她把开口音,闭口音,鼻音,颚音,婉转的唱了出来,配合她独特的音色。普通音响设备很难解析到位,很容易发现音响设备在某个音色的缺陷暴漏出来。 还有歌曲特点明显:歌曲音乐元素非常丰富,包括了人声、吉他、贝斯、鼓等多种乐器,能够充分展现出音响设备的表现力和解析力。 |
![]() |
这首歌的前奏鼓点为整首歌曲做了非常独特的铺垫。这段鼓点,也是测试音响设备低频表现的要点;蔡琴的中音也能够充分展现出音响设备中频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歌曲结尾部分的一段吉他,可以测试音响设备的高频表现。 纯鼓声与吉他轨交织时,如果能明显察觉到低频环境噪音,那可能意味着耳机的低频响应不佳,或是软件处理有意削减。 而多乐器音轨混杂时,如果音色模糊或难以分辨,那无疑是设备质量的警示信号,表明硬件性能有待提升。 《加州旅馆》的测试更为细致: 专辑版本主要关注弗兰格吉他效果和Wah效果的清晰度。若刺耳或不明显,高频频段很可能存在问题,如爆音或齿音过重,许多号称“人声之王”的设备常会出现这种状况。 |
![]() |
1994年现场版则被广泛用作测试,Bongo声音和贝斯入声是低频响应的试金石,快速吉他的回声能否清晰区分,显示瞬态性能的好坏;沙锤的定位若不明显,说明设备在细节处理上存在问题。例如,Beats耳机(具体型号未知)在贝斯表现上常有破音问题。 然而,重要的是要理解,这些经典老歌并不能全面检测耳机的每个频段,只能提供大致的缺陷线索。真正的考验往往来自更全面的曲目。 我常用的测试曲目包括莫扎特的《魔笛》(歌剧中的人声表现力),Radiohead的《国家安魂曲》(低频和管乐瞬态的检验),以及迈克尔·杰克逊的《Love Never Felt So Good》(Funk风格音乐能完美展示声场和定位)。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很久以前,有张惠威试音碟,很经典,歌选的很好,渡口是其中一首。 |
![]() |
大约是这样的,懒得找原碟了。 很好的一张,不试音,听也很好。 |
因为《渡口》这首歌,容易放出来大多数人都认为的 “不错的听感”所以,如果用《渡口》这首歌放出来的听感都不好那么,就可以证明这个音响就垃圾中的垃圾! 就这样说吧,如果音响评测最高分是100分,那么,《渡口》就是用来筛查出来那些低于20分的音响。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而言,30分就已经完全够用了,这个分数的产品价格,也是大多数音响消费者普遍可以接受的(包括很大一部分自诩为老鸟的音响爱好者,堆一摞满墙音响加起来价格不超过20万人民币) |
其实《渡口》和《加州旅馆》也就外行人或者小白喜欢拿来当试听曲! 一般有经验的烧油,会有自己的试听歌单。 之所以要这样,是因为音乐风格是很多样的,每个人的听音观、器材组合都有差异,所需要的测试方向也会因此有差异。例如主听古典交响曲目的,跟听流行人声曲目的需求就截然不同。如果你拿听古典的标准,套用到流行曲目上,自然会不合适。 而《渡口》和《加州旅馆》都是属于流行曲目,编制场景的复杂程度跟交响乐完全不在一个水平,所以测不出来效果。 正常来说,像我这种经常接触各类型HiFi器材的,最少会有好几首测试不同类型器材和风格取向的曲目。例如: 用小提琴独奏测高频表现; 用人声清唱类曲目测中频人声表现; 用打击乐测低频; 用交响乐测结像和声场; 用一些大动态的曲目测设备的动态; 用一些弦乐演奏来测瞬态; …… 而且最根本的原则,是这些曲目一定是你很熟悉的,能快速跟记忆中的声音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变化的。而如果你拿陌生的曲目去听,也许你根本不知道它原本应有的模样,自然也就无法去判断了。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我来提醒一下题主:问题提错了,测评不一定都用渡口这首歌。 欧美日韩澳新非拉美,几乎其他国家都不用渡口测音质。 按国家比例来说,渡口大概也就是1-2%的比例。 但是为什么我们印象如此深刻呢? 1无间道这部电影 2音响销售团队深知,需要把消费者禁锢在一个自洽的音质评测逻辑圈里,比如加州渡口。 实际上在国内,很多音乐发烧友并不用渡口,尤其新一代00后发烧友,更喜欢用acg类音乐测试音质。 |
这算什么,这个问题下就有不少所谓的“发烧友”用着iPhone的AAC编码戴着蓝牙耳机听着网易云音乐的“无损音乐”品出来音质的好坏呢。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 |
