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人物音乐 -> 那些自学钢琴的后来都怎么样了? -> 正文阅读 |
|
[人物音乐]那些自学钢琴的后来都怎么样了?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说说你的的经历,坚持下去了吗? |
以36岁,银行程序员的身份,完全自学钢琴的经历,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钢琴系钢琴演奏专业,结束自己持续27年的自学钢琴经历。 |
![]() |
|
![]() |
|
![]() |
以下是我的经历分享,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如果问题足够多我将继续撰文回答大家的问题。但不欢迎任何对我经历本身的质疑与“喷子”(我本人保证以下内容全部为真)。 9岁时父母以8500元为自己买了一台珠江钢琴,而这几乎就是他们为自己钢琴学习投资的全部。生长的小镇里只有一位钢琴老师,父母在看到我学过几次琴后并不是很开心后便放任让我自学。虽然自己如今也会有“如果从小……就好了”之类的想法,但不得不承认当时对刻板的小汤普森的教学实在提不起兴趣,自己也便乐得拿起一套考级教材和录音带,依照着小学音乐课上学来的五线谱的知识开始了自己的摸索。 虽然这样的学习很不规范,但依赖着自己对录音带里美妙音乐的向往,练习新曲子的过程一直没有停止。虽然以现在的眼光当时弹得委实有太多的问题(01年尝试考了一次六级,以两首不及格三首及格的成绩惊险通过),但当时没有太多见识的自己认为能够演奏理查德·克莱德曼的一系列作品,以及硬抠下来一首肖邦的《军队》波洛涅兹已经算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直到大一时,在武汉大学遇到了当时艺术团的一位钢琴手。本想展示一曲半生不熟的《军队》的自己被他娴熟的《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震惊,也第一次有了“钢琴可以有怎样辉煌表现力”的概念。 后来了解到他练琴的地方可以100元办理一张练琴的年卡(虽然琴很破,但现在看来完全不可思议能有如此的练琴条件),在大学时并不是很快乐的自己便耗费了大量时间在那间琴房。现在的自己已然写不出当时的疼痛文学,但当时的一位朋友的话我现在还记得:“你花费那么多时间弹琴也许不是因为你多么热爱钢琴,只是因为你太寂寞”。 但不管是什么样的原因,在大学宽松的环境下,有了这方钢琴小天地的自己,得以从18岁时真正开始接触到古典音乐的美妙,而不是把自己的目光局限在考级曲和克莱德曼之中。在那间小琴房苦练了一些肖邦、李斯特和斯克里亚宾后,影响我之后很多年的老师出现了。 那是在大三时一场数码钢琴的推广音乐会上,主持是武汉大学的“名嘴”江柏安老师。在我上台时跟我握了足足三次手,并花费大量篇幅说起早已听说在那间琴房有一位神秘的练琴者,以及提到我经常在“周末艺苑”散场时上去弹钢琴的经历(嗯,向往大学艺术团但又对自己技术很不自信的自己只敢用这种方式寻求一点注意)。在两年前作为“周末艺苑”普通听众的自己绝不敢想象自己能有一天以这种方式,和“周末艺苑”的江老师以此方式第一次接触。 虽然自己的琴技依然很不好,硬上难曲但表现力完全不及格——来自武大艺术团和钢琴系的同学也只愿夸我一句“精神可嘉”——但江老师对我永远是无脑夸,并鼓励我在大四前夕实现了自己的一个想法:发起一次“现代派”音乐周。 在那次音乐周上我演奏了John Cage/Messiaen/Cowell/Ligeti等作品(这次考研也再次准备了Ligeti的练习曲Fanfares),但更重要的是通宵演奏了Satie的《Vexations》,一首需要演奏840遍的作品,从晚上7点到第二天9点整整弹了14个小时,而自己在早上7点还在继续演奏时,便已看到以“行为艺术”称呼此次演奏的,来自武汉晨报的报道。 这让当时21岁的自己似乎又回到了四年前会弹《军队》便自我膨胀的状态,但区别是那个时候的自己有了更多的动力练习更多的作品。虽然之后来到北京,在清华键盘队和北大钢琴社见识到了很多堪比专业水平的演奏者,但仍认为自己至少在武大有一个“庇护所”,无论弹成什么样,江老师都可以为自己举办一场虽然不正式但依然能有一两百人在场的音乐会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在此之下我练习了两套Godowsky改编Bach的无伴奏小提琴和大提琴作品并回到武大开了两次个人专场。 虽然现在看来那些演奏真的听不下去。 所以后来我联系江老师说希望再开一次Scriabin的练习曲专场后,他面露难色说“学校里专场音乐会都需要提前很久预约”之类。