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历史人文 -> 788件古埃及文物从埃及搬到上海博物馆,为什么没有伪史论者去现场打假? -> 正文阅读

[历史人文]788件古埃及文物从埃及搬到上海博物馆,为什么没有伪史论者去现场打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788件古埃及文物从埃及搬到上海博物馆,为什么没有伪史论者去现场打假?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博物馆
古埃及
西方伪史论
伪史论
西史辨伪
788件古埃及文物从埃及搬到上海博物馆,为什么没有伪史论者去现场打假?
被埃及文物肆无忌惮的造假震惊了,这绝对是一场让上博蒙羞的展出,其本意是想堵住质疑者的悠悠之口,但反而会让西方编造的古文明骗局更快的崩塌。
据上博自己透露,到展览闭幕时,上博预计累计观众或突破250万人次、展览总收入有望超过7亿元,所以不要再问他们为什么造假了,这就是一盘巨大的生意,即使参与者全都心知肚明,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他们也必然守口如瓶。
今天我愿意当这个说真话的小孩,来揭开这场“皇帝新衣”的骗局。


先从这座法老雕像说起


这座石雕为法老埃赫纳吞,原名阿蒙霍特普(Amenhotep)四世,埃及法老时代新王国时期第18王朝(公元前1352~前1336年在位)。
先忽略古埃及在青铜时代是如何雕刻如此细致的雕像的问题,我们简单查找就可以在全世界的博物馆找到十多座埃赫那吞的雕像,这些雕像除了长相一致外,造型风格也惊人的一致,像是出自一人之手,但细看缺损的部位却不一样,有的缺王冠、有点缺后脑,有点缺左臂,有的缺右臂,有的缺双肩,有的缺下身,仿佛就是法老的无数影分身,但都是缺损而不是风化。


我无法解释这种奇特的现象,但在另一位法老身上就又不一样了。


拉美西斯二世(公元前1301年2月21日—公元前1213年7月),塞提一世之子,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第三位法老,据称其在位66年,活了88岁。
他是古埃及最著名的法老,据称为卡纳克神庙、卢克索神庙、阿布辛拜勒神庙都为其所修建和重建。因此我们能在埃及看到大量的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大雕像和描述其功绩的壁画。商博良也是因王名圈中拉美西斯二世发音的启示,并结合罗塞塔石碑才寻找到破解古埃及文字的突破口。
也同样有大量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这些雕像也同样是造型、风格、长相一致,但这些雕像不但很多是花岗岩材质,还大的离谱,虽然矗立在沙漠中风吹日晒三千多年,但只有缺损,风化程度确很低,这巨大的体量也远超古代的技术水平,就是现代想要加工、运输、吊装如此巨大的雕像也极其困难。


明朝修建故宫时,朱棣曾下令搬运一块长16米、宽3米、厚1.7米、重300吨的“云龙石阶”,当时征召数千工匠,每隔500米凿一口井,利用冬季泼水成冰,用了三个多月才送到。


现代的话恐怕要这样运输


那这座长度重量都差不多的雕像在沙漠中时如何运输的呢?
关键如此巨大的雕像还不止一座,是很多座!侮辱人的智商吗?


埃及人考古出的拉美西斯二世木乃伊和这些雕像长的并不像,这具尸体复原后分明就是一个白人老头啊,到底那个是真,那个是假?


埃及官方认定的,如假也不包换的拉美西斯二世木乃伊


你可以说法老就应该建很多石像,为了纪念,可以理解。好,那再来看看这件文物。


这是一位书吏,虽然是被印上了埃及钞票,但只是一位书吏而已,为什么要给他做这么多造型几乎一致的雕像?给法老塑像是因为信仰,那给书吏塑像是为什么?


不只雕像有分身,其它文物也有分身


一新一旧青铜鹳,哪个真哪个假?


同样一新一旧阿努比斯雕像,哪个真哪个假?


