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人物音乐 -> 为什么听了很多歌后觉得beyond没那么牛逼? -> 正文阅读 |
|
[人物音乐]为什么听了很多歌后觉得beyond没那么牛逼?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图片] |
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比如以前觉得beyond是神,听了更多经典作品后觉得beyond很不错,但没有到神的地步,这也很合理。 但如果你听了一圈外国乐队后觉得beyond是个垃圾,或者觉得在中国摇滚里面beyond是垃圾,那我认为你听得还不够多,也不能客观评价作品好坏。喜不喜欢beyond是主观问题,不喜欢没人能妨碍你,但无法从客观上找到依据来说明beyond水准的话,将没有说服力。 我八年前觉得beyond是神,后来学了木吉他,又受枪花影响拿起了电吉他,入坑欧美摇滚大坑,然后受X Japan影响在音乐道路上坚持下去,去钻研音乐制作方面的东西。当我回过头来审视beyond的时候,我仍然认为他们很牛逼,是对作品的客观评价,说是中国摇滚乐队天花板不为过。beyond歌曲旋律性普遍非常强,曲风特别多元化,歌曲数量庞大,写作题材特别广,吉他solo多,长,抓耳,有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广为传唱经久不衰,也有硬核前卫的摇滚作品拓宽艺术性的深度,是非常优秀的乐队。 至于很多人鄙视beyond的原因,基本上是无脑跟风黑,不愿意多了解热门歌曲以外的歌曲,觉得他们"不摇滚"。实际上,beyond"摇滚"的歌多了去了,并且你们口中不摇滚的歌曲,已经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光辉岁月》《海阔天空》是华语流行音乐史上的顶级作品,激励影响了无数人,它的价值真不是你们推崇的某些独立小众乐队几首阴间摇滚能比的,搞得好像这种经典已经谁都能来踩一脚似的。"摇滚"的歌曲,《永远等待》《旧日的足迹》《dead romance》《爸爸妈妈》《myth》《醒你》《进化论》《雾》等等等等一大堆一大堆,肯定符合你们这些执着于分辨"伪摇""真摇"的选手。 2024.4.13————————以下最新增加回答 是我在别的问题下写的,不能白写哈哈哈于是干脆复制来好了。 对Beyond的认识或许可以分四个阶段。 一:十多年前初听,海光真大喜真好听,旋律好主题又正又有共鸣,经典,传奇,殿堂级乐队! 二:听更多国外摇滚乐队后,Beyond看来确实一般,枪花的十一月雨太牛逼了,飞艇的天梯太强了,Pink Floyd永远滴神,波西米亚狂想曲……披头士老鹰涅槃电台头等等等等开始报菜名 三:流行都是垃圾,没意思。我听前卫摇滚的,我听古典爵士的,beyond三子还不错,《再见理想》也很前卫,海光真大喜纯口水歌,流行歌真没意思。 四:Beyond确实是一支当之无愧的殿堂级乐队。 早期和三子所谓"更摇滚"的作品,的确非常优秀,《永远等待》(05 03live)《旧日的足迹》《Dead romance》《Myth》《雾》《孤单一吻》《进化论》…(早期歌曲最好找后期的现场版,可以弥补早期制作条件简陋的问题)大概可以轻易找出几十首足够前卫足够摇滚的高质量的歌曲。 所谓饱受诟病的"伪摇滚"歌曲,海光真大喜,其实它们完全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我必须承认自己有时听海阔天空会感动落泪,光辉岁月前奏一响(尤其91现场)还是鸡皮疙瘩,经典就是经典,才足以在时间这个最高筛选机制大浪淘沙后留下来,技术简单完全不代表写出来简单。 听歌何必抗拒本能呢,那是迷失初衷的表现,伟大的词曲,编曲,本身就有长久的生命力。我喜欢用生命力这个词来形容beyond,什么款式的歌都有,总有一款你喜欢。一个最常见的误区就是觉得beyond歌很简单,因为你要真的去写歌就知道了,写一首流传三十年的歌曲是什么难度,跟歌曲技术简单与否毫无关系,披头士简单的歌更多。何况beyond太多经久不衰的歌曲。 即使是跟国外乐队对比,也并非不能比。 就比如和枪花对比,我当然非常喜欢十一月雨,Estranged,Civil war这几首神作,但我仍然爱听《永远等待》05live,因为我没有找到任何代餐,客观上曲子的高度也非常高,我仍然喜欢海阔天空96版solo,《旧日的足迹》双吉他,《早班火车》,《Myth》《Dead romance》,《午夜迷墙》《长城》《狂人山庄》,像这样的高质量歌曲可以很随便举出大几十首。Beyond的这些歌曲对比起来并不是一种被碾压的关系,而是它们也有充分的自己的特色和亮点。独创性很高,即使有一些模仿的影子,你也无法找到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替代品。 总结来说,我认为当乐队的水平到一定层次,互相之间都没有代餐,都有自己强烈特色,进行比较就失去了意义。就像枪花的长处beyond不一定有,反之亦然。我听披头士 PF 飞艇 KC也不影响我听别的,Beyond的某些特色国外乐队确实不太找得到,比如题材上非常"多管闲事"的好习惯,比如有些歌曲给人很多很"正"的感觉,比如大量且优质的吉他solo,比如黄家驹的嗓音,比如beyond式怨曲风格等,细挖之下这个乐队有太多东西,代表作又多,故事也多,甚至给人的影响还都很正能量,很浩然正气,在世界上也是比较独一份的存在,这样一个乐队,确实很难不喜欢。 