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人物音乐 -> 在2024年,音频厂商纷纷推出磁带随身听等复古产品,复古会成为接下来数码圈的一大潮流吗? -> 正文阅读 |
|
[人物音乐]在2024年,音频厂商纷纷推出磁带随身听等复古产品,复古会成为接下来数码圈的一大潮流吗?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像飞傲就推出了磁带随身听、CD随身听、黑胶唱机等,其他厂商也有CD随身听推出,实际上像是富士、尼康等也有复古相机产品,并收获了不错的市场反馈,接下来这… |
我经常会因为看到某个回答过于愚蠢而忍不住去答一道原本我不想答的问题,比如说今天这个: |
![]() |
这个回答非常匪夷所思的地方在于答主对磁带几乎是毫无了解,他在举例子的时候用的竟然是LTO磁带——这玩意是做数据存储的,本质上是以磁带为介质将数据以1和0的方式记录上去的,换句话说就是这东西是纯粹的数字存储。 磁!数!字!存!储! 看到这几个字你会想到什么? 没错,软盘、硬盘(磁盘),这些东西跟LTO磁带是一类产品: |
![]() |
而在数字磁带(DAT)出现以前,音乐制作与回放过程所使用的磁带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开盘带(Tape),一种是缩小的卡带(Cassette Tape),他们记录的音频信号是模拟的,原理也非常简单:音频信号在进行声电转换后变成电信号,电信号通过磁头产生变化的磁场,此时经过磁头的磁带上附着的磁粉排列会发生变化,也就是波形被记录下来了。回放的时候将这个流程反过来就OK了。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为什么在同一种介质上,会同时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信息存储方式(数据磁带和音频磁带)呢?原因是早期计算机用的是打孔纸带,但是随着计算机的快速发展,打孔纸带因为材质问题,逐渐跟不上处理器的速度了。所以大家需要一种兼顾成本、速度和存储容量的介质来取代打孔纸带,而!且! 这玩意最好跟打孔纸带有着差不多的运行方式,方便计算机进行数据读取。 所以大家想到磁带是非常、非常正常的事情。而且你想一下用磁带来记录数据的话只要在磁带上用N来表示0,S来表示1就完事了,简直天然合理…… 当然肯定有人会问,既然这样为什么当时的人们没有想到直接用磁带来记录数字音频信号呢?答案是因为模拟信号是不精确的,所以宽容度非常大。数字音频技术的基石:脉冲编码调制(Pulse-code modulation,PCM)早在二战时期便已经被盟军用来传递高清的音频信息。但是可怕的存储量与复杂的编码技术让这项技术在战后被束之高阁:大家曾经估算过数字音频所需要的记录材质,结果发现以20世纪中期的技术水平来说,同样一段信息以数字格式被记录下来需要的材料大概是以模拟方式记录所需材料的一百倍以上。 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计算:CD 格式的采样率是16bit 44.1KHz,2声道,所以1 秒钟的音频数据量大概是44100(采样点)×16(位/采样)×2(声道)=1411200位,将位转换为字节(1 字节 = 8 位)就是176400字节。 然后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了,1952年IBM的Model 726,记录密度是100 bits per linear inch。 你可以算算这玩意要多长可以记录下1秒的模拟音频信号。 所以我再强调一遍,模拟信号是不精准的,但是便宜量又大,在数字存储迎来技术进步以前将宝贵的存储能力浪费在音频信号的存储上是病态行为。即便是音质最好、经常被用来作为录音母带的开盘带,在技术指标上也是非常落后的,专业级磁带虽然能够通过使用强磁涂层等方法来提升品质,但其信噪比与动态范围始终是个大问题,更糟糕的是磁带的高频偏磁调制噪音问题始终无法彻底解决,而磁层越厚,频率特性又越差。所以在立体声LP(也就是黑胶)技术发展的晚期,LP的音质已经开始受限于这种开盘母带的音质了。 通过计算机控制槽距的方式,LP的动态已经可以扩展到超过70dB,而最好的磁带也只能做到5、60dB。瑞士Studer A 80型磁带在30cm/s转速时的抖晃率为0.04%,频响范围为30—18KHz,信噪比61dB,失真为1%。即使人们将自己能掌握的所有先进手段——自动张力控制 、电子计时、 耐磨单晶铁氧体磁头等等……都用到磁带系统上,也没法克服它们的先天不足。 关联阅读: “开盘母带”这种超大号的磁带音质和黑胶、CD相比如何?616 赞同 · 186 评论回答 |