一句讲嗮,通透啦真系 |
因为一般的音响设备用1812序曲测就露馅了。 |
这个曲子,开头有频率比较低,强度比较大的低频。 很多普通音箱低频下潜不够,可以一耳朵否定。 如果是强怼的低频,譬如帝瓦雷这种,空间感又不够。 只有真正低频不错的设备,才有好的效果。 蔡琴的人声可以厚,可以薄。设备要表现出适当的人声,也可以看出调得怎么样。 这个曲子没有高频测试。 |
我还想测音质不是用蔡琴的歌吗 搜一下渡口 嚯~蔡琴的(捂脸) |
1,低频往往是多数人最容易感知到,也最关注的一点,所以渡口很适用; 2,我个人建议用自己喜欢的音乐类型进行试听,比如不同版本的京剧曲牌《夜深沉》,你会发现,有些器材或者演奏版本,京胡部分过于尖锐刺耳,有些则是大鼓部分过于浑浊,如果你的器材,或者你喜欢听的版本,京胡不刺耳,大鼓清晰层次分明,那就是适合你的; 3,我当年还是个9手的耳机爱好者的时候,很多Grado的粉丝用郭德纲测试人声…… |
这首歌太经典了,开场几声鼓音能检测低频量感。蔡琴的声线能检测音箱的中频人声能力。小节拍混合其中可以听出瞬态好坏,中高频也可以通过穿插的弦乐听出八九不离十。 除了听不出音场大小和高音瞬态这俩感知不强的科目,渡口基本较好覆盖了音箱评价中必要的科目。 同理,加州旅馆等也是一首好歌。 而高音瞬态我首选 kikuo 的瞬态神作,《カラ カラ 空の殻》,此曲虽然是一首v家作品,但音轨分离度高,有重点突出低音,高音,女声,瞬态的部分。3分30秒后有一种这首歌就是折磨二分频音箱的感觉。 |
高音甜,中音准,低音沉,总之一个词,就是通透!我十五块钱的耳机都能听出蔡琴是晚上唱的,晚饭吃的不多,头发洗过,是短发,就是水少喝了,有点口渴,蔡琴在唱这首歌时候没涂口红!而且她应该是刚从美国回来,高音20KHz的地方带着德克萨斯州的泥土芬芳。前面听不出来,后面感觉应该还在飞机上还算了两道微积分,答案是1/2sinx^2+e^x,主要是她还算错了。 |
渡口能不能测,能测……但是你问我,爱的供养能不能测,也能测。 实际上哪有那么多的讲究,我当年还在用hd598 我用渡口,我现在bhse + stax omega 我就喜欢用爱的供养也行。 你想用啥就用啥呗,还真的分高低贵贱? |
渡口最大的问题是测不出高音质量 |
试音最重要的其实不是这首歌的频宽,而是这首歌你得熟。这种熟不是说这首歌你听了很多遍,而是这首歌,你知道它原来是什么样子的。 大部分人,听一首歌,可能从街边的音响听到,可能从手机的外放听到,可能从一些很稀奇古怪的地方听到,这种时候,你听到的这首歌已经完全失真了,已经被各种压缩,设备演绎成很奇怪的样子了。通过这种情况了解的这首歌的样子,就像在一个偏色的显示器上看一个美女被压缩了十几遍的相片,别说你,她妈都不一定认得他。这种情况你再去用这张照片试一个显示器的色准,能试出来有鬼了。 对比之下,渡口作为一个专门试听的蝶,大部分发烧友会在各种高端的器材上听过这首歌,这种情况下,我们基本可以认为hd800s,或者牛逼点的大奥,大香上听到的,是无限逼近原声的,同时,这首歌也拥有相对比较明显的记忆点,因此,发烧友们通过这首歌,可以更有效的辨别手上器材的优劣势,以及与原声的相似度。 所以,你完全可以不用渡口作为你的试听曲目。只是大部分情况下,惠威的那张试听碟是每个器材的保留曲目,你肯定能在各个器材的曲库里找到这首歌。 我的建议是,如果你在你的手机里放一首你很喜欢的无损歌曲,dsd,flac,pcm什么格式的都有,然后用这首歌作为你的视听曲目,可以更有效的挑到适合你的耳机。 |
路过看到大家的一些回应,还真挺有趣的,关于渡口和一些朋友提到的加州旅馆,个人知道一些小故事,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小故事1 “渡口”其实最开始是一些香港的HiFi月刊搞出耒的,大家需要找个共同软体标准,这样方便大家用文字写出大家都明白的器材评测。那时大家发现,如果总是他有他说一首你听都没听过的乐曲做评测,大家不会明白他写什么,想表达什么,因为完全没有心里的标准,又完全没有代入感,套用粵语一句“鸡同鸭讲”。 当年的烧友大多是中年或老年人,受不了太刺激的音乐,蔡大姐就很对他们口味,录音上也算可以,于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人手一CD,还分开很多版本的“蔡琴”便成為音响书上必然出现的评测歌曲,因为这曲子大家都有,大家也容易明白,其实不止有“渡口”,还有“三年”,“癡癡的等”等等名曲,于是大家看书时都明白书上作者想表达什么了。 