我不打算再去闲得蛋疼计较歌曲风格,歌曲技术复杂与否,结构复杂与否,我更加关注歌曲的亮点在哪,巧思,制作等等,所谓比较口水简单的歌,可能有些段落旋律确实写得好,所谓非常摇滚的歌,可能依然有一些硬伤。用本能去听歌,而乐理知识只是表达观点的工具而已,你听歌应该是自己生理上喜欢,而不是别人告诉你这歌牛逼因此你才喜欢。所以我也希望变得更加包容,即使对于并不偏爱的某些风格也会听到它一些亮点,客观上会尊重任何真正用心的创作。 以上仅代表我个人的变化过程,其实就是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三个阶段,不过幸运的是我个人二阶段时间非常短暂,也就一两个月,随后很快就进入了包容一切的听歌状态。 |
我反而是听了很多歌,尤其是欧美大牌乐队以后,才发现Beyond有多牛逼。 首先说,这个牛逼不是指Beyond比国际大牌乐队更牛逼。Beyond肯定比不上国际顶级乐队,差距不小。但听完国外大牌乐队回来,我才发现Beyond跟当时欧美摇滚发展潮流神同步,以及相比当时的华语摇滚有多领先。比如91年就玩儿过雷鬼( 《继续沉醉》),93年就搞过大型不插电演唱会 (马来西亚国家室内体育馆,1万多人),玩funk (《爸爸妈妈》),grunge (《狂人山庄》,95的《困兽斗》也很好),94年就开始玩儿电子元素(《冷雨没暂停》),95年就玩过说唱金属 (《吓!讲咩嘢话》),97年就出了电子迷幻专辑《惊喜》,(强推《雾》),而且93年之后编曲,制作,和声编配质量都很高,非常国际化。 最开始听Beyond只是懵懂的喜欢,更多是喜欢旋律,格局,精神(对,就是b斗士喜欢吹的那些 )。通过Beyond开始接触摇滚,听他们喜欢的欧美乐队,再扩展到其他乐队,听多了之后回头看,才真正理解了Beyond音乐,理解了他们的音乐放在当时那个时代,当时华语乐坛的环境下有多优秀。 最后,想说一下,Beyond不是只有海光真大喜,《Dead romance》《再见理想》《永远等待》《困兽斗》《声音》《雾》《大时代》《进化论》《旧历》《夜长梦多》《讨厌》《打不死》《醒你》《教坏细路》《不见不散》《Good time》《冷雨没暂停》《门外看》《罪》等等可以听一下,这些才是真正的Beyond。 ———————————- 刚看到扭机的老道聊beyond的视频,大致也是这个意思,说beyond是他的摇滚启蒙,之后开始听bon Jovi ,枪花,metallica 等等,听完一圈回来还是会听beyond,因为beyond是梦开始的地方。 |
和题主不一样,我听的乐队越多,我越能理解Beyond的伟大。 您说,马克思的理论高深不高深?但我敢保证您阅读「共产党宣言」或者读他在「新莱茵报」「莱茵报」上的社论会没有任何障碍!就像他在「雇佣劳动和资本」这部作品里自己说的:我们力求说得尽量简单和通俗,我们当读者连最起码的政治经济学概念都没有。我们希望工人能明白我们的解说。 脑子里的是「三国志」,说出来的却是「三国演义」,为什么?不是他没有编「三国志」的能力,而是他对群众有期待,有关心,愿意用让群众听懂的话来交流! 希望您知道,大多数专业的人是很自负的!多少人张口闭口就是抽象名词就是各种主义,生怕别人不知道他的专业。比起费尽心思用别人能听懂的话交流,叉叉主义多简单,寥寥几句,节约不少口舌。同时,正如不能让普通人写出博士论文一样,你去让博士生用外行人能看懂的话表达下自己的论文试试,一样很多人做不到。大多数人,要么只懂简单,要么只懂复杂。 是的!如果没有伟大的心,加上卓越的才华,没有人可以做到流行性和思想性的兼顾! 但家驹做到了!这是他采访的话: |
![]() |
家驹并不反对自己的音乐商业化,成为流行音乐,他说他就是希望这些作品商业化,去大规模流行的,因为那里面有他想要向社会表达的东西。他不介意拿走自己的骄傲,而是愿意用简单的旋律表达深刻的内涵来实打实地启发群众。关于这个阿Paul也有提到: |
![]() |
主持人问“你有没有听到呢”,阿Paul说了,“当然,那些好厉害的”...... 两个采访的链接在此: 【【Beyond】家駒訪談(年份不详)中字版-哔哩哔哩】https://b23.tv/IqEFue 【黄贯中谈及黄家驹,白白浪费了一个天才,能听到他的东西十分之一都没有-哔哩哔哩】https://b23.tv/5p2bB3 不光是用作品启发观众,家驹也一直在现场教观众们静静听音乐,教观众们欣赏音乐。每次都苦口婆心,观众配合,他会竖大拇指;观众太吵,他会发脾气。 这是他在红磡,开始solo前,同歌迷讲的话: |
![]() |
