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明星艺术 -> 你去过哪些不让拍照的旅行地? -> 正文阅读 |
|
[明星艺术]你去过哪些不让拍照的旅行地?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为什么不让拍照,你留下了什么样的记忆,可以聊聊 |
去过不让拍照的旅行地,大部分是各种美术馆/展览。 我首先想起来不能拍照的地方,是濑户内海的地中美术馆。安藤忠雄设计的美术馆,里面的展厅都为作品专门设计:莫奈的五幅巨型《睡莲》画作,James Turrel叫人如入幻境的灯光,放下拍照的念想,静静欣赏它们,我拥有了一个无与伦比的下午。 |
|
地中美术馆,照片来自官网 不让拍照总会让人在内心留下许多遗憾,但也让人可以更关注地去欣赏眼前的一切。也许这就是美术馆们禁止拍照的意义。 |
|
地中美术馆莫奈展厅,照片来自官网 不能拍照的近期看过的展览,是东京的大卫霍克尼展。 |
|
霍克尼展门外合影区,在禁止拍照的部分有展出这一作品 这个展览不能拍照的是许多珍贵原作,另有一层霍克尼用ipad创作的作品被印刷出来展示,这些可以拍照。 |
|
|
|
|
|
以上三张位于允许拍照的展厅,基本都创作于疫情期间 3月初刚去了藏在神户附近的旧山邑家住宅,它是建筑师赖特的作品,建成于1924年,比赖特著名的流水别墅更早。 |
|
允许拍照的部分,别墅外墙 当然,旧山邑家住宅的建筑本身是可以拍照的,我惊叹于它大谷石的纹理,各处呼应的雕刻与图纹,边惊叹边拍了不少照片。不让拍照的,是它正在举行的一个娃娃特展。 |
|
娃娃特展,照片来自官网 这些娃娃是旧山邑家住宅第一代主人请当时的京都著名娃娃工匠为自己的女儿庆祝生日而制作的,这些娃娃花了整整两年时间才完工。 |
|
娃娃特展,照片来自官网 在日本传统里,这些娃娃会在每年2-4月,女儿节期间摆出来,用来祝福家里的女孩子平安健康成长。如今每年这个时候,旧山邑家住宅里都会展出这些娃娃。 |
|
|
|
娃娃特展,照片来自官网 |
要不反过来,我说一个“严禁不拍照”的地方吧。 就是拉萨布达拉广场旁边的酸奶坊。 一进门就能看见这么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本店严禁不拍照”。 话说里面的酸奶冰淇淋,是真心好吃啊! |
|
原创照片 好吧,这是人家小店给各位游客和食客们开的一个玩笑。 咱们言归正传。 旅行时不让拍照的地方,通常会是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私人收藏馆。 但欧洲人的“生财有道”,你不服不行。 不管是免门票的博物馆,还是收门票的收藏馆,如果你想拍照也不是不可以,就请你再额外买一张摄影票,通常是一张即时贴,你把它贴在自己的相机上、相机包上、相机背带上,或者脑门上也行,就可以拍照了。 但俄罗斯人没这么抠抠索索——圣彼得堡的冬宫,以前是沙皇的皇宫,现在变成了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一部分。 里里外外,你都可以随便拍照。 |
|
原创照片 |
|
原创照片 |
|
原创照片 |
|
原创照片 要知道冬宫变成博物馆之后,直接就跻身于“全球四大博物馆”之一。 另外三个是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要说俄罗斯人在这个频道上的慷慨,不但早已超越了“不许拍照”,甚至直接进入是“希望你拍照”、“你最好使劲拍”的频道。 话说莫斯科有一个中央武装力量博物馆,里面陈列的重头戏,是二战时期的各种战利品。 你是知道的,小胡子不管是做演讲,还是办奥运会,都特别讲究一个仪式感,所以纳粹德国的军服、徽章、勋章、旗帜、雕塑等等,也全都是极具仪式感的。 追求这种仪式感的时候,德国人怕是没有考虑过一个问题——如果它们变成了别人的战利品,再被人家很讲究地陈列出来,岂不是同样具备超强的仪式感,而且还是反向的? 比如说把铁十字勋章这么铺上几柜子,展示给你看? |
