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明星艺术 -> 如何评价相声演员于谦的基本功? -> 正文阅读

[明星艺术]如何评价相声演员于谦的基本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为捧哏大佬,受制于角色分工于谦的相声基本功展示机会较少,大家如何评价他的各项相声功底?
大家都说的于谦在醉酒版《汾河湾》中的表现,以及科班出身的训练成果我就不重复了。于谦绝不只是跟郭德纲搭配得好,他是跟谁说都一样好,有于谦捧哏,能把整场相声拉高一个档次。09年于谦跟何云伟合说的一系列传统相声,例如《大审案》、《高山求子》、《白事会》、《女招待》等大家可以听一听,比何云伟李菁配合得好得多,堪称是艺术的享受。于谦跟师胜杰、岳云鹏等人合说的几段对口相声也都可圈可点。
于老师的表演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色,那就是他真的把自己代入人物,并且让自己的每一句话都全力为剧情服务,力争让剧情流畅。老郭常讲,自己和于谦在台上看似随口聊家常,其实已经是进入人物,不再是他们俩自己了。既然进入人物,就会有剧情。但逗哏一般是讲述者,捧哏的才是剧情中的主角(虽然一般是倒霉的戏),所以捧哏作为主角越入戏,效果自然就越好。目前来看,德云社的捧哏中,真正能时刻注意这一点的还是要数于谦老师。大家如果听得多会发现,于谦的词往往都紧贴当下的包袱,把自己当做剧中人来说话。我举个例子,郭于两人和高峰在商演时常常会同台说一段,内容无非是打赌吃屎、唱叫小番、一起学艺上厕所这三个包袱。但在这短短的小段中,也能看出于谦为什么技高一筹,例如下面一段,大意是高峰、于谦打赌吃屎,最后两个人谁也没讨到好处,各吃了一坨翔。
郭:高峰说,谁出门带十万块啊?这样吧,咱俩谁也别给谁,就当这事没发生过。走。兄弟,接着遛弯去!
于:合着我们俩就为了吃这两口屎来的啊!?
高(同时):郭德纲你长不了个了我告诉你。
这一段其实就能看出他们捧哏意识上的差距。高峰常年逗哏,但捧哏水平还不错,偶尔捧几次,也常常被观众称道,但他的捧哏模式不如于。于谦的反应很简单,是身为剧情中人的一个反应:我白白吃了翔,气坏了,忍不住抱怨。不仅反应得很自然,而且作为捧哏,帮助观众理清了这个包袱的笑点何在,从而进一步抖响了这个包袱。于老师这句的逻辑链条很清晰:”我们吃了翔一点好处都没有->我们吃亏了啊!“完全是作为剧中主角的心理活动,观众不需要脱离剧情,切换成捧哏演员的视角。但高的这句词,不能说是不好,但意识上就不及于谦,因为这句话不仅跟原本的包袱有剧情上的跨度,而且试图当即引入一个新包袱,导致含义瞬间复杂了,观众来不及反应,这个包袱就抖不响。高这句话显然是想使坏,不吃亏,而且他想跟于谦说得不一样,但他这句太复杂了,现场效果会出问题。它隐含的剧情链条是“我吃了屎没捞到好处->我白白吃亏了->郭德纲你编出这么个让我吃亏的故事,你真缺德->你会遭报应的->你有个大家都知道的缺点是个子矮->你遭的报应就是以后长不了个了”,这个链条从第三步开始,就已经脱离到剧情人物之外了,剧情已经给打断了,第五步再引入另一个包袱(老郭个子矮)就更复杂,观众一般反应不过来。观众会一愣:不是你吃屎吗,跟郭德纲长不长个子有什么关系?(看评论区,就出现了对高峰这句话的四五种有争议的解读,可见这个段子已经白纸黑字写下来,观众们都无法对它的含义达成统一的理解)等观众捋清楚,抖包袱那一瞬间的惊喜已经过去了。无论讲相声、还是讲脱口秀、或者干脆是讲笑话,凡是这种搞笑的语言艺术,其实都讲究一个”电光火石“——谜底揭开后,观众可能反应个0.5秒,下一瞬间就是笑的时候,但是如果段子太复杂,观众迷惑了,从而错过了这个时机,等他们陆陆续续反应过来,就只能奉献出稀稀拉拉的干笑了。所以当时高的这句抖得就并不响,观众只有零星的笑声。或者高峰的另一句,剧情提要是老郭要封高峰和于谦为太子:
高:老爷子...
郭:叫陛下!
高:还陛下,我想毙了你。
一样的道理,高这句捧算是个谐音梗,也挺好玩,但完全不在剧情里,瞬间又跳戏了。老郭是在剧情里的:你是太子我是皇上,你叫我陛下。但高峰这句”我想毙了你“,视角的主体不再是争做大太子的皇帝儿子,而是吃了亏的相声演员高峰,发言的主体在这一瞬间已经切换了。这种回击模式和于老师始终泡在剧情里的打法形成了很强烈的对比。类似地,很多观众总结说张文顺、李菁给郭德纲捧的时候不肯吃亏,所以效果不好,这是表层的原因。不肯吃亏本身不一定导致效果差,之所以效果不好,是因为张文顺、李菁为了不吃亏所说的话脱离了剧中人的视角,把剧情给打断了。例如每次老郭编排李菁时,李菁很爱用的一句话:
李:我抽你啊。
或者
李:我是这个样儿吗?
这其实就和刚才的例子里,高峰的方式一样,把剧情到这里断片了。因为这句话的逻辑链条是:“我吃亏了->郭德纲你这么编排我,真缺德->我抽你啊”以及”我吃亏了->我真实生活中不是这样的啊“,李菁这句话也是切换成了演员本人视角,而不是剧情主角视角。这种话一出,就如同是宣告”故事讲完了,我们已经开始复盘谁赚谁亏“,逗哏所讲的故事到此就中断了,观众的注意力就会分散,不能沉浸在故事里。至于张先生的捧哏特征就不必多说了,连老郭自己都感慨,”张先生一句都不让啊“,每句都会反击,有时候老郭自己都接不住,反击得好的话也可以很有趣,但”逗哏被反杀“并不是故事剧情的一部分,而是剧情外的、相声演员之间的事,观众还是出戏了。
那么有没有反杀、不吃亏,但效果好的例子?也有,比如老郭和于谦曾经说过下面这一段,一开始老郭想占便宜,暗示自己是于谦爸爸:
郭:总有人说我跟于谦他爸爸是有点什么...
于:谁说的!
(观众笑)
...
郭:你看于谦那一脑袋菊花烫,我俩一块走在路上老有人问我:”这是伯母啊?“
(观众笑)
于:那是我跟你爸爸有点什么!
(观众大笑)
郭:哈哈哈哈,所以说我们娘俩啊...
(观众又笑了)
于:行啦!
郭:所以为什么我爱跟于老师一块搭档,因为有这份母爱在这呢...
(观众仍笑)
这段我就觉得很有意思,现场效果也极佳。老郭提到说于谦像伯母,本意是嘲笑于谦长得像中年妇女,结果于谦来了个反击,说那我是你妈,是你爸爸辈的,老郭倒吃了个亏。为什么于谦这个反击很妙、效果很好?有三个原因:1. 包袱都是刚出现过的,观众不需要立即分散精力处理新信息,不会感到错愕,而且于谦是对前一个包袱用一模一样的句式以牙还牙,这个句式观众脑海里有,上下呼应,更诙谐了;2. 不需要让观众琢磨得太细,”我是伯母->我是你爸爸这辈儿的“,简单明了;3. 仍然是以剧情中人的视角来说话,绝没有脱离剧情。第三点很难得,老郭说于谦像老娘们,于谦则回击”那我是你妈,跟你爸爸一辈“,完全在故事框架中,是作为故事主角的发言,而不是作为捧哏相声演员的发言。这样的好处就是,故事没中断,还能接着讲,老郭还能顺手来一句”那我们娘俩啊~“让这个包袱即使抖了出来,还能顺滑地往下接着说。两个人一直在故事情节里,把这个急智的小包袱来回翻腾,抖了个四连响。但是如果用上面提到的高峰、李菁式的反击呢?比如这样:
郭:你看于谦那一脑袋菊花烫,我俩一块走在路上老有人问我:”这是伯母啊?“
于:郭德纲你长不了个了我跟你说!
或者:
郭:你看于谦那一脑袋菊花烫,我俩一块走在路上老有人问我:”这是伯母啊?“
于:我抽你啊!
这种一听就会发现不好,等于是主动脱离剧情,以捧哏演员的身份当即回击逗哏演员,宣告了故事的结束。这样把包袱给截断了,不仅故事的余韵本身消失无踪,老郭也无法往下接话,这叫硬着陆。如果于谦说的是”郭德纲你长不了个了!“老郭还能不能接”所以我们娘俩啊~“?肯定不能了,因为于谦如果这么说,就代表”我意识到吃亏了,挡回了你这个包袱“,这个母子关系被捧哏拒绝了,那逗哏接着往下捋就不行了,不然就成了无视捧哏的反应,自说自话。于是老郭必须另起话头,像刚开场一样为下一个包袱垫话。这样听起来很突兀。相比之下,于老师采用的以主角身份回击的方式更加韵味无穷,只要不脱离故事,逗哏的就能把这个故事接着往下讲,效果就会”顺滑“。
总的来说,给老郭捧哏的这几位,只有于老师做到了尽量始终在剧情之中,帮助把老郭的故事完整、顺畅地讲完。而且逗哏的段子,往往说的是捧哏的如何吃亏、出洋相,但观众不一定能反应得过来。比如刚才说的吃翔的包袱,老郭说”咱俩谁也别给谁,接着遛弯去!“观众是不一定立即反应得过来这代表什么的,因为观众的常态是全神贯注地听,从而跟上并接收演员的信息,但观众没有义务随时都在思考和解读,观众只会想”喔,接着遛弯去了“,只有再往下想一步的人,才能领会到真正的笑点。但是作为相声演员,不能只取悦那些爱思考的少数观众,而是要让所有观众笑。相声演员不能抖完包袱,问大家”包袱说完了,大家仔细想想,好笑吗?“而是要用自然、隐晦的方式让观众去领会。有三种最常见的、但很多观众不会意识到的做法:
逗哏演员用特殊的着重语气来结束包袱。比如亲耳听过吃翔这个小段的观众会知道,老郭在说”咱俩谁也别给谁~“这句话时用了很意味深长的停顿和加重语气,跟前几句平铺直叙不一样。为什么要这样?其实就是逗哏演员在暗示观众,这个包袱到这里抖出来了,这句话是有深意的,请大家开始思考了!观众听到这个不一样的语气,注意力自然就会放在这句话上开始进入思考模式。少数反应快的观众领笑,带动大伙。这是最常见的,其实绝大多数包袱,都是有些观众先笑,大批观众后笑。听到有些观众笑了,还没反应过来的人会下意识地发现现在有笑点,略微一琢磨,领会到了,就也能笑起来了。这个不是相声演员指示观众做的,绝大多数喜剧都是这样自然地在观众群中让笑点扩散。捧哏演员把包袱所隐含的意义讲出来或演出来。这个最简单,比如老郭说”咱俩谁也别给谁!“这句话代表了什么?代表这个故事的主角是个一肚子坏水但也没讨到好处,反而白白吃了泡屎的大傻瓜。但是观众也不用思考了,捧哏演员直接一脸糗相地喊出来:”合着我就是为吃这泡屎来的啊!“到底有多傻,直接在台上给大家演出来了,观众自然哄堂大笑。评论区有朋友问,我觉得高峰这句才可乐啊,于谦这句有什么了不起的,哪里可乐了?我觉得是这样:高峰那句本身更有梗,单独看很可乐;于谦这句话本身不可乐,但没有这句话,这个包袱就不圆满,只是在隐晦地给观众传达暗示,而缺乏最后的一下爆发。于谦这么一演,不是他的话本身可乐,而是让这个包袱特别可乐,对这个相声舞台更重要。
为了能强化现场效果,这三种做法当然是用得越多越好,很多大家津津乐道的郭于包袱,这三招都是齐上的。于老师所贡献的就是第三种,即作为剧中人进行表演的捧哏方式。这种方式能把”捧哏的人到底怎么出洋相了“给演出来,从而为观众进行了诠释,使得它能抖得更响。观众的笑,不仅笑郭德纲说的包袱本身,更笑的是于谦的反应。这是很精妙的表演技巧。
有些观众说,我没发现有这个区别呢,我只是觉得听于老师捧哏很顺耳。其实之所以顺耳,就是因为于谦一直在连贯地表演,从没让你的思维在戏里戏外跳进跳出,你不用在捧哏演员本人和剧情主角之间反复切换,听着就不会觉得累。大家可以去回顾几段说郭德纲说于谦的段子,验证下是不是这样,只要是两个人编故事的包袱,于老师几乎从不会主动跳出戏外以捧哏演员本人的视角说话。目前来说,德云社的捧哏以纯粹的帮腔居多,我只看到于老师是始终在用语言和神情真的“扮演”包袱中的人物,可能这和于老师的演员出身有关系,忍不住就表演起来了。
看到有人说汾河湾,我就想说,当时第一次看不知道谦儿哥喝酒了,只是纳闷怎么就是不入活呢?老郭怎么突然这么卖力气呢?
但是一点都没感觉垮,也没觉得哪里出篓子。
后来才知道,谦儿哥可能当时都是意识不清的状态。
这么说吧,要是哪天演出挂出一牌子“郭于领衔,于谦喝大,照演不误”
那票钱估计能炒疯了去
当然老郭是不是要上吊咱就不管了
醉酒《汾河湾》那场,仅以捧哏来说,这个状态,当下中国,无人能出于谦之右。
上台十分钟不入活,观众不突兀,节奏还能被他带着走。
郭德纲生无可念,于谦醉酒乘胜追击!44.9 万播放 · 344 赞同视频

