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历史人文 -> 现在走到北京街头,部分人穿穿“格格服”,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 正文阅读 |
|
[历史人文]现在走到北京街头,部分人穿穿“格格服”,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知乎用户 珈蓝冬灵01q 修改: 在北京的人并不全都穿鞑辫袍,也有人穿汉服。 另外,汉服全服用淡蓝色看上去实在是有点一言难尽。感觉汉服还是用黑、红、黄… |
几年前有同袍反应想在故宫边上开一家汉服体验馆,然后很快就被举报了,说是没有出租满清服饰。 所以很多事情并非不想,而是不能。 |
这是2005年的时候,李敖大师在清华大学的演讲开场白: |
![]() |
|
![]() |
|
![]() |
|
![]() |
|
![]() |
|
![]() |
大师直接骑脸输出,清华一点儿脾气也没有 2025/07/09更新 这才18个小时,就被强制关评论区了 |
18年之后,北京汉服复兴,故宫尽是明制。电商的故宫文创甚至一改只出满清的习惯,出了一点明代周边。 这几年风云突变,北京各处旗装大盛,学校搞清装进校园活动,北京媒体极力宣传旗装。 体现了两件事。 1,北京的汉族也爱汉服。 2,有一股力量不许北京汉族爱汉服,自上而下的摧毁北京汉服萌芽。 几年前第一次看北京报纸用正面语气报道汉服,是急匆匆的把通古斯厂字领的清民女装定性为汉服,宣传这种厂字领蜈蚣扣的“汉服”。 北京地铁公众号把马褂配旗袍叫“汉服出行”。 圆明园发厂字领服装告诉游客是汉服。 |
知道为什么西安满大街都是纯正的汉服吗?第一个原因是西安市周秦汉唐故都,汉族文化气息浓厚。第二个原因是辛亥革命爆发后,西安爆发了最大规模的满城屠杀,满城里面清朝余孽被革命党,哥老会屠杀殆尽。 |
油管上一个拒绝穿满服进故宫的女老外,穿着明制龙袍。 还说:“我希望那些穿格格装的女孩子来找我拍照,因为她们很快就会噶了我……” |
![]() |
|
![]() |
|
最晚在23年,在天坛和故宫还能看到穿汉服拍照的游客。 今年几乎看不到了,所有做古装拍照生意的工作室,配置都是100%的旗装。 有些人的组织能力,太可怕了。 |
我有摄影爱好,每年都去故宫五六次那种 据我观察确实是最近三年明制汉服出现次数变少了,格格装比例得有90%了?反正最近一次我没看到正宗的明制汉服 清明节我带着影楼装模特进来还被安检拦截了,问旁边的同事这个穿着能进入吗? |
![]() |
|
格格服算什么 国家义务教育也有清朝的一份子 |
![]() |
|
充分证明了辛亥革命不彻底的一面 |
我是云南人,我家那儿过年有个习俗,过年的时候要在地上垫上青松,很厚的青松。妈妈告诉我这是为了遮住“家鞑子”的血,妈妈说,老一辈传下来的,以前好几家人要养一个“家鞑子”,后来大家伙终于受不了了,就在过年的时候把“家鞑子”杀了,用很厚的青松把寄生虫的血盖住,然后就一直传下来了这么个习俗。 小时候我不懂,过年怎么还见血呢,可是妈妈每年过年都那么告诉我,后来上了初中,历史课本上说“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我不理解,鞑虏是谁?中华不就是中华嘛?历史老师也没告诉我,只让我记住这个主张,考试的时候要考,一直到高中,历史老师也没告诉我,这个鞑虏是谁,他只让我们记住知识点,通过会考。我的妈妈还是会在每年和我讲为啥过年要垫青松,我依旧一知半解。终于到了大学,看了一些历史向的视频,可算知道这个鞑虏是谁了,好家伙,那可不就是满清的八旗子弟嘛,再联想到“家鞑子”,啧啧,这个“家鞑子”可不就是寄生虫满清八旗子弟嘛。 满清的服饰是最丑的,毫无美感,还踏马反人类,裹小脚,花盆底,为啥北京街头穿“格格服”的不一并复现?为什么北京街头“格格服”那么多,那当然是皇城脚下青松垫的薄了呗…… —————————————————— 感谢网友科普,这里的“家鞑子”可能是元末的蒙古人,但好像也不影响我要表达的意思 |
绝对暗中有推手的,这两年突然一下就遍地八大胡同僵尸服了 |
我都不敢想象 明初的时候有人穿元朝衣服会发生什么 但是偏偏现在在北京 名义上的首都 你就可以穿 前朝的衣服 看回答说 穿汉服租汉服还会被举报 哎 牛 真牛 |
从李子柒复出 开封夜骑 晓华理发师 人生若如出生播出,已经差不多明牌告诉汉人二次剃发易服来了,好多人还看不明白。 |