|
网图 比如说把各种旗帜铺到参观路线的走道上——虽然还隔着钢化玻璃,是不是也有一种被“随意践踏”的感觉? 有没有觉得这个展陈设计,配上当年德国物件的仪式感设计,二者叠加之后的效果,是不是直接就是“仪式感”开平方? 那就是超有仪式感啊! 不但让参观者瞬间心领神会,还有翻倍的感官刺激。 |
|
网图 既然都弄成这样给游客看了,那博物馆还主打一个特别贴心——不但可以随意拍照,还给你提供多种语言的讲解器。 但凡你掏出相机拍啊拍,被馆内的工作人员看见了,人家就会丢给你一丝微笑。 那种笑,鼓励的味道一目了然。 甚至得意的味道都一目了然。 所以莫斯科的中央武装力量博物馆,就此成为德国人最不爱去的博物馆。 没有之一。 |
|
网图 |
去过的旅行地中,记忆比较深刻的有两个不让拍照的地方: 柬埔寨吴哥壁画,澳门赌场。 感触最深的不是不让拍照,而是明明写着不让拍照,但总会有人会拍,这种感觉很奇怪。 柬埔寨吴哥壁画 去过吴哥寺,最核心部分壁画是围起来的,只能远观,禁止游客近距离接触,同时不允许拍照和录像。 |
|
寺外 一方面,因为壁画在比较昏暗的地方,照相机闪光灯的强光会破坏壁画,比如产生一些化学反应,加速壁画的氧化,最终使得壁画脱画而损坏。 另一方面,壁画也属于一个国家重要文化活动的记载,具有一定的保密性,所以对外会有一些限制。 |
|
寺外 虽然没有去过敦煌莫高窟,但有一次武汉大学万林博物馆做过一起敦煌石窟的展览,也是不让拍照的。 特别不理解的是,明明写得很清楚,而且旁边有人监督和检查,但还是会有人偷偷拍照。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内部也不允许拍照。多年前去葡京大赌场转了一圈,从进入就被提醒不能拍照。 |
|
澳门街头 当时还比较好奇为什么不给拍照,了解到一部分原因是怕有人利用电子设备作弊,一部分原因也是保障隐私和安全。 但是,依然记得当天有位和我们一样的游客,关闭闪光灯拍照了。 说起来第一次见到赌场确实挺稀奇,沿着走了一圈,那天人不算多,每个游戏前都有荷官在等人加入游戏中。 |
|
网上找的图,侵删 去之前还想着要不要试一把,去之后完全不知道从何处开始,看着电视剧里面赌场的情节呈现在眼前,除了懵圈还是懵圈。 哦对了,赌场的洗手间也可以用金碧辉煌来欣荣,真的是钱堆积出来的世界。 @知乎旅行 |
禁止拍照的旅行地还蛮多,一般是(1)政府机构所在地;(2)宗教场所;(3)易损坏的文化遗址;(4)博物馆;(5)陵墓和(6)一些特殊的自然保护区。此外,还有一些小乡镇为免居民生活被打扰,也会禁止拍照,如瑞士的Bergün。不过,即便能拍也不等于能发,而在今天不能发的拍摄似乎是没意义的。 |
|
瑞士Bergün小镇的拍照禁令1 - 没有摄影自由的意大利 从法律上说,有的国家几乎全境都不允许私自拍照,那个国家是2018年以前的意大利。我在那边呆了10年,经验可太丰富了。在2018年前,根据《文化遗产与景观保护法》(Codice dei beni culturali e del paesaggio)107—108款规定及其对文化遗产和景观的定义,大家觉得合适的摄影对象基本都要提前申请才能拍,即便出于个人使用和教育目的。2017年则加了108条第3款,免除个人摄影的前置申请,但仍严格规定了个人摄影作品不能以盈利目的再次复制、传播、发布和出版,除非向遗产与景观保护部门支付特许费,而这里面的盈利行为就包括博主分发、卖图片库等等。[1] 需要注意的是,新规出台后,意大利部分地方性法规的更新则相应收紧了博主式的个人摄影行为。我的个人经验是,原来那种投币开灯——屏气慢门——拍摄高质量建筑内景的做法有时会遭到阻止,比如我在佛罗伦萨的新圣母大殿拍摄乔托壁画时,就被工作人员阻止,称长时间不动地拍摄也不合规。同时,海滨小镇Portofino规定针对长时间自拍者处以最高275欧的罚款(2023年)。这项规定显然是针对博主的,并且是根据《文化遗产与景观保护法》108条第3款进行的处罚。 