?
桃儿固然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拉于谦。
但于谦喝大发啦,全凭一口意识,把场子给吊着。
比如桃儿为了提醒于大爷赶快上腿子活,裤腰带提到了胸前,估摸心里嘟囔着:
于大爷,求求您啦!


但于大爷毕竟还是你大爷啊,直接一句:
您要进厕所吗这?
把桃儿给噎了回去。


面对于大爷的“超常发挥”,桃儿为了兜住,难免会有失误,《汾河湾》的事,直接撩到了日本:
到日本去发展。


于大爷更是个狠角色,都喝懵圈了,又硬是把话给接上:
日本唱梆子去?


桃儿这个无奈啊,是恨不得一巴掌把自己拍死。
于大爷就大条了,无所谓,你桃儿继续说,我于大爷继续接,保证丝滑的你没一点脾气。
为了压场,桃儿只能祭起了伦理梗,拐弯抹角的喊于谦“儿子”。




于大爷不仅接了这梗,还非常配合的换个角度,喊桃儿“爸爸”。


就凭这出,你说于大爷是大了还是没喝大。
害,喝大没喝大对于谦来讲有那么重要吗?
这不重要。
于谦醉酒凭意识捧哏,郭德纲抓耳挠腮,以头抢地97 万播放 · 724 赞同视频

?
桃儿怎么换梗、压梗,于谦都能接的上。
他站在台上,就不在是一个相声演员。
于大爷,就是和朋友搭话闲聊的普通人,所展现的一切,“自然”二字,这是老天爷赏饭吃。


所以桃儿也无奈啊!
于老师,换做别人,我肯定把节奏带着走了,怎么到您这,您把我带飞了呢?