![]() |
而卡带(Cassette Tape)的音质还要更差,但是卡带较之于LP有便携上的优势,所以在CD出现以前,大的趋势是LP走高端音质路线,卡带走低端便携路线,开盘带大量存在与音乐制作环节。结果那边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磁带存储很快就跟不上处理器的速度了,人们又顺势搞了磁盘,数据存储密度开始飙升,最后的结果是索尼跟飞利浦搞出来了光存储的CD,CD在音质跟便携性上同时碾压LP跟卡带,咔嚓把这俩都弄死了。 唯一多苟了一段时间的,是开盘带。因为音乐制作领域存在两个特殊属性:第一是行业强烈的路径依赖特征,很多顶级录音棚的工程师与制作人在模拟时代就已形成了对开盘带物理剪辑的肌肉记忆,而这种基于实体介质的操作范式,跟数字工作站虚拟音轨的抽象界面是存在极大差异的。第二是技术过渡期的特殊需求,因为原始录音轨道可能有很多轨,在数字音乐发展的早期硬盘这些存储设备还都非常昂贵(你猜为啥很多早期游戏用的都是8位音乐?),所以最后权衡的结果是DAT数字磁带:即保留了传统开盘带的形式,又有数字音频的优点,还有一定的成本优势。最后在一段时间里专业领域形成了独特的技术分层:消费端CD革命势如破竹,制作端却仍维系着磁带——数字混合工作流。直到DAW开始普及,新一代制作人都习惯了在电脑上进行音乐制作,同时大容量硬盘价格也跳水式下降,开盘带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所以我再强调一遍,LTO磁带跟咱们小时候听音乐的磁带,根本没啥关系。 然后言归正传,说说为什么这两年厂家开始搞各种复古产品。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数字音频正在飞速逼近其极限,而于此同时黑胶复兴带动了复古浪潮——不过磁带依然是小众中的小众,请看下图: 注意,橙色的是CD,深蓝是LP,浅蓝是卡带(Cassette Tape) |
![]() |
看到了吗?答案就是卡带从2000年之后几乎死绝了,而且跟黑胶复兴还不一样,2012年之后黑胶的销量是真的有明显回升的,疫情之后已经超越CD成为实体音乐载体中销量最大的品类了。所以搞唱机属于理所当然的市场选择,你们可能不了解黑胶复兴拉动了多少唱机消费,这么说吧我知道有几家2024年双十一期间唱机都买断货了……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这是在中国市场卖断货了!而中国根本没有真正的黑胶文化根基——在黑胶鼎盛的时期,中国与欧美几乎处于文化隔绝状态,导致国内存世的黑胶唱片数量极少。但中国却是有磁带文化的,不仅有,而且深入人心;不仅深入人心,而且连踏马的录音机生产线都保存的比其他国家好。至于原因非常魔幻:直到2017年,上海才取消了中小学教材附带的磁带…… 想不到吧? 你不让我听磁带?英语听力不要了?? 所以黑胶复兴之后,中国的Hifi大厂几乎是顺理成章地想起来了磁带机这个东西:文化基础好、生产成本低、二手磁带保有量极大。要知道这几年便携HIFI播放器市场早就到了瓶颈,既然复古这两年是大趋势,那不如做一点试试水。 问题在于…… 请重新看看上面那张图: |
![]() |
谁还在生产卡带啊亲?? 这才是最大的问题,大量存世的消费级磁带保存年限并不是特别长,80后现在都要40了,小时候保存的磁带很多都消磁了。许多卡座玩家现在都是找四类带然后用数字音源去转录了,愿意发行磁带的歌手跟公司都越来越少,英国唱片工业协会的统计是2022年,卡带达到了20年来的最高销量——195000盒! 当然老美好一点,卖了44万盒。 所以我个人的观点是复古产品可能还会再卖几年,但再过两年之后大家发现这玩意有多不方便之后肯定要转向“复古外观、现代体验”的新思路上来。飞傲新出的ECHO MINI和K17实际上走的就是这个路线,与之类似的还有NAD C3050: |
![]() |
NAD C3050 |
![]() |
飞傲K17 复杂旋钮、超大UV表,如果再来点机械感拉满的各种拨杆、开关、电位器,那简直就要爽到不知哪里去了,千万别跟我说这些东西是没有意义的——你去看看那些指尖陀螺、推牌,有个P的意义?爽就完事了。 以上。 |
提到磁带,大家可能会觉得是早已被淘汰的古董,但其实那些生产磁带的公司活得比我们想象的好很多 |
![]() |
