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明星艺术 -> 皮特·蒙德里安的代表型画作「格子画」好在哪里? -> 正文阅读 |
|
[明星艺术]皮特·蒙德里安的代表型画作「格子画」好在哪里?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相关问题:如何欣赏蒙德里安的画? [图片] 上图来自微博@Sina Visitor System |
如何欣赏蒙德里安 我打算漫谈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我会说说怎么看待绘画、摄影、以及雕塑(这些艺术算是我的专业领域),但同时还有草叶、沙粒、枝桠、日落、古埃及的圣甲虫、褪色的陶瓷牙齿、英国的切达芝士、病毒、X光、光谱、指纹、烛光、星系、鸟鸣声谱、工程制图、棕榈树后的光晕、老人脸上的皱纹、肩部肌肉的起伏、晶体的结构、彩虹的色彩、水渠的形状、海市蜃楼的种类、夜空中的微光、飞蛾翅膀的蜿蜒、还有邮票上的雕刻设计,那些你用自己的双眼无法捕捉到的事物。 我现在想到一连串的内容,都是关于怎样比平常更耐心更自如地运用你的双眼。关键在于逗留,把时间充分用于观看,并且保持观看,直到每个细节都慢慢地展露出来。我尤其享受一种奇特的感觉,就是当我盯着某件东西,然后顿悟的瞬间:原来这样东西是有结构的,它本身就在和我对话。 我的首例就是蒙德里安。 |
|
具体地说,是我工作的大街对面的芝加哥美术馆收藏的一幅蒙德里安画作。这幅叫《黄、黑、蓝、红、灰菱形构图》的画作绘于1921年。这是幅简单的作品:灰白背景,黑线条,以及四个色块——黑色、蓝色、淡淡的柠檬黄、和少许橘红色。至少在近距离看它之前,我是这么认为的。 我教过一门课专门让学生临摹展馆里的绘画。这门课面向任何人,甚至是从没画过画的学生。唯一的要求是勇气,因为在博物馆里支起画架放上画布的结果是,人人都来和你说话。他们会对你的画指手划脚,而且不一定客气。我有个学生就曾因为选择临摹裸女被大声训斥过,“尽管你自己也是个女的。”那个气愤的参观者说。还有一次,一个保安问我觉得某个学生临摹一副摩西穿越红海的小画值不值得。他问:“你看这个学生相不相信圣经?”我说:“不知道,但你看这个画家相不相信?”他回答说不确定,但是会稍后给我回答。到第二周,他告诉我确信了这幅画的作者是个无神论者,因为画里没有足够的雷鸣电闪——不够戏剧化也就不足以为真。(我估计他想像的是《十诫》的那种情形。)再之后,这个保安就不管我们了:他表示无信仰者是可以临摹无信仰者的画的,他只是对结果不再感兴趣了。 当一个学生要求临摹蒙德里安的时候,我回应说那对他不一定有什么好处,因为这画太简单了。可结果我完全错了,并且从那时起已经有3个学生试着临摹这画。这是一个相当困难复杂的图像,只是被冒充成简单的抽象画罢了。 如果你从右边的边线开始画,你会发现这里蒙德里安改变了主意,没让线条继续往上走到画布的边缘。他描出了线条的终点,使之看起来结束在画布边缘。 |
|
他在重画的时候不是那么细心,所以可以推断出他当时估计人们看画时的距离。艺术史学家注意到他改变了想法,而且据说在20世纪20年代前,蒙德里安曾把他的作品当作是无限平面上的一部分,所以每个方向都会无限延伸。从诸如这样的绘画开始,画布就成为一个完整的对象,完整的宇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超越。 |
|
如果你蹲下身,逆光往上看这幅画——在展馆里是个很狡猾的办法,因为这样会暴露出画作的裂缝以及表面——从画布的纹理可以看出蒙氏画作中黑色长方形用的颜料较薄。(画布纹理与线条呈45度,原因是框架是转过的)而黄色色块使用的颜料就厚重多了。 再凑近点看黄色区域能发现这个绘画表面相当丰郁,一部分起了棱纹,一部分渗入了纺线里面。这里也能看出蒙德里安打磨了黄色色块的边缘,弄出了一个光滑的边框。 |
|
每个表面和线条都有它的纹理:条纹被刻出了脊线;一些表面,比如蓝色区域,有油漆工人试图避免的徒手画出来回刷笔的纹理痕迹。放在一起这幅画作有了丰富的表面纹理,艺术史学家称之为制作法。 |
|
我的学生花了很多力气想弄出蓝色色块上厚实茂密的表面,但是他的努力只得到一片松软散淡的蓝色: |
|
目前为止提到的对艺术史都不是什么新鲜事,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谨慎的分析讲到线条如何相交,蒙德里安如何把他的绘画塑造成浅浮雕编织。(维亚阿兰保尔和哈利库珀的评论里非常多的证据。)然而,要往超出这些艺术史的讨论之外了说也不难。 如果你向这些条带的边界凑得非常近的话,你会看到它们并不只是单纯的黑与白或蓝或黄交会的线。这些条带的边缘是粗糙的。据悉蒙德里安是用铺上纸条来画的,就像很多装潢师和当代画家用封口胶纸的道理一样。但是这种办法可以形成一个清爽的边界,而这幅画里的边界却是混乱的。不幸的是,肉眼很难看出到底是什么搅乱了它们。我有两个设备来揭开这个谜:一架有微距镜头的相机,和一副内置了微型双目显微镜的重金属框架手术眼镜。微型显微镜太厉害了:如果我在身前伸展胳膊,显微镜会聚焦到我一片手指甲上的一小块。(手术眼镜倒是让我用得有些难堪,因为它戴起来就像个呆里呆气的疯狂科学家。在勘测这幅画时,我和我学生就荣获了不少古怪的注目礼。 在这张用我的微距镜头拍下的照片中,我的学生试图复制其中一条条带边界的复杂的痕迹。(他戴着塑胶手套以防止颜料里的有害物质;一些画家会宁可选择旧的有毒溶剂而不是新的更安全的材料。)他在徒手作画,也没有用纸条辅助,因为他觉得蒙德里安就是这么做的。 |
|
而靠近蒙德里安的原作看可以发现他的确铺过纸条上去,而且他从上面涂过以得到一个利落的边缘:但是之后他移动了这张纸条,在略微不同的地方铺上了另外一张,涂过了那张上面,诸如此类,结果就成了一种阶梯状的绘作。 |
|
|
|
在这幅画的其他部分,蒙德里安显然是用徒手画的,完全没有用纸条引导。在一个地方,可以看出他是怎样垂直往,小心地绘完这条带子。要想发现这点,可以往下张照片里的条带底部边缘,也就是中心偏左一寸左右,使劲凑近看。 我学生和我的研究结果是,他的临摹再一次失败是因为他没法弄出笔触的准确质地——蒙德里安的颜料非常的粘稠,而且他画笔上的毛刷非常坚硬。我学生的最后画出的是一个难看的边脊: 在某些地方,蒙德里安以和线条平行的方向作画,以避免让手摇晃。而在其他地方,他似乎挺满意手上轻微的颤抖和晃动。在最后一张细节图上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在条带下面,你可以找到蒙德里安小心的在线条上收尾,改过他徒手水平画的痕迹。在线条之上有一栏很厚的短痕迹,全部徒手,为这个条带形成丰富而相互缠绕的边缘。 从两三步之外你是完全看不出这些的,显然蒙德里安估计观者应该往后站从而不会发现像他截断条纹末端的草率。但是你意识到一种丰富,光耀的效果,一种深度。这幅画是三维的。画有看得见的姿态,它是人性的,是灵动的。在艺术史的语言里,它是画家式的。它属于提香、伦勃朗和德拉克洛瓦的教派,而不仅仅是20世纪初期的禁欲主义和唯心主义。 在芝加哥美术馆,和在许多别的展馆一样,蒙德里安的画作被悬挂在了同时期的同样是几何和抽象的作品边上。与它们坚决而枯燥的平坦不同,蒙德里安的绘画是有深度的。它们在向绘画的历史深处诉说。诚然蒙德里安是严峻的、禁欲的、单纯的、冷漠的、唯心的,明显凌驾于世俗生活的喧嚣之外。然而他心念着早期的绘画巨匠,思索着绘画能做什么也是事实。他只是把那份诗意封锁得太紧以至于几乎看不见了。 可能这些还是需要某些非常手段才能注意到——比如怪胎医生的眼镜、昂贵的相机镜头,还有敢于在众人面前失败的学生。但是一旦你看到这幅画是怎样完成的,蒙德里安就和之前不再是同一个人了。 我知道还有很多没解决的问题。到底什么才是细看?缓慢地观看艺术作品会带来怎样的经验转变?看起来细看是很做作而不自然的:毕竟这违背了今天分散而快速移动的观看方式。而诗人却一直那样做:文本细读是精读的一部分。 我希望这篇文章能激发你去停留去更细致地思考艺术,同时去观赏生活中最平凡的那些事物,那些似乎都不值得再看一眼的事物。一旦你开始凝视它们,这个世界——这个本来如此乏味而了无乐趣的世界——会在你的眼前重新组合,浓墨重彩,意味深长。 How to Look at Mondrian | James Elkins 译言精选-如何欣赏蒙德里安 |
