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明星艺术 -> 从美学范畴来看,流传至今的版本《将进酒》和敦煌抄本《 惜樽空》哪个更优? -> 正文阅读 |
|
[明星艺术]从美学范畴来看,流传至今的版本《将进酒》和敦煌抄本《 惜樽空》哪个更优?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图片] |
“岑夫子,丹秋生。将进酒,杯莫停。” 这一句太重要了,没有杯莫停,前后段落就没有连接,就没有一气呵成的感觉。 我也看了很多人的答案,比较赞同惜樽空的遣词更准确,更优雅。但唯独少了“将进酒,杯莫停”让我读下来很难受。 |
1、君不见床头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云暮成雪。 这句话明显是敦煌抄本更优。 床头明镜是符合生活习惯的,同时与后面的朝暮对应。因为人只有晚上睡前、早上醒来的时间是较多待在卧室的,所以朝时、暮时顺带照一照床头的镜子也很自然,顺带也就发现了自己头发变白了。 后面的青云,《将进酒》是青丝,这毫无争议就是青云更优。所谓朝如青云暮成雪,指的是早上天空还是乌云密布,晚上乌云就变成了雪花开始落下了,而且要注意,现实中,也是晚上而不是早上或者白天更容易下雪。 这个气象过程不仅和人生理上头发颜色的变化对应,和头发的形态变化也是对应的。年轻时候,人的头发乌黑、茂密、粗壮,就像一团浓密的乌云一样;年老时候,人的头发变得雪白、稀疏、纤细,还会经常掉发,不就是乌云散落成了片片的雪花了吗? 我看很多人只是单纯指出了云和雪对应,没有发现雪即为青云转化而来;还有一些人理解到了这一层,但只注意了颜色变化,没有发现形态上也有对应;还有大多数人没有发现下雪就是多出现在晚上,暮和雪并非简单的拼接,这三点都很可惜,没有完全理解到敦煌版的妙处。 至于有些人非要说“青丝”也是比喻,原意不是头发,所以用在这里没问题云云,只能说这个问题不重要,因为即使青丝是比喻,他也无法像青云一样与雪形成紧密的关联。 另外,这句诗用气象上的乌云化雪来表达人生时光的流转,与上一句奔流到海不复回也是前后呼应的。 上一句一开始画面极其开阔,黄河之水天上来,随后用黄河入海的自然现象,是强调时光的一去不返,这里的“时光”是天地尺度上的,十分宏大。 后一句忽然画面缩窄,变为“床头明镜”,许多人诟病不如“高堂”开阔,其实,这里本来就是故意要收窄。前一句有多浩大,后一句就有多渺小,因为这一句虽然也一样比喻时光,但并不是天地尺度上的,而是缩小到了人生的尺度上。人之与天地,何其渺小! 事实上,后一句“朝如青云暮成雪”,也可以理解为缩窄的画面,虽然其看起来还是描绘的开阔的天地,但这是可以从窗户中看到的景象。在冬日,一个小小的人照完了镜子,又往卧室的小小的窗户外看了一眼,才发现早上的乌云密布,到了晚上已化为片片雪花。 奔流到海是指广阔的天地尺度上,时光虽然漫长,但依然一去不返,而朝云暮雪,则进一步反映出在渺小的人生尺度上,时光不仅一去不返,而且非常短暂,逝去的是那么快,几十个寒暑春秋,好像一天的功夫,转眼已从少年变成老人。 因此,有评论认为这里用“青云”与“雪”对应,过于直白、自然,毕竟乌云化雪是很司空见惯的事情,是不正确的,因为后一句的着眼点是在变化之“快”,而恰恰是越自然的东西,人们越不注意,就越会让人们感觉变化之快。 任何人都知道乌云会化雪、黑发会变白,变化的内容并不出人意料,但当变化发生的时候,才会惊觉原来时光就这样溜走了。就像人看到了人生第一缕白发的时候,第一反应肯定不是疑惑诧异“我的头发怎么会变白色”,而是猛然惊觉“我居然也有白头发了”。 所以,既然人生短暂,一去不返,那么把握当下自然是最好的选择,故而才有下一句的“人生得意须尽欢”。 2、古来贤圣皆死尽,唯有饮者留其名。 这两句话也是敦煌版本更好。 黄河入海,朝云暮雪,这是为了说明人生短暂,所以才要“得意尽欢”,喝酒就是“欢”。那么,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尽欢”呢?就是“长醉不用醒”,人生短暂、快乐短暂,如果长醉不醒,欢愉便停驻此刻,成为永久。毕竟,人醒了,酒也醒了,快乐就结束了。 