实际上,在室外空间想拍就拍的权利,即「全景自由」从来不是全球通行的。除意大利外,大部分没有这项自由的国家一般禁止在有人类文化遗产的场所进行商业摄影或个人摄影的盈利性复制,如东欧各国、冰岛、非洲大部分国家,而像美国则只禁止拍摄有著作权的建筑。所以不得不说,我国在这项自由的支持上是全世界最好的。 2 - 借文保之名的法国 理解全景自由后,我们还得谈谈那个表面上支持自由,实际上千方百计阻碍普通人拍照的国家——法国。我们都认可人类文化遗产需要保护,但根据伯尔尼公约规定,超过著作权保护期的作品即可供全人类复制,不管是不是商业用途。最早提出公有领域这个概念的是法国人,最早的支持者和推动者也是法国人,但今天老法在违背老祖宗的决定这件事上,真的特别会钻空子。 先说结论:(1)在夜晚的地标性建筑与古建筑前的个人摄影存在侵权风险,复制发布则大概率违反著作权法;(2)在博物馆、美术馆内的个人摄影(即便无人阻止)若复制发布则存在严重合同违约风险。换句话说,法国人虽然没明说不能拍,也不阻止你拍,但它完全保留追溯你违法行为的权利。你肯定好奇,法国人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他们想出了两个著作权法历史上排名前二的超级脑洞,以至于冠冕堂皇地和意大利一齐站到了叛逆的奖台上。其一是用「灯光艺术」的概念维护法国景观资产,其中最经典的案例是是晚上的埃菲尔铁塔。为了保证这座塔的图像复制权至少有一半抓在自己手上,法国人总在夜间灯光设计著作权到期前更换供应商,以延长建筑物本身的著作权时限。 |
|
本图为开放版权,来自https://pixabay.com/photos/paris-eiffel-tower-perspective-2156574/ 当然,你可以说个人摄影在合理使用范畴中,但我们把照片发布到自媒体时,该怎么界定是否具有盈利目的?(尤其某些平台称账号所有者是平台,而用户只是授权使用的情况,会让这个问题更复杂)比如我的创作由于关注者数量和存在相当多既往商业合作,所以我发布夜晚的埃菲尔铁塔只要被告就基本板上钉钉地侵权。( @桃矢王唯 哥,我说的对吗?)因此,这种做法其实并不符合互联网时代的现状,但法国保留至今。 在美术馆和博物馆展出的公有领域作品方面,法国人的做法比所有同行都有创意!一般(如我国和美国),展馆通过商誉侵权的角度保护馆藏公有作品的图像复制权,或者像直肠子意大利直接把「禁止未经允许对境内公有作品(归档作品则禁止个人复制)进行有盈利的再次复制、传播、发布和出版」写到法条里,法国人则天才般地开创了互联网模式缔约法。 也就是说,你在法国买票看展时,就像注册网站一样已经点击默认了一大堆用户协议(这些协议在门票上没有,但官网上都有),然后它们都规定「摄影行为只以个人使用为目的。」换言之,法国人通过合同法实际控制着法国境内所有艺术品的图像复制权。 |
|
卢浮宫参观条例中有关摄影行为的约定 说完这两个令人惋惜的事情,我们再把目光转向神圣的梵蒂冈,一起吃个国内不咋流行的瓜。 3 - 谁有权拍我说了算的梵蒂冈 梵蒂冈的西斯廷礼拜堂,就是有创世纪壁画的那个,是全世界出名的不能拍照的景点。它出名的原因可能是那个极其魔性的警示音。在那里,你时不时会听到一道空灵的天空音,像圣谕从顶上飘下来,先是一声「嘘 」,然后是「宁静、肃穆」,有时还跟一句「禁止拍照」。我当时还觉得梵蒂冈特别有仪式感,满意度很高! 不过在2022年,西方网友们发现这个规定压根就不是为了保护文物,也不是为了保护商业利益,纯属一道歧视性门槛。因为,海王的演员发布了他在西斯廷礼拜堂的很多合影,显然包场就可以拍。并且,在当网友讨伐海王时,他还说他给梵蒂冈捐了一大笔钱,而他也是为了和当地粉丝合影拍的,并没有不尊重任何规定。 |
|
我们应该很熟悉这种新闻了,不得不说有钱和有名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改变规则。这让我想起零几年去敦煌莫高窟的经历,那时管理还不够严格,有的地陪导游认识关系能进很多不对外开放的洞窟,我也付钱参观了,不过没有拍照(我从小就不喜欢在看展时拍照,可能是思维比较单一,很难分心做其它事情),但导游带的其它人有拍。前几年再去的时候,就感觉好太多了,管理得比较有序和专业。 --- 最后推荐一个允许你拍照,但一般人不太敢带相机去的小众景点。 |