关于蒙德里安的画,我想再补充两点: 1. 为什么蒙德里安的画风会有这样的转变。 2. 蒙德里安的格子画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1.关于画风的转变 很不幸的,蒙德里安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他生活的环境中一直充满着各种动荡,恐惧和不安。长期在这种环境下长期生活,会让人趋向于寻找一种平和安定的感觉。而这种对稳定感的需求,会让人产生对抽象的冲动。 比如在远古的时候,原始人部落中也曾盛兴过几何形图像。德国艺术史家沃林格在《抽象与移情》一书中说, 原始人由于看到外界动荡不安的现象, 就需要创造出一种与生命形式相反的无机样式。这样更具有一种永恒性,是一种对稳定平衡世界的需求。 而蒙德里安的抽象画,同样也是逃避社会现实,寻求公平稳定世界的一种心理倾向的产物。他把自己限制在三个基本原色之内,红黄蓝。 图像也是再简单不过的,横平,竖直。 不管是从构图还是色彩上,他都在致力于打造一个简化,稳定视觉世界。为的是能够从这里走去那个形式背后的纯净,平衡的心理世界。 那么问题来了,蒙德里安,又如何有逻辑地解释把活生生的一棵树变成格子呢? 2. 蒙德里安的格子画背后的逻辑 蒙德里安的理念是:解构。 |
|
|
|
把混在一起的糖果拿出来,按颜色分类,重新排列。 把玫瑰花拆成不同部分,按同类项分类,重新排列。 蒙德里安干了同样的事情。并且他拆解的更狠。 |
|
杂乱无章的树枝,砍掉 》》把它们概括成为规整的形。 |
|
弯曲的线条,拉直》》他把它们化成无个性的直线。 |
|
各种角度的线,不要了》》只保留水平线与垂直线来确立对立中的稳定和谐。 |
|
现在只剩下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直线了。蒙德里安终于比较满意了。在他看来,砍掉以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是在排除和本质一般形式无关的东西。 |
|
所以,他将整个世界归纳成: 横线 竖线 仅存下来的横线和直线,表现的是一种两相对立的力量,蒙德里安认为这种平衡到处存在并控制这一切。 说完线条,我们再来看颜色。 他将所有颜色还原到: 红黄蓝(其实还有黑白灰) 红黄蓝三原色很好理解,他们可以混合成任何颜色,本身也不能再被继续分解下去。 黑白灰是三非色。为什么让它们参与进来?因为,三原色必须放在和三非色彩的对立里。 对立与平衡,世界的一切本质。是不是觉得有点熟悉?这好比是我们老祖宗说的阴和阳,是一种对立但是能够概括全宇宙的神奇法则。 所以,要问蒙德里安画的究竟是什么,从画具体的树到Excel之父的转变,他一路以来的心路历程,是这样的。 某几棵特定的树 我眼中的树 具有普遍性意义的一棵树 世界的本质 他的格子,画的是世界的本质。 以上,是对蒙德里安的原话的解读。 “我在平坦的表面上构造线条和颜色组合,以便以最大的意识表达一般的美。 自然(或者我所看到的)激励着我,让我像任何画家一样,处于情感状态,使得某种欲望可以产生某种东西,但是我想尽可能接近真理, 直到我到达基础(仍然只是一个外部基础!)的东西...”。 |
看到大家的答案已很详尽,但在这里我想试着提供一个新的视点,从一个建筑师的角度来理解他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所以他的作品为什么对建筑设计师触动这么大? 这个问题从不同视点可以得到不同答案,如果大家从设计史的角度讲可以说“德意志联盟”、“包豪斯学院”所发展的现代主义是抽象风格派一脉相传的产物。 但我想在这里试着从一个建筑师的角度解读蒙德里安,一个词几乎包涵所有答案,那就是“构成”。 |
|
|
|
想必很多人都见过这把蒙德里安椅子,这是设计师对蒙德里安最直白的表述,然而更深远的影响却藏在了建筑师图纸上的点线面之间。而对建筑师的影响,笔者分为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二维的层面设计的影响。我们知道建筑师一直在协调的两个关系就是功能和形式,而现代主义是崇尚理性的,即图纸上存在的任何一条线一个信息都有其存在的意义,而落在实际设计的时候不同的元素往往对应着不同的功能,而设计最终的形式往往是各个功能协调统一后的结果。假设我们用窗户的划分举例子,一个窗户需要满足的功能可能有:采光、通风,有的还需要预留出空调外挂机的通风的百叶。假设我们把这些功能融入到一种形式当中,这时就需要了一个行业内共通的基本美感,即“构成”。而蒙德里安恰到好处地在自己的作品当中凸显了这一特征。下图是我在sketch up里简单拉的一个模型,可以发现当我直白地将窗户的功能按照蒙德里安格子的划分排布出来,它是美的(和谐、秩序之美),而这种美是universal的,因为它抽离于自然,不受任何文化地域背景所影响。我想在这里强调一下,我并不赞成设计师用像我一样这样简单暴力的方式直接翻译蒙德里安,只是想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告诉大家“构成”是怎样介入建筑师的设计当中的。 |
|
第二个层面,三维层面设计的影响。当二维构成是美的时候,将它转化三维空间,它也会是美的。同样我还是用蒙德里安的这幅画举例子,可以看出我将其转化为一个100㎡的居室(one-bedroom studio),各个功能我已在图上标注,先可不必谈具体尺寸及家具排布,仅仅就平面关系,这个居室的空间是张弛有度的,有大空间、灰空间以及小空间的对比,最终的效果是在二维图面有“构成美感”的,反映到三维空间是具有“空间感”的,或是说具有空间美感。 |
|
最后我还是想强调,这只是本人受多年建筑师身份以及海外留学所带来的经验之谈,切入点可能过于实际,更谈不上设计理论,蒙德里安对建筑师的影响远不止于此,仅仅两个小例子不足以涵盖所有,如读者对具体哪一方面感兴趣,可以私信约稿,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尽力作答。 |
穷游君最近也稍稍研究了一下~ 如果你在近期来到荷兰海牙市 你会发现市政厅成了酱婶的 ▼ |
|
|
|
图/http://curbed.com 看这个外墙是不是有点眼熟? 好像在哪里见到过耶? 手机壳! |
|
水杯! |
|
微信个人名片! |
|
…… 对,这些条条框框就是荷兰艺术家蒙德里安著名的 艺术作品《红蓝黄构图》 |
|
图/http://en.wikipedia.org 但为啥市政厅要装点成这个样子捏? 这是因为蒙德里安是荷兰风格派运动的代表艺术家,而荷兰海牙市正在进行荷兰风格派(De Stijl)运动的百年庆典系列活动,因此海牙市政厅抢先将外墙进行了蒙德里安式的装点~ |
|
图/artnet http://News.com 据说这个名为“从蒙德里安到荷兰设计”的活动将持续一年,城市内一些重要建筑都将被蒙德里安标志性几何绘画风格所装点呢~ 可能有人会说了:“这有啥厉害的?我儿子也能画成这样好么,口亨~” 想简单了朋友!其实蒙德里安耗时多年才创作出《红蓝黄构图》这件艺术作品,他经过深刻洞察以及内省,努力探寻比例、分割、色彩搭配,从世上缤纷的色彩以及光怪陆离的形状中,找出了本源——三原色和点线面 他排除了一切写实的现象,用笔直的线条、纯粹的色彩融入点线面的空间组合中,让视觉美感回归到物件构成的原始状态。 红黄蓝三原色格子图案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简单却极富张力。1930年的这幅《红黄蓝构图》在2013年伦敦苏富比拍价高达8800万人民币呐! |