还有这双引起巨大争议的三千多年的草鞋,你们觉得这草鞋新吗?其实这样的草鞋在埃及博物馆中有一堆,我都怀疑是批发来的


不光草鞋,只要是埃及的鞋都很新


我甚至都懒得去想埃及人怎么穿这种金属鞋,他们说这是冥器,不是穿的,好!
还有全部都崭新崭新的木棺


补一张都灵博物馆的木棺细节


再对比中国三千年前的木器,埃及的木头为什么不碳化不腐烂呢?咱也不敢问


总之,几乎所有的展品都嘎嘎新,咱也不敢问。


当然,也不能全怪上博,毕竟埃及的文物都突出一个色彩斑斓、鲜活崭新。想找一件看着像老东西的确实不容易。
比如,古埃及的石碑,三四千年也跟新的一样,字迹清晰、表面光洁。


没人能说清这些号称花岗岩、玄武岩的石碑是用什么工具刻上去的,为什么几千年不风化。
要是光石碑也就忍了,还有花岗岩的罐子,古埃及人是有多想不开,要用花岗岩当器皿。


棺材也要用花岗岩


咱不懂,但咱就想问问上博:
一、古埃及的石像、石碑为什不风化,都是用什么工具雕刻加工的?花岗岩不用钢铁工具能加工吗?能找出一件,哪怕就一件风化的石碑石像给我们开开眼吗?
二、重上百吨的巨型石柱、石像、方尖碑都是用什么方法运输、吊装的?
三、古埃及木器、草鞋为什么不腐烂不碳化,上面的颜色还色彩鲜艳?
四、古埃及壁画、塑像、木棺上都用的什么颜料,为什么几千年还是色彩鲜艳?
五、为什么这么多文物来源未知,也不标出它们的出土信息,文物又这么新,怎么断的代?
六、这些法老是如何断代的,如何能知道如此确切的生卒年月?
七、古埃及人生活在缺水少雨还每年都要洪水泛滥的沙漠里,既要造金字塔、神庙,又要造海量的石雕、石像,又要种粮食给古希腊人吃,又要做莎草纸给古希腊人写书,还要造船队和希腊人做贸易,还要做这么多木乃伊、手工艺品,还要跟着亚历山大全世界打仗,他们一共有多少人口够这么折腾的?
最后,上博你能说说这些古埃及文物都是真的吗?还是拿复制品出来糊弄人?如果是复制品,那真品在哪,是什么样的?
#古埃及#法老#上海博物馆
兄弟,知道厕所里只有屎,你还要带着餐具去吗?还是收门票的那种。
提到文物保存完好就是埃及降雨量少,全是大沙漠气候干燥有利于文物保存。
提到文明和人口就是降雨充沛,尼罗河泛滥土地肥沃气候湿润适合农作物种植。
2025.3.9 第二次更新


(1)我不知道他这个数据是哪里来的。尤其是这个“通常为熔点的0.4-0.5倍”


纯铁的最低再结晶温度是450℃[1],低碳钢大约是500~650℃之间。 陨铁的再结晶温度目前没有比较详细的测量,但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在2023年发表的一篇论述瑞士M?rigen一个晚青铜时代定居点出土的陨铁箭头的文章[2]中提到,这类陨铁可能的再结晶温度大约是700℃。
(2)古埃及人能否获得足够用来加工陨铁的问题?
这个质疑点略显幼稚,说一个容易理解的点——青铜时代从天然铜矿石中冶炼出铜需要多高的温度?纯铜的熔点是1085°C,但实际冶炼过程中需将矿石加热至1100–1200°C以完成还原反应。进入青铜时代的埃及人(大约是在第二王朝时期)怎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对陨铁进行热加工的温度?
一个基本的考古学常识就是,黏土炉+木炭+风箱的原始组合,就足够创造出大约1000-1200℃的温度,即便没有现代的鼓风设备,这样的组合就足够达到可以对陨铁进行加工的温度(大约是600-700℃左右)。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考古都出土过早期鼓风装置的残存,大约是皮囊制的。而对于同一时期铜冶炼场所的考古发掘,在测量遗迹中残存的炉渣、灰烬等后,认为当时冶金场所的炉温至少达到1100℃以上。
(3)古埃及人用什么工具加工陨铁?
这个问题也显得很幼稚,按照这个说法,我们是不是同样可以问?人们在没有获得铁器之前,用什么来捶打铁?人们在获得铜器之前,用什么来加工铜?
将加热后的陨铁块置于石砧上,用石锤或青铜锤反复捶打,延展成薄片或条状。匕首刀刃需多次折叠锻打以提高强度,而戒指等小件可能通过卷曲、焊接(局部加热粘合)成型。冷却后以砂岩或石英砂打磨表面,最后用细砂或植物纤维抛光,呈现金属光泽。
这种操作难道很奇怪吗?非要扯什么“左脚踩右脚”……
2025.1.5 第一次更新


