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明星艺术 -> 这些画为什么把这么漂亮的姑娘画成大妈? -> 正文阅读

[明星艺术]这些画为什么把这么漂亮的姑娘画成大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图片] 把这么漂亮的姑娘画成大妈了也叫画得好吗? 我外行人不懂,请各位知友指点。 ——— 去网上搜了一下,发现这幅画出自北京某考前名师之手,并非学生…
震惊!!!!!
花季少女为何一夜之间变成大妈?!
美丽女孩为何不顾一切整容成中年大叔?!


这是有多大的仇啊!画成这样
每次打开素描人像教材的时候,脑袋里总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要这样画?
这些灵魂画师到底跟美女们有什么仇??


大家都在费尽心思让人更美,我们的高考素描却在拼命地让人变丑
这种绘画手法简直残忍!
多少无知少年学画画就是为了画下自己心目中的女神。
可是现实……


这种画少女的方法是谁发明的?!
其实这背后有一个更深层的问题:
中国的素描到底是怎么弄出来的。
这就是我接下来要回答的问题。
保准各位看完之后恍然大悟,醍醐灌顶,内心惊呼:“原来如此!”
多图预警,长文警告!!!!
这篇回答来自于我的专栏文章
我会写出四个时代的素描教学体系:
分别是文艺复兴,法国学院派,苏联素描和中国素描。
想直接看到答案的,可以往下迅速下拉,跳到第四章节——中国素描教学体系。
接下来,正式开始回答:
要看明白一件事情的真相,你得从头到尾的宏观地了解他,远远地去看,而不是对着某一个技法去讨论它是对的还是错的,这没有意义。
我们站在河套平原上面,看黄河,只能看到两种结果,黄河是从南向北流,或者从北向南流的。


河套平原
只有离开了黄河,甚至跳到地球的层面上,在太空上去看黄河的时候,才明白黄河是从西向东流的。


中国卫星地图
我们想问题的尺度决定了我们能不能够看到事情的真相。
学画画也是一样的,所以这篇文章我会站在跨度几百年的历史基础上,带着同学们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看到现在中国素描教学。
看看历代大师们是怎么去教画画的。
了解了历史的背景我们才能看懂他们为什么要如此学画画。
素描教学的第一阶段——文艺复兴学徒制教学
1·时代背景
目光先来到15世纪。我们会看到一批正在蓬勃建设的哥特式教堂。


教堂是干嘛的?传教,拉人入伙的地方。
也是那个时候所有欧洲人们共同的小学中学和大学。他们的宣传对象绝大部分是文盲。(要知道德国一直到二战的时候,文盲才清除掉了。)
但是识字比看图难多了,文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贵族的特权。
所以全世界关于知识的启蒙都是从图片开始的。
为了传播宗教。他们开始请画家来画宗教故事。
也只有教会出钱请人画壁画。
所以在文艺复兴时期,教会是所有画家的金主,是他们的爹。


因此你去看欧洲14世纪和15世纪的壁画,几乎全是画圣母和耶稣。
因为教堂只买这些作品,不画就喝西北风。


西斯廷教堂-《创世纪》-米开朗琪罗
教会负责下订单,他们总会有各种要求:“你来到我这个教堂里面画幅画,我要画耶稣遇难的故事,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面的故事。我告诉你啊这耶稣要这样死,那个圣母要是这样的表情,……你理解我意思吗?”
(不理解也得理解啊!不理解的画家都上了绞刑架……)


乔瓦尼多纳托蒙托尔法诺 壁画 《耶稣受难》 圣玛丽亚感恩教堂
这就是一个按要求设计宣传海报的活,和现在的广告公司差别不大。
现在开始我就要讲这些人是怎么开始学画画的了


安尼巴莱·卡拉奇Annibale Carracci (1560-1609)-《基督复活》
上面这幅画上面的每一个人都和真人是等大的。
一个人画这么一副壁画要画很久很久。
通常都是画一两年的时间,而且还不一定画的好。
所以他们会带学徒。
一个人太累,如果有十个人一起画,这个工程量的时间会不会缩短十倍?
我画中间这个耶稣,另外那几个配角,不用画得很认真,找一个技术比我稍微差一点的学生跟着一起画就行了。
这个最精彩的部分我亲自操刀,保证他画的漂漂亮亮的,反正也没什么人会在乎旁边这几个配角。
所以他清楚有些角色并不是一定要他一个人完全画完。
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赶紧的教一批学生出来,跟着我一起去接单干活。
那就好像现在的水泥工师傅带徒弟一样的:
就是这么个性质,谁教的好谁带得快,谁有更多的合格徒弟,谁生产这个壁画的能力就越强,赚的钱就越多。
这是他们的教学出发点——为了更快地赚钱。
2·教学目的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呢?
就是让一个人能够把自己的画面复制出来。
就是说这张画师傅可能已经提前用素描先画了一张草稿了,而徒弟他要做的就是把老师的草稿放大,放大到这个墙壁上。
这是他们唯一要做的事情,别的事情他们不用管。


《圣礼的争辩》 拉斐尔
所以什么样的办法才能让一个完全没学过画画的人——他可能是农民,可能是隔壁修鞋的修表的,怎样才能够才让他很快的学会把一个人画出来呢?
3·教学特色
在文艺复兴时期,所有的老师教学生从来不教静物,也不教几何体,它们第一个教的就是人,因为他们的工作只要画人,其余的不是重点。
人多复杂多难画。
我相信此刻看文章的人里有画过的。
那他们是怎么教的呢?
文艺复兴时期的德国画家丢勒在自己的铜版画里记录了这种方法——网格法


如图所示,德国画家丢勒早期其实是在网格里作画的。
不太理解是吧?这个和地球仪上的经纬线是一个道理!