|
图/http://harveyfaircloth.com 可以说,这种几何抽象派的形式给艺术创作设计出了公式,对后来的建筑、装饰、时尚等设计行业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举例子了~比如家具设计师兼建筑师赫里特·里特费尔德设计的施罗德住宅,就是以“红、黄、蓝”为主题,将艺术融合到了住宅空间中。大片的玻璃、明快的颜色、错落的线条,你能想象么,这座风格如此现代的住宅建筑是于1924年建成的。 |
|
|
|
图/http://magazine.designbest.com 除此之外,赫里特·里特费尔德的红蓝椅也是荷兰风格派运动的代表作品,对蒙德里安的《红、蓝、黄构图》进行了立体化翻译。 |
|
图/http://stlfinder.com 时尚界也不甘示弱!深受蒙德里安影响的伊夫圣罗兰 (Yves Saint Laurent) 先生,在1965年开创性地将艺术引入时装,设计出了经典的蒙德里安裙(“Mondrian Dress ”)。 |
|
图/Art on Fashion 从此之后,蒙德里安格子便成为了时尚界的万能公式,Dior、Prada、Fendi等各大品牌不断重新诠释着蒙德里安的艺术创作。 |
|
Prada 2011秋冬 图/Tendances de http://Mode.com |
|
Dior 2014春夏 图/Fab Fashion Fix 运动品牌Vans在08年还推出过Vans Authentics x Piet Mondrian |
|
图/Hypebeast NIKE 08年发售的金盒 Nike Dunk Low Pro SB "Piet Mondrian" |
|
图/Kicks Deals 大眼娃娃-Blythe娃娃也曾身着1965年版YSL蒙德里安裙 |
|
图/http://Pinterest.com 连hello kitty也向蒙德里安玩起了致敬 |
|
图/http://plasticgod.com 看到这里,有没有感觉蒙德里安很厉害!如果你对这位excel小王子感兴趣,不妨有机会去海牙市立博物馆Gemeente Museum看看,这里藏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蒙德里安作品,数量超过300件! |
|
图/http://Wikipedia.com |
|
图/vvv.nl 这里面还包括了创作于1942-1944年间的《Victory Boogie Woogie》,这是蒙德里安最后一件未完成的作品。 |
|
图/http://georgelampe.com 除此之外,这里也是现代艺术的殿堂。莫奈、毕加索、埃贡·席勒、康定斯基、路易斯·布尔乔亚、弗朗西斯·培根和许多其他大师作品尽收其中。不仅如此,海牙市立博物馆还藏有各种各样的代尔夫特陶器、稀有的海牙银器,精美绝伦惊人的玩偶之家和七间时代展室。 地址:Stadhouderslaan 41,2517 HV Den Haag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11:00-17:00,周一闭馆,公共假日开放时间详询网站 门票:成人13.5欧,18岁以下免费 电话:+31 (0)70 338 1111 网址:http://www.gemeentemuseum.nl @Ying Liu:在巴黎蓬皮杜看过原件!我们系当年新建的教学楼也是这个风格。 @小wu子:我小学第一次用电脑画图软件的时候(应该是94年吧?暴露年龄了),也是画了类似的图啊,只有直线和红黄蓝黑,因为美术课老师说过三原色。。。原来我以前这么厉害 @champagne supernova:让我想到了new order的music complete... @小兔叽:笔者文彩不错,这么尴尬的一幅画被你一描述,还真是那么一回事~ @晴时多云偶阵雨:为什么我想起的是每周二电视检修的画面 @裴琛·大白:从小编列举的衍生品看,这幅画的意义确实并不简单,它提供了可以让人源源不断地依据三原色和直线空间的原理创作的源泉。的确值这个钱。 @cielo、:确实好看,我微信扫一扫的背景也是这个! --------------------------------------------------------------------------------- →这里是@穷游网(wx:qyer2012)的知乎官方账号,作为国内最大的出境游一站式服务平台,我们会将及时准确的旅行信息、生动有趣的旅行故事在知乎与大家分享。欢迎行走世界的旅行者和对世界上瘾的你关注我们,和我们一起互动:) Journey never ends! |
通常艺术画并不是能从数字图像中看出来的,这张画如果看数字图像的话就只能看到一个平面。 给一个更加清晰的图片 |
|
看到了吗??层次感,每一个颜色都在不同的平面,还有精心调制的颜色,是不是越看越舒服? 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画面,而一味的从电脑中看画只能看到表面,细节的纹理都会看不见,而最重要的是颜色会有偏差 |
|
Red/Yellow/Blue installation view - blue gallery 几乎都是蓝色,但颜色特别很难调制 所以画作都是要亲临现场去看的,只从屏幕中看到终究是感受不到画的魅力的 |
谢邀! 看了评论以及知乎上对蒙德里安的一些评价。 感觉 @Diego yuan 和 @杨小彻 已经说得非常透彻了。 我这里再补充一点我的个人想法吧。 题主问格子画好在哪里,大概意思是问为什么蒙德里安的画作中格子画知名度最高吧? 我也纳闷, 要说抽象画,画抽象画的艺术家那么多,作品也那么多,可为什么蒙德里安的格子画这么火? 并且,蒙德里安其他的作品明显没有格子画知名度高? 我觉得,除了艺术史上说的那些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和受众的接受度有关。 很多很伟大的抽象画反而没有蒙德里安的格子画有名,可是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也是很高的啊。 比如马列维奇。(卡西米尔·塞文洛维奇·马列维奇Kasimier Severinovich Malevich) 他的抽象画,尤其是黑白抽象画在艺术史上的地位非常高。 |
|
《黑色方块,1915》,马列维奇 |
|
《红色方块,1915》马列维奇 可以看到,马列维奇在蒙德里安以前就已经把抽象画做到这个地步了(马列维奇早期的作品和康定斯基的有点儿像,有的又像毕加索),他人生后期的作品仅剩下方块或圆形,实在让后人无法再下手。 所以说,不是抽象程度越高就越受欢迎,虽然马列维奇在艺术史上的地位无可否认。 但是要想成为一个icon,还需要广泛的受众。 而受众的心理是很奇妙的。 就我个人的心理活动而言,我之所以觉得蒙德里安的作品好,无外乎以下几点: 够抽象,足够与众不同。先锋,但是没有逾越过心理的那个“标尺”。用流行音乐来举例子的话,很多人觉得David Bowie的造型夸张得恰到好处,所以他有一票粉丝,但是如果超过了David Bowie的夸张程度,很多人会觉得受不了。这些说白了就是承受能力的问题。不过随着时间发展,承受能力越来越强,就像你回头看麦当娜当年的造型觉得没什么特别的一样,不过在当年可是一阵狂潮。 马列维奇也许对大众来说,突破了基本承受力,所以受众不多。 色彩搭配符合人的基本心理色彩。红黄蓝与黑白,简直是完美搭配。作品由于当时很具有话题性,导致在后世不断被轮番致敬,传播度继续提升。 |