看到工作不太起色,钢琴又只是“瞎弹”的自己,母亲在14年对自己说“如果你真那么喜欢弹琴,要不要试着考个教师资格证什么的?” 虽然我至今也没有考“教师资格证”,但有了母亲这一句提醒,一直以“专业学钢琴从不考级”而自居但实际对自己真实水平很没自信的自己,突然想到要不再考一次试试? 试试的结果就是在2015年在中国音乐学院考九级时被打回原形,虽然给了我一个通过的成绩,但是面对演奏一身毛病的自己,老师也只是说“你现在的水平在你们单位弹是可以的,但如果想寻求更大的发展,就只能从下一代开始培养了”。当时已29岁的自己一方面感慨自己错过了太多时间,一方面疑惑——真的不行了吗? 也正是在那年,我有了在我现在的工作单位的活动室练琴的机会。虽然这里的琴也同样不好,但至少比当年在武汉大学100元年卡的那台钢琴好了不少,甚至给了我练琴到12点多的自由。这让我平生头一次静下心来审视自己过去的演奏到底哪里出现了问题。 对了,自己从2009年来到北京之后,2015年之前,一直用自己购买的软绵绵的电钢琴练琴,长此以往技术不出问题才怪。 在这台琴上练了一年多,30岁时(2016年)参加了一次英皇八级的考试,居然得了133分。虽然我知道140分以上的也大有人在,但被以严格著称的英皇考级打出了优秀的成绩,让我第一次有了自信——也许自己的演奏不是那么差? 这种自信在2017年得到了进一步增强。那年我再次来到中国音乐学院报考表演文凭级,同样那几个评委不停问“你跟谁学的琴?比两年前进步很大啊!” 当时的评委之一——郑秀兰老师——当即鼓励我参加中国音乐学院的考级大赛并在初赛时免费为我做了一些指导。不知因为何种原因,她一开头便说“我今天把这首曲子的要点都说下,也许以后我们就没机会再见面了……” 后来那次比赛我获得了全国一等奖,收到了她的短信祝福和鼓励后似乎也确实不会再有交集。于是五年后的今天,当我得知自己被中国音乐学院录取之后,第一个就给她发了短信,感谢她当时对我的鼓励并感慨这未尽的缘分。 反而对于江老师,我迟迟没有发信息分享我的喜讯。因为在他鼓励下的武大学生,愿意追随音乐梦想的,早早便开辟了自己的一片天空。有跟随作曲大师布列兹学习并在天津交响乐团担任首席指挥的,有本科毕业后考入茱莉亚音乐学院的,不一而足。 而自己一直拖到了现在,不敢真正更进一步。 这种感觉在去年7月份,得知我们将要有小宝宝后更为强烈。想到有了孩子后属于自己的时间必将大幅度缩减,不禁感慨自己这辈子和音乐的缘分就真的只能到此为止吗? 此时我看到了B站上胡大水讲考研音乐史的免费视频。回过头来看看自己早在三年前买的音乐考研书籍(是的,当我2018年得知有“非全日制研究生”之后就有了念头),突然惊呼这也许就是自己最后一次机会了。 于是从8月份开始,几乎用全部的业余时间重拾之前怎么也看不明白的和声曲式音乐史。这其中还赶上单位为了落地新技术而加班到昏天暗地的一个多月的日子。而事后才发现,“学习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并不是吹牛。 我不知道自己仅通读几本习题集的“考研经验”有什么值得细说的,但确实是通过了。也许应该感谢那几本公开出版的习题集确实很给力,以及如今的政治小程序做得足够牛逼? 但是最应该感谢的是自己吧,真的想考研的话,现在这个时代提供的学习资料和条件比起2009年我倒数第二次考研也丰富了不止一点半点。 也正是想明白了的自己,在复试时面对老师“为什么要考研究生”时,只是平和的说“我在获得了后来各种钢琴奖项后,知道和我同台竞争的不乏专业习琴者,所以我想试试”。只因我觉得真正的热爱,会觉得轻易将“热爱”挂在嘴边便是对所热爱之物的玷污。 这也是我跟我爱人解释为什么考研时,更多强调“也许这样能够让我未来多一条备选的路”云云。虽然在她后来说我考研就是满足“虚荣心”时我会很生气(虽然如我前面所说,一段时间内坚持练琴的源动力还真就是“虚荣心”)。 但在此仍然非常感谢我的爱人,为了我的考研虽然嘴上有不满,但背后为了我们同年出生的小宝宝实际付出和独自承担了很多(甚至连我的产假也为了准备复试而几乎全被用作了练琴。这份感谢同样适用于为了我们的小宝宝操劳近一年的岳父母),并且在我考研成功后真心为我高兴。 也感谢我的父母,虽然在外人看来似乎辜负了所谓的“音乐天赋”,但在2013年与央音一位老师的沟通时便已意识到,没有实现自己的希望,归根结底只能归咎于自身的懒惰。无法指望父母如穿越多年的圣人一般预知自己的未来,仅仅因他们能含辛茹苦将自己抚养成人,并给与自己当年自学钢琴的条件和时间,便已值得分外感激。 感谢文中提到的江柏安老师和郑秀兰老师。在见过那么多优秀的学生面前,愿意真心、无偿对自己施加帮助和鼓励,让自己有更真切的动力继续练琴,除了对学生真正的热爱,没有其他原因。 当然,也感谢中国音乐学院钢琴系各位老师对我的赏识。其实即便是现在,如果回头听当时复试时的录音,怕是依然“听不下去”,但是他们会通过自己的表现,在完全没有找过他们辅导的情况下,还慷慨给自己打出了虽然不是第一名但依然较高的分数(所以如果说音乐学院考学有“黑幕”的话,我是第一个不信的)。 所以,自己断然不敢说自己“成功”,只能说学琴近30年,终于兜兜转转来到了正轨。祝未来好运。 |