不过,倘若真的“长醉不醒”,那其实就是死去了,因此下一句就自然想到了“古来贤圣皆死尽”,想到了就算是贤圣,也都要很快死的,所以都早早死完、死尽了,那么死了留下更多美名的是谁呢,还是喝酒的人。所以就夸张的说“唯有饮者留其名”。 这里也表达了李白自己的愿望,他又何尝不想留名让大家记住呢。所以喝酒是很快乐的事,喝的时候是直接的感官快乐,喝了留下美名让后人记住,也有一种虚荣的快乐,应该继续喝喝喝,不要“金樽空对月”。 实际上,李白自己,又何尝不是通过“喝酒”来留下美名,让大家更加记住了他呢。当我们在讨论这首诗是千年前李白喝大了随兴写的还是酒醒后冷静写的,基于这次喝酒表达了什么情感的时候,他就确实是“饮者留其名”了。 至于《将进酒》版本写作“寂寞”,这是不恰当的。寂寞如果做“孤独”解,那么它无法与前文的“得意尽欢”“长醉不醒”联系起来,形成承接,因为这两个词并无孤独之意,也不能与后一句的“饮者留名”联系起来,形成转折。 如果将寂寞解释为籍籍无名,看起来对应了后一句的“留名”,但既然都是贤圣了,又怎么可能皆无名呢?这样一改,不谈前后文,本身这一句的意思就已经不通了。 |
将 进 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
|
《将进酒》乃是诗仙李太白的代表之作,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早已为世人所熟知。此诗笔力豪健,大开大阖,于尺幅之间写尽复杂而深沉的人生感慨,极富艺术张力,令人读后久久不能释怀。 当然,它还有另外的版本。按《文苑英华》的说法,《将进酒》又题做《惜空樽酒》。20世纪初,尘封千年的敦煌遗书陆续重见天日,世人果然发现了《惜樽空》一诗的唐人抄本(共有三个,最精良的是那个“伯希和氏2567号”版本)。于其中,某些文字(包括标题)还与传世版《将进酒》有着较大的出入。在笔者看来,《 惜樽空》一诗更经得起推敲,更能体现李太白的诗仙风骨。 在笔者看来,“惜樽空”的标题要强于“将进酒”。 仅从字面来看,“将进酒”这一标题显得有些直白,而“惜樽空”这一标题则更富诗意。 “将进酒”三字,意为“请(大家,你们)饮酒”,虽然显得很豪迈,但从字面来看似乎没有太深的内涵。在“惜樽空”三字之中,“樽”这一意象经常与饮酒相关,着一“空”字让人联想到无酒可饮,再着一“惜”字又寄寓了作者无限的人生感慨。比较起来,显然“惜樽空”三字更有味道,更耐得起咀嚼,更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从表达效果来看,“惜樽空”要胜过“将进酒”一筹。 我们初读“将进酒”这三个字,不会马上参透作者的写作意图,很难说清作者和朋友们要喝的到底是是闷酒还是喜酒,到底是甜酒还是苦酒,不易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而我们读到“惜樽空” 这三个字,则会很快联想到杜少陵的名句“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两位伟大诗人虽然所饮之酒品质迥然有异(一为“清酒”,一为“浊酒”),但是所面临的境遇还是非常相似的。太白因“樽空”而无法借酒浇愁,少陵因“潦倒”而无法借酒浇愁:两位伟大的诗人竟然都因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无法开释满腔的愁绪。从主旨、情感、内涵等角度入手,笔者以为此诗命名为“惜樽空” 更好一些。 从行文结构来看,以“惜樽空”为题更具说服力。 “将进酒”三字仅是对诗歌正文的简单重复,以之为题似乎并没有什么深意(值得注意的是,在《惜樽空》一诗中,“将进酒,杯莫停”这六个字并没有出现)。若以《惜樽空》为题,表达效果则要好出很多。 李太白为何执意要“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诵读《将进酒》一诗之后我们未必能找到明确的答案,因为上下文并没有相关暗示。如以“惜樽空” 为题,我们就会豁然开朗了:原来是杯中没酒了,因为满腔激情无法排解,所以主人公才会高呼“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以“惜樽空”为题,诗歌的标题就与结尾部分完全呼应了,从结构上看应该优于以《惜樽空》为题。 