节选自《如何欣赏一副画作》 @杨小彻 的回答。 蒙德里安《红、黄、蓝的构成》 |
|
咋看之下除了色彩和布局巧夺天工之外就没有其他了是吧,下面我们细看: |
|
如果你蹲下身,逆光往上看这幅画——在展馆里是个很狡猾的办法,因为这样会暴露出画作的裂缝以及表面——从画布的纹理可以看出蒙氏画作中黑色长方形用的颜料较薄。而黄色色块使用的颜料就厚重多了。再凑近点看黄色区域能发现这个绘画表面相当丰郁,每个表面和线条都有它的纹理:条纹被刻出了脊线;一些表面,比如蓝色区域,有油漆工人试图避免的徒手画出来回刷笔的纹理痕迹。放在一起这幅画作有了丰富的表面纹理,艺术史学家称之为制作法。 |
|
下面的绘画功底十足的学生模仿的作品,只得到一片松软散淡的蓝色,毫无质感可言。当然两三步之外你是完全看不出这些的,这就是大师级别的笔触。[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画作,一幅画就是由笔触的轨迹构成的,笔触是一幅画的根本,实质的东西,也是分析一幅及研究作者当时情感取向的重要依据。 通过油画材料和工具在画面上创造的丰富肌理痕迹,诠释自己的艺术观念、审美观念及价值取向。我们也可以就此打开另一条美的道路。 |
原来收藏过一篇文章是写这个的,原文链接在这How to Look at Mondrian | James Elkins。 Mondrian的画有些收藏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而这片文章的作者是牛逼的不行的芝加哥艺术学院的老师james elkins。他把画从各种细节的角度学习了一下,还叫学生临摹。总的来说,看上去方方正正的格子其实在细节处有很多的变化,并且其中的技巧现在的人不知道如何复制。看看他怎么说吧。 全文转载如下: Our eyes are far too good for us. They show us so much that we can't take it all in, so we shut out most of the world, and try to look at things as briskly and efficiently as possible. What happens if we stop, and take the time to look more carefully? Then the world unfolds like a flower, full of colors and shapes that we had never suspected. In this column, I am going to be pondering how we see the world. I will be describing how to look at paintings, photographs, and sculptures (that is my field, art), but also grass, sand, twigs, sunsets, Egyptian scarabs, discolored porcelain teeth, cheddar cheese, viruses, X-Rays, spectra, fingerprints, candle flames, galaxies, graphs of bird song, engineering drawings, ice halos behind palm trees, the lines in an elderly face, the ripples of muscle in a shoulder, the logic of crystals, the colors in a rainbow, the shapes of culverts, the species of mirages, the faint lights in the night sky, the zig-zag patterns on moths' wings, the engraved designs in postage stamps, the things you can contrive to see inside your own eyes. ? What I have in mind is a series of lessons about how to use your eyes more concertedly, with more patience, than you might ordinarily do. It's about stopping, and taking the time to simply look, and keep looking, until the details of the world slowly reveal themselves. I especially love the strange feeling I get when I am staring at something, and suddenly I understand: the object has structure, it speaks to me. What was once a shimmer on the horizon becomes a specific kind of mirage, and it tells me about the ?shape of the air I am walking through. What was once a meaningless pattern on a moth's wing becomes a code, and it tells me how that moth looks to other moths. And paintings show me more each time I look; there is apparently no limit to what they can mean. My opening example is Mondrian. ?Specifically, one of the Mondrian paintings in the collection of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across the street from where I work. It is called Lozenge Composition with Yellow, Black, Blue, Red, and Gray and it was painted in 1921. It's a simple picture: off-white, with black stripes and four color areas: black, blue, pale lemon yellow, and a touch of orangey red. At least that's what I thought before I had looked closely at it. I have occasionally taught a course in which students copy paintings in the museum. The course was open to anyone, even students who had never painted. The only requirement was bravery, because it turns out that when you put up an easel and