目前放在磁带上的数据量仍在不断增加: 比如,近些年LTO磁带容量的出货量超过100万PB,大约是2008年出货量的五倍。美国一家名为“国家音像公司”(NAC)的老牌企业近几年的业绩情况令人大跌眼镜,公司老总史蒂夫·斯特普(Steve Stepp)指出,他们公司的盒式磁带销量连年攀升,近几年每年的需求增长都在20%以上。NAC依然使用1970年代的生产线,NAC是美国仅存的少数几个仍然在生产和销售录音带的企业,也是其中最大的一个。现在,公司70%的收入来自磁带。 |
![]() |
为什么?原因可以总结为两点: 一是,磁带更加安全: 尽管无磁带备份和恢复系统已成为常态。但是备份专家都建议将磁盘作为备份和恢复的主目标,磁带也在很多重要领域依然使用,尤其数据安全性要求高的企业,例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银行等。磁带的加密比硬盘更加有优势,磁带更加适合保存重要且长时间保存的数据,以及其加密性。另外还有磁带保存的重要数据一般都会保存到异地某个秘密地方。所以国家部门依然使用,而且是必须明文规定的。 二是,复古运动的流行: 有人认为,磁带与生俱来的杂音有一种独特的温暖感,这是流媒体音乐和高品质 CD 都不具备的特质。随着播放次数增加,磁带音质会逐渐退化直至无法再播——或许在复古爱好者的眼中,有限的生命也是磁带 “温度” 的来源。 |
![]() |
不少主流音乐人重新加入了磁带的发行,诸如 Metallica,The Flaming Lips,Nelly Furtado,近年都发布了限量版的磁带专辑。当然对主流音乐人来说磁带只是一种锦上添花的复古时髦,而不少实验音乐家都把磁带当做首选(就为了 “嘶嘶” 声)。实验音乐人 Roger 曾于 2007 年发布了磁带和黑胶音乐专辑,他说:磁带这种物理储存方式天生带有一种厚度和温度,而且磁带在创作、录制实验音乐时表现很不错。只要母带处理得好,黑胶碟也可以和磁带一样温暖。 和磁带类似的复古音乐介质还有黑胶碟,这个占实体音乐 9% 的市场也在悄悄增长。据著名调研机构尼尔森 2015 年中报告,上半年年黑胶唱片销售增长了 38%,同期 CD 销售反而下跌了 10%。 总之,磁带的优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1.磁带比磁盘便宜 即使主要用于磁盘的重复数据删除取得了进步,但由于几个原因,磁带每GB的成本仍比磁盘来得便宜。磁带让你可以将存储介质与记录设备分开来,因而只需购买少量磁带机和数千盘磁带。这数千盘磁带也不需要电源和冷却资源就能维护数据。事实上,一些人认为,就算磁盘免费,由于节省的电源和冷却资源单单这一块,磁盘仍比磁带费钱。磁带比替代技术便宜,这是今天仍在讨论它的主要原因。 2.磁带在写入数据方面更好 将数据写入存储介质时,会出现不可恢复的位错误,无法通过纠错机制来修复。许多人不了解,磁带的位错误率实际上低于其他任何记录介质。 LTO-7/8和Oracle T10000磁带机的不可恢复的位错误率都是1:1019,也就是说每1.25 EB约1个错误。企业级磁盘驱动器的错误率是1:1015,即每125 TB约1个错误。这实际上意味着,磁带写入1和0的准确性比最好的磁盘驱动器好1000倍。(SSD的错误率是1:1016到1:1018,因此磁带在写入数据方面也比SSD好10倍。)虽说可以使用更高级的校验机制来缩小磁盘和磁带的差距,但磁带在写入数据方面仍然胜过磁盘。 3.磁带在保留数据方面更好 磁带方面最容易被误解的是保留数据效果有多好。所有磁位的性能都慢慢降级;唯一的问题是,降级速度会多快。熟悉这项技术的那些人提到“阻塞能”(blocking energy):可防止磁位逐渐改变位置,可以用公式KuV/kt来表示。这方面的两个相关值是磁颗粒的体积(V)和储存温度(k)。磁颗粒越大、储存温度越低,结果越好。 相比磁盘,磁带机的磁颗粒很大,磁带可在环境温度下储存。磁盘驱动器的磁颗粒小得多,而且运转时温度比磁带通常储存的温度高得多。结果是,磁带的阻塞能比磁盘驱动器高得多,保留数据的时间久得多。具体来说,数据在磁盘驱动器上存储时间别超过5年,而相同的数据在磁带上可以保存长达30年。 参考链接1 参考链接2 |
不会席卷整个数码领域,至少不会电脑数码这块不会搞复古。 玄学领域,设计领域才复古,数码是最讲客观性能的,性能好就是好,差就是差,来不得一点含糊。 镶钻石的RTX 4080,印着LV LOGO的RTX 4060,由意大利知名设计团队设计外壳的RTX 4080,不会比普通的RTX 4080好。甚至很可能更差, 因为“世界顶级的”时尚设计很可能影响散热,导致显卡性能变差。 电脑消费者是最理性的,不会为了LOGO、情怀、故事买单。 我很难想象数码领域的复古。 我觉得只有当一个行业长期不进步,靠着搞玄学、讲故事、强行附加身份认同来割韭菜的时候,它才有可能玩复古。 |