自学7年的来回答一波~ 小学毕业,就天天想着有一个钢琴(那时候沉迷于各种乐器,已经自学口琴到第三把位),但是当时家庭条件不好,所以买了一个只有五个八度的电子琴,开始认键盘,学琴方法全是野路子,手型啥的也无所谓,弹琴全靠玩,结果玩着玩着玩出门道来了,似乎刚开始学琴没多久,我就可以把我听到的曲子单手弹出来(全靠耳朵听,当时家里没网没法查铺子),全靠自己玩,玩出了好多当时自己认为的高级玩意儿,比如135放一起很和谐,或者不光可以把c当do,还可以用其他白键或者黑键做do,或者和弦放在一起弹和分开弹(柱式或者分解)感觉不一样等等。时间长了,也逐渐可以左右手配合弹了。 总之,自己瞎玩瞎学,弄明白了很多的书上很专业的东西。可能跟个人天赋有一点关系,小学和中学的音乐老师都说我是个挺天才的人哎嘿嘿嘿~(好像老师说二十年前有个跟我差不多的,但没我强 )咳咳扯远了~ 大概自己瞎玩了3年之后,懂点事了,知道自己得系统性的学学,所以买了两本钢琴书,找了一些铺子。记得当时印的第一个铺子就是C调卡农浓情版(九级的水平,不喜卡农勿喷,反正我喜欢),成天看着那个复杂的铺子想着自己啥时候才会弹~当时傻了吧唧的把哈农看成卡农,然后傻了吧唧的把书买回家练,练完手指大概硬起来了。 进步比较快的一段时间是高中三年,因为学校有琴房~第一次感觉电子琴和钢琴真不是一个东西,钢琴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钢琴是可以把自己的情感揉进去的,高中三年别人抢着去食堂,我抢着去琴房,体育课,大课间全在琴房泡着,每天都能练两个小时以上,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手型练好了~ 高考后,如愿以偿,买了一架电钢琴(想买钢琴来着,我都学好调音了,结果资金不允许 )然后,高考完的那个暑假,每天早起练琴,吃完饭接着练,练到晚上睡觉,天天疯着练(高三没摸琴,刚给孩子憋的),整本曲子练,似乎到了一种心流的境界?硬是从三四级水平练到了五六级,然后就瓶颈惹~上大学之后保证每周一首曲子,直到现在。 其实我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拿琴做实验。比如一个曲子,我总是想着哪里听起来不对劲,没有那种感觉,所以我有时候会改谱子,改着改着就会做出我自己的一个版本。比如原来热爱的天空之城,44拍的,好改,然后改出了单音,双音,和弦,等六个版本,还自创了两种开头,感觉跟做实验似的特别好玩,还上头(我不是亵渎音乐,也不是想冒犯作曲的人,只是我认为,不同的人对音乐有不同的理解罢了,不要把这个事儿说得那么玄乎~音乐本就是自由开放的)根据自己的能力,把一首小曲子改的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好听,是一件特别让人开心的事啊! 我一个同学,看我学的有模有样的,就买了一架10万的琴,报了一个挺贵的钢琴班,结果学得磕磕巴巴,花了那么多钱还没我弹得好,放弃了。之前我陪她去上钢琴课,我试了试那里的琴(弹得就是卡农),老师问我几级了,我说自学的老师还十分奇怪 最后,回答题主的问题,自学钢琴的结果?学下来了,从未放弃,学琴的劲头比上文化课还猛,全天然靠兴趣学,而且越学越投入,越学越high! in the end,我身边有很多人学琴,也有特一特二的大佬,但是我觉得我的学习方法特别有意义,适合草根出身(我要是家里有条件从小练琴,我估计我早就放弃了!哪会走到今天的水平~我有一个同学,虽然钢琴十级了,但是她跟我说她最不想看见的就是钢琴,被逼的) 本文无逻辑不太好看,我知道。但是我还是想把我学琴的经历分享出来,我相信想学琴的人天赋一定不比我差。看了其他回答我心里有点别扭,卡农是个复调大家都知道,但是把它改成钢琴曲是个挺不容易的事,别太神化了,还有各种音乐学院出身的,什么自学是对音乐的亵渎什么的,没那么高级,人家好好学个琴,那点激情都被吓跑了~ 自学琴,只要你想,就能坚持下来,绝对没有那么专业那么神化! |
