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明星艺术 -> 有哪些有意思或者有故事的画? -> 正文阅读 |
|
[明星艺术]有哪些有意思或者有故事的画?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比如百加利捏乳头这种,有故事的画,暗藏玄机的画 |
1974年宣传画“当商鞅遇见马克思” |
![]() |
作者为桂林画院创作员洪礼荣。 1977年国画“遍插茱萸少一人” |
![]() |
作者中李宝林后为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招炽挺为广州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副主任,杨胜荣为兰州军区政治部创作组副组长。 1978年宣传画“金猴奋起千钧棒” |
![]() |
|
![]() |
一猴各表 作者为刘庆孝、鹿逊理。刘庆孝后为山东艺术学院教授,鹿逊理后为烟台画院副院长。 1980年宣传画“亲姊妹” |
![]() |
作者章德明,后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在下面这张1976年9月“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名叫《打击教唆犯》的宣传画中,“红小兵”们抓到了一个用《三娘教子》的戏曲故事的连环画来“教唆”、“毒害”他人的“教唆犯”。 |
![]() |
|
![]() |
|
![]() |
|
![]() |
把上面这一张照片倒转过来,再放大,就可以看到这本连环画的名称是“三娘教子”(见下图) |
![]() |
|
![]() |
《三娘教子》原本是京剧的一个剧目,改编自明末清初戏曲家兼小说家李渔的小说集《无声戏》中的一回。20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倡“子教三娘”,而不是“三娘教子”,提倡老师也要接受学生的教育,所以当时出现了“考教授”、让现职教授作为考生去接受考试的事件,出现了北大的新生入学的第一件事是给北大的老师们上课(而不是老师们给他们新生上课)的现象。下面的照片中就是当年北大在江西南昌的鲤鱼洲设立的分校的新生入学期间,新生给北大的中青年教师上课,改造老师们——知识分子们的思想的一堂课。 |
![]() |
第一排右第二位起依次为当时北大的中青年教师段宝林(戴眼镜)、严家炎(穿背心)、张雪森。被张雪森遮了半边脸的是陈贻焮,陈氏坐在这里可能是作为老教师一类的代表。 |
![]() |
文章《鄱阳湖畔鲤鱼洲,激情燃烧的土地》中是这样讲这个事的: 北大“草棚大学”迎来第一批工农兵学员 在鲤鱼洲的土地上,还创造过独一无二的“草棚大学”,迎来过中国第一批工农兵学员。 1970年,在大学停招4年后,国家开始恢复招收大学生,但推行了"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学员,并首先在北大、清华两校试点。那一年,北大共招生2665人,江西分校也面向全国招收了9个系、13个专业共434名工农兵学员。就这样,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葩,鲤鱼洲北大草棚大学诞生了。不知什么原因,清华分校并未招生。 |
![]() |
工农兵学员不是单纯来念书,他们还肩负着“上大学,管大学,改造大学”的任务,老师们既是学员的老师,也是学员的改造对象。招收的学员中80%是初中毕业,甚至还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学员,但当他们来到鲤鱼洲时,还是怀疑这里的老师是北大的“处理品”,甚至还要求到北京去上“真正的”北京大学。面对现实,军宣队和工宣队领导研究决定,草棚大学的第一课就是“批判资产阶级教育的样子观”! 这张照片就清晰的记录了那段历史,站在前面讲课的是一位新入学的工农兵学员,经过工宣队挑选出来的老师才有资格坐在下面接受教育,其他教师只能下田去劳动。 |
![]() |
草棚大学办了近两年,后合并到北大总校。1971年10月,北大、清华两所分校,随着全国五七干校撤销的形势也一并撤销了。 |
![]() |
