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人物音乐 -> 每天练四个小时的钢琴,三年后会达到什么水准? -> 正文阅读

[人物音乐]每天练四个小时的钢琴,三年后会达到什么水准?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大二想学习钢琴专业的我瑟瑟发抖
不要把任何练习打成一种消耗战。
你把一个程序跑1个小时,还是4个小时,它都不会变成另外一套程序。但是你在4小时后发现了程序的一个错误,那你下次就快一点点。也就是说,你练多久和你将会达到的水准没有直接的联系,你完全不必幻想你以现在的水平重复多少小时以后,可以达到下一个水平的成就。
但是,你可以选择为你不停修复自己的模型,预留出相对充裕的时间。或许你改掉一个旧技术,只用了0.1秒,但是你为了分析,思考,实验,包括等待所付出的时间,可能就是3小时59分59秒了。所以呢,你还真不能把你和琴呆在一起的时间,分给别的什么事情。
你如何用好这4个小时呢?很多人觉得做满4小时工好像就可以了,就可以等待一个写着“天道酬勤”的小蛋糕了?然而这个蛋糕是等不来的。只要你这4小时里,主要在计算“我还得弹多久?”,那么你的这4小时就是以上这个种类的,虽然不能说一点突破都不会有吧,但我可以明确告诉你,3年以后你的进步是很小的。
但是如果你这4个小时的时间一直都在找bug,找不到就继续找,那么我相信你反而需要设一个闹钟,提示你今天的额度已经用完了,明天再来吧。这时候你的进步就会大得多,当然,在你身体撑得住的情况下,你也一定不会觉得4小时时间很长了。
一个让人第一眼就觉得好,但又挑不出是哪里好的东西,背后至少有150个以上,被反复控制和修正的技术节点。当这些技术节点被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出现无法被根绝的相互干涉时,你的技术迭代也就完成了。再往下迭代意义不大。你的全部练习,都是为了去找那150个节点。为此你才需要花时间。
如果你完全意识不到这些节点的存在,重复多少年都是没有用的。
学习任何东西都是一样,每天的练习时间,不是你能够学会的保证,只是让它不会把你生活的其他方面搞砸的一个安全措施而已。你在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总结,才是你能够学会的保证。
我再加一点小内容吧,如果你想知道,如何不枉费4个小时,稍多一些技术上的积累的话,那么你应当如此做:
首先,你不必在任何你暂时无法稳定做到的动作上,耗费额外的时间。一旦发现不稳定,马上要寻求降级,而不是和这个不稳定的技术死磕到底。
你如果去做过视力检查就知道,5.0的那排你看不清楚,验光师可不会觉得再多让你看个10遍,你就能看清了,ta只会给你指更大的字,直到你看一眼就能看清,对吧。
就算你挣扎着蒙对了两个,这视力检查的结果也就不准了。对你配眼镜只有负面影响而已。
所以,你要将一切你没法一次性,流畅做到的动作,都看作是“你不会”的那部分。而不是把你好弄歹弄。终于弄对了一次的动作。视为你会了的那部分。固然,初次这么做的你,可能会惊讶于自己的技术之烂,能力之水。但是你可千万别觉得这是件坏事,这是特别好的一件事情。说明你目前存在的问题,已经被你给盯上了。接下来慢慢解决就好。
其次,一旦你发现一些绕不开的技术难点,一定要解决不然不行的,那么你一定要坚持住。通常这个尝试的时间会大大超过你的预期。但是你不要以为还可以再降级,降到不可再降的地步之后,你要选择死磕到底。
就比如说数学上的口算训练,语言学习上的认字,画画时候一笔的画法。弹琴时候某个音色的工艺。这是一些退无可退的点,你不能继续往下拆分了。只能硬从不会到会而已。
但是。一旦你接受了这个设定,其实从不会到会,也并不会花去太离谱的时间。只是需要你保持耐心,保持信心而已。
再然后,你每完成一个技术节点从零到一的突破。你都不要马上发挥连续作战的作风,先停一停,叉会腰得意一会。然后尽可能地去复现它。各种情况都复现一遍之后,记得将这个经验总结下来。不要把这么宝贵的历史资料给丢掉了。用一切你知道的办法,把它保留下来吧。
然后,随着你一路过关斩将,你一定可以把琴弹好。把一切想要的技能都征服下来的。
这么多人关注这个问题呀,那我再答一些干货吧,接下来的内容会稍微干一点:
或许你已经注意到了,让你始终处在良好训练状态的必要条件,就是寻求合适程度的降级了,如果你有一个很不错的老师,那么这个降级方案可以非常得合适合理,让你进步神速。但是如果你的老师技术太高,或者各种其他的原因,你没有得到足够细密台阶呢,那么你就得靠自己啦,实际上,会制定降级方案,可以说是一个教练的核心技术,它固然不是很容易。但是你一旦学会,那么你的水平也将超越一众只通过了资格考试的同行。未来会很开挂的。
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方法:
##火车司机的操作口令
火车司机经常会做一个非常中二的动作:像魔法师一样,双眼直直盯着,手指直直指着一个按钮,口中蹦出一个响亮的技能名。然后下一秒,门开了。
你自己做一下这个,可能都会被自己中二的表现逗乐了,然而火车司机每天还真就是这么上班的,干啥都得拿手指一下,喊出技能名。当然,这也是火车这件交通工具能如此安全的一大原因。
火车迷肯定对此很熟悉了,这个动作叫做“手指口呼”(大陆),或者叫“指差确认”(台湾)、“指差喚呼”(日本)。Pointing&Calling(美国)这个动作将单个操作的失误率,降低了85%左右。可以说是非常非常有效了。
然而这个操作一旦你的步骤衔接得很紧,或者两只手都被占着的情况下。你其实没法直接做来着。弹琴就更是如此了。那这个动作对你而言又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它的最大要旨既不在于指,也不在于呼,而在于“对分步骤操作的意识”。它真正最起作用的地方,其实在于对每个动作的【切分】和【命名】上。如果你对你的动作做出了这一点,甭管你是怎么分的,你都已经离准确执行近了一大截了,接下来,只是把执行它们的时间间隔不断改进,把动作之间的过渡状态不断改进而已。这就是非常明确的训练方向了,重复几次之后必有成效的那种。
所以,在分析技能的时候,先给你知道的所有技能,都取一个中二的名字吧,它真的有用。
##上升沿与下降沿
既然说到了“给技能命名”这件事,就不得不说到。哪些点应该被视为“控制节点”的问题了。如果一个动作要切分,哪里才是施加切分的最佳依据呢?