|
彩蛋:Ma'am——限时进入的吉普赛营地 我在文章《国外哪些旅行地「不那么安全」?》里提过,吉普赛营地是欧洲最危险的地方,除了这一个。在罗马东南角的Tor Sapienza区,300多个北非移民和吉普赛人在2009年强占一家肉联厂,并一直生活在那里。2011年,当地一位策展人脑洞一开,冒死谈判,最终和这家吉普赛营地达成协议,允许艺术家申请进入创作,并将作品永久留在当地,同时确保每周有一天(周六)能让游客进来安全参观。 我是2016年参加罗马美院的老师Roberto Pace策划的展览,有了非周六进入的体验。真的一言难尽。这个地方是非常棒的替代性空间和后工业空间,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乌托邦,里面也有很多优秀的艺术品,但这里也是我闻过最臭的地方,臭到你就进去几小时,浑身上下都是臭的,散都散不掉,是一种极油腻、腥膻的味道。如果你不得已在里面吃了他们做的饭,嘴巴几天都是臭的。 |
|
这个是Ma‘am的食堂,黄绿色糊糊盖浇大肉饭,我闻一次差点没吐出来。比非洲同学脚踩香蕉酱做的鸡肉还难以接受! 普通游客在进入这里前,需要先到附近的小火车站下车,然后步行小2公里,一路上都是妖魔鬼怪,非常危险。我一个人都不敢这么走,要么和老师组队,要么就打车过去。到了之后,给门口大妈付两欧就能进入,然后里面大概可以逛1个小时左右。 |
|
|
|
|
|
背景里2楼挂的「大床单」是当时展览的遗留物,一共有10多位艺术家制作了这些巨型布面作品。 在这里,游客主要可以看到很多乌托邦式的街头艺术、青年艺术、一些知名艺术家做的的定制版作品,和少部分在外面看不到的那种特别激进的作品(就不放了,那些作品搁欧洲都过不了审)。但不得不说,这帮人因为住在里面,并且管理着这个园区,所以你很有可能会看到他们凉的衣服被子、晒的发臭的东西还有堆的很多垃圾。这个必须做好心理准备。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在里面呆了小一周的。 其次,是看吉普赛人营地的模式,看他们的社会组织形式与建筑结构的对话和相互适应。这个我觉得是非常有趣的,可能也是我打起勇气去的原因。他们和普通人一样,但下限比较低,似乎部族能接受失败,并把失败者输送到另一种更加传统的生活模式里去。我见过有个吉普赛奶奶特别关心她孙子的学习,一直问在学校干嘛了,学了什么类似的。此外,这个地方深处的开阔地是不让进的,里面有一些帐篷和废弃房车。 内部在开放日还是比较安全的,部分艺术家已经和吉普赛儿童形成了一种类似于养宠物的关系(我个人以为,我不觉得这些艺术家全都真心爱护吉普赛儿童),或许会碰到一些如坐地涨价、强要手里的水和可乐的事情,但贵重物品他们很默契地在那天不会抢和偷,除非你落在那边忘记了,那基本是要不回来的。我丢过一个移动硬盘,10分钟时间再去找就已经没有了。 |
|
通向你的暗夜之旅 如果你有兴趣去探险,可以在非宗教节日的周六,搜索Ma‘am Roma这个地址,但最好打车前往。 参考^意大利文化遗产与景观保护法全文 https://www.normattiva.it/uri-res/N2Ls?urn:nir:stato:decreto.legislativo:2004-01-22;42 |
敦煌莫高窟!文物里面是不让拍照的。 原因很简单:保护文物,担心闪光灯会让墙上的古迹产生变化。 |
|
外景是可以拍的,如上。一个一个的房间,里面是挖掘出来的石窟。讲解员带着钥匙,到了这间房就打开锁,带领游客进去,讲解。讲解完了之后,讲解员出门又把这个房间给关上了。 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景点的文创雪糕,做得很像~现场几乎人手一只(我买了,吃了,拍了,刚刚发现把照片删了……所以此处凭想象,反正长得就是下图那样) |