@黄昏之十二乐章
你问我为什么到现在没有回复你,那是因为我说话要讲究证据,而不是信口开河。
你问我为什么说这枚戒指是陨铁的?
因为人家展板上写的就是陨铁!
因为人家展板上写的就是陨铁!
因为人家展板上写的就是陨铁!


这种戒指(编号09)其实是一种人名章戒指,也就是待在手指上,平时起到印章的作用。根据我请教一位深谙埃及学的大佬的说法,这种人名章戒指起码希克索斯时代就已经有很多了,一直到后来都很流行。但后来大多数是金银材质的,因为从天然铁矿石中冶炼铁的工艺开始成熟,铁就从稀有材料变成了寻常材料。而这枚戒指所在的古王国时期,铁还是堪比金银甚至高于金银的“天外来客”。
这就是我说,黄河清之流根本不值一驳,因为他压根不讲道理。他说的话完美体现了“要断章取义——摘自《不要断章取义》”这个笑话。他只告诉你这个材质是铁的,但不告诉你人家展板上明确写了陨铁。
写在最前:
我算是见识到某个群体的可怕之处了。


我的回答里面会有一段用来,针对黄河清发表的文章中一张他配文说明是“铁戒指”的照片的论证考据。
但我在回答里面也强调了,黄河清发出来所有照片,都没有拍到下面官方给出的展板说明,因此到底是什么全凭ta一张口。
因此首先我都无法确认ta拍的这一张“铁戒指”,官方有没有说材质是铁。我只能先假定黄河清还不至于在这种地方搞小动作,也就是说官方说明中,这枚戒指标注的材质的确是铁,而且标注的年代也的确是距今4170-4184年前。
我下面所有关于“陨铁”的论述,就是在论证一点:这枚距今4170-4184年前的戒指就算的确是铁质的,也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因为古埃及一直就有用陨铁打造饰物和仪式用品的做法,而且因为陨铁的珍贵性,当时堪比黄金。
原回答:
著名“大佬”黄河清据说是去了,然后在观察者网上用ta的自媒体账号发表了一篇文章。



上海古埃及文明大展全是新东西,最新的只有4年!_风闻?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296080&s=fwzwyzzwzbt
然而这篇文章里面ta指出的所谓“漏洞”,遣词用句都是ta的一贯风格,先给个图片,然后问一句“可能吗?”、“怎么做得到?”、“做得出来吗?”。但实际上完全不进行考证。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296080&s=fwzwyzzwzbt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296080&s=fwzwyzzwzbt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296080&s=fwzwyzzwzbt
就比如说ta最后一张图质疑的那个“眼妆罐”,ta质疑的点“古埃及人做不出雪花石膏材质的东西”。
我是真不知道这个算是什么质疑,完全没有人任何考据,充满着“俺寻思”之力。
PS:黄河清的这篇自媒体文章,所用的上博展览照片,都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只有物件,没有下面官方配的文字说明,因此到底怎么说全凭他一张口。
就说这个眼妆罐,我正好手机里面有一张我自己拍摄的。