如果你有一些微积分上的知识的话,你可能会想到:在一个递增区间和一个递减区间之间,必有驻点;在一个凹区间和一个凸区间之间。必有拐点,分别对应这一函数的一阶、二阶导函数的根。
比如说。你要下键,总有“手指落下”和手指抬起”,一升一降两个动作对吧,那么以上的数学原理会告诉你,在其中一定存在下键深度/速度/力度的一系列最大值,在那个最大值点上,你的钢琴出声,然后,你的肌肉就无法继续控制音色了,只能决定何时止音。
根据你在做微积分题时,用导函数来讨论函数增减性的办法,你同样可以给你的下键技术,踏板技术以及断句技术进行分段处理,了解它什么时间进上升沿,什么时间到极值点,什么时间进下降沿。做出一张图来。你就知道,每一个音的进和出该怎么处理了。
如果你还想继续精进细节。你还可以继续关注函数的凹凸性,简单来说,就是你打算加速进入还是减速进入,是爆发下键还是控制下键,是匀速还是变速之类的技术尝试。直到你找到想要的效果,你就可以将这项技术,以在图谱中“插入拐点”的方式,在你的技术文件里加以定义了。
总而言之,一个音,一个断句,乃至整篇作品,都要能说得清,它是怎么实现的。每一个出点和入点的时机可以是浮动的,但是极值点和凹凸点的个数却不能有变。这样你就可以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质量上的控制了。
倘若你没有这个图谱的话,就像一个普通话方案不标声调一样,很容易十个人学出十种模样。过个几年就互不相认了。
此为控制理论最原理性的部分,即上升沿与下降沿的识别。如果你有更深的需求,你还需要了解“PID”、“滤波”、“乘子”、“最小二乘法”等知识。但是如果你只是亲手弹钢琴,还没有教机器弹钢琴的需求的话,那么这些知识,你不了解也完全不影响了。
##PID
好吧,我看我还是大概说一下PID吧,这个东西在数学上求解起来不太容易,公式看起来也很难受。但是它的思想不难懂,在实践当中也很有用。
你看过武打片吧,那些武师打拳砰砰砰,看上去拳拳到肉,刚猛有力,但实际上,那些拳脚没有任何威力,只是配合后期加上去的铿、咔声响,很像那么回事而已。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其实很简单,这些龙虎武师在拳打到人身上去之前,力的方向就已经掉转,开始往回撤了,做到什么程度最好呢?就是等到拳挨上肉的那一刹那,将速度急剧刹停到0。这样对方一点感觉都不会有,看上去却像是受了重重的一拳。
(当然,这就好比一张烈弓空空放了一箭,动能都被自己给吃了,对身体是很不好的。不推荐大家平时这么打哈。练拳还是要打沙袋。)
于是这个东西,和PID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为了打出以上的“完美一拳”,一个人通常需要用3个通道的数据,才能做到这一点:
首先,你的拳头需要长眼睛。拳头每时每刻都需要知道,自己距离目标还有多近;
其次,你的拳头需要带测力计,拳头每时每刻都需要知道,背后驱动自己的力气还有多大。
最后,你还需要一个计时器,作为以上所有传感器“每时每刻”的对齐标准。
有了这3个数,只要你结合初高中的物理知识。你就知道,要求出拳速-时间图(v-t),你只需要对距离-时间图(s-t)求微分v=ds/dt,或对力量-时间图(a-t)求积分dv=a*dt,你就得到它们了。
根据s-t、v-t和a-t这三张你经常会在初高中物理题打交道的图,你就可以任意地规划,你打算打到哪里开始刹车?打算刹多快?中间打算怎么过渡?什么都可以随你定义。
而你只需要保证,v-t这张图的初值是0,末值也是0就可以了。
你会发现在这个过程当中,你既用到了微分(Differentiation)、又用到了积分(Integration)、好像还没用到比例(Proportion)?没关系,等你需要通过距离、力度来的两张v-t图,修正你的出拳速度的时候,你就把它们比一比,来决定你是撤步,还是收拳了。
这三个东西加起来,就叫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理论。
至于弹钢琴和它的关系?你只需要把龙虎拳师换成你的手指,把对手换成琴键,剩下的一切,都是一样的。
#乘子法
如果你还想知道,如何把PID理论发扬光大,让它真的可以将控制参数定量求解的话,那么你一定要了解一下“乘子法”。作为拉格朗日为力学界留下来的超级遗产,至今在每一个控制器、AI、搜索引擎里,都能看到它的出现。
不关心数学的人要理解“乘子法”,可以去看我之前回答的另一个答案:
为什么有的人永远都学不好数学?5804 赞同 · 266 评论回答
如果你想要详细了解,数学家具体是怎么做的,那么你可以关注这里,我后续看情况再更新吧。
我来上点干货。
先说结论:如果方法正确且一切顺利,能实实在在达到6-8级的水平,后面详细解释。
但是首先要保证以下几点:
找一位专业的老师每周上课;每天保持4小时练琴;认真对待每一首曲子和练习。
不然全是空话。
我的专栏也有很多钢琴技巧和乐理文章,希望能帮助到你。
pianofanie:pianofanie的音乐&钢琴专栏(目录)2427 赞同 · 45 评论文章


规划如下:第一年:
以打基础为主,开始学习识谱、节奏、升降号、大小调等知识,教材既可以选用市面上传统的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小汤)1-5册,《现代钢琴教程》(大汤)1-2册,还可以搭配一些李妍冰的《成年人简易钢琴教程》等包含中国曲子较多并且讲解乐理的教材,然后就开始接练习曲车尔尼599。如果是学小汤,像1-2册这种简单的曲子,一周就可以完成8-10首;到了3册以后,一周可以完成4-5首,基本上大半年就可以把1-5册全部弹完;如果是大汤,一周也可以完成4-5首,同样可以大半年完成1-2册;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加车尔尼599了,一周4-5首,同时开工。
第二年:
熟悉24个大小调,学习和弦知识,包括和弦结构、级数,即兴伴奏的应用等等;加强音阶琶音练习,开始加《哈农》,上半年可能还在弹599,下半年就进849,同时开工3-4首,基本上半年就可以完成这一本,然后这个阶段加克莱门蒂和库劳的小奏鸣曲,一般3-4周完成一套,复调就加巴赫的《初级钢琴曲集》,也是一周2-3首,同时开工,完成了就接巴赫《二部创意曲》争取完成一大半;乐曲可以弹一些肖邦、门德尔松、舒曼、柴可夫斯基等简单的作品;这个阶段也可以增加一些流行钢琴曲,例如理查德克莱德曼、久石让等人的作品。
第三年:
拔高技术,加强八度、双音等练习,练习曲进《299》,这一本如果细练需要整整一年,奏鸣曲可以弹一些莫扎特的例如545、283、330等等;贝多芬的OP.49等等,也可以初步接触贝多芬的《月光》第一、第二,《悲怆》第二等著名奏鸣曲中简单的乐章;复调这边主要就练巴赫的《二部和三部创意曲》,复调这边不用练太深,可以不进《平均律》;乐曲这边就还是刚才那些作曲家,可以弹深一点的作品,例如肖邦的《圆舞曲》《前奏曲》《夜曲》等都是我比较喜欢的,如果对李斯特感兴趣,还可以弹他一些简单的作品。
这样三年下来,就是比较扎实的6-8级水平。
专业就不要想了,11大音院的钢琴系你是指定考不上的,综合大学的钢琴系你都别想;如果是想考作曲、音乐理论等等可能还可以。
那有的人就要好奇了,8级以上怎么办?