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的一对好搭子。
但然,醉酒表演,是要付出代价的,事后于谦直言:
我错啦!郭老师!
于谦的忏悔:郭老师,我错了!7.3 万播放 · 125 赞同视频

?
从小坐科,说学逗唱门门都灵,例外:打板不灵
说:贯口快板展示合集于谦贯口快板合集
学:学大鼓,洛派,剑阁闻铃,俞伯摔琴,骆派(之前写了别字…感谢评论区)传人点评表示非常地道有韵味
学京剧,《四郎探母》佘太君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k3MzAyNzE2.html 懂行的应该听得出来功力
学唱歌,这不说了,副会长嘛
逗:这个没什么太多好说的,于老师翻包袱的水平在那摆着呢
唱:唱得少,还行吧,唱过 白蛇传,五龙捧圣,小曲儿有 箭杆河边
放一个白蛇传 郭于岳拆唱 白蛇传
箭杆河边 郭于拆唱 箭杆河边
于谦的捧哏真的强,以前没有太大感觉,随着年龄增大越来越感觉于谦的捧哏是真强,强的离谱的那种。
你仔细看看于谦捧哏的时候,眼睛盯着郭德纲,基本一眼都不离。堪比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为什么这么严格?
因为即使是老段子,郭德纲表演中也会有不同的变化,对于郭德纲这种相声大师来说,临场的随机应变简直是信手拈来。而对于郭德纲表演中的每个变化,于谦都必须做出正确的应对,并把控好捧哏和扔段子的节奏。说错了郭德纲没法继续演,捧慢了效果不好,捧快了观众还没反应过来你就把包袱抖出来了,达不到效果。而你看于谦的捧哏,在于谦本人状态正常的时候,有几次犯错的?于谦对于节奏的拿捏真的是炉火纯青,反应速度超级快,基本功非常扎实。
许多捧哏如果遇到郭德纲这种经常灵活改词的逗哏,他们能说什么?只能说一些嗯,啊,哦之类的语气词来承接,因为这在他们的准备之外。而于谦可以根据郭德纲的改词而抖包袱,并且语言、表情、时间、节奏、语速、语气等几乎都达到非常精准的地步,这是什么等级?
于谦捧一切真不是吹的。简直是个神仙捧哏。
基本功大家分析的差不多了,我就说一个事情吧。
有一场演出,老郭念叨了好几年,也是让德云社演出禁酒的原因。
那就是,于大爷醉酒版的《汾河湾》。。。
对比着原版看,于大爷意识流捧哏,但是我头回听,只是觉得这场于大爷好生刚烈。。。
按照后面酒场统计,于大爷喝的量,基本上是医院抢救的结果,但是他吐了,洗了还能上场,能演,啧啧啧。。。
虽说有点上头,但是现场效果真的好!!
真是都进骨子里了。
和几位聊了聊,我突然觉得于大爷不会是装醉不入活逗老郭吧,直到老郭一个跟头,才意识到严重性。。。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基本功。
并不是所谓的贯口、快板或者太平歌词,这只能是其中之一,而且不是最重要的部分。
这好比说,踢足球或者游泳,3000米是基本功吗?3000米跑的好未必踢的好球,只能说有个好的基础。
相声的基本功中最重要是反应够快还能表达出来,说法中现身的本领是最重要的。
于谦老师无疑是基本功很好啊。
我举个例子吧。
同样的段子,郭德纲搭配着高峰,孙越,或于谦,分别进行演出,效果天差地别。
郭德纲: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一转眼,高老师也老了。在后台我看见他的白头发,我都心疼了。想当初高老师年轻那会儿,一掐一出水儿~
高峰:我年轻时候就那么水灵~
(高峰属于顺嘴答音,观众没反应,包袱没响,郭德纲只能继续往下说别的)
后来搭档换了孙越。
郭德纲: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一转眼,孙老师也老了。在后台我看见他的白头发,我都心疼了。想当初孙老师年轻那会儿,一掐一出水儿~
孙越:我那会儿比张云雷还好看呢~
(想着孙越和张云雷的相貌体型对比,观众很难不笑,尤其是张云雷的粉丝,全场“yu”声不断。包袱响了,但没爆)
等北展那次,换了于谦…
郭德纲: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一转眼,于老师也老了。在后台我看见他的白头发,我都心疼了。想当初于老师年轻那会儿,一掐一出水儿~
于谦一脸的怀疑人生:你那是掐水管子上了吧?(自行脑补于大爷的迷人吐槽语调)
全场爆炸!
连郭德纲都被逗笑了!
我当时听的时候,笑得在床上打了好几个滚。


同样的一个段子,别人都不行,就得于谦。
类似的事情,我在相声大师马三立身上也看到过。
天津老相声有一个段子:
捧哏:呦!您周末干嘛了?
逗哏:也没干嘛,就是看看书,喝喝茶,遛遛鸟,尿尿炕。
捧哏:等会!您还尿尿炕?
逗哏:不是尿尿炕。我…我算算账!看看这一周收支情况…
还有的逗哏说:我亮亮相!我是戏迷票友,周末爱穿上行头亮亮相,唱几嗓子。
就是一个经典的谐音梗。
所有的演员,演到这段的时候,都在想还有什么谐音可以用。
因为在他们的理解中,找到新的谐音就是最大的创新了。
但是,马三立就不这样...
捧哏:呦!您周末干嘛了?
马三立:也没干嘛,就是看看书,喝喝茶,遛遛鸟,尿尿炕。
捧哏:等会!您还尿尿炕?
马三立:也不总尿,抽冷子尿一回~
(自行脑补马大师蔫坏蔫坏的表情)
我听到这段的时候直接笑抽,第一反应就是:
这段还能这么演?
后来又一琢磨,也就马三立能想到这么绝的回复。而这个回复,也就只有他才能演出来。
现在的于谦,给我的感觉,就和马老一样。
我觉得,说学逗唱快板外加太平歌词,不能真正体现一名捧哏演员的基本功。对于捧哏演员来说,最重要的基本功,是如何把逗哏要表现的效果无限放大,如何把平常无奇的段子变得高级,变得好玩。
可能前面捧哏说了一万个字,但就要等捧哏再加上一个字,这段子才叫好。
就好比东北烧烤就的蒜,还有为了那瓶醋而包的饺子。
对于捧哏演员来说,最好的基本功,
就是于尺寸处见大马金刀。
在我心里,于谦称得上是相声艺术家。
希望这篇回答能与您共鸣
欢迎点赞,评论与转发~
我是
@韩博Spurs
一个热爱历史和体育的工科男博士
这里有我的想法,感谢您的关注!