当时之所以特别想拍这个,是因为我第一眼看到就有种错觉:谁把我实验室的容量瓶和白金坩埚拿过来了doge
这里对这个眼妆罐(标号05)的材质说明是雪花石膏(Alabaster)。
我们且不说石膏并不是什么近现代才出现的材质,就说这个雪花石膏(Alabaster),如果对古埃及、中东考古了解多一些的人,就会知道这里面其实存在一个古代和现代差异的小错讹。
现代英文中的雪花石膏(Alabaser)是一种矿物,是石膏雕刻和石膏粉的来源。化学角度上说是水合硫酸钙( CaSO4⋅xH2O" role="presentation">CaSO4?xH2OCaSO_{4}\cdot xH_{2}O )。英语中这个词来自于古法语alabastre,而古法语这个词来自于拉丁语alabaster,再往前追溯是希腊语?λ?βαστρο? (alábastros) 或 ?λ?βαστο? (alábastos)。然而再往前,这个希腊语词汇,来自于古埃及词 a-labaste。
古埃及词a-labaste的词源目前存在两种可能可以兼容的解释。一种解释认为指的是古埃及猫女神巴斯特(Bast),巴斯特经常以一头母狮的形象被雕琢在用a-labaste制作的化妆品罐上。另一种解释依据古罗马老普林尼的说法,用于制作化妆品罐的材料来自于古埃及一个被称为Alabastron 或 Alabastrites 的地区。


我自己在上博埃及展里买的猫女神巴斯特的文创
然而在对于大量埃及考古文物进行材质分析后,考古学家发现这种被古埃及人称为a-labaste,在《圣经》中也被记载过的材料,居然并不是水合硫酸钙,主要化学成分是碳酸钙,其实是一种方解石。古埃及人主要在今苏伊士地区和艾斯尤特地区开采这类石材。后来在词义流传过程中,因为方解石和石膏都被用于生产雕刻和制作工艺品,也有一小部分相似性(如色浅、半透明等),所以欧洲人就把这两种材质搞混了,把实际上是水合硫酸钙的石膏叫做Alabaster。
因此在今天考古界,Alabaster一词可以指这两种材质,主要看出土地方,如果是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那么古代提到 Alabaster,指的是方解石材质。如果是中世纪欧洲,则是石膏。如果是在罗马和希腊,那么主要是大理石。
而在现代提到Alabaster可能两者皆有之(参见More About Alabaster and Travertine: Brief Guide explains the different definitions used by geologists, archaeologists, and the stone trade. Oxford Universit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2012)。


雪花石膏Alabaster做的化妆瓶罐子,实际上材质是方解石,出土于图坦卡蒙(公元前 1323 年去世)墓,其盖子上方有一只母狮 (巴斯特女神)
就算不了解这些,我也不明白ta质疑雪花石膏材质作何解?无论是石膏还是方解石,都不是什么稀罕东西,亦或者是近现代才有的人造材料。为什么古埃及人就不能做出一个该材质的化妆品罐子?更遑论他完全不了解这背后存在的考古学知识。
再看他的另外一个让人有些无语的质疑。


可惜的是我正好没有拍摄这3枚戒指,但是就ta的文字就已经是槽点满满了。
他首先质疑第一个戒指,说现场展牌上写的
Faience,说这个是得名于17世纪意大利,古埃及不可能有。
显然这又是只查了百度,就胡乱得出来的结论。
今天英语中的Faience和法语中的fa?ence,指的都是锡釉陶器,也就是在铅釉泥浆中添加氧化锡。这项发明可能是9世纪前,在伊朗或者中东地区诞生的(这个仍然有争议)。无论是英语还是法语词,都来自于意大利拉文纳附近的法恩扎(Faenza),因为15世纪这里生产的一种在干净、不透明的纯白色底面上绘制的陶器非常流行,出口欧洲各地。


意大利法恩莎制造的具有传统图案的现代碗,这种工艺就是今天英语中所说的Faience
然而埃及彩陶(Egyptian faience),和这种锡釉彩陶完全不同,也和通常以黏土为基础制作的陶器不同。它的制作材料非黏土,而是碎石英、沙子、少量方解石以及石灰和碱(主要是草木灰)等,在烧制过程中,经历了玻璃化而让材料表面覆盖了一层“玻璃涂层”,同时因为通常加入铜盐作为颜料,所以多呈现蓝色。这种手法多用于制作小型首饰物件,后期也可以做一些瓶瓶罐罐等物品。