草棚大学的生活 |
![]() |
当年的宣传画说苏联也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 |
![]() |
|
![]() |
|
![]() |
齐白石是资深的“国画”(“中国画”)画家 |
![]() |
|
![]() |
当年这幅著名的政治漫画《群丑图》被广泛地印制、传播,图中对文革前已成名的很多艺术家进行了丑化和批判,比如:华君武、齐白石、梅兰芳、周信芳、巴金、 |
![]() |
|
![]() |
剥开“孔圣人”的画皮 |
![]() |
当年的一本连环画《孔老二罪恶的一生》 |
![]() |
《万恶的孔丘》 |
![]() |
|
![]() |
《孔老二列国碰壁记》 |
![]() |
|
![]() |
在当时这张孔子的漫画中,孔子手上拿的书上写着“克己复礼”,画面上端的文案则是“孔子是顽固维护奴隶制的反动思想家” |
![]() |
《历史上劳动人民的反孔斗争》 |
![]() |
|
![]() |
|
![]() |
|
首选博斯《最后的审判》系列,我觉得他画的就是地狱。 |
![]() |
|
![]() |
|
![]() |
|
![]() |
还有高更的几幅画,觉得很有意思: |
![]() |
知乎传图片居然这么慢,过会儿再说吧…… |
![]() |
|
![]() |
|
![]() |
最后来一张高更的自画像 |
![]() |
|
许昌胖东来服饰量贩北边,从东向西的立交桥,入口右侧有个画,应该是宣传开车系安全带的。我没拍下来,大概是这样的: 左边一个人坐着,系着安全带。 右边一个人,全身缠的跟木乃伊一样。 我估计制作者的意思是要么系安全带,要么变木乃伊……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泻药。 瑞士象征主义画家阿诺德·勃克林(1827—1901)最著名的画作系列《死之岛》。 勃克林的《死之岛》系列共有五个版本,每一幅都描绘了一艘划艇在暗黑色的浩瀚水面上航行,驶向一个荒凉的小岛。画面中的划艇正向岸边的水闸和海堤划去,桨手在船尾掌舵。船头站立着一位全身白色服装的人,身后有一白色上缀有花彩的物体,通常认为船上的白色影子是棺材,而白色的人被认为代表卡戎,船下则是阿格龙河。这个小岛被高大茂密的丛林和深色的柏树环绕,让人联想到被树林紧紧围绕的悬崖峭壁下的墓地。勃克林本人从未公开解释过这幅画的意义,画题的意义是由艺术品买家格列在1883年解释的。 |
![]() |
Arnold B?cklin,Isle of the Dead,1880-1886. 1907年,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在巴黎时偶然看到了这幅画的黑白版本(1884年的第4版本),引发了他创作了单乐章的交响诗《死之岛》。这首乐曲的灵感来源正是这张画。 大师毕加索(1881-1973)几何形体造型的立体主义的代表作《三个音乐家》。 |
![]() |
Pablo Picasso,Three Musicians,1921. 这幅画以三个喜剧人物为背景(包括:左边,一个戴着面具的行吟诗人在吹奏单簧管;右边,一个唱歌的修道士手持乐谱;中间,一个丑角——毕加索作品中曾反复出现的艺术家本人的化身——在弹奏吉他。),呈现出后期的立体派风格。这幅作品,以及费城艺术博物馆的另外一幅作品,都受到了毕加索本人曾担任斯特拉文斯基的芭蕾舞剧《普钦奈拉(Pulcinella)》的服装及布景设计师时期的原创服饰影响。 注意看!也有个小幽默在画面上,左边的小狗的描写,狗尾巴在小丑中间,非常可爱之笔! 德国战后艺术家安塞姆·基弗(1945-)的作品《父亲允诺我的一把剑》 |
![]() |
Anselm Kiefer,My Father Pledged Me a Sword,1974-1975. 画中使用了大量的暖色调,尤其是上方的橙色和红色,给人一种温暖或神秘的感觉。这幅画的灵感来自瓦格纳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中的故事,画中提到的剑“诺顿克”就是剧中战神沃坦允诺给他的儿子西格蒙德一把战无不胜的宝剑,但这并没有给儿子带来好运,在儿子死后,沃坦用自己的长矛击毁了这把剑,但他的孙子寻找到了这把剑并重铸一新,战无不胜的武力反而代表着新的悲剧开始,一如二战开始前那同样战无不胜的德三军队。 以上。 |