canvas in the museum, everyone talks to you. They give you advice and criticism, and they aren't always polite. One of my students was harangued for choosing to paint a nude, "even though," as the angry visitor said, "you're a woman yourself." Another time, a guard asked me if I thought my student was worthy of copying a small painting showing Moses crossing the Red Sea. "Do you think your student believes the Bible story?" the guard asked. I said, "I don't know, but do you think the painter believed in the Bible?" He said he wasn't sure, and he'd get back to me. The next week, he said he'd decided the painter was an atheist, because the painting didn't have enough thunder and lightning in it--it wasn't dramatic enough to ring true. (I think the guard was thinking of the movie "The Ten Commandments.") After that, the guard left us alone: he decided that a non-believer could copy a non-believer's painting, but he just wasn't interested in the result. When one of my students asked to copy that Mondrian, I said it might not be very rewarding, because it was so simple. It turns out I was very wrong, and since then I've had three students try to copy the painting. It's a very difficult and complex image, masquerading as a simple abstraction. If you step right up to the cordon, you'll see that Mondrian changed his mind about whether the stripes should go right up to the edges of the canvas. He painted out the ends of the stripes, so that they appear to stop where the canvas stops. (All photos: author.) He wasn't especially careful with his repainting, which is a clue to how closely he expected people to look. Art historians have noticed his change of mind, and it has been said that before the early 1920s, Mondrian thought of his compositions as part of an infinite plane, which could go on indefinitely in all directions. Starting with paintings like this one, the canvas is the whole object, the whole universe, and there is nothing beyond it. If you bend down, and look up against the light--often a good trick in museums, because it reveals flaws and shows off the painting's surface--you can also see that Mondrian painted the black rectangle with thin paint, so the warp and weft of the canvas shows through. (The warp and weft are at forty-five degrees to the stripes, because the stretcher is rotated.) The yellow area is painted much more thickly. An even closer look at the yellow shows how luscious the paint surfaces are, some ribbed, some rubbed into the weave. It's also possible to see how Mondrian smoothed the edges of the yellow region, creating a glossy painted frame. Each surface and stripe has its texture: the stripes are scored with little ridges, and some of the surfaces, like the blue area, show those freehand back-and-forth brush textures house painters try to avoid. Altogether the painting is rich in surface textures, what art historians call facture. My student tried hard to get the thick furred look of the blue area, but all he could manage was a flaccid, watery pool of blue: So far none of this is new to art history, and there have also been some very careful analyses of the ways some stripes go over others, and how Mondrian built his paintings into a kind of woven bas-relief. (There are excellent accounts of this by Yve-Alain Bois and Harry Cooper.) But it is not difficult to go beyond what has been discussed in art