我们是如何在地球上确定一个地点的位置呢?
通过横竖两条线——经纬线来确定。
我们可以用经度和纬度准确地描述每一个点的位置。
换句话说,有了网格,位置就不难确定了。


所以如果我们去看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们的草稿,会发现很多草稿都有这样的网格线。
这是非常无脑,非常高效,非常准确的一种复制图像的方法。
所以这个方法培养学生多快呢?
学得快的一个星期就可以熟练地使用这套方法画任何形状了。
如果你想马上学习画人像。
那么我今天已经告诉你们最简单的画画方法了,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的做法——网格法
具体操作过程可以看这篇教程,教程末端还有解说视频讲解具体的示范过程:




像拉斐尔的《雅典学院》,这种大型壁画,他是主要的设计师和绘画者之一,但是全部工程是他和他的一群学生一起完成的。
知道了这个教学目的。
我们就明白了一件事: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学方法还不能被称之为教学方法。
因为这一套教学方法的出发点,就是为了培养一个毫无思想,毫无独立绘画能力的模仿者。
4·文艺复兴时期的另类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


达芬奇和蒙娜丽莎
如果大家都在模仿,那么谁来创造新的图像呢?
带队接下教皇订单的那个人必须同时是一个设计师才可以。
他要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创作。
比如,要画上帝,可是不会真有上帝来当模特的。
因此创作上帝前必须对人体有一个了解,知道一些比例才好编造。


丢勒绘制的人体比例图
早期的人体比例系统,其实是把头部当成划分标准,一个人应该是6个头的高度。
在这基础上,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的长度,建立一套完整的比例体系。
在丢勒那里,人体最多能分为600份,甚至连睫毛长度都记载明确,规定为0.3cm。
后来回顾希腊雕塑和文献时,发现希腊对英雄形象和理想美的崇拜,于是重新出现了八头身、九头身甚至十头身的概念。
但是这个比例太累赘,而且也不可靠。
一来使用者难以记下如此繁杂的比例数,而且人们也不知如何变动其中的几部分来构建外观不一的人体。


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
在达芬奇讨论《维特鲁威人》迷思时,他借用了古埃及的手法,将人体分为不同的体块,并用一套动态比例系统来约束各体块间的比例关系。
在《维特鲁威人》手稿上,我们发现头部、躯干、大腿等各处都有明显的分割线。
达芬奇首先定下这些分割线的位置,也就是确定各部分应有的长度比例后,再根据人体造型绘制素描。


达芬奇手稿
他不像丢勒那样,精确地去记忆某一个数值。
而是用人体身上已有的肢体和部分身躯来做比较,比如头部的厚度与上臂相当;手掌之长等于腹部;大腿则为小腿与脚掌之和等等。
这么做的好处是,当我们绘制不同于的人体时,只需按该人体的特点,把相应体块依照对应的体块(如手掌对应腹部)放大或减少即可,无需任何测量,也能画出适当的人体结构。
所以那个维特鲁威人就是一个标准的人体比例模型,所有的其他人均在此基础上进行微调即可。这就是模型思维:用脑海中已有的标准或规律替换眼前所看到的事实。


达芬奇在他的笔记里不止一次地表达出他对于素描的理解:
他认为素描能力的基本结构是:观察、理解与重建
素描是观察世界,理解世界,总结其形态规律特征。并以此指导自己的绘画,重新在画面中构建新的世界。
素描是一种理解世界的辅助工具,也是重建世界的设计图纸。他要求艺术家在视觉层面结合多种素材重建或创造新的世界图景,而非描摹现实。前者注重创新,后者固步自封。
这个理念和现在很多大学的教学理念也是几乎一致的。多么地超越时代啊!
可惜,这份手稿直到20世纪比尔盖茨买下了手稿重新排版印刷之后才得以重见天日。
也就是说,这套学习理念在当时并没有被传播出去。
素描教学的第二阶段——法国学院派
1·时代背景
达芬奇死后,时光来到了17世纪18世纪,这个时候的素描教学有进步和变化吗?
先看时代的变化。
这个时候的买主发生了变化,以前只有教皇买单。
此时欧洲,神权开始逐步让位给王权和大资本家。
有钱的大贵族大财阀也希望拥有精美的画像。
也想看点别的有意思的东西。因此画家终于不用只画耶稣圣母了。


卡拉瓦乔《老千》
像卡拉瓦乔的《老千》描绘的就是一群人在酒馆里打牌的场景。


维米尔的作品
荷兰小画派的作品大量地描绘市民阶层的形象。
尤其是维米尔的作品。
这个时候的模特是实实在在的人,不是以前的大师们脑海力想象出来的人物,所以画家所描绘的对象并不是一个一动不动的雕塑,更不可能每次都刚好被网格套住。
2·教学目的
顺应时代的需求,画家们需要一个更高效的绘画方法。
方便他们在现场写生时能够准确快速地记录观察对象,以此积累素材进行创作。