小故事2 至于“加州旅馆”其实是香港一小撮“玄学”烧友炒作出耒的,当时正值CD开始抬头的时代,黑胶唱片开始没落,很多人把手头上整屋的黑胶唱片以廉价甩卖给二手商家,而那些玄学烧友从二手商家直接提高一点价格把一些特定目标收下耒,再炒作一番,什么美版德版可乐胶的分门别类,再吹上了天,就会有一个又一个小白被哄得天花乱转的淘钱了,加州旅馆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头段那结他后,歌词响起前两下鼓声,成为了一个玄学标准,但其实他们系统重播时,极有可能分不清两下鼓声是敲击了中音鼓,踏鼓还是落地鼓,总之有低频就是了。 现在这群玄学大師差不多老的死光了,我才敢现在跳出耒说!!!加州旅馆原声大碟真的录音那么好吗?当然不是,我甚至还认为那录音与混音非常普通,我个人甚至认为比较差,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多了一次混音,最开始是一个阴谋论者首先发现,这首曲目其实是多做了一层混音,將西方邪x教歌颂声音片段收录其中,只要將声带倒转播出(由尾段开始播向頭段便能隐约听到),老一辈应该听过这段新闻,多只香炉多只鬼嘛。 当时香港因为家居环境普遍偏小问题,做成大多数人只能退而求其次用书架式音箱,其中一个没多少低频的BBC标准音箱LS3/5A便很受欢迎,由其高阻抗那款重播小提琴当真一绝,有烧友更用“有松香味”形容,而这类书架音箱在低频方面的动态和舜态都相对较差,但很适合小型住戶,没多少低频便能免卻听音乐时出现那烦人的谐震和注波,声音会比较干浄。 在这群初烧的玩家到二手唱片店购买唱片时,这些玄学家的唱片面积一般都很小,比一般家居客厅小很多很多,所以放上35A音箱低频就多了,玄学家们甚至想办法借一些物理原理將谐震控制或收朿了一个度,再称呼这为低频,那些初烧们顿时惊艳了,即时拜倒仙人,请教仙人时,他便一顿吹嘘,还透露自己有“上门调较音响”服务,又有怎么怎么的成果,于是初烧们便花不算多或算是合理线下的价格,请这高人上门服务。 仙人上门后一番作为下,果然声音进步了,其实是很多初烧们不懂怎么调较黑胶唱盘(那年代没互联网,很多知识都是要从书上找耒,但中文书提及这类知识的真不多,甚至非常难找,加上好些大能们门扫自珍,就更难学到了),仙人调完唱盘,再左搬搬,右拿书压压,调较立杆见影,买卖完成,仙人与初烧都开心的分手。其实仙人留了一手,並非將唱盘调较至最佳狀态,等一段时间后,初烧又到那唱片店办货,然后又是一阵又一阵的吹,仙人又再受到初烧诚意请到家里服务,这时仙人又再捣鼓一些“技巧”,並说你这音箱线材不成,那唱针和接线线材不成,还有唱盘防震不成,並解说一堆似是而飞的原理,再將包包里的一堆DIY后天灵宝拿出耒換上,边听边点头,不段换不段点头,再將唱盘调至最佳水平,再对着初烧发问:你听听,有什么分别?初烧顿时不明觉厉,然后一轮套路打下耒,就觉得这现在的確比之前好多了啊,又理所当然將一堆宝物付钱结算,双方又满意的分手了。故事周而復始,摩机换电容等等手段不断的上,初烧们钱包越耒越轻。不知何时这风气被国内的玄学家带进国内,甚至更加发杨光大,所以但凡大家听到一些玄学什么,天书秘笈等向你招手时,要小心了。(提起摩机,还有些笑话,留待下次分享) 注:我从这看到很多人对音响界的不滿,所以多说一些,多多包涵。 1,加州旅馆现在大家比较常用的版本是相对较新的现场录音版本,24bit的,录音其实不错。 2,当年蔡大姐很少在一些顶级器材中被用作试音,由其那些较大的代理陈列室,基本没人会用,其中原因它不是顶级的录音,还有后期的味精混音多了,通常都是较小型的音响店,由其卖胆机的很喜欢用这个,要的是那醉人的味道,恩……这味道有时的确非常迷人,我也有一段时间曾经沉迷在那些NOS電子管中。香港每年在会展都有音响展,会场收入场费后会送上一只试音碟,这内里收录的曲目,大多是真正烧友一般测试器材所用,展方把众多曲目中择优而用,制作这CD,所以淘钱进场真的不亏,是值回票价的。 2,HiFi其实真的不是玄学,真正的HiFi其实有很多理论,技朮和科学支持的,单是器材内部件配对的严僅,也是一般人不能想像得到的,有些厂家买一万粒电阻回耒,先老化,再配对筛选后,可能只有三几佰能用上,其它都要被处理掉。只是懂行的大多不会说那么多,又或不感兴趣在网上码字,就像声学的大能们,要他们在有限字数内表达声学上的理解和原理,真的会非常困难,故何必找自己麻烦。真正修仙的都在山门中,俗世难得有一行。 3,个人认为不懂比懂的幸福,能花最少的钱去享受音乐,还要满意,这是真幸福。好好珍惜,勿网上看太多,勿到店家里听太多,Hifi如是,耳机也如是,多找些自己喜欢的曲目比没完没了的找器材更好,留些少预算支持音乐行业,才有更多让我们选择的好音乐。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