这就叫“汉人胡化”。 明初北方汉人胡化现象非常严重,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推行“衣冠复古诏”,恢复汉唐服饰制度,制定“洪武正韵”规范语言,强制推行汉姓改革,通过科举,儒家教育强化南北汉人文化认同,才慢慢扭转了北方汉人胡化这种现象。 如果没有朱元璋,蒙古人统治的时间再长一些,北方汉人怕不是全变成胡人了,南北汉人将彻底变成两个民族。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怪就怪太平天国没打到北京去,你看南方有人这么穿? |
我觉得满族人还是要修一修族谱的,有些传统不能丢,认祖归宗还是比较重要的。 —————————— 铭记中和元年族谱的高光时刻。 |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是知乎遗风。 我是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在我的记忆力,在2020年之前,北京的旅游景点里还不是遍地格格服呢。甚至我高中那会去故宫这些地方,还能看到不少明制汉服出现。 但不知何时刮起来一阵风,北京就和“清”“满”绑定。尤其是近两三年,一去旅游景点附近那简直没法看。 诡异的是,我觉得清汉女也不好看啊。那简直是灾难性的。清男装有时候还能看看,清汉女完全不理解美在哪。当然,这可能是个人审美的偏好不同,不强求。但,一种装束火起来,肯定是有原因的。 |
这事得怪广西老表的烂尾工程…… |
地道地地道道,就差金钱鼠尾辫子了 |
![]() |
|
大兴机场卖北京特产的店门口,两个动漫立绘,女的立绘花瓶底旗袍也就算了,男的是猪尾巴通古斯野猪皮服饰,直接胃口倒掉,买个der |
希望各位珍惜现在难得的汉服复兴运动,因为这可能是中国“文艺复兴”的开始。 我们来回顾一下当年的先辈怎么复兴汉服的,1850年,距离明朝亡国206年,距离南明灭亡188年,上层的士大夫甘心“剃发易服”成为奴隶主的走狗,而底层的穷书生、矿工、农民却发起了轰轰烈烈的“金田起义”,开启了满清灭亡的第一枪。发布《太平天国义军奉天讨清檄文》其中关于汉服内容的节选:“夫中国有中国之形像,今满洲悉令削发,拖一长尾於后,是使中国之人,变为禽兽也。中国有中国之衣冠,今满洲另置顶戴,胡衣猴冠,坏先代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 其中关于当时朝廷的评价:“御座之设,野狐升据,朝堂之上,沐猴而冠。” 显然太平天国想要恢复汉服,但当时的底层百姓出身的他们已经不知道汉服,乃至汉人的样子,他们能想到的方式是通过结发蓄发包裹头巾,用戏服来代替汉服。虽然滑稽,依旧远超满清辫子头和阴暗的服饰。 tvb的1988年台庆剧《太平天国》很好的还原了当时服饰的区别。哪怕是穿着戏服和戴着滑稽头冠的太平天国方都比满清200年传承的满服好看。 |
![]() |
|
![]() |
|
![]() |
|
![]() |
最后提问,太平天国的“金田起义”为什么是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第二章,辛亥革命的“武昌起义”为什么是第三章。 |
这么看待咯 |
![]() |
|
昨天刚到北京,在南池子街就看到三三两两的女孩身穿“格格服”,招摇而过,真是无语了,北京这座城,被奴化的很彻底,明朝的文化气息除了皇宫建筑,其它已经被彻底格式化了,很多老字号,都是满清时发展起来的,即使是故宫,里面的题词介绍,大多是满清各位皇帝,要不是懂点历史,真以为北京城就是满城… 佩服满清统治者,手段够黑,够狠! (网图,侵删) |
![]() |
|
![]() |
|
溜溜球没玩够导致的 |
![]() |
|
这下我倒是理解为什么当初汉服运动一定要把旗袍开除出去了,喜欢旗袍美女的我一直耿耿于怀 如果不把旗袍踢出去,那旗服一定会掺和进汉服里,然后统称古装 旗服那可太丑了 |
![]() |
|
![]() |
|
![]() |
|
2017年左右,我去北京玩,跟团的,有一个景点叫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位皇帝的陵墓所在,当时好像只开发了万历的陵墓。印象中很深的,那里有一个蜡像馆,大概记录了明朝十几二十个瞬间,包括朱元璋登基,夺门之变,明武宗微服私访睡人家小媳妇,土木堡事变瓦剌全歼明军后大肆奸淫随军宫女,以及煤山歪脖子树上吊等等。 |
![]() |
|
![]() |
|
![]() |
|
![]() |
|
![]() |
其中朱元璋登基的那个,是可以穿着道具服拍照留念的,谁不想穿个龙袍拍照?又或者穿着官服站在朱元璋后面装成功臣拍照?女的话,穿着妃子服站在朱元璋后面也很精彩。 我去那里看了下,能够出租的道具服是大清龙袍,大清官服,大清格格服…… 也就是说本来明明该这种画风的。 |