在我哋呀音乐会上,家驹也准备了一次吉他独奏,为了不让观众觉得无聊,他让观众们分三个声部和他一起哼唱,这是家驹几场独奏的链接: 【Beyond - 家驹吉他solo独奏 1991演唱会[删减歌曲]-哔哩哔哩】https://b23.tv/5CMux7 【Beyond - Instrumental 1993香港不插电演唱会-哔哩哔哩】https://b23.tv/P4SAxq 这是家驹因观众太吵,发脾气的链接: 【黄家驹 - 吉他独奏【不满观众太吵发脾气】-哔哩哔哩】https://b23.tv/0lMubF 大众听到的只是浮出水面的那冰山一角。也许只能通过这些solo,或者早期的音乐,我们才能窥视到家驹那些隐藏在冰山之下的实力。推荐一张我很喜欢的早期专辑「再见理想」, 分享专辑 BEYOND《再见理想》https://c.y.qq.com/base/fcgi-bin/u?__=A1wZgE4z Beyond的老粉都知道,家驹的歌里唱尽了他内心的孤独。可多少孤独的人,最终选择逃避和现实的交流,划清界限,躲回自己的安全地带?多少人能像家驹这样,到生命的最后,也没停止奉献和燃烧呢?明明他的孤独更深!正如他自己说的,“怀着冷却了的心窝漂远方”。在香港,玩摇滚的不接纳他,玩流行的也看他不顺眼,两边不做人!在日本,商业化的面目更可憎,外国人的目光更不友好,一路梦碎到尽头!但他呢,没有沉沦在现实的冰冷中做一个偏执的音乐疯子,而是依旧想着用赤子之心去感化现实,让这世界少些戾气,去和所有他者和平共处。在他的最后的那张专辑里,表面上他唱出了压抑了太久的乐于怒,但背后,却是唱出了更多的和平与爱。 家驹拓宽了执着于变革,执着于叛逆的摇滚乐的内涵。原来摇滚乐,可以像他的笑容一样,是回归群众的亲切,更可以是一种和解!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些视频,里面有家驹的话: 【Beyond - 家驹的话 2005告别演唱会[删减部分]-哔哩哔哩】https://b23.tv/VAd5LK 【Beyond 【小燕有約】访问音頻-哔哩哔哩】https://b23.tv/sdsrJk 从中我们可以得知: 他让自己的音乐流行化商业化,是想向大众传递他想表达的东西,哪怕这样违背他内心对音乐的忠诚 他在巅峰时期选择去日本发展,是想放开来做自己内心的音乐,回归对音乐的忠诚 他想要放开来做自己的音乐,是因为要给外国人看到中国乐队的实力,改变他们对于“中国没有摇滚”的看法 家驹的一生,一直没能活成尽情舒展自己的音乐人 而是牺牲了自己,凭借至纯的音乐之心,极烈的音乐性情,成为了照耀大地,启发人心的灯塔 他是牺牲了的,希望大家尊重他,肯定他,爱护他的牺牲! |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觉得越听越厉害呢 我是北方人,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听Beyond,喜欢他们的第一首歌是「无语问苍天」,并非传唱度高的「海大喜真光」。 大二开始学吉他,因为做兼职存了一百多元,然后马上买了吉他,买了两本教材「三月通」和「杜新春编的beyond 吉他谱」 大学慢慢接触Metallica 枪花 飞艇,pink floyd,deep purple …再慢慢听 Andy timmons,睾丸哥,桶哥,Jeff beck… 参加工作后,有闲钱了美豪,prs,TA,lsl都买过,Marshall drz mesa badcat matchless 都玩过 今年我35岁,已娶妻生子,老婆是台山人,家驹的故乡,儿子名字里面有个「贯」,致敬黄贯中 现在每天都会听3子的专辑,特别是「请将手放开」「不见不散」「GOOD TIME 」超级喜欢! 我去过将军澳家驹长眠的地方,拜访过他们的排练房二楼后座,窥视过黄贯中在大埔的band房,live show也看过,三子专辑和单飞后的专辑都买过,并且都听过 Beyond 告诉我很多知识,这些知识课堂学不来,听他们的歌粤语,然后娶到贤妻 Cover 他们的歌曲,学会吉他技巧。 三子的几张专辑,无论歌词还是编排,超神的 不管是专辑数量,还是成员单飞后的作品,甚至影响力和生命力,国内没有乐队望其项背 在我心中,他们和pink floyd一样伟大 |
正常,beyond是一个活跃在那个时代的乐队。 客观评价,beyond技术上不是厉害的,吉他音色也很有年代感,很多耳熟能详的歌曲用的都是三和弦,加上留下的beyond的这几位队员也已经年龄不小了,唱不动了,手指僵化了,或者很久都不练习乐器了,这是你看到的beyond,他确实不是神,而是一支乐队而已。 但是,beyond的厉害之处也有很多,黄家驹的音色和音域是特别抗打的,你试试他的唱法,能把他所有的歌都唱下来非常不容易;其二,beyond的旋律感觉是一流的,可能这是被人们最容易忽略的地方,虽然你会见到很多器乐玩的很好的大师,但是旋律感这个东西,除了后天训练,很大程度上真的是老天爷赏饭吃,换句话说,你翻弹翻唱他的东西很容易,但是你很难创作出来类似的旋律线条;第三,在当时的那个年代,beyond已经算是意识领先的了,很多的风格都有去尝试涉及,比如金属,比如阿拉伯音阶,再比如去日本发展,这些是他们在当时意识到的东西,可能今天互联网时代看起来没什么,但是当时信息非常闭塞,类似江建民这些台湾本土的吉他大师,都是翻磁带练琴的。 总的来说,beyond是一个令人尊敬的乐队,但是不要神化他们,更不要在他们的音乐基础上停滞不前。音乐发展到现在有了很多新的东西,即使在当时年代,也有Blues,Metal, Hard Rock众多音乐风格,多听,有机会的话上手一个乐器,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就好。 |
家驹生前就说过,有歌迷因为喜欢他们而了解音乐。最后觉得他们不怎么样,不喜欢了。他也觉得没问题,反而还为他感到高兴。 所以你现在觉得beyond不牛逼,beyond可能都不会说什么。还会为你开心。只要你是真的接触了更好的音乐,对音乐的理解更透彻。。 至于那些自以为明白了真正的摇滚,以自己喜欢过beyond为耻,觉得beyond是垃圾的人。 那就只能用上另一句话回应了,你不能喷垃圾话的同时自己是个垃圾。 |