门采尔速写


门采尔速写
18世纪著名德国画家门采尔就是现场写生的高手。他许多油画创作的成品背后都有大量的素描手稿。
3·教学特色
这个时期,经过许多画家的努力,已经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
在法国新古典主义大师大卫和安格尔师徒的领导下到达顶峰。
这套教学体系被之为法国学院派,其教学以现场写生为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完全按照古典主义的审美标准对观察对象进行二次提炼,抽取其中的关键特征,以此进行符合古典主义审美的绘画创作。
这套教学已经初步的和达芬奇的理念不谋而合了,有观察,有理解,有重建
我将以起形方法为例来粗略讲解法国学院派的教学特色。
法国学院派的起形方法其实我们初中数学老师就已经告诉我们了,那就是坐标系。
我们只需要画两条线,就可以准确定位的一个点了。


事实上很多学画画的人用的就是这个十字线起形。你会发现他画画的时候莫名其妙地画了一条十字线。




18世纪法国学院派教科书《巴格尔素描教学》里使用的就是这个方法。
毕加索和梵高小时候画画时使用的就是这本教材哦!
这种定位方法不是无脑的抄袭观察对象,它会促使我们不断去寻找点,寻找比例。
从而培养我们对关键位置和比例的取舍与敏感程度。


以上图这个口红为例,我们画好坐标系,接下来要定位。可是先定什么位置呢?
一个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画画应该先画什么?
应该先画什么其实取决于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17世纪和18世纪很多画家的日常人物就是画肖像画,那么画得像是他们最迫切的要求。
所以问题实际就是到底先画什么才会帮助我们画得像呢?


答案就是外轮廓,俗称剪影。
我们看上面这些形象,什么细节都没有,其实只有一个剪影而已。
但是丝毫不妨碍我们判断它们是什么动物。
所以画画先看剪影形,先画外轮廓会十分有效地帮助我们把东西画像。
想画画的人记住,外轮廓是比一切轮廓和细节更加重要的形状。
但是徒手直接画出外轮廓也是很难的,所以我们需要先确定范围。
并不是说随便从外轮廓中的某一点出发就可以把东西画好了。
因为外轮廓也是很复杂的。
所以我们不妨想一想,如何画的更像外轮廓?


上面三个水果都是苹果,但是外轮廓是不一样的。


我们远远看去,会不会发现它们分别像倒梯形,正方形和圆形。
这就是几何形概括法。
用几何形概括法去看物体的外轮廓,能够迅速地把握物体形象的特征。
我们平常说一个人是国字脸或者锥子脸地时候,其实就是在运用几何概括法。


郭靖在沙地上左手画圆右手画方
在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里,老顽童教郭靖左右互搏术的时候要求郭靖左手画圆右手画方。
但是他没有要求郭靖左手画黄蓉右手画黄老邪。为什么?
因为简单的几何形更容易操作。
所以我们需要把外轮廓变得更加简单,简单到像几何形一样。
这个时候我们再画口红,看到的形状就不一样了


这个时候,口红在我眼里是个四边形。外轮廓就变得简单了起来。配合坐标系我们可以很轻松地找的位置。


接下来在这之前的范围里继续几何概括。不管形状多复杂,在我眼里它们只是形状各异的七巧板。我永远画着简单的形状。


这就是在坐标系法运用到绘画之后,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这种教学过程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学徒们学习绘画是天壤之别。
它会培养学生们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概括提取观察对象形状特征的能力。
这就是法国学院派教学的缩影,它是一套完整的图形思考逻辑,这是一套对整个美术教学界影响深远的教学体系。
素描教学的第三阶段——苏联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体系
1·时代背景
法国学院派教学体系在安格尔的带领下走向辉煌,统治了整个欧洲的美术教学。
但是好景不长,18世纪后期,印象派崛起,印象派反教条,反学院,对传统绘画教学体系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质疑。


莫奈《睡莲》
他们不想再在室内作画,不想再按照严格的教条步骤画画,不想画得符合古典主义的审美,讨厌一切束缚。
这种态度启发了现代艺术,所以学院派绘画经历了印象派和现代艺术运动之后,基本在欧洲消失了,导致绘画这门艺术在欧洲走向了没落。
传统架上绘画衰落,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实验艺术开始统治艺术界。
大家如果现在想去欧洲学习写实绘画,基本上找不到老师。


弗兰克B行为艺术《我想念你》(I Miss You)
2·教学目的
但是法国学院派的素描教学体系并没有完全消失,巴维尔·彼得洛维奇·契斯恰科夫,圣彼得堡美术学院( 列宁美术学院的前身) 教授, 曾留学意大利, 到过法国, 接触了学院派教学。
回国后,响应时代号召,要创建一个有苏联特色的,有别于资本主义社会审美价值的美术教学体系 。
所以契斯恰科夫把古典引向现实, 建立在唯物主义美学基础上的“素描写生学”理论, 进而形成了独特的素描教学体系。


涅瓦河畔的列宾美术学院大楼图片
3·教学特色
契斯恰科夫的教学体系以唯物主义为依据, 与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体系相通, 建立在现实主义基础之上。
他的教学法其高明之处在于强调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
强调科学论证的态度, 强调观察、理解和表现的系统过程。
在形体教学中契斯恰科夫继承了俄罗斯素描立体观察的原则。
强调形体在素描中的核心地位: “我们是在形体之中, 所以我们也便于在形体中理解一切”。


列宾美院留校作品


列宾美院留校作品
契氏的立体造型原则, 首先反对为线条而线条的画法,。
其次形成体面结构表现形体。
同时, 在教学中创造性概括、归纳、充实和完善了塑造形体的表现手段即“五个调子”———黑、白、灰、高光、反光, 既是科学规律又是艺术表现的手段, 成为表现立体感的科学法则。