全篇的第三句诗,《将进酒》是“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而《惜樽空》是“君不见床头明镜悲白发”。从文字上看,二者在有“高堂”“床头”之别。那么,其中哪个词汇更为贴切呢? 如果是“高堂明镜悲白发”,这样的画面可能会出现于读者的面前:高大、宽敞的厅堂之中悬挂着一面明镜,在镜前是一位白发苍苍、感慨万千的老者。这样的画面应该也是符合我们的认知的,在现实中我们也经常在高大敞亮的镜前审视仪容、试穿衣物。此外,“高堂”一词也营造了一种开阔的意境,似乎与诗仙的一贯风格是一致的。与之相比,“床头”(床在唐代还是一种坐具)一词则小家子气十足,诗仙应该不屑于以之入诗。 不过,笔者还是认为使用“床头”一词更为贴切。在唐朝时,人们广泛使用的是铜镜,而不是我们所熟知的玻璃镜。因为生产力发展水平偏低,时人很难制造出面积达数平方米、可以悬挂在墙上的大型铜镜。事实上,唐人使用的铜镜一般尺寸偏小,直径只有20厘米左右。这样的镜子便于随身携带,更适合置于床头、窗前,而不是安置在墙上。如此看来,“君不见床头明镜悲白发”一句还是贴合唐人生活环境的。 《将进酒》中的“朝如青丝暮成雪”,在《惜樽空》中表述为“朝如青云暮成雪”。比较起来,哪个更富于表现力呢? 笔者以为,将头发比喻为“青云”应该是更恰当的。 “朝如青丝暮成雪”,以夸张的修辞极写人生之短暂,可以给读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青丝”一词强调了头发的质感,非常细腻、顺滑、润泽,而且层次分明,似乎根根可数;“青丝”的谐音是“情思”,经常与男女恋情联系起来:它应该是一个富有婉约色彩的辞藻。南塘冯延巳《更漏子》:“金剪刀,青丝发,香墨蛮笺亲札。”宋人赵彦端《鹧鸪天》:“ 云暗青丝玉莹冠,笑生百媚入眉端。”笔者以为:青丝这个意象偏于阴柔,以之写发,要么借以表达淡淡的喜悦,要么借以表达淡淡的哀愁,一般很少出现于豪放诗词之内。 ”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杜牧《阿房宫赋》)”“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珰。”(李贺《大堤曲》)在古诗文中,以“青云”(绿云)喻秀发的例子屡见不鲜。以青云喻头发,强调其乌黑、浓密、厚重的特点。此外,翻滚的乌云与摆动的秀发也颇有几分神似,以青云喻秀发还颇有几分“化美为媚”的味道。再有,“青云”这一意象更能体现出雄浑、开阔的意境,恰如李太白所言:“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泻千里的黄河,翻腾不息的乌云,山间皑皑的白雪……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当然会形成一幅壮美的画卷,会给读者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在笔者看来,如果用“青丝”这个富有婉约色彩的词汇替换掉颇有豪放色彩的“青云”,缺少了一种磅礴的气势,违和感还是避免不了的。 “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前一句,《将进酒》是“天生我材必有用”,而《惜樽空》是“天生吾徒有俊才”。比较起来,哪种表述更好一些呢? “天生吾徒有俊才”与“千金散尽还复来”是押韵的(韵脚是“才”“来”,押十灰韵),而“天生我材必有用”与“千金散尽还复来”中的“用”和“来”则构不成任何韵脚。从音韵和谐的角度来看,选用“天生吾徒有俊才”一句应该更有道理。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我李太白生来就很有本事,纵使一掷千金,也可以很快就赚回来。如此行文,强调的的是“我”,把岑夫子、丹丘生这两位挚友排除在外了。“天生吾徒有俊才,千金散尽还复来”,我们这些人生来就很有本事,即使一掷千金,也可以很快就赚回来。如此行文,直抒胸臆,强调的的是“我徒(辈)”,在充分肯定自己的同时也褒奖了知音。况且,此诗应该是友人做东吃酒时创作的(因为酒喝光了,酒钱不够了,所以才建议友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这时恭维对方也是完全有必要的。