5-8岁自学电子琴的强答一发。本来4、5岁的时候是报了电子琴集体课的但是第一节课都没坐住,就没再上课了,不过琴还是留了下来,自己每天无聊了还是会去弹弹,凭着一点点可怜的乐理知识和学小提琴的表姐偶尔的指点,还有手上几本很旧的初级乐谱、音乐书。 后来大概自学到能连蒙带猜勉强按出个献给爱丽丝的程度,在音乐课也能给班上按个儿歌伴奏吧,当然手型发力音色肯定是一团糟。后来在音乐老师的鼓励下,在家境还不那么富裕的时候,自己毅然决然主动提出了学钢琴,然后就开始学钢琴啦。从自学(何况还不是钢琴,是电子琴)转变为和老师学的头一年确实是一段非常痛苦的过渡过程,虽然认谱很容易,但是手指实在是太废了,几乎完全弹不动,也哭了很多次,不过挺过了这个“阈值”就慢慢上道啦。(当然,后来还有很多次破旧迎新的经历,这里不再展开。) 现在回头看看,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肯定会选择一开始就找个好的一对一老师,一开始就系统学钢琴,尽可能避免以前踩过的坑,而不是兜了一个大圈子再回到原点,这样的话我的上限也会比现在还更高得多。但是另一方面我也并不完全否定我那段跌跌撞撞自学的经历,也正是因为有这么一段经历,我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大胆创造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锻炼,在后续的学习中也比较有自己的主见,而对老师并没有那么过度依赖。在当时网络资源不算那么发达的时候,我在和老师上课的同时也会自己主动找来很多影视书籍资料作为补充学习,在课外也会自己主动练很多作品,而不是光等着老师来布置安排。 当然,最优解还是在有一个足够好的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但是同时自己也要主动去探索和思考,自己有一定的判断、甄别和创造能力。 |
2017年10月份在日本的出租房买了电钢琴。 |
![]() |
有手风琴业余10级的基础,钢琴没找过一天老师。 到18年6月份左右,练完了月光奏鸣曲第三乐章。 中间除掉假期回国(我国内的家里没有钢琴)和期末考试和有时犯懒,实际练习天数应该不超过5个月,每次练不超过2小时。 |
![]() |
0 弹得很渣,细节和很多音色处理和学过钢琴的人没法比。 但我只想让自己最喜欢的钢琴曲能从自己手下流淌出就足够了。 本人学理工,将来也不吃钢琴这口饭,只是纯粹的喜爱。 当然要是想从事有关钢琴的职业或者想达到一个较高的目标一定还是要找老师!! 要是有人看就录一个完整的月光三的视频。 |
1??手型指法一塌糊涂,想拍些视频放B站都不好意思,因为怕被看见糟糕的手型而被笑话。看了网上一些讨论和视频,想自学纠正手型,可我发现自己做不到。 2??水平大概在能弹克莱德曼系列曲子,前段时间网易云有一首很火的网红曲子,是改编自巴赫十二平均律的,我乍听觉得好像不难,以为自己也可以。真的下手练,才发现自己水平之差,我居然弹不下来那首曲子,太吃力了。 3??视谱能力很弱。早期是用简谱自学钢琴的,目前改编简单的那种C调简谱流行曲,我差不多可以直接视奏,当然第一遍不会很流畅,但磕绊绊能一次弹下来。如果是标记了和弦的C调简谱(比如一些吉他谱),我可以自己即兴一些左手织体。 但简谱仅仅会看C调的,其他调的谱子要看五线谱。五线谱的能力,用克莱德曼的曲子举例的话,大概是,乍看能看懂,但要一小节一小节慢慢练,做不到一拿谱子就立刻开始上手弹出来(相对我C调简谱可以视奏)。 4??不会踩延音踏板,在网上看了视频教程,但还是觉得很难。我是便宜的电钢琴,踏板踩起来应该和钢琴区别更大。不知道要怎么学习和练习踏板。 5??我手特别小,跨八度都吃力那种极度小手。四五指很缺力,自学怎么练都不得其法,小指很废。 6??弹弹儿歌逗小孩,陪孩子玩没什么问题。弹点简单的流行歌也没什么问题。弹唱的伴奏,不复杂的织体我也能写。在不懂钢琴的人面前,弹弹克莱德曼或者须釜俊一之类的曲子,外人就觉得你很厉害自己学的钢琴呀! 【时间线】 初一(12岁)在电子琴上自学。万事起头难,大概半年时间左右学会双手《梦中的婚礼》。 买了房子之后买了电钢琴(26岁),开始补乐理和开始视谱弹流行。 目前32岁,自学钢琴的时间大概20年了吧!水平基本如此。 |
任何乐器都能自学也不能自学,说能自学,毕竟有大把自学成才的音乐家,吉他之神吉米亨得利克斯,就是从一根弦的尤克里里开始自学吉他的。格局继续打开得话,学钢琴连五线谱都不非得学,毕竟有很多的盲人钢琴家/音乐家。 但是作为普通人,作为音乐领域的NPC,还是走大多数人的路比较容易成功一些。钢琴和音游不同,绝不止在正确的时间按正确的键。正确的发力方式,触键方法,自学中各种小动作小毛病,都需要老师给改正。 有些曲子,按照谱面把音和节奏都弹对了,也流畅了,但是一跟高手录音比总是差点什么,那些曲子里需要注意和改正的细节,那些你忽略的谱面符号才是好不好听的关键,这些都需要老师的指点。 没练过钢琴的成年人的手开始很难五指单独活动,我接触过的家长为了小孩买了个钢琴,家长自己也以身作则、亲自操刀,开始连个三和弦按下去无名指都要碰到键。当然这不是成年人说不能通过练习改善,只是告诉说起点相对低。成年人学习钢琴理解起步低~中阶段明显快于自己的子女,但涉及肢体控制和灵活度,由于成年人神经系统已经基本发育完成,可塑性略差于小朋友。 