最近在洗澡的时突然想到一个奇妙的比喻 我们可以把摇滚乐发展比做一群人在制造一座伟大的人工山脉,里面的每个峰都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流派,有金属峰,英伦峰,朋克峰,数字峰,后摇峰,迷幻峰一大堆。山外面平庸热闹的市中心,则代表流行乐。 有的人会终其一生给山峰增高,让这一峰更伟岸(那些奠定新高度的音乐人),让听众看到更好更高的风景 有的人会给半山腰添砖加瓦(艺术上有一定高度和地位的,扩充丰富某一类型的),让听众有更多的途径去爬山,更容易爬山,更容易看到风景 那么beyond在里面做了什么? 我觉得更像是在朝着中国的方向,建了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入口游客大厅,93之前修了一条往城里的路,然后在1993之后往几座著名山峰的半山腰,夯实了土层,分别修了好几条步道供大家选择往上爬。 当然同时期也有很多人都在干这事情,比如太极和一众国摇,不过beyond修的路可能让城里人格外认可(偏流行旋律的曲风,拿了劲歌金曲赚了曝光度),93年带头人还牺牲了,好多城里人哗然,都想来看看到底修的是一条什么路。带头人牺牲也让大家更加重视这座景区大门,这下走他们这条路的人更多了。 beyond对于我自己的听歌生涯也差不多就是这个帮助,带我进了摇滚坑。但是我不会在看到山顶风景之后,回头骂景区入口还有帮我上过山的石级。它们海拔固然不高,但是没有必要贬低,毕竟他们也没害过你,也没有害过这个景区 大家对港摇粤摇关注不大,其实这几年港摇挺热闹的,他们绝大部分就是从beyond修的路进山的,半地下的时候全都去过beyond的拼盘翻唱会 我也不会去骂其他的入口,比如那些同样启蒙了乐迷的国摇,我甚至会在下次爬山的时候尝试换个入口,试试崔健老师的作品,看看其他人上山时看到的景色。 习惯爬山后,我也不会总是逗留在景区门口,我会更多地在各座山脉的山脚与山峰之间流连。 真的爱你、不再犹豫这些中期歌我已经快一年没听了,但是《Goodtime》和《不见不散》我还经常拿出来回味;我最近新买的两张港台CD,是在佛山淘到的一张《请将手放开》,还有一张网上超低价搜刮到的三子签名版《得精彩》,因为93后的歌大多带点隐喻,我得做好实体备份;93前的专辑我一张都没买,价格虚高且我的那套精选里头已经基本囊括了,基本只有纪念意义; B斗士在我看来则是一帮没有力气爬山的人,没力气可能是因为他们只是小学生不知天高地厚,或者单纯就是没有智商和追求的混混。他们进了大门,踩在门槛上就高呼“我最高,一览众山小”。这种夜郎自大行为,只会把游客大厅搞得乌烟瘴气,给了城里市侩鄙视爬山客的理由。 哦最近五月天也挺火,我觉得他们一直挺像景区外面的黑车(和他们发家背景挺符合的),而且一辈子只会干开黑车拐客这一件事,还收你很贵的钱,告诉你上了他们的车就是上山,就能看到全世界,车上还有不少人信了,在跟着司机一起喊,只要你下车就会发现自己还在景区外面,连爬山的石级都没摸到。不过这对于一些只需要在景区门口拍照发pyq展现登高人设的人来说,已经足够了。 |
因为BEYOND被高估了,乃至被一些音乐水平有限的粉丝、B斗士吹成了神,实际上他们本身的确没那么牛逼。 下面是具体分析。 关于BEYOND乐队为什么没那么牛逼的问题,需要从音乐水准、历史地位、行业评价及文化影响力等多维度综合审视。结合现有资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其“没那么牛逼”的合理性: 一、音乐水准:创作能力与艺术性的不足 1. 技术局限性与商业化倾向 BEYOND成员(尤其是黄家驹)未接受系统音乐训练,作品在技术层面存在明显短板。例如《海阔天空》歌词被指缺乏押韵技巧,和弦进行高度模式化(如《光辉岁月》采用卡农和弦),结构多为“A-Bridge-B”的流行套路,艺术深度不及同时期达明一派的《石头记》等作品,从音乐性与艺术性的角度看“没那么牛逼”的心理感受符合客观事实。 乐队为生存转向流行摇滚,代表作如《真的爱你》《光辉岁月》均属“商业化成功但艺术性有限”的典型。摇滚圈曾批评其“背叛摇滚”,因奖项多依赖流行曲而非纯摇滚作品,是背离了摇滚精神的具有流水线式性质的商业化产物。 2. 经典作品的情怀因素。虽然《海阔天空》等歌曲因旋律朗朗上口、歌词励志成为时代符号,但其创作本质是“简单洗脑的旋律+振奋人心的口号”,艺术价值被情怀过度拔高。相比之下,达明一派在实验性与文学性上更受专业认可。 二、历史地位:香港乐坛的真实排名与奖项缺失 1. 香港本土影响力有限。 在1988-1993年黄金期,BEYOND始终未达香港乐坛巅峰: 奖项层面:连续6年(1990-1995)在“叱咤乐坛组合奖”中败给草蜢,仅获银奖。 乐队竞争:同期达明一派、太极与其并称“三大乐队”,但温拿乐队(获1988年金针奖)和草蜢(受梅艳芳力捧)更受市场欢迎。 金针奖缺席:作为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至今未授予BEYOND(温拿、达明一派、太极均已获得),黄家驹去世后也未追授,反衬其行业地位未被权威认可。 2. 商业成绩不敌同时代歌手。 唱片销量和传唱度被周华健、齐秦、王杰等歌手超越,小虎队作为偶像组合亦更具大众影响力(BEYOND专辑销量只有小虎队的数分之一)。 三、影响力:在大陆被神话 vs. 