这个就不是光靠努力能达到了,对手指灵活性、你的节奏感、乐句感、音乐思维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你天赋秉异,手指灵活,加上平时听的音乐很多,加油吧,可以冲一下十级。不过以我们的经验来看,18岁以后才学琴的,能考到十级的人,真的是“百里挑一”,一百个里面有一个差不多。
如果你能找一个优秀的老师,高效率练习4小时钢琴,那你三年可以弹完以下这些书
入门:拜厄(半年)
基础:车尔尼599,布格缪勒100,巴赫初步教程(半年)
初级:车尔尼849,布格缪勒109,巴赫二三部创意曲(选弹)小奏鸣曲集(选弹)(半年)
中级:车尔尼299,布格缪勒105,巴赫二三部创意曲,小奏鸣曲集(一年)
中级进阶:车尔尼740(选弹)小奏鸣曲集(半年)
弹完以上这些书,钢琴水平740水平,很厉害了。
自学也能弹完这些书,但是自学,找一般老师,和优秀的老师,那就是三个等级。
举例说明:
自学弹完740,你去弹十级的曲子,很难,弹一首10页的曲子,你要花半年才能弹出来,而且还不好听,没有触键技巧,就是把音弹响。
一般老师弹完740,弹十级10页的曲子,你要花三个月才能弹出来,也不怎么好听,一般老师也不怎么会教触键技巧。
优秀老师弹完740,弹十级10页的曲子,一个月可以弹出来,节奏整齐,音色均匀,想要更好听,练习一个月以上。
以上只是举例说明,不用纠结,你只用知道好老师的重要就可以。
当然有些人认真自学,比找一般老师还学得好,毕竟一般老师也就一般,现在网上各种名师的视频,所以认真自学强于找机构的老师学钢琴。
总之努力就好!!
如何从零开始自学钢琴?856 赞同 · 279 评论回答
怎么找靠谱的老师。
这个钢琴老师靠谱吗?22 赞同 · 17 评论回答
如果你是每天玩4个小时钢琴,我觉得3年后你会变成一个钢琴高手
如果你是每天练4个小时钢琴,我觉得3年后你会变成一个钢琴爱好者
如果你是每天学4个小时钢琴,我觉得3年后你会变成一个痛恨钢琴的人
达到什么样的水准,和练了多久的琴,没有必然关系。
关键的事情在于,你用什么方法来练琴。方法是达成目标的必然条件,脱离了方法谈目标,注定成为空头大话。
这世界上有一个专门用来坑普通人的法则,叫做“一万小时定律”。
学钢琴,警惕「一万小时定律」的陷阱22 赞同 · 0 评论文章


把能成功的原因,全部归于“为此所花的时间”这样一个单一的变量上,是极具误导性的,它容易让你相信,我只要付出了时间,那我就一定会成功。
我们要清楚的一个事实是:「用脑」的重复和「无脑」的重复,最终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要突破练习的瓶颈,解决练习质量低,弹琴总出错的问题,关键点还是要用脑。
怎么用脑练琴?我提供四个思路,看完你会对如何用脑弹琴有新的认知。
1. 学会「计划」和「拆分」
计划:明确目标,告诉自己在规定的时间段内要完成几个部分,多少内容。例:在未来的30分钟内,我要完成1~16小节的顺利弹奏。
拆分:把大目标拆分细化成一个个小目标。不进行合理的拆分,很容易陷入盲目练琴,一遍遍机械性重复的状态。例:1~4小节先练熟,其次再练5~8小节,以此类推,适当的时候可以从头开始顺一遍。
明确具体目标的练琴,努力实现目标的练琴过程,是最科学的练琴方式。
在坐到琴凳上时,明确今天练琴的主要目标,确定大方向(比如完成一首曲子),然后拆分目标(按乐句把曲子分成n段),细化小目标(规划在n分钟内完成一段),再各个击破(开始第一段练习),实现练琴时间大量有效化。只要是篇幅较长的曲目,都不可每次练习一直反复从头练到尾。
这样的方法延伸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决定了各个项目的质量和时效性。小到你计划一年要读20本书,你必须计划一个月读2本,细分到十天要读一本,五天用来写读书笔记和消化,否则可能到了年中你一本没读,还隐约觉得剩下6个月时间也够了;大到一个公司要运营得成功,必定有年度发展目标,再划分到季度/月度KPI,再分发到各部门团队各个岗位。
可惜的是,大部分人弹钢琴都是毫无目标地,随心所欲地弹,能弹多少算多少,导致了时间的大量流失。因此我们不止要学知识和弹奏,还要领悟学习的方法。好的方法可以优化努力的过程,极大地缩短你需要努力的时间长度。
另一方面,切勿把「达到目标的手段」当做是「目标」本身。比如“我今天要练一小时琴”,这是达到目标要使用的手段,你还要想好目标是什么。如果把过程和手段误以为目标,那这样的练琴也是无效练琴。(回想一下你要求自己每天背100个单词的日子,最后效果如何?)