一组 16 件护身符串成一条项链,呈典型的亮蓝色彩陶,大约制作于古埃及晚期(第三中间期之后,即普萨姆提克一世建立的第二十六王朝塞特王朝之后)


阿蒙霍特普三世统治时期的彩陶器,通过在彩陶浆中添加钴和铜颜料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蓝色,现存于巴尔的摩沃尔特斯艺术博物馆
所以虽然将埃及彩陶翻译成Egyptian faience,亦或者是简称为faience,但这只不过是英语翻译的问题,用这个来质疑根本就是不懂历史,因为埃及人压根就不管他们这种工艺品叫做faience,而是叫做 tjehenet(参见Wilkinson, Toby (2008).Dictionary of Ancient Egypt. Thames & Hudson. p. 78.),严谨的考古学翻译似乎叫做 烧结石英(sintered quartz)、釉面熔块(glazed frit)和釉面混合物(glazed composition)比较好。
用faience来质疑埃及人做不出这种材质,就好比外国人指着一件中国文物下面展板上China的英语单词,说我查过了,这个单词最早出现在XX世纪才有的字典里,所以在XX世纪之前根本没有中国一样可笑。
我们再来看ta另一个质疑点,也就是ta质疑铁质戒指的事情。


说实在的这个质疑点我真的不想多解释,太小儿科了。而且了解前面我说的2个黄河清对埃及展文物所提出的质疑中存在的问题,就知道大概问题出在哪里了。然而受到一位“热情朋友”的追问下,我才发觉原来这还有进一步解释的必要……




在我向他解释了一大段,也就是我这个回答前面那一大串文字资料后,他仍然对“铁戒指”不依不饶
那我们看看黄河清对这个“铁戒指”的质疑到底有没有依据。
我们且不说他用“发明铁”这个颇有槽点的说法,就看看这个铁戒指,你确定这个铁戒指一定是冶炼铁吗?实际上这里虽然材质上写的是“铁”(假定黄河清配文说明没有问题),但只是因为这个戒指的主要金属元素是铁元素,但这个铁元素到底是怎么得到的呢?答案其实一点不令人惊讶,就是陨铁。
古埃及考古出土的,被证明是由陨铁打造的小物件很多,例如图坦卡蒙墓中发现的陨铁匕首。


这把匕首大约被制造于公元前1300年,对其材质来源的决定性判据来自于Ni含量,2016年6月发表的一项基于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匕首的材质主要是Fe,含有11%的Ni和0.6%的Co(参见:Comelli, Daniela; d'Orazio, Massimo; Folco, Luigi; El-Halwagy, Mahmud; Frizzi, Tommaso; Alberti, Roberto; Capogrosso, Valentina; Elnaggar, Abdelrazek; Hassan, Hala; Nevin, Austin; Porcelli, Franco; Rashed, Mohamed G.; Valentini, Gianluca (2016). "The meteoritic origin of Tutankhamun's iron dagger blade". Meteoritics & Planetary Science. 51 (7): 1301.)
这一结果和此前发现的76颗铁陨石的分析结果对比,处于中间值。大部分铁陨石本体金属中Ni%大约在5~35%之间,而直到19世纪之前,从陆地矿石中产出的铁器,Ni%都没有超过4%。证明了这把匕首的材质来源是铁陨石。
补充说明:
有一位朋友在评论区指出,图坦卡蒙的这把匕首,刀柄和刀鞘的风格不太像埃及风格。