在全球影响薄弱 1. 大陆特殊性的“非典型成功”。 BEYOND在大陆的封神地位具有历史偶然性: 其励志歌曲契合90年代部分青年精神需求,黄家驹逝世更强化悲情符号,使其在一定范围内开始慢慢传播并延续至今,在内地成为“唯一打入非粤语区的香港乐队”。 作品演奏门槛低,成为吉他入门教材,进一步扩大传播。 但这种影响力集中于特定世代(大部分集中于80后-00前),未转化为持续的音乐潮流或行业革新。 2. 亚洲及国际影响力薄弱。 除日本、马来西亚等华人较多地区外,BEYOND在亚洲主流音乐市场缺乏认可,更是无任何全球性影响力。 四、黄家驹逝世后的乐队衰落 1. 创作力断崖式下跌 黄家驹去世后,乐队再未产出同等影响力的原创作品,多靠翻唱旧作维持热度,被乐评称为“二流乐队”。 2. 成员内耗消解精神遗产 黄贯中与黄家强的公开骂战暴露团队分裂,商业演出仍依赖“家驹遗产”(如反复演唱《海阔天空》),背离“超越”初心。 五、客观评价:成就与局限同时存在 尽管存在高估现象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牛逼”,但BEYOND的贡献仍不可否认: 文化符号意义:将摇滚精神与家国情怀(如《Amani》《大地》)带入主流,激发部分年轻世代理想主义。 行业推动:坚持原创对抗翻唱风潮,为后续乐队树立标杆。 但将其神化为“世界四大乐队”或“香港摇滚代名词”,显然脱离了历史语境与行业事实。 总体而言,BEYOND地位明显被高估,事实上的确“没那么牛逼” ,其实际成就与部分人的吹捧客观上有着明显的落差: 1、音乐艺术性:技术存在局限,商业化倾向明显 ,未达“殿堂级”, 但在部分人认知里技术短板被情怀掩盖,艺术价值被过度拔高; 2、香港乐坛地位:未达巅峰,香港本土实际历史地位逊于温拿、草蜢等,奖项与销量佐证其非顶尖 奖项不敌草蜢等对手 ,被粉丝神化为香港乐坛代表; 3、国际影响力:限于华人地区,在大陆影响力具时代特殊性,未能转化为持久艺术遗产 ,全球影响力接近于无,被粉丝误认为具有国际地位: 4、黄家驹去世后发展:创作力下降,彻底暴露创作局限与团队危机,仅依赖翻唱旧作,但在部分人中仍被视为具有持续创新力; 最后,BEYOND真正价值在于用流行摇滚嫁接社会关怀的文化启蒙作用,而并非被神话的音乐技艺被吹捧的乐史地位或以讹传讹的全球影响力。去除滤镜后,BEYOND仍是华语乐坛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非超然的存在,以专业水准论述,对他们“没那么牛逼”的主观感受符合客观事实,仅就乐史地位而言,BEYOND和黄家驹并无法企及邓丽君、罗大佑、周杰伦等里程碑式人物的高度,也无法比拟开创了新赛道的许冠杰、崔健等人的高度,就算相对于同时代的港台音乐圈层的其他人而言,也并未具备一线的地位、实力和影响力。 |
听外国乐队听多了 听得出差距 这是好事 毕竟确实存在很大的差距 披头士 PF那些乐队在60年代都能做出那么牛逼的音乐 我们直到现在还不能 我们要正视自己的差距 毕竟那个年代我们中国在经历着什么大家都清楚 日本也是因为披头士去了日本 然后掀起了乐队潮 所以日本比我们华语搞摇滚要早得多 差距自然也就出来了 Beyond 作为华语乐队 有他的局限性 首先就是语言 而且大部分歌曲还是粤语 作为一个大部分作品为粤语的乐队 能在华语乐坛取的这样的影响已经很不容易了 实打实靠作品说话 听了很多歌觉得beyond 不牛逼 那要看你和谁比较 如果和外国那些大神比 beyond 当然不牛逼 如果在华语乐坛比 beyond 当然是牛逼的 别忘了beyond 是在香港出道的那个年代搞摇滚有多艰难 在作品上来说 beyond 就是华语乐队的天花板 有哪个华语乐队有他们这么多经典的歌曲 而且是有如此长久生命力的歌曲? 你可以说beyond 的歌曲很简单 但是他们用简单的和弦 调式写出了这么动听的旋律 这就是他们牛逼的地方 至于那些吉他solo 就不说了 已经成为标志了 总的来说 可以认为beyond 不牛逼 但千万不要低估他们的实力 影响力 生命力 |
说beyond牛逼到封神的地步,那就是捧杀了。 但说beyond不牛逼,好像也不太合适。 推荐你听一下《光辉岁月》粤语版,后半段副歌词很有深意。 可否不分肤色的界限,愿这土地里不分你我高低 缤纷色彩闪出的美丽,是因它没有分开每种色彩。 《光辉岁月》曲是他写的,粤语版的词也是他填的,可以看得出他内心的想法(之前以为填词的不是黄家驹,差点误判,家驹是粤语版的填词人,修改一下原回答) 虽然人与人之间有高低之分,有不平等,这是现实。 但这首歌的歌词折射的是家驹对世界大同的追求,他希望有一天世界可以不分肤色,不分族群,不分你我高低,大家一起携手并进,共创美好家园。 虽然《光辉岁月》写的是曼德拉,而曼德拉本人争议比较大,但这首歌表达的主题就是我上面讲的那段黑体,而不是吹曼德拉。别老盯着曼德拉看啊,难道离了曼德拉这首歌就报废了吗? 懂不懂这首歌想表达的主题啊喂?我相信真正的beyond歌迷,家驹迷都能看懂这首歌的含义,而不是死盯着一个曼德拉。 |
我很久以前疯狂迷上beyond,他们的歌给了我很多力量,后来我接触了摇滚,听遍了国外欧美各路大神的摇滚乐,开始觉得beyond有点土,有点低级,并喜欢嘲讽听beyond的人,觉得自己逼格很高,再后来,当我听了足够多的欧美牛逼摇滚后,我又回过头来听了听海阔天空,才发现在一个个孤独的深夜能让我默默流泪感慨万千的,还是beyond,才发现之前自以为逼格很高的我是多么无知。 音乐,能感动你的就是好的,编曲再复杂高级,不一定有1645的歌打动人 最后,引用一句黄家驹的话:我们的歌,不是用来娱乐的歌,是用来欣赏的歌,你无需明白什么叫jazz什么叫rock,懂得尊重音乐就够了。 |