从交流情感的角度来看,“天生吾徒有俊才”一句应该更为妥帖。 在“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诗中,那个“必”字很值得探究。单出现这个字,给人的感觉是充满了极度的自信。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内涵为“必须”“一定”的若干词汇大多描述当事人的愿景,相关诗句也并非对现实的真实勾勒。杜工部在《望岳》诗的尾联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定要登到泰山的最高处,那时俯视群山就会豪情满怀),并不意味着他真的登上了泰山之巅。同理,下文中的“会须一饮三百杯”(一定要接连喝下三百杯酒,一口气喝下三百杯也不嫌多),也并不是说真的要喝那么多酒。至于“天生吾徒有俊才”一句,看似平淡无奇,却是在陈述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更能体现作者对自己和在座的各位发自内心的肯定。在笔者看来,“天生我材必有用”中“必”字的使用多少体现了人物的不自信,从表达效果来看不及“天生吾徒有俊才”。 笔者以为,从多个角度来看,《惜樽空》中的“天生吾徒有俊才”更为可取。 “会须一饮三百杯”以下,《将进酒》为“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而《惜樽空》为“岑夫子,丹丘生,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两相比较,哪个更胜一筹呢? 在行文上看,《惜樽空》更简洁一些。《将进酒》以24字(不含标点)描写进酒场面,而《惜樽空》以16字(不含标点)描写宾主互动。一般来说,两段文字皆可准确表情达意,以文字简短者取胜。 从句式上看,《惜樽空》更整饬一些。在《惜樽空》中,“岑夫子,丹丘生,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这四句诗三言五言相杂,与结尾“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四句诗三言七言相杂的句式有异曲同工之妙,显得音韵和谐。而《将进酒》中“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则是三言、五言、七言同时出现(形成“三三五七”句式),因在上下文中并没有类似的句式而显得有些突兀。从形式上看,《惜樽空》更妙。 从内容上看,《惜樽空》更温馨一些。按《将进酒》版本,“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似乎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李太白说:“我为你们高歌一曲,你们不要思想溜号,要洗耳恭听!”如此行文,似乎显示了作者居高临下的态度。可能是看到岑夫子、丹丘生有些心不在焉,所以他要发出警告。如此行文,似乎暗示了作者和岑夫子、丹丘生之间的疏远。按《惜樽空》版本,作者与两位朋友之间的关系则要亲近、和谐许多。“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你们为我斟满美酒,我为你们高歌一曲。在这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彼此之间是心意相通的,宾主之间可以在方方面面形成默契。 “惟有饮者留其名”的上一句,《将进酒》作“古来圣贤皆寂寞”,而《惜樽空》作“古来贤圣皆死尽”。比较起来,哪个更能经得起推敲呢? 古来贤圣皆死尽?一点没错,不要说远古的圣王尧舜禹汤,就连近世的大贤王勃、陈子昂都已经不在人世了。“此语虽然略显粗犷,却完全是写实。古来圣贤皆寂寞?恐怕不尽然。三皇五帝都建立了一番伟业,都是轰轰烈烈的。就连仕途坎壈的孔夫子,也可以周游列国,带出三千弟子。从常识入手进行分析,显然“古来贤圣皆死尽”更为靠谱。 “古来圣贤皆寂寞”一句未必是在写实,却表达了与古人惺惺相惜的情怀,富有哲理性。