history. If you look very closely at the borders of the stripes, you see they aren't just lines where black meets white or blue or yellow. The edges of the stripes are rough. It is known that Mondrian painted his stripes by laying down strips of paper, the way decorators and contemporary painters use masking tape. But that produces a clean border, and the borders in this painting are messy. Unfortunately, with the naked eye it's hard to see exactly what makes them messy. I have two devices to me solve mysteries like that: a camera with a macro lens, and a pair of surgeon's glasses, which are heavy metal frames with little binocular telescopes mounted on them. The little telescopes are amazing: if I stretch my arm out in front of me, the telescopes focus on one-quarter of one of my fingernails. (The surgeon's glasses are also embarrassing to use, because they have a kind of dorky mad scientist look. My student and I got lots of odd stares while we were inspecting the painting.) In this photograph, taken with my macro lens, my student is trying to reproduce the complicated marks at the border of one of the stripes. (He is wearing plastic gloves to protect himself from the toxic chemicals in the paint; some painters prefer the old, poisonous solvents and pigments to the new healthier materials.) He is painting freehand, without a paper strip to help him, because he thought that is what Mondrian did. A closer look at the original shows that Mondrian did put a paper strip down, and he painted over it to get a sharp edge: but then he removed the strip, put another one down in a slightly different place, painted over that one, and so on, creating a kind of little stairway of paint. In other parts of the painting, Mondrian clearly painted freehand, with no paper to guide him. On one place, it's possible to see how he painted vertically, carefully edging up to the stripe. To see that, look very closely at the bottom edge of the stripe in the next photo, about an inch to the left of center. My student and I studied that, but again his copy failed, because he couldn't get just the right texture of paint--Mondrian's paint was sticky, and the bristles on his brushes were stiff. My student ended up with an ugly ridge of paint: In some places, Mondrian painted parallel to his stripes, trying to keep his hand from wavering. In other places it seems he enjoyed the slight tremble and wander of his hand. There is a lot to see in this last detail: underneath the stripe, you can see where Mondrian carefully edged his brush up to the stripe, overlapping some horizontal marks he'd made freehand. Over the stripe there is a thick hedge of short marks, all freehand, intended to give the stripe a rich, entangled margin. You don't see any of this from two or three feet away, and it's clear Mondrian expected his viewers to stand back so they wouldn't see things like the sloppy way he truncated the ends of his stripes. But you are aware of a richness, a shimmering effect, a depth. The paintings are three-dimensional. The paint has visible gestures, it is human, it moves. In the language of art history, it is painterly. It belongs to the tradition of Titian and Rembrandt and Delacroix, and not just to the asceticism and idealism of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In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as in many museums, the