|
正式进去参观前,会去看一个180度还是360度的动画还原影像介绍,看完后,对这段历史就比较了解了。 另外,非常推荐《又见敦煌》的沉浸式舞台剧(据说最近停了,换了另外一个剧)。 这是我第一次看沉浸式的剧!非常震惊!演员就在你的面前表演,观众会随着演员的移动而移动。甚至观众会站到一个一个的石窟房间里,穿着戏服的演员用动作把莫高窟墙上的画表演出来。 |
|
太绝了!一定不要错过!!! |
我佛教必须拥有姓名啊! |
|
磐石有个金鼎大佛,挺有名的。 大佛坐在山上,由于我分不清东南西北,也不知它是不是坐北朝南…… |
|
那天,我没坐车,因为排队需要太久,便和小伙伴步行丈量。 桥上的风景很不错的,天空有云,微风不燥,阳光正好。 阳光落在水面上,波光粼粼…… 只可惜手机像素太渣,照不出那种效果。 |
|
最后一张是不允许照的,因为佛门圣地…… 至于为啥不允许,我想了半天,最终只能从金刚经上找,好像是佛陀和须菩提对话,说什么,法相无相,不能度量之类。 但当时的景色确实不错,半月门,门外是一片青天,人们来来往往,入得山门又出了山门。 门内,光线偏暗,门外,光线又偏灿烂。 恰逢此地又背光,偏冷,有一种幽暗感,俗话说,别有幽愁暗恨生嘛…… 而门外的阳光有很灿烂,白云悠悠。 这感觉就很惬意,所以就拍了照片。 |
主要是西藏大部分寺院。 叫得出或者叫不出名字的寺院内部基本都不让拍照,比如布达拉宫、大昭寺、色拉寺等。 再偏远一些的寺庙,就算是在深山里的,也是默认不让拍照。 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拍照对佛像不尊敬,因为游客实在太多,很多人就是来好奇打个卡,这些拍摄者不太清楚一些宗教的禁忌,拍完回去后做一些不太合适的二次处理,或者是把手机放在一些不太“干净”的地方,对佛像就更不太尊敬。 |
|
|
|
|
|
但你要说这些寺院完全不让拍照也不对,毕竟佛造像艺术、壁画、寺庙建筑都是许多藏学佛学爱好者最喜欢研究探讨的部分。 就个人经验来看,有些寺院也是可以拍摄的,证明一下自己不是游客随便来打卡,是真的了解之类的,人家也会同意拍摄的。 |
|
再一个是直接写着拍照收费的寺院,基本就是收个十块二十块,跟你说下不能开闪光灯什么的,你就去拍吧,这类寺庙本身就是有着精美的壁画,以及不同于其他寺庙的佛像,真正对这些感兴趣的人,还得拉着寺院的僧人一路问不停,他们也喜欢这样的人,就当是一起探讨学习了。 既然是约定俗成的事情,该尊敬的时候还是尊敬一下。 用眼睛用身体去感受,比拍一堆照片放在相机里再也不看的好。 更何况拍拍寺院周围也是挺好看的。 |
|
|
有不少地方都是不让拍照或者限制拍照的。有的是为了保护文物,有的是为了保护信仰,有的是为了保护知识产权,还有的则是为了安全。 很不完全的统计,我去过的这些地方就有是这几种情况。 为了保护文物,敦煌莫高窟的洞窟内是不允许拍照的(不使用闪光灯也不行)。 |
|
原创照片:甘肃敦煌莫高窟外景(洞窟内部是不允许拍照的) 去参观莫高窟,会有专门的讲解员挑选10到20个不同的洞窟,带你进入参观,并且做出讲解。为了保护洞窟内的壁画和造像文物不被破坏,洞窟内常年保持在比较低的气温和很暗的环境,参观的时候也仅仅只有微弱的灯光进行照明,是不允许任何方式拍照的。 为了保护信仰,大多数的寺庙殿堂内都是不允许拍照的,其中布达拉宫最具有代表性。 |
|
原创照片:西藏布达拉宫红宫(内部不允许拍照) 众所周知,布达拉宫在藏传佛教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它内部不仅仅保留有无数的文物,还有许多的佛龛造像和佛教圣物。进入布达拉宫不但要求穿着得体,在进入某些区域之后会被要求禁止任何形式的拍照,只有在房舍的外围时可以拍照。 保护知识产权的地方通常会是一些创意工作室、文创馆和一些商家。 |
|