![]() |
最后拍出来是这种画风。 |
![]() |
关键,这是明朝主题的蜡像馆啊!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租到明朝服饰拍摄了。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周末刚带娃去了天坛,一到门口就很多小贩围拢过来,拿着清装的照片,说给孩子拍套格格照吧!我说我们才不穿这个满清服饰。小贩估计没有被这个理由拒绝过,都愣了一下。总结了下,一共有5个小贩围过来问我,只有一家回答说,别的朝代的也有。但他们无一例外手里只拿着清装的照片。 身边统计学:上个周六当天天坛公园里100%都是穿清装的,没有一个明制。 我抓拍小朋友们,旁边都无法回避一个身着清装的姑娘入镜,可见密度之高。 |
![]() |
再上个周末,人在山海关。 这儿更离谱,山海关古城的西门一进去居然有个乾隆的铜塑,导游跟我说,当年乾隆皇帝出关祭祖,在西门附近的官驿里住过,所以在官驿门口弄了个乾隆的雕塑。当时真是黑人问号脸。古城里的旅拍,居然也有清装,所以看到有回答说扬州有也不奇怪,呵呵山海关也有。 更让人唏嘘的是,整个山海关古城和老龙头景区,都在回避1644年和满清入关这段叙事。官方只介绍了古城是明初由徐达修建,戚继光曾在这里加强海防,然后,在我等着看或者听然后的时候,就没有然后了。 天下第一关景区晚上的灯光秀很美,但美则美矣,没有灵魂。之所以来看,是因为觉得20多分钟的灯光秀,一定能讲好一个山海关故事。但是,居然连连贯的情节或者主题都没有,就是纯利用城墙和城门做背景的灯光炫技表演。 是不敢有情节吗?不敢让游客知道为什么很多语境下“关”在300年来特指山海关,是什么让“天下第一关”真的成为天下第一关,为什么不敢讲述古城历史中最不该被淡忘的那一笔?我不理解。 当山海关在回避1644,北京的景区在回避明制汉服,我们到底在回避什么? 是谁想让我们回避? 当小姑娘们穿着所谓的格格服在永乐皇帝建造的各个宫殿前打卡,她们也许觉得这跟湘西旅游穿的苗服旅拍并没有什么不同。 最后我没看完灯光秀就撤了。 |
![]() |
天下第一关景区的无主题灯光秀 我带娃来山海关,居然没有场景给娃科普重要的历史切片,我只能自己讲。讲完我儿子说,哦,我明白了,在这里穿清装是不是相当于在广岛或者长崎cos一颗原子弹啊…… 你看,连孩子都懂。10后确实武德充沛。 |
![]() |
1644年,满清从这个门洞入关。 |
拉倒吧,朕的大清都亡了。 |
![]() |
|
为什么在北京格格服现在能这么火? 因为十几年来最广大年轻人的电子榨菜依然还是《甄嬛传》。 大量游客去故宫压根不在乎什么文物什么历史,他们就是把故宫当环球影城逛了,只是把巫师袍换成了格格服罢了。 《甄嬛传》火到什么程度?但凡你在故宫穿一身戏服举起右手两只手指,下一秒立刻就有人能配音「臣妾要告发熹贵妃私通,秽乱后宫,罪不容诛」,运气好点还能有人接茬「宫规森严,祺贵人不得信口雌黄」。 汉服党要是眼馋,你们需要做的不是在小圈子里报团取暖咬牙切齿一口一个「鞑辫袍」画小圈圈诅咒谁,没人喜欢出来旅个游还苦大仇深的听你上课。 你们要是眼馋,现在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拍一部以你们想要的汉服为服装的,话题度拉满十几年经久不衰的电视剧,用这玩意来代替《甄嬛传》电子榨菜的地位,让观众们一帧一帧抠哪个场景里有个矿泉水瓶子,谁烧纸的时候差点烧着电池。 这样,在观众去故事发生地打卡的时候,或许就会一时兴起穿上你想让他们穿的衣服了。 不过看现在汉服党的架势,够呛啊,在他们心目中,衣服才是主角,以这种心态搞事情,在外人看来可能都没你们小圈子里「山」啊「正」啊的撕逼扯头花好看。 哦对了,《知否》倒是勉勉强强接近了这个目标,不过可惜故事跟北京半毛钱关系都扯不上,要玩cosplay还得去开封。 (摊手笑)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历史人文 最新文章 |
有多少人知道阿沛·阿旺晋美其实是旧西藏的 |
为什么中国的网络玄幻小说这么流行,却依然 |
圆明园是皇帝私人的玩物,烧就烧了,和老百 |
为什么穷人很少得到贵人的帮助? |
现在走到北京街头,部分人穿穿“格格服”, |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相信养儿防老了? |
有哪些好看的男主占有欲强的宠文小说可推荐 |
古代战争中为什么敌军攻破城市后总喜欢大肆 |
古代贴身丫鬟侍寝吗? |
有哪些让人脊背发凉的民间习俗?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