成年人不论是纯自学,还是半自学,还是跟着老师学,学钢琴的相对上限,皆是低于学其他所有乐器的相对上限的。成年后自学钢琴的水平上限,也是远低于业余钢琴演奏者的下限的。同时,存世的钢琴曲名作中的相当多数,我们终究依然会望尘莫及;而能弹下来的曲子中的一大半,也终究无法高质量完成,即无法让熟悉这些曲子的人群产生 “悦耳” 的感知 笔者的音乐启蒙恩师是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一位吹笛子的老先生,先生本人身体力行弘扬传统乐器的同时也鼓励年轻人接触西方音乐(尤其是古典乐)。钢琴技巧层面并没有给过任何实质性指导,但在作曲层面老先生非常推崇肖邦,老先生自身的风格被尊称为东方魔笛。每周练完带去学院琴房看专业大佬们的表演,因为我喜欢,偶尔会请学院老师指导,甚至破例借来院长本人成长过程中的钢琴学习笔记方便自学。人生最后岁月病危前面对ABC和BBC的采访时他铿锵有力的表示“我不是笛王”,人民赋予我“人民音乐家”称号,我很满意。”(因为各方面客观原因,与老先生仅有九个月师徒之缘) 自学钢琴是有挑战的,但并不是不可能实现的。学习钢琴需要耐心、毅力和自律,以及对音乐的热爱。自学钢琴需要你能够自我激励,并且有意愿花时间和精力来学习音乐理论、技术和练习。此外,没有老师指导可能会导致技术上的错误和不良习惯,因此自学者可能需要更多的自我纠正和反思。最为重要的是,永不言弃,坚持练习,享受、感受学习的过程。 钢琴的触键,是需要系统练习的底层基础。 自娱自乐可以自学,想走专业道路还是得找个靠谱的老师。可大多数人越弹越说自己不会弹,自学的是尤其不敢说。笔者也是自学,但从来不会说自己会弹钢琴。一般都说连入门都算不上。但看看知乎,学几首曲子,然后使劲去打磨。刚开始纯粹瞎练,现在的不会像幼儿园的小朋友那样有时间去系统报班学习,自己的人生到了下一个阶段。有很多其它事要做。 钢琴对我来说就像是在面对时代社会的潮流中坚持自己想做的一件事。自己的一点点小执着。笔者承认自己走了很多弯路,无法避免。但不怨天尤人,知道无法避免。通过厚着脸皮在知乎写回答、发视频找解决/缓解的办法方案。我一直认为音乐是没有门槛的,得到一种音乐能力的认可才有门槛。 我愿意在这领域外窥视这一美好的世界,受其滋润,感受这与人类伴生的艺术究极是个什么样的影响。 |
这个......日本有个弹钢琴的叫Tomishiba Fuwa,他的youtube主页上写的他是个自学者,我真的被惊到了,自学的能弹ligeti的练习曲和彼得鲁申卡三幕的实在太强 |
![]() |
(不过我觉得很多曲子还是弹得一般......找个好老师还是很重要的) |
我是自学钢琴的,几乎所有的简谱都能弹,五线谱跟不上,弹出来的音乐没有和声,但是可以一边弹一边唱,新歌听一两遍就能看着简谱弹 |
最后他们都在我的评论区怼我。 我说。请不要自学。自学弹琴不好听,效率低下。很快就没兴趣了… 众人:我自学很开心啊!我们又不走专业!你就是想赚我们的钱! 有哪些钢琴上的事实,没有一定钢琴知识的人不会相信? - 千里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614974/answer/462904920 |
放弃或者找老师学习的居多。自学成功的概率是比较低的,走专业道路肯定是不会自学的,这个排除在外。(1)如果想要有较为扎实的基础能够独立弹一些经典的古典音乐曲目,自学基本不可能成功;(2)如果只是想要看起来弹的不外行,只是想要弹一些好听的喜欢的流行音乐或者轻音乐,自学其实也不容易成功,而且时间周期很长,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些人就放弃了;(3)如果只是随便弹一弹,玩一玩,手型手指发力无所谓,但是不懂的人一看也觉得应该是自学的,能弹1,2首曲目,这个如果算为自学成功,这种应该是能做到的。 |
![]() |
先说说第二种情况,应该是很多成人学生想要学钢琴达到的状态,有谱就能够独立弹奏一些喜欢或者好听的曲子,为什么自学不太容易成功呢?从目前我的成人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看,自学是比较难走到这个程度的。对于这个需求的成人学生来说,两种能力最为重要,一个是识谱能力,包含识谱的速度和识谱的准确性;另一个是手指能力,也就意味着谱上的音都认识,也都知道是哪些琴键,大脑理解了,但是手能不能弹出来就是取决于手指能力了。 |
![]() |