韩博Spurs
4 次咨询
5.0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机械与航空学院博士
410737 次赞同
去咨询
为什么郭德纲的相声越来越无聊了?1970 赞同 · 493 评论回答
为什么相声颇有生命力,京剧、鼓曲等艺术却只能靠国家拨款才能生存?839 赞同 · 403 评论回答


为什么评书现在衰落了?640 赞同 · 215 评论回答


王玥波的评书什么水平?151 赞同 · 107 评论回答


于老师基本功必然没得说。
于老师真正牛逼的地方是表演专注,俩人不遛活,都是现场表演,老郭嘴里每次还不一样,下边接茬的又多,那就需要在台上集中精力,听了这么多年,不论给谁量,都没有过撒汤漏水。
老郭一直说俩人基本不对活,上新活也就一分钟说说梁子,这种自信是建立在于老师专注的基础之上的,良好的基本功,多年形成的默契,随便攒攒老段子,改个名字上台就响,无往不利。
这也是俩人这些年新作品少的主要原因,玩着就能把工作干了,谁还努力?看名字是个新作品,结果碎段子垫话20分钟,正活10分钟,甚至没正活……….
几乎不用存疑,于谦是目前最好的相声捧哏演员,不用加之一。


于谦捧哏的好,是和郭德纲逗哏的高超,结合在一起的。如果没有于谦,郭德纲的表现也不会那么好。相声的神奇之处就在这里,同样一个逗哏,同样水平都高,但如果没有配合默契的好捧哏,他也不会受到太多的肯定。
于谦今年与郭德纲合作整整20年。有句话叫搭伙三年,不火自转,这是说逗哏捧哏即便水平都不算高,合作三年有了默契,也会受到认可。何况郭德纲和于谦都算是不可多得的相声人才,因此两人才火上加火,成为如今最具市场号召力的相声组合。
于谦的好,到底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其一,高度的默契
很多时候我们听一些对口相声感觉特别别扭,台上的两个人配合非常不默契,经常出现两人台词打岔的情况,一个人话还没说完,另一个忽然打断。或者一个人说完,另一人没有自然接上,中间出现空当。
这两种情况无论出现哪种,都是对表演的伤害,即使再好的包袱儿,也很难取得好效果。再看郭德纲和于谦的表演,极少出现这种不默契的情况。这里面就有于谦的很大功劳。


逗哏说完一句台词,很多时候是需要捧哏跟一句的,哪怕只是语气词。这样的配合要跟得恰当,既不能完全没有,又不能台词过多,打乱逗哏的节奏,因为一般来说捧哏都是作为配合的角色出现,既不能一点存在感没有,又不能过于抢戏。
于谦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到位,与郭德纲语言上的你来我往,几乎每次都恰到好处,总是那么熨帖,不漏话,不抢话。


其二,恰当的回击
一般来说,对口相声都是以逗哏为主进行表演的,尤其这么多年郭德纲总给人一种站台上聪明至极,绝不能被别人沾光的感觉。很多时候观众看到的,都是他拿于谦家人开玩笑,仿佛于谦完全成为弱势群体。
这种时候如果于谦抓住机会,恰当地进行一些反击,效果就会出奇的好,让观众感觉到原来郭德纲也有今天,被常挨欺负的于谦占据主导地位,反过来沾了他的光。


这种回击也需要技巧,于谦明白点到为止的道理,绝不像有些年轻演员那样,站台上捧哏那不是配合,而是要造反,也要多抖包袱儿吸引年轻粉丝的注意,引发他们的尖叫。除非特殊的需要,这样捧哏绝不是什么好捧哏。
其三,于谦不掺和是非
于谦和郭德纲的性格截然不同,尽管对很多事都心里有数,也有自己的是非观,但他不像郭德纲那样表现明显,因此在纷乱的相声江湖中才能够保持不败。


这种立场也使得他在台上的表演显得更轻松,既满足了德云社和郭德纲的需要,也不至于得罪他曾经的主流相声界朋友。而对于郭德纲的一些是是非非,于谦也极少公开评论,这也能保证他和郭德纲两人能够合作长久,一合作就是20年。
德云社的年轻演员特别多,郭德纲的那种相声天分,以及多年来累积的经验,不是每个逗哏演员都能习得。而于谦的捧哏表现,很多逗哏演员是可以进行研究和学习的,哪怕只是学到其中的一些小技巧,也会令自己的表演更上层楼。


可惜在这个娱乐化时代,尤其是相声开始粉圈化之后,很多年轻演员都不安于现状,表演相声的规矩少了一些。即便他们知道于谦那样的表演是标杆,他们也不一定会心甘情愿地进行学习。
看到有提到汾河湾的了,突然引起我的兴奋点。
允许我大喊一句,于谦老师牛逼!!!!
一般的人,喝成那样,别说意识清不清晰吧,口齿是一定不清晰了。要么说话喘大气,要么说话连不成一句。
您各位瞧瞧谦儿大爷,这口齿,接近半个小时的表演没有一次口齿不清的时候。
老郭那一场显得异常兴奋,在俩人合计唱哪出的时候,于谦老师一连七八个“哪儿啊?”,估计于谦老师也蒙逼,老郭到底要说啥。
然后老郭在薛丁山和薛仁贵那里疯狂找便宜,于谦老师和观众持续懵逼,这怎么占便宜快两三分钟了还不入活。
直到郭老师那一个跟头翻下去,谦儿大爷可能才意识到,惹祸了。
把郭老师扶起来之后瞬间清醒,后面的活也稳下来了。
这场相声,如果不是后来听郭老师说这是谦儿大爷喝多了,我最多以为是两位老师前面的词儿没对好。
现在一看,谦儿大爷牛逼!!!郭老师牛逼!!
谢邀,在火车上,胡乱说几句,手边没有资料,说的到与不到大家多担待。
先说结论,于谦老师,足称的起新一代捧哏第一人! 为什么是新一代,因为石富宽还活着,咱不能盖过怹师父对不。
言归正传,相声的基本功其实一直是一个很模糊的定义,四门功课,说学逗唱,也叫四门基本功,但是这四门基本功当中,说学唱都可以练习,请问逗怎么练习?答案是没有,一个人的幽默感没有办法通过明确的训练提高,所以唯一的方法就是实际磨练,相声中行话叫熏,过去学徒讲究什么都不学先熏仨月,为什么,就是不断刺激,让你知道什么是幽默,也是对相声有一个初步了解,说到于谦老师,他学徒的时候,北京曲艺团群星闪耀,王世臣,二赵等等,所以,于老师首先有了一个良好的艺术观,他知道什么是对的,而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人纵有绝世武功,但是非不分,终会走火入魔,而于老师恰恰有一个明确的尺子在心中。
说完了逗,我们继续说,其他的基本功,说学唱,我在这真的要实名反对下郭老师夹带私货,说学逗唱,四门功课缺一门少四分之一的钱这个说法,侯宝林大师一辈子也没说过贯口节目,那是不是怹没有说呢?答案是否定的,都说侯先生语音清脆,嗓音甜润,发音标准。吐字清晰是不是说呢?我想是的,如果一个人能背诵全本的报菜名、地理图等等贯口,但他是个结巴,他会不会说呢?我想很难评价,所以,说应该主要在于语音清脆,发声科学,而贯口类节目是一个技巧的提现,反之说于谦老师,于老师捧哏时吐字非常清晰,从未有过因情绪激动而发音不清的情况,(当然,你说上来我也不逝世,这种不是发音问题,属于口误,具体请看非常6+2),学和唱,我就一起说吧,因为按郭老师分法,有本门唱,有学唱,所以就一起说吧,学唱,摇滚副会长水平真是不低,十周年曾经唱过整段的京韵大鼓《剑阁闻铃》,太平歌词,虽然没有单独唱过大段,但是节目中涉及到的都没问题,综上所述,我认为,于老师是一个基本功极好的相声演员。
他们自己说的台上表演百分之三十有词,百分之七十现挂,先不说郭德纲这顶级现挂能力,谦儿哥都是临场反应就很说明问题了。而且谦儿哥捧哏不闹腾,特别相得益彰,有时候看小四杨九郎的捧哏就觉得有点闹大了,喧宾夺主了。像孙越高峰感觉虽然节奏很好,但内容经常没啥意思。谦儿哥的翻包袱能力时不时全场轰动。而且于谦作为捧哏装傻本领一绝,该静就静,让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在故事上,自己虽然是当事人身份但假装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让大家最后的反差非常大。还有一点我觉着很重要就是他们笑场之后收的特别快。节奏特别好,德云社好些年轻演员跟台下一互动互动半天,光为了造梗和台下不停的交流,一个个的加包袱。加太多以后就支出去太远,把节目的节奏弄得很乱,而且经常笑场笑半天,虽然看着热闹,但时间长了就无聊了。节奏都断了。于谦他们收的及时,让大家始终在活里。没有断。又稳重,又有趣,又能吃亏,有时候还能偷偷占点便宜。有些捧哏进攻型太强,一点亏不吃。有时候适得其反。
也许跑题 我们不妨从侧面考虑 桃的基本功没说的 他不会选择基本功不瓷实的搭档 当初老两口能走到一起 可以说互相都是满意的
再说回来谦哥 我从06年开始听德云社 “北京相声大会”时代的视频资料也都存着呢 应该能看出来 不管是谦哥 还是 桃 他们的功力也是不断在“涨” 举个例子 06年左右 听谦哥 你还能偶尔听出他是“为了捧而捧” 但越往后 你会觉着 谦哥每一句都那么自然 那么圆润 都那么对劲儿! 再到了现在 可以说 谦哥捧哏 炉火纯青了 而且我估计 谦哥的捧哏 能在相声历史上 留下一笔!
郭德纲又打人了嘿!
郭德纲又打人了嘿!
郭德纲又打人了嘿!
于谦带的徒弟是郭德纲的儿子,演电视还不错。
于谦自己演电视,演得还不错。
但是郭德纲去演电视,综艺感就很强,还有一些干脆就有点相声劲儿。
这就显出于谦的好了。
要什么有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这是高手。
最关键的是,人家做搭档就做搭档,不争不抢,不搞野心膨胀那一套。
明白人。
郭德纲跟于谦搭档,是真捡到宝了。
这个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见分晓。
郭德纲以前的捧哏,张文顺、王文林、李菁等,都不太容易接住郭的包袱。只有于谦,郭的每个包袱,于谦都能稳稳的接住,让包袱恰到好处的炸响,有时还能顺手反甩回去,效果更加炸裂。以前那几位,包袱常常就是直接掉地上了,效果不好。
传说的车祸版《汾河湾》,那次于谦喝多了,上台时还没醒酒,全凭本能支撑着表演。但即使是这样,你要不是资深老相声迷你都听不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这就是实力。捧哏天后的名字不是白叫的。
其实于谦不光捧郭德纲,他捧谁效果都一样好。有人甚至做了一系列拼接的视频《于谦捧一切》,把他与其他领域的人的拼接在一起当捧哏,也不违和。
德云社在表演时说拿《新闻联播》练捧哏,你当是笑料,其实他们在学艺的时候还真就这么干。
除了快板不太好,其他都很好。于老师之前的搭档刘颖对于谦的评价如下:
刘颖:于谦。我和于谦搭档了十年,从1982年到1992年。我们俩是进学员班考试的时候认识的,然后一直是搭档。