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有一定热度,但爆红需要特定的时机。 作为以一己之力把“复古计算”(Retro-computing)这个概念带进中国的人,我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提到复古计算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甚至大部分不是个技术问题,而更多是文化问题,消费者购买某类产品购买的不是功能,而是文化符号。 古董电脑101:复古计算(Retrocomputing)简介 (2018年) 古董电脑与人文研究:在创业博物馆的演讲(2019年,极致时空创业博物馆,北京) 梦幻主机的灵魂:复古计算 (2021年,Indielight独立之光,上海) 如何将复古电脑元素运用到内容创作中?(2023年,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重庆) 复古计算:科技历史驱动的文化创意产业 (2024年,中国计算机大会,横店) 其实我演讲的轨迹也符合复古计算这一观念被逐渐认知的过程,从小范围的计算机历史爱好者、独立游戏开发者、艺术类高校;与许多人的刻板印象相反,计算机工业界认识到“复古计算”的价值反而是落后的。 而早在我的专栏“古董电脑室”创立之初,就已经注意到国外复古计算产品的商业潜力了 众筹视野中的古董电脑 (2016) 飞傲推出复古音响设备,恰恰是其更接近文化创意产业(音乐行业)的属性决定的 |
![]() |
广告 飞傲(FiiO)CP13磁带高清播放机 磁带机 英语复读机随 京东 ¥699.00 去购买? 由于国内教育文理强分科和现实背景下的功利主义导向,数码圈中出生于千禧世代(1981~1996出生)的舆论领袖对文化创意领域是疏远的,即使是公关广告部门也倾向于“宏大叙事”和“参数党”,而偏颇地把文化元素视为“智商税”。 但从成为“国潮教父”的“宽博士”庞宽,到泡泡玛特、Labubu为代表的“谷子经济”,亚比、三坑、二次元已经证明了Z世代(1997~2012出生)文化消费的潜力可以预见地超出千禧世代。文化创意产业和科技产业的跨界联动是必然会发生的。 而“复古”这个商业模式是一种已经在国外得到验证的模式。 |
![]() |
Teenage Engineering OP-1(下)及其原型卡西欧VL-1(上) 瑞典的Teenage Engineering从第一款复古产品OP-1(设计原型为CASIO VL-1)至今已14年 距离我上次一和GameShell团队碰面也过去5年:采访来自中国本土的开源掌机团队:GameShell创始人Hal 离我23年和Book 8088的设计者见面也已经过去一年半了:都2024年了:这家公司竟然出了台支持DOS和Win95的笔记本 这款产品会有市场吗? 像八位堂8Bitdo、安伯尼克这些我未曾拜访过的“泛复古科技”企业,和最近的勤谋电子(FPGA企业,2024年夏天以Mister复古游戏主板入场)和矽速科技(即将推出Tang Console)。我们会发现“复古”这一主题的数码产品已经为数不少,还有不少国内厂商,许多产品线都是能够长期在市场上存活的。 |
![]() |
矽速科技 Tang Console灵感来自“旧世界”,增量来自“新世界” 我自己对复古科技的用户有一个“旧世界”和“新世界”的划分,等于在一类技术的生命周期内和外使用它 “旧世界”指那些曾经在某款型号、某种技术仍是市场主流的时候使用它们,消费其实用价值的群体“新世界”指那些初次接触某款型号时,该型号、技术就明显过时,只是消费其文化价值的群体 对于新世界的用户来说,他们购复古产品的逻辑和购买手办、模型这样更典型的“文创产品”是一致的。就拿我自己为例,我自己是85后,是磁带、CD的“旧世界”,是黑胶的“新世界”。很显然,从长期看来,来自旧世界的“情怀党”必然会越来越少,并被新世界的“文创党”、“猎奇党”取代。最终成为某种“非遗”式的文化符号,但这个周期可能比我们预计的更漫长。 演示场景(Demoscene)成为德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 |
复的哪门子古? 最近摆在市场货架上卖的磁带机,有哪一个能摸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市场上中低端随身听的后脚跟? 模具、材质和工艺行吗? 可靠性行吗? 抖晃率指标起码差一个数量级; 磁头能兼容铬带和金属磁带吗? 机芯我怀疑能不能比得上上世纪70年代除了砖头机之外的任何日产机芯,从基础技术指标到MTBF,从耐久性到自动调速系统,应该是全方位的不如,更不要说在1980年代中期之后,电控逻辑机芯已经成为日本市场主流. 这个领域,是日本厂商一枝独秀直到最后落幕。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这是1983年前后上市销售的日本AIWA公司(倒闭很久了)的一款随身听产品,型号HS-U07,提供自动翻面播放、普通带/金属带兼容、杜比降噪等等功能,机芯还只是机械轻触机芯,所以只是中低端产品。 |