“那么牛逼”是哪样牛逼? 你要说是b斗士吹的“世界十大乐队之一”、“Paul亚洲第一吉他手”、“叶世荣亚洲鼓王”的那种牛逼,那确实没有。你哪怕没有听过别的乐队的歌。一个智力正常的人都会知道这是个纯吹牛逼的说法 你要是听多了很多国外的乐队会觉得beyond不那么厉害,是个非常正常的事。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摇滚发源于国外,早在70年代就被发展到一个你不了解根本想不到的超高层次,亚洲地区哪怕是日本也是拾人牙慧的(不过拾出东西了)。 如果是听了国内的很多歌的话……也很正常,国内毕竟存在有些直接给华语乐坛奠基,或者改变了华语乐坛生态的一帮人,像罗崔李周这些,有地区的开创之功的话确实也…是,能拿来吹比的 beyond与开创性技术性这些也没啥关系,不自我催眠很难给你什么“粉上多nb的人物可以去贬低别人了”的那种快感 这个时候可能就是你个人意识上的一个转折点。 你热爱音乐的什么呢?是爱丰富的编曲?爱好听的旋律?爱触动人的歌词?爱高唱功?是以上某个?某些?还是其他的东西? 亦或者是以上都不爱,就爱喜欢上优秀的东西后那种能与人交流时处于上位的那种感觉? 你在广泛听取国外的高技术的之后,发现再也回不去beyond了,你认定了自己就是要这样的东西,那么恭喜你,beyond在你这里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它帮你引入了摇滚乐中的某些流派,这就够了 如果是能够意识到了音乐上情感的作用,那我认为beyond在你这还有价值。黄家驹是一个非常真诚的音乐人,他把自己的困苦,内心的煎熬,以及经过煎熬之后选择“仍是要闯”的这些个东西全部写进了音乐里。这在我看就是beyond音乐最可贵的地方 如果能够认识到音乐是现实的载体,有些题材只有某个区域的或者说有某种特定经历的人才能写出来——这在我看就是你在阅尽千帆能够有可能回到beyond亦或者是华语音乐的契机。像爸爸妈妈,请将手放开,还有某些个现在不能提的歌都是如此,那是身为那个年代的香港市民才能写的东西 如果以上你觉得都是放屁,觉得一定得先分高下,然后以高下定胜负,胜者应当通吃把一切都踩下去什么乱七八糟的……那我觉得音乐本身对你而言也没什么价值。那beyond,确实是没什么牛逼的,你要的,他真给不了 |
我觉得他们依旧牛逼,我认为现在好多人对吉他,鼓的技术认识有点跑偏了,觉得越快,加花越多越牛逼。技术是为音乐服务的,至少他们影响了几代人学习乐器。 还有就是学习条件不一样了,那个年代物质和资讯不发达,长辈们对学习吉他,鼓这类乐器有偏见,大部分乐手都是自学成才,受限于时代,大部分只能靠耳朵扒,他们要付出现在孩子几倍的努力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平。不说现在,就是十几年前想学习吉他,鼓都是困难的。10年左右我初中那会攒了一年多零花钱和早饭钱在我们这十八线小城市琴行花两千多买了一把ibanez140和一个很垃圾的国产音箱,老板就送了两本小林克己,网上的教学资源也非常有限。现在的经济条件好了加上父母支持,b站那些弹吉他的小孩好多十来岁就有芬达mb,大g,一个比一个弹的好,他们能上几百块一节的正规课程,哪怕自学,一打开各种视频网站,输入曲名,铺天盖地的教学,一个比一个细节。 我听beyond差不多十五年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声音说他们技术不行,要么就是一帮人反串所谓“b斗士”神话他们再吸引评论变相谩骂,似乎黑他们成了政治正确。可是beyond为我打开了摇滚的大门,没有他们,我可能永远不会听枪花,虫团,皇后,acdc,METALLICA,飞艇,平克,黑豹,超载,唐朝等等,我可能和同龄人一样听流水线制造的流行音乐。是他们为我打开了这扇门,虽然说他们的一些solo放在现在来看确实简单,但是经典的东西不在于多复杂,而在于好听,引起人们的共鸣,至少大部分人拿起吉他都是因为他们,那些技术好过他们的并没有留下深刻的作品,都消失于历史中,时至今日beyond仍然是我心中的华语乐坛第一乐队,哪怕阿paul现在再被人诟病现场拉胯他也是我心中不可撼动的吉他英雄。? |
不要去听beyond商业化的歌,从自费专辑《再见理想》开始听,到《永远等待》《阿拉伯跳舞女郎》《现代舞台》这几张,重点听编曲,再结合那个时代,你会发现,你真的严重低估了beyond |
![]() |
|
![]() |
|
![]() |
|
![]() |
这四张专辑发行以后因为太摇滚,太迷幻,太前卫,太冷门,所以销量不高,经纪人下了最后通牒下一张一定要专辑大卖才能继续发片,于是就有了比较流行化的《秘密警察》,其中靠里面的一首《大地》一炮而红 |
小时候:beyond牛逼。 听了一些歌后:beyond也就一般吧。 听了很多歌后:beyond还是牛逼的。 |
于你相反,我是听了很多歌以后从发现beyond有多么牛逼。 |