现实主义原则是契氏一贯坚持的,。
他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主张从现实中, 自然中获得新鲜生动的感受, 要求学生创造性地表现对象, 而非客观主义地临摹自然, 强调有质的东西。
契氏素描教学法从思想体系、课堂设置、教学要求、作画方法、甚至工具的运用都是堪称一个完备的体系。
契氏体系有力推动了俄罗斯现实主义的发展, 造就了列宾、谢洛夫、波列诺夫等一批现实主义绘画大师。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但是这个体系和时代趋势脱节太久了,经过时间的洗礼,它更是演变成了教条主义绘画。
绘画时没有严格地按照规定程序画就是不对,不画出体块感就是不对,不立体就是不对,没有结构就是不对。
苏联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体系最后深深地束缚了俄罗斯美术的发展,导致俄罗斯艺术界长久的与现在艺术发展脱节。这套素描教学体系从本质上来说是法国学院派的延续和突破。
素描教学的第四阶段——中国素描教学体系
1·时代特点
建国初期中国与苏联在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上的一致,所以在绘画上也学习苏联,请了一批专家过来指导绘画教学。


马克西莫夫油训班新学年(前排左起)吴作人、 江丰、马克西莫夫、马克西莫夫夫人、张同霞
1954年前苏联最终指派马克西莫夫赴中国完成美术教学援助工作。


中央美术学院


1955年马训班同学合影。左起:陆国英、仁梦璋、詹建俊、 靳尚谊
这不是一般的班,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去的。
“马训班”最后只招了21人,这21人最后都成了当今中国美术界的大佬。基本上都是各大美院教授和各省美协主席。


1957年美院师生欢迎朱德到美院参观“马训班”毕业展


1956年马克西莫夫在教室指导教学
我就不写他们是谁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查。
总之马克西莫夫在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真实的教学情况
但是实际情况是,中国的素描教育不伦不类,是历史阴差阳错的畸形产物
我在央美读大学时上过靳尚谊老先生的课,也和其他师生采访过先生,我想对于中国素描的发展变化,靳尚谊先生本人的成长过程就是最好的诠释
采访记录链接原文在下
接下来本文将逐条分析靳尚谊老先生的学画体验。
靳尚谊学习的第一阶段
“1949年我入学时,中央美术学院(当时称北京艺专)由徐悲鸿先生任院长。当时的素描就是徐悲鸿从西方引进的,并经过其加入中国文化的理解,经过转化后,再来教学生。”
中国素描教学源于徐悲鸿,是徐悲从法国带回来。


我在央美校史文献中后来查得,徐悲鸿当时在法国巴黎美院学习。
可回想时代,那时古典教学已经没落,当时素描教学的中心已经迁往俄罗斯。
我们常常以为徐悲鸿学到了最正统的素描和油画,其时很可能他那时已经学不到最正统的素描和油画了,因为那个时代的欧洲抽象主义绘画大行其道。
没有多少人画素描了,如果大家现在去欧美学习绘画就会发现传统架上绘画基本无人授课了(我只是还原一个真实的徐悲鸿,我不否认徐悲鸿先生的国画成就,我把徐悲鸿先生的素描和法国学院派的作品放一起比较,大家自行感受吧。)


左图徐悲鸿素描作品,右图安格尔素描作品


左图徐悲鸿素描作品 右图格勒兹素描作品


左图徐悲鸿油画作品 右图安格尔油画作品


左图徐悲鸿油画作品 右图布格罗油画作品
和徐悲鸿同时代的画家吴冠中和林风眠也是从法国留学回来的。他们学习的更符合时代的潮流。


林风眠国画


吴冠中国画
徐悲鸿在中央美院任教的时候持学国画要学素描,素描一定要画石膏。
晚一辈的吴冠中后来在央美任教时就直接否定石膏教学,他认为石膏和真实的人差别太大,没有情感……
这些八卦就此按下不表了,看看靳尚谊老先生怎么评价自己这一个阶段的学习
“徐先生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对素描的见解,比如“宁方勿圆”“宁脏勿洁”等等。这涉及艺术的格调问题,即在造型上,若为方形,格调就高,品位也高;若为圆形,则品位就低,就俗气了。这是非常有意思的。”
请注意用词,靳尚谊老先生对徐悲鸿教学方法的评价是“有意思”。
我来翻译一下,其实这就好像我们形容特别熟悉的女生很可爱一样。
具体什么感觉,大家体会。
徐悲鸿先生明显是在留学时间接地受到了印象派影响的。
各种艺术观念的冲击使得他很难专心学习学院派素描和油画。
他不像吴冠中和林风眠这些大师一样,很坦然地接受了抽象艺术的洗礼,徐悲鸿是纠结的。
他是中国传统文化下长大的人,但是西方艺术体系的确厉害,对徐悲鸿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传统和西方两个绘画体系在他心里打架。
他的中西结合情节很重。
我私以为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犹如中医和西医的区别。
二者的逻辑根源就不一样,这是两种完全不同思维下的时代产物,结合只会不伦不类,各自妥协。
所以徐悲鸿的国画一直在业内饱受争议,认可他的觉得他踏出了历史性一步,开拓了中国画的新境界。
否定他的也否定得很侧底,认为他对国画一知半解,曲解了国画,甚至贸然用素描教学替代传统国画教学,对国画损害巨大。
他的艺术思想上的不存粹使得在素描教学时加入了太多自己的见解,已经和最开始的学院派素描相去甚远。
他什么都舍不得,什么都想教。
并且徐悲鸿本质深受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影响,表达自己的作画思路和过程时总是爱用一些定义含糊,模棱两可的词语。
为中国美术教学界留下了大量的“黑话”和“行话”
比如:你画得很飘,画得很脏,画得很乱……
但是什么是飘?什么是脏?什么是乱?从未解释。
这种教学表达使得整个中国美术教育工作者都习得了一些不明不白的概念。
靳尚谊学习的第二阶段
“后来我上了苏联画家马克西莫夫的油画训练班,接触到一个新的概念——解构。这是我以前从未听说过的。马克西莫夫解释说,“解构”就像盖房子,需要打地基、置梁柱,然后再添砖加瓦,它是一个物体的基本构造。但我对“解构”这种语言具体到画面上何为好、何为不好,还是不清楚。”