![]() |
这个SONY的Walkerman 822算是个中端产品,带录音功能,全电控机芯,带液晶显示。 |
![]() |
号称复古的,能做到这些吗? 没猜错的话,所谓复古磁带机,都是用的库存的直立通用机芯吧(也可能是重新制造,毕竟简单的直立机芯并不难造)。 |
![]() |
|
![]() |
|
![]() |
|
![]() |
什么叫复古?换个形式捣腾些还有人用的东西、表面上讲「情怀」实际上没苦硬吃,这就叫复古? 你知道一台小收音机,带连接蓝牙和USB/TF/SD播放功能,用锂电池能播多长时间吗?4至8小时。你知道我家的充电式CD播放器,用锂电池能播多长时间吗?3张CD,合共3.5小时,这播放器还没有喇叭。 一饼录音带有几首歌知道吗?一面大概6首歌,一饼两面大概就一张CD专辑的时长。一张TF卡现在多少容量?随小收音机送的现在都有4G,自己买的随便就16G,以MP3音频算,随随便便上千首歌,所以有些小收音机还带数字键。 录音带上哪买知道吗?线下基本找不到了,找得到的绝大部分也是旧货,到手听出什么来还不一定。所以录音带都得上网买,一饼录音带20-30元。 |
![]() |
我就在用收录机,但我这机器一点都不复古。除了传统的磁带和收音机的播放和互录,这机器还能连蓝牙,还能播放U盘/TF卡/SD卡,U盘还可以播一般的MP3和「无损」的FLAC/WAV格式,还能用3.5的音频线输入播放,各种音源还能互录到录音带或者U盘。 真正听歌的人和数码玩家,绝对不会没事给自己找罪受。明明手机听歌的音质就很优秀,明明一个U盘能播上千首歌,谁会真的舍得拿自己珍藏的CD,到街上瞎逛瞎听? 黑胶唱片是一个大坑。现在黑胶唱片倒是不难买,难在分辨真假。不少黑胶是用现在的数字音频灌录的,而不是用过去模拟录音的母带复制过来。新创作的音乐作品以实体唱片形式发行的越来越少,你觉得还有几个唱片公司发行黑胶? 并不是随身听这种形式被淘汰了,而是人们带出去听歌的设备已经比二三十年前进步了这么多。年轻人的手机能连网能充电,老年人的小收音机听一整天不是问题,里面装的歌还堪称海量。何苦要难为自己,还整什么复古? |
会的,建议蜡桶留声机 |
![]() |
所以播放设备的原初机型,具有不可思议的功效,听了返老还童,滋阴壮阳,美容养颜,考试包过,考公上岸,加薪升职………………编不下去了! |
HIFI圈子的相对比较小,所以没办法快速地扩大自己的用户群,那么HIFI爱好者们就相对集中在一批比较固定的人里面。 这些人从年青到年老,跨度很长的年龄段,势必会存在一些年纪比较大的人,因为以前经济方面的压力,是没有完全满足自己的HIFI方面的需求,所以在现在有了一定的精力和经济实力的时候,往往都会想着去弥补一下自己年青时的遗憾,复古产品就是这么来的。 在我看来,复古是不可取的,哪怕是有人会去追捧,但是这个销量不会太高。 HIFI圈还是要想方设法去破圈,去扩大自己的用户群体,而不应该把希望放在复古上。 在这一点上,海贝的R4,飞傲的JM21都是非常好的例子。以更加年轻化,更加价格友好去争取更多的用户入圈。 |
![]() |
|
![]() |
|
![]() |
广告 HiBy海贝R4无损音乐播放器HiFi发烧DSD解码EVA安卓便携 天猫 ¥1998.00 去购买? 飞傲JM21基本上一上架就销售一空,所以这里就只放一个试听的链接,真正的东西可能要等飞傲补货或者直接上咸鱼去找人接盘了。 |
![]() |
广告 飞傲(FiiO)耳机试听专用链接咨询客服拍下 JM21 京东 ¥900.00 去购买? |
手持着索尼砖看见这问题愣了一下,这十年搞便携HIFI虽然有智商税但是起码播放高品质音频还是能听出些许进步的。但是搞复古的“磁带”是要开历史倒车吗?完全不看好,现在这年代砖要不是个4英寸以上屏6小时以上续航都没人看一眼的,搞磁带是要折磨大伙耳朵吗 |
先说结论,不会。 |
![]() |
刚好前段时间,TheVerge的小伙伴们做过这个专题。简单来说,磁带随身听的巅峰就是千禧年前后,而2024年的旗舰卡带机,更多层面是一种OOTD的配件,不管是产品本身的品质,还是整个产业(磁带本身也越来越少,二手磁带听一次就损耗一次)都已经明显是夕阳红了。 |
![]() |
虽然夕阳红挺美的,但终究会迎来黑夜。背后的原因,就在于音乐行业早就是流媒体一家独大的模式了。甚至连数字消费(就是非月度会员听歌,而是2元/首下载的模式)在2023年美国整个音乐市场只占3%,而整个“物理音乐载体”的消费也不过11%,这里面的大头还是CD。 |