如果对音乐知识认识的更深入,对Beyond各个阶段的专辑和演出有更多的了解,基本不会提出这种问题。 因数大多数歌迷,没有太高的音乐素养,才会用NB这种比较模糊笼统的词,来描述一个乐队的音乐的牛逼不牛逼。并且,大家对牛逼的标准定义是不一样的。 而Beyond所谓牛逼的地方,不只是在音乐层面,影响人们拿起吉他玩音乐,他们的影响,特别是家驹时期的Beyond,给年轻人们以精神层面的影响。这个影响就是, 在一个浅薄商业的社会里, 人们可以被音乐激励,可以被他们歌词鼓舞,去追求自己的生活与理想,谁是勇敢?你要做你自己,勇敢的成为,你想成为的那种人。 牛逼的并不是纯技术层面,那些技术层面很牛逼的歌曲或者乐队手,并没有影响一代或者几年的人年轻人,在非技术的精神层面,所以,那些所谓的听了很多的牛逼,本身就是片面一种牛逼,这些甚至根本就不是音乐人创作作品的时候单纯想要的效果,摇滚乐打动人心,不只是声大和刚猛,甚至是可以是柔和绚丽的,是可以搓到人内心的点。 把时间拉长,后来的人们不断的翻出来很多,Beyond当年冷门的作品,重温过去的音乐, 这音乐是原创的,有独一无二有灵魂,才能长久的流传下来, 这些音乐歌曲,本身可以流传可以被人们再次的提起, 除了音乐还有华人文化,对于词的共鸣, 音乐可以有生命力的, 星火相传下去, 只要这些世界上还有人喜欢这种音乐, 还有为了实现音乐理想,而去拼搏的理想主义者,音乐是有日常价值的,是可以治愈年轻人, 继续为了更的活下去,奋斗不放弃, 这才是Beyond与其他乐队不一样的地方,也是他的魅力影响力所在。 黄贯中在《哥哥》提到 ,黄家驹觉得《金属狂人》都流行歌曲, Beyond的音乐诞生于那个翻唱浅薄的商业娱乐的香港歌坛。 即使是这样,那个年代的歌曲,也是吊打今天流量的时代的很多歌曲, 今天网络流行歌曲,更快餐,更浅薄。 所以,在这个更浅薄的流量时代,人们开始怀念过去的弥足珍贵的原创音乐,而今天所谓的这些Beyond的歌迷,有的都是听《喜欢你》《真的爱你》《光辉岁月》等了解Beyond,而这些歌曲有的就对商业妥协,为了迎合浅薄卖钱而写的东西。这些牛逼不牛逼? 这些歌的听众牛逼不牛逼? 大家对音乐与Beyond的认识也是有差异的: 专辑演唱会 1.听过的歌曲的数量不一样。 专辑 85-93年左右。 94-97年左右。 97年之后的三人单飞的。 内地普遍被了解更多是《再见理想》《真的爱你》《光辉岁月》《海阔天空》《Paradise》《声音》 后期就是Basic那个磁带,正版发售,那时候还没解散,本人还是个大学生。 演唱会 阿位伯演唱会 台湾演唱会 真的见证演唱会 北京演唱会 大马演唱会(布鲁斯) 生命接触(流行摇滚) 祝你愉快演唱(噪音金属朋克) 20年演唱会(电子元素) 音乐启蒙 很多年前,中国有一个吉他老师,刘传老师,老师写了一本Beyond的吉他书,这本书发行后, 影响了很多Beyond的乐迷,开始买吉他学吉他。 |
![]() |
Beyond吉他谱牛逼与风格 听了很多歌曲之后,发现他们的歌曲不牛逼了, 那倒是没有这个感觉,后期对Beyond的理解,不再是从技术角度的单一角度衡量这个乐队。 国外乐队 很多听着不牛逼了, 很多也与国外的乐队作比较。 听歌曲也分怎么听,也不是说国外的乐队在技术就多牛逼,就比如林肯公园那个吉他水平,歌曲牛逼,旋律牛逼,但是不能说他们那吉他能牛逼那去,绿日那个吉他也就那样,和他们乐队的风格有关系,在他们那个风格了, 他们是世界的头部。 不可能,所有的吉他手,都是Ozzy的吉他手那样,吉他英雄,吉他大师,同时也是古典吉他大师,金属音乐的创世人,这是时代造就的。 3人4人 以前有总人争论,没有家驹的Beyond就不行了, 到了今天觉得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好,当然家驹是天才,其他队友也很是有才华。而经历了5人到4人,4人到3人的那个阶段的人都老了,后来者不会太深体会和争论。 Beyond的不同阶段、都出了不同风格的各种优秀作品。 不只是家驹在Beyond才是真的Beyond, 三人时代一样很优秀。 小时候听Beyond的时候,开始按流行程度听, 后期按音乐风格分一些。三人时期, 和黄贯中自己也写了一些很好的歌,家强也有, 世荣也有,黄贯中的多一些。 麻醉 天与地 fade away 年少无知 季节 十八 ... 音乐风格 Beyond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这支乐队有自己的风格,而风格之间,很难分出高低的,只是口味不同。 如果Beyond和周杰轮同时代, 不一定大家会喜欢谁, 这都不好说,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Beyond的作品真的留下了很多,但对于家驹整个一生的作品来说,很多作品并没有面世,成为专辑作品形式与大家见面。而让人们更多认识Beyond是他们最流行的那些歌曲。 关于Beyond乐队的个歌曲,融入了很多音乐风格:布鲁斯、雷鬼、重金属、流行摇滚、艺术摇滚、弗拉明戈、朋克、噪音摇滚, funky。 风格曲目 布鲁斯:高温派对。 Funk: 赤红热血 重金属:我是愤怒 弗拉门戈:昔日舞曲 雷鬼:继续沉醉 噪音朋克:声音 阿拉伯风: 阿位伯跳舞女郎,东方宝藏。 和风:谁伴我闯荡 (小调, 小时候有同学问, 这歌是不是日本国歌) 中国风:大地(前奏五声) Pink Floyd风:灰色轨迹 ...... 影响力 激励作用 XJanpan的主唱来中国的时候,还特意唱了Beyond的《海阔天空》,用的白色钢琴。