2. 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先知道问题在哪。
很多时候,人们容易沉浸在一种知道出了问题,但完全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的状态,或者,根本没有真正思考过如何解决。
你可能每一次练曲子,总是从头开始,弹到结尾;有出错的地方,就在错误的地方来回卡着练几遍,然后再接下去弹。(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这就是大多数人会养成一种惯性,一首差不多已经熟练的曲子,我们通常会习惯性地无视掉偶尔出现的错误,因为反正一错我们能马上接下去嘛,所以开始逐渐地对产生细微中断的地方无法自察,只能在弹完之后觉得,哎,刚才这遍弹的不咋地啊。
-哪里不咋地?
-不知道啊……


先找出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不要模糊地给自己一个“总是会出错”的定义。
解决方法:因此你只需要在现在开始,弹三遍这曲子,然后告诉自己,这三遍开始,我不为任何别的原因,我尽我努力弹好它,但是当我每一次错了,我一定就把这个错误的地方用笔清楚地圈出来。
基本三遍下来后,这些圈出来的地方,就是目前你存在的问题点了,一目了然,非常清晰。
另外,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很大的可能是,你会不经意间忘记了自己的初衷,不小心又陷入到盲目练琴的状态了。
这是长期没有规划和方法练琴的人统一会出现的问题,就好像刷多了微博和抖音的碎片化信息,就感觉很难在没有手机的时候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情。你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记得在意识到自己脱离目标和跑偏了的时候,把自己拉回来。
3. 找出问题以后,精练问题
所有的问题点都找出来了,我如何精练这些问题片段?
答案是:慢练。
慢练是解决几乎所有困难段落,最有效的方式。
很多老师都会要求学生一定慢练,可是从不说为什么,导致学生无法体会到慢练的好处,习惯于在快速的磕磕碰碰中完成作业。
首先我们要定义这个“慢”——慢到你能够流畅完成整首曲目或片段而不中断的速度。
慢练有如下三个意义:
a、保证音乐节奏的流畅、完整性。我们一直强调,音乐的声音才是是弹琴的结果,尽可能慢的弹奏允许我们流畅的完成音乐,让我们明白好的音乐,慢下来也是美妙的、值得享受的。如果你一直沉迷磕磕碰碰的练习之中,说明你还没从根本上学会理解、聆听、享受音乐。节奏甚至比音准重要:懂音乐的人,不为偶尔的错音而中断,注重于完成整体的演绎,这是钢琴演奏应该具备的素养。
b、大脑能接受到手指技巧上、音乐处理上更丰富的细节信息,对手指和声音的控制力会更强。你的一切弹奏行为是由大脑控制的,练琴的本质是练脑,只有大脑清楚你要弹什么,怎么弹,你才可能弹好。任何没有经过脑力活动的肌肉记忆弹琴,都不是有效的练琴。你快起来的时候,下一个音是什么有时候经常来不及反应,好不容易弹对了,又要急着准备下一个音,大脑根本没空接受和理解信息。因此慢下来,在每个音符被拉长的空隙间,大脑可以接受到手指的触键感,音乐的细节,手指活动的距离,键位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都帮助你在熟练以后更好的完成加速训练。
c、保证准确弹奏的过程是可以被复制的。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每一遍错的断开的位置都不一样;有时候一个怎么都弹不好的困难乐句“一不小心”弹对了,还特别开心;完整弹个十遍最多只有三遍不中断的。这些“弹对”的过程无法被复制,每次能不能准确弹完全靠侥幸,这种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成作业。而慢练允许你可以复制每一次准确的弹奏,在准确的基础上逐渐加速,从而使你在提速的过程中也获得稳定的可复制性。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慢练不是毫无意义拉长时间,脑子依然放空,那是没有用的;慢练是为了让脑子更集中地思考接下来要弹奏的片段,为接下来的音乐时刻做好准备。
4. 给自己架设一个不允许出错的场合,提高你对错误的感知力
现代人学琴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表演的机会和场合。
没有表演的场合,不仅意味着残缺的学习体系,也意味着一个极度宽松的环境,会让我们放宽对自己的要求。这直接导致了很多人正在慢慢养成一个不自知、但是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他们几乎没能力完整地演绎任何一首曲目,任何一首手上现成的曲目都是带有瑕疵的。
破解这个问题,有一个很好的方法:
给自己录制视频。


录制视频的行为,等于架设了一个时刻存在的「第三方视角」,模拟了一个「不允许出错」的场合。
在一开始,你还是会出错,而且可能会因为紧张而错得更多;但你会在录制的时候发现一个很神奇的事情:你对自己的发生错误的感知力变强了——错哪儿了?怎么错的?错的原因是什么?正确的应该是什么?