![]() |
可见不管是卡带,还是最近几年有些火的唱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都会继续小众下去。这一方面是卡带和唱片本身就是损耗率较高的音乐载体,通过物理接触读取音乐信息的模式,就注定的这个类型的产品使用成本比较高。 |
![]() |
如果对音乐的音质有追求,理论上听几十上百遍,就可以去买新磁带了。所以这个层面来看,CD能比较长久的作为主流的物理音乐载体,还是在于超强的保存时间和耐用度。现在为数不多的音乐店(书店,主要卖咖啡和蓝牙音箱那种)里,还是能买到不少CD的。 |
![]() |
另一方面,卡带播放器本身也不是厂商自己做出来的,还需要供应链的支持。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几个相对有追求的大厂也无法做出类似2000年代索尼卡带机旗舰那样的产品了。 |
![]() |
因为内部的配件就决定了卡带机的大小和音质上限。自己做内部的配件?那肯定赔死。Fiio的小伙伴们如是说。 |
![]() |
所以卡带播放器还就是卡位在了“复古”产品这个位置。如果要求没那么高,又不想去冒险淘二手中古机子,Fiio等等品牌的全新卡带机还是不错的选择。 |
![]() |
|
![]() |
广告 飞傲(FiiO)CP13磁带高清播放机 磁带机 京东 ¥699.00 去购买? |
感谢知乎,竟然有这个问题 做为飞傲复古事业部负责人,我来回答一下(时间有限,会不定时更新哈) 飞傲大概是第一家提出"复古计划"的音频厂商吧! 复古,对于飞傲来说,是一个较长期的战略,是放在飞傲五年计划中的,并且,我们还成立了一个复古事业部来全力去推进这个计划。这大概全球首家吧! 所以,大家看到,飞傲做复古,不只是简单搞一搞,而是近几年要认真搞的。但是,我们不是做纯复古,而是想用我们多年在HiFi产品中积累下来的技术和产品经验,把一些带有““复古””属性的产品重新做好,带给大家更好的体验,更好的声音! 一、我们的第一款复古产品是磁带机,CP13, 这款产品是2023年12月份上市,当时上市的时候有点小轰动,很多人不理解我们为啥现在要做磁带机 怎么说呢,确实有一小部分人有这个刚需,但是又没有合适的可以选,再加上我们J大也有这个情怀,所以就做了这一款 |
![]() |
广告 飞傲(FiiO)CP13磁带高清播放机 磁带机 英语复读机随 京东 ¥699.00 去购买? CP13并不是完全照般现有的或者以前的经验,而是将能改的几乎全部改过来了。比如超大铜飞轮和高压电机减少抖晃,平衡电路减少噪声,发烧运放JRC5532来实现全模拟输出等等 |
![]() |
广告 FiiO/飞傲 CP13怀旧老式磁带机随身听walkman复古播放 天猫 ¥699.00 去购买? 一方面保留磁带机原音色的同时,另一方面尽量在现有条件下,把产品做的更好,更让大家喜欢。 外观方面,也采用了全铝合金设计,让机身更加坚固,耐用! 二、第二款复古产品,是CD机,DM13 这款产品,我们差不多是和CP13磁带机同时启动的,搞了一年半才出来,因为里面确实有很多创新的东西, 昨天机芯伺服的代理商还在和我讲,原厂当时为了我们这个需求折腾了好久(哈哈,得益于我的经典名言:别人都搞得定,你们不再努力一下吗?芯片设计有这个功能你们卖了这么多年还没有打通过,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优不优秀呢?) DM13上使用2片DAC,做平衡输出,然后抓轨功能,用户可以自己升级,以及便携蓝牙平台上高通aptX HD蓝牙发射等等,这些以前的CD机很多都没有 说实话,我现在觉得挺值得总结的 我们能把一个便携产品做这么多创新功能出来,也挺不容易,大概只有我们才能有这恒心和毅力了吧 |
![]() |
广告 飞傲(FiiO)DM13 便携hifi立体声4.4平衡CD机光盘机 京东 ¥1099.00 去购买? |
![]() |
广告 FiiO/飞傲 DM13便携CD机蓝牙HiFi播放器4.4平衡高保真 天猫 ¥899.00 去购买? 三、第三款复古产品,是唱片机,TT13 这款产品,说实话我个人是特别喜欢的,全自动唱臂,非常适合年轻人玩,又有自动重复功能,可能是首创 还有遥控功能,RGB灯光,还有内置的唱放,一方面给大家节省了独立唱放的钱,另外一方面,音质也好很多 这个不是吹哈,相信很多独立唱放的功放都没有我们的TT13好,所以我个人觉得,直接搞个有源音箱就行了,在TT13来讲,根本不需要再搞什么普通的功放了 |
![]() |