原创照片:江苏常州某文创店对外展示窗口一角(店内不允许拍摄) 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创意作品和商品的形象不被盗取和模仿,会要求参观者和顾客不得进行拍照。近些年在旅行的时候发现这样的地方越来越多,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的现象。恐怕谁也不想不管去哪,商店里看到的东西都千篇一律,毫无特色。 为了安全不得进行拍照的地方通常是一些政府或者涉及到安全的部门和机构以及地点。这些地方我们需要特别注意,说小可能是个人的生命安全,说大就或许涉及国家安全了。 |
|
原创照片:青海当金山附近(当金山内部不允许拍摄) 我们在旅行中通常总会遇到不允许拍照的地方,这些地点都会有明确的文字或者图形符号给出提醒。 不管是出于信仰、保密或是安全,我们都应该遵守这些规定。拍照片留下这些值得回忆的瞬间固然重要,但是保护文物,守护信仰、维护知识产权和安全更加重要,请不要试图偷拍或者盗摄,文明旅行。 ~~~~~~ 我是 @海水茶杯鱼 ,感谢您的阅读! 点个赞,关注我,一同感受多彩的生活以及旅行中的风景和故事。 —— 2024-03-10 |
美国的私人庄园。 美国黄金时代的富豪都喜欢建庄园,不少庄园在变成他们基金会财产。通过出租这些庄园,为富豪后代赚钱和维持基金会费用。 比如Sunnyland Center。 |
|
Sunnylands Center,占地200英亩(约0.81平方公里),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兰乔米拉奇地区,由非营利组织安纳伯格信托基金和安纳伯格家庭信托共同管理,该庄园由南加州大学教授昆西·琼斯设计,1966年竣工。 庄园包括主建筑、会客区、3座客居别墅、1个私人的9洞高尔夫球场和11个人工湖。主建筑中有安纳伯格家族收集的艺术品展览,其中包括50幅毕加索、梵高、安德鲁·怀斯和莫奈的作品。Sunnyland Center是众多大型庆典举办地和重要官员会面的场所。 |
|
|
|
sunnyland室内禁止拍照,网上和我自己拍下的照片都是内部花园照片,并非室内建筑装饰。基金会和主人以及后代拒绝客人拍摄内部,只允许拍摄花园照片。 这么说吧,花园是真的好看,在一个沙漠地带居然建了这么大花园而且始终保持绿色,维护费用少不了。 这个庄园曾经接待过美国政界和各界名流,如果想要个难忘的婚礼,sunnyland是个不错的地方。 前提是要预约,至少两个月起。 |
埃及文明博物馆,与22具木乃伊面对面 我埃及之行的第一个景点,原本是计划去最著名的埃及博物馆,结果因为没提前做功课,在叫车的时候输入“Egypt Museum”时自动蹦出来了National Museum Of Egyptian Civilization,我也没多想便选择前往,到达后才知道这里是另一座国家博物馆:埃及文明博物馆,简称NMEC。既来之则逛之,门票500EGP。 |
|
由于考古发现的增多,已有的埃及博物馆已经无法充分展示所有文物,因此官方决定修建新馆,包括了大埃及博物馆与埃及文明国家博物馆。大埃及博物馆开放时间一改再改,埃及文明博物馆于2017年2月正式开放。 地上地下各一层的埃及文明博物馆面积远没有大埃及博物馆大型,藏品和展品更没有埃及博物馆丰富,可它最独特之处是特别设置的Royal Mummies Hall 皇家木乃伊馆,陈列着从17王朝到20王朝,18具国王、2具王后共20具木乃伊。最著名的木乃伊是哈特谢普苏特、图特摩斯三世和塞格嫩拉·陶。这些木乃伊原本保存于埃及博物馆,2021年4月举行了名为法老黄金游行Pharaohs' Golden Parade的活动,并将木乃伊和棺材被存放在氮气棺内,由装饰成古埃及葬礼船的卡车运送,正式将22具古埃及木乃伊运送交接到埃及文明博物馆保存,现只展出其中20具。 |
|