我认为他的眼光的确尖锐,的确我这里主要是论证当时埃及有陨铁制品,所以没有对其他地方仔细描述。这把匕首的金饰,在图坦卡蒙墓出土的19件铁器里面显得相对过于精美。有学者认为这把匕首有可能是邻国赠送的“国礼”,最大可能是米坦尼。因为埃及曾经出土过一批用阿卡德语楔形文字书写的泥板(The Amarna letters),推测是图坦卡蒙父亲阿肯那顿时期和周边的交往文书,其中有记载米坦尼向埃及赠送铁刃。但这个说法仍然需要进一步考证,不过在此仍然感谢这位对艺术造诣颇深的朋友指出我这个回答存在的问题。
这类含镍量高的陨铁,只能用来做一些装饰或者仪式性小物件,没办法用来制作具备一定实用性的物品,而且来源稀有,也不可能大批量制作。但正因为来源稀有,所以反而比黄金显得更加珍贵(这个很正常,铝之前就比白银还珍贵),在图坦卡蒙之前的时代,从陨铁制作而来的铁制品是作为贵族礼物甚至皇室礼品赠送的。
再看其他的考古结果,今埃及首都开罗以南70km的Gerzeh文化(大约公元前3650年),一个墓地中发现一个男子,腰和脖子上都挂着金属珠子和宝石。2013年其中一颗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以及X射线分析,揭示了微观结构和铁陨石一致。
实际上用陨铁制作一些小器物,在世界各地古文明中都存在。
中国最早的“铁器”,是发现于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出土的墓葬器物镶嵌上的饰品,年代大约是公元前1400年。学者管这类铁器叫做“商周铁器”(按照伪史论的观点是不是也应该叫做“上周铁器”?)。
到了商代,利用陨铁甚至可以制造一些较大的物件,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台西遗址,以及北京市平谷县刘家河商墓,总共发掘出五把铁镀且具有铁刃的青铜战斧(铁刃铜钺),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的商朝所制。而在鉴定后,这些铁是由铁陨石处取得,而不是通过炼铁产生的。
参考^Brick, Robert Maynard (1977).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McGraw-Hill.^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Volume 157, September 2023, 105827
堪称灾难的上海埃及展 ?
既然很多人都提新疆博物馆
那我就给大家看下新疆博物馆是怎么做的
真的建议大家有空去瞅瞅新疆和甘肃的博物馆
都有类似的、因为得天独厚的风干条件而造就的、似乎能够超越时光的文物
但人家的来龙去脉清晰可考!
出土墓地是哪个、出土照片是咋样、同时期在其他墓葬群出土的相似文物有哪些都列得清清楚楚(比如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以下照片均为我本人在新疆博物馆拍摄)








为什么呢写这么详细?
不仅是因为我们中国的大部分考古学专家们的专业与严谨
还有国际社会对我国的考古成果每每都报以严苛到尖酸刻薄的证明标准
现在都对我们五千年历史尖锐地攻击
一堆西方鹰犬们在叫唤


而他们自己呢?
严于待人,宽于律己
这次的埃及展里大部分文物只写是哪个博物馆馆藏
还以为他们习惯性都不写出土墓地呢
结果小部分还是标注了出土点)(下图也都是我自己拍摄的)


标了也不保真,但为什么有的标有的不标呢?
那为什么大部分都不标呢?
是因为不想标还是来源不可考所以标不了呢?


踩鬼!!!
正是因为埃及的文物很多都离谱到堵不住悠悠众口
才让人感到绝望
科学要的是严谨认真、不怕质疑的精神
面对质疑,不要应激反应,不要迷信权威
把完整证据链拎出来说话就行
就像新疆博物馆那样
没有人敢置喙
19世纪埃及考古就是风险投资——只要成功,不仅有金钱回报,还会有学术荣誉或政治影响力,这种利益驱动必然滋生造假与商业欺诈(参考nature部分引用率极高的paper数据造假、安然会计欺诈等等)
既然是攒局做跨国大项目,前期包装塑金身、中期造势媒体渲染、后期做漂亮数据,才能忽悠更多投资人下场。千门八将的天仙局含金量,至今都在提高