青年于谦
问:一直是您逗哏他捧哏吗?
刘颖:对。
问:你们合作十多年,互相有个评价吗?
刘颖:我对于谦的评价啊,于谦能有今天的成就,根本就不奇怪,他从小就很优秀,老先生们和同学们都能看出来,于谦的捧哏很像赵世忠先生。
问:赵先生是捧哏大家。
刘颖:而且于谦的艺术素养也是受到家庭影响。
问:他是知识分子家庭吧?
刘颖:知识分子。于谦从小受教育,写得一手好字,我们小时候他写字最好。你们现在听于谦唱歌、唱京剧、唱曲艺,从小在我们那一批孩子中,他就跟别人不一样。他特别好学,学得也快,而且有天分,学完之后到他身上还就特瓷实,但我们就得不停地练,不练的话就忘了。天分方面,他在我们这一批演员中应该排第一。
以上,于谦实际上是同届北京相声演员中很优秀的一位。专业能力,交际能力都很强。郭德纲自己是内行,他评价,得到于谦这样一位好捧哏是祖师爷恩典,这基本不是恭维,而是一种客观评价。
说实在的进入90年代相声整体上是非常的不景气,直接导致现在活跃在舞台上上的65~75年生的好的相声演员非常少,除了郭德纲于谦以外,几乎没有和他们年龄相仿的火挡。
网上有很多“于老师捧一切”的视频。我从里面找了一个,于老师捧刘若英名曲《后来》。你可以看看,他是怎么把这一首深情的歌曲捧得如此搞笑的。

0
三分逗七分捧,果然。
听了点相声吧。跟与老师那个年代的来说,捧哏应该是第一人了。
太早一些的大神,确实没碰到,年纪缘故吧。
就说那个,欢乐喜剧人第二季,他给岳云鹏助演的时候吧。
人一上来,要范儿有范儿,要气场有气场,真的能镇住场子那种。
然后,两句话,就入活了。不突兀,特别自然地就给逗哏的机会,说包袱了。这个节奏感,跟上一位捧哏的孙越就上了一个档次。
然后,第一个包袱,此前小岳岳已经被打了几回了。但是于老师直接骑在身上打。舞台效果是真好。
重点来了,一番激烈打斗之后,在说话,刚开始喘,但是字说的真清楚,逻辑重音咬的真好。
然后,现挂,说岁数,直接怼,潘长江都来了,我这个岁数怎么了?然后立刻又拉回入活。
最后,那个大底子,翻的真好。第一句:于思阳。但是可能意识到了,观众不熟悉于思阳是谁,于是直接接了句:儿子啊,儿子啊。这下后面的包袱才能翻响。
新一代的捧哏的话。我倾向于那个高晓攀的搭档尤贤超。只不过高晓攀还是差点劲儿。
再说下于谦的徒弟,郭麒麟。只能说天分不在相声。相声正经说的可以了。但是天分决定了上限。很难超越他爹了。甚至巅峰时期的曹云金,包括现在的小岳岳。


玩儿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2000年寒冬,京郊露天广场上,郭德纲与于谦首次搭档,顶着寒风站在拖拉机的后斗上,表演了对口相声《拴娃娃》。
从那时起,俩人大冬天六点团里集合,然后坐着大巴车下到农村去。
一天演出三场,整整两年,彼此惺惺相惜。
那年,31岁的于谦已在曲艺团赋闲十年。郭德纲虽说组了个“北京相声大会”,名听着挺响,实际就他与李菁,以及张文顺三人。
郭德纲有心“招顺”于谦,可想想相声大会的惨淡局面,只好把到嘴的话给咽了回去。
于谦也忙,他刚把苦追了两年的小娇妻白慧明娶回家。
俩人相差整十岁,在剧组拍戏时结识。
于谦好歹混个有台词的配角,还在读大学的白慧明纯属打酱油,没有台词,就是个“人肉背景”。
这样的“小透明”偏偏被于谦发现了,觉得这姑娘美啊,一见倾心。
于谦就找机会和白慧明搭讪,人家姑娘觉得“于老师”也挺逗。
可拍戏时间就四天,白慧明拿着于谦塞给他的各种联系方式,然后没有了然后。