不过,说理并不是包括李白在内的众多唐朝诗人的长项。 在《唐诗三百首》之中,我们不易发现以阐述大道理为主旨的篇章,也很难看到诸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在此山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之类的言理诗句。在李太白的名篇名句之内,说教性的文字也是鲜有出现的。了解文学史的人一般都知道,擅长说理正是宋朝诗人的一大特质。“古来圣贤皆寂寞”这句诗说理色彩浓郁,更像是是宋人的手笔,与诗仙的一贯风格不符。 在“古来圣贤皆寂寞”这句诗中,作者为一众才德出众的古人鸣不平(当然作者怀才不遇的情感也蕴含其中),显示出了不俗的境界。但笔者以为,此语稍嫌冷峻,略带斧凿之痕,不应出现于酒酣耳热之际的大诗人笔下。在激情爆表的时刻,狂放的大诗人应该只会留意于自己和同饮者。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什么礼法,什么圣贤,什么世间的各种俗物,统统都是浮云。他的诗友、酒友兼旅友杜子美曾在《醉时歌》中放言:“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酒酣之后,在杜子美的笔下,被历代统治阶级奉为“万世师表”的大圣人孔夫子和被历朝统治者诬为“罪大恶极”的奴隶起义领袖柳下跖毫无区别,都是已经化为尘埃的古人,都不值一提了。在醉酒的时刻为抒发豪情而“诽谤”圣贤,应该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挚友杜子美做得到,在世人印象中生性更为浪漫的李太白为什么做不到呢?笔者以为,“古来贤圣皆死尽”和“孔丘盗跖俱尘埃”有异曲同工之妙,都生动地再现了作者的真性情,都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作者在酒力加持下的无限豪情。 《将进酒》中的“钟鼓馔玉不足贵”,在《惜樽空》中是“钟鼓馔玉岂足贵”。“不”表否定,“岂”表示反问。从语气上看,“岂”比“不”更强烈一些。当然,笔者以为二者从内涵上看区别不大,皆可入诗。 《将进酒》中的“但愿长醉不愿醒”,在《惜樽空》中是“但愿长醉不用醒”。 “不愿”强调的是主观愿望,“不用”强调的是客观情况。个人以为,二者各有千秋,皆可入诗。 按学术界的观点,《惜樽空》出自唐时抄本,而《将进酒》乃是自宋代流传至后世的。如此说来,《惜樽空》即便不是李白原作,也应该更贴近于李白原作。 我们知道,古籍在流传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版本,而不同的版本在文字上也会有或多或少的差异。《将进酒》可能就是宋版的《惜樽空》 ,大约宋人依据自己的审美习惯对《惜樽空》原诗做了一些修改,推出了后人熟知的《将进酒》。 笔者以为,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还是《惜樽空》更耐读,更具艺术张力。得出这样的结论,不仅因为《惜樽空》的抄写年代距李太白更近,更是因为它在练字、结构、表现力、情感抒发等方面更胜一筹。 虽然如此,《将进酒》还是流传千古,不断为世人所吟咏,成为经典中的经典。“太白仙才”,诚哉斯言! 扩展阅读:一些与太平天国有关的文章(回答)。 |
惜樽空。 以前看 将进酒 确实觉得不错,很有豪放的气势,但又说不出哪里有点不对味,仿佛差了那么点意思。我是说和《行路难》《临江王节士歌》这种非常太白气质的诗歌相比,它有点勉强撑起来的感觉,离真正的太白风还差一点。 直到后来看到《惜樽空》,看到“朝如青云暮成雪”,看到“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看到“古来圣贤皆死尽,惟有饮者留其名”……那种太白味实在太对了,舒适了 |
时间已经做出了选择,不是吗? 显然原来有不同的版本,但是最终是现在的《将近酒》版本流传下来了。 为什么《惜樽空》失传了,因为不够好,所以才没有流传开呀, 只要不是借助王朝的力量禁毁或者强推,我相信一定是经典永流传,时间就是最好的筛选。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