马克西莫夫教学场景
马克西莫夫来华时期的俄罗斯素描教学已经走入教条主义巅峰时期,很多训练早已经脱离最初的目的。
比如画一个脚掌的结构素描,每一根骨头和肌肉的位置比例必须和解剖模型一模一样,不然就是错的,就是画得不好。
已经由观察现实变成了完全地模仿现实。
而且此时苏联并没有把最好的教育资源分享给中国,马克西莫夫教授并不是苏联最好的美术学院列宾美院的教授。
另外这个老师上课用俄语,所以当时马训班的学员和老师交流本身就存在很大障碍。
“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来自西方,都是经老师转手过来的。油画进入中国不过100年,有真正的美术教育也不到100年,而即使到今天我们也没有特别弄清楚素描是怎么回事”
我们的素描教学就是这样,没有弄清楚。
所以我们今天很多人学画画,听老师讲课时听不懂。
因为没有人懂。
全中国都在稀里糊涂地学素描。
靳尚谊学习的第三阶段
“我出国看到了很多经典的油画原作。第一次到德国,第二次到美国,看到他们博物馆内从古典到现代的各种油画作品后,我深感自己的油画水平不行。为什么呢?因为无论从画面的丰厚性、层次感上,还是造型、色彩上,我的画都远远不及。”
“我将“古典法”和“分面法”都融合在这张画中,将体积做得更彻底一点,效果便一下子发生了重大改变。回国后我将这种方法运用在日常创作中,周围的老师、同学都觉得我的画变了,但具体怎么变的都琢磨不清,其实就是这个原因。后来我画了《塔吉克新娘》等一系列作品。这是我素描创作的第三个阶段。”


靳尚谊《塔吉克新娘》
靳尚谊老先生最后回归了古典,是因为他对于素描的一切疑惑的根源都在古典主义。
但是中国的绝大部分美术老师已经一开始就被带歪了。
“我由不太全面的理解到比较全面的理解素描,经过了几十年的时间;由理解了、基本做出来了,再到在油画里实现,又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到上世纪80年代,我已年过半百,才勉强解决了这些基础问题。”
靳尚谊先生最新的感受还没来得及传播,徐悲鸿那一套教学已经开枝散叶。
经过各种人士加工,一套畸形的中国式素描教学已经普及四海,很多老师自己不明不白,教学生时就干脆放养了。
拿着本书丢给学生就直接开始临摹,或者摆几个石膏静物直接写生。
讲解作画步骤时含含糊糊,要么干脆就不讲,来一句:“画画要靠感觉。”
其实不是这些美术老师不想讲,实在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画画的。
中国高考素描
看完了这几百年的素描教学发展过程,那么,回到中国高考素描里。
你就会明白有些现象是怎么一回事了。比如:
1·为什么我们看到的许多素描教材都要求画石膏几何体呢?
因为徐悲鸿是这么教素描基础的,而画石膏几何体的做法是从法国学院派衍生出来的。


2·为什么我们看到的高考素描都是这种黑乎乎的感觉?




因为高考的阅卷老师们看试卷是成千上万张一起看的,


美术高考阅卷场景
而“黑乎乎”的素描黑白对比强烈,更容易被看见。这种奇怪的迷信近些年已经有所改善。
最后就是题主最疑惑的问题来了!
3·为什么高考素描里的女人都画得有点像大妈?(甚至有点像男人)


因为高考是考试,考试就需要标准。
而审美是没有绝对标准的。
所以高考不是看你画地美不美,而是像语文数学一样,学生需要证明自己学懂了。
因此,把脸上的肌肉画得强烈来证明自己知道肌肉结构,阅卷老师看到后就知道这个学生懂这个知识了,那么关于人头肌肉这部分的知识点就可以开始给分数了。


高考试卷是多人同时评卷
你要是不这么画,即使你画得很美,那阅卷老师们就会互相争执该不该给分,如果有那么一个老师就是要不停地说服别人给你高分,那不免让人怀疑他是不是收礼了。
想通了这些,大家就应该明白市面上绝大部分美术教材写的都是什么了。