因为没有白慧明的联系方式,于谦和所有怀春的男孩一样,心里火急火燎却无可奈何,天天盯着寻呼还有家里电话,就盼着女孩来找自己。
那滋味,用于大爷的话来说:咱也年少轻狂过。
直到有天,正在拍戏的于谦忽然看到呼机上白慧明要联系他的信息,兴奋得他连当天的盒饭都没来得及吃,风一般冲向大街。
等到了约定的地铁口,于谦看见有人在卖玫瑰花,他赶紧掏钱买了一束捧在手里。
见到白慧明,于谦热情地献上玫瑰,含情脉脉地说“你不要误会我的意思。”
一般人听到这句,肯定会一头雾水。
可白慧明拍戏时就明白于谦意思,明白“他不想当她的大哥哥、小叔叔,而是男朋友。”
和心目中的姑娘搭上线后,于谦这次可没敢撒手,使出浑身劲头追白慧明。
要说于谦也确实下功夫,没多久就和准岳父喝上了酒,成功收买了准岳母,连准大舅子都觉得这个妹夫老是老了点,但人不错。
和郭德纲搭档不久,31岁的于谦终于乐呵呵地抱得美人归,将自己“栓”在了新婚燕尔中。
那段时间,于谦的工资就几百块,演戏也是配角,赚得不多。
可于谦过得很乐呵,因为白慧明会过日子,拿鸡蛋能做出三种不同的菜,炒鸡蛋,鸡蛋西红柿,蒸鸡蛋。
而于谦只会煎鸡蛋,还时常是糊的。
有道是“有情饮水饱”,钱不多,但于大爷小日子过得很快乐。
虽说白慧明比于谦岁数小,却将于谦照顾得无微不至,让老于家“娘子军”们很放心。
相比跌跌撞撞多年的郭德纲,于谦一路走来,挺滋润。


1969年初,春寒料峭时,于谦在北京呱呱坠地。


于父是大港油田地质勘探队老总,母亲也是石油冶炼方面的专家。
这个家庭背景让他从小就吃喝不愁,但也因父母工作原因,时常见不上面。
幼年的于谦被丢给了姥姥与五个姨抚养,按照他自己的话说:
“这阵容得把我惯成啥样。”
于谦家在北京西城,阜成门白塔寺底下。他在新书《人间温柔》里分享过他小时候的快乐。
“那就是我童年里最美的片段了: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右手提溜着装小鱼的罐头瓶儿,左手举着冰棍儿,一边走,一边嗍冰棍儿。溜达到鼓楼城墙根儿底下,抬头一看,脑瓜顶上是密密麻麻的电线,电线上头是住在鼓楼里的小燕子,乱哄哄地跟天上飞。”
关键是姥姥家紧邻着官园花鸟虫鱼市场,这可把于谦乐坏了。
“太多好玩儿的了。”
于谦小时的状态是令无数人艳羡的生活,提笼架鸟在他们家不是贬义词,而是一种生活状态。
于谦喜欢养鸟了,家里腾出半个厨房让他折腾;想钓鱼,一帮阿姨用缝被子的棉线帮他做鱼线。


他没事就琢磨蚂蚁为何下雨要搬家?金鱼到底睁眼还是闭眼睡觉?
反正,成天遛鸟、逗蛐蛐,钓鱼……逮着啥玩啥。
为此,邻居们编排童年时候的他:
打鱼摸虾,耽误庄稼;
年纪轻轻,玩物丧志;
提笼架鸟,不务正业;
八旗子弟,少爷秧子;
清朝遗风,未老先衰。
于谦反正也听不懂,自己开心就好。
在自由又宽容的家庭环境中,于谦养成了温厚与谦和的性格。
不过,小时候的于谦也有烦心时候。
姨娘们多是多,于谦虽说不缺关爱,但少不了因为一点小事就被她们念叨半天。


对付这些喋喋不休的唠叨,于谦有个秘诀,就是将家里的收音机打开,播放相声。
彼时正值中国相声的巅峰,侯宝林、马三立、刘宝瑞等大家说学逗唱,妙趣横生。
于谦听得入迷,姨娘们也被逗笑,转身就忘了前面在叨叨啥。
从此,于谦都会准时准点守在收音机前,等待广播相声的时间。津津有味地听着相声,开心的笑声萦绕在小院上空。
听着听着,他心念一动:“如果长大了能去说相声,岂不是能快乐一辈子?”
13岁时,于谦不顾父母的反对,放弃读高中的机会,满心期待地进入到曲艺团学员班学习相声。
可进了学习班,于谦才发现自己太天真了。
因为毫无基础,他的语气、动作都做不到位,被师傅总是拎出来骂。
学了不到半年,曲艺团的王世臣老师就断定,他没有说相声的天赋,并给他最后通牒:如果一个星期内,不能把段子说好,就只能退学回家。
于谦慌了,回去还不得被几个姨娘数落死。
幸好班长不忍这么有趣的小伙伴离开,招呼大家一起监督他练习。
于谦为了熬过考核,让班长拿出练功用的板带,说错一个字,就狠狠地打一下;表情、动作不到位,也打。
经过了一个星期的“特殊训练”,于谦的基本功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终于获得了王老师的认可。
屋外蝉鸣绵长,小院里唱念做打。学习班向东几里外,便是著名的天桥。
少年时的于谦眺望远处,想着未来,浅浅一笑。


1986年,17岁的于谦从曲艺团毕业,加入了铁路文工团,踌躇满志地准备开启自己的相声事业。
那时正值改革开放,舞台上唱着流行乐,跳着霹雳舞、disco,没人要听相声。
当亢奋的时代冷寂,辛辣的讽刺柔顺,相声开始变得不好笑。


于谦和搭档还没登台,只要报幕员播报下一个节目是相声,观众们就会不断地发出唏嘘声,让他们进退两难。
无奈之下,于谦想出一个办法,一边弹吉他一边说相声。因为只有这样,观众才愿意听。
还有次在外地演出,又遭到观众嘘声,他索性走进观众席,和观众一对一聊天,效果出奇地好。
后来,就连当初跟于谦一块儿说相声的搭档,都跑去了日本经商。
面对走下坡路的事业,于谦很佛系,
“能干就干,不能干就算了。”
于谦那时也不无聊,他让拉二胡的老师改弹吉他,让唱大鼓的老师改唱歌,开始玩起摇滚,没事就凑在一起吼几嗓子。
那时,他最大的成就是,一不小心成了北京摇滚协会的副会长。
没演出时,于谦和一帮朋友进山里逮鸟,趴在水库边钓鱼。
他们自带帐篷,一住就是十天半个月。
但是,总这么晃着也不是办法,于谦没少招家里人念叨。
于谦只好在朋友推荐下,去那时火热的电视剧组跑龙套,赚点外快。
回顾那时的影视剧,你总会冷不丁在某个角落看见那张还很青涩的圆脸。
他是《编辑部的故事》中的片警;《海马歌舞厅》中的顾客;《李卫当官》中的知府;《绝色双娇》中的算命先生;《京华烟云》中的管家……


戏份不多,观众也记不住他。
可于谦不亏,拍戏时顺便找了个老婆。
白慧明和于谦算是“臭味相投”,也很配合于谦各种瞎胡闹。
结婚那天,于谦带着穿着婚纱的白慧明,领着一帮朋友去大街上吃了顿卤煮,大伙还很开心。