广告 FiiO/飞傲 TT13全自动黑胶唱片无线蓝牙一体留声机发烧 天猫 ¥1828.00 去购买? 四、还有第四款复古产品,是FM收音机, 这个月内测,大概2月份上市,售价299元, 这个产品,也和现在的收音机,有很大不同,内测名额早就满了 具体的细节,等上市之后我再补充 |
![]() |
2024.12.25更新 我看有人说拿复古割韭菜的,我觉得还是要理智一点 首先,对于产品而言,我们做的产品是不是比市面上其他的产品更加好? 我们第一款产品是磁带机,在我们做CP13之前,整个市场是什么情况?一方面大都是低端机,播放起来颤的不行,另外一方面,毫无音质可言,只要能发声就行。 对了,还有很多老机,20年前30年前的机器,在海鲜市场上横行,随便一台,1000起,不知道从哪里弄的拆机件,还最多只保修3个月(还得看卖家心情) 我们承认这些老的机器,很多在当时设计时非常优秀,但是那是在产业链巅峰时期做的,有几万家企业和几十上百万的产业工人和工程师做,就像我们现在的手机和汽车 其次,我们有没有创新?有没有带入新技术,有没有给用户带来好处? 磁带机CP13,我们在音频和机芯上做的改变,难道视而不见吗?这么小的主板上音质做这样,之前有哪家?还有我们把HiFi芯片搬过来,等等 CD机DM13,更是将很多播放器上面的技术挪到了CD机上,这些算不算创新,算不算对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反正我前些时间就听代理商朋友讲,一波一波的厂商拿着我们的DM13,找他们问谁能做相似的功能,等等 我相信DM13上市后,CD机爱好用户会逐步渐渐享受到好音质的福利,我之前发布会上说的,“希望能看到行业向上卷”,目前看,应该这个简单的愿望可以实现了。 同样的,还有我们唱片机TT13,虽然我们用的是小白头,但是我们通过电路的优化,以及器件选型、PCBLAYOUT,把SNR做到了70dB以上,把1688元带蓝牙的唱机,做的比别人3000元+,5000元+的唱机还好看,性能还好,声音还好听。 这些可是实打实的好处 最后,我们是不是在割韭菜? 说实话,虽然我们CP13卖599起,DM13卖899起,TT13卖1099起,有些人觉得贵,但更多的人还是觉得性价比超高的 为什么?可以对比一下其他还不如我们品牌的同类产品,以及同样配置的产品。比如DM13可以对比一下同价位相同配置的其他品牌的,看看是不是价格都和我们差不多了,甚至比我们还贵。。。 另外,补充一下 产品成本,不仅仅是BOM成本,还有研发投入,模具投入,这些都会分摊到销量中去,现在这点量,每如分摊下来是很多的.... 给大家透露一下: 我这个事业部目前的利润率是很低的,完全不存在什么割韭菜的说法 2024.12.24更新 知乎推送了其他的回答,我看有说关于我们磁带机的。 说什么不如以前什么什么的,还有些大V在说的,怎么说,也算是了解很多事的人了,何必自己明白去装糊涂呢? 我们好歹做了 那些天天指手划脚,说这个做的不好那个做的不好的,你们倒是去做一台出来给我看看? 来点实际的吧,谁有意见的(本人做为2023年以来,对磁带机产业链、技术最了解的产品经理之一)咱们来个对赌,长期有效: 条件:如果你能下10万台每年的订单给我,只要999元,我就能做出超越之前所有结构的磁带机,你信不?采用超薄无刷电机,且电机直驱的机芯,抖晃0.1%以下,音频指标超越所有之前量产的磁带机器(只要你能找到的) 你能不? 说999贵的,不妨去了解一下,当年的超薄机多少钱,折合成现在多少钱,另外,当年随便一台机器的年产量,是千万台以上,不要忽略这个先决条件哈 今天, 说的够多了 请大家理智、负责任的评论! |
潮流可以维持几个月,一年半载,但这种潮流不是主流,我女儿小学时有个几何题:问火柴盒有几个面?结果孩子们都不明白什么叫“火柴盒”?磁带这些玩意有些90后,00后连见都没见过谈什么复古,谈什么情怀 |
复古会是潮流,但问题是有些厂商根本就是为了复古而复古,做个样子,收割一波韭菜,卖的贵不说,被用户说出缺点还要去网暴,还要控评。所以与其买有些不靠谱的所谓新设备,不如回家问问自己老爸或者去旧货市场淘一淘,老东西的状态可不比有的差 |
笑死,我觉得数码圈里复古就是潮流 什么玄学不玄学的 尼康zf是不是复古了? 松下是不是也觉得s9复古了? 奥林巴斯都要出OM3了 音频厂商复古怎么了,磁带CD就是好玩 电脑数码这块不会复古? 你在想屁吃 麦金塔的diy都一群人做 想要泰坦皮不得搞个1080的皮里面装4060 还来一句 电脑消费者是最理性的,不会为了LOGO、情怀、故事买单。 暗戳戳的嘲讽别人不理性 只能说不愧是知乎天龙人 至于玄学领域,说白了,复古这东西跟玄学不搭噶 真搞玄学的看不上,真分析音频曲线的,看相机动态范围的不看外观 说白了复古就是一个外观属性而已 我就不信,你做数码评测,外观你会绝口不提 你愿意,你的甲方愿意么? |