新王国时期(第18王朝到第20王朝,公元前1553-公元前1085)的皇家木乃伊的发现是考古学史上最伟大、最出人意料的发现之一。对于这一时期现在人们研究最多的并不是建筑和艺术杰作,而是当时执政王权的国王、王后的“圣体”。 由于新王国时期,埃及不断对外用兵,使得埃及的版图扩大一倍,因此这一时期又称为埃及帝国时期,国王和王后作为“盛事”的建设者,他们坚信人死后可以永世荣耀,于是在他们生前把大量的财富用于修建山谷中的墓室、精进木乃伊制作术,希望为了灵魂的往生而将自己的身体保护完好,以及放置奢华陪葬品为往生后准备一切所需物品等。也正因此,来自新国王时期的不论是神庙、帝王谷还是木乃伊,都非常的精彩,大有看点。 |
|
也就是说,金字塔和帝王谷中已经鲜有木乃伊了,如果想看古埃及历史中那些人物、想了解古埃及的信仰和丧葬习俗,以及木乃伊的制作,最好的去处就是埃及文明博物馆。当然,我也是在写《埃及初记》系列文章的时候,才深入的整理和了解了各个人物的关系、对应的陵墓。也帮我串联起了古埃及17-20王朝历史。 近距离观摩木乃伊 到达博物馆后,我便直奔地下一层的皇家木乃伊展厅。展厅在中庭正下方,镂空的天顶以环绕LED屏展示着各种埃及历史画面及木乃伊高清图片。只身一人的我,在户外晒出的汗已经落下,谨小慎微的走进馆内。以黑色为背景色调,气氛庄严肃穆,展厅被划分为不同的小展厅,每个小展厅分别放置一到两具木乃伊,且配备一名工作人员坐在角落提醒参观客禁止拍照,他们穿着褐色的西服和背景颜色融为一体,就更加剧了馆内肃穆的气氛。 |
|
木乃伊们的“出场”顺序按朝代年限摆放,每具木乃伊配有英文和阿拉伯文说明,部分木乃伊还配有X光片,以及部分木乃伊的棺椁也一同展出。展馆中展出的这些木乃伊主要发现于代尔巴哈里神庙(Deir el-Bahri)的哈特谢普苏特祭葬殿上方的皇家墓城(Royal cache,又称DB320/现使用卢克索编号TT320)和阿蒙霍特普二世的陵墓即帝王谷35号墓,即KV35,并由加斯顿·马斯佩罗(Gaston Maspero)开棺解缠,由英国解剖学家格拉夫顿·E·史密斯(Grafton Elliot Smith)进行检验,也将“法老”们的诸多个人信息,比如体型、隐藏疾病、死亡原因等鲜为人知的秘密展现于世。 我也对皇家木乃伊展厅中所有的木乃伊做了盘点和科普,有兴趣的可以阅读: 18王朝的法老们,嫁姐姐娶妹妹,还有人篡位 - 埃及文明博物馆皇家木乃伊厅 19-20王朝的法老们,被谋杀被夺权 - 埃及文明博物馆皇家木乃伊厅 其他展品 相比较于更关注古埃及历史和文物的埃及博物馆不同,埃及文明博物馆涵盖的展品跨越了更长的时代,从史前开始,经过法老和希腊罗马时代、科普特和伊斯兰时代,一直到现代埃及,更能补全对埃及发展的宏观了解。 |
|
|
|
|
|
同时开特别开设了纺织展览,展出了 600 件作品,展示了埃及面料和行业历代的发展。要知道,纺织从古埃及开始便是他们重要产业之一,早在公元前5000年,埃及人就开始使用自然的棉花和纤维,纺织品不仅仅是一种日常用品的纺织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财富积累的标志。必须要提的是,埃及棉至今都是国宝,我也特地买了埃及棉制品作为伴手礼回来送人。 |
|
总之,埃及文明博物馆其实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地方,我个人是很建议来的。大概2-3小时,便能更全面的看到古埃及的发展历程。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明星艺术 最新文章 |
于谦怎么感觉有点呆滞了? |
有哪些十分惊艳的建筑? |
这些画为什么把这么漂亮的姑娘画成大妈? |
什么是好的户型? |
曹云金在京城有五层楼别墅,但他相声剧场生 |
用 LaTeX 能画出哪些酷炫的图? |
为什么似乎现在的00后倡导“不婚主义”? |
为什么摄影高手都不用自动档?为什么会说要 |
《原神》某博士厨对角色千织的厌恶,除了过 |
如何评价曹云金这个人? |
上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