郭德纲对这事有四字评价:亘古一人!
或许,唯有真诚的情感可抵岁月漫长。
婚后,于谦仍在剧组跑龙套,收入极不稳定,有时还要靠媳妇的工资维持。
于谦也没啥大男人的别扭劲,变着花样哄老婆开心,吃碗泡面都能整出烛光晚餐的氛围,俩人过得一直乐呵呵的。
这就是于谦为人处世的法宝,不争不抢,却能玩得开心、活得通透。
而他的命运,随着那个“小黑胖子”的逆袭,也彻底发生了转变。
2003年深秋,北京文艺广播的大鹏外出采访,的哥一路上,忙着向他推荐德云社。
大鹏留了心,邀请郭德纲等人每周去电台《开心茶馆》录音,老郭的命运从此翻页。
不久,郭德纲正式邀请于谦加盟德云社,俩人搭档后,迅速闯出了一片天空。
2005年,纪念“穷不怕”诞辰150周年,郭德纲和张文顺说了那段《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
郭德纲说,1000段传统相声如今只剩200段。
段子末了,他轻叹:我爱相声,我怕它完了。


德云社火了,于谦也跟着蹿红。
但是,因为红得太快,那段时间的于谦有些飘,说话也变得有些趾高气扬。
身边的朋友开始与他疏远,于谦没察觉,整天泡在各类宴会中。
甚至,白慧明生孩子进手术室前,于谦还因为在外面应酬,没能及时赶到。
等白慧明坐月子时,凌晨一两点,于谦才一身酒气回到家,倒头就睡。
第二天,洗把脸后,于谦又是扭头就往外走,连白慧明生闷气都没注意到。
没法不气,儿子长到半岁,于谦回家的时间不到一个月。
直到有天早晨,于谦洗完脸,突然发现镜子里的自己,整个脸都是“浮肿”的。


这时,他才惊觉到自己的变化。
变化的何止于谦,由于德云社太过火爆,加上部分演出内容过于低俗,2006年2月,京城曲艺界召开大会,联手呼吁抵制三俗。
散会后,坊间还流出姜昆、李金斗与郭德纲微笑握手的照片。
数月后,德云社推出了新相声《我要反三俗》。
“你不要考虑他乐不乐,爱乐不乐,你的工作是教育人,损失十几亿观众算什么?你的位置站得很稳”。
代表江湖的德云社与代表庙堂的主流相声界矛盾从此激化。
有人希望于谦对此表态,因为他的师父是石富宽。
也是因为于谦和石富宽的牵线,郭德纲才拜了侯耀文为师。
庙堂上的相声是高雅艺术,艺术家要教育大众;江湖里的相声要靠娱乐大众,赚钱养家糊口,这是根本性的差异。
玩归玩,可于谦很清楚这点。
他能说啥,左边是那位待自己不薄的“小黑胖子”,右边是看着他长大的文艺圈前辈,说什么都是得罪人。
于谦啥也没说,也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张狂,安安静静在京郊租了个安静的院子,开始养自己喜欢的动物。
“动物比人懂事”,于谦看着它们总是念叨。
后来,很多朋友知道于谦喜欢养动物,就纷纷把自己的宠物送他“寄养”。于谦也不推辞,笑呵呵地接下来,精心饲养。
慢慢地,于谦的“动物园”里养起了鱼、马、狗、鸡、鸭、牛、孔雀、猴.....
动物里有名贵的,也有杂交的,反正都是他的最爱。
甭管哪种动物,他都亲手制作饲料,连生病了,也是他钻研药方去医治。
因为喜欢,他对每种动物的习性乃至典故都如数家珍。
后来,他把养动物的趣事以相声语言写成了书,让人看到他“玩”心下那颗赤诚的爱心。
于谦最喜欢的动物是马,他爱马也是出了名的。


“马的世界有种持久的纯净。”
“看它们吃饭吃草,特惬意。”
他养的马也很争气,拿过澳门1800米草地赛冠军;2018国内多项马赛冠军;2019全国速度赛马锦标赛冠军。
有人不服气,觉得于谦能养这么多马,是因为有钱。
于谦呵呵一笑说
“玩儿是一种心态,比我有钱的不一定有我高兴,我没钱的时候也玩得欢腾。”
玩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能将喜欢的事情做到极致,便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据说郭德纲为了讨得“老伴”心头好,特意从心胸送来一匹从新西兰空运回国的“马中劳斯莱斯”,把于谦感动得不行。
别看俩人在台上,郭德纲老用段子编排于谦,可俩人私下关系,绝对是“托妻献子”的交情。


当年北京相声大会还没红时,德云社没啥人,于谦悄悄来帮忙,一个字没提钱的事情。
以至于后来郭德纲还常常感慨:
谦哥是大富大贵的体制内演员,却跟着流落潦倒民间的自己“私奔”,且坚持多年,这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相声演员找搭档,关系有时比夫妻俩相处还难。
郭德纲统共有过六位搭档:王玥波、王文林、李菁、高峰、张文顺、于谦。
但最对脾气的,还得是于谦。


俩人一个是逗哏,一个是捧哏,合作亲密无间。
于谦说过,“我回来说相声是因为你,有朝一日,你不说相声了,我也就不说了”。
郭德纲也说,“我得于谦,如鱼得水”。
德云社红了后,一堆是非事。
可不管郭德纲惹出什么事,于谦从不掺和,他知道只要自己静静陪在老郭身边,足以说明一切。
那些远去的故事,无论锋利还是悲凉,终究已是往事。


这么多年,老郭经历一堆破事,于谦都看在眼里,心里全是挂念。
2010年1月18日,郭德纲正逢37岁生日,忽遇爱徒曹云金大闹宴席退社。
台上,郭德纲含泪唱起《未央宫》,旁边的于谦默默注视,泪眼婆娑。
有记者曾问于谦:“郭德纲咋不给你股份?”
他眼睛一瞪:“我只是德云社的员工,只不过我的搭档是郭德纲,人家凭什么给我股份呀。”
人生知己难遇到,一路飘零又自傲的郭德纲偏巧得了“乖巧”的于大爷,段子里都“撒糖”。
郭德纲:“我这可追上你了啊。”
于谦:“我上天你也追着去?”
郭德纲:“嗯,天上人间我都去。”
郭德纲:“我替你起个誓吧。
你要走,五雷轰顶劈碎了你。
当然了,我要是对不起你,先让雷劈了我。”
2018年,郭德纲45岁生日,大红大紫的他得到众多明星祝福。
众多祝福中,老郭唯独回了于谦,言辞间“爱意浓稠”。


于谦一声“角儿”,饱含对老郭的肯定和宠溺;郭德纲一句“您就是我的东海南山”,感恩于谦相知相伴。
几个月后,俩人一张合影,老郭发文配图:人间烟火,山河远阔。


可有细心网友发现了后一句:无一是你,无一不是你。
难怪网友调侃:不羡鸳鸯不羡仙,只羡郭德纲有于谦。
台上知世故,台下讲仗义。
于谦好脾气和好人缘在圈内是有名的。
2015年,吴京自编自导电影《战狼2》,开拍在即,因为找不到剧中那位杂货店老板合适角色,他找到了于谦。
吴京因为经费有限,只能小心翼翼说:“谦哥,我想请您客串一个角色,但是片酬不高…”
于谦爽快答应 “弟弟,给你拍电影要什么钱,我就零片酬出演。”
这样的仗义相助,让吴京感动不已。
后来,于谦监制的电影《老师·好》开拍,吴京投桃报李,零片酬出演,为电影增色不少。
也毫不犹豫地答应在片中零片酬客串,给电影增色不少。
有人问于谦,为何有这么多好人缘?
他说:“人与人之间都是相互的,你对别人简单,别人就不会对你复杂。”
红也红了,名气也够了,于谦变得更加低调随和。
在外工作时,他会主动帮工作人员一起打杂;出街拍戏时,他会阻止保安人员驱赶游客。
自己小院里,除了动物,他种满了各种杏树。
因为白慧明爱吃杏,他想让老婆从此吃遍天下所有杏果。