传统磁带这玩意儿音质还不如FM呢……不会真有人觉得听惯了手机音乐的人现在能接受磁带吧? 少量玩票是支撑不了大市场的 |
按照“时尚是一个轮回,经典永不过时”的说法来看,复古会是一个趋势。这个趋势能否成为潮流,需要交给时间来回答。短时间内,各平台的博主会带起一阵小风,CCD相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
![]() |
黑胶唱机一直就有受众和玩家,听黑胶唱片必然要买黑胶唱机,买黑胶唱机必然要买一张黑胶唱片听一听。黑胶唱片爱好者以小众爱好圈子存在着。 黑胶唱片、黑胶唱机本身就有一定门槛,对经济条件、时间精力有很强的要求。 大概在1900年到1979年之间,黑胶唱片凭借音质最接近原声不失真的特点,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音乐格式。黑胶基本采用模拟的记录形式,与模拟录音母带所记录的内容是一致的。黑胶唱机则将黑胶唱片内的信息还原成声音。 |
![]() |
磁带随身听应该是一部分80后和90后的回忆,为什么说是一部分呢?因为后来有了Mp3,磁带也就慢慢消失在人们视线中。 我上学那会儿,买的磁带都是S.H.E.、周杰伦、小虎队等歌手、组合,还有班得瑞的。 相信有不少人跟我一样,以学习为名,让家长给买复读机,然后买磁带听歌。 磁带随身听+磁带的组合,虽然比不上黑胶唱机+磁带的组合,但却是学生党能够负担得起的娱乐方式了。 随身听除了听音乐,还有一个乐趣,就是听完一首歌再倒带,再听一遍。 黑胶唱机、磁带随身听这些复古产品的意义,更多的是帮自己找回曾经的快乐和回忆。对我来说,我会买一个磁带随身听,翻出上学时买的磁带,再听一听当时听过的歌。 |
那种所谓“xxx厂商一直靠销售磁带生存”的话,根本没告诉你另外一半 他们卖的是用于数据存储的磁带 为啥还用磁带存储数据?因为更先进更安全? 当然不是,虽然忽悠告诉你是,但不是,真正原因是非常好笑的 实际上,那是正相反,正是因为磁带存储不那么可靠,是过时的科技,需要模拟数据数码化,但数码化需要时间而且是很长时间,加上用磁带存储的事以美国日本为典型的上世纪的科技大国,他们低到离谱的办事效率动不动就几年几十年干不完一个事儿,甚至会为了保存某部门某公司的存在意义要拨款,故意阻拦新科技的使用就熬着用老的方法。而不管是不做还是没做完数码化,都需要依靠传统的复制方式来保存数据“续命”,所以这玩意才继续有销路,人家只卖给需要的人,根本没有任何增量,是纯粹的夕阳产业 至于消费端,在退流行的时候,黑胶这玩意能小范围流行起来,是因为黑胶碟片是更老的流行音乐存储介质,碟片本身就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玩黑胶”原本是因为有高价值的碟片才去用这个方式听,不是这个方式多好非得用碟片听,但这点在磁带上根本不成立,黑胶几近于不可复制只能用原本的音频素材重新制造,但磁带可以简单复制,这个特点就完全剥夺了磁带任何潜在的奢侈品属性,也基本抹杀了相应市场的存在意义 同样的情况在CD身上也存在,但CD毕竟是数字存储,而通过电脑收集歌曲刻录CD盘这种事儿比起录磁带方便了太多,一个刻录机可以低至几十块钱(还能当做它用)便宜好用,非奢侈品概念的CD随身听还确实有点小众销路。看美国80年代言情电影的时候,是不是老听说mixtape这个概念?给谁做mixtape基本等于表白,因为这东西需要很长时间去一个一个收集磁带转录,意味着你下了功夫,给你做mixtape一定意味着你对我很重要,但混编CD无非就是电脑文件夹拖拽按一下确定,很简单 磁带,那可真就是愿者上钩骗傻子了,至于为啥音频硬件企业做?因为这多少是个新的宣传点,竞争太激烈的时候,只要能说出自家有任何跟别人的不同,都可以宣传成独占的优势 南孚聚能环 |
“复古”二字可以把利润空间,无限放大!赚的是有磁带情节人的钱。 |
复古得看是功能方面还是设计方面。 拿飞傲举例,它正好两种方式都有对应产品。 |
![]() |
磁带随身听是复古 |
![]() |
用了磁带随身听设计风格的蓝牙小尾巴也是复古。 功能复古方面我觉得不会流行。由于供应链的关系,新机器体积啥的没法和磁带 cd随身听全盛时期比,由于定位的关系,做工也没法和当年的旗舰比。而且去年的新产品都是定位入门级别,也就是给感兴趣的人玩玩,不会成为主流。 设计方面完全有可能流行复古,只要设计的好,再结合现在新产品的性能,喜欢的人很多。飞傲的雪漫天蓝牙尾巴和播放器卖挺好的。 |
![]() |
这造型搭配现代的技术加上合理的价格,卖的好不足为奇。(此图来自其他大佬) |
它其实应该做一个纯粹的数码播放器,然后把TF卡做成磁带的样子。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