Xjanpan是世界级的乐队,但这种音乐的共鸣和Beyond不一样的,不一定是在歌词和文化上相近,产生的共鸣,Beyond早起理想主义,奋进的歌词影响激励了一代年人,媒体人老梁也是这么说的,是人们一段共同的公共记忆。 吉他 生命接触演唱会黄贯中,弹真的爱你和大地时用的无头吉它,不要998,现在只要680,哈哈。 ES335在20年演唱会,就是第一次非典的那次,弹我是愤怒用的黑色款,总感觉应该用LP而不是ES,唱这首歌曲。 Basic那个专辑磁带上的封面,现在被印在衣服上,如果我记错的话。 这金花吉他也是20年上用的芬达,这个850,就是给你们看看,还记得那首歌的歌曲词:“歌声中...” 黄贯中,很少用LP,用SG和ES比较多,唱演唱会唱《声音》时,砸掉的那把是红色的SG,参加哥哥时用的是定制的黄色的,唱《天与地》的时候,是不是这把,记不住了。 歌迷 歌曲评论有时候是没有门槛的,是谁都能杠几句。 后来发现很多Beyond的歌迷, 听的比较多的, 是专辑里卖钱,打榜的歌曲比较多,认识停留在,流行摇滚的那几种歌曲。Beyond歌曲,不同阶段风格不太一样的,有很多歌曲,并没有进入大家视线,但是的确很好的,就这么错过了。 再后期,就是Beyond粉和杰伦粉,互怼,还有就是盯着黄贯中,现场solo翻车说事。还有的歌迷会讨论,听了很多歌后Beyond就不牛逼了。 Beyond还是那个Beyond,是有些歌迷歌曲听多了,感觉自己牛逼了,见过世面了,感觉Beyond不那么牛逼。 而且有一些音乐素质及其他方面素质也不高的Beyond歌迷,被叫作B斗士,可能就那种说不好就不行,没有相关素养,也不能保持客观的,情绪化的人。 关于前卫和实验性,现在很少能在中国摇滚流行音乐中,能找到《东方宝藏》这种歌曲。也很多有一首像《赤红热血》这样一首88年代的歌,能再次被人记起。 还有《十八》这种歌曲引起的各种翻唱。Beyond留下了好多的音乐宝藏,稀罕的是,很多人听的最多的还是《真的爱你》《喜欢你》这一类的。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不知道题主的牛逼是指什么?不会又是懂王们的音乐性吧?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Beyond能在灵魂人物黄家驹去世30年后还能持续这样的知名度和传唱度,还不牛逼? 看看现在的娱乐圈更替多快,《你好李焕英》推出了影后张小斐,仅一年多没多大动静了。《狂飙》爆红了高叶,她接了一些代言和活动,保持曝光率,可热度还是在慢慢减退。 刀郎去年一张专辑大火,一阵风也就那么回事了,有人说他又没动静了,直到今年的演唱会又开始重新成为焦点。那英五旬老太守国门时有些大众对她有了好感,刀郎演唱会又被骂几万条。 现在的市场变化太快,所以艺人都在尽力保持曝光率,周杰伦重新炒冷饭也要发歌,五月天演唱会一场接一场,窦唯时不时发点专辑,崔健都上综艺了,所有人都在努力维持着话题度。 只有黄家驹人都没了,既没有曝光率,也没有人给他营销,全靠自来水。这还罢了,队友黄贯中上个综艺,吸引的粉丝还倒过来踩黄家驹。黄家驹是腹背受敌,但仍然有这么高的传唱度,这还不牛逼? 不仅如此,黄家驹的歌曲还惠及了其他乐队,海山乐队的全国巡演快一年了,还在办。这些年有多少乐队靠致敬Beyond挣过钱?连前经纪人陈健添都靠着吃黄家驹的rxmt发了大财,这商业价值有几个歌手,乐队能比得了?这还不牛逼?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不不不,这只是一部分过程,曾经我也这么认为,但当我学习各音乐史并从事编曲工作后,再去拆解beyond的作品(海光真大商业妥协之流除外)发现,即便是放在现在,在华语地区也是牛逼坏了的存在。观点不说了,以免b斗士和驹斗士争论以及认为听了多少老外音乐之后自带优越感的人招黑。但我想举个自杀式的例子:前几个月,自驾318,车队里有不少文艺青年,更有几位玩音乐的国际友人,我车上也是,刚开始播放的是许巍,在路上嘛,仗剑走天涯的的气氛烘托一下。但过了一个多小时,车上的人受不了了,你怎么总在放一首歌啊?!?其实不是啊,歌曲没有重复过啊。谁懂啊家人们,这么牛逼的遮羞布被无情的扯下来了,许老师除了歌词之外,好像真的都是一样的哇,和弦结构,编曲,配器音色,甚至不少solo段落都只是把歌曲主旋律弹一遍!后来听beyond的不见不散整专和黄贯中的狂人习作EP,整车人爽了。最后想说点什么呢,不否认国内有牛逼的存在,但昙花一现,再无创造力也是不争的事实。再有,优越感这东西,哎… |
有时代滤镜,有遗憾滤镜,但要说牛逼的话,他们做的事在现在来看也还是牛逼的。 说Beyond牛逼是因为他做了一些开创性的事,有开创性的精神,开创性的音乐风格。 在那个整个歌坛都在唱情情爱爱的时候,《大地》《长城》让大家知道,唱歌也可以不唱男女那点事,还可以唱这些。 《光辉岁月》背后的故事,居然是写一个黑人,这让国内歌迷第一次感受到了乐队也可以有世界性的目光和慈悲。 那个年代,形成乐队,形成风格,就已经足够让国内歌迷扬眉吐气了,因为在他们之前我们只能听国外的打口碟,只有国外有这种风格。 何况,Beyond的风格那么鲜明,完全不输那些世界性乐队。 直到家驹的意外,一切戛然而止。 遗憾吗?当然遗憾,刚刚开始就结束了。 说Beyond牛逼,可能也夹杂了我们老一辈歌迷的期待。 假如他们还在的话,今天国内歌坛会不会有一些不一样?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