这些问题的答案,你都比平时盲目练琴的时候更加清楚了。那些以前不曾注意到的,那些会直接重弹几遍并马上顺下去的错误,开始变得无法被忍受,开始迫切地需要被好好地纠正。
你甚至可以察觉到那些你没有弹错,但是你觉得做的不够好的地方。这都是你平时不会注意到的东西——在有「人」旁观的时候,你反而对自己有了更高的标准要求。
这也就意味着你能更客观地发现和评价自己的问题和错误,这是有效提高练琴质量的基础。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发现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或者总在练着练着就跑神了,变成无脑盲目重复的状态,那你一定要试试这个方法,会给你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
这就是第三方视角存在时的意义,也是「不允许出错的场合」能给我们带来的良性影响。经过长期录制视频的练习,你不仅能够有效发现问题,你还能提升「被观察时」弹琴的心理素质和心态,这就能极大地提升你钢琴演奏的综合素质。
综上,有时候我们能够解决问题,反而很少是因为大量堆砌时间的努力,而是因为认知层面上的升级,让我们有了更好的方式去进步。
学琴的人,练琴时间固然重要,但方法和逻辑才是决定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优秀的人之所以优秀,不是因为他花的时间够长,而是在他与你花同样的时间里,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我才搬家时,总听到楼下传来磕磕巴巴的钢琴声。
我们猜测,可能楼下是个钢琴老师,教一些入门的小朋友。
很快疫情到了,我们居家,每天都能听到至少四小时的钢琴声。
我们意识到,肯定不是钢琴老师,因为这会儿没有小朋友能上门来上课了。也不可能是这家自己的孩子,因为太小的小朋友不可能每天坚持四小时练琴,大孩子还得上网课呢。
后来总算有机会遇到了,原来楼下是个老奶奶在弹琴。老奶奶估计60多岁,说自己退休后想起来学钢琴,一开始找了机构去学,入了门干脆自己在家练着玩。
回到题目,疫情三年过去了,我听到楼下的曲子已经难度大了很多。我女儿考过英皇八级,楼下奶奶常弹的一首就是八级考级曲目。
因为对这首考级曲目我们很熟悉,所以评价是弹不到需要的速度,也不够流畅。但是每个音是对的。
三年,每天四小时,可以从入门练习曲磕磕巴巴,到八级曲目基本流畅。奶奶的努力真是令我们钦佩!
每天学习8小时,
回家继续做作业自学,
有时候还要继续在外边报班学,或者请家教辅导。
就这样高强度连续学习12年,
高考应该都能达到什么水准?
985应该稳了吧?
钢琴跟京剧差不多,是应该放进博物馆观赏的艺术。
钢琴专业毕业,上不能去维也纳表演,中不能进入录音棚录伴奏,下不能担任国内流行音乐乐队键盘手。
只能进入教培机构当老师,做乐器销售,开琴行当老板,钢琴调律(调音),当然如果你颜值不错,可以做网红主播,钢琴作为一种才艺。
市场没有钢琴演奏的需求,一个朗朗,一个李云迪,一个王羽佳,就能满足中国14亿人口了,轮不到你出场,你的资质也不够。
如果是电影配音,流行音乐钢琴轨伴奏,你的水平也不行,所以想转录音棚里面的钱,你妄想。
钢琴作曲倒是有市场,可是中国人真的不擅长干这种创意工作,目前日本作曲家和好莱坞霸占。你的水平和影响力强他们饭碗有点难。
钢琴是乐器中,投入产出比最差的,学十年也就是入门水平。
我经常去音乐厅,上座率很差,音乐厅不得不卖一部分票,赠一部分票,以填充座位,让会场不那么难看。赠票有几个渠道,网上领,做活动,赠给中小学生……


netkiller
33 次咨询
5.0
149669 次赞同
去咨询
netkiller: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音乐天赋?42 赞同 · 15 评论文章


netkiller:学音乐的初衷是什么?10 赞同 · 5 评论文章


netkiller:学什么乐器?看完这篇文章一定对你有帮助!44 赞同 · 10 评论文章


netkiller:如何拯救交响乐团19 赞同 · 24 评论文章




广告
罗兰(Roland)合成器FANTOM-06/7/8旗舰级音乐合成器
京东
¥28750.00
去购买?


广告
Roland罗兰JUNO-DS88电子合成器键盘 88键音乐MIDI编曲
京东
¥7980.00
去购买?
我家楼上邻居就每天练琴,而且每天不止四小时,还是琴耕不辍全年无休这种练,无论是大早上八点多,还是大中午,亦或是下午晚上乃至深夜十点,都可以是人家的练琴时间。楼上的楼上为此找过他们商量,但是人家态度非常强硬,就是得练。这家人新搬来一年,也练了一年了。为此我还写了一条评价,差点儿打印出来贴到他们家门口:
“邻居有位大姐(也有可能是小姐),每日不用工作,亦不用上学;其虽身闲但志坚,终日不懈练习钢琴技艺,早上练,中午练,晚上也练;周中练,周末亦弹琴不辍;弹得如醉如痴,好似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个人独奏一样。虽然其来回来去只弹两首曲子,弹出的效果也让人一言难尽,但其“琴粪”的精神却让人所动容,让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只想破口骂街。”
后来我实在受不了被持续的烂琴技造成的噪音污染,选择了报警。
我自己的情况,奔四选手一名。大学期间有过非常断断续续的自学,正式开始跟着老师学是从2019年开始。除去工作极为忙碌中断的半年,到现在(2023年11月)差不多算是3.5年,基本上每天练琴时间在1.5~2小时,所以算下来总时长差不多是题主问题给出的时间的一半~
至于水准……专业的够不上,自娱自乐又有点尴尬,主要是因为我越学就越觉得自己基本功差距太大,常自苦恼于无法高质量完成任何一首作品……不过倒是依旧热爱,练不好不emo的心态还是必要的~