这套被中国高考加工过的畸形素描教学体系,大家真的要学吗?
如果你是真心喜欢画画,我劝大家赶紧把这些教材丢了。
因为这些教材培养不了我们系统观察世界的方法,培养不了我们的审美。
更培养不了绘画的思维方式。
中国素描是时代的眼泪,是阴差阳错的误会,是久久说不出口的尴尬。
好的,那么关于中国素描教学的讨论就到这里结束了,前面所说的内容是我大概三年前刚开始进入绘画教学史研究时所产生的一些思考。里面有些观点相对偏激,如果我现在回过头来再看,我不会这么写了。但我仍然选择保留当初最初的版本,还是把这个版本状态记录在这里。
如果你让现在的我在评价中国的绘画教学,我会说把任何一个人放在当时那个年代里,都不一定比徐悲鸿做的更好。这些年研究其他国家的绘画教学史,我会发现徐悲鸿已经教的很不错了。美术教学,偏向玄学,说不明白,这个情况是全世界的通病,并不独属于中国。
简单来说这是有三个原因
1·职业偏好:长期绘画的人脑袋里积累的是图像素材,用文字交流的能力本来就比其他行业普遍要弱一些。很多时候的交流并不需要用文字说清楚,只要师生之间接触到的图像经验大致相似,那是一种一说就懂的事情。
2·观念之争:就像苏联即将解体时约干松所说的那样:
“各种新的流派和观念,从西方进入进来,我们引以为豪的共产主义美术被解体了,没有人再有为人民绘画信仰了。我们的绘画价值很混乱。”
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当代之中国,高校里各个老师各持己见,当代艺术有多少种流派,当代绘画教学就有多少种斗争。华中师范大学的美术系教授黄咏老师曾说:
“美术教育的基本架构已建立在完整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科学的教材体系之上,如果离开科学性的指导将无法走出现在的困境。”
3·职责混淆:烟台大学美术系老师曲绍平说:
“影响绘画教学的建设原因有很多方面脱离教育的基本规律,淡化美术教育的教育性质是一个主要原因,把美术活动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思想直接运用到美术教育的各个环节,这种理论无能论使得美术教育这一边缘交叉学科走到了窒息的边缘。如果用同是美术教育的画家来表述美术教室的角色似乎更加恰当,美术教师的资格基本都定位在美术二字上,而对于教师是一种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的观念却进而远之……”
简单来说意思就是好的艺术家不一定是好的教育家,教育家是需要专门学习和培养的。
所幸的是上述三个原因,这些年来都在慢慢改善,许多线下的教学已经不是我当初那个时候的模样了。高考美术绘画风格虽然是畸形的,但是把考试时间,公平,等一系列因素考虑进去,也很难想出比这个更优的解。
前段时间听到一句话说的非常好,大概意思就是:历史就像一幅拼图,面对满地的碎片,你会有无数的设想,可是当你开始拼接的时候,你会发现历史只有一种可能。
为什么?因为画得烂啊。
先把重点放在前头:
风格不是问题,水平才是问题
很多人认为,“联考风”是一种“不好”的风格,其实不然,因为风格没有好坏之分,水平却有高低之分。很多人自己水平不高,却怪罪到风格头上。对不起,这个锅风格不背。
我们想一想,所谓“联考风”被人诟病的是什么?是因为结构过于强调?是因为画得太黑漆漆?
其实,过于强调结构和画得黑漆漆,究其原因,不就是因为画者对形体起伏的理解不足和对调子秩序安排不合理造型的吗,说到底就是水平问题。




看这幅画,作者并没有抛弃解剖与结构,同时也保持了美感,这证实了二者并不冲突。口轮,咬肌,颧骨,眉弓………都有表达,肌肉的走向很清晰。也没有让其成为“肌肉怪兽”。这样的水平的画放去考试,难道能低分?


这分面不比题主放的画明确多了?人家怎么没画成钢铁侠?


考官不是瞎子,你画的水平高,他会看不出来?
看阿尼戈尼,亦是同理。在保留美感时,结构做得如此完备。


再看看题主放的画。就从造型来看,没一个准的。楼上这张脸直接被画大了一圈,角度都给人家改了,把整张脸都拧了过来,头颈肩关系并没有仔细观察,画得板直。简直是背上去的。
然而,一张基本造型都抓不准的画,那么多回答竟然告诉我,这叫注重基础,注重结构,这叫联考画风
这不是糊弄人吗?


这造型,真的是一言难尽
可见,所谓“联考风”不是一种画风,其实是一种水平不高的画面表现。跟什么艺术,什么感受,什么灵性,什么校考联考一点关系都没有,你把型画准了,美女会像大妈?你注重转折的方圆薄厚,会把人画成钢铁侠?
还有同学说,这叫找结构,你找结构把人找的眼歪鼻子斜,然后告诉我,联考这么画高分,wtf?真当考官眼睛有问题?这不是好的不学,全学歪的去了……?
我总觉得,有些人将结构与美感完全对立起来了,仿佛有我没你,有你没我一样,这真是天大的误解。难道为了表现结构,就要把一个正常人画成歪嘴战神?画成变形金刚?脸上长石头?先不说漂亮不漂亮,大妈不大妈,咱能不能先画个正常人?长这样的人确定不用到医院挂个病号?还搁这画结构呢?
再说说这个名师,这年头名师太不值钱,名师烂大了,随便什么老师都能叫名师,不要在意这个头衔,都是虚的,你今天出去教人画画,明天画室就把你包装成名师……
所以说,为啥把姑娘画成大妈,那是因为能力不足,画得烂,型不准,不是什么画风问题。
就不能看点好的考前画面么


夏理佳


夏理佳


黄见晗


夏理佳
哪个结构不到位?哪个眼歪鼻子斜?哪个考试不高分?哪个像大妈?
————————————
补充一些画得不错的女头,有画得松动一些的,也有画得紧致一些的,面貌风格各不相同,但共同点是水平都很不错。


朱隆 温文尔雅的中年人,面目也不狰狞


黄见晗


赵东方


杨孟频


徐圣伦


赵东方


杨孟频


璐汗


赵东方
考前班风格如此奇怪,主要是因为学生水平不够,形画不准,只能过度突出细节,掩盖型准上的不足。
就像考场作文一样,因为叙事能力的提升太难了,学生只能用华丽的词藻掩盖内容的枯燥乏味。
越是大师的作品,用词、笔法越简练,花哨的东西越少,画面感反而更强。