首先有些成人在未接触五线谱之前觉得五线谱很难,其实并非如此,五线谱的掌握,我的成人学生基本都是靠8个字+1条顺序,一堂课就能掌握的很好,独立识谱了,但是对于音的绝对位置和熟悉程度,决定了读谱的速度和准确性,这个是会通过课程的设置进行学习和训练的,一般成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按要求的实践能力都比较强,所以这个进步速度也都是比较快的,在我的钢琴课里,独立识谱能力是训练成人钢琴学习的第一种能力,因为这样学会的是方法,而不是靠老师上课告知,那没有老师就无法识谱,这样没有等于没有教授或者学习方法。学钢琴一场,如果没有学习五线谱,那真是太遗憾了,因为五线谱就是钢琴的语言,不分国界,不分语言,它就是一门通用的音乐语言,可以说等于没有学习钢琴,也没有领略到音乐语言的魅力与力量。 |
![]() |
对于手型和手指能力来说,是会弹,能弹的基础。如果自学,因为也不知道全貌和体系,可能是没有科学的训练和指导的,如果只是通过碎片化的视频,书籍,分享信息等一些零散的内容,基本上收效不大还有可能走偏,因为这些信息是固定的,但是每个人出现的问题却是差异化的,就像我的成人学生里面,训练过程中会出现因人而异的问题,然后指导给出针对性解决办法,练习,就会纠正的很快,在目标方向的道路上越走越稳,甚至后期加速度上来,越跑越快。 |
![]() |
第三种情况的话,做应该是能做的,只是比较耗时,因为没有基础,也不知道怎样是对的,可能就是参照某个拍摄手指的视频,一个音一个音认下来,一个手指一个手指记下来,也没有手型,发力也比较困难,只是记忆下来了,可能半年能摸下来一个喜欢的流行曲目吧,其实打基础的同学,3-4个月已经能够独立识谱弹奏了,只是需要多熟练几遍就能够流畅,而且因为学会了方法,所以不限于曲子,这个能弹,同水平的其他曲目也都能弹了,而且手型和手指发力,手指训练等等弹出来的也都是正确的,美观的同时,发力也比较轻松,可能会更省时省力一些吧。 |
![]() |
另外,自学有个比较大的问题是在于可能会没有方向和无法制定阶段性目标,那就犹如在起雾的大海中游泳,累而感受不到每个阶段的进步,时间一长,自然也是坚持不住的,可能就放弃了,之后又会找老师,其实之前的时间就有些浪费了~ |
我从小跟随专业老师学习钢琴,初中考完十级以后倒是自学过一段时间,但是问题很多。 作为一个已经有系统钢琴技术体系的成年人,我认为个人最大的问题是:你不可能一边用大脑控制手指弹钢琴,一边用大脑实时记录并分析自己弹的好坏,因为1人的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分配到运动就会减少听觉输入的信息。2大多数人弹琴时候耳朵听到的声音其实会和自己脑中正在进行的表象混合,是被极大“模糊”“美颜”过的。别人听起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我也尝试过录音后自纠,但是无法即时反馈,同时没有示范,效率很低。所以最后还是找了专业的老师。 大学以后建立了钢琴社团,也见过很多0基础开始自学钢琴的同学,基本都是以下两个结果: 1,在听了自小从师学琴的同学演奏后,发觉自己弹的其实是一坨Sh*t,愧疚难当或羡慕不已,遂跟随专业老师开始了痛苦的纠错过程,水平缓慢提升。有朋友要求来一曲,完美地演奏599曲目后被评价:“虽然听不懂但是好像很厉害。” 2,在听了自小从师学琴的同学演奏后,觉得自己弹得也没什么不一样/觉得自己只要开心就好,继续开开心心跟着网上的视频,曲谱,鸡汤文自学,水平徘徊在2~3级之间。有朋友要求来一曲,吭哧瘪肚地演奏《夜的钢琴曲》后被评价:“哇好厉害好好听哦!” 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一个0基础开始只靠视频,书籍,文章自学还能达到4级水平的人,大多数自学者技术都非常差,而且养成习惯后很难纠正。所以如果想学好,还是找个专业的老师老老实实打基础。 这里习惯性怼 @吕卓然 大师,看似有道理实际上暴露出不学无术逻辑混乱的本性。同时不厌其烦地向各位妄图不劳而获的人解释为什么钢琴自学不能学好。 1 吕大师一定是没学过任何音乐史。觉得世界上本没有音乐,也没有钢琴,突然咔嚓一声一个天才从天而降,发明钢琴,自学成才,写了海量的高难度钢琴曲后安然辞世。搞笑吗?先有吕子后有天,旋转推拉加三千? 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部落时期的宗教仪式、战吼、劳动号子这类。由一些非常简单也不怎么好听的歌曲,经过几千年时间发展,一代一代音乐家传承技艺,开拓创新才有的今天的音乐殿堂。任何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过程一定是通过长期大量的实践,缓慢积累后取得的成果。 克里斯托弗发明钢琴之前有击弦古钢琴,有羽管键琴,在这之前又有管风琴。