还算能比较激励到自己的,一个是现任老师(国外某院专业在读大学生)前一阵评价我,说我比他的一些同学在某些曲目上表现还要好(虽然我自己还是心里有数,知道和专业有多大差距,但内心还是开了花);另一个就是这两年参加过两次比赛,成绩都是北京决赛第二名(不过我这个年龄组相对没那么卷),臆想一下未来能拿一次冠军~
比较直观的,欢迎移步B站,献丑了:
拉赫玛尼诺夫 升c小调前奏曲 Op.3 No.2 Rachmaninov Prelude in c-sharp minor_哔哩哔哩_bilibili(今年的参赛曲)
德彪西 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Debussy La fille aux cheveux de lin_哔哩哔哩_bilibili(现在老师相对比较满意的一首)
李斯特 爱之梦 第3首 Liszt Liebestraum S.541 No.3_哔哩哔哩_bilibili(这首比较硬撑,放下了以后不太捡的起来)
光亮 - 周深 钱雷 - MrLi小哥钢琴改编_哔哩哔哩_bilibili(工作太忙的那段时间穿插了一首流行)
说起来B站也差不多是从19年开始发的,记录了我从捡回野路子状态、直到跟老师学习3年多到现在的变化,自己回顾起来觉得还是有较大进步的,还算欣慰~
以上是关于学琴三年能达到什么水平,我的实际情况。不要脸地说一下,自我感觉在弹琴这方面我是有一点点小天赋,至少在大学自学的时候就天然地能把左右手合上(自学第一曲是老贝月光一,然后是久石让的ashitaka and san),所以自我感觉三年来讲进度不慢(当然肯定也不是啥太高的水平,比我强的人多的是,这个自觉我还是有的)。写下如此不要脸的这一段主要是为了不要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误导……
至于时间再翻倍的话,我个人觉得学琴倒也不是堆时间,如果能做到科学地、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地练习,高效迭代,那肯定是会更好的;但如果只是一遍遍地重复,可能反而是没有效果的。实话说我现在也经常会浪费很多时间在无效的重复上,但不幸的是很多时候这种无效重复在练的当时是意识不到的。
另外一个,在初级阶段我个人其实不太建议每天四小时这样,主要是还没有学会正确科学的发力的话,练习时间长反而会积累错误习惯,长久下来容易受伤,得不偿失。不过题主也没有说自己是什么程度,所以也可能是我多余的担心~
再有就是坚持,咬牙坚持。我觉得我自己唯一还可以自夸一下的,就是三年多来为了练琴且不影响工作和家庭,用静音钢琴半夜练、不吃午饭去琴行练、出差也找地方练。最开始钢琴群里几百个人,坚持到现在的好像也只有几个人。而且旁人和自己也好多次的质疑,学这个到底为个啥,尤其人到中年还学这么个不能变现的东西,可以说坚持到现在就靠信念……
前一阵和朋友聊天,聊到现在陪孩子练琴的感受,我说感觉学琴最重要的天赋就是带着脑子练,其次就是坚持。结果朋友跟我说,这不废话么,做啥事儿做到这两点都能做很好。嗯,他说的对……
我老公原来跟我说,他之前每天会练六个小时的钢琴。在婚后很长的时间里,我一回来他都是坐在钢琴前的。
他从5岁开始学琴,高中的时候每周末坐火车去厦门找老师上课,那会还是绿皮火车,为了挤出时间学习,他就会在火车上做作业。
后来,考上985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再后来就去俄罗斯读对口专业的硕士,又读了博士。毕业后当了大学老师,还是教钢琴。
现在他练得比以前少了,一是学校要求必须带一届学生,班主任辅导员都是他,你们懂的,人多事杂。第二点可能就是现实总是会让理想主义者受到打击,哪怕你再优秀,全校唯一的博士,全市第一个钢琴博士又如何呢?在很多地方并不看重人才,只看中权力与财富。
当然这些只是出于我的想法。不管怎样,人总是要有想做且爱做,并且能坚持下去的事,这样生活才会显得有些味道。


我想,每天练四个小时的钢琴,不一定能让你变得多么厉害,毕竟这跟天赋、跟学习方法等都有关系,但练得少的话,就一定是会生疏的。
略略略,所以哪怕是钢琴老师,其实也是需要鞭策自己练琴的。这是我老公昨天发的朋友圈,哈哈哈,我跟他说再买画像的话,不要买那种只有一个头像的黑白画像,不然我有时候夜里总觉得有人在凝视我……


你真打定主意每天练四小时你不如先去找到这个圈子,从基础混起。你圈子都找不到,就在那贸然发力,那不是浪费吗。
名校钢琴人的四小时:
“卧槽,刚收到短信,下周我兄弟要我去某bar表演,thelonious monk主题的。好久没弹monk了... 晚上找个琴房突击一下...“
“卧槽,下个月独奏会... 晚上找个琴房突击一下...“
“卧槽,下周私教课回课!晚上找个琴房突击一下...“
“卧槽,礼拜天要去录音棚给好兄弟的单曲录音。晚上找个琴房突击一下...“
“卧槽,明天是学校内部jam交流会,晚上找个琴房突击一下cherokee,不能被隔壁学校那帮人干趴下...“
你的四小时:
音阶+车尔尼+二部创意曲+某个练了大半年的协奏曲。这个协奏曲你卡在某部分一个月了,不过你也不知道自己弹错了没有,因为没有人告诉你。
以及,你每天练四小时上面的东西依然无法帮助你得到一份像样的机会。
每天练四小时琴,对于音院非表演专业的学生来说都非常困难,见过大部分音教、艺管、流音的学生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平时不去琴房,考前排长队的状态。
所以“艺考是大部分音乐生水平最高的时刻”不无道理。
题主先别急着立flag,跟老师学几节课,按要求练习再说。
见过很多立flag的成人学生,学三年读谱和视奏都没什么比较大的进步,线要一条一条数,眼要不停看键盘,升降号总是忘记,看作品不懂调性,对应音阶有几个黑几个白记不住,这要是能正经弹出一套上台的作品就真是祖坟冒烟了。
如果你真的能每天练四个小时 是 琴累计响四个小时 不是响三十秒就玩手机的话
就算你再不带脑子练 你也能弹得不错
要是每天四个小时,三年后大概有这么几种可能性:
1.跟一个接触最前沿教学理论的靠谱教师,从手指机能开始练,重点是手指以及小臂肌肉的神经募集,曲目跳着练,三年后弹好肖邦的所有练习曲/拉赫的《音乐瞬间》/李斯特狂二等没问题,换句话就是可以考上央的本科。这样的老师全国范围内五个以内吧。