Mondrians hang next to other paintings of the time, also geometric and abstract. In comparison to their resolute, sterile flatness, Mondrian's paintings have depth. They speak to the deeper history of painting. It's true Mondrian is forbidding, ascetic, pure, impersonal, ideal, clear beyond the mess of an ordinary life. But it is also true that he was thinking of Old Masters, and of what paint could do. He just kept the poetry so tightly reined that it is nearly invisible. Perhaps it requires a slightly abnormal sort of seeing to notice all this--geeky doctor's glasses, an expensive camera lens, a student who is willing to fail while people watch. But once you have seen how the painting works, Mondrian will never be the same. I know there are many questions lingering here. What is close looking, exactly? What happens to the experience of the artwork when you look very slowly? It seems artificial or unnatural to look closely: after all, it runs against the grain of today's very distracted, fast-motion seeing. And yet poets do it all the time: close reading is part of good reading. I am up for all those subjects, and more. I hope this column will inspire you to stop and consider art more closely, but also to see all sorts of things that are absolutely ordinary, things so clearly meaningless that they never seemed worth a second thought. Once you start seeing them, the world--which can look so dull, so empty of interest--will gather before your eyes and become thick with meaning. |
说起蒙德里安,你可能不知道他是谁? |
|
彼埃·蒙德里安 (Piet Cornelies Mondrian) 1872年-1944年 但你一定看过他的画。 |
|
|
|
哦,哦,就是他啊!我好像看过的, 但是...........这画得啥啊?没整明白! 大家看不懂没关系,因为我们看一张画时,一旦没有了“画得像不像”,“画得漂不漂亮”这种评判标准, “这画得啥?好还是不好”就成了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没有了日常事物的参照, 就像没有了东南西北上下左右的我们,有点原地懵圈。 没有参照物,热心的网友就硬找.......于是 |
|
我们的蒙德里安就有了“excel之友”的昵称,哈,这还是挺有才的! 好了,不胡扯了,咱们说说正经的。 以往我们印象中的大师画的油画是这样的: |
|
安格尔 或者是这样的: |
|
韦尔内 但是,如果我突然给你整一张这样的: |
|
罗斯科 或者这样的: |
|
康定斯基 你是不是有种措手不及的感觉?! 抽象艺术 一般被理解为一种不描述自然世界的艺术,反而透过形状和颜色以主观方式来表达。(这是百度百科说的)。 如何欣赏一幅抽象作品?有两个方法。(这是我说的) 第一种叫视觉欣赏:调整情绪,放空自己,看这幅画的颜色和线条,是不是在自己的审美上,或者说能不能与自己产生一种共鸣。 比方说: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我觉得写的挺好,罗嗦得精致。 至于这作者想深刻得表达什么?想不出来便没必要去硬想。 看不懂但是很喜欢,记得马东有个很好的比喻 |
|
|
|
比如赵无极的画,我看不懂,但我很喜欢 第二种叫观念欣赏:这个就有一点门槛了,观众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对画家的了解。 最理想的情况就是你观赏画作的时候,有画家本家在旁边全程陪伴,不停地BB他的创作灵感和精神理念,说白了就是给他的画上价值.... |
|
不然呢,你整个黑黢黢的方块,然后告诉我这是宇宙的力量....... 你叫我咋给你点赞呢? |
|
对不住,马列维奇老师 又扯远了,说回到我们的蒙德里安 从视觉欣赏上来说,他的作品是合格的。 |
|
|
|
干净,整齐 由直线组成的画面别致而不死板, 整体由三原色(红,黄,蓝)和中性色(黑,白,灰)构建,鲜明清楚,一句废话木有! 他的构图是经过细心推敲的,如果咱们拿《红、黄、蓝的构图C三号》来举例 |
|
|
|
|
|
看到没,蒙德里安的画面经过琢磨和计算,看上去是和谐又平衡的。(平衡不代表绝对对称) 从感性上怎么去理解蒙德里安构图的和谐呢? 这里要请出一位特邀嘉宾:中国明末清初的一代宗师朱耷,艺名八大山人 |
|
老喜欢他的花鸟了!不亏为笔墨简炼,高旷纵横 |
|
如果我们把二者的画摆在一起看,很有点意思! |
|
|
|
两位大师这辈子绝对没有交流过,但在构图上无论是可以留下的空白还是色块(墨块)的安排,却是惊人的相似! 国画上讲究的“密不透风,疏可跑马”在西方油画上也有了有趣的诠释。 从观念欣赏上来说,咱们就要弄明白蒙德里安的格子画究竟想表达什么?这位老兄穷极半生一直在折腾的三原色方块是为了哪个终极目标? 话说蒙德里安也不是生下来就抱着excel画画的, 早期在老家荷兰,他也是就读于专业的美术学校。 |
|
虽然与别的美术专业学生一样,他的画风和用色受到了印象主义的极大影响,但上面这三幅风景有一个共同点: 我们的蒙德里安画风景喜欢选取完全背光的角度....... 这是为什么? 因为景物没有受光和背光的对比,肯定会趋于扁平啊! 那个大风车的体积就完全消失了,在他的笔下变成了一抹深色剪影。 要说由此看出将来蒙德里安抽象主义的苗头呢......... 那有点扯。 但个性使然,这句话还是不错的。 从荷兰出走,青年的蒙德里安来到了当时的艺术之都 - 巴黎, 在这里,他将结识另一位艺术家,而开始他破茧成蝶的艺术生涯。 |
|
巴勃罗·毕加索 从一棵树看蒙德里安的成长历程 |
|
蒙德里安早期画的稚嫩青涩,依然是背光的一棵小树 |
|
这是明显受到了印象主义和野兽派影响的一棵树,颜色强烈而夸张。 右侧为瓦尔塔特的作品 |
|
这是1912年蒙德里安在巴黎与毕加索相遇后画得一棵树,开始有了立体主义的意思,树的形体还在,但已经与周遭的空间分解融合起来。 “克服自然的表现又不违反自然本身的真实”。 ----蒙德里安 |