爱吃爱玩,他还能写书,将自己所有喜欢的事情写在书里,取名《玩儿》。
郭德纲说:“凡是沾玩儿的事儿,谦哥儿没有不玩儿的。”
论“玩”,于谦是认真的。


圈内所有人都爱和于谦一起玩。
经常有人要求到于谦的“动物园”参观,他来者不拒。
来了都是客,于谦亲自下厨,几碟家常菜,几杯白酒下肚,天南海北闲扯,美!
于谦的朋友圈内圈外,三教九流都有,反正来了就是喝酒聊天,特快乐,特得劲。
人人都知道,于大爷有两大嗜好:烫头、喝酒。
烫头是因为他发质天生有些自来卷,但是发量稀薄,烫头可以显得头发多,也显得精神点。
可卷发衬托他那张慈眉善目的圆脸,更显一副大爷模样。
喝酒对于谦来说,已经不是爱好,而是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还差点因此误事。
2011年8月19日,德云社成立15周年演出。
于谦喝大了,在后台迷迷糊糊不省人事。
郭德纲急得一边让烧饼在台上拖延时间,一边招呼众人想办法帮于谦醒酒。
好不容易熬到于谦晃晃悠悠上了台,郭德纲口若悬河同时,还得小心盯着醉醺醺的“老伴”。


醉酒的于谦全凭直觉在捧哏,结果还现场贡献了一曲经典版《汾河湾》。
台下观众都看出来于大爷喝高了,却很高兴。
于谦也成为有史以来,唯一一位喝到毫无意识还能捧完全场的人民艺术家。
后来郭麒麟调侃,“我爸经历了被支配的恐惧。”
人们喜欢郭德纲,也更喜欢于谦,喜欢他的真实和体贴。
于谦和白慧明上综艺,老婆想吃葱爆羊肉,他立即起身做饭。
因为之前有失败教训,他有意少放盐,可结果还是咸了,一阵懊恼。
饭后遛弯,遇到路滑,于谦小心搀扶老婆的手,照顾备至。


2021年,于谦玩起了短视频,立即获得百万粉丝。
视频中,于谦各种段子信手拈来,惹得网友们纷纷感叹:“真是站在时代前沿的大爷。”
对朋友,他真诚付出;对老婆,悉心呵护;对生活,他拼尽全力地热爱。
遇事不计较,做人洒脱又自在。
这样的“爱玩大爷”,人民如何能不爱?
相声中有嬉笑怒骂,有人情世故。
说相声的人,有走失的,有错过的,还有继续坚持的。
2005年10月,郭德纲和张文顺在“德云社”说了那段著名的相声,《论五十年相声之现状》。
整整一年后,郭德纲与于谦又说了一版。
追忆相声的发展,郭德纲说 “先搞笑吧,不然就太搞笑了”。
如今,郭德纲49岁,于谦53岁。
希望两位多保重,再说相声50年。


很高兴能陪您一起看这个花花世界
可能有缺点,有瑕疵
但是在还登台演员里无敌
首先,于谦老师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
别以为这事简单,相声界小肚鸡肠的事很多,且郭德纲师傅这事做得也不太到位。听他近两年的单口相声就能感觉到,里面的人物幼稚偏执,除了一些书划水之外,还有的就是妥妥的闹剧,书文戏理全然不顾。
郭德纲师傅“我一个人说评书都说得清楚,带一帮人拍电影也自然能排好,但我就是故意不拍好”的闲白言论是明显的嘴硬。试问谁听了这话能信。他因别人对他的负面评价而表示“艺术评论说到底是逞能”,但殊不知他自己就在评论,自掴其面。
所谓言多必失,曾经的郭师傅就是把自己投入到面对广大网络群众的战场中了。近几年,郭师傅有所收敛,应该是尝到莫言的甜头了。


继续说于谦老师的捧哏能力
提到相声演员于谦时,忍不住会称呼其为“于老师”。无他,因为我尊重七十二行中任何一行的爱岗敬业者。
既然是舞台形象偏于弱势的捧哏演员,那使于老师声名远播的出神入化的捧哏能力又是从何而起呢?
如果对于老师稍有了解,大抵就会知道他并非天赋过人。
据他自己披露,小时候在学员班学相声时,曾差点被前辈王世臣劝退,经某学长严厉指点才得以继续深造。王世臣先生在看过谦儿哥临时抱佛脚的演出成果后,也不禁赞叹。从这件往事中大概可以看出两点:一、谦儿哥当时很努力地抱了佛脚;二,天赋只能被激发出来,不可能被打出来,于老师是真有天赋。在天赋和努力的双重作用下,谦儿哥发展成了“小赵世忠”。今天的许多年轻相声爱好者对相声前辈赵世忠不很熟悉,著名曲艺爱好者老舍先生称赵世忠与赵振铎这对相声搭档为“北京二赵”,其水平及名头可见一斑。谦儿哥曾在赵世忠先生门下学习,对比二位的台风,可知风格一脉。2007年世忠先生辞世,谦儿哥为先生守灵。
天赋并非过人,那于老师的基本功如何呢?坦白讲,已然到了内外行同时赞誉的程度,于谦老师的捧哏水平就不是仅由其基本功决定的了。如果听过“车祸版”的《汾河湾》,大概就能管窥于老师之基本功,但基本功扎实并不能摆脱默默无闻。
想说好相声(尤其是捧哏),归根到底还是相声演员时常自诩的一句老话——“演员的肚是杂货铺儿”。
于老师是一个涉猎广博的人,传统曲艺,摇滚学猫,潮牌时尚,烟酒烫头,电影科班,电视客串,写作聊吃,鸣虫养鸟,飞鹰走狗,驯马豢猫……他捧哏时会将这些趣味的东西糅进台词中,兴趣练达即包袱。并且,这安排还常常是即兴的,但尺寸上偏偏就是深中肯綮,相当厉害。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是于谦老师的捧哏特点,前半句缘于于谦老师的人情练达和舞台经验,后半句就是以他的兴趣为基础的见闻仓库。“情理之中”与“意料之外”一同体现,逗哏抖包袱的效果便随之扩大,翻包袱的效果就是火爆干脆,所谓“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窦文涛曾说,比起“纲丝”,自己是“谦丝”。其实我觉得很多观众都是“谦丝”,只是不曾意识到。待意识到时,已然不可自拔,只得尊称一句“于老师”。
孔云龙那版的扒马褂,把于谦的捧哏实力展现的一览无余。两个地方非常明显:

孔:我骑着摩托,看见路边一辆夏利车,谦大爷跟个女的在里面冲我挥手。我寻思让我过去呢,一下没刹住,撞上去了。
于:我让你过来,没让你进来啊~~~

按照剧情于谦开始拔孔云龙的衣服
孔:一个长辈,手怎么那么快。
郭:这还快?要不你上夏利试试,比这还快,那我得挺我师哥。
于:那是,手慢了一会摩托车进来了~~~
这两个连环包袱,真的是抖的全场气氛的最高潮了。
谁玩儿谁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明星艺术 最新文章
于谦怎么感觉有点呆滞了?
有哪些十分惊艳的建筑?
这些画为什么把这么漂亮的姑娘画成大妈?
什么是好的户型?
曹云金在京城有五层楼别墅,但他相声剧场生
用 LaTeX 能画出哪些酷炫的图?
为什么似乎现在的00后倡导“不婚主义”?
为什么摄影高手都不用自动档?为什么会说要
《原神》某博士厨对角色千织的厌恶,除了过
如何评价曹云金这个人?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3-21 22:59:24  更:2024-03-21 23:00:57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