为什么一见这个问题就把外国人的或者中国古人的画搬出来了?难道现在就没有一个优秀的作品吗? 一个关注艺术的人,眼光要放在时代和未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题我一定要答 |
![]() |
明清朱耷的睥睨鸟系列 愤世嫉俗但显得有点可爱?! |
![]() |
某艺术培训机构优秀作品展。。。 |
这是虚假的《如果敌人从那边来》 |
![]() |
这是真正的《如果敌人从那边来》。 ??? |
![]() |
|
元代画家赵孟頫的《秋郊饮马图》,赵孟頫是元代画家,但是他是宋代的皇室家族的成员,他的才华被元代统治者所欣赏,所以他依然可以画画,他的这幅《秋郊饮马图》里所有的马都向左奔跑,只有赵孟頫(骑马的人)一个人回头向右看,说明他寄情于画,感叹身世。 |
![]() |
秋郊饮马图 清代画家朱耷,是明朝皇室成员,明朝覆灭时,朱耷才20岁左右,亲眼目睹全家近百口人被清军所杀,他逃到山里当和尚,号称八大山人,他在给自己的画署名时特意把这个八大山人写的像是“哭之。”他比较擅长画花鸟鱼虫,特点是所有动物的眼睛都是白眼瞪天的状态,他的《孔雀竹石图》里孔雀踩着的石头都是锥形的,很不稳,随时会倒塌的状态,暗示大厦将倾,孔雀的尾巴也是秃的,以此表达他的愤慨之情。 |
![]() |
|
![]() |
孔雀竹石图 倪瓒是元末明初的画家,最洁癖的画家,他家的厕所都铺满了羽毛,时刻叫仆人端着洗手盆跟着他。朋友来他家做客,彻夜担心朋友会弄脏他的家,晚上听到朋友咳嗽了一声,命仆人到处寻痰,后来由于他很有才华,朱元璋欲聘他当官,倪瓒不去,被朱元璋根据倪瓒的洁癖特点处以粪刑,不久后他就死了。 |
![]() |
六君子图 17世纪荷兰最杰出的画家伦勃朗《夜巡》,这幅画是伦勃朗的顶峰之作,也是他人生的转折点。画的是阿姆斯特丹射击连队群像,画完这幅画伦勃朗就被这个射击队给起诉了,要求他退钱,当时每个人付给伦勃朗100荷兰盾,供16个人,1600荷兰盾,但是伦勃朗把一些人画到了暗部,有的人只露了半张脸,大家就很不服气,都是一样的钱,凭什么自己只露半张脸。法庭因此判伦勃朗退钱,从此以后伦勃朗逐渐接不到订单了。《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这幅画是伦勃朗早期的成名作,这张群像的布局还是被顾客接受的。 |
![]() |
夜巡 |
![]() |
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 后印象主义荷兰画家梵高,有人说梵高一生中最后一幅画是《麦田乌鸦》,因为梵高是在这片麦田里开枪自杀的。梵高一生中唯一卖出去的画是《红色葡萄园》,据说是被梵高的弟弟买下的。梵高的好朋友是高更,高更也是后印象主义大师,他俩在一个地方一起画画,后来高更有点抑郁了,跑到野蛮的部落去画不一样的风景,被称为一位逃离文明的画家,梵高朋友也不多,高更离开后,梵高感觉非常痛苦,就割掉了自己的耳朵。 |
![]() |
红色葡萄园 |
![]() |
麦田乌鸦 |
![]() |
19世纪表现主义画家蒙克,来自挪威,很小的时候,母亲去世,然后和姐姐还有父亲相依为命,十四岁时姐姐去世,二十岁左右父亲去世。他的画充满死亡、压抑、恐惧的氛围。代表作《呐喊》、《青春期》。蒙克的画里总是充满黑色的河流和黑色的投影,还有像血液一样的云彩,再加上一条不知道通向何方的桥。 |
![]() |
呐喊 |
![]() |
青春期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米开朗琪罗的西斯廷教堂壁画,也称作人体的百科全书,米开朗琪罗善于画裸体人物,他在画这个壁画的时候没让教堂的人看,等画完以后,教堂的人惊呆了,米开朗琪罗画的全是裸体,在外国教堂是给全城百姓做礼拜的,全是裸体多多少少不太合适,但是米开朗琪罗拒绝给他们画上衣服,最后教堂的人不得不叫别人把壁画加上衣服,就变成了现在这样子。 |
![]() |
最后的审判 |
![]() |
|
![]() |
|
9 hi:/,NiehXZIxc2J信 约稿 插画厚涂场景分镜什么都行 |
关于有二十多个眼睛的《卖眼药图》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