|
仍然是那棵树,但几乎走到了纯抽象的边缘。树的形象被进一步简化至碎面,而几乎成为图案的象征。这是一张成熟的立体主义作品。右侧为毕加索的《拿曼陀铃的女人》 |
|
这还是那棵树..............吗?反正我已经彻底认不出来了,树干和枝桠衍变成了灰黑色网格,延展充满了整个画面。 他把这张画叫做《树的构成》,说明了他已然完成了对这棵树的思考和探索。 从那颗青涩稚嫩的小树开始,直到这张完全抽象的网格化的空间, 蒙德里安其实一直在做一件事, 就是 解构 → 提炼 → 简化。 在他看来:每棵树都是不一样的,那么如何能画出树的本质? 那就是解构树的组成部分,弯曲的树干,长长的树枝,还有树叶或果实这些都不重要,可以完全舍弃, 那么就只剩下了什么? 线条! 你们以为这就完了........ 不,蒙德里安的升级之路才刚开始。 |
|
海堤与海·构图十号 1914年,随着这张《海堤与海·构图十号》的展出,标志着蒙德里安走出了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的影响,自己摸索着走上了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道路。 画中,海浪和海堤被提炼为由水平和垂直的短线交叉而成的十字形。 在这里,所有曲线的痕迹都消逝殆尽,直线统治了画面。 传统的透视法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空间概念。 |
|
“我感到‘纯粹实在’只能通过纯粹造型来表达,而这纯粹造型在本质上是不应该受到主观感情和表象的制约的……” -------蒙德里安 |
|
蒙德里安看来, 绘画已经不再是这么单纯的装点、附属, 不应该仅仅是美和丑、好看和不好看这种肤浅的界定……… 它既不是传统艺术那种照本宣科的现实主义纪录, 也不是印象派或野兽派那种张扬的、外在的情感宣泄, 它是内省式的,冷冰冰的哲学思考的结果, 这如同是蒙德里安的绘画步入新的艺术境界的一个宣言, |
|
“艺术应根本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现抽象精神为目的,线条和色彩是绘画的本质,应该允许独立存在。” ----蒙德里安 对于画家所探求的艺术真理而言,首先要抛弃的就是曲线。 因为曲线是随意的,不确定的,并且完全可以被直线概括和取代。 关于这一点,倒是很好理解。 任何一位稍微受过美术训练的朋友开始画画的时候,都是这样画的 |
|
每一个圆都是在一个正方形里诞生的 |
|
不难看出,这个伟岸的鼻子的雏形,就是最开始那几根简单的直线 而在直线里,任何倾斜的直线,也是随意和不确定的, 那么就只剩下了垂直线和水平线........ 它们是最稳固的,永恒不变的, 对,它们就是蒙德里安艺术大殿的第一块基石。 第二块基石当然就是色彩, 经过耐心的尝试和推敲,红色,黄色和蓝色最终占据了蒙德里安的画布, 毫不意外 |
|
因为红色,黄色和蓝色这三原色,是指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三种基本颜色, 它们可以混合出所有的颜色,三原色调配混合在一起为黑色,而三原色作为光基材料中由于光的特殊属性混合色为白色。 还有比它们更稳定更基础的颜色吗? |
|
省略了所有枝节因素, 留下的是最简单的直线和最明了的原色块面。 任何不疼不痒的“绘画性”妆点,任何言不由衷、自欺欺人的文学性解读, 都被蒙德里安用自己严酷的形式无情肢解。 在《风格》杂志中,蒙德里安写道: “藉由绘画中那些基本的元素──直线与直角、水平与垂直、色彩的三个原色红、黄、蓝,和三个非色系白、灰、黑,这些有限的图案和抽象的元素互相接合,构成自然的力量和自然本身”。 艺术是多样化的 经过提炼再提炼,简化再简化,至少在蒙德里安严谨而理智的世界中,他找到了绘画的真谛,纯粹的, 抽象的造型艺术。 他定义为“几何抽象”。 尘埃落定 写到这里,似乎已经把蒙德里安的艺术包袱抖了个干干净净, 他是真实把握到了现代艺术的脉络也好,还是为了推广他的画作而编出的一套形而上的说辞也罢...... 对于我们这些平头百姓来说,这种高深的艺术理论与我们的生活毫不相干,就算了解了也没啥意义。 但是,等等 |
|
记得我很喜欢的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中,霸气十足的梅丽尔.斯特里普有一段台词,怼得女主完全找不着北,相信很多观众也深有感触....... |
|
|
|
艺术作品,尤其当代艺术品,不一定需要“直接”的实用性。 蒙德里安的画并不能“直接”具备实用性,但他的画毫无疑问“启发”了后来的艺术工作者,例如设计师。 这些设计师利用了他们在当代艺术中所得到的观点和启发,并且将之带入到工作中去,这才有了大众设计的进步。 如果没有这些看似无用的开拓,大众能享受到的艺术成果也并不会得到进步。 1965年,法国人伊夫?圣罗兰就以蒙德里安的绘画元素,创作了一组非常知名的服装, 当时他以The Mondrian Collection命名了该系列,致敬这位大师。 |
|
|
|
|
|
2022年,在了海牙市政厅大楼之上,熟悉的三原色的色块和直线装点着整栋建筑外墙。 |
|
蒙德里安配色最典型的建筑作品是施罗德住宅,是荷兰风格派艺术在建筑领域最典型的表现,设计师是里特维尔德。 1982 年,“施罗德住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时至今日,全球各地的游客都可以欣赏这一开创性的艺术品。 |
|
|
|
除了建筑,里特维尔德一生设计了大量的家具作品,其中红蓝椅无疑是 20 世纪设计史中最富创造性和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
|
红蓝椅子英文名叫 De Stijl Chair,是里特维尔德受蒙德里安的《红黄蓝》影响而设计的, 这把椅子也成为了设计历史中的经典之作,并影响了后来德国的包豪斯风格。 蒙德里安的”红黄蓝方格”也卷到衣食住行, 成为小红书、大众点评上当仁不让的“网红”。 |
|
|
|
平面设计的大佬 田中一光的海报 |
|
另一位平面设计师的作品 |
|
还记得摩托罗拉手机上这个经典界面吗? 看着眼熟吗....... |
|
如今,在网页上,在APP中,在所有用户可视的界面上, 设计师用粗细不同的间距划分出一个个和谐又统一的布局,给用户展示不同功能模块。而界面的构成,也是简约大气的三四种用色组成 这里,也时常可以看到蒙德里安的影子。 |
|
|
|
|
|
他的红黄蓝配色,他的平衡感和秩序感,成了持续流行了 100 多年的高级设计感。 如果说艺术是对人类思维和认识边界进行扩展的一种开创性实践。 那么,已然离世80年的蒙德里安在绘画上的尝试,对我们仍然有着深深的影响, 直到今天。 |
|
此时的蒙德里安, 是一位坚持探索的画家, 是一位冷静思考的学者, 在他的格子画前,更是一位归来的王。 本文收录在我的专栏,欢迎光临 |
蒙德里安的画回答了一个问题:当画面摆脱了实在的内容之后,是否还有美存在? 古典派的画作大多是临摹自然,因为我们知道自然是美的。可是,这是否代表我们的画作本身就是美的?我们的画作美是否只是因为我们所描绘的东西本身就是美的? 蒙德里安从根本上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所创作的冷抽象画作中没有任何能被我们理解的内容存在,只有构图。然后,他发现构图本身就能产生美。 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代表美术向着更抽象的层次的探索。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