而已知资料显示中世纪时期的管风琴曲非常简单(音域就俩八度),因而可推测1300年前的第一个自学管风琴的琴师水平一定非常非常低,正说明了自学效率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望的远。 2 语数外为代表的文化课学习和钢琴的学习是完全不一样的。语文数学英语这类文化课只传授知识性的内容,且正确标准唯一。全世界1+1=2,全英语国家apple都有苹果的意思,全中国“正”都是五笔。一来自学文化课大脑可以轻松处理处理视听信息,二来你清晰地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但是钢琴不一样,钢琴学习涉及体育(手指运动)知识(识谱乐理)和艺术(情感乐感),且需要同时传授三方面的内容。乐理知识有标准答案可以自学,但是手指该怎么正确运动和弹得好不好听初学者是不可能知道的:比如我要求“四五指放松而坚实地站立”,绝大多数人仅靠文字和视频是不可能了解的,即使表面看起来站住了仍然可能很紧张——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紧张了,神经骗了自己。而我要求“如丝绸般柔软的音色”“极具表现性地”,你能自己感悟到吗? 3 国内舆论环境不正常,这是典型的被害妄想症,下一题。 4 同样时间自学效果更好,确实有这种情况,但只是短期内(一年之内)才显现。因为自学是顺应着手的感觉做错误的动作,正规学习是遵循着正规的动作而让你短期很难受(不适应),但习惯了以后有更大的发展可能。就好比跆拳道,空手道,柔道刚开始学的时候一段时间内都打不过王八拳。 最后并不是完全否定自学在乐器学习中的作用,只是否定纯自学(完全跟从书籍,视频等媒体进行学习,从未或长时间未和老师进行一对一面对面学习)而可以学好钢琴的可能性。(有纯自学的天才欢迎视频打我脸)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照本宣科不可取,闭门造车更是不可取。 |
谢邀 我不是自学的,大概从6岁左右开始学,小学5年级考完十级,我不知道自学是怎样的,我只知道我大学有同学问我钢琴要学多久,我说要学挺久的,就没有后来了,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应该是坚持下去吧,下文也会提到,我在这里只说说自己的感受。 据老师说我的乐感是强的,但是如果不强,学这么多年也总会培养一些乐感的。但是学钢琴,乐器,甚至于任何东西,天赋从来不是第一要素,重要的是坚持,是努力。很多人根本没有努力到要拼天赋的程度,包括我本人。我在三年级的时候,我钢琴班的学长学姐就在考级的时候被破格录到南艺的音乐学院了,当时年纪太小,也有可能记错,反正听说他们从五年级开始就是半天上文化课,半天上专业课,课余时间还要去琴房预约练习。他们这种能在几百几千个考级的人当中被选中的,才能拼天赋。如果只是想弹弹自己喜欢的曲子,陶冶情操,不需要,随便练练也可以。 谈完天赋,说一下努力。在我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我是不觉得辛苦的。第一是因为我还挺喜欢钢琴的,第二是从小养成的习惯。这也是大多自学的人觉得钢琴难学的地方。外人看往往觉得好听,只有你自己练了,才知道什么地方难,一首曲子需要多久的练习,需要多久的积累。我当时太小不太记得了,但是小时候练习就像不愿意写作业一样,不愿意练习,但是最终,作业还是会写的,琴还是会练的。如果想要练好琴,先养成每天至少练半小时的习惯。而且一开始会弹的很难听,你要接受自己,你也要做好准备,这种难听会持续一段时间,至于多久,看你有多少练习,多少天赋咯。 写在最后,其实练习钢琴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很枯燥的,因为基础的练习很多。我以前的日常练习是谈完整本卡农,一次半小时。另外还有几本比较好的练习书,车尔尼599,299,849,740,卡农。拜厄我没练过,那个时候我已经在练599了,有翻过一点,觉得有点简单,嗯,可以自行选择。就说这么多吧。 |
后来放弃了。 17年初买了个罗兰的FP30,诶我就觉得奇怪,为什么从小到大三分热度的我敢直接挑战弹钢琴这种需要“耐心”的兴趣。 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死磕出 你的名字《かたわれ時》,发到B站还自我感到良好(太羞耻了) 我曾幻想,我会是千万个自学钢琴中坚持下来的人之一; 我曾希望,我能够弹奏出自己喜欢的曲子; 然后呀,拜厄的练习曲弹得歪歪扭扭,喜欢的曲子难度又高,一来二去逐渐失去了耐心,日积月累后热情消亡了。 到后面我才发现,其实我并不喜欢弹钢琴,只是单纯喜欢听钢琴曲而已。 至于不喜欢弹钢琴这事,是一开始没发觉,还是 热情消逝后才不喜欢,现在的我仍不清楚真相 |