2.跟一个音乐学院的靠谱教授,比如上音的唐哲这样的,当然他不大现实从零开始教。用德奥体系的教学法,三年后大概能把莫扎特/贝多芬的奏鸣曲弹得很好,肖邦的练习曲大概可以让你弹个两条(比如第八条,蝴蝶这种;激流,黑键别想了),因为比较严谨,讲求缓慢推进,用的是学院派附小附中上来这套体系。水平差不多可以相当上/央的音教入学。
3.跟着自己学校分配给你的老师,也还算靠谱:汤普森,拜厄,599……老师有本事也懒得教给你,毕竟学校给的课时费少于100/课时,三年后在你的苦练下,你自以为能够弹肖邦的练习曲了,但其实所有的触键,声音,弹奏方式,节奏等等都是错的。不过没事,一个可以“转钢琴专业”的学校,本来也不会对学生太过苛刻。之后你考上了本校(xx师范)的研究生,然后毕业后也开始教钢琴,本市的专业音乐圈子又多一个笑料,不过大部分钢琴老师都和你水平差不多,不用担心。
然后你的学生也是汤普森—拜厄-599,动作啥的全错,六年后考十级,高中读不出去读艺术,去了某某师范转钢琴表演…
你能达到的真实水平,大概是业余钢琴考级8级合格水准
虽然是个老问题,但高赞的新回答实在很有意思,看完就忍不住就来多说两句。
当然以本人的学历文化程度以及所涉猎的知识面,说实话高赞回答中有半数我是看不懂的。我只捡我看的懂的那一半来说。
我们先抛开时间,你把一个程序跑一遍和跑100遍他的确不会变成另一个程序,但是这100遍起码增加了你的肌肉记忆,而程序可能应该好像没有肌肉记忆。
关于肌肉记忆的形成并不能简单地说这是好的还是坏的,如果你用的是正确的方法形成正确的肌肉记忆,那这是好的,如果你漫不经心的用了错误的方法形成了错误的肌肉记忆,显而易见,这是不好的。
所以确实,从题干来看,每天练习4小时,三年后达到什么水准,说实话不知道。
但是,这四小时是什么概念呢,是你的资本。防杠,我们先不讨论你每天花4小时在兴趣爱好上值不值得,以及你能不能吃饱饭的问题,我们就说这个4小时的资本。
显而易见的是,你的资本比那些每天练琴时间都不能保证的人要多上很多。
好比我要创业,我有1000万启动资金,但这个启动资金不能保证我大赚特赚,反而我可能全赔了。但是当你有了1000万资金,你创业途中的许多问题,解决起来,会比那些连10万都掏不出来的创业者们要容易许多。
所以练习时间多,很好,这是你的资本。
我去医院检查视力,5.0你看800遍看不出来,是的,医生再问你100遍你也看不出来。但你如果谨遵医嘱,好好休息,少看电子设备少熬夜,一段时间后,你可能就能看出来了(雾),我可以告诉你的是,如果你谨遵老师的指导,用老师开出的药方来规划你的练习,那你进步的概率应该比本来看不到5.0然后后来看到了5.0的概率要大的多。
但大夫给你开了药方,你回家把药往马桶里一倒。接着抽烟喝酒熬夜,那,别说4小时,你时间翻倍也只会加重病情罢了。
所以高赞回答我最支持的点在于,问题不一定是,你有多少时间坐在钢琴前面,而是你坐在钢琴前面的时间能解决多少bug。显而易见,4小时能解决的bug比1小时要多。
我从高一开始准备考学,到大学四年研究生两年,一共加起来九年的时间里,我个人认为我的日均练习时间一定是在3小时以上的,我能很好的利用这三个小时找到我练习中的bug并设计练习修复他,部分是通过上课老师的提醒,部分是通过专心练习所观察到的。而很多非专业的学生,他们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的4小时,还真就是把已知有bug的程序跑了400遍罢了。然而再次强调,一个有bug的程序,你跑400遍他的bug数可能不会变多(我不懂,我举个例子而已。)但你用错误的方法进行400遍演奏,恭喜你,你的病情又深入了一步。
我要接着顶着无知的帽子进行不合适的比喻了,希望不会让各位高血压。
所以你要做的是什么。你要做的不是跑一这个程序,你要做的是一行一行的代码去进行验证检查。就好像一整首曲子,你要做的,应该是分小节,分乐句,分手的,检查自己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你自己应该是检查不出来的,这就是所谓上课的必要性。
上课的过程中,老师会告诉你,这里这里有问题,那里那里有问题,这里这里如何练,那里那里如何练(对,有这些收获才是有效的课堂,请各位自行分辨),然后你回家以后谨遵医嘱,把那些片段拉出来,单独的,反复的进行攻克,这一部分的练习大概率不会是无效的。你不用在意哪些难点是你努力一下可以攻克的,那些难点是你这个阶段不可能拿下来的。你的老师会告诉你,不用自己思考。所以很简单,
降级练习是必要的,是非常棒的,感谢高赞答主让我终于能为所谓慢练或者其他特殊练习找到一个统称。那就是降级练习。
80的速度你注意不到的细节,动作,处理,60能不能注意到,60不行40应该可以吧,这就是降级练习。合手攻克不了的细节,分手可不可以分别攻克,可以吧,这就是降级练习。顺带一提。
当然钢琴学习里面,不仅有降级练习,还有负重练习。举个例子的话,大概是一个技巧你勉强可以做到,但做的不好不自然。简单,我把这个技巧,设计成更复杂的练习告诉你,你当然会练的更煎熬,弹的更差,但你练习一段时间,反过来回到你原本的技巧的时候,就好像你负重一个月跑步突然卸下了包袱一般。嗯,事实上,除非你天赋异禀,无师自通,否则一个练习该升级还是该降级,通常是由一个有经验的老师来把控的。
同样,你要做的无非是谨遵医嘱。
简单点说明,时间是比较重要,4小时当然很多,但更重要的是,你在这四个小时里做了多少事情。如果你有心,你可以列个表。在练琴之前把今天要解决的问题列出来。
比如某某段落的发力方式和技术技巧,比如某某段落的音乐性要求。比如把新作业的1-16小节弹的流畅无卡顿。
多设计这些具体的目标,然后在四小时以后看看完成了哪些。(你回课的时候老师会告诉你完成的质量。新一周需要根据反馈来重新调整练习规划)而不是4小时下来,曲目a弹了50遍,曲目b弹了30遍。
祝好。
嗯,高赞说的很棒,如果你有这样的习惯,学什么都不会差呢~
亲身经历吧,我在工科大学,19岁20级大学生零基础找专业老师学习,按专业要求训练。