这是毕加索的人体速写:
只有少少的四根线,却能将女性臀部的肉感勾勒得淋漓尽致。


尤其是大腿外部的那根曲线,只需一笔,就将肌肉、骨骼、关节的形态表现的极为精准,这样的型准并非普通美术生所能拥有的。
去掉这些细微的转折,整张画立刻就变平了。


这是谢洛夫的人体速写:
手臂上方的短线,准确的勾勒出肌肉脂肪的起伏,让观众可以借此想像出整条胳膊的体积:


在肩膀和手臂处卡了几个突出的骨点,就将芭蕾演员的瘦削表现出来:


考前班学生形画不准,并不是他们的错。
他们年纪太轻,从事绘画的时间有限。
谢洛夫生于1865年,1909年画出上面两张画,当时他已经44岁了。
素描水平受到极高赞誉的丢勒,画出这张代表作的时候已经43岁。


艺考生的年龄普遍在十七八岁,即使从娘胎里就开始画画,这中间也差20多年呢。
要求艺考生学中年大师的画风,一上来就挑战地狱难度真的好吗……毕竟也没人要求高中生作文写到汪曾祺那个水平对吧!
况且现在好的美院文化课要求都很高,美术生并没有那么多时间打磨个人风格,只能靠速成套路快速进步,先考上大学再说。
但题目中老师的水平显然很有问题。
如果说把少女画成满脸横肉是应试技巧,
把人画得口歪眼斜就是严重的型准错误。
如果这是学生作品,起形阶段就会被老师打回去重来,根本不可能放任他画成这样。


一张合格的考前班套路头像应该是这样的:




现在这种自己水平极差,还敢教学生的无良老师越来越多了。
你敢想象这是画室老师的范画吗?






上考前班,一定要选择那些有名的大画室,不要听了别人的推荐去来路不明的小画室。
不然被人坑了,还以为是自己天赋太差呢。
首先要知道这是专门为艺考服务的,就像作文模板一样,不能仅仅用正常的美感来评判,画这些的人也不一定就只会画这些,可能很多都一开始都只是为了生计当了画室老师,后来逐渐稳定下来开始出书 办画室。说白了,生活所迫。
(只能代表一部分啦,比如我的老师,实际很看不起联考,但也只能硬着头皮教我们一些套路;当然,也有很多人是专门看中了艺考这个庞大市场,毕竟学艺术的人那么多,不是每个人都有天赋和财力能够支持他们成为一个理想主义者)
既然是为了应试服务,这就不能算作素描了,我认为的素描,是纯粹为艺术产生的,而这只是应试的一种形式,这样画是为了尽可能地展现对人体骨骼肌肉的理解,让改卷老师知道你是掌握了的,能给分,就OK,这样的大多是联考吃香吧,目前这个阶段,中国的应试就是实用主义,培养的是为客户服务的画匠,而不是艺术家,搞清楚这一点,联考高分就是你的啦。当然,像央美国美这类的一等美院的校考,有扎实的基础之外,看中的更多还是才气,就不是一味套路能得分的了。
————————————————以下题外话了
我曾以为美术高考和纯文化高考相比没有那么多套路,放弃优秀的文化课,我期望着考取理想的美院,进入真正的艺术殿堂,我以为这是一条灿烂的有趣的路,但是事实是,如果真的热爱艺术,要么就只当作爱好,要么,走艺考的话,就得忍得住寂寞、枯燥、痛苦,接受一些曾经无法接受的事实(只为了上大学除外,也许对于上大学,艺考确实是一条捷径,但对于真心喜欢艺术的人来说,这条路,很煎熬。)
顺便,感谢我的画室老师:猴哥—央美雕塑系的,他更多地传授的是艺术规律,而不是死板的套路技法,因为他我认识了巴巴、费欣、席勒、博纳尔、还有他最爱的伦爷……等等等等,在画室的每一天都让我感觉离艺术更近了一步,也让我的这条路,走得不那么枯燥。虽然最后成绩很一般吧,毕竟应试还是要练习练习练习,但是我真的很开心。
——————————————————————
不过其实考前书里的素描也有很美的啊 题主不要只看某些联考书……
↓ 是备考时收入相册的几张,出处右下角,不知道能不能发,算侵权吗?如果不能发请私信我我会立刻删掉的,只是想分享一些好看的素描,谢谢看到这里不嫌弃我叨逼叨的小可爱们╮( ̄▽ ̄)╭
看评论有很多小伙伴们误会,这些不是我画的!大多是微博上保存的,作者微博名字在图片底下有写~感兴趣可以去关注他们~






↑这个是照的书上的,也是应锡强老师的






艺术很美,美在每一根线条,每一处冷暖,和画作之外的意境~
—————————分割线
没想到一年了还有小伙伴们看,很多评论来不及回复,也看到一些提出了异议的知友们,不管是什么都觉得很开心,互不相识的陌生人隔着细细的一根网线交流,不断涌现的评论就像是从四面八方的空中飘来的声音,键盘上的“发送”就是那助力的风,也同时在提醒着我,每一天的更新与流逝。
写这篇回答的时候刚刚校考完不久,有些观点表述也不一定成熟,随着一天天的成长,想法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现在联考好像也在改革,不是像以前一样一味地追求卡结构画肌肉了,神态生动性和形象特征性的比重拔高了许多,所以我猜现在市面上类似题主这样的书应该也不多了吧,大部分老师应该也不会给学生们挑形这么不准的参考书,除非是只针对局部骨骼肌肉进行训练的(?_(:з」∠)_
有人说我上面放的一些图根本不是适合艺考的,初学者确实不能直接照着上面的学,很容易走火入魔(底子没打好就先去塑造风格),但强调转折适合应试又画得好的素描也有呀,放几张考前教我的老师的画吧,来自侯兴道(侯正阳)侯老师,同样也是为考前服务的范画,偏北方的比较结实的风格,同时排线上又带有些南方画派的松动感:








据我观察,中国当代考前画奇葩之流,大抵分为两派,一派叫“我恨美术(I Hate Fine Art)”,另一派叫“狗屁不通(Puppi No Through)”。


我恨美术派代表作
那么,何为“狗屁不通”?
“狗屁不通“作为一种思潮得到确立,是在某大神于GitHub发布“狗屁不通文章生成器”以后。它能针对任何一个标题自动生成一篇万字长文,乍看之下行文流畅,引经据典,深入浅出,文采斐然,然而仔细一看,却是满屏横竖的“狗屁不通”,故得此名。


狗屁不通文学代表作
“狗屁不通主义“为速成文学开创了新道路,尽管它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实际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但作为一种文艺思潮,作为一种美学观点,其影响却十分深远。
其中最为突出的艺术成就,便是考前系“狗屁不通画派”。
正如“狗屁不通文学”那样,考前系“狗屁不通画派”,也能够针对任何一个模特自动生成一副素描头像,乍看之下结构鲜明、光影强烈、张弛有度、承接娴熟,然而仔细一看,确是满纸横竖狗屁不通的概念套路堆砌,如同狗屁不通文学一样速成化、概念化、机械化、模版化。
不过,说了那么多,我现在也不怎么画画了,只知道看美女,勉强会点p图,试图还原这位模特的风采(p完图后的感觉像极了我当年靠美院的画风,我当时用曲线画的,画面也很灰,但都没影响):


呃,图实在小了点,感觉像米上微雕,圆画笔也弄的画面有点磨,但我把她p年轻了!年轻就是王道!999999级美颜就是王道!
我越p越发现,原画造型各种跑偏,俗称形不准。
一种不准是和模特相比的不准(这是狗屁不通画派的必然结果,因为模特就是个摆设,实际都按默写那几个套路操作)。也就是压根没抓住模特特征。
首先整体呈现的感觉就截然不同。
整个侧面,画得肌骨嶙峋,你眯着眼睛看下就知道,尤其是颧骨下方那块亮面简直亮瞎了,下巴和鼻子的转折都太糙。
而模特侧面这一块是非常非常非常柔和的,这是她本身的骨骼肌肉和皮肤共同决定的,就算她被放在多硬的一个光线下,都绝对不会呈现出左边原画的样子。
我必须夸夸这个模特骨像是真的很好,线条流畅,也有结构,但又非常柔和。很可惜这种柔和很难把握,所以这位老师就索性不把握,直接套一个中老年大妈模版就完事了。反正中老年大妈结构最狠最好画。
然后再看,嚯,细节各种不准,卧蚕、眼尾、鼻脊、鼻底、鼻基底、鼻翼、人中、嘴角、唇形、口轮炸鸡、下巴、下颌线……每一个细节都偏,都糙,都模版化,我都怀疑是这位老师是先画了默写,然后出作品集的时候偏偏匆忙挑了个班花拍了个同角度的照片儿……
但这种不准,其实也算了,能把模版作文写好,也有光明的前途。
但这张是怎么回事??????????


翻转了一下应该更明显
或许非美术专业的朋友感受不到我的痛苦,我看到这幅画,宛如你看到一篇写的满满当当的800字作文,却是通篇错字,甚至连开头空两格都不知道,你还和我说是老师的范文????
我就问问这位老师,您笔下的歪嘴斜眼到底是什么毛病?????
这种和美术有仇一样狗屁不通的感觉,和“我恨美术画派”有什么区别?????
这已经不是和模特相比形不准,而是和人类相比,形不准。
或许,在非艺术专业的朋友看来,“狗屁不通画派”还是比“我恨美术画派”强很多的,至少它看起来“会画”。
但也只是“看起来会画”而已,甚至是为了“看起来会画”而画,属于一种拙劣的炫技,宛如暴发户戴着大金链子一样,暴露出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学这种感觉,最多只能保证联考合格,高分是绝对不可能的,去当老师更是祸害大众。
不论是“狗屁不通画派”,还是“我恨美术画派”,都是一个毛病——形不准,差距顶多就五十步笑百步。
相比而言,“我恨美术画派”的形不准,反倒是显得诙谐而坦诚:
美术美术,美在先,术在后。不要完全被老师那些一套套技术的东西蒙蔽了双眼。别忘了你最开始学美术所追求的美是为什么。
我在美院上大一的时候就发现一个现象:老师让我们随便画,一堆人画出来还是考前画那股味(但画的不差)——我真不知道怎么回事。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明星艺术 最新文章
于谦怎么感觉有点呆滞了?
有哪些十分惊艳的建筑?
这些画为什么把这么漂亮的姑娘画成大妈?
什么是好的户型?
曹云金在京城有五层楼别墅,但他相声剧场生
用 LaTeX 能画出哪些酷炫的图?
为什么似乎现在的00后倡导“不婚主义”?
为什么摄影高手都不用自动档?为什么会说要
《原神》某博士厨对角色千织的厌恶,除了过
如何评价曹云金这个人?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12-17 23:34:13  更:2024-12-20 23:44:05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