8年了,断断续续,觉得钢琴很难但是还是很爱。 我是读了研究生才开始学琴的,跟着学校社团上课的,上课是钢琴,回宿舍就是电钢。在学校基本能达到认个谱的程度吧,599弹了半本,但是到后面感觉很磕巴,但是找不到原因。 毕业后工作了5年,中间完全放弃了,最近在家,又开始捡起来了,买了一个很不错的课(网课),目前发现,原来是自己认3度4度5度的能力没有建立起来,经过10节课的训练逐渐补回来了。 自学钢琴的人会怎么样。我算是一个典型吧!磕磕巴巴这么久了,确实不如有充裕时间,系统找老师线下学的快,工作各种忙也确实会打断一个兴趣的发展。但是不给自己太多压力就好,我没有长期的计划,我现在是,做到了把每一首练习曲和相关知识点掌握作为我的一个个目标,很坦然。 |
泻药 咳咳 以下内容纯属想象 以后的他们可能会像木头一样弹琴吧…… |
如果有人说你自学吉他指弹,没有老师教,你不懂正确的按弦换品方式,你也不懂什么情感的表达,不知道拨弦的轻重,不懂高级技巧,弹出来的音乐永远那么平淡,那么你还会自学指弹吗,学钢琴同理吧,话说为什么那么多人推荐自学吉他缺不推荐自学钢琴。 自学的都知道自己想弹到什么程度,有条件能找老师的谁不愿意找,前提是有条件,不论是时间还是金钱,当然主要还是金钱了,钱花少了担心找的老师不入流,钱花多了生活出问题,毕竟还得买房买车呢。 |
回答的一群专业的凑热闹 咱就说就是个玩呀,自学钢琴也好,自学葫芦丝也好,反正我自学过的乐器还真不少,肯定是有老师更好一点 而且由于环境所限,自学乐器最缺乏的就是场地,最后基本都不了了之啦 但是我自学的过程是开心的, 能看到自己在一点点的熟练和进步 虽然最后也就会简单的几首歌曲,但是过程是很开心的,就是玩嘛。 自学钢琴也是,正好学校里摆着一架没人用的钢琴,天天放着也没人管,我就趁没人在的时间自己瞎玩。前两天才刚开始弹和弦,发现左右手配合好难啊! 为了给弟弟庆祝生日,简单学会了一个生日快乐歌,左右手加和弦的,觉得自己还蛮厉害哈哈。总之,很开心,也不求自己要谈的多么牛逼,把想弹的音乐弹出来,就可以了。 咱也不靠音乐吃这碗饭,总之呢,作为一个喜欢音乐的人,我只要确保我感受的时候是快乐的,就足够了 |
分学琴目标吧,如果目标就是弹个流行音乐伴奏,梦中婚礼、星空、绿袖子之类的,目标就是把谱子顺遛的弹下来自娱自乐的话,自学完全没有问题啊。 如果自学目标是成为钢琴演奏家的话,呃,还是找个老师系统的学一下吧,钢琴演奏后面除了肢体方面的技能技巧外,还包含着和声、曲式、音乐史之类的一大堆系统的知识,小时候学钢琴上了599以后老师是要求标和弦的,再后来学的深了再讲和弦走向之类的知识 ,然后我标注她检查,再再后来进一些曲式方面的知识,讲乐曲顺带进一些作曲家和乐曲背景帮助我理解曲子,这个可以视为音乐史的讲解,这些东西都是隐藏在乐谱面后面的,没个靠谱老师系统的讲,光靠自己自学摸索,呵呵哒,慢慢磨吧 |
现在想做私教,教课,以后带学生去比赛。 为啥?不为啥,音乐是个好东西。值得分享给大家。 同时也可以挣到快乐钱! 那些让我愁眉苦脸的工作只能让我挣到苦钱! 我喜欢这种让我身心愉悦的快乐钱! |
用一句话概括 “一步错 步步错” 自学每一步都能对的话 我更建议去买彩票 |
4岁半开始跟着老师学钢琴,到高中以后就自己随便弹弹。 今年大二三月份买了大提琴,学了半年了吧,算是生活的调味剂,每天练琴不练会觉得不得劲…(也是因为经济未独立,花钱买琴上课平时又不练琴会觉得愧对父母吧…虽然我买、学大提琴的事没跟我爸妈说…),最重要的是以琴解忧吧…自我诊断有轻微抑郁… 其他感受以后慢慢说 |
最早演奏音乐的。难道不就是自学么?然后成了钢琴这门乐器的祖师吧。 任何学习,既然类似语文,数学,英语都是可以学到的。那么理论上钢琴作为一门学科也是可以的。 然而问题在于,我们国内的教学舆论环境不正常,没有推出明确彻底正规的钢琴技术的基本功内容。而是拿出所谓高抬指,进行舆论压制。似乎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所谓高抬指来讲解决。并且广大比例里很多老师直接拿高抬指从头教到尾。 这种教法,我就说个实在的,自学都可以学的比这样好太多。同样的练琴时间对比下。 但是,如果能够遇到好的老师,还是建议跟老师学靠谱,乐器是个手艺活,很多书本上的文字,根本无法有效率的具体描述。老师手把手,能够更有效率也更加直观。 |
《爱就一个字》 自学钢琴迄今为止弹的最好的一首,一定要坐住板凳!另外B站真的是个好平台~ |
33岁 自学3年 想弹的时候弹 勉强能扒拉几首周杰伦的歌的简化版 弹的时候很快乐 |
我曾经脑抽想自学键盘的。 电子钢琴上弹了几天,难哦,失败。 我这种数钱都不利索点手指头,就基本告别钢琴了。 幸亏拿别人的练的,没花钱买钢琴(捂脸)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