现在学琴两年,由于疫情,大学专业课,考学影响,自己比较爱玩,真正投入时间实际一年多一些。虽然个人喜欢音乐,也真不是无情练琴的机器,新游戏开黑不玩,聚餐一律不去,节假日不出去玩,有时骑车还得安排上,泡琴行里面练琴一天,像小孩那样我确实做不到。
发帖时拿的曲子是一首巴赫,一首浪漫作品,一首奏鸣曲。比如前奏曲,三部创意,莫扎特,海顿,舒曼,等大小作品,(最简单的道理,肖练前最起码740扎扎实实搞几首,贝奏前,简单的奏鸣曲得整明白吧)简单的流行音乐基本上摸几遍就会了,客观看这个程度在古典估计入门。
拿的古典曲子普遍的完成度在我老师眼里估计只有70左右,我老师要是完全按照专业要求来,一首大的曲子精细打磨,花上个1,2个月甚至更多的情况都有,鉴于我还课情况好像还没能投入这么长时间,老师也没有完全按照专业标准来要求我,嘿嘿,上课前疯狂叠甲,弹的不好就是学校事太多。
有的时候一周有个两天没法练琴,或者练不上琴也正常,隔壁的专业小孩,一天打底4个小时,雷打不动的,有8个小时的也见过。
不是这个专业的,花太多时间说白了还是有点不务正业,毕业前大部分人首要还是解决温饱问题,别人大三,大四竞赛,考研,考公,实习,工作,创业,我去琴房一坐就是大半天。你猜猜你的周围人和同学怎么想,大概率认为你的努力练琴等于他的打游戏娱乐,因为你学琴三四年年,靠音乐变现能力大概率不如正儿八经工作强,不过对于富哥除外,富哥任何年龄都可以学琴。
所以不是从小学习钢琴的人,可能需要想一下自己学琴花费的海量时间是否值得,是准备从业音乐工作还是单纯自娱自乐。因为音乐学习对成人来说是相对低效,有很多东西的学习比学钢琴容易的多,上手速度,精进速度都更快,有更多的乐趣和价值。
如果觉得不学钢琴会此生遗憾,这部分遗憾党直接学就完事了,别管三七二十一,电钢网课直接安排上,还觉得不够直接找专业老师,上真钢。相反没有这种强烈遗憾感的建议三思,有那电钢花费,炫几顿更满足。
题主要是每天4小时,高效练琴,有效学习,跟对老师前提下,学习3年,估计在古典音乐学习里,大概中等水准左右,理想状态罢了。
实际情况是有点弯路,都难了,比如没空没时间,没优秀的钢琴老师指导,没好的钢琴,不爱动脑袋,没那耐心和精力,突然没兴趣了?没钱了?升学了?远走他乡了?对于学琴达到目的前的进度都是致命打击。
我3岁就开始学琴,没有走专业路线,现在高一了
我小的时候,大概1年级及以前,每天都会练4-5个小时的琴,然后后来读书了,练的也少了。但4年纪以前没有一天少于1个小时的
再后来上初中了,练的自然就更少了,大概预备年级(就是6年级)的时候还能有每天40分钟,后来初一就只有15-30分钟了,初二就不是每天弹琴了,一周也就大概弹3-4次,每次也就15分钟,初三一整年都没碰过钢琴
现在上高中了,有的时候,大概周末会弹个15分钟?然后的话如果学校要演出的话会前几天加练一下(零时抱佛脚,不过学校没啥专业的人,弹错一些他们也听不出嘿嘿嘿)
说这些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现在深深感觉自己的水平已经退步的很厉害了,我前几天翻出自己预备年级时弹的《悲怆》,然后和自己现在对比一下,真的就是天差地别。身边也一样学琴的同学也都是这样的感觉,都表示远不如小时候的水平。
就是说你每天4个小时,鉴于你是成人,所以可能进步会快一点,然后3年后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但是你一旦比如说1个月不练琴,你就会退步半年的水平,所以说你能达到的水平不是说你练了几年,而是在于你有没有一直坚持下去,以维持或者说增进你的水平
每天四个小时的前提下 如果你每周都上一节钢琴课 并且能保证消化完课程内容
你三年后难啃的古典乐都可以较吃力的弹奏下来
比如肖叙 钢协曲 圆舞曲 钟 等等之类云云
流行音乐就太简单了 随便什么曲子你都可以弹的非常动听且优质
如果你每天四个小时 三年都是自学的话 你三年后可能还不会熟练看五线谱 并且古典音乐你大概只能会谈 致爱丽丝 夜曲 那些简单的
我这样浅显易懂的讲说 不知道你能不能明白
如果你能找一个优秀的老师,高效率练习4小时钢琴,那你三年可以弹完以下这些书
入门:拜厄(半年)
基础:车尔尼599,布格缪勒100,巴赫初步教程(半年)
初级:车尔尼849,布格缪勒109,巴赫二三部创意曲(选弹)小奏鸣曲集(选弹)(半年)
中级:车尔尼299,布格缪勒105,巴赫二三部创意曲,小奏鸣曲集(一年)
中级进阶:车尔尼740(选弹)小奏鸣曲集(半年)
弹完以上这些书,钢琴水平740水平,很厉害了。
自学也能弹完这些书,但是自学,找一般老师,和优秀的老师,那就是三个等级。
举例说明:
自学弹完740,你去弹十级的曲子,很难,弹一首10页的曲子,你要花半年才能弹出来,而且还不好听,没有触键技巧,就是把音弹响。
一般老师弹完740,弹十级10页的曲子,你要花三个月才能弹出来,也不怎么好听,一般老师也不怎么会教触键技巧。
优秀老师弹完740,弹十级10页的曲子,一个月可以弹出来,节奏整齐,音色均匀,想要更好听,练习一个月以上。
以上只是举例说明,不用纠结,你只用知道好老师的重要就可以。
当然有些人认真自学,比找一般老师还学得好,毕竟一般老师也就一般,现在网上各种名师的视频,所以认真自学强于找机构的老师学钢琴。
总之努力就好!!
怎么找靠谱的老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人物音乐 最新文章
为什么很多livehouse演出的音量高到令人不适
如何评价陈奕迅与曹缘、刘宇坤、邹敬园、张
如果没有大鱼,周深现在会是什么样?
王力宏的一些老歌为什么旋律总听起来“耳熟
为什么大学乐队的女生往往是贝斯手?
deepseek r1算不算是agi的雏形?
华晨宇为抑郁症患者写歌,他真的懂抑郁症吗
为什么张杰唱的不错却得不了冠军?
如何评价 Netflix 网剧《三体》里「古筝行动
目前在世的钢琴大师中,郎朗能排到什么位置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5-02-05 21:24:36  更:2025-02-05 22:19:33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