作为一个年轻时因为太爱收集、后期又因工作相关从而和无数骨董鬼文物贩子、造假小能手(现在人家都叫高级工艺师了,都得喊老师)、拍卖行各种经纪人打过交道、过手文物数以千计的人
不敢说有顶级眼力与玄学级洞察力,但贼光都照我脑门上了、明显就说喂过仙丹的打眼货,我还因为大受震撼,去了两次看自己是不是走眼了!(两次啊同志们,两次!我的心理创伤太大了)
欧西里斯那儿的帐都对不上啊!上博专家们是改生死簿去了吗?一堆活阎王开大会






还以为自己进了某小学生版造假工厂
重现了当年我去希腊雅典卫城,被无数拙劣假货震惊到无以复加的震撼
文物造假的手段可太多了
来源也可往前追溯上千年(是的,上千年!)
堪称是化学战巅峰、大时空压缩术


红色的是中方的文物,不过是一百年左右的时间差,大家对比看看差距
底层人民与老祖宗的智慧远远超乎那些自认为顶个硕士学历就可以随意评判的“专家”们(面对质疑,像我国一样老老实实回应就行了)


这次埃及展展出的文物大多都是孤证(没说全部哈)
没有完整的证据链
大多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里面大多还是石灰岩文物
石灰岩一直是造假重灾区
有些甚至都不愿用石英砂滚筒多滚几圈来个风蚀效果
懒惰如斯
我还不如去环球看法老王!


一说到保存完好,就拿埃及的气候与新疆比较
吹当年埃及为何强大时,就说尼罗河是母亲河
埃及没落是因为尼罗河泛滥
吹草鞋草篮子干尸保存得好时
就说埃及气候极端干燥,没有水汽
薛定谔的尼罗河是吧?
丝毫不管帝王谷离尼罗河岸边仅有7km...(按照公元前的埃及繁荣程度,应该更近)
湿气这种东西,即使洪水泛滥都是不存在的呢


如此易碎的材质,如此纤细的四肢,保存地完好到令人落泪
且西方博物馆收藏的鱼目混珠的假货可不少
这事儿他们是惯犯!
有确切石锤的便有——
大英博物馆的玛雅水晶头骨、卢浮宫的塞西亚皇冠、经过大英博物馆和佳士得拍卖行的专业鉴定的阿马纳公主雕像、都灵圣保罗银行非盈利基金会花巨款购得的阿特米多鲁斯莎草纸...
当初可都是经过多方权威背书的“真货”
谁敢质疑真实性就是阴谋论的
(对权威迷信也是迷信,不可取)
不信上博无人,但信这条利益链牵动无数人的学术成果与经济利益
甚至涉及到更深层次的话语权过招,这就是之后会讲的故事了


国际文物市场其实远不如国内那么历史悠久、水深浪急,大量文物造假是从文艺复兴时期才开始,还大多不成体系、全是马脚(毕竟西方大多的文物材质都...太好造假了!石膏石灰岩陶土这些,比起瓷器、青铜器、玉器等造假难度都不止降一个维度的)
建议这种国际级别的展览,还是派单给潘家园吧,或者高级一点报恩寺也行,迷信权威与机器,那就是会上社会工程学的当
我受到的心灵震撼真的太大了……太大了……还被冲击了两次,想哭到已经没办法讨论了,大家谅解一下吧,感恩不尽!




人家五千年,七天年的石碑,陶罐,比我们两千年前的还新,不,应该说比我们几百年前的碑都新,和上周出品的一样。假不假我先不管,我就问怎么保存的,这个科技很厉害。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历史人文 最新文章
古代皇帝画像可信度有多少?
有没有那种不过脑子的爆笑沙雕文推荐?
叶利钦不是俄罗斯的国父吗,为什么俄罗斯民
有哪些打脸痛快的爽文推荐?
有没有什么很香的双男主文?
假如你是古代的当家主母,如何才能在深宅大
战场上有哪些阴损的技巧和历史?
有没有女主特别特别特别清醒的古言?
为什么唐朝的动员能力如此低下?堂堂大一统
为什么英国仍然被认为是世界强国?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5-